15:17 所以論到 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裡有可誇的。
15:18 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甚麼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
15:19 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15:20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
15:21 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15:22 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
15:23 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
15:24 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
15:25 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
15:26 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
15:27 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15:28 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裡,往西班牙去。
15:29 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15:30 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 神,
15:31 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
15:32 並叫我順著 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
15:33 願賜平安的 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17. 我有,等等。在普遍稱讚了自己的職責之後,為了讓羅馬人知道他是一位真實無疑的基督使徒,他現在補充了證據,證明他不僅承擔了上帝所賦予的使徒職責,而且還卓越地裝飾了它。他同時記錄了他在履行職責時所表現出的忠誠。我們被任命是沒有多大用處的,除非我們按照我們的呼召行事並履行我們的職責。他這樣宣稱並非出於對榮耀的渴望,而是因為任何可能為他的教義在羅馬人中贏得好感和權威的東西都不應被省略。因此,他在上帝中榮耀,而不是在他自己中;因為他沒有別的目標,只是讓所有的讚美都歸於上帝。
他只是否定地說,這確實是他謙遜的證據,但這也有助於為他即將宣布的內容贏得信任,就好像他說:「真理本身給我提供了如此多的榮耀理由,我不需要尋求虛假的讚美,或他人的讚美,我滿足於真實的讚美。」他也可能是為了預防他知道惡意者到處散佈的不利報導,因此他事先提到他只會說眾所周知的事情。
18. 為了使外邦人順服,等等。這些話證明了他的目標,即讓他的事工得到羅馬人的認可,使他的教義不致於沒有果效。他然後用證據證明上帝以他的能力在場證明了他的傳道,並以一種方式印證了他的使徒職分,因此沒有人應該懷疑,他是由主任命和差遣的。證據是言語、工作和奇蹟。由此可見,「工作」一詞包含的內容比奇蹟更多。他最後以「藉著聖靈的能力」這句話作結;他藉此暗示這些事情若沒有聖靈作為作者,就不可能完成。簡而言之,他宣稱,無論是他的教導還是他的行為,他在傳講基督方面都具有如此的力量和活力,這顯然是上帝奇妙的能力,而且還增加了奇蹟,這些奇蹟是使證據更確鑿的印證。
他首先提到言語和工作,然後他陳述了一種工作,即行神蹟的能力。路加也遵循相同的順序,他說基督在言語和工作上都大有能力(路加福音 24:19);約翰說基督將猶太人引向他自己的工作,作為他神性的見證(約翰福音 5:36)。他不僅僅提到神蹟,還給它們兩個稱謂。但是,彼得在使徒行傳 2:22 中說的是「神蹟、奇事、異能」,而不是他這裡說的「神蹟奇事的能力」。毫無疑問,它們是神聖能力的見證,旨在喚醒人們,使他們因上帝的能力而驚訝,同時敬拜他;它們並非沒有特殊意義,而是旨在激勵我們,使我們明白上帝是誰。
這是一段關於神蹟益處的引人注目的經文:它們旨在使人準備好敬畏和順服上帝。因此,你在馬可福音中讀到,主藉著隨後的神蹟證實了真理(馬可福音 16:20)。路加在使徒行傳中宣稱,主藉著神蹟為他恩典的話語作見證(使徒行傳 14:3)。因此,顯然那些將榮耀歸於受造物而非上帝,將信任歸於謊言而非上帝話語的神蹟,是來自魔鬼的。他第三次提到的聖靈的能力,我將其應用於前兩個子句。f450
19. 以致從耶路撒冷,等等。他也加上了從果效而來的見證;因為他的傳道所帶來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因為誰能為基督聚集這麼多教會呢?沒有上帝的力量幫助嗎?「從耶路撒冷,」他說,「我已將福音傳播到伊利里亞,並非以直線方式匆忙到達終點,而是繞道而行,穿越中間的國家。」但動詞peplhrwke>nai,我與其他人一樣,將其翻譯為「充滿」或「完成」,它既指「完善」也指「補充不足」。因此,希臘語中的plh>rwma既指「完美」也指「補充」。我傾向於這樣解釋——他透過「充滿」的方式傳播福音的宣講;因為其他人之前已經開始,但他將其傳播得更廣。f451
20. 如此努力傳福音,等等。由於保羅不僅需要證明自己是基督的僕人,是基督教會的牧者,還需要證明自己作為使徒的資格和職責,以便引起羅馬人的注意,他在此提到了使徒職分的恰當和獨特之處;因為使徒的工作是在福音尚未傳播的地方傳播福音,正如那條命令所說: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之物傳福音。」(<411615>馬可福音 16:15。)
這是我們應該仔細注意的,以免我們將專屬於使徒職分的事物視為普遍規則:我們也不應認為,由繼任者來建立教會是一種錯誤。因此,使徒們可以說是教會的創始人;繼承他們的牧者,則必須鞏固和擴大他們所建立的建築。f452 他將「另一個人的根基」稱為由他人之手所奠定的;否則,基督是教會唯一建立在其上的磐石。參見<460311>哥林多前書 3:11;以及<490220>以弗所書 2:20。
21. 但正如所寫的,等等。他用以賽亞的見證證實了他關於使徒職分證據的說法;因為在<235215>以賽亞書 52:15 中,在談到彌賽亞的國度時,他預言,基督的知識將在全世界的列國中傳播,他的名將向那些以前從未聽過的人宣揚。這理應由使徒們來完成,因為命令是特別賜給他們的。因此,保羅的使徒職分從這一情況中顯明出來——這個預言在他身上得到了應驗。f53
任何人試圖將這裡所說的應用於牧職都是荒謬的;因為我們知道,在正確建立的教會中,福音的真理已經被接受,基督的名必須不斷地被傳講。因此,保羅是基督的傳道者,儘管對外國人來說是陌生的,其目的是——在他離開後,同樣的教義應每天由牧者們在各地宣講;因為先知所說的顯然是基督國度的開始。
22. 關於這一點,等等。他將他所說的關於他的使徒職分,應用到另一個點上,甚至為了替自己辯解,說明他為何沒有去他們那裡,儘管他註定要為他們以及其他人服務。他順便暗示,從猶太到伊利里亞傳播福音,他彷彿完成了一項主所吩咐的任務;這項任務完成後,他就不打算忽略他們。為了避免他們認為自己被忽略了,他通過證明自己長期以來一直有這個願望來消除這種懷疑。因此,他沒有早點這樣做是因為一個正當的障礙:他現在給了他們一個希望,只要他的呼召允許。
從這段話中,關於他去西班牙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他打算去,並不意味著他立刻就去了:因為他只談論希望,而他,像其他忠實的人一樣,有時可能會感到沮喪。f455
24. 因為我希望,等等。他提到了他長期以來希望去他們那裡,現在也打算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他可以看到他們,享受與他們的會面和交流,並以他的官方身份讓他們認識他;因為隨著使徒的到來,福音也隨之而來。
他說,由你們送我到那裡,他暗示了他對他們善意的期望有多大;正如我們已經觀察到的,這是贏得好感的最佳方式;因為一個人聽說別人對他寄予的信任越多,他感受到的義務就越強烈;因為我們認為辜負別人對我們的良好評價是卑鄙和不禮貌的。他補充說,當我先得到一些滿足時,等等,他證明了他對他們的仁慈之心;而讓他們相信這一點對於福音的利益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25. 但我現在要去,等等。為了避免他們期望他立即到來,並認為自己被欺騙了,如果他沒有按照他們的期望到來,他向他們說明了他當時正在處理的業務,這阻止了他立即去他們那裡,那就是——他要去耶路撒冷,帶去在馬其頓和亞該亞收集的施捨。他同時利用這個機會,繼續讚揚這項捐助;通過這種方式,他以一種暗示的方式,激勵他們效仿這個榜樣:因為儘管他沒有公開要求他們,但他通過說馬其頓和亞該亞已經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暗示羅馬人也有義務這樣做,因為他們有相同的義務;他有這個看法,他公開向哥林多人承認——
他說:「我向所有的教會誇耀你們的敏捷,好讓他們被你們的榜樣所激勵。」
(<470902>哥林多後書 9:2.)
這確實是一個罕見的善舉,希臘人聽說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弟兄們正在遭受貧困,他們沒有考慮他們之間的距離;而是認為那些通過信仰的紐帶與他們聯合的人足夠近,他們從自己的豐盛中幫助了他們的需要。這裡使用的「交通」一詞值得注意;因為它很好地表達了我們應該幫助弟兄們需要的感受,因為身體的合一應該有共同和相互的關懷。我沒有翻譯代詞tina<,因為它在希臘語中經常是多餘的,並且似乎削弱了這段話的強調。f457 我們翻譯為「服事」的詞,在希臘語中是分詞「服事著」;但前者似乎更符合保羅的意思:因為他為自己辯解,說他被合法的職業阻止了立即去羅馬。
27. 他們是他們的債務人,等等。每個人都明白,這裡所說的義務,是說這話不是為了哥林多人,而是為了羅馬人自己;因為哥林多人或馬其頓人對猶太人的虧欠,不比羅馬人更多。他還補充了這份義務的理由——他們從猶太人那裡領受了福音:他從以小喻大的比較中得出他的論點。他在另一個地方也用了同樣的論點,那就是,他們不應該認為用屬肉體的事物,這些價值極低的事物,來交換屬靈的事物,是一種不公或沉重的補償。(哥林多後書9:11)這也顯示了福音的價值,當他宣稱,他們不僅虧欠福音的傳道人,也虧欠整個民族,因為福音是從他們那裡傳出來的。
請注意動詞leitourgh~sai,意為服事;它指的是在國家中履行職責,並承擔其職責的重擔:它有時也適用於神聖的事物。我毫不懷疑保羅的意思是,當信徒將自己的財物施捨以減輕弟兄的需要時,這是一種獻祭;因為他們這樣做,就履行了他們所欠的愛心義務,並向上帝獻上馨香的祭物。但在這裡,他特別關注的是相互補償的權利。
28. 並將這果子蓋印給他們,等等。我並不反對一些人的看法,他們認為這裡暗示了古人的一種習俗,他們用印章封存他們打算安全存放的東西。因此,保羅稱讚自己的忠誠和正直;好像他說,他是他手中所存錢財的誠實保管人,就像他將其密封起來一樣。f458——「果子」這個詞似乎指的是產物,他之前說過,福音的傳播給猶太人帶來了回報,就像土地結出果實供養耕種者一樣。
29. 我知道,我來的時候,等等。這些話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意思是——他會在羅馬找到福音豐盛的果實;因為福音的祝福,就是它藉著善行結出果實:但像有些人那樣將其局限於施捨,我並不贊同。第二種意思是,為了讓他們更渴望他的到來,他說,他希望這不會是徒勞的,而是會大大增加福音的影響力;他稱之為「豐盛的祝福」,意為完全的祝福;他藉此表達巨大的成功和增長。但這種祝福部分取決於他的事工,部分取決於他們的信心。因此他應許,他到他們那裡去不會是徒勞的,因為他不會讓他們失望於賜給他的恩典,而是會以他們樂意接受福音的同樣熱情來施予。
前一種解釋最為普遍接受,在我看來也是最好的;也就是說,他希望他來的時候能找到他特別希望的,即使福音在他們中間興盛並取得明顯的成功——他們在聖潔和所有其他美德上都出類拔萃。因為他渴望的理由是,他希望見到他們時能有非凡的喜樂,因為他期望看到他們充滿福音的所有屬靈財富。f459
30. 我現在懇求你們,等等。從許多經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保羅在自己的民族中因虛假報導而受到多大的惡意,好像他教導人背離摩西一樣。他知道誹謗對壓迫無辜者有多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那些被不加思索的熱情沖昏頭腦的人中間。此外,還有聖靈的見證,記載在使徒行傳20:23;他因此被預先警告,在耶路撒冷有捆鎖和患難等著他。因此,他察覺到的危險越大,他就越受感動:這就是他如此焦慮地將自己的安全託付給眾教會的原因;我們也不要感到奇怪,他對自己的生命感到焦慮,因為他知道教會面臨著如此多的危險。
他接著表明他敬虔的心是多麼悲傷,他鄭重地聲明,在主的聖名之外,又加上了聖靈的愛,聖徒們應當藉此彼此相愛。然而,儘管身處如此巨大的恐懼之中,他仍然繼續前行;他並沒有如此懼怕危險,以至於不願欣然面對。同時,他求助於上帝賜予他的補救措施;因為他懇求教會的幫助,以便藉著教會的禱告,他可以得到安慰,正如主所應許的——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 18:20)
以及,
「凡你們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在天上,我的天父也必為他們成全。」(馬太福音 18:19)
為了不讓任何人認為這是一種無意義的讚美,他藉著基督和聖靈的愛懇求他們。聖靈的愛是基督將我們聯合在一起的愛;因為它不是屬肉體的,也不是屬世界的,而是來自他的靈,他是我們合一的紐帶。
既然藉著信徒的禱告得到幫助是上帝如此大的恩典,甚至連保羅,上帝最精選的器皿,都不認為忽視這項特權是正確的,那麼如果我們這些卑微無用的人卻輕視它,我們的愚蠢該有多大呢?然而,從這些經文中尋找藉口來維護已故聖徒的代禱,則是一種極度厚顏無恥的行為。f461
你們要與我一同竭力,f462等等。伊拉斯謨的翻譯「你們要幫助我勞苦」並非不合適:但是,由於保羅所用的希臘詞語更有力量,我寧願直譯:因為藉著「竭力」或「爭戰」這個詞,他暗示了他所受的困難,並且藉著要求他們在這場爭戰中協助,他表明敬虔的人應當如何為他們的弟兄禱告,他們要承擔他們的身份,彷彿他們也處於同樣的困難之中;他也暗示了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因為那將他的弟兄交託給主的人,藉著分擔他的一部分痛苦,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他的負擔。的確,如果我們的力量來自於向神的禱告,那麼我們沒有比為我們的弟兄向神禱告更好的方式來堅固他們了。
31. 叫我的供給,等等。誹謗者藉著他們的控告如此得勢,以至於他甚至擔心這份禮物從他手中送出,會難以被接受,儘管在這種困境下,這份禮物本來會非常及時。由此可見他驚人的溫順,因為他沒有停止為那些他懷疑自己是否會被接受的人勞苦。我們應當效法這種心態,這樣我們就不會停止向那些我們完全不確定他們是否會感恩的人行善。我們還必須注意到,他甚至用聖徒之名來稱呼那些他擔心會被懷疑和不歡迎的人。他也知道,聖徒有時可能會被虛假的誹謗引入不利的意見,儘管他知道他們冤枉了他,他卻沒有停止尊敬地談論他們。
他補充說「我好到你們那裡去」,暗示這個禱告對他們也有益處,而且他不在猶太被殺對他們很重要。同樣,「歡歡喜喜」這個詞也是這個意思;因為他以愉快的心情,擺脫一切悲傷地來到羅馬人那裡,對他們是有利的,這樣他就能更活潑、更有力地在他們中間勞苦。而「安舒」或「滿足」這個詞,他再次表明他對他們的弟兄之愛是多麼確信。 「照著神的旨意」這些話提醒我們,禱告是多麼必要,因為只有神藉著他的旨意引導我們所有的道路。
願賜平安的神,等等。從普遍的詞「一切」中,我認為他不僅僅是祈求上帝以普遍的方式與羅馬人同在並眷顧他們,而是祈求上帝統治和引導他們每一個人。但我認為「平安」這個詞指的是他們當時的處境,即上帝,和平的締造者,會使他們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