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詩篇 5

 5: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吹的樂器。)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顧念我的心思!

5:2 我的王我的 神啊,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祈禱。

5:3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

5:4 因為你不是喜悅惡事的 神,惡人不能與你同居。

5:5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惡的。

5:6 說謊言的,你必滅絕;好流人血弄詭詐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

5:7 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

5:8 耶和華啊,求你因我的仇敵,憑你的公義引領我,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

5:9 因為,他們的口中沒有誠實;他們的心裡滿有邪惡;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諂媚人。

5:10  神啊,求你定他們的罪!願他們因自己的計謀跌倒;願你在他們許多的過犯中把他們逐出,因為他們背叛了你。

5:11 凡投靠你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你護庇他們;又願那愛你名的人都靠你歡欣。

5:12 因為你必賜福與義人;耶和華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護衛他。

-------------------------------------------------------


大衛因仇敵的殘酷壓迫而深感痛苦,並預料將有更多禍患,故懇切祈求上帝幫助。為了更容易獲得所求,他在禱告中表達了極大的悲傷,首先指出仇敵不可容忍的惡意,表明若不懲罰他們,將與上帝的品格不符。接著,他談到自己的信心、忍耐,甚至安慰;他對美好的結局毫不懷疑。最後,他總結說,當他得蒙拯救時,由此產生的益處將不限於他自己,而是會惠及所有敬虔之人。

交給指揮者,用尼希洛樂器。大衛的詩。

有些人將希伯來詞「尼希洛」翻譯為「產業」,另一些人則翻譯為「軍隊」。前者認為大衛為十二支派的福祉禱告,他稱他們為產業。fa65 後者則支持他們的觀點,認為大衛被眾多敵人圍困,於是向神求助;根據這種解釋,「用」這個詞將意味著「對抗」。但我不同意許多人對詩篇這些題注的猜測,他們將其視為謎團,fa66 我採納那些認為它是一種樂器或曲調的觀點;至於具體是哪一種,我認為考證其重要性不大。

詩篇 5:1-2

1. 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顧念我的心思。 2. 我的王,我的神啊,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禱告。

我不敢斷定大衛在這篇詩篇中,是哀嘆他在某個特定時期所受仇敵的冤屈,還是籠統地抱怨他在掃羅手下長期遭受的各種迫害。一些猶太註釋家甚至將這篇詩篇應用於押沙龍;因為他們認為「流人血弄詭詐的人」指的是多益和亞希多弗。然而,對我來說,更為可能的是,當大衛在掃羅死後,平安地佔據了王國時,他將自己在苦難和危險中默想的禱告寫了下來。但回到經文:— 首先,他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一件事;這種重複表示他情感的強烈,以及他在禱告中的長期堅持。因為他並非喜歡多言,以至於使用沒有意義的不同表達形式;而是他深深投入禱告,通過這些不同的表達,呈現了他各種各樣的抱怨。fa67 因此,這意味著他禱告既不冷淡,也不僅僅是寥寥數語;而是根據他悲傷的強烈程度,他懇切地在上帝面前哀嘆他的災難;而且由於結果沒有立即顯現,他堅持重複同樣的抱怨。此外,他沒有明確說明他想向上帝求什麼:fa68 但這種壓抑比他明確說出來更有力量。通過不說出他心中的願望,他更強調了他帶到上帝面前的內心感受,是語言無法表達的。此外,「呼求」這個詞,表示響亮而洪亮的聲音,用來標誌他願望的懇切。大衛並非向聾子呼喊;而是他悲傷的強烈和內心的痛苦,爆發成這種呼喊。動詞「hgh hagah」,名詞「gygh, hagig」(先知在此處使用)由此而來,既指清晰地說話,也指低語或喃喃自語。但第二種意思似乎更適合這段經文。fa69 大衛在籠統地說上帝聽他的話之後,似乎立即為了更具體,將它們分為兩類,稱一個為模糊或不清楚的呻吟,另一個為大聲的哭泣。fa70 他所說的第一種是指一種混亂的低語,正如希西家之歌中所描述的,當悲傷使他無法清晰地說話,也無法讓他的聲音被聽到時。「我像燕子呢喃,像鴿子哀鳴。」(以賽亞書 38:14。)fa71 因此,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不願禱告,或者我們的虔誠情感開始失去熱情,我們就必須在這裡尋找論據來激勵和推動我們前進。正如他稱上帝為他的王和他的上帝,旨在激勵自己對他的苦難結果抱有更生動和有利的希望一樣,讓我們學會將這些稱謂應用於類似的用途,即為了使我們自己更熟悉上帝。最後,他證明他沒有像不信者那樣悶悶不樂地咬著嚼子;而是將他的呻吟指向上帝:因為那些不顧上帝,要麼內心煩躁,要麼向人抱怨的人,不值得他關注。有些人將最後一句翻譯為「當我向你禱告時」;但在我看來,這似乎是大衛為他剛才所說的話所給出的理由,他的目的是通過將此作為一個普遍原則來鼓勵自己信靠上帝,即任何在患難中呼求上帝的人,從未遭到他的拒絕。

詩篇 5:3

3. 願你清晨聽我的聲音;耶和華啊,清晨我必向你陳明,我必儆醒。

第一句話也可以用直陳語氣的將來時來讀,你必聽我的禱告。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動詞更像是祈願語氣,正如我所翻譯的那樣。在懇求上帝應允他的請求之後,他現在懇求他趕快。有些人認為他暗示了按照律法的規定,在聖殿中與每日獻祭一同進行的晨禱。雖然我不反對這種觀點,但我毫不懷疑,由於某種程度的延遲所帶來的疲憊,他希望他的解脫能夠加快;好像他說:「我一醒來,這將是我首先想到的事情。因此,主啊,不要再拖延我所需要的幫助,而是立即應允我的願望。」「向神陳明」這個表達,我認為與直接親近神的意思相同。許多人,好像語言是省略的,補充了「我的禱告」這幾個字。但在我看來,大衛更想表明他沒有被誘惑所左右,也沒有被不同的方式所吸引,而是投靠上帝是他生活的既定秩序。這些話語中,暗示了那些尋求世俗幫助或依賴自己謀劃的人的漫無目的和不確定的行動,與信心的直接引導之間的對比,通過信心,所有敬虔的人都從世俗的虛妄誘惑中解脫出來,單單歸向神。希伯來語°r[, arac,意為整理或安排,有時也指打扮或使之合適。這個意思非常適合這段經文,大衛在其中清楚地表明他決心不偏離他的正常軌道,不走錯誤和罪惡的間接和迂迴之路,而是直接歸向神。通過「儆醒」這個詞,他傳達了希望和耐心以及焦慮的觀念。由於希伯來語hpx, tsapah,意為等待,也意為尋找,我毫不懷疑大衛的意思是,在他將他的憂慮卸在上帝的懷中之後,他會以焦慮的心情,像哨兵一樣,等待,直到上帝確實聽見了他。毫無疑問,在渴望的過程中,總是包含某種程度的不安;但是那些以焦慮的渴望尋求上帝恩典的人,會耐心地等待它。因此,這段經文教導我們,那些沒有加上希望的禱告是無用的,因為希望可以說將祈求者的心靈提升到一個瞭望台。

詩篇 5:4-6

4. 因為你不是喜悅邪惡的神;邪惡不能與你同住。5. 愚昧人不能站在你眼前;你恨惡一切作孽的人。6. 你必滅絕說謊的人;耶和華必憎惡嗜血和詭詐的人。

大衛在此以仇敵的惡意和邪惡為論據,來加強他祈求神施恩於他的禱告。言語確實是突兀的,因為聖徒在禱告中常常會結巴;但這種結巴比一切修辭手法,無論多麼精美和閃耀,都更蒙神悅納。此外,大衛所著眼的主要目標是表明,既然他仇敵的殘酷和背信已達到極點,神就不可能不立即阻止他們。他的推理是基於神的本性。既然公義和正直的行為蒙他喜悅,大衛由此推斷他必向一切不義和邪惡的人報仇。他們怎能逃脫他的手而不受懲罰呢?因為他是世界的審判者。這段經文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因為我們知道,惡人無限的傲慢會使我們多麼沮喪。如果神不立即制止,我們就會變得麻木和沮喪,或者陷入絕望。但大衛由此反而找到了鼓勵和信心的理由。他的仇敵越是無法無天地對付他,他就越懇切地祈求神的保守,因為神的職責是毀滅一切惡人,因為他恨惡一切邪惡。因此,所有敬虔的人都應當學習,每當他們必須與暴力、欺騙和不公作鬥爭時,就應當將思想提升到神那裡,以便在得蒙拯救的確切希望中鼓勵自己,正如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 1:5 中也勸勉他們說:「這正是神公義判斷的明證,叫你們可算配得神的國,你們就是為這國受苦。因為神是公義的,他必報應那苦待你們的人;也必使你們這受苦的人與我們同得安息。」而且,如果神那裡沒有為所有不敬虔的人預備報應,他當然就不會是世界的審判者。因此,這教義的一個用途是——當我們看到惡人沉溺於他們的私慾中,並因此對神是否關心我們產生懷疑時,我們應當學會以這樣的想法來滿足自己:神恨惡並憎惡一切不義,他不會讓他們逍遙法外,儘管他暫時容忍他們,但他最終會登上審判寶座,並顯明自己是報仇者,因為他是他子民的保護者和捍衛者。此外,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推斷出一個普遍的教義,即神雖然藉著撒旦和不敬虔的人行事,並利用他們的惡意來執行他的判斷,但他並非因此就是罪惡的作者,也不喜悅罪惡,因為他所預定的目的永遠是公義的;他公正地定罪並懲罰那些藉著他奧秘的旨意被驅使到他所喜悅之處的人。

在第 4 節中,有些人將 [r, ra] 理解為陽性,指一個惡人;但我寧願將其理解為邪惡本身。大衛只是聲明,神與不義之間沒有任何協定。他隨後立即談到人本身,說愚昧人不能站在你眼前;由此可以得出一個非常公正的推論,即不義是神所憎惡的,因此,他將對所有邪惡之人施以公正的懲罰。他稱那些人為愚昧人,這是聖經中常用的一個詞,指那些受盲目激情驅使,不顧一切地陷入罪惡的人。沒有什麼比不敬虔之人拋棄對上帝的敬畏,讓作惡的慾望成為他們的主導原則更愚蠢的了;是的,沒有比輕蔑上帝更糟糕的瘋狂了,在這種影響下,人們顛倒了所有的是非。大衛將這個真理擺在自己面前,以求得安慰;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汲取非常有用的教義,以培養我們對上帝的敬畏;因為聖靈藉著宣告上帝是邪惡的報應者,給我們套上一個轡頭,阻止我們犯罪,以免我們徒勞地希望逃脫懲罰。

詩篇 5:7


7. 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



有些人認為,這句話與前一句連接的「和」字,是「但是」的意思;好像大衛將自己與不敬虔的人比較,宣告並確信上帝會憐憫他,而上帝卻憎惡並毀滅惡人。但我讓讀者判斷,將這節經文視為前文的推論是否更符合上下文,這可以這樣表達:「主啊,你不能容忍惡人;因此,當我藉著你的能力從他們手中被拯救出來時,我會來到你的殿中,在你面前獻上自己,為你賜予我的拯救獻上感謝。」如果偏愛前一種解釋,那麼先知只是簡單地稱讚自己對上帝的虔誠,將自己與他所說的那類人區分開來。這段經文的範圍引導我們理解他承諾要感謝上帝。他之前曾說過他的敵人是上帝所憎惡的;現在,他確信上帝會保護他安全,他便呼召自己去實踐感恩。他說:「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好像他說:「我現在似乎處於幾乎絕望的境地,但藉著上帝的恩惠,我將得到完全的保護。」因此,這段經文教導我們,當我們遭受最痛苦的試探時,我們應該將上帝的恩典擺在眼前,以便在最大的危險中,藉此得到神聖干預的希望的支持。此外,由於我們肉體的心靈要麼邪惡地低估上帝的恩典,要麼像世人通常那樣低估它,讓我們學會頌揚它奇妙的偉大,它足以使我們克服所有的恐懼。大衛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信上帝憐憫的保守中鼓勵自己;但同時他也表明,一旦獲得拯救,他將為此感謝上帝,並銘記在心。而且,由於偽君子在感謝上帝時,除了褻瀆他的名之外,什麼也沒做,因為他們自己是不聖潔和污穢的,所以他決心存敬畏上帝的心進入,以便用真誠正直的心敬拜他。再次,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一個普遍的真理,即我們只有藉著上帝的良善才能親近他;而且,沒有人能正確地禱告,除非他經歷了上帝的恩典,相信並完全確信上帝會憐憫他。同時也加上了敬畏上帝,以便將真實和敬虔的信靠與肉體的虛妄自信區分開來。

"""詩篇 5:8-10


8. 耶和華啊,因我仇敵的緣故,求你憑你的公義引導我,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 9. 因為他們的口中沒有誠實;他們的內心充滿邪惡;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說謊。 10. 神啊,求你使他們偏離正路;讓他們從自己的計謀中跌倒;因他們眾多的過犯滅絕他們;因為他們背叛了你。



8. 耶和華啊,求你引導我,等等。有些人這樣解釋這些話:向我顯示何為正義,使我完全致力於實踐那裝飾你品格的正義;並因我仇敵的緣故這樣做;因為聖徒受不敬虔之人的邪惡行為和詭詐手段所驅使,有偏離正道的危險。這個意思無疑是虔誠而有益的。但另一種解釋更為恰當,它將這些話視為一種禱告,祈求上帝在敵人設下的陷阱中安全地引導他的僕人,並為他開闢一條逃生之路,即使在表面上他已被四面包圍。因此,上帝的公義,在此處,如同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應理解為他在保護和保守他子民時所顯示的信實和憐憫。因此,憑你的公義與因你的公義或按照你的公義是同一回事。大衛渴望上帝作他道路的引導者,他因上帝是公義的而鼓勵自己有希望得到他的請求;彷彿他說:主啊,你既是公義的,求你用你的幫助保護我,使我能逃脫我仇敵的邪惡陰謀。本節的最後一句話也具有同樣的意義,他祈求上帝的道路在他面前正直,換句話說,他祈求上帝用他的能力將他從他所完全包圍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以至於按照肉體的判斷,他從未期望找到一條逃生之路。因此,他承認,除非上帝賜予他智慧,並為他開闢一條無路可走的路,否則他不可能不被敵人的陷阱所困。我們應當效法他的榜樣,做同樣的事情;這樣,當我們計謀失敗,敵人的惡意和邪惡盛行時,我們就可以不信任自己,迅速投奔上帝,因為死亡的結局掌握在他手中,正如我們稍後將看到的(<196901>詩篇 69:1)。


9. 因為他們的口中沒有誠實。他仍然重複他之前所發的抱怨,藉此使他的仇敵在上帝眼中更加可憎,並為自己呼求上帝的憐憫,因為上帝應許要幫助那些受不公正壓迫的人。這一點尤其需要注意,我們的仇敵對我們表現出的殘酷越多,或者他們越邪惡地煩擾我們,我們就應當越有信心地向天發出我們的呻吟,因為上帝不會讓他們的憤怒達到極點,而是會將他們的惡意和邪惡的計謀暴露出來。首先,他指責他們背信棄義,因為他們說話不正直,不真誠;他為此提出的原因是,他們內心充滿不義。他接著將他們比作墳墓,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彷彿他說,他們是吞噬的深淵;藉此指他們的嗜血慾望永不滿足。在本節的結尾,他再次談到他們的詭詐。從所有這些我們得出結論,他所遭受的冤屈並非尋常,而是他必須與最邪惡的敵人作鬥爭,他們既無人性也無節制。他如此悲慘地受壓迫,他不僅堅持禱告,而且甚至從他外在處境的混亂和看似絕望中找到了希望的理由。

當保羅在引用這段經文時,將其擴展到全人類,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他並沒有賦予它比聖靈原意更廣泛的意義。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觀點,即在大衛的位格之下,這裡向我們描述了教會,無論是在基督的位格中,祂是頭,還是在祂的肢體中,因此,所有那些未經上帝的靈重生的人,無論他們是在可見教會之外,還是在教會之內,都應被視為祂的敵人。因為大衛在這段經文中,並沒有召喚亞述人或埃及人到上帝的審判台前,而是召喚那些墮落的猶太人,他們在肉體上受了割禮,卻以自己是亞伯拉罕聖潔血統的後裔而自豪。因此,保羅並沒有扭曲這些話的真正含義,當他將它們應用於全人類時,而是真實地斷言,大衛在其中展示了全人類本性的特徵。

10. 使他們犯錯。希伯來詞 µça asam,既指砍伐或毀滅,也指犯罪,並被隱喻地用作犯錯或受騙,這兩種含義在這段經文中都適用;但是,由於大衛緊接著又說,讓他們從他們的計謀中跌倒,我毫不懷疑這第一個禱告與第二個禱告是相關且相似的。因此,我將這兩個子句連接起來,作為原因和結果。在第一個子句中,他祈求上帝剝奪他們的理解力,使他們陷入錯誤;在第二個子句中,他祈求,作為其結果,他們的計謀歸於虛無,換句話說,他們的事業可能不會成功。fa78 因為惡人為何徒勞地謀劃,毫無考慮或判斷地四處奔波,變得如此卑劣頑固,如果不是因為主在他們自己的詭計中出其不意地抓住他們,打破他們巧妙的計劃,用瘋狂和眩暈的靈使他們陶醉,以至於他們甚至在最小的事情上都表現得愚蠢?因此,如果我們害怕人的陷阱和欺騙,如果我們發現那些想要傷害我們的人是頭腦清醒、機智敏銳的人,讓我們記住,上帝的持續職責是使那些聰明地作惡的人變得愚蠢和瘋狂。這樣一來,即使我們可能睡著了,主也會用祂口中的氣息驅散他們的詭計,無論它們多麼狡猾,最終將他們暴露在全世界的嘲笑之下。簡而言之,大衛希望上帝將手放在他的敵人身上,並阻止他們邪惡的審議。事實上,上帝必須使惡人狡猾設計的計劃歸於虛無,因為是撒旦,所有欺騙的策劃者,向他們提供了所有作惡的方法。通過祈禱讓他們從他們的計謀中跌倒,他的意思是他們可能無法獲得或實現他們所決定的。再次,他祈求上帝懲罰他們,因為他們不公正和邪惡地對一個無辜的人發動戰爭,他們反叛了上帝。驕傲的人確實從未想到這一點,即他們所苦待和輕視的窮人在上帝眼中是如此受重視,以至於祂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和傷害:因為他們不認為針對他們的打擊是針對天堂的,就像他們踐踏一點灰塵或泥土一樣。但上帝將無價的獎賞賜給祂的僕人,將他們的事業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任何有良心的人,並且不偏離其正直的人,儘管受到不公正的困擾,也沒有理由懷疑他有權將上帝作為抵禦敵人的盾牌。

詩篇 5:11-12

11. 願所有信靠你的人都歡喜,是的,願他們永遠歡喜;願你遮蓋他們,"""並讓那些愛你名的人因你而喜樂。fa79 12. 因為你,耶和華啊,必賜福給義人,你必用你的慈愛環繞他們,如同盾牌。

11. 願所有人都歡喜,等等。無論我們將這些詞讀作將來時態,「所有人都將歡喜,等等」,還是讀作祈願語氣,「願所有人都歡喜,等等」,對意義的影響都很小;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下,先知的意義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上帝拯救他,這種拯救的果實將是所有敬虔之人所共有的;彷彿他曾說:「主啊,如果你幫助我,你賜予我的恩惠將不會只停留在我身上,而是會延伸到你所有的僕人身上:因為這將更能堅固他們的信心,使他們更加讚美你的名。」因此,為了促使上帝賜予他拯救,他將拯救所產生的目的或效果作為論據,因為這將激勵所有敬虔之人對上帝產生更大的信任,並鼓勵他們讚美和感謝他。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如果我們不從上帝賜予我們鄰居的任何祝福中獲得鼓勵和安慰,我們就是對上帝忘恩負義,因為藉著這些祝福,他證明他將永遠樂意將他的恩惠普遍賜予所有敬虔之人。因此,這種喜悅的原因被補充說明,因為主將遮蓋或保護他們。每當上帝賜予任何信徒任何祝福時,其餘的人,正如我之前所說,都應該得出結論,他將對他們顯示出仁慈。此外,這段經文教導我們,真正的喜悅只來自於上帝的保護。我們可能會面臨千百種死亡,但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滿足,那就是我們被上帝的手遮蓋和保護。而這將會發生,如果這個世界的虛幻陰影沒有如此迷惑我們,以至於激發我們尋求它們的庇護。我們還應該特別注意這句話,那些信靠主的人愛他的名。上帝的記憶對我們來說必須是甜蜜的,並充滿我們的心靈喜悅,或者更確切地說,在祂讓我們嘗到祂的恩惠之後,用愛來吸引我們;另一方面,所有不信者都希望上帝的名被埋葬,並帶著恐懼迴避對祂的記憶。

12. 因為你,耶和華啊,必賜福給義人。詩篇作者在此證實了前一節的結尾句,即上帝所有的僕人將普遍從他所經歷的事件中獲得信心的支持,因為他希望我們從一個例子中判斷上帝對所有敬虔之人的恩典的不變性和永恆性。此外,他藉此教導我們,除了從上帝的父愛中獲得的感受之外,沒有真正和正確的喜悅。希伯來語中的「祝福」一詞(當我們將其視為人的行為時)fa80 意指祝願某人幸福和繁榮,並為他祈禱;但當其被視為上帝的行為時,則意指使人昌盛,或用一切美善之物豐盛地使人富足;因為既然上帝的恩惠是有效的,祂的祝福本身就會產生一切美善之物的豐盛。義人的稱謂不限於某一個人,而是泛指上帝所有的僕人。然而,聖經中被稱為義人的人,並非因其行為的功勞而被稱為義人,而是因為他們追求公義;因為在上帝接納他們進入祂的恩惠之後,不將他們的罪歸咎於他們,祂就將他們正直的努力視為完全的公義。接下來的內容與前一句的意思相同,你將用你的白白恩惠或美意,如同盾牌一樣,為他們加冕。詩篇作者的意思是,信徒將在各方面得到完全的保護,因為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收回祂的恩典,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戰勝的堡壘,並帶來確定的安全。詩人所用的「冠冕」一詞,在希伯來文中常指裝飾或榮耀;但由於加上了盾牌的比喻,我毫不懷疑他用它來比喻設防或環繞。fa81 因此,其意義是,無論義人面臨多麼巨大和多樣的危險,他們都將逃脫並得救,因為上帝對他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