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8:2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8:3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8:4 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
8:5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8:6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8:7 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 神為仇;因為不服 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8:8 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 神的喜歡。
8:9 如果 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
8:10 基督若在你們心裡,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
8:11 然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
1. 接著,等等。在描述了敬虔之人與自身肉體之間永無止境的爭鬥之後,他回到了安慰,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他之前也提到過;那就是,儘管他們仍然被罪所困,但他們卻免於死亡的權勢和一切咒詛,只要他們不是活在肉體中,而是活在聖靈中:因為他將這三件事結合在一起——信徒總是存在的缺陷——上帝在赦免和寬恕方面的憐憫——以及聖靈的重生;這確實是最後一點,這樣就沒有人會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已經擺脫了咒詛,同時卻安然放縱自己的肉體。因此,當屬肉體的人自欺欺人時,如果他絲毫不關心改革自己的生活,他就會以擁有這種恩典為藉口,向自己承諾免受懲罰;因此,敬虔之人顫抖的良心擁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堡壘,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他們住在基督裡,他們就超乎一切定罪的危險。我們現在來審視這些詞語。
順著聖靈。順著聖靈而行的人,並不是那些完全擺脫了肉體所有情感的人,以至於他們整個生命都散發著屬天的完美;而是那些勤奮努力制服和治死肉體的人,以至於真宗教的愛似乎在他們裡面掌權。他宣稱這樣的人不是順著肉體而行;因為凡是真正敬畏上帝的地方,它都會奪走肉體的權柄,儘管它不會廢除肉體所有的敗壞。
2. 因為生命之靈的律法,等等。這是對前一句話的證實;為了理解它,必須注意這些詞語的含義。他用一種不完全正確的語言,將聖靈的律法稱為上帝的靈,祂用基督的血灑在我們的靈魂上,不僅是為了潔淨我們罪的污穢,也是為了聖化我們,使我們真正潔淨。他補充說它是賜生命的(因為屬格,按照希伯來語的習慣,應被視為形容詞),因此,那些將人拘泥於律法字句的人,會使他走向死亡。另一方面,他將罪和死的律法稱為肉體的統治和隨之而來的死亡的暴政:上帝的律法彷彿置於中間,它藉著教導公義卻無法賜予公義,反而用最強的鎖鏈將我們束縛在罪和死的奴役中。
那麼,其含義是——上帝的律法定人的罪,而這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只要他們仍在律法的束縛之下,他們就會被罪的奴役所壓迫,從而暴露在死亡之下;但是基督的靈,當它藉著摧毀肉體中盛行的慾望來廢除我們裡面的罪的律法時,同時也將我們從死亡的危險中解救出來。如果有人反對說,那麼赦免,藉著它我們的過犯被埋葬,取決於重生;對此可以很容易地回答,保羅在這裡並沒有給出原因,而只是說明了我們從罪疚中解脫出來的方式;保羅否認我們藉著律法的外部教導獲得解脫,而是暗示當我們被上帝的靈更新時,我們同時也藉著無償的赦免而稱義,這樣罪的咒詛就不再停留在我們身上。那麼,這句話的含義與保羅說重生之恩從未與稱義的歸算分離是相同的。
我不敢像某些人那樣,將罪和死的律法理解為上帝的律法,因為這似乎是一種刺耳的表達。因為儘管它藉著增加罪而產生死亡,但保羅之前卻故意避開了這種令人反感的說法。同時,我也不再同意那些將罪的律法解釋為肉體的情慾的人的觀點,好像保羅說他已經戰勝了它。但我認為,很快就會非常明顯,他所說的是一種無償的赦免,這給我們帶來了與上帝的平靜安寧。我寧願保留「律法」這個詞,而不是像伊拉斯謨那樣將其譯為「權利」或「權力」:因為保羅並非沒有理由暗示上帝的律法。f236
3. 律法所不能行的,等等。現在接著是他的證明,即主藉著他無償的憐憫在基督裡稱我們為義;這正是律法所不能行的。但由於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句子,讓我們來審視它的每個部分。
他在此處論述的是無償的稱義,或者說是上帝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的赦免,我們可以從最後一句話推斷出來,當他補充說,那些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因為如果保羅想教導我們,我們是藉著重生的靈來預備戰勝罪惡的,為什麼還要加上這句話呢?但在他向信徒應許無償的赦免之後,將這教義限制在那些將悔改與信心結合起來,並且不將上帝的憐憫用於放縱肉體的人身上,這是非常恰當的。然後必須注意事情的狀態;因為使徒在此教導我們基督的恩典如何使我們脫離罪責。
現在關於「to ajdu>naton」,律法的不能,無疑是指缺陷或無能;好像是說,上帝已經找到了一種補救方法,藉此消除了律法所不能行的。粒子「ejn w=」,伊拉斯謨譯為「ea parte qua — 在那一部分中」;但我認為它是因果關係,我更喜歡譯為「eo quod — 因為」:儘管這樣的短語在希臘語的優秀作者中可能沒有出現,但由於使徒們到處採用希伯來語的表達方式,這種解釋不應被認為是不恰當的。f237 無疑,有見識的讀者會承認,這裡表達的是缺陷的原因,我們很快會再次證明。現在,儘管伊拉斯謨補充了主要動詞,但我認為文本沒有它流暢。連詞「kai<,和」使伊拉斯謨誤入歧途,插入了動詞「prœstitit — 已經執行」;但我認為它是為了強調;除非有人會贊同希臘語學者的一個猜想,他將這句話與前面的詞語聯繫起來:「上帝差遣他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形狀,為著罪」,等等。然而,我遵循了我認為是保羅真實意思的解釋。我現在來談談主題本身。f238
保羅清楚地宣告,我們的罪藉著基督的死得以贖罪,因為律法不可能使我們稱義。由此可見,律法所要求的比我們所能行的更多;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完全遵守律法,就沒有必要在別處尋求補救。因此,用律法的誡命來衡量人的力量是荒謬的;好像上帝在要求應得之物時,考慮了我們能做什麼和能做多少。
因為它軟弱等等。為了不讓任何人認為律法被不敬地指責為軟弱,或者將其限制在儀式上,保羅清楚地表達了這個缺陷並非由於律法的任何過失,而是由於我們肉體的敗壞;因為必須承認,如果有人真正滿足了神聖的律法,他就會在上帝面前被視為義人。因此,他並不否認律法在教義上足以使我們稱義,因為它包含了一個完美的公義法則:但由於我們的肉體無法達到那種公義,律法的全部力量就失效並消失了。"""因此,那些想像稱義的能力只從儀式中奪走的人,他們的錯誤或毋寧說是妄想,就這樣被譴責了;因為保羅明確地將責任歸咎於我們,清楚地表明他沒有發現律法的教義有任何錯誤。
但進一步來說,要理解律法的軟弱,根據使徒通常使用「asqeneia」(軟弱)這個詞的意義,它不僅指微小的無能,更是指無力;因為他指的是律法完全沒有稱義的能力。f239 你們因此看到我們完全被排除在行為的義之外,因此必須奔向基督以求稱義,因為我們自己裡面不可能有義,而知道這一點尤其必要;因為除非我們首先確信自己沒有自己的義,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披上基督的義。肉體這個詞仍然以相同的意義來理解,即指我們自己。因此,我們本性的敗壞使神的律法在這方面對我們無用;因為當它指示生命之路時,它並沒有將我們這些正衝向死亡的人帶回來。
神差遣自己的兒子,等等。他現在指出我們的天父如何藉著他的兒子,甚至藉著在基督的肉體中定罪罪,來恢復我們的義;基督藉著取消了字據,廢除了罪,這罪曾將我們束縛在神面前;因為罪的定罪使我們自由並帶來了義,因為罪被塗抹,我們就被赦免,以致神算我們為義。但他首先聲明基督被差遣,是為了提醒我們義絕不住在我們裡面,因為它必須從他那裡尋求,而且那些徒然信賴自己功德的人,他們不是因自己的意願而成為義,而是因他人的意願,或者從基督在自己肉體中完成的贖罪中借取義。但他卻說,他來是帶著罪身形狀;因為雖然基督的肉體沒有被任何污點玷污,但它表面上似乎是有罪的,因為它承受了我們罪應得的懲罰,而且無疑死亡對它施展了所有的權力,彷彿它受制於死亡。而且,我們的至高祭司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學會如何幫助軟弱的人,基督承受了我們的軟弱,以便他更傾向於同情,在這方面也出現了罪惡本性的一些相似之處。
甚至為罪,等等。我已經說過,這被一些人解釋為神差遣他兒子的原因或目的,即為罪作出補償。金口約翰和許多在他之後的人以更嚴厲的意義理解它,甚至認為罪是為罪而被定罪的,原因是因為它不公正地、超出應有地攻擊了基督。我確實承認,儘管他是公義無辜的,他卻為罪人承受了懲罰,贖價也因此付清了;但我無法相信「罪」這個詞在這裡除了贖罪祭之外還有其他意義,贖罪祭在希伯來語中稱為「µça, ashem」,f240 因此希臘人稱附帶咒詛的祭物為「ka>qarma, catharma」。保羅在《哥林多後書》5:21中也宣告了同樣的事情,他說:
「基督,他沒有罪,卻為我們成了罪,使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但介詞「peri< peri」在這裡應取因果關係的意義,彷彿他說:「因為那個祭物,或者因為罪的重擔加在基督身上,罪就被從它的權力中擊倒,以致它現在不再使我們受制於它。」因為他用比喻說它被定罪,就像那些在訴訟中失敗的人一樣;因為神不再將那些藉著基督的犧牲獲得赦免的人視為有罪。如果我們說罪的國度,它曾將我們束縛在其中,被摧毀了,意義也是一樣的。因此,基督將我們的東西視為自己的,以便將他自己的東西轉移給我們;"""因為他承擔了我們的咒詛,並白白地賜予我們他的祝福。
保羅在此補充說,在肉體中,並為此目的,——即看到罪在我們的本性中被征服和廢除,我們的信心可能會更加確定:因為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本性確實成為了他勝利的分享者;這就是他現在所宣告的。
4. 使律法的義得以成全,等等。那些理解為藉著基督的靈而更新的人,成全了律法,引入了一個完全偏離保羅原意的解釋;因為信徒在世寄居時,從未達到這樣的進步,以至於律法的義在他們裡面變得完全或完整。這就必須應用於赦免;因為當基督的順服為我們所接受時,律法就得到了滿足,這樣我們就被算為義。因為律法所要求的完全在我們的肉體中得以展現,並且為此原因——它的嚴厲不應再有能力定我們的罪。但是,由於基督只將他的義傳給那些他藉著他的靈的紐帶與自己聯合的人,所以再次提到了更新的工作,以免基督被認為是罪的僕役:因為許多人傾向於將所有關於上帝的慈愛所教導的應用於鼓勵肉體的放蕩;有些人惡意誹謗這種教義,好像它熄滅了正直生活的願望。f241
5. 因為那些屬肉體的人等等。他引入肉體與聖靈之間的這種區別,不僅是為了透過與之相反的論證來證實他之前所說的——基督的恩典只屬於那些藉著聖靈重生並追求聖潔的人;也是為了在信徒意識到許多軟弱時,給予他們及時的安慰,以免他們絕望:因為他沒有將任何人從咒詛中豁免,除了那些過著屬靈生活的人,他似乎切斷了所有凡人得救的希望;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誰能被發現擁有如此多的天使般的純潔,以至於完全擺脫肉體呢?因此,有必要定義什麼是活在肉體中,以及什麼是順著肉體行事。起初,保羅確實沒有如此精確地定義這種區別;但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看到,他的目的是給予信徒美好的希望,儘管他們受制於肉體;只要他們不放縱肉體的私慾,而是讓自己被聖靈引導。
他說屬肉體的人關心或思想肉體的事,這表明他並不認為那些追求屬天公義的人是屬肉體的,而是那些完全獻身於世界的人。我將fronousin翻譯成一個廣義的詞,cogitant——思想,以便讀者理解,只有那些沉溺於肉體誘惑,將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墮落私慾中的人,才被排除在神的兒女之外。f242現在,在第二個子句中,他鼓勵信徒抱持美好的希望,只要他們發現自己被聖靈提升到默想公義的境界:因為聖靈在哪裡掌權,哪裡就是神救贖恩典的證據;因為神恩典不存在於聖靈被熄滅、肉體掌權的地方。但我將在這裡簡要重複我之前提醒過你的——活在肉體中,或順著肉體,與沒有重生的恩賜是同一回事:f243所有那些像他們通常所說的,保持在純粹自然狀態(Puris naturalibus)中的人,都是如此。
6. 體貼肉體等等。伊拉斯謨將其翻譯為「情感」(affectum);老譯者翻譯為「謹慎」(prudentiam)。但既然可以確定保羅的to fronhma與摩西所說的心思意念(figmentum—設計)(<010605>創世記 6:5)是同一回事;而且這個詞包含了靈魂的所有能力——理性、理解和情感,我認為「體貼」(cogitatio—思考、想像、關心)是一個更合適的詞f244。儘管保羅使用了助詞ga<r—因為,但我毫不懷疑那只是一個簡單的肯定詞,因為這裡有一種讓步;因為在簡要定義了什麼是活在肉體中之後,他現在接著說明所有肉體的奴隸所面臨的結局。因此,透過陳述相反的結果,他證明了那些活在肉體中的人不能分享基督的恩惠,因為他們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走向並加速走向死亡。
這段經文值得特別注意;因為我們從中得知,我們在順其自然的情況下,會一頭栽進死亡;因為我們自己所策劃的,除了毀滅之外,別無他物。但他立刻又加上另一句話,教導我們,如果我們裡面有任何東西傾向於生命,那就是聖靈所產生的;因為我們的肉體不會產生任何生命的火花。
他稱體貼聖靈為生命,因為它是賜生命的,或引導人進入生命;他用平安來指稱,按照希伯來人的方式,各種幸福;因為神的靈在我們裡面所做的一切都導向我們的幸福。然而,沒有理由因此將救恩歸因於行為;因為儘管上帝開始我們的救贖,並最終藉著按他自己的形象更新我們來完成它;但唯一的緣由是他的美意,藉此他使我們成為基督的分享者。
7. 因為體貼肉體,f245 等。他補充了他所說的證明——我們的肉體努力所產生的,除了死亡別無他物,因為它像敵人一樣與上帝的旨意作對。現在,上帝的旨意是公義的準則;因此,凡是不義的都與之相悖;而同時不義的也帶來死亡。但是,當上帝反對並被冒犯時,任何人期望生命都是徒勞的;因為他的憤怒必然會隨之而來的是死亡,這是他憤怒的報應。但我們在這裡必須注意,人的意志在所有事情上都與神的旨意相悖;因為,正如彎曲與筆直的差異一樣大,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差異也必然如此。
因為對上帝的律法,等等。這是對前一句話的解釋;它表明肉體的所有思想(meditationes)如何與上帝的旨意作戰;因為他的旨意只有在他啟示的地方才能被攻擊。在律法中,上帝顯示了什麼令他喜悅:因此,那些真正想知道他們與上帝有多麼一致的人,必須用這條規則來檢驗他們所有的目的和行為。因為儘管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上帝隱秘的統治性護理之外,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然而,以此為藉口說,除了他所認可的之外,沒有任何事情發生(nihil nisi eo approbante fieri),這是不可容忍的褻瀆;而關於這個問題,一些狂熱分子至今仍在爭論。律法已經將對與錯的區別清楚明白地擺在我們眼前,而在一個深奧的迷宮中尋找它,這是多麼愚蠢!主確實,正如我所說,有他隱藏的旨意,他藉此隨心所欲地管理萬事;但由於它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理解的,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避免過於好奇地探究它。在此期間,讓這條原則保持不變——除了公義之外,沒有什麼能取悅他,而且,除了律法之外,我們的行為無法做出正確的評估,在律法中他忠實地證明了他所認可和不認可的。
也不能。看哪,自由意志的力量!詭辯家們無法將其抬得足夠高。毫無疑問,保羅在這裡明確肯定了他們公開憎惡的事情——我們不可能使我們的能力服從律法。他們誇耀說,只要有聖靈的影響幫助,心就能轉向任何一方,而且善惡的自由選擇在我們手中,只要聖靈提供幫助;但選擇或拒絕是我們的。他們還想像出一些好的情感,藉此我們自己準備好。保羅則相反,宣稱心充滿了剛硬和不屈的頑固,以至於它從未自然地被感動去承擔上帝的軛;他也不是指這個或那個能力,而是不確定地說,他將我們內心產生的一切情感都歸為一類。f246 因此,基督徒的心應遠離這種關於意志自由的異教哲學。讓每個人都承認自己是罪的僕人,正如他實際上是那樣,這樣他才能藉著基督的恩典獲得自由:誇耀任何其他自由都是極大的愚蠢。
8. 那麼那些在肉體裡的人,等等。我將轉折詞 de< 翻譯為推論詞並非沒有道理:因為使徒從前面所說的推斷出,那些任憑肉體情慾引導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可憎的;他迄今為止證實了這個真理,— 凡不順從聖靈而行的人,都與基督疏遠,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屬靈的生命。
9. 但你們等等。他假設性地將一個普遍真理應用於他寫信的對象;不僅是為了透過特別向他們講話來更強烈地影響他們,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從已經給出的描述中確定地推斷出,他們是基督已經除去律法咒詛的人之一。然而,同時,透過解釋上帝的靈在選民中做什麼,以及他結出什麼果子,他鼓勵他們努力追求生命的新樣。
如果上帝的靈確實等等。這個限定句被恰當地附加,藉此激勵他們更仔細地審視自己,以免他們徒然地宣稱基督的名。這是區分上帝兒女與世俗兒女最確鑿的標誌,當他們藉著上帝的靈被更新以至於純潔和聖潔時。同時,他的目的似乎不是要揭露偽善,而是要為反對那些荒謬的律法狂熱者提供誇耀的理由,這些狂熱者認為死的字句比賜予律法生命的聖靈的內在能力更重要。
但這段經文表明,保羅迄今為止所指的聖靈,不是心智或理解力(自由意志的倡導者稱之為靈魂的優越部分),而是一種屬天的恩賜;因為他表明那些屬靈的人,不是那些透過自己的意志順從理性的人,而是那些上帝藉著他的靈統治的人。他們還沒有被稱為是順從聖靈的,因為他們充滿了上帝的靈(現在沒有人是這樣),而是因為他們有聖靈住在他們裡面,儘管他們發現肉體的一些殘餘仍然存在於他們裡面:同時,聖靈不能住在他們裡面而不佔據主導地位;因為必須注意的是,人的狀態是根據在他裡面掌權的力量來判斷的。
但如果任何人沒有基督的靈等等。他附加這句話是為了表明基督徒否認肉體是多麼必要。聖靈的統治就是肉體的廢除。那些聖靈不在他們裡面掌權的人不屬於基督;那麼那些服事肉體的人就不是基督徒;因為那些將基督與他自己的靈分開的人,使他像一個死的偶像或屍體。我們必須始終記住使徒所暗示的,罪的白白赦免永遠不能與重生的靈分開;因為這就像是將基督撕裂。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被福音的敵人指責傲慢就很奇怪了,因為我們敢於承認基督的靈住在我們裡面:因為我們必須要麼否認基督,要麼承認我們是透過他的靈成為基督徒的。聽到人們如此偏離主的話語,以至於他們不僅誇耀自己沒有上帝的靈也是基督徒,而且還嘲笑他人的信仰,這確實令人震驚:但這就是天主教徒的哲學。
但讀者在此應注意,聖靈有時被稱為父上帝的靈,有時被稱為基督的靈,沒有任何區別;這樣稱呼,不僅因為他的全部豐盛都傾注在基督身上,作為我們的中保和元首,以便從他那裡有一部分降臨到我們每個人身上,而且因為他同樣是父和子的靈,他們有相同的本質和相同的永恆神性。然而,由於我們若不透過基督就無法與上帝交通,使徒明智地從父那裡降到基督,父似乎遙不可及:
10. 但如果基督在我們裡面等等。他之前對聖靈所說的,現在對基督說,以便暗示基督住在我們裡面的方式;因為正如他藉著聖靈將我們奉獻為他自己的殿,他也藉著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但他現在更充分地解釋了我們之前所指的——上帝的兒女被算為屬靈的,不是基於完全和徹底的完美,但這僅僅是因為他們裡面開始了新的生命。他在此預料到一種可能擾亂我們的疑慮;因為儘管聖靈佔據了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卻看到另一部分仍然在死亡的權勢之下。他隨後給出這個答案——使人活過來的能力在基督的靈裡,這能力將有效地吞噬我們的必死性。因此他得出結論,我們必須耐心等待,直到罪的殘餘完全被廢除。
讀者已經被提醒,這裡的「靈」不是指靈魂,而是指重生的靈;保羅稱聖靈為生命,不僅因為祂在我們裡面活著並掌權,也因為祂用祂的能力使我們活過來,直到最終,祂毀滅了必死的肉體,使我們完全更新。因此,另一方面,「身體」這個詞指的是尚未被神的靈從屬世的渣滓中潔淨的粗糙物質,這些渣滓只喜歡粗糙的東西;否則,將罪的過錯歸咎於身體是荒謬的:此外,靈魂本身遠非生命,它本身並不活著。保羅的意思是——儘管罪因我們裡面殘存的原始本性的敗壞而判我們死刑,但神的靈是它的征服者:這並不妨礙我們,因為我們只得到了初熟的果子,因為即使是聖靈的一點火花也是生命的種子。f247
11. 如果聖靈等等。這是對上一節的證實,源於有效的原因,其意義是——「既然藉著神聖靈的能力,基督復活了,而且聖靈擁有永恆的能力,祂也將對我們施展同樣的能力。」他認為,在基督身上展示了屬於教會整個身體的能力的樣本:而且他將神視為復活的作者,他將賜生命的靈歸於祂。
使…復活等等。他用這種迂迴的說法來描述神;這比他直接稱呼祂的名字更符合他目前的目標。出於同樣的原因,他將使基督復活的榮耀歸於父;因為這比他將這行為歸於基督自己更能清楚地證明他的意圖。因為可能會有人反駁說:「基督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復活,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但是當他說,神藉著祂的靈使基督復活,而且祂也將祂的靈賜給我們時,就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了;因此他這樣向我們確保了復活的希望。這裡也沒有任何貶低約翰福音中那句話的地方,
「我有權捨棄我的生命,也有權再取回來。」
(<431018>約翰福音 10:18.)
毫無疑問,基督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復活的;但是由於他習慣於將他所擁有的一切神聖能力歸於父,所以使徒將特別由基督所做的,作為神性的獨特工作,轉歸於父,這並非不當。
他所說的「必死的身體」是指我們裡面仍然存在的一切受死亡支配的事物;因為他通常將這個名稱賦予我們較粗糙的部分。因此我們得出結論,他所說的不是指瞬間發生的最後復活,而是指聖靈持續的工作,藉此他逐漸使肉體的殘餘死亡,並在我們裡面更新天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