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可拉後裔的詩歌。)耶和華本為大!在我們 神的城中,在他的聖山上,該受大讚美。
48:2 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
48:3 神在其宮中,自顯為避難所。
48:4 看哪,眾王會合,一同經過。
48:5 他們見了這城就驚奇喪膽,急忙逃跑。
48:6 他們在那裡被戰兢疼痛抓住,好像產難的婦人一樣。
48:7 神啊,你用東風打破他施的船隻。
48:8 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中─就是我們 神的城中─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 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
48:9 神啊,我們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愛。
48:10 神啊,你受的讚美正與你的名相稱,直到地極!你的右手滿了公義。
48:11 因你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應當快樂。
48:12 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
48:13 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
48:14 因為這 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 神;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
詩篇 48:8-10
8. 我們所聽見的,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中,我們神的城中,也看見了。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9. 神啊,我們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愛。10. 神啊,你的名如何,你受的讚美也如何,直到地極。你的右手滿了公義。
8. 我們所聽見的,我們也看見了。這段經文有兩種理解方式,兩種都適用。第一種是,聖經作者以真信徒的名義宣稱,神在古時拯救他們祖先所顯示的能力,現在也同樣施展在他們的後代身上。他們從父輩口中聽說,也從聖經歷史中得知,神以其偉大的慈愛和父性的良善幫助了他的教會;但現在他們聲稱,他們不僅從聽說中,而且從親眼所見中,fb196 也能為此作證,因為他們確實親身經歷了神對他們施展的同樣慈愛。因此,這段話的要點是,信徒不僅在歷史中記載了神的良善和能力,而且他們也通過實際經驗,甚至親眼看見了他們以前從聽說和父輩的報告中得知的一切;因此,神始終不變,他世世代代地證實了古時所顯現的恩典的例子,通過不斷更新和重複的經驗。另一種理解則更為精妙;但它也非常適用,即神確實履行了他對他子民的應許;彷彿信徒們說,他們以前只聽說過的事情現在呈現在他們眼前。只要我們只有神的赤裸裸的應許,他的恩典和救贖就仍然隱藏在希望之中;但當這些應許實際履行時,他的恩典和救贖就清晰地顯現出來。如果接受這種解釋,它就包含著豐富的教義,即神不會使他通過他的話語在我們心中產生的希望落空,而且他絕不會在應許上比在履行應許上更慷慨。當說到「在城中」時,字母 b,beth,被用作 m,mem,或 l,lamed;也就是說,表示「關於」或「至於」或「關於這城」。先知並不是說在耶路撒冷信徒們得知神會幫助他的僕人,儘管這無疑是真的,而是說神從一開始就是他自己城市的仁慈和忠實的守護者,並且將永遠如此。明確提到神的城,是因為他並沒有應許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地施予同樣的保護,而只對他所揀選和特選的子民。使用「萬軍之耶和華」這個名稱是為了表達神的能力;但緊接著信徒們補充說,他是他們的「神」,目的是指出他們的被收養,這樣他們就可以大膽地信靠他,並自由而親密地歸向他。在第二次尼西亞會議上,坐在那裡的那些好教父們曲解了這段經文,以證明僅僅在教會中教導神聖真理是不夠的,除非同時有圖片和圖像來證實它。這是一種非常可恥的愚蠢行為,不值得一提,除非它對我們理解那些企圖用這種腐敗感染神教會的人,是如何被一種眩暈和愚蠢的精神所嚴重打擊,是有益的。
這節經文的結尾將耶路撒冷與世界上所有其他城市區分開來,後者受變遷的影響,只會興盛一時。由於耶路撒冷是由上帝建立的,它在世界上發生的各種騷動和革命中保持堅定不移;如果他世世代代維護他所選擇的城市,並且他願意他的名永遠被稱頌,這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可能會有人反對說,這座城市曾經被毀滅,人民被擄。但這並不與這裡所作的陳述相悖;因為,在那事件發生之前,耶利米書27:22預言了這座城市的復興;因此,當它發生時,上帝確實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顯示了他的工作是多麼堅定。現在,既然基督的降臨更新了世界,那麼古時關於那座城市的一切,都屬於分散在世界各國的屬靈耶路撒冷。因此,每當我們的心靈 agitated 和困惑時,我們應該記住這個真理,即無論什麼危險和憂慮威脅我們,上帝所建立的教會的安全,儘管它可能受到嚴重動搖,但無論受到多麼強大的攻擊,也絕不會被削弱到倒塌和毀滅的地步。動詞「將建立」是將來時,可以解釋為過去時「已經建立」;但這在意義上沒有區別。
9. 上帝啊!我們等候你的慈愛。這節經文教導我們,信徒是靠上帝的能力得以保存的;因為,當萬物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時,他們仍然保持平靜和耐心,直到上帝最終憐憫他們,幫助他們。希伯來詞 µmd,damam,我們翻譯為「等候」,其本義是「沉默」,這裡用來表示心靈的平靜。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上帝的子民受到危險的困擾,如果他們聽從肉體感官和理性的判斷,他們就會被恐懼所淹沒;正如我們所知,人們處於持續的不安狀態,被相反的波浪推來推去,直到信仰使他們的心靈平靜,並使他們安於真正的耐心。詩篇作者所說的總結是,信徒雖然受到嚴重苦難,但並沒有偏離他們的目標,也沒有阻止他們依靠上帝的幫助;相反,他們通過耐心和希望,打開了他恩典的大門。這有助於彰顯和闡明上帝恩典的偉大,因為他們對他的幫助的期望沒有落空。從中我們還可以得出有益的警告,如果上帝的幫助從我們這裡撤回,那是因為我們不信任他的應許,並且由於我們的不耐煩,阻止了他的恩典,這恩典是為那些耐心等候的人預備的,流向我們。但是「在聖殿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說上帝的子民只在那裡保持他們的信仰,並且他們每個人一回到自己的住處就停止了希望嗎?不;相反,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把在聖殿中懷有的希望帶回家,以便他們能夠堅定不移地遵守它。但是上帝應許說,這個他將被稱頌的地方,將是他能力和恩典的寶座和居所,他的人民在這裡聲明,他們依靠這個天上的應許,毫無疑問地相信上帝會向他們顯示他的憐憫和恩典,因為他們有他同在的真實而確鑿的保證。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我們自己的想像力暗示,就認為上帝會成為我們的拯救者。我們必須相信,他只有在這種身份上自由而自願地向我們提供自己時,才會如此。現在,如果這個象徵或上帝臨在的誓約,這只是一個影子,在舊約時代對真信徒的心靈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使他們在死亡中仍能懷抱生命的希望,那麼當基督如今降臨在我們中間,將我們更緊密地與他的父聯合時,我們當然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一種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即使世界陷入混亂並天翻地覆。我們唯一必須努力的是,上帝的服事能在我們中間純潔而完整地興盛,這樣他聖殿的榮耀就能在我們中間閃耀。
10. 上帝啊,你的名如何,你的讚美也如何。有些人將這節經文與前一句話聯繫起來,好像是說,主啊,你吩咐我們頌揚你的名並非徒然;因為你同時提供了讚美的事物。因此,其意義將是,上帝的名被有效地尊崇和頌揚,或者說,祂的應許與祂的能力同時顯現。另一些人給出了這種解釋,這有點更為精妙,即上帝的作為與祂的名相符;因為在希伯來文中,祂因其能力而被稱為la, El, fb197,祂確實表明這個名應用於祂並非徒然,而是歸於祂的讚美是正確且應得的。前一種解釋,由於其不那麼牽強,因此更接近聖經作者的文字和思想,即上帝藉著祂的作為證明,猶太人承認和敬拜祂為真實和獨一的上帝並非徒然。然而,當我考慮緊隨其後的「直到地極」這句話時,我認為先知的意思是別的——他意圖表明,無論上帝之名的聲譽傳播到何處,人們都會知道祂配得最高的讚美。這些話語包含著一種默契的對比。當時,眾所周知,偶像之名非常普遍,並在全世界盛行;然而,無論這些假神獲得了什麼聲譽,我們知道讚美絕不屬於它們,因為在它們身上找不到任何神性的跡象。但這裡的先知,相反地,宣告說,主啊,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聽到你的名,它都將永遠伴隨著堅實而正當的讚美,或者它將永遠帶來讚美的事物,因為全世界都將明白你如何對待你所揀選的子民。緊隨其後所加的內容也是同樣的目的,「你的右手滿有公義」,教導我們,上帝在幫助祂的子民時,清楚地顯明祂的公義,就好像祂向我們伸出手臂,使我們可以用手指觸摸祂的公義;而且祂不僅顯示一兩個公義的例子,而是在每一件事和每一個地方都向我們展示了完整的證明。我們應該記住我們在別處說過的,上帝的公義應理解為祂在維護和保護祂的子民時所遵守的信實。由此,我們獲得了無價的安慰,即上帝特別希望被承認為公義的工作在於提供與我們的福祉和安全維護相關的事物。fb198 我們現在看到受啟示的詩人的意思是,假神的名盛行,並在人們中間享有盛譽,儘管它們沒有做任何事來提供真實讚美的事物;但對於以色列的上帝來說,情況完全不同:因為無論關於祂的報導傳到何處,所有人都會明白祂是祂子民的拯救者,祂沒有辜負他們的希望和願望,也沒有在危險中拋棄他們。
詩篇 48:11-14
11. 錫安山必歡喜,猶大的眾城fb199必快樂,因你的判斷。12. 環繞錫安,走遍她,數點她的樓。13. 留心她的城牆fb200,高舉她的樓fb201,為要傳給後代。14. 因為這上帝是我們的上帝,直到永永遠遠;祂必引導我們,直到死時。
11. 錫安山必歡喜。詩人現在結束了他對歡樂的勸勉,告訴我們耶路撒冷和猶大其他城市將有理由讚揚神的公義,fb203因為他們從無可置疑的經驗中發現他是他們福祉的保護者。他這裡使用了「判斷」這個詞,因為神承擔了他教會的事業,公開表明他是壓迫者的敵人,他將壓制他們的傲慢和膽大妄為。
12和13. 環繞錫安,等等。先知在這裡再次讚揚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和美麗,暗示這座城市堅固設防,堅不可摧;他這樣做是因為在這些外在事物中,神的祝福在某種程度上閃耀著。我們必須始終記住他在前一節中所說的:「神在她的宮殿中被視為堡壘。」他這裡提到她的塔樓和城牆,我們不應認為他希望信徒的心思停留在這些事物上。他寧願將它們呈現在我們面前,作為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到神的品格。因此他說,環繞錫安fb204,也就是說,從各方面仔細而專注地觀察它;——數點她的塔樓,並用心思考她的城牆;也就是說,估計她的宮殿應有的價值,這樣就毫無疑問地顯明這是一座神所揀選的城市,因為它遠遠超越所有其他城市。在強調這些點時,他的全部目的是要顯明主賦予耶路撒冷的品格,使它成為一個神聖的地方,他自己可以居住其中,並將它建立為他子民的居所。此外,先知在聲明他勸告的目的是為了將聖城的美麗和宏偉傳達給後代時,似乎默示我們,最終會有一天那座城市將不再被看見。如果它能被看見並始終呈現在世人眼前,那麼傳達這個報告還有什麼必要呢?雖然他剛才說耶路撒冷將永遠建立,但他現在以糾正的方式教導我們,它將是怎樣的永恆——它只會持續到教會復興的時候。我們屬於那個將要來到的世代,對我們來說,這些事情將被報告;因為我們分享了神在古時賜予他古老子民的所有恩惠。耶路撒冷曾因其外在的輝煌而受人欽佩,如今在我們中間確實不再顯著;但自從基督降臨我們的世界以來,教會在屬靈恩賜方面同樣豐富而宏偉地裝飾著,就像在律法的陰影下,耶路撒冷在古時被堅固的城牆和塔樓環繞和設防一樣。我將wgsp,pasgu這個詞翻譯為「高舉」,指的是應當因其卓越而賦予城市塔樓的價值。像某些人那樣解釋為「加固」或「加強」,似乎不太合適。如果有人更傾向於遵循那些將其翻譯為「看」或「凝視」的解釋,我沒有太大的異議。
14. 因為這位神是我們的神,直到永永遠遠。從這些話語中,更清楚地表明,當先知談到耶路撒冷的宮殿時,並不是要讓敬虔的人將目光固定在它們上面,而是要藉助這些外在事物,將他們的心靈提升到對神榮耀的沉思。神希望他們看到,可以說,他的恩典的印記刻在他們所轉向的任何地方,或者更確切地說,在這些印記中認識到他的存在。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無論教會中閃耀著何種尊嚴或卓越,我們都不應將其視為其他,而應視為將神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手段,以便我們在他的恩賜中尊崇和讚美他。指示代詞hz,zeh,這個,並非多餘;"""這是為了區分獨一的真神,信徒對祂的存在和品格深信不疑,與人類憑空捏造的一切假神。不信者可以大膽地談論神的名字,並喋喋不休地談論宗教;但無論他們如何做,當他們被更深入地追問時,就會發現他們對此沒有任何確定或穩固的看法。是的,那些沒有紮根於真信仰的人的虛妄想像和發明必然會化為烏有。因此,信仰的特質是向我們呈現對神清晰而非混亂的認識,這種認識不會讓我們像迷信讓其信徒那樣搖擺不定,我們知道,迷信總是引入一些新的偽造神祇,而且數量無數。因此,我們更應該注意這裡使用的強調性指示代詞「這」。我們在以賽亞的預言中遇到一個幾乎相似的段落,
「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等候祂,祂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等候祂,我們必因祂的救恩歡喜快樂。」— <232509>以賽亞書 25:9
彷彿信徒已經抗議並宣告,我們沒有一個不確定的神,或一個我們只有模糊不清的認識的神,而是一個我們有真實而堅實認識的神。當信徒在這裡宣告神將堅定不移地堅持祂維護教會的旨意時,他們的目的是鼓勵和加強自己,以便在持續的信仰道路上堅持不懈。緊隨其後的「祂必引導我們,直到死時」似乎是作為解釋而添加的。在做出這項聲明時,神的子民確信祂將永遠是他們的引導者和守護者。他們不應被理解為僅僅意味著他們在今生神的治理和引導下是安全的,而祂會在死亡中拋棄他們;但他們普遍地,並按照普通人的說話方式,fb204表達了我所說的,神將照顧所有信賴祂的人,直到最後。我們翻譯的「直到死時」,在希伯來文中由兩個詞組成,twm la,al muth;但有些人讀作一個詞,twmla,almuth,並將其理解為年齡或永恆 fb205。然而,無論我們以哪種方式閱讀,意義都將是相同的。其他人將其翻譯為童年,fb206 在這種意義上,正如神從一開始就小心翼翼地保守和維護祂的教會,就像父親撫養他的孩子從嬰兒時期一樣,祂也將繼續以同樣的方式行事。然而,在我看來,第一種意義更為恰當。其他人將其翻譯為秘密或隱藏,fb207 這似乎同樣與先知的意義相去甚遠;除非,或許,我們應該理解他意圖明確地說,神行使祂治理的方式是隱藏的,這樣我們就不能用肉體的理性來衡量或判斷它,而要用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