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羅馬書 11:22-27

 11:22 可見, 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

11:23 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 神能夠把他們重新接上。

11:24 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

11:25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11:26 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

11:27 又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

11:28 就著福音說,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

22. 參看,等等。他將情況擺在他們眼前,更清楚、更充分地證實了這一事實——外邦人沒有理由驕傲。他們在猶太人身上看到了上帝嚴厲的例子,這本應使他們感到恐懼;而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看到了上帝恩典和良善的證據,這本應只激勵他們感恩,並高舉主而不是他們自己。這些話的意思與他所說的相同,彷彿他說:「如果你為他們的災難而歡欣鼓舞,請先想想你曾經是什麼;因為如果不是上帝的無償恩惠拯救了你,同樣的嚴厲也會降臨在你身上:然後考慮你現在是什麼;因為除非你謙卑地認識到上帝的憐憫,否則救恩不會持續在你身上;因為如果你忘記自己並傲慢地歡欣鼓舞,那麼他們所陷入的毀滅正等待著你:事實上,你一次接受上帝的恩惠是不夠的,除非你在你生命的整個過程中都遵循他的呼召。」那些被主光照的人確實應該始終思考堅忍;因為那些一時回應上帝呼召,最終卻開始厭惡天國,因此因其忘恩負義而理所當然地再次被蒙蔽的人,他們並沒有持續在上帝的良善中。


但他並非個別地對每個敬虔的人說話,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而是將外邦人與猶太人進行比較。確實,猶太人中的每個人在被逐出上帝的國度時都得到了因其不信而應得的報應,並且所有從外邦人中被召喚的人都是上帝憐憫的器皿;但保羅的特殊意圖必須牢記在心。因為他希望外邦人依賴上帝的永恆聖約,以便將他們自己的救恩與選民的救恩聯繫起來,然後,為了避免猶太人的拒絕造成冒犯,彷彿他們古老的揀選是無效的,他希望他們被這個懲罰的例子所嚇倒,以便恭敬地看待上帝的審判。因為如此大的好奇問題的放縱從何而來,除了我們幾乎忽略了考慮那些本應適當地教導我們謙卑的事情?


但由於他不是個別地談論選民,而是談論整個群體,因此附加了一個條件,如果他們持續在他的恩慈中。我確實承認,一旦有人濫用上帝的良善,他就有理由被剝奪所提供的恩惠;但如果說任何一個敬虔的人,上帝在他揀選他時憐憫了他,只要他持續在他的憐憫中,那是不恰當的;因為信心的堅忍,在我們裡面完成了上帝恩典的效果,它源於揀選本身。保羅因此教導我們,外邦人被接納進入永生的希望,條件是他們通過感恩保持對它的擁有。而後來發生的整個世界的背叛確實是可怕的;這清楚地證明,這種勸告並非多餘;因為當上帝幾乎在一瞬間用他的恩典澆灌它,以至於宗教到處興盛時,不久之後福音的真理就消失了,救恩的寶藏也被奪走了。而如此突然的變化從何而來,除了外邦人背離了他們的呼召?


否則你也會被砍掉,等等。我們現在明白保羅威脅他們被砍掉的意義,他已經允許他們通過上帝的揀選被嫁接到生命的希望中。因為,首先,儘管這不可能發生在選民身上,但他們仍然需要這樣的警告,以制服肉體的驕傲;這與他們的救恩真正對立,理應被滅亡的恐懼所嚇倒。因此,就基督徒被信心光照而言,他們為了他們的確信而聽到,上帝的呼召是沒有後悔的;但只要他們身上帶著肉體,這肉體任意抵抗神的恩典,他們就藉著這個警告被教導謙卑:「小心,免得你被砍下來。」其次,我們必須記住我之前提到的解決方案——保羅在這裡說的不是個人的特殊揀選,而是將外邦人和猶太人對立起來;因此,這些話語主要不是針對蒙揀選的人,而是針對那些錯誤地誇耀自己已獲得猶太人地位的人:不,他是對外邦人普遍說話,並對整個群體說話,其中有許多是忠信的,也有許多只是名義上的基督徒。


但如果問及個人,「一個人如何能從嫁接中被砍下來,以及被砍下來後如何能再次被嫁接」,請記住,有三種嫁接方式和兩種砍伐方式。例如,信徒的子女被嫁接,他們根據與父輩所立的約而擁有應許;那些確實接受福音種子,但它沒有生根,或者在結出果實之前就被扼殺的人也被嫁接;第三,蒙揀選的人被嫁接,他們根據神不變的旨意被光照,進入永生。第一種人被砍下來,當他們拒絕給予他們父輩的應許,或者因為他們的不感恩而不接受它時;第二種人被砍下來,當種子枯萎和毀壞時;由於這種危險對所有人來說都迫在眉睫,就他們自己的本性而言,必須承認保羅給出的這個警告在某種程度上屬於信徒,以免他們沉溺於肉體的懶惰。但就目前的這段經文而言,我們只需知道,神對猶太人施行的報應,如果外邦人變得像他們一樣,也會降臨在外邦人身上。


23. 因為神能,等等。這個論點對世俗之人來說是冷淡的;因為無論他們如何承認神的能力,但由於他們將其視為遙遠的,彷彿被關在天上,他們大多剝奪了它的效力。但由於信徒每當聽到神的能力被提及時,都將其視為正在運作,他認為這個理由足以打動他們的心。我們可以補充說,他將此視為一個公認的公理——神懲罰了他子民的不信,但沒有忘記他的憐憫;正如他之前所做的,在看似將猶太人逐出他的國度之後,他經常恢復他們。他同時通過比較表明,扭轉現狀比引入現狀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說,如果天然的枝子再次被放在它們被砍下來的地方,從它們自己的根部吸取養分,比野生的和不結果的枝子從外來的樹幹吸取養分要容易得多:因為這就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比較。


25. 我不願意,等等。在這裡,他激發聽眾更大的注意力,同時聲稱他將要宣告一些秘密的事情。他這樣做並非沒有理由;因為他希望用一個簡潔或明確的句子來結束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然而他所宣告的卻是沒有人能預料到的。但是「免得你們自以為聰明」f358這句話表明了他預期的目的;那就是,抑制外邦人的傲慢,免得他們對猶太人幸災樂禍。這個勸告也是必要的,免得那個民族的背叛過度地擾亂了軟弱者的心靈,好像他們所有人的救恩將永遠絕望。同樣,這對我們今天仍然有用,使我們知道,餘民的救恩,就是主最終要聚集到他自己那裡的,是隱藏的,好像被他的印記封印了一樣。每當漫長的延遲誘使我們絕望時,讓我們記住「奧秘」這個詞;保羅藉此清楚地提醒我們,他們歸信的方式既不尋常也不常見;因此,那些試圖用自己的判斷來衡量它的人是荒謬的;因為有什麼比將遠離我們視野的事物視為不可信更不合理的呢?它被稱為奧秘,因為在它顯現之前,它是不可理解的。f359然而,它已經向我們顯明,就像向羅馬人顯明一樣,這樣我們的信心就可以滿足於這話語,並以希望支持我們,直到事件本身水落石出。


部分盲目,等等。「部分」我認為,不僅指時間,也不指數量,而是指一種方式,或在某種程度上;藉著這個表達,他似乎只是想修飾一個本身嚴厲的宣告。直到並不指明時間的進程或順序,而是表示同樣的事情,好像他說:「直到外邦人的豐滿」,等等。那麼意思就是——上帝以某種方式使以色列如此盲目,以至於當他們拒絕福音的光時,福音可以轉移給外邦人,而這些人可以佔據,可以說,空出的產業。因此,這種盲目性在促進外邦人的救恩方面服務了上帝的旨意,這是他所設計的。而外邦人的豐滿應被理解為一個巨大的數量:因為它不像以前那樣,只有少數歸信者與猶太人聯繫在一起;而是將發生這樣的變化,即外邦人將幾乎構成教會的整個主體。f360


26. 這樣,以色列全家,等等。許多人將此理解為猶太民族,好像保羅說,宗教將再次像以前一樣在他們中間恢復:但我將「以色列」這個詞擴展到上帝的所有子民,根據這個意思——「當外邦人進來時,猶太人也將從他們的背叛中歸回信心的順服;這樣,上帝全以色列的救恩就將完成,這救恩必須從兩者中聚集;然而,猶太人將獲得首位,好像是上帝家中的長子一樣。」這個解釋在我看來最合適,因為保羅在這裡旨在闡明基督國度的完成,這絕不能僅限於猶太人,而必須包括全世界。我們在《加拉太書》6:16中也發現了同樣的說法。上帝的以色列是他所稱的教會,同樣從猶太人和外邦人中聚集;他將這樣從分散中聚集起來的子民,與那些偏離亞伯拉罕信仰的肉體上的亞伯拉罕子孫對立起來。


正如所寫的,等等。他並非用以賽亞書(《以賽亞書》59:20)的這段經文來證實整個段落,而只是證實其中一個子句——亞伯拉罕的子孫將分享救贖。但是,如果有人持這種觀點——基督曾被應許並提供給他們,但由於他們拒絕了他,他們就被剝奪了他的恩典;然而,先知的話語表達了更多,甚至包括這一點,— 必有餘民,他們既已悔改,就必蒙拯救。


然而,保羅並沒有一字不差地引用我們在以賽亞書中讀到的話;


他說:「必有一位救贖主來到錫安,來到雅各家中那些轉離罪惡的人那裡,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59:20)


但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必過於考究;只需記住,使徒們從舊約中引用的任何證據,都恰當地應用於他們的目的;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像用手指一樣指出經文,使讀者能夠被引導到源頭本身。


雖然這預言應許了神的屬靈子民必蒙拯救,其中甚至包括外邦人;但由於猶太人是長子,先知所宣告的,必須特別在他們身上應驗:因為聖經稱所有神的子民為以色列人,這應歸因於那個民族的卓越地位,神曾將他們置於所有其他民族之上。然後,出於對古老盟約的尊重,他明確地說,救贖主必來到錫安;他又補充說,他必救贖雅各家中那些轉離過犯的人。f361 藉著這些話,神明確地為自己聲稱了某些後裔,使他的救贖能在他的選民和特殊民族中生效。雖然先知所用的「必來到錫安」這個表達,可能更適合他的目的;但保羅毫不猶豫地遵循了普遍接受的譯文,即「救贖主必從錫安山出來」。第二部分「他必使雅各轉離罪惡」也是如此:因為保羅認為,只需考慮這一點就足夠了——既然基督的特殊職責是使一個背道和不信的民族與神和好,那麼肯定會發生一些改變,以免他們都一同滅亡。


27. 又說,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等等。雖然保羅藉著以賽亞書的最後一個預言,簡要地提到了彌賽亞的職責,以提醒猶太人特別要從他那裡期待什麼,但他又從耶利米書中補充了這幾句話,目的完全相同;因為所補充的內容,在前面的經文中沒有找到。f362 這也有助於證實手頭的主題;因為他所說的,關於一個如此頑固和固執的民族的歸信,可能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因此,他藉著宣告盟約包含了白白的罪赦,消除了這個絆腳石。因為我們可以從先知的話中推斷——神不會再與他背道的子民有任何關係,直到他赦免了背信的罪,以及他們的其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