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可拉後裔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女音。)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46:2 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
46:3 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細拉)
46:4 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 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46:5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 神必幫助這城。
46:6 外邦喧嚷,列國動搖; 神發聲,地便鎔化。
46:7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46:8 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使地怎樣荒涼。
46:9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
46:10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46:11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
"""這篇詩篇似乎是為某次特定的拯救而表達的感恩,而不是為上帝一直保護和保守祂教會的持續幫助。從中可以推斷,耶路撒冷城在遭受巨大恐懼和極端危險時,出乎所有意料地,藉著上帝出人意料和奇蹟般的力量得以保存。因此,無論是誰創作了這篇詩篇,這位先知讚揚了上帝如此獨特地賜予的拯救,勸勉信徒們自信地將自己交託給祂的保護,並且不要懷疑,他們無所畏懼地依靠祂作為他們的守護者和福祉的保護者,將不斷地安全地免受敵人的一切攻擊,因為平息一切騷亂是祂獨特的職責。
交給可拉後裔的詩歌,調用亞拉莫。
解經家們對於「亞拉莫」(twml[, alamoth)這個詞的意義意見不一;但我將不提及所有不同的意見,只提其中兩種,即它要麼是一種樂器,要麼是某首常見且廣為人知的歌曲的開頭。後一種推測在我看來最有可能。至於這篇詩篇寫作的時間,也同樣不確定,除非我們或許可以假設它是在上帝對西拿基立的軍隊施加可怕而嚴重的毀滅(fb174 <121935>列王紀下19:35)而突然解除圍城時寫的。我欣然接受這個觀點,因為它最符合整篇詩篇的宗旨。顯然,這裡讚揚的是上帝某種值得銘記的恩惠,就像那次一樣。
詩篇46:1-2
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2. 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
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詩篇作者在這裡先提出一個普遍的表達或情感,然後才談到更具體的拯救。他首先預設上帝有足夠的能力保護祂的子民,並且祂給予他們足夠的理由去期待;因為「避難所」(hsjm, machaseh)這個詞正是這個意思。在經文的第二句中,「是」這個動詞,我們翻譯成現在時,但原文是過去時,「曾是」;而且,將這句話限定於已經經歷過的某次特定拯救,確實沒有不妥,就像其他人也將其翻譯成過去時一樣。但是,由於先知在複數形式中添加了「患難」一詞,我更傾向於將其解釋為一個持續的行為,即上帝及時地幫助我們,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從不缺席,只要有任何苦難壓迫祂的子民。如果先知是在談論上帝恩惠的經驗,那麼將動詞翻譯成過去時會更為恰當。然而,顯然他的目的是要頌揚上帝的能力和祂對祂子民的良善,並展示上帝是多麼樂意提供幫助,使他們在逆境中不會四處張望,而是單單滿足於祂的保護。因此,他明確地說上帝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他們,是為了讓教會知道祂在保守和捍衛她方面特別關心。毫無疑問,他藉此表達是為了區分上帝的選民和其他異教國家,並以此讚揚上帝憑著祂的良善賜予亞伯拉罕後裔的收養特權。因此,當我之前說這是一個普遍的表達時,我的意圖並不是將其擴展到所有的人,而只是擴展到所有的時間;因為先知的目的是教導我們上帝通常如何對待祂的子民。他接下來推斷,"""信徒沒有理由害怕,因為上帝隨時準備拯救他們,甚至擁有不可戰勝的力量。他在此表明,我們希望的真正和恰當的證明在於,當事物如此混亂,以至於天空似乎猛烈墜落,大地移位,山脈從根基被撕裂時,我們仍然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只要我們沒有處於迫在眉睫的危險中,表現出極大的信心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在整個世界崩潰的普遍情況下,我們的心靈仍然不受干擾,沒有煩惱,這就清楚地證明我們將屬於上帝的榮耀歸於他的力量。然而,當神聖的詩人說「我們不會害怕」時,不應理解為信徒的心靈免於一切憂慮或恐懼,彷彿他們沒有感情,因為麻木不仁與信心的信心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他只是表明,無論發生什麼,他們從不被恐懼壓倒,而是積聚足夠的力量和勇氣來平息一切恐懼。儘管大地被移動,山脈落入海中,這些都是誇張的表達方式,但它們仍然表示整個世界的革命和顛倒。有些人將「海中」的表達解釋為指地球。然而,我不贊同。但為了更充分地理解詩篇的教義,讓我們繼續考慮接下來的內容。
詩篇 46:3-5
3. 其中的水雖然咆哮翻騰,山嶺因其漲勢而搖動。細拉。4. 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5.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3. 其中的水雖然咆哮等等。這節經文應與接下來的經文一起閱讀,因為它對於完成意義是必要的,彷彿它說:儘管海中的水咆哮翻騰,並以其猛烈的衝擊搖動山脈——即使在這些可怕的騷亂中,上帝的聖城仍將繼續享受安慰和和平,滿足於其小溪流。根據希伯來語的常用用法,這裡的關係代詞「其」是多餘的。先知只是想說,即使整個世界被移動和毀滅,一條河的小溪流也會為聖城提供充足的歡樂理由。我之前已經簡要提到,這裡教導我們的教義是多麼有益,即我們的信心只有在我們經歷非常嚴峻的衝突,甚至地獄本身似乎要吞噬我們時,才能真正得到考驗。同樣,我們也描繪了信心戰勝整個世界的勝利,當它在極度混亂中展開,並開始抬頭,以至於儘管整個受造物似乎聯合起來,並密謀毀滅信徒,它仍然戰勝一切恐懼。這並不是說上帝的兒女在危險中會開玩笑或玩弄死亡,而是上帝應許他們的幫助在他們看來遠遠超過所有使他們感到恐懼的邪惡。賀拉斯的這句話非常優美,當他談到正直的人和問心無愧的人時,他說(Car., Lib. iii., Od. 3),
「Dux inquieti turbidus Adriae,
Nec fulminantis magna Jovis manus,
Si fractus illabitur orbis,
Impavidum ferient ruinae.」
「讓統治海洋的狂風,
狂暴地,掀起所有的恐怖;
讓朱庇特可怕的手臂用雷電撕裂天球;」Beneath the crush of worlds undaunted he appears." fb176
"""但是,由於他所想像的那種人永遠找不到,他這樣說只是在玩弄。因此,他們的堅韌只建立在對神聖保護的確信之上,所以那些信賴上帝並將希望寄託於他的人,不僅可以真正誇耀他們不會感到恐懼,而且在一個正在崩潰的世界的廢墟中,他們也將得到安全和保障。
先知明確地說,上帝的城將會歡樂,儘管它沒有洶湧的大海,而只有一條緩緩流淌的溪流,用來抵禦他所提及的那些波浪。他用這種表達方式暗示了從西羅亞流出並穿過耶路撒冷城的溪流。此外,我毫不懷疑,先知在這裡間接地斥責那些憑藉世俗幫助而自以為受到良好保護、超乎一切危險的虛妄自信。那些焦慮地尋求用世上無敵的幫助來全面加強自己的人,似乎確實認為他們能夠阻止敵人接近他們,就好像他們四面環海一樣;但常常發生的是,他們所建造的防禦工事反而成了自己的毀滅,就像一場風暴通過淹沒一個島嶼來摧毀它一樣。但是那些將自己交託給上帝保護的人,儘管在世人眼中他們暴露於各種傷害,並且無法充分抵禦對他們的攻擊,但他們仍然安然無恙。因此,以賽亞(以賽亞書 8:6)責備猶太人,因為他們輕視西羅亞緩緩流淌的水,卻渴望深而急的河流。
在那段經文中,小溪西羅亞與尼羅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存在著優雅的對比;彷彿他是在說,他們以不值得的思考剝奪了上帝的榮耀,認為當他選擇耶路撒冷城時,他沒有為其防禦和保存提供必要的強度和防禦工事。當然,如果這篇詩篇是在西拿基立軍隊被屠殺和逃亡之後寫的,那麼這位受啟示的作者很可能故意使用相同的比喻,以教導所有時代的信徒,單單上帝的恩典就足以保護他們,而無需世俗的幫助。同樣地,聖靈仍然勸勉和鼓勵我們抱持同樣的信心,即輕視那些驕傲地自大反對我們的人的一切資源,我們可以在不安和困境中保持我們的平靜,並且不因我們無助的處境而悲傷或羞愧,只要上帝的手伸出來拯救我們。因此,儘管上帝的幫助以一種秘密而溫和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就像靜靜流淌的溪流一樣,但它給我們帶來的心靈平靜比全世界的力量聚集起來幫助我們還要多。在談到耶路撒冷是至高者帳幕的聖所時,先知巧妙地暗示了當時的環境或狀況:因為儘管上帝對所有部落的人民行使權力,但他選擇那座城市作為王室的所在地,從那裡他可以統治整個以色列民族。至高者的帳幕散佈在整個猶大,但仍然需要將它們聚集並聯合在一個聖所中,以便它們可以受上帝的統治。
5.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詩篇作者現在表明,教會的巨大安全在於上帝住在其中;因為我們翻譯為「必不動搖」的動詞是陰性,也不能指向上帝,彷彿是為了教導上帝是不可動搖的。"""這句話必須這樣解釋,聖城不會被移動或動搖,因為上帝居住在那裡,並且隨時準備幫助她。表達「清晨的曙光」fb177表示每天,只要太陽升起在地平線上。總而言之,如果我們希望得到上帝的保護,我們必須首先關心他是否居住在我們中間;因為所有安全的希望都只取決於他的存在。他居住在我們中間,除了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之外,沒有其他目的。此外,儘管上帝不總是立即按照我們願望的迫切性來幫助我們,但他總會及時來到我們身邊,以證明其他地方所說的真理,
「看哪,保護以色列的,既不打盹,也不睡覺。」(<19C104>詩篇 121:4.)
詩篇 46:6-11
6. 列國喧嚷,列邦動搖。他發聲,地就融化。 7.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8. 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他使地怎樣荒涼。 9.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用火焚燒戰車。 10.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列國中被尊崇,在全地被尊崇。 11.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6. 列國喧嚷。既然上帝的教會從不缺少敵人,而且這些敵人非常強大,因此他們以殘酷和放肆的狂怒與教會爭戰,先知現在從經驗中證實了他先前關於神聖保護堅不可摧的教義。然後他從中推斷出一個普遍的安慰理由,即抑制和平息所有騷亂是上帝的持續職責,而且他的手臂足夠強大,可以打破敵人的一切努力。我承認,這段話可以理解為更廣泛的意義,即上帝的城可能遭受許多風暴和暴風雨的襲擊;但藉著上帝的恩惠,她卻始終安然無恙。然而,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更可能的是,詩人在此談論的是一次顯著的拯救,其中上帝以驚人的方式證明了他在持續保護教會方面所施展的能力和恩惠。因此,他敘述了所發生的事情,即教會的敵人帶著可怕的軍隊前來毀滅和破壞它;但隨即,藉著上帝的聲音,他們彷彿融化並消失了。從中我們得到了一個無價的安慰理由,當它說,儘管全世界都起來反對我們,並因其日益增長的瘋狂而混亂一切,但只要上帝向我們顯現恩惠,他們就能在瞬間化為烏有。上帝的聲音,無疑意味著他的旨意或命令;但先知藉著這個表達,似乎著眼於上帝的應許,藉此他宣告他將是教會的守護者和捍衛者。同時,讓我們注意這裡所陳述的上帝的聲音與這個世界各國的騷亂之間的對比。
7.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在這節經文中,我們被教導如何將聖經中到處記載的關於上帝無限能力的事物應用於我們自己的用途。當我們相信自己是上帝以父愛擁抱並將撫育的人之一時,我們就能做到這一點。詩人再次以讚美之詞暗示了以色列被揀選,使其與地上所有其他民族的共同狀況區分開來。的確,除此之外,對上帝能力的描述只會讓我們感到恐懼。因此,自信的誇耀源於此,即上帝揀選我們作他特選的子民,以彰顯他保護和捍衛我們的能力。因此,先知在稱頌上帝的能力,稱他為萬軍之上帝之後,立即加上另一個稱號,雅各的上帝,藉此他證實了古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即他的後裔,即應許恩典的繼承者,不應懷疑上帝也對他們有利。為了使我們的信心真正而堅定地安息在上帝裡面,我們必須同時考慮他品格的這兩個部分——他無限的能力,藉此他能夠使全世界都服在他之下;以及他在他的話語中所顯明的父愛。當這兩件事結合在一起時,"""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的信仰去反抗所有可能起來攻擊我們的敵人,我們也絕不能懷疑上帝會幫助我們,因為祂已應許如此;至於能力,祂也完全有能力實現祂的應許,因為祂是萬軍之神。由此我們得知,那些在解釋聖經時犯下嚴重錯誤的人,他們將所有關於上帝能力的話語完全懸置,不確信祂會成為他們的父,因為他們是祂的羊群,是蒙收養的。
8. 來吧,看看耶和華的作為。詩篇作者似乎在這節經文中仍然延續著一次拯救的歷史,上帝藉此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證明祂是教會最有效和最忠實的保護者,以便敬虔的人可以從中獲得勇氣和力量,使他們能夠克服以後可能出現的任何誘惑。上帝在保守我們方面所顯現的恩惠,應當不斷地擺在我們眼前,作為在我們心中建立祂應許穩定性的信念的手段。藉著這項勸告,我們默默地斥責了那些對上帝的能力不夠重視,或者說,整個世界都被指責為忘恩負義的人的冷漠和愚蠢,因為百人中幾乎沒有一人承認他在上帝那裡有充足的幫助和安全,以至於他們都對上帝的作為視而不見,或者寧願故意閉上眼睛,而這卻是加強他們信仰的最佳方式。我們看到有多少人將本應歸因於上帝旨意的事情歸因於命運。其他人則想像他們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上帝賜予他們的一切,或者將源於上帝的歸因於次要原因;而另一些人則完全喪失了所有的感覺。因此,詩篇作者公正地呼籲所有人,並勸告他們思考上帝的作為;彷彿他說,人們不將他們的福祉希望寄託在上帝身上的原因,是他們對思考上帝的作為漠不關心,或者如此忘恩負義,以至於他們對這些作為的重視程度不及應有的二分之一。由於他普遍地向所有人說話,我們得知,即使是敬虔的人自己,在這方面也是遲鈍和漠不關心的,直到他們被喚醒。他高度讚揚了上帝保守祂選民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以普通方式行使時,通常被輕視或未被應有地估計。因此,他將國家的荒涼、奇異的毀滅以及其他更強烈地感動人心的奇蹟擺在他們面前。如果有人更喜歡將接下來的「祂使戰爭止息」理解為上帝所賜予的某種特殊幫助,那麼仍然必須將其視為旨在引導信徒在未來從祂那裡獲得與他們已經經歷過的同樣多的幫助。先知似乎從一個特定的例子中,旨在普遍地展示上帝如何強大地捍衛祂的教會。同時,不止一次發生,上帝在猶大全地平息了所有使其混亂的危險騷亂,並通過剝奪敵人的勇氣、折斷他們的弓、焚燒他們的戰車,將戰爭遠離它;而且很可能先知從一個特定的例子中,藉此提醒猶太人上帝曾多少次挫敗他們敵人最大的努力。然而,有一件事是完全確定的,那就是上帝在這裡被描繪成擁有這些稱號,以便我們即使在全世界騷動不安、以可怕的方式動盪時,也應當從祂那裡尋求和平。
10. 靜默,知道我是上帝。詩篇作者現在似乎將他的話轉向了上帝子民的敵人,"""他們放縱自己的惡意和報復慾望:因為在傷害聖徒時,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與上帝作戰. 他們以為自己只是與人打交道,就傲慢地攻擊他們,因此先知在這裡壓制了他們的傲慢. 為了使他的講話更有分量,他讓上帝親自對他們說話. 首先,他命令他們安靜,讓他們知道他是上帝. 因為我們看到,當人們不加考慮地被帶走時,他們就會超越所有的界限和尺度. 因此,先知公正地要求教會的敵人安靜下來,保持沉默,這樣當他們的憤怒平息時,他們就會意識到他們正在與上帝作戰. 我們在詩篇第四篇第四節中有一句類似的話,「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 在床上,你們要心裡思想,並要安靜.」 簡而言之,詩篇作者勸告世人要制服和約束他們騷動的情緒,並將應得的榮耀歸給以色列的上帝. 他警告他們,如果他們繼續像瘋子一樣行事,他的能力並不僅限於猶太的狹窄範圍內,他將很容易將他的手臂伸向遠方的外邦人和異教國家,以便他在每個地方都榮耀自己. 最後,他重複了他已經說過的話,上帝有足夠的武器和力量來保護和捍衛他所揀選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