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詩篇 10

 10:1 耶和華啊,你為甚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為甚麼隱藏?

10:2 惡人在驕橫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願他們陷在自己所設的計謀裡。

10:3 因為惡人以心願自誇;貪財的背棄耶和華,並且輕慢他(或譯:他祝福貪財的,卻輕慢耶和華)。

10:4 惡人面帶驕傲,說:耶和華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為沒有 神。

10:5 凡他所做的,時常穩固;你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至於他一切的敵人,他都向他們噴氣。

10:6 他心裡說:我必不動搖,世世代代不遭災難。

10:7 他滿口是咒罵、詭詐、欺壓,舌底是毒害、奸惡。

10:8 他在村莊埋伏等候;他在隱密處殺害無辜的人。他的眼睛窺探無倚無靠的人;

10:9 他埋伏在暗地,如獅子蹲在洞中。他埋伏,要擄去困苦人;他拉網,就把困苦人擄去。

10:10 他屈身蹲伏,無倚無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爪牙:或譯強暴人)之下。

10:11 他心裡說: 神竟忘記了;他掩面永不觀看。

10:12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 神啊,求你舉手,不要忘記困苦人!

10:13 惡人為何輕慢 神,心裡說:你必不追究?

10:14 其實你已經觀看;因為奸惡毒害,你都看見了,為要以手施行報應。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託你;你向來是幫助孤兒的。

10:15 願你打斷惡人的膀臂;至於壞人,願你追究他的惡,直到淨盡。

10:16 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外邦人從他的地已經滅絕了。

10:17 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原文是聽見)。你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

10:18 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

-------------------------------------------------------------------------

"""大衛在這裡以他自己和所有虔誠人的名義抱怨,欺詐、勒索、殘酷、暴力和各種不公義在世上盛行;他為此指出的原因是,不敬虔和邪惡的人,因他們的繁榮而陶醉,已經擺脫了對上帝的一切敬畏,並認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而不受懲罰。因此,他懇切地懇求上帝幫助他,並補救他絕望的災難。最後,他以在適當時候獲得解脫的希望來安慰自己和其餘的信徒。這種描述如同一面鏡子,生動地反映了一個廣泛腐敗和混亂的社會狀態。因此,當我們看到不義像洪水般爆發時,為了不讓這種誘惑的奇異性動搖上帝兒女的信心並使他們陷入絕望,讓他們學會照這面鏡子。考慮到今天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上帝的教會在古時都經歷過,這大大減輕了悲傷;是的,我們反而被召喚去參與大衛和其他聖潔的列祖所經歷的同樣的衝突。此外,信徒們被告誡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中求助於上帝;因為除非他們確信幫助他們並補救這種情況是上帝的職責,否則他們將一無所獲,只是沉溺於混亂的抱怨,並用他們的哭喊和抱怨充斥空氣。


詩篇 10:1-2


1. 耶和華啊,你為什麼遠遠站著?在患難的時候,你為什麼掩面不顧?fa173 2. 惡人驕橫,追逼困苦人;fa174 願他們陷在自己所設的計謀裡。fa175


1. 主啊,你為什麼遠遠站著?我們在這裡看到先知如何為他顯然已無希望的災難尋求補救,一開始就直接向上帝說話。我們在患難和悲傷時應遵守的規則是:我們應該在上帝的旨意中尋求安慰和慰藉;因為在我們的激動、煩惱和憂慮中,我們應該完全相信,幫助不幸和受苦之人是祂的特殊職責。詩篇作者說上帝遠遠站著,這是一種不恰當的說法,是擬人化的表達。fa176 任何事物都不能隱藏在祂的眼前;但由於上帝允許我們像彼此說話一樣與祂說話,這些表達形式並不包含任何荒謬之處,只要我們理解它們應用於上帝時,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而只是比喻性的,根據感官從事物當前外觀形成的判斷。一個義人可能不會阻止在他眼前對窮人造成的傷害,因為他缺乏能力;但對於上帝來說,這是不可能的,祂總是擁有不可戰勝的力量。因此,如果祂表現得好像沒有注意到,這就如同祂自己遠遠退開一樣。µyl[t, taelim 這個詞,意思是隱藏,有兩種解釋。根據一些人的說法,大衛在這裡抱怨上帝隱藏自己,好像祂認為人類事務不值得祂關心。另一些人則理解為閉上眼睛;這在我看來是更簡單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大衛在這裡抱怨上帝遠遠站著,但他仍然完全確信上帝與他同在,否則向祂求助將是徒勞的。他所用的疑問句是這個意思:主啊,既然治理世界是你的特權,並且你以你的公義來管理它,正如你以你的能力來維持它一樣,你為什麼不更快地顯示自己是你的子民對抗惡人的傲慢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驕傲的捍衛者呢?然而,大衛這樣說,與其說是抱怨,不如說是"""以鼓勵自己有信心獲得他所渴望的。他說,由於感官的軟弱,上帝如此長時間不執行祂的職責是不合適的;然而,與此同時,他仍然不忘將應得的榮耀歸於祂,並透過他的禱告,將他所承受的巨大煩惱重擔傾訴給祂。接下來的「在需要的時候」這句話,也與此相關。儘管上帝可能不會每時每刻都伸出祂的手來報復 fa177,但當祂看到單純無辜的人受壓迫時,祂就不會再拖延了。大衛簡潔地將動手工作的合適時機定義為信徒處於困境之時。這種說法我們在前面的詩篇第十節已經討論過。


2. 惡人在他的驕傲中,等等。在對惡人發出禱告之前,詩篇作者簡要地闡述了他們的邪惡,他們殘酷地折磨受苦的人,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他們因驕傲而輕蔑和鄙視他們。他們的殘酷性因此而大大增加,因為他們忘記了所有的人性,輕蔑地嘲弄和傷害貧困和受苦的人,並對他們幸災樂禍。fa178 殘酷確實總是驕傲的,不,更確切地說,驕傲是所有錯誤的根源;因為如果一個人不因驕傲而自大於他的鄰居,不因過度的自負而鄙視他們,即使是普通的人性也會教導我們應該以何等的謙卑和公正對待彼此。但大衛在這裡意圖說明,他所指責的惡人之所以對那些沒有激怒他們的貧困和有需要的人施加殘酷,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們自己內心的驕傲和傲慢。因此,每個希望與他的弟兄們公正無可指責地生活的人,都應該警惕放縱或樂於輕蔑地對待他人;他應該首先努力使自己的心擺脫驕傲的疾病。qld 這個詞,dalak,既指遭受迫害,也指迫害;因此,有些人更喜歡將這些詞翻譯為:窮人在惡人的驕傲中受迫害。fa179 它們也可以不失恰當地翻譯為:窮人在惡人的驕傲中燃燒,因為這是這個詞更常見的含義。惡人的驕傲,像火一樣,吞噬著貧困和受苦的人。


詩篇 10:3-4


3. 因為惡人因他自己靈魂的慾望而自誇;強暴的人自稱有福;他藐視耶和華。4. 惡人臉上帶著驕傲,fa180 不尋求:他所有的計謀都說,沒有上帝。


3. 因為惡人自誇。這節經文有不同的解釋。字面上的讀法是:因為惡人或不敬虔的人自誇;因此有必要補充一些詞,但補充什麼詞卻有爭議。fa181 有些人將「不敬虔的人」和「強暴的人」翻譯為賓格,因此:他稱讚不敬虔的人,並祝福強暴的人;因為他們認為在「稱讚」之後句子突然結束,沒有說明稱讚誰或什麼,這很奇怪。但是,在希伯來語中,當施事者和受事者是同一個人時,只表達一次這個詞是很常見的,而我們為了使意義完整而重複它,所以我所採用的解釋在我看來是最恰當的,那就是不敬虔的人稱讚自己,並誇耀他靈魂的慾望,並祝福自己。現在,可能會問,這種靈魂的慾望是什麼?它通常被理解為這個意思,fa182 惡人自吹自擂,自鳴得意,而命運對他們微笑,他們如願以償,享受他們所渴望的一切;正如大衛稍後補充說,他們濫用他們的繁榮,試圖做任何他們想到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這裡的「靈魂的慾望」更指的是肉慾,以及對激情和食慾的放縱;因此,其含義是,他們沉溺於自己墮落的慾望中,並輕視上帝的審判,毫無畏懼地為自己開脫一切罪責,維護自己的清白,fa183並為自己的不虔誠辯護。摩西在《申命記》29:19中也使用了類似的表達方式:


「我雖隨心所欲,卻仍得平安。」


大衛在稍後確實說,惡人濫用他們的繁榮,自欺欺人;但在這裡,依我判斷,他表達了更為重要的意思,即他們從自己的狂妄中獲得讚揚,並以自己的邪惡為榮;而這種愚蠢的自信或大膽的保證,是他們拋棄一切約束,放縱一切過度的原因。因此,我將「讚揚」和「祝福」解釋為具有相同含義的詞,就像「惡人」和「暴虐之人」在此處是同義詞一樣,儘管它們在屬性和種類上有所不同。與這些陳述相符的是,經文末尾緊接著補充說,這些惡人藐視上帝。將動詞翻譯為「褻瀆」,如某些人所為,或翻譯為「激怒」,如另一些人所為,都與經文的範圍相去甚遠。大衛反而教導說,他們漫不經心地放縱自己的慾望,其原因在於他們對上帝的卑鄙蔑視。凡是認真思考上帝將是他的審判者的人,都會因這種思考而感到極度恐懼,以至於當他的良心指責他有罪並沉溺於罪惡時,他不敢祝福自己的靈魂。fa184


4. 惡人臉上驕傲,等等。其他人將這些詞翻譯為:惡人因其憤怒的暴力,或因其所表現的驕傲,不尋求上帝。但這部分扭曲了原意,部分削弱了大衛想要表達的力量。首先,「尋求」這個詞在這裡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它沒有任何受其支配的名詞,根據這種翻譯,它被不恰當地限制為上帝。大衛的意思很簡單,惡人未經審查就允許自己做任何事,或者不區分合法與非法,因為他們自己的慾望就是他們的法律,甚至,彷彿凌駕於所有法律之上,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一個人生命中行善的開始是尋求;換句話說,我們只有當我們不隨意和不加區分地跟隨自己的幻想,不被我們肉體的任性傾向所左右時,才能開始行善。但尋求的實踐源於謙卑,當我們合理地將上帝視為我們的審判者和統治者時。因此,先知非常恰當地說,惡人之所以不顧一切地膽敢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是因為他們因驕傲而自高自大,將上帝的審判權完全剝奪。希伯來詞ãp,aph,我們翻譯為「臉」,我毫不懷疑它在這裡取其本義和自然意義,而不是隱喻為憤怒;因為傲慢的人甚至從他們的臉上就表現出他們的厚顏無恥。


在第二個子句中,先知更嚴厲地,或者至少更公開地指責他們,宣稱他們所有的邪惡想像都表明他們沒有上帝。他所有的計謀都說,沒有上帝。fa185通過這些話,我理解為,他們通過其膽大妄為的狂妄,顛覆了所有的虔誠和正義,彷彿天上沒有上帝。如果他們真的相信有上帝,對未來審判的恐懼就會約束他們。並不是說他們明確而清晰地否認上帝的存在,而是他們剝奪了上帝的能力。現在,"""如果上帝滿足於無為的存在,並放棄其審判者的職責,那麼他將僅僅像一個偶像。因此,凡拒絕承認世界受上帝旨意支配,或不相信他的手從高處伸出以統治世界的人,都盡其所能地終結上帝的存在。然而,僅僅在頭腦中對他有一些冷淡而不深刻的認識是不夠的;只有對他的旨意真正發自內心的確信,才能使我們敬畏他,並使我們順服於他。大多數解釋者將最後一句理解為普遍意義上的,即惡人的一切思想都傾向於否認上帝。在我看來,希伯來詞twmzm,mezimmoth,在這裡,如同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被理解為狡猾和邪惡的思想,因此其含義,正如我已經指出的,是:既然不敬虔的人膽敢策劃並實施各種邪惡,無論多麼殘暴,這就充分表明,他們已經從心中拋棄了對上帝的一切敬畏。"""


詩篇 10:5-6


5. 他的道路時常亨通;你的判斷在他面前高高在上;他向他一切的仇敵嗤笑。 6. 他心裡說,我必不動搖,世世代代不遭患難。


關於這節經文的第一句話,解經家們意見分歧很大。七十士譯本的譯者認為 wlyjy, yachilu 這個詞是將來時,源於 llj, chalal 這個詞根,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將其譯為「他的道路被玷污」。但猶太解經家們一致認為,它源於 lwj, chol 這個詞根。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將其理解為主動語態,意為使人恐懼或使人煩惱,彷彿在說,惡人的道路對善人來說是可怕的,並折磨他們。fa188 有些人也將這些詞應用於上帝,將這句話讀作「他的道路來了」,也就是說,他的道路暢通無阻,或者說時常亨通。然而,在我看來,這太牽強了。但由於這個詞在聖經的其他經文中意為「亨通」,我感到驚訝的是,學者們對這段經文竟然有任何分歧,因為緊接著的下一句話,先知清楚地表明他正在談論惡人的亨通狀況,以及使他們陶醉的持續享樂。他不僅抱怨他們的這種亨通,而且從中加重了他們的罪惡,因為他們藉著上帝的恩惠,使自己在邪惡中更加剛硬。因此,我會這樣解釋這節經文:由於他們享受持續的亨通,他們夢想上帝對他們有約束或承諾,因此他們將上帝的判斷遠離他們;如果有人反對他們,他們自信可以立即將其擊倒,或者用一聲嗤笑或一口氣將其粉碎。現在,我們理解先知的簡單意思是,惡人嘲笑上帝,從他的寬容中得到鼓勵;就像那個卑鄙的暴君狄奧尼修斯一樣,因為他在掠奪普羅塞耳皮娜神廟後航行順利,fa189 便吹噓上帝偏愛褻瀆者。fa190 因此,他們將上帝的判斷遠離他們。


在一些人看來,「你的判斷在他面前高高在上」這些話的意思與先知所說的「上帝對他們過於仁慈,並寬恕他們」大致相同;就像他在其他地方抱怨他們免於生活中的常見苦難一樣。但這種解釋與這些詞語不太吻合;是的,它似乎不自然且牽強。那麼,上帝的判斷被說成對惡人來說是高高在上的,因為他們自以為上帝與他們距離遙遠,fa191 他們不僅承諾自己一生中與死亡休戰,而且還與死亡訂立了永恆的盟約。我們看到,他們如何通過拖延惡日來使自己剛硬,並在邪惡中變得越來越頑固;fa192 是的,他們說服自己上帝被關在天堂,彷彿他們與他無關,他們在逃脫懲罰的希望中加強自己;fa193 正如我們在以賽亞書中看到他們(<232213>以賽亞書 22:13)嘲笑先知的威脅,說:「讓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我們就要死了。」當先知為了使人民感到恐懼而宣告上帝可怕的報應即將降臨在他們身上時,這些惡人卻大喊這都是異想天開或無稽之談。因此,上帝嚴厲地斥責他們,因為當他呼召人民哀悼、披麻蒙灰時,這些嘲諷者卻鼓勵他們歌舞宴樂;最終他發誓:「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這罪孽斷不能從你們身上除掉,直到你們死為止。」信徒確實仰望天堂,看見上帝的判斷;他們對這些判斷的恐懼不亞於它們即將降臨在他們頭上。相反,惡人,""""鄙視他們,然而,為了不被他們打擾或折磨,不因害怕或擔憂他們而煩惱,他們會將他們放逐到天堂;就像伊壁鳩魯學派一樣,儘管他們不敢公然否認上帝的存在,但他們想像上帝被限制在天堂,在那裡他沉溺於閒散,對世間之事毫不關心。fa194 從這種癡迷中產生了他們自以為是的自信,大衛談到了這種自信,他們確信自己僅憑一聲輕吹或一陣風就能摧毀所有與他們為敵的人。詞語jwp,phuach,有時表示設陷阱,這裡更恰當地理解為吹氣或吹滅。


詩篇作者在下一節中證實了這些說法,他告訴我們,他所說的人在心中完全確信他們不會有任何改變的危險。他在心中說,我世世代代都不會動搖。不敬虔的人常常說出這樣驕傲的話。然而,大衛只觸及了他們卑鄙傲慢的隱藏潰瘍,他們將其珍藏在自己的胸中,因此他沒有說他們口中所說的,而是他們心中所確信的。這裡可能會問,為什麼大衛責備別人,而他自己卻在許多地方聲稱如此?fa195 因為他信賴上帝的保護,勇敢地戰勝了所有危險。fa196 當然,上帝的兒女應當有效地為自己的安全作準備,這樣,即使世界一百次毀滅,他們也能確信自己不會動搖。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信徒在上帝那裡尋求安全,別無他處;然而,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知道自己會遭受各種苦難的風暴,並耐心忍受。一個今天享受繁榮的藐視上帝的人,如此忘記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處境,以至於通過一種病態的想像,將自己的巢穴建在雲端之上,並確信自己將永遠享受舒適和安寧,fa197 — 他與敬虔的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敬虔的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僅懸於一線,被千百種死亡所包圍,並且準備好忍受任何降臨在他身上的苦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像在波濤洶湧、危險的海洋上航行一樣,然而,他卻耐心忍受所有的煩惱和悲傷,並在苦難中安慰自己,因為他完全依靠上帝的恩典,並完全信賴它。fa198 不敬虔的人說,我不會動搖,或者我永遠不會顫抖;因為他認為自己足夠強大和有力,可以抵擋所有將要降臨在他身上的攻擊。信徒說,即使我可能被動搖,甚至跌入最低深處又如何?我的跌倒不會是致命的,因為上帝會伸出手來扶持我。同樣,這也為我們解釋了危險的預感對好人和壞人產生的不同影響。好人可能會顫抖並陷入絕望,但這會促使他們盡快逃到上帝恩典的庇護所;fa199 而不敬虔的人,即使聽到落葉的聲音也會害怕,fa200 並生活在持續的不安中,他們努力在自己的愚蠢中變得麻木,並使自己陷入一種眩暈的瘋狂狀態,這樣,他們就像是脫離了自己,感覺不到自己的災難。對於繁榮的不敬虔之人確信自己不會有任何改變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處於逆境中。這有兩種含義。它要麼意味著,不敬虔的人,"""因為他們在過去的生命中免受了一切災難和痛苦,所以他們懷抱著對未來和平快樂狀態的希望;或者這意味著,他們透過欺騙性的想像,使自己免於人類的共同境遇;正如在以賽亞書中(以賽亞書 28:15),他們說,


「當溢流的鞭子經過時,


它不會臨到我們身上。」


詩篇 10:7-10


7. 他的口滿了咒罵、詭詐、兇惡;舌下是毒害、罪孽。 8. 他坐在村莊的埋伏之地;他在隱蔽處殺害無辜的人:他的眼睛瞄準窮人。 9. 他暗中埋伏,像獅子在洞中;他埋伏要捉拿窮人;他將窮人拉入他的網中捉拿。 10. 他屈身伏低,然後一群受苦的人將因他的力量而倒下。 fa201


7. 他的口滿了咒罵。這四節經文的範圍是:如果上帝打算幫助他的僕人,那麼現在正是這樣做的適當時機,因為不敬虔之人的不法行為已經爆發到極致。首先,他抱怨他們的舌頭充滿了偽證和欺騙,他們攜帶或隱藏著惡意和不公,與他們在任何事情上打交道都不可能不遭受損失和損害。單詞 hla, alah,有些人翻譯為咒罵,它不是指他們對他人發出的詛咒,而是指他們招致在自己頭上的詛咒:因為他們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發出最可怕的詛咒,以便更好地欺騙他人。因此,有些人將其翻譯為偽證並非不妥,因為這個詞應該與另外兩個詞,欺騙和惡意結合起來。因此,惡人被描述為咒罵或虛假宣誓,只要這有助於他們欺騙和傷害的目的。因此,隨之而來的是惡意和不公,因為單純的人不可能在不受損害的情況下逃脫他們由欺騙、偽證和惡意編織而成的陷阱。


8. 他坐在村莊的埋伏之地。fa202 我故意避免將將來時的動詞改為其他時態,因為它們暗示著一個持續的行為,也因為這種希伯來語習語甚至已經擴展到其他語言。因此,大衛描述了不敬虔之人習慣做的事情。首先,他將他們比作強盜,他們在道路的狹窄處埋伏,並為自己選擇藏身之處,以便在旅行者不備時襲擊他們。他還說,他們的眼睛是彎曲或斜視的,fa203 這是借鑒了投擲飛鏢者的做法,他們在瞄準時會斜視或半閉眼睛,以便更準確地擊中目標。他這裡說的不是森林中常見的強盜;fa204 而是針對那些將邪惡隱藏在榮譽、排場和輝煌頭銜之下的巨盜。因此,單詞 µyrxj, chatserim,我們翻譯為村莊,有些人翻譯為宮殿;好像大衛說,他們將他們的皇家宅邸變成了搶劫之地,在那裡他們可以割斷不幸受害者的喉嚨。但即使這個詞有這種暗示,我認為它主要指的是強盜的行為,整個詩節都提到了這一點,我這樣解釋:就像強盜在村莊出口處埋伏一樣,這些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設下陷阱。


在下一節中,他透過另一個比較,以更嚴重的角度闡述了他們的殘酷,說他們像洞穴中的獅子一樣渴望獵物。現在,在邪惡程度上,與野獸一樣殘酷比像強盜一樣大肆破壞更進一步。值得注意的是,他總是將欺騙和陷阱與暴力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表明,除非得到來自天堂的幫助,否則上帝的兒女將會多麼悲慘。這裡還添加了另一個比喻,更清楚地表達了捕捉獵物的狡猾與殘酷的結合。他說,他們捕捉獵物,但這是通過將獵物引入他們的網中。通過這些話,他意味著他們不僅以公開的力量和暴力衝擊他們,而且同時也撒下網來欺騙。


他在第十節中再次重複了所有這些,對這些邪惡之人的舉止或姿態進行了美麗而生動的描述,就好像他將他們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一樣。他說,他們低伏,並俯下身子,fa205 以免他們的殘酷嚇跑他們的獵物;因為他們很想用他們的糾纏捕捉那些他們不靠近就無法傷害的人。我們看到他如何將這兩件事結合在一起,首先是陷阱或羅網,然後是獵物一落入他們手中就突然施加暴力。因為,通過第二個子句,他意味著,每當他們看到單純的人完全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時,他們就會出其不意地以野蠻的暴力衝擊他們,就像一隻獅子從它的臥榻上猛然起身撕碎它的獵物一樣。fa206 詩篇作者的明顯意思是,不敬虔的人在各方面都令人恐懼,因為他們會掩飾他們的殘酷,直到他們發現那些被他們希望吞噬的人被困在他們的羅網中。有些詞語有些模糊,我們將簡要提及。在我們翻譯為受苦者的軍隊的子句中,希伯來詞 µyaklj,chelcaim,軍隊,在某些人看來,是一個四個字母的詞。fa207 然而,那些認為它是由兩個詞組成的複合詞的人,思考得更準確。fa208 因此,儘管動詞 lpn,naphal,是單數,但先知無疑使用 XXX,chel caim,作為集體名詞,表示一大群受這些獅子中每一個折磨的人。我將 µyak lj,atsumim,翻譯為他的力量,就好像它是一個實體詞一樣;因為先知無疑通過這個詞,指的是獅子的爪子和牙齒,獅子的力量主要在於此。然而,由於這個詞本身是一個複數形容詞,意思是強壯的,沒有任何與之相符的實體詞,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通過獅子的爪子和牙齒,他隱喻地表示一支強大的士兵隊伍。簡而言之,其含義是:這些邪惡之人通過假裝謙卑和狡猾的禮貌舉止來隱藏他們的力量,然而一旦有機會作惡,他們就會隨時準備好一支武裝的隨從隊伍,或者爪子和牙齒。


詩篇 10:11-13


11. 他心裡說,神忘記了。他掩面,永不觀看。 12. 耶和華神啊,求你起來,舉起你的手。不要忘記困苦人。 13. 惡人為何藐視神?他心裡說,你必不追究。


11. 他心裡說。詩人再次指出不敬虔之人自以為是的根源。因為神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們的邪惡行為,他們就自欺欺人地以為可以逍遙法外。然而,他們並沒有公開說出那可憎的褻瀆之言,說神忘記了他們的行為,閉上眼睛永不觀看,而是將他們的思想隱藏在內心深處,正如以賽亞所說的(以賽亞書 29:15),詩人使用了他之前用過的表達方式,並且在稍後第三次重複,即不敬虔之人對自己說,他們心裡說,神對人類事務毫無關心。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切都如不敬虔之人所願時,他們對自己的繁榮形成這樣的判斷,以至於他們說服自己神在某種程度上受制於他們。fa209 因此,他們生活在一種持續的安全狀態中,fa210 因為他們沒有反思,在神對他們長期忍耐之後,他們將會受到嚴肅的審判,而且他們的定罪將會更加可怕,神的忍耐越長久。


12.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類身上的弊病,根據肉體的判斷,當神不執行他的審判時,就想像他閒坐著,或安逸地躺著。然而,在這方面,信徒和惡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後者抱持著肉體軟弱所產生的錯誤觀念,為了在他們的惡行中安撫和奉承自己,他們沉溺於昏睡,使他們的良心變得麻木,fa211 直到最終,由於他們邪惡的頑固,他們變得對神極度蔑視。但前者很快就從他們的心中擺脫了那種錯誤的想像,並懲戒自己,自願回到對這件事的真相的適當思考。fa212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明的例子。先知以人的方式談論神,宣稱他剛才譴責那些藐視神的人所犯的同樣錯誤,也逐漸潛入了他自己的心中。但他立即糾正了它,並堅決地與自己鬥爭,抑制自己的思想,不讓自己對神形成任何會損害他的公義和榮耀的觀念。因此,當神的作為和審判不顯現時,開始懷疑神的護理是所有人都自然傾向的誘惑。然而,敬虔之人與惡人截然不同。前者藉著信心抑制了肉體的這種恐懼;而後者則沉溺於他們乖僻的想像。因此,大衛用「起來」這個詞,與其說是激勵神,不如說是喚醒自己,或者努力喚醒自己,去期待比他目前所經歷的更多的神的幫助。因此,這節經文包含了有益的教義,即不敬虔之人越是因著他們懶惰的無知而剛硬自己,並努力說服自己神不關心人類及其事務,也不會懲罰他們所犯的邪惡,我們就越應該努力相信相反的觀點;是的,他們的邪惡反而應該激勵我們有力地駁斥他們不僅接受,而且刻意為自己製造的疑慮。


13. 惡人為何藐視神?的確,在神面前提出論據是多餘的,目的是說服他賜予我們所求的;但他仍然允許我們使用它們,並在禱告中與他交談,就像兒子與地上的父親交談一樣親密。應當始終注意,禱告的目的是讓上帝見證我們所有的情感;並非它們在其他情況下會對他隱藏,而是當我們在他面前傾訴心聲時,我們的憂慮因此大大減輕,我們獲得所求的信心也隨之增加。因此,大衛在目前的經文中,藉著設想惡人被允許隨意藐視上帝,以為他永遠不會追究他們的責任,這將是多麼不合理和不可容忍,fa213 因而產生了從他的苦難中獲得解脫的希望。這裡翻譯為「藐視」的詞,與他之前使用的詞相同。有些人將其翻譯為「激怒」,另一些人則翻譯為「褻瀆」。但我所偏好的意義顯然與上下文更為吻合;因為當人們從上帝那裡奪走判斷的權力和職責時,這就是可恥地將他從寶座上拖下來,並將他降格,彷彿降到一個普通人的地位。fa214 此外,正如大衛稍早抱怨不敬虔的人否認上帝的存在,或者想像他總是睡著了,不關心人類,所以現在他以同樣的目的抱怨他們說,上帝不會追究。


詩篇 10:14-15


14. 你已經看見了;因為你考慮到邪惡和煩惱,fa215 以便你可以親自處理此事:窮人將依靠你,因為你將是孤兒的幫助者。 15. 折斷惡人和邪惡之人的手臂;你將尋找他的邪惡,卻找不到。


14. 你已經看見了;因為你,等等。在這裡,大衛突然被一種神聖的熱情點燃,進入衝突,並以信心的盾牌武裝自己,勇敢地擊退這些可憎的觀點;但由於他向人訴求無法獲得任何好處,他轉而求助於上帝,並向他講話。正如不敬虔的人,希望在犯下各種邪惡時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盡可能地遠離上帝,fa216 並透過扭曲的心智的指示,想像自己遠遠超出他的掌控;所以,相反地,信徒應當小心地使自己遠離那些在世上流傳的狂野觀點,並以向上提升的心靈,與上帝交談,彷彿他與他們同在。因此,大衛為了防止自己被人的褻瀆所擊敗,非常恰當地將注意力從他們身上轉移開。這裡補充了一個理由來證實該節的第一句話,即因為上帝考慮到邪惡和煩惱。既然審理所有錯誤是上帝的特殊職責,大衛得出結論,當不敬虔的人肆無忌憚地犯下暴行時,上帝不可能視而不見。此外,他從一般性降到特殊性,這應當仔細注意:因為承認上帝普遍關心世界和人類事務,沒有什麼比這更容易的了;但將這一教義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種用途,卻非常困難。然而,聖經中所有關於上帝權能和公義的說法,對我們來說都將毫無益處,而且,彷彿只是貧乏的思辨材料,fa217 除非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將這些陳述應用到自己身上。因此,讓我們從大衛的榜樣中學習這樣推理:既然上帝的職責是注意到所有施加在善良和單純之人身上的邪惡和傷害,那麼即使他暫時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們的麻煩和悲傷,他仍然考慮到它們。詩篇作者還補充說,上帝並非從天上俯視人類的行為,像一個閒散和漠不關心的旁觀者,但這是他的工作,要對它作出判斷;因為親自處理這件事,無非是作為法官,適當地、有效地審查和裁決它。


然而,只要復仇掌握在上帝手中,直到他伸出援手幫助我們,我們就有責任耐心等待。因此,我們看到為什麼緊接著說:「窮人必將自己交託給你。」大衛這些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給予上帝的旨意時間來顯現。敬虔的人在受苦時,可以滿懷信心地將他們的憂慮傾訴給他,並將自己交託給他的保護。然而,他們不應該急於實現他們的願望;而是,在卸下重擔之後,他們應該喘口氣,直到上帝明確宣告干預他們事務的適當時機已到。因此,將自己交託給上帝的人,就是尋求他的保護,並且完全相信他保守所託付之物的忠實,靜靜地等待他得救的適當時機到來。有些人將動詞讀作被動語態:「窮人必被交託給你。」然而,第一種讀法更為正確,並且符合語法規則;只是它是一種不完整的表達形式,因為窮人所交託的東西沒有表達出來。但這種缺陷在希伯來語中很常見;而且事情本身並沒有模糊不清,即當敬虔的人藉著禱告將自己和他們的事情交託給上帝時,他們的禱告不會徒勞無功;因為這兩個子句緊密相連:「窮人必將自己交託給你」,以及「你必作孤兒的幫助者。」他用比喻將他在前一個子句中稱為窮人的人稱為孤兒。而且動詞是將來時態,表示一個持續的動作。


15. 折斷你的手臂。這種表達方式的意思就是折斷惡人的權勢。這不僅僅是一個禱告;它也可以被視為一個預言。由於我們敵人的無法控制的狂怒常常使我們喪失勇氣,彷彿沒有辦法可以抑制它,大衛為了支持他的信心,並防止它因所呈現的恐懼而動搖,他將自己置於這樣的考慮之下:每當上帝願意折斷不敬虔者的權勢時,他就會將他們和他們所有的陰謀都歸於虛無。為了使意思更為明顯,這句話可以這樣解釋:—主啊,一旦你認為折斷惡人的手臂是好的,你就會在一瞬間毀滅他,並使他在作惡方面的強大而暴力的努力歸於虛無。大衛確實懇求上帝加快他的幫助和報復;但與此同時,當這些被扣留時,他藉著安慰性的反思來維持自己,即不敬虔者除非上帝允許,否則不能爆發暴力和邪惡;因為當他登上審判寶座時,他有能力甚至只用他的眼神就能毀滅他們。當然,正如初升的太陽用它的熱量驅散雲霧,並清除黑暗的空氣一樣,當上帝伸出他的手執行法官的職責時,他會使世界所有的麻煩和混亂恢復平靜和秩序。詩篇作者稱他所說的人不僅是惡人,而且是邪惡和惡毒的人,我認為他這樣做是為了更強烈地闡明他所描述的人物邪惡的程度。他的話語彷彿是說,惡人甚至可能在他們的惡意和不敬虔中瘋狂;但上帝只要願意,就能迅速有效地補救這種邪惡。


詩篇 10:16-18


16. 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外邦人從他的地滅絕了。17. 耶和華啊,你已經聽見困苦人的心願;你必堅固他們的心,你的耳朵也必聽他們的禱告。18. 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那属土的人,就不再恐吓他们。


16. 耶和华是永永远远的王。大卫现在,仿佛已心满意足,便起来圣洁地欢欣和感恩。当他称神为永永远远的王时,这是他信心和喜乐的标志。藉着王的称号,他维护了神对世界统治的权利,而当他将神描述为永永远远的王时,这表明将神局限于狭窄的时间范围是多么荒谬。由于人生短暂,即使那些统治着最伟大帝国的人,也只是凡人,常常令他们的仆人失望,正如我们在诗篇146:3, 4中所学到的,


“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


他们常常无法帮助他人,而当他们拖延帮助时,机会就从他们手中溜走了。但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天王抱有更崇高和尊贵的观念;因为尽管他没有立即执行他的审判,但他始终拥有完全和完美的权力来这样做。简而言之,他不是为自己而统治;他是为我们而永永远远地统治。既然这是他统治的持续时间,那么长时间的延迟就不能阻止他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手来帮助他的子民,即使他们仿佛已死,或者处于在感官和理性看来是绝望的境地。——外邦人已从地上灭绝。其含义是,圣地最终被洁净,摆脱了曾污染它的可憎之物和不洁。当那块赐给神子民作为产业,并分配给那些纯粹敬拜他的人的土地,却滋养了不敬虔和邪恶的居民时,这是一种可怕的亵渎。他所说的外邦人,并非指外国人,以及那些不属于亚伯拉罕肉身血统的人,而是指那些虚假地自称属于神子民的伪君子,就像今天许多名义上的基督徒占据了教会的中心位置一样。先知们称那些背道者,那些已从他们祖先的美德和圣洁生活中堕落的人,为外邦人,并将他们不仅与未受割礼的人相比,而且与迦南人相比,迦南人是所有外邦人中最可憎的,这并非新鲜事。


“你母亲是赫人,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以西结书16:3)


圣经中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段落。因此,大卫将外邦人这个不光彩的名称应用于亚伯拉罕的假冒和私生子,感谢神将这样腐败的一类人逐出他的教会。藉着这个例子,我们被教导,如果我们在今天看到神的教会被亵渎和不敬虔的人污染,这并非新鲜事。然而,我们应该恳求神迅速洁净他的家,不要让他的圣殿像粪堆一样暴露在猪狗的亵渎之下。


17. 耶和华啊,你听见了困苦人的心愿。在这些话中,先知证实了我刚才所说的,当伪君子在教会中盛行,或在数量上超过信徒时,我们应该不停地恳求神将他们根除;因为这种混乱和可耻的局面,对所有神的真正仆人来说,无疑是深切悲痛的原因。藉着这些话,圣灵也向我们保证,神古时应允列祖祷告所赐予的,我们今天也能得到,只要我们对教会的拯救抱有应有的焦虑。接下来的那句话,“你必坚固他们的心”,解经家们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它的意思是一样的,"""就好像它說過,你將會使他們的願望成功。根據其他人的說法,其意義是,你將藉著你的恩典塑造並聖化他們的心,使他們在禱告中只求合乎正道並符合神旨意的事,正如保羅教導我們聖靈


「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 8:26)


這兩種解釋或許都過於牽強。大衛在這句話中,頌揚了上帝的恩典,祂在僕人遭遇困難和苦難時,扶持並安慰他們,使他們不致陷入絕望——賜予他們堅韌和耐心——激勵他們懷抱美好的希望——並也激發他們禱告。這就是動詞ˆyk,Kin的含義,它不僅表示引導,也表示建立。當上帝在試探中扶持我們的心,不讓它們離開祂,也不讓它們轉向其他地方尋求支持和解脫時,這是祂賜予我們的一種獨特的祝福。緊隨其「你將使你的耳朵聽見」這句話的意義是,上帝引導祂子民的心,並引導他們順從祂的命令,仰望祂,並懷著希望和耐心呼求祂,這並非徒勞——這並非徒勞,因為祂的耳朵從不對他們的呻吟關閉。因此,這裡讚揚了兩種宗教操練之間的相互和諧。上帝不讓祂僕人的信心衰弱或失敗,也不讓他們停止禱告;但祂藉著信心和禱告使他們親近祂,直到他們的希望確實證明既非徒勞也非無效。這句話或許可以這樣翻譯:你將堅固他們的心,直到你的耳朵聽見他們。


18. 你可以判斷。詩人在此將前一節的最後一句應用於一個特殊目的,即防止信徒在遭受不公壓迫時,懷疑上帝最終會向他們的敵人報仇,並賜予他們解脫。藉由這些話,他教導我們,我們應當耐心而堅定地承受加諸於我們的苦難和磨難,因為上帝常常等到他的僕人陷入絕境時才施予援手。這確實是一項難以完成的職責,因為我們都希望完全免於煩惱;因此,如果上帝不迅速來幫助我們,我們就會認為他怠慢和不作為。但是,如果我們渴望獲得他的幫助,我們就必須克制我們的激情,抑制我們的不耐煩,並將我們的悲傷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等待我們的苦難喚起他的憐憫,並激勵他顯現他的恩典來幫助我們。


使屬世之人不再恐嚇他們。大衛再次稱讚上帝毀滅惡人的能力;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他們騷亂的攻擊中,我們心中能牢牢記住這個原則,即上帝隨時都能使他們的一切企圖化為烏有。有些人將我們翻譯為「恐嚇」的動詞 ˜ra, arots 理解為不及物動詞,並將這句話讀作:「使凡人不再懼怕。」但將其理解為及物動詞,如我們所做,更符合經文的宗旨。儘管惡人在他們的邪惡道路上亨通,並高舉他們的頭高過雲端,但將他們描述為凡人,或容易遭受許多災難的人,卻是千真萬確的。詩人的目的是間接地譴責他們被迷惑的傲慢,因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處境,卻發出殘酷而可怕的威脅,彷彿連上帝自己也無法抑制他們狂怒的暴力。短語「屬世之人」包含著世界低微的居所與天堂的高度之間的默契對比。因為他們從何處出來攻擊上帝的兒女呢?無疑是從地上,就像許多蟲子從地縫中爬出來一樣;但這樣做,他們卻攻擊了上帝自己,上帝應許從天上幫助他的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