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 神的福音。
1:2 這福音是 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1:3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1:4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兒子。
1: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1: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
1: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 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
1. 保羅,等等。f11 — 關於保羅這個詞,它並非如此重要以至於需要我們駐足,而且其他解釋者已經提及的內容,我也不再贅述。如果不是為了在不讓他人感到冗長的情況下,以較小的代價滿足一些人,我本來不會說什麼;因為這個主題將在寥寥數語中闡明。
那些認為使徒獲得此名是為了表彰他將方伯士求帶入基督信仰的人,被路加的見證所駁斥,路加表明他在那之前就已經被這樣稱呼了。(使徒行傳 13:7, 9.) 我也不認為他歸信基督時獲得此名是可信的;儘管這個想法如此取悅奧古斯丁,以至於他藉此機會精妙地闡述了這個主題;因為他說,他從一個驕傲的掃羅變成了一個非常渺小(parvulumf12)的基督門徒。奧利金的觀點更為可信,他認為他有兩個名字;因為他的名字掃羅,源於他的親屬,由他的父母給予,以表明他的宗教和血統,這很可能是真的;而他的另一個名字保羅,是為了表明他羅馬公民的權利而添加的;f13 他們不會讓這份當時備受尊崇的榮譽不被彰顯;但他們並沒有如此看重它以至於隱瞞他以色列人的血統證明。但他通常在書信中採用保羅這個名字,原因可能如下:因為在他寫信的教會中,這個名字更為人所知和常見,在羅馬帝國中更受歡迎,而在他自己的民族中則較少人知。他確實有責任避免當時猶太人的名字在羅馬人和他們的行省中遭受的愚蠢猜疑和仇恨,並避免激怒他自己的同胞,並保護自己。
耶穌基督的僕人,等等。— 他用這些稱謂來彰顯自己,以確保他的教義具有更大的權威;他試圖通過兩件事來確保這一點 — 首先,聲明他蒙召作使徒;f14 其次,表明他的蒙召與羅馬教會並非沒有關聯:因為他被視為蒙神呼召的使徒,並且被認為是為羅馬教會所預備的,這非常重要。因此他說,他是基督的僕人,蒙召作使徒,藉此暗示他並非僭越地擔任這個職位。然後他補充說,他蒙揀選(selectum — 被選中,f15),藉此更充分地證實了這一事實,即他不是普通人,而是主的一位特別的使徒。與此相符,他之前從一般性推論到特殊性,因為使徒職位是一種特殊的服事;因為所有擔任教導職位的人都應被視為基督的僕人,但使徒在榮譽方面遠遠超過其他人。但他後來提到的為福音蒙揀選,等等,表達了使徒職位的目的和功用;因為他打算簡要地說明他蒙召擔任該職位的目的。因此,他說他是基督的僕人,表明他與其他教師的共同之處;他自稱使徒,使自己超越他人;但由於對那些故意僭越的人不應給予任何權威,他提醒我們,他是蒙神所任命的。
那麼其意義是,— 保羅是基督的僕人,不是任何一種僕人,而是使徒,並且是蒙神呼召,而非僭越:然後是對使徒職位更清晰的解釋,— 它是為傳福音而設立的。因為我不同意那些將他所說的蒙召歸因於神的永恆揀選的人;以及那些將分離理解為,要麼是他母親懷胎時的分離,他在加拉太書 1:15 中提及,要麼是路加所指的分離,""""""當保羅被任命為外邦人的使徒時:但我認為他只是以擁有上帝作為他呼召的作者而自豪,以免有人認為他因自己的魯莽而將這榮譽歸於自己。f16
我們必須在此觀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傳道;因為需要特殊的呼召:即使那些看起來特別適合的人也應該注意,以免他們在沒有呼召的情況下強行介入。至於使徒和主教呼召的性質,我們將在另一個地方討論。我們還必須觀察,使徒的職責是傳福音。由此可見,那些啞巴狗是多麼可笑,他們只憑著主教冠和牧杖來炫耀自己,並自稱是使徒的繼承者!
「僕人」這個詞只表示一個執事,因為它指的是職務。f17 我提到這一點是為了消除那些過於推敲這個表達並認為這裡要理解摩西的服事與基督的服事之間存在對比的人的錯誤。
2. 他先前所應許的,等等。— 由於新事物的嫌疑會大大削弱教義的權威,他藉著古老性來證實福音的信仰;彷彿他說:「基督並非意外地降臨世上,他也沒有引入一種新型的、前所未聞的教義,因為他和他自己的福音從世界之初就已被應許和期待。」但由於古老性常常是虛構的,他帶來了見證人,而且是受認可的,甚至是上帝的先知,以便消除一切嫌疑。他第三點補充說,他們的見證已妥善記錄,即在聖經中。
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中學習福音是什麼:他教導我們,福音不是由先知頒布的,而只是應許的。那麼,如果先知應許了福音,那麼當我們的主最終以肉身顯現時,福音就被啟示了。因此,那些將應許與福音混淆的人是錯誤的,因為福音是基督顯現時的適當宣講,在基督裡,應許本身得以實現。f18
3. 論到他的兒子,等等。— 這是一段值得注意的經文,藉此我們被教導,整個福音都包含在基督裡,因此,如果有人離開基督一步,他就是離開了福音。因為既然他是父活生生的、明確的形象,那麼他獨自被擺在我們面前,作為我們全部信仰所要指向和集中於的對象,這就不足為奇了。那麼,這就是福音的定義,保羅藉此表達了其中所概括的內容。我將接下來的詞語「耶穌基督我們的主」以相同的格翻譯;這在我看來與上下文最為一致。因此我們得知,凡在認識基督方面有適當進步的人,就已獲得了可以從福音中學到的一切;反之,那些想在沒有基督的情況下變得聰明的人,不僅愚蠢,甚至完全瘋狂。
他被造,等等。——在基督裡必須找到兩件事,我們才能在他裡面獲得救贖,即神性和人性。他的神性擁有能力、公義、生命,這些藉著他的人性傳達給我們。因此,使徒在他所給予的福音摘要中明確提到了這兩點:基督在肉身中顯現——並且在其中他宣告自己是神的兒子。約翰也是這樣說的;在宣告道成肉身之後,他補充說,在那肉身中有一種榮耀,如同獨生子的榮耀。(約翰福音 1:14)他特別提到基督從他的祖先大衛那裡降生和血統,這並非多餘;因為藉此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回到應許,使我們不懷疑他就是先前所應許的那個人。對大衛的應許是如此眾所周知,以至於在猶太人中稱彌賽亞為大衛的兒子似乎是件普遍的事。因此——基督確實出自大衛——這是為了堅固我們的信心而說的。
他補充說,按肉體說;他這樣補充,是為了讓我們明白他有比肉體更卓越的東西,是他從天上帶來的,而不是從大衛那裡取來的,就是他後來提到的,神性的榮耀。保羅這些話不僅宣告基督有真實的肉體,而且他還清楚地區分了他的人性與神性;因此他駁斥了塞爾維特斯(Servetus)的邪惡狂言,塞爾維特斯將基督的肉體歸因於由三種未經處理的元素組成。
4. 顯明為神的兒子,等等:或者,如果你願意,確定(definitus);好像他說,他從死裡復活的能力,就像一個宣告他為神的兒子的法令,正如詩篇 2:7 所說,「你是我今日所生的」:因為這生是指所顯明的事。雖然有些人確實在這裡找到了基督神性的三個獨立證據——「能力」,藉此理解為神蹟——然後是聖靈的見證——最後是從死裡復活——我仍然傾向於將它們聯繫起來,並將這三件事歸結為一,以這種方式——基督藉著公開運用真實的天上能力,即聖靈的能力,從死裡復活時,被宣告為神的兒子;但當這種能力的確信藉著同一位聖靈印在我們心中時,這種能力就被理解了。使徒的語言與這種觀點非常吻合;因為他說他藉著能力被宣告,因為神獨有的能力在他身上閃耀,無可爭辯地證明他是神;而這確實藉著他的復活顯明了。保羅在另一個地方也說了同樣的話;他指出,藉著死亡,肉體的軟弱顯現出來,他同時在復活中頌揚了聖靈的能力;(哥林多後書 8:4)然而,這種榮耀直到同一位聖靈將其確信印在我們心中,才向我們顯明。保羅將聖靈的奇妙能力,即基督藉著從死裡復活所顯現的能力,與所有信徒心中感受到的見證一同包括在內,這一點甚至從他明確稱之為聖潔的靈中顯而易見;好像他說,聖靈,就其聖化而言,證實並批准了它曾經展示的能力的證據。因為聖經常常將這些稱號歸於聖靈,以闡明我們目前的主題。因此,他被我們的主稱為真理的靈,因為他所提到的效果;(約翰福音 14:17)
此外,在基督的復活中,神聖的能力之所以顯現,是因為他憑著自己的能力復活,正如他多次作證的:
「拆毀這殿,我三日內
要再建立起來。」(約翰福音 2:19;)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等等;(約翰福音 10:18)
因為他戰勝了死亡(他因肉體的軟弱而屈服於死亡),不是藉助於他人的幫助,而是藉著他自己聖靈的神聖運作。
5. 藉著他,我們領受了,等等。— 他完成了對福音的定義,他引入福音是為了推薦他的職務,現在他回到談論他自己的呼召;向羅馬人證明這一點是一個重要的點。他將恩典和使徒職分分開提及,他採用了一種說法,f20 必須理解為意思是,無償的使徒職分或使徒職分的恩惠;藉此他意指,他被選為如此崇高的職務完全是出於神的恩惠,而不是出於他自己的價值。因為儘管在世人看來,它幾乎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東西,除了危險、勞苦、仇恨和恥辱;然而在神和他的聖徒面前,它擁有非同尋常的尊嚴。因此,它理所當然地被視為一種恩惠。如果你更喜歡說,「我領受了恩典,使我成為使徒」,意思也是一樣的。f21
「因他的名」這個表達,安布羅斯將其解釋為「奉他的名」,彷彿是指使徒被任命代替基督傳福音,正如那段經文所說:「我們是為基督的使者」等等。(哥林多後書5:20。)然而,那些將「名」理解為「知識」的人,他們的觀點似乎更好;因為傳福音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相信上帝兒子的名。(約翰福音3:23。)保羅被稱為蒙揀選的器皿,要把基督的名傳給外邦人。(使徒行傳9:15。)因此,「因他的名」的意思,就好像他說:「為了讓我使人認識基督是誰。」f22
「為要使人因信服從」等等——也就是說,我們領受了在萬國中傳福音的命令,而他們則藉著信心順服這福音。他藉著陳述他蒙召的目的,再次提醒羅馬人他的職責,就好像他說:「我的職責確實是履行所託付給我的職責,那就是傳道;而你們的職責是聽道並樂意順服;否則你們就會使主賜予我的呼召歸於無效。」
因此我們得知,那些不敬虔、輕蔑地拒絕福音傳講的人,是悖逆上帝的權柄,顛覆了他所設立的一切;因為福音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順服上帝。我們也必須在此注意信心是什麼;它被賦予了順服之名,原因在於:主藉著他的福音呼召我們;我們藉著信心回應他的呼召;反之,對上帝最大的不順服就是不信。我更喜歡將這句話翻譯為「為要使人因信服從」,而不是「為了使他們順服信心」;因為後者並不完全正確,除非是比喻性的,儘管它在使徒行傳6:7中出現過一次。信心正是我們藉以順服福音的。f23
「在萬國中」等等。他被任命為使徒還不夠,除非他的事工與某些受教者有關:因此他補充說,他的使徒職分延伸到萬國。他後來更明確地稱自己為羅馬人的使徒,當他說他們被包括在萬國之中,他被賜予作為他們的僕人。此外,使徒們共同領受了向全世界傳福音的命令;他們不像牧師和主教那樣被設立在某些教會之上。但是保羅,除了普遍承擔使徒職責之外,還藉著特殊的任命,成為在外邦人中宣揚福音的僕人。他被禁止經過馬其頓和在每西亞傳道,這並不是反對這一點:因為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有界限,而是因為他暫時要去別處;因為那裡的收成還沒有成熟。
「你們是耶穌基督所召的人」等等。他提出了一個與他們更密切相關的理由——因為主已經在他們身上顯明了一個證據,藉此表明他已經呼召他們分享福音。因此,如果他們希望自己的呼召保持確定,他們就不應該拒絕保羅的事工,因為保羅也是藉著上帝同樣的揀選而被選召的。因此,我將「耶穌基督所召的人」這一短語理解為解釋性的,就好像插入了「甚至」這個詞一樣;因為他的意思是,他們藉著呼召成為基督的分享者。因為那些將繼承永生的人,是由天父揀選在基督裡作兒女的;當他們被揀選後,他們就被託付給基督的照顧和保護,作為他們的牧者。f24
7. 致所有在羅馬的你們,等等。他以這種愉快的安排闡述了我們身上值得稱讚之處.他說,首先,主透過他自己的仁慈使我們成為他恩惠和愛的對象;然後他呼召了我們;第三,他呼召我們歸於聖潔:但這種崇高的榮譽只有在我們不辜負我們的呼召時才存在.
這裡向我們呈現了一個豐富的真理,我將簡要提及,並留待每個人自行默想:保羅絕不將我們救恩的讚美歸於我們自己,而是完全歸因於上帝對我們自由和慈愛的源泉;因為他將此作為首要之事——上帝愛我們:他愛的緣故是什麼,除了他自己的良善之外?我們的呼召就依賴於此,藉此他在適當的時候將他的收養印證給那些他之前自由揀選的人.我們也從這段經文中得知,除非他們確信主是仁慈的,無論他們是多麼不配和可憐的罪人,並且除非他們被他的良善所激勵並渴望聖潔,否則沒有人能正確地將自己與信徒的數目聯繫起來,因為他呼召我們不是為了不潔,而是為了聖潔.(<520407>帖撒羅尼迦前書4:7.)由於希臘文可以譯為第二人稱,我看不出有任何改變的理由.
願恩惠平安歸於你們,等等.沒有什麼比上帝對我們有利更值得嚮往的了,這就是恩惠所表示的;然後在一切事上都有從他而來的興盛和成功,這就是平安所暗示的;因為無論事情看起來多麼順利,如果上帝發怒,即使祝福本身也會變成咒詛.因此,我們幸福的基礎就是上帝的恩惠,藉此我們享受真實而穩固的繁榮,並且即使在逆境中,我們的救恩也能得到促進.f25 然後,當他向上帝祈求平安時,我們必須明白,無論什麼好處臨到我們,都是神聖恩惠的果實.我們也不應忽略注意到,他同時也向主耶穌基督祈求這些祝福.確實,這榮譽是當之無愧地歸於他,他不僅是天父恩惠的管理者和施予者,而且與他一同成就萬事.然而,使徒的特殊目的是要表明,上帝的一切祝福都是透過他臨到我們的.f26
有些人更喜歡將「平安」一詞理解為良心的平靜;我不否認這種含義有時適用:但既然確定使徒在此希望給我們上帝祝福的總結,那麼布塞爾所提出的前一種含義更為合適.因此,他熱切地希望敬虔的人擁有真正的幸福,他像以前一樣,回歸到源頭本身,即上帝的恩惠,這不僅獨自帶給我們永恆的幸福,也是今生所有祝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