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
21:2 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細拉)
21:3 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
21:4 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
21: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你又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
21:6 你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又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
21:7 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21:8 你的手要搜出你的一切仇敵;你的右手要搜出那些恨你的人。
21:9 你發怒的時候,要使他們如在炎熱的火爐中。耶和華要在他的震怒中吞滅他們;那火要把他們燒盡了。
21:10 你必從世上滅絕他們的子孫(原文是果子),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
21:11 因為他們有意加害於你;他們想出計謀,卻不能做成。
21:12 你必使他們轉背逃跑,向他們的臉搭箭在弦。
21:13 耶和華啊,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
---------------------------
這篇詩篇包含了一篇公開而莊嚴的感恩,感謝國王繁榮幸福的境況。其主題與前一篇幾乎相同。fa443 前一篇設定了一種共同的禱告形式,旨在激發全體人民對其元首的保護產生熱切的關懷。本篇則表明,國王的安全和繁榮應當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公開和普遍的歡慶,因為上帝藉此旨在保護整個國家安全。但最重要的是,聖靈在此旨在引導信徒的心歸向基督,基督是這個國度的終結和完美,並教導他們,除非在上帝親自為他們設立的元首之下,否則他們無法得救。
獻給指揮者。大衛的詩篇。
詩篇 21:1-3
1. 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大大快樂!2. 你將他心裡所願的賜給他,沒有拒絕他嘴唇所求的。細拉。3. 因為你以美福迎接他,你將黃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fa444
1. 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大衛本可以私下為他從上帝那裡獲得的勝利和其他顯著恩惠感謝上帝;但他的意圖是證明,不僅是上帝將他提升到王位,而且上帝賜予他的一切祝福都歸於公共利益,以及所有信徒的益處。在詩篇的開頭,信主的以色列人表達了他們堅定的信念,即創造大衛為王的上帝,已經承諾保護和維護他。因此,這篇詩篇,以及前一篇,似乎都是為了向信徒保證,上帝對大衛的這種恩惠將是長久而持久的;而且,為了使他們對自己的安全建立堅實的信心,這是必要的;他們要對他們的國王抱有美好的希望,國王的容貌就像是上帝慈悲和和解的容貌的一面鏡子。這些話的意思是:主啊,你運用你的能力來支持和保護國王,你將使他安全;他將他的安全歸因於你的能力,他將在你裡面大大歡喜。詩篇作者無疑將能力和救恩視為強大而有力的幫助;暗示上帝在保護國王方面的能力將足以保護他免受所有危險。
在第二節中,指出了這種喜悅的原因。原因就是:上帝聽到了國王的禱告,並慷慨地賜予他所渴望的一切。重要的是要讓人們知道,並讓信徒們銘記在心,大衛所有的成功都是上帝賜予他的諸多恩惠,同時也是他合法召喚的證明。毫無疑問,大衛這樣說,證明他沒有放縱肉體的慾望,也沒有像世俗之人那樣,僅憑衝動行事,他們有時心繫此事,有時心繫彼事,毫無顧慮,只是被感官的慾望所引導;但他卻如此約束自己的情感,除了美好和合法的事物,別無所求。根據人類天生的弱點,他確實犯了一些錯誤,甚至兩次可恥地跌倒;但他對王國的習慣性管理卻表明,聖靈確實主宰著它。但由於先知詩人主要著眼於基督,他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統治,而是為我們的利益而統治,他的願望只指向我們的救贖,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得出非常有益的教義,即我們無需擔心上帝會拒絕我們為教會所作的禱告,因為我們天上的君王已經為我們代禱,所以我們為教會禱告,只是努力效法他的榜樣。
3. 因為你必先他。動詞時態的變化並未打斷話語的連貫性;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將這句話翻譯成將來時,因為我們知道希伯來語中時態的轉換是相當常見的。那些將這篇詩篇限制在大衛戰勝外國的最後一次勝利,並認為這裡提到的王冠是亞捫人國王的王冠,聖經歷史中對此有所記載,在我看來,他們對聖靈在此所啟示的關於這個王國永久繁榮的看法過於低淺。毫無疑問,大衛將他的繼承者,甚至基督都包括在內,並意圖頌揚上帝在歷代維護其王國的恩典的持續進程。並非只對一個人說過,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
(<100714>撒母耳記下 7:14;)
但這是一個預言,應該從所羅門延伸到基督,正如以賽亞的見證 (<230906>以賽亞書 9:6) 所充分證明的,他告訴我們,當兒子被賜予或顯現時,這個預言就應驗了。當說「你必先他」時,意思是上帝的慷慨和迅速將會如此,他將自發地賜予祝福,他不僅會賜予所求的,而且會預先滿足國王的請求,用各種美好的事物來豐富他,遠超他所期望的。我們所說的祝福是指豐盛或富足。有些人將希伯來詞 bwf, tob 翻譯為「良善」;fa445 但我不同意。它更應該理解為上帝的恩惠或自由的恩賜。因此,其含義將是,國王將不缺少任何使他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幸福所需的事物,因為上帝將憑著自己的美意預先滿足他的願望,並用一切美好的事物來豐富他。詩人明確提到了王冠,因為它是王權的象徵和標誌;他藉此暗示上帝將是國王的守護者,國王是他自己所創造的。但正如先知所證明的,王室的冠冕在塵土中長期蒙羞之後,將再次戴在基督的頭上,我們由此得出結論,"""藉著這首詩歌,敬虔之人的心被提升,盼望永恆的國度,而這國度只是在大衛的繼承者身上呈現出一個影子或模糊的形象。因此,這裡確立了基督國度永恆持續的教義,因為他不是憑藉人的恩惠或選票登上寶座,而是由上帝親手從天上將王冠戴在他頭上。
詩篇 21:4-6
4. 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 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你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 fa446 6. 你使他永遠蒙福,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
4. 他向你求壽。這節經文證實了我之前所說的,這篇詩篇不應僅限於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大衛的壽命確實延長到晚年,以至於他離開這個世界時,已是個老人,享盡天年;但他的生命歷程太短,無法與這裡所說的「日子長久,直到永遠」相比,這「永遠」是由許多世代組成的。即使我們從大衛登基到巴比倫被擄的時間算起,這「日子長久」也無法在大衛所有的繼承者身上實現和完成。因此,大衛無疑是指永恆的君王。這裡暗含著一個對比,即這個國度的開端是模糊和微不足道的,或者說充滿了最嚴峻的危險,瀕臨絕望;而隨之而來的是不可思議的榮耀,上帝使它免於其他國度的共同命運,將它提升到幾乎超越諸天的地位。因為這國度被說成「只要日月在天上照耀,它就必存留」(詩篇 72:1),這對它來說並非尋常的讚美。因此,大衛說他求壽,暗指他經常陷入困境;其意思是:主啊,自從你藉著聖膏呼召你的僕人盼望國度以來,他的處境是如此,以至於他認為從死亡的口中被拯救出來是一種特殊的祝福;但現在,他不僅藉著你的恩典安全地逃脫了威脅他生命的危險:你還應許他的國度將藉著他的繼承者延續許多世代。這大大彰顯了上帝的恩典,他竟然願意將生命賜予一個貧窮悲慘、幾乎瀕臨死亡的人——當他身處危險之中,顫抖地只求保全生命時——而且還賜予他無價的榮譽,將他提升到王位,並將國度永遠傳給他的後代。有些人這樣解釋這節經文:你賜給他所求的生命,甚至使他的日子長久,直到永遠。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冷淡而牽強的解釋。我們必須記住,正如我所說,這裡將國度的微弱和微不足道的開端,與上帝賜予他僕人的意外榮譽進行了對比,上帝呼喚月亮作證,他的後裔永不滅絕。這在基督身上也得到了體現,他從輕蔑、羞辱、死亡、墳墓和絕望中,被他的父提升到天上的主權,永遠坐在父的右邊,最終成為世界的審判者。
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藉著這些話,百姓暗示他們的君王,藉著上帝對他的保護和為他所行的拯救,將比他若在和平中、得到所有人的讚揚而統治,或受到人類財富和力量的保護,或最終憑藉自己的能力和策略而立於不敗之地,更加聲名顯赫;""""""因為這樣就更清楚地表明,他之所以能獲得王位,完全是憑藉上帝的恩惠、引導和命令。因此,信奉上帝的以色列人將憑藉自身成就來榮耀自己、憑藉自身勇氣來贏得聲譽的事情留給異教君王去做;他們更看重上帝對他們的君王所顯現的恩惠,fa447 而非世上所有的勝利。同時,他們也向上帝祈求足夠的幫助,以使君王充滿威嚴和榮耀。
6. 因為你使他永遠蒙福。有些人簡單地解釋這些話,認為上帝選擇大衛作王,是為了將豐盛的祝福傾注在他身上。但顯然,這種說法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它意味著君王擁有如此豐盛的萬物,以至於他可以被公正地視為神聖恩惠的偉大典範;或者說,在禱告中,他的名字會被普遍用作一個例子,說明祈求者希望如何被對待。猶太人習慣於將那些被詛咒的人稱為「被詛咒的」,他們是如此令人憎惡,上帝的可怕報應如此嚴厲地降臨在他們身上,以至於他們的名字本身就成了詛咒和可怕咒罵的代名詞。另一方面,他們習慣於將那些「蒙福的」人稱為「蒙福的」,我們在禱告中提出他們的名字,作為我們希望蒙福的榜樣;例如,一個人可能會說:「願上帝恩慈地賜予你他賜予他僕人大衛的同樣恩惠!」我不拒絕這種解釋,但我滿足於另一種解釋,它認為這些話意味著君王,因擁有各種美好的事物而豐盛,是上帝慷慨的傑出榜樣。我們必須仔細注意緊隨其後關於喜悅的說法:你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fa448 人們不僅意味著上帝對君王施恩,因為他以仁慈和慈父般的目光看著他,而且他們還指出了這種喜悅的真正原因,告訴我們它源於君王知道自己是上帝恩惠的對象。如果上帝不關心我們,不滿足我們的需要,那麼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除非他用他恩慈和和解的面容的光芒照耀我們,並讓我們品嚐他的良善,正如我們在詩篇第4篇中所看到的:「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什麼好處呢?耶和華啊,求你仰起你的臉光照我們,我們就得救。」毫無疑問,體驗到上帝對我們如此恩惠,以至於我們彷彿活在他的面前,這才是真實而堅實的幸福。"""
詩篇 21:7-10
7. 因為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他必不動搖。8. 你的手必尋見你的一切仇敵,你的右手必尋見那些恨你的人。9. 你發怒的時候,必使他們如在火爐中;耶和華在怒中必吞滅他們,火必燒滅他們。10. 你必從地上滅絕他們的果子,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
7. 因為王倚靠。這裡虔誠的以色列人再次誇耀他們的王必堅立,因為他倚靠上帝;他們同時也表達了他如何倚靠上帝,即藉著希望或信靠。我將整節經文讀作一個句子,這樣只有一個主要動詞,並解釋如下:王,因著信心將他的倚靠放在上帝和他的良善上,將不會遭受傾覆這世上國度的災難。此外,正如我們之前所說,信徒歸於他們君王的一切福分,都屬於教會的整體,這裡有一個對上帝所有子民共同的應許,這可以幫助我們在攪動世界的各種風暴中保持平靜。世界彷彿在輪子上轉動,因此那些被提升到頂端的人瞬間被拋到谷底;但這裡應許,猶大國和作為其預表的基督國度,將免於這種變遷。讓我們記住,只有那些藉著確信的信心投靠上帝懷抱,並倚靠他的憐憫,將自己交託給他保護的人,才擁有這裡所應許的堅固和穩定。這種希望或信靠的原因或基礎同時也被表達出來,那就是上帝慈悲地眷顧他自己的子民,他曾恩慈地接納他們進入他的恩寵。
8. 你的手必尋見。到目前為止,已經描述了國度的內在幸福。現在,正如所必需的,接著是頌揚其對仇敵不可戰勝的力量。這節經文所說的,與宣稱君王戰勝所有仇敵的意義相同。我剛才指出,這樣的陳述並非多餘;因為如果國度僅在內部繁榮,充滿和平、財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沒有很好地防禦外敵的攻擊,那是不夠的。這尤其適用於基督的國度,它在這個世界上從不缺少仇敵。的確,它不總是受到公開戰爭的攻擊,有時也會有一段喘息的時間;但撒旦的僕人從不放下他們的惡意和作惡的慾望,因此他們從不停止策劃和努力推翻基督的國度。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君王比一切都強大,他舉起手作為盾牌在我們面前保護我們,這是很好的。由於希伯來詞axm,matsa,重複了兩次,我們翻譯為「尋見」,有時也表示「足夠」;並且,在第一個子句中,在表示「所有」的詞lk,kal之前,加上了表示「為了」或「反對」的字母l,lamed,而這個字母沒有加在翻譯為「那些恨你的人」的希伯來詞之前;一些解經家因為這種差異,將這節經文解釋為:「你的手必能對付你的一切仇敵,你的右手必尋見那些恨你的人。」這樣,句子將會逐步上升——你的手必能抵擋,你的右手必抓住你的仇敵,使他們無法逃脫毀滅。
9. 你必使他們如在火爐中。詩人這裡描述了一種可怕的報復,從中我們得知,他並非泛指所有種類的仇敵,但對於那些惡毒而瘋狂地藐視上帝的人,他們像古時的巨人fa451一樣,起來反對他的獨生子。懲罰的嚴厲本身就顯示了邪惡的巨大。有些人認為大衛暗示了他對亞捫人施加的那種懲罰,聖經歷史中有記載;但更可能的是,他在此比喻性地闡述了等待所有基督敵人的可怕毀滅。他們可能對教會充滿憤怒,並以他們的殘酷使世界陷入火海,但當他們的邪惡達到頂峰時,上帝為他們預備了這樣的報應,就是將他們投入燃燒的火爐中將他們吞噬。在第一句中,王被稱為復仇者;在第二句中,這個職責轉移給了上帝;在第三句中,復仇的執行歸因於火;這三者非常吻合。我們知道審判已交給基督,他可以將他的敵人投入永火之中;但是,明確表達這不是人的審判而是上帝的審判,這一點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要闡明這種報復是多麼極端和可怕,以便喚醒那些不懼危險、大膽藐視上帝所有威脅的人。此外,這對義人來說,安慰不小。我們知道不敬虔之人的殘酷是多麼可怕,如果我們的信心不提升到對上帝審判的沉思,它很快就會在其中沉淪。經文「在你發怒的時候」告誡我們,只要主樂意在其中鍛煉和謙卑我們,我們就應該耐心忍受十字架。因此,如果他沒有立即施展他的能力來毀滅不敬虔的人,讓我們學會將我們的希望延伸到我們天父在他永恆的旨意中為執行他的審判所指定的時間,以及我們的王,帶著他可怕的能力,將出來執行報復的時候。雖然他現在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並不意味著他忘記了自己或我們。相反,他嘲笑那些毫無恐懼地犯下各種罪行,並且日復一日變得更加傲慢的人的瘋狂。上帝的這種嘲笑,的確,給我們帶來的安慰很少;但是我們必須,無論如何,完成我們戰鬥狀態的時間,直到「耶和華報仇的日子」來臨,正如以賽亞所宣告的(<233408>以賽亞書34:87),那也將是「我們得贖之年」。在我看來,假設在最後一句中,對基督的敵人宣告的毀滅,就像上帝古時降在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一樣,這並非不合時宜。那種懲罰是上帝對所有惡人審判的一個突出而難忘的例子,或者說,它就像是地上為被棄絕者預備的地獄永火的可見形象:因此,這種比喻在聖經中經常出現。
10. 你必從地上滅絕他們的果實。大衛從上帝的憤怒甚至會延伸到惡人的孩子這一情況,來放大上帝憤怒的巨大。聖經中一個相當普遍的教義是,上帝不僅懲罰邪惡的最初發起者,而且甚至讓它溢流到他們孩子的懷中。fa452然而,當他這樣追究到第三代和第四代時,不能說他不加區別地將無辜者與有罪者牽連在一起。由於他剝奪了恩典的不敬虔者的後裔是被詛咒的,並且所有人生來都是憤怒之子,註定要永遠毀滅,他在對待孩子方面施加嚴厲,與對待父親方面一樣公正。誰能對他提出任何指控呢?"""如果他對那些不配得到他賜予他自己兒女的恩典的人,不施予恩典呢?他以兩種方式表明基督的國度對他來說是多麼寶貴和珍貴;首先,他將他的憐憫延伸到義人的子孫,直到千代;其次,他讓他的憤怒降臨在被棄絕的人身上,直到第三代和第四代。
詩篇 21:11-13
11. 因為他們向你佈置了邪惡;他們設計了一個計謀,卻無法實現。12. 因為你必使他們成為靶子;你必預備你的弓弦,射向他們的臉。13. 耶和華啊,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這樣,我們就歌唱,用詩篇頌揚你的大能。
11. 因為他們佈置了。在這節經文中,大衛表明不敬虔的人應得他所預言的可怕毀滅,因為他們不僅騷擾凡人,而且還在驕傲的狂怒中衝出來,向神自己宣戰。正如我們在解釋詩篇第二篇時所說,沒有人可以在不對神發動邪惡和不敬虔的戰爭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的國度施加暴力,這個國度是藉著神的命令,在大衛身上被聖化的。更何況當人們直接攻擊基督的國度以推翻它時,神的威嚴就被侵犯了,因為神只願藉著他兒子的手在世上掌權。希伯來詞hfn,natah,我們翻譯為「佈置」,有時也表示「轉向」,所以在這裡兩種翻譯都可能適用。根據第一種觀點,意思是惡人彷彿佈置了他們的網,試圖將神的力量置於自己之下。根據第二種觀點,意思是為了阻礙,並吞噬神的力量,他們轉移了他們的惡意,使其針對神,就像一個人挖了一個大坑,轉移了一條洪流的流向,使其落入其中。詩篇作者接著宣稱,他們設計了一個計謀或策略,但未能實現。藉著這些話,他斥責那些愚蠢的傲慢之人,他們向神宣戰,表現出魯莽和膽大妄為,敢於做任何事情,無論多麼大膽。
12. 因為你必使他們成為靶子。由於希伯來詞µkç,shekem,我們翻譯為「靶子」,其本義是「肩膀」,有些人在此處理解為此義,並將句子解釋為:「他們的頭將受到重擊,以致他們的身體彎曲,肩膀突出。」根據這些解釋者,這裡隱喻地指出神敵人的被征服。但還有另一種更普遍的解釋,甚至在猶太解釋者中也是如此,即神會將他們關在某個角落,並在那裡阻止他們作惡;他們持這種觀點,因為希伯來詞µkç,shekem,經常用來表示角落、地方或位置。然而,由於聖經作者在緊隨其後的子句中,將神描繪成手持弓箭,準備直接射向他們的臉,我毫不懷疑,他繼續使用他的比喻,將他們比作靶子或土堆,習慣上將目標物放置其上,因此,其意義將非常自然地流暢:「主啊,你必使他們彷彿成為你射箭的靶子。」詩篇作者的主要目的是無疑教導我們忍耐,直到神在適當的時候,將不敬虔的人帶到他們的結局。
13. 耶和華啊,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詩篇最終以禱告結束,這再次證實所說的國度與神的榮耀如此緊密相連,以致他的能力從中反映出來。這對於大衛的國度來說無疑是真實的;"""因為上帝在古時曾藉著將他高舉到寶座上來彰顯他的權能. 但這裡所說的只有在基督身上才完全實現, 他被天父指定為我們的君王, 同時他也是道成肉身的上帝. 他的神聖權能理應使惡人感到恐懼, 但它也被描述為對我們充滿最甜蜜的安慰, 這應當激勵我們喜樂, 並促使我們以讚美和感恩的歌聲來頌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