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大衛的金詩。) 神啊,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
16: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16: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
16: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譯: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16: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16: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
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
16: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是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16: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16: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
大衛一開始就將自己交託給上帝的保護.然後他默想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恩惠,並因此激勵自己感恩.誠然,他的事奉在任何方面都不能使上帝得益,但他仍然完全降服並獻身於上帝,聲明他將與迷信無關.他還說明這樣做的原因是,完全而實質的幸福在於單單安息在上帝裡面,上帝從不讓祂的子民缺乏任何好東西.
大衛的金詩.
關於「金詩」這個詞的意思,猶太解經家意見不一.有些人將其追溯到µtk, catham, fa287, 好像它是一個金色的冠冕或珠寶.另一些人認為它是當時非常普遍的一首歌的開頭.對另一些人來說,它似乎更像是一種曲調,我傾向於採納這種觀點.
詩篇 16:1
1. 神啊,求你保護我,因為我投靠你. fa289
這是一篇禱告,大衛在其中將自己交託給上帝的保護.然而,他在這裡並不是像他在其他詩篇中經常做的那樣,在某些特定的緊急情況下懇求上帝的幫助,而是懇求上帝在他一生中都顯明自己是他的保護者,而且我們無論生或死,我們的安全都完全取決於我們是否在上帝的保護之下.接下來關於信靠的內容,其意義與聖靈藉著大衛的口向我們保證的幾乎相同,即只要我們以堅定不移的信心信靠上帝,上帝就樂意幫助我們所有人;而且祂只保護那些全心全意將自己交託給祂的人.同時,我們必須記住,大衛在這種信靠的支持下,在所有逆境的風暴中都堅定不移.
詩篇 16:2-3
2. 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我甚喜悅他們。
2. 你是我的主。大衛首先聲明他不能給予上帝任何東西,這不僅因為上帝不需要任何東西,也因為凡人無法透過任何服務來贏得上帝的恩寵。然而,與此同時,他鼓起勇氣,既然上帝接受我們的奉獻和我們對祂的服務,大衛聲明他將成為祂的僕人之一。為了更有效地鼓勵自己履行這項職責,他對自己的靈魂說話;因為希伯來文中譯為「你說」的詞是陰性,只能指靈魂。fa290 有些人可能更喜歡將這個詞讀作過去式「你曾說」,我認為這無可非議,因為詩人正在談論一種持續存在於他靈魂中的苦難。他話語的含義是:我確實在我心中完全確信,並且確切地知道,上帝不能從我這裡得到任何利益或好處;但儘管如此,我將與聖徒們聯合,以便我們同心合意地以讚美為祭來敬拜祂。這節經文清楚地闡明了兩件事。第一,上帝有權要求我們做任何祂喜歡的事,因為我們完全屬於祂,祂是我們合法的擁有者和主。大衛將權力和主權歸於祂,聲明他自己和所有他擁有的都屬於上帝。這節經文包含的另一個細節是詩人承認自己的貧乏。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解經家以兩種方式解釋這最後一句話。由於°yl[, aleyka, 可以譯為「在你之上」,有些人從中得出這樣的意義:上帝不會因為我們對祂所做的任何善行而受制於我們,或對我們有絲毫虧欠;他們將「好處」一詞理解為被動意義,彷彿大衛聲稱他從上帝那裡得到的一切好處並非源於他對上帝施加的任何義務,或他所擁有的任何功德。但我認為這句話有更廣泛的意義,即:無論人們如何努力為上帝付出,他們都不能給祂帶來任何好處。我們的好處不能達到祂,不僅因為祂本身就擁有完全的自足,不需要任何東西,fa290a 也因為我們空虛,缺乏一切美好的事物,沒有什麼可以向祂表現出慷慨。然而,從這項教義中,我之前觸及的另一個觀點將隨之而來,即:人類不可能透過自己的任何功德來使上帝受制於他們,從而使祂成為他們的債務人。這段話的總結是,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時,我們必須放下一切自負。當我們想像自己有任何好處時,如果祂拒絕我們,我們就不必感到驚訝,因為我們這樣做就剝奪了祂應得的榮耀的主要部分。但相反地,如果我們承認我們所能獻給祂的一切服務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得任何報償,這種謙卑就像馨香的香氣,將使它們蒙上帝悅納。
3. 論到世上的聖民。幾乎所有人都同意這樣理解這段經文,彷彿大衛在我們剛才思考的句子之後補充說:正確事奉上帝的唯一方法是努力善待祂的聖僕。事實是,既然我們的好處不能達到上帝,祂就以聖徒代替祂,我們應當向他們施予愛心。因此,當人們互相努力善待彼此時,這就是對上帝獻上正確且蒙悅納的服務。我們無疑應當,"""將我們的慈善擴展到那些不配得到它的人,正如我們的天父
「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400545>馬太福音 5:45;)
但大衛公正地將聖徒置於他人之上,並將他們置於更高的地位。因此,正如我開頭所說,這是幾乎所有解釋者普遍的觀點。fa291 但儘管我不否認這教義包含在大衛的話語中,我認為他走得更遠一些,暗示他將與虔誠的上帝敬拜者聯合,並成為他們的同伴或夥伴;正如所有上帝的兒女都應該藉著弟兄般的合一之紐帶聯合起來,以便他們都能以同樣的感情和熱情事奉並呼求他們共同的父。fa292 我們因此看到,大衛在承認自己無法找到任何可以獻給上帝的東西之後,因為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歸功於上帝,他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聖徒身上,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在這個世界上,他應該在義人的聚會中被尊崇和高舉,他收養他們進入他的家庭,目的是讓他們在他的權柄下,在他的聖靈引導下,和睦相處。因此,這段經文教導我們,沒有什麼祭物比我們真誠地、全心全意地與義人的社會聯繫起來,並藉著敬虔的聖潔紐帶結合在一起,培養和維持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更蒙上帝悅納的了。這就是聖徒的相通,它使他們與世俗的墮落污染分離,使他們成為上帝聖潔而獨特的人民。他明確地談到地上的聖徒,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即使在這個世界上,也應該有明顯的標誌,就像可見的盾徽一樣,fa293 他的榮耀,可以引導我們歸向他。因此,信徒們承載著他的形象,以便藉著他們的榜樣,我們可以被激勵去默想天上的生命。出於同樣的原因,詩篇作者稱他們為卓越的或尊貴的,因為沒有什麼比公義和聖潔更應該珍貴的了,在其中上帝聖靈的光輝閃耀;正如我們在前一篇詩篇中被命令要珍視和尊敬那些敬畏上帝的人。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尊重上帝真實而忠誠的僕人,並認為沒有什麼比與他們的社會聯繫更重要的了;如果我們明智地反思真正的卓越和尊嚴在於什麼,並且不讓世俗的虛榮和欺騙性的浮華迷惑我們的眼睛,我們就會真正做到這一點。
詩篇 16:4
4. 那些獻給陌生人的人,他們的悲傷將會倍增。fa294 我不會品嚐fa295 他們的血祭,fa296 也不會將他們的名字掛在嘴邊。
詩篇作者現在描述了與聖徒保持兄弟般和睦的真正方式,他聲明他將與不信者和迷信者毫無瓜葛。如果我們不切斷所有不敬虔的紐帶,不與偶像崇拜者分離,不保持自己純潔並遠離所有腐蝕和敗壞上帝聖潔事奉的污染,我們就無法在上帝之下聯合成為教會的一個身體。這無疑是大衛話語的總體趨勢。但對於這些詞語,解釋者之間存在分歧。有些人將經文的第一個詞 twbx[, atsboth 翻譯為偶像,fa297 根據這種翻譯,其含義是,當人們愚蠢地開始為自己製造假神時,他們的瘋狂就會毫無節制地爆發,直到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神祇。然而,由於這個詞在這裡是陰性,我更喜歡將其翻譯為悲傷或麻煩,儘管它仍然可能有多種含義。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詛咒,他們讀作,"""讓他們的悲傷倍增;彷彿大衛被聖潔的熱情所激勵,宣告上帝對迷信者的公正報復。其他人,我更喜歡他們的觀點,不改變動詞的時態,在希伯來文中是將來時,他們的悲傷將會倍增;但在我看來,他們似乎沒有足夠清楚地表達大衛所指的悲傷是哪種。他們確實說,可憐的偶像崇拜者不斷增加他們的新發明,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痛苦地折磨自己。但我認為,這個詞同時也表示了他們在犯下罪行時所付出的痛苦的結局和結果;它指出他們不僅徒勞無益地自找麻煩,而且還痛苦地折磨和忙碌自己,以實現自己的毀滅。為了激勵他進一步遠離他們的團體,他將此視為一個不容置疑的原則,即他們不僅無法從他們虛妄的迷信中獲得任何好處,反而通過努力實踐這些迷信,使自己陷入更大的痛苦和不幸。因為對於那些甘願將自己賣給魔鬼為奴的可憐人來說,結果會是什麼呢?不就是希望破滅嗎?正如上帝在耶利米書中所抱怨的,(<240213>耶利米書 2:13,)
「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在下一句中也存在一些歧義。希伯來詞 rhm, mahar,我們翻譯為獻上,在 kal 語態中表示賦予或給予。但由於在 hiphil 語態中,它更常被理解為奔跑或趕快,fa298 許多人更喜歡後一種意思,並將這句話解釋為,迷信者急切地追逐異教神祇。事實上,我們看到他們以瘋子在田野裡奔跑的所有衝動和魯莽衝入他們的偶像崇拜中;fa299 先知們也經常為他們這種不顧一切的狂熱而責備他們。因此,如果這種解釋得到語言的普遍用法支持,我會非常傾向於採用這種解釋;但由於語法學家觀察到聖經中沒有其他類似的段落,我在翻譯中遵循了第一種觀點。簡而言之,詩篇作者所說的總結是,不信者將他們的財物揮霍浪費在他們的偶像上,不僅失去了他們獻給偶像的所有禮物和供品,而且通過激怒上帝對他們自己的憤怒,不斷增加他們的痛苦。或許,先知也暗示了聖經的普遍教義,即偶像崇拜者違反了與真神訂立的屬靈婚姻的承諾,並與偶像立約。fa300 以西結書 (<261633>以西結書 16:33) 公正地責備猶太人,因為通常是情人用禮物引誘妓女,而他們卻反過來向他們賣淫和放縱自己的偶像獻上報酬。但我們上面給出的意思揭示了這段經文的精神,即不信者通過向他們的假神獻上禮物來榮耀他們,不僅失去了這樣花費的東西,而且還為自己堆積了悲傷,因為最終的結果對他們來說將是悲慘和毀滅性的。
我不會品嚐他們的血祭。一些人將血祭理解為指用謀殺或搶劫所得之物獻祭。然而,先知在這裡並不是在譴責殘酷嗜血的人,而是普遍譴責所有虛假和腐敗的宗教崇拜;而且,他沒有直接提及祭祀,而是明確談到取杯並品嚐一點的儀式,這是在獻祭時遵守的,"""fa301 我毫不懷疑,對於這項按照上帝律法所遵守的儀式,他在此默示地反對異教獻祭中飲血的行為。我們知道,上帝為了教導他的古老子民更加憎惡謀殺和一切殘忍,禁止他們在日常飲食或獻祭中吃血或喝血。相反地,異教國家的歷史證明,在他們的獻祭中品嚐血的習俗盛行。因此,大衛聲明,他不僅要使自己不被偶像崇拜者所誘惑的腐敗和錯誤觀念所玷污,而且還要小心,不要在外表上表現出任何順從或贊同他們的跡象。同樣地,我們也要理解緊隨其後的話:「我嘴裡不提他們的名。」這意味著他將對偶像懷有如此的憎恨和厭惡,以至於他會避免提及它們的名字,就像避免對天國的威嚴犯下可憎的叛國罪一樣。這並不是說說出他們的名字是不合法的,因為我們在先知的著作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但大衛覺得他無法以其他方式更強烈地表達信徒對假神應有的極度恐懼和憎惡。這也由他所使用的表達形式所表明,他只使用關係代詞「他們的名字」,儘管他之前沒有明確說明他正在談論偶像。因此,他以自己的榜樣告誡信徒,不僅要提防錯誤和邪惡的觀念,而且要避免表現出任何同意這些觀念的跡象。他顯然談論的是外部儀式,這些儀式表明真正的宗教或某種邪惡的迷信。那麼,如果信徒不允許表現出任何同意或順從偶像崇拜者迷信的跡象,尼哥底母們(他們錯誤地自稱這個名字 fa302)就不能以他們沒有放棄信仰,而是將其隱藏在心中為藉口來庇護自己,當他們參與遵守天主教徒的褻瀆迷信時。有些人將「陌生人」和「他們的名字」理解為指假神的崇拜者;但在我看來,大衛更指的是假神本身。他話語的範圍是:地球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迷信,數量龐大 fa303,偶像崇拜者在裝飾他們的偶像方面毫無節制;但善良和聖潔的人將永遠憎惡他們所有的迷信發明。
詩篇 16:5-6
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你扶持我的產業。6. 繩子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詩人在此更清楚地闡明他的情感。他表明他為何與偶像崇拜者分離,並決心留在神的教會中,為何他厭惡並避開參與他們的錯誤,並緊守對神的純正敬拜;那就是因為他以獨一的真神為他的產業而安息。那些盲目的偶像崇拜者fa304的不安,我們看到他們像被瘋狂擊打和驅使一樣四處遊蕩,這無疑可以追溯到他們缺乏對神的真正認識。所有沒有以神為根基和信靠的人,必然常常處於猶豫和不確定的狀態;那些沒有以真信仰來引導和管理自己的人,必然常常被世上盛行的錯誤洪流所沖走。fa305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只有那些認為單單神就足以使他們幸福的人,才能在真正的敬虔上得到正確的教導。大衛稱神為他產業中的分,他的產業,和他的杯,他聲明他單單以神為滿足,既不貪圖神以外的任何事物,也不被任何墮落的慾望所激動。因此,當神將自己賜給我們時,我們應當學習全心擁抱祂,並單單在祂裡面尋求我們幸福的所有要素和豐盛。世上所有曾經盛行的迷信,無疑都源於此,即迷信的人不滿足於單單擁有神。但我們並非真正擁有祂,除非「祂是我們產業中的分」;換句話說,除非我們完全獻身於祂,不再有任何不忠地離開祂的慾望。因此,當神責備那些偏離祂的猶太人是叛教者fa306,因為他們追逐偶像時,祂對他們說:「讓它們成為你的產業,你的分。」這些話表明,如果我們不認為單單祂就足以成為我們的一切,如果我們想要偶像與祂同在,fa307 祂就會完全讓位給它們,讓它們完全佔據我們的心。大衛在此使用了三個比喻;他首先將神比作產業;其次,比作杯;第三,他將神描繪成保護和保守他擁有產業的那一位。通過第一個比喻,他暗指迦南地的產業,我們知道這些產業是神所命定分給猶太人的,律法命令每個人都要滿足於分給他們的那一份。杯這個詞指的是他自己產業的收入,或者通過提喻,指維持生命的日常食物,因為飲料是我們營養的一部分。fa308 好像大衛說,神在財產和享受方面都是我的。第三個比較也不是多餘的。合法的所有者常常因為沒有人保護他們而被剝奪了他們的財產。但是,當神將自己賜給我們作為產業時,祂承諾運用祂的能力來維護我們安全地享受如此不可思議的巨大好處。如果祂不保護我們擁有祂免受撒旦每天對我們的攻擊,那麼我們曾經擁有祂對我們來說就沒有多大益處。有些人將第三句話解釋為,好像說,你是我的地基,我的產業就坐落在其中;但我認為這種解釋冷淡且不令人滿意。
6. 繩子fa309 量給我的地界。詩人更充分地證實了他在前一節中已經說過的,關於他以平靜安穩的心單單安息在神裡面;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如此榮耀上帝,以至於高尚地鄙視世人所想像的一切美好和可取之物,若沒有上帝。他以如此尊貴和崇高的語氣頌揚上帝,使我們明白他別無所求,只願以上帝為他的份和福樂。這教義在許多方面對我們有益。它不僅應當使我們遠離一切迷信的邪惡發明,也應當使我們遠離肉體和世俗的一切誘惑。因此,每當那些會使我們偏離單單安息在上帝裡面的事物出現時,讓我們以此情感作為解藥,因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滿足,既然那位自身擁有萬善絕對豐盛的上帝已將自己賜予我們享受。這樣,我們將體驗到我們的境況總是愉快和舒適的;因為那以上帝為份的人,一無所缺,足以構成幸福的生活。
詩篇 16:7
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fa310
最後,大衛承認他能擁有如此大的福分,並藉著信心成為其分享者,完全是出於上帝純粹的恩典。如果我們不藉著信心接受上帝,那麼上帝白白地、恩慈地將自己賜給我們,對我們來說也毫無益處,因為他同樣地邀請被棄絕的和蒙揀選的;但前者因其忘恩負義,剝奪了自己這無價的福分。因此,讓我們知道這兩件事都源於上帝白白的慷慨;首先,他成為我們的產業,其次,我們藉著信心得著他。大衛所提及的指教是聖靈內在的光照,藉此我們得以不拒絕他所召喚我們的救恩,否則,考慮到我們肉體的盲目,我們肯定會拒絕。fa311 由此我們可知,那些將接受或拒絕上帝恩典的選擇歸因於人的自由意志的人,卑劣地損害了那恩典,並顯示出與不敬虔同樣的無知。大衛這番話不應理解為外在的教導,從經文看來很清楚,因為他告訴我們,他在夜間,當他遠離人視線時,他受了教導。再者,當他說這事發生在他的心腸時,他無疑是指秘密的啟示。fa312 此外,應當仔細觀察,當他談到他受教導的時間時,他使用了複數,說這事發生在夜間。藉著這種說法,他不僅將信心的開端歸於上帝,而且承認他在上帝的教導下不斷進步;的確,上帝在我們一生中,必須不斷糾正我們思想的虛妄,使信心的光芒更加明亮,並藉著各種方式使我們在屬靈智慧的成就上更上一層樓。
Psalm 16:8-9
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舌頭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等等。詩人再次顯示他信心的堅定和穩定。將上帝擺在我們面前,無非是將我們所有的感官束縛和俘虜,使它們不致奔跑和迷失於任何其他事物。我們必須用不同於肉眼的眼睛來看他,因為除非我們將心靈提升到世界之上,否則我們很少能感知到他;信心使我們不致背棄他。因此,其意義是,大衛將他的心意如此專注於上帝的旨意,以至於他完全相信,每當任何困難或苦難降臨到他身上時,上帝都會隨時在旁幫助他。他還加上「常」,以顯示他如何持續依賴上帝的幫助,以至於在攪動他的各種衝突中,沒有任何危險的恐懼能使他將目光轉向除了上帝之外的任何地方尋求幫助。因此,我們應當如此依賴上帝,以至於即使他似乎離我們最遠,我們也應當繼續完全相信他就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如此將目光轉向他時,這個世界的面具和虛幻的錯覺將不再欺騙我們。
因他在我右邊。我將這第二句讀作與前一句不同的獨立句子。像某些人那樣將它們連接起來,說「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會使這些話語的意義貧乏,並剝奪其中所教導的許多真理,因為這會使大衛說,他根據自己對上帝存在的經驗來衡量上帝的存在;這種說話方式一點也不恰當。因此,我認為「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大衛將耶和華擺在他面前,是為了在所有危險中不斷地歸向他。為了更好地鼓勵自己抱持希望,他將擁有上帝的幫助和父愛意味著什麼擺在自己面前,即這意味著上帝堅定不移地保守與他同在的子民。因此,大衛認為自己免於一切危險,並向自己承諾確定的安全,因為他用信心的眼睛看到上帝與他同在。從這段經文,我們得到一個論據,推翻了索邦派的捏造,即信徒對他們最終的堅忍持懷疑態度;因為大衛用非常明確的語言,將他對上帝恩典的信賴延伸到未來。而且,當然,如果每時每刻都因不確定而顫抖,對上帝對我們的恩典的持續性沒有任何保證,那將是一種非常悲慘的境況。
9. 因此我的心歡喜。在這節經文中,詩人讚揚了信心的無價果實,聖經到處都提到這一點,即通過將我們置於上帝的保護之下,它使我們不僅生活在心靈的寧靜中,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喜樂和歡愉中。正如我們所知,幸福生活的主要、基本部分是擁有良心和心靈的寧靜;相反,沒有比在多重憂慮和恐懼中顛簸更大的不幸了。
但是,不敬虔的人,無論他們多麼沉醉於輕率或愚蠢的精神,從未體驗過真正的喜樂或寧靜的心靈平安;他們反而感到內心可怕的騷動,這些騷動經常降臨到他們身上並困擾他們,以至於迫使他們從昏睡中醒來。簡而言之,平靜地喜樂是除了那些學會將信心單單寄託於上帝,並將自己的生命和安全交託給他保護的人之外,任何人都無法擁有的。因此,被無數的煩惱四面八方包圍,讓我們相信,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將我們的目光投向神;如果我們這樣做,信心不僅會使我們的心靈平靜,還會使它們充滿喜樂。然而,大衛不僅肯定他內心喜樂;他也讓他的舌頭,甚至他的肉體,分享這份喜樂。這並非沒有原因,因為真正的信徒不僅在他們內心的隱秘情感中擁有這種屬靈的喜樂,而且還通過舌頭將其顯明出來,因為他們以神為榮,祂是保護他們並確保他們得救的那一位。dwbk,kabod這個詞,本義是榮耀和卓越。然而,我毫不懷疑它在這裡被理解為舌頭,fa315 就像在創世記 49:6 中一樣;否則,這節經文中明顯將人分為三個部分的劃分就不那麼清晰和明顯了。此外,儘管身體並非沒有不便和煩惱,但由於神不僅保護和維護我們的靈魂,也保護和維護我們的身體,所以大衛說他安然居住的福氣延伸到他的肉體和靈魂,這並非沒有根據。
詩篇 16:10
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你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fa316
詩人接著更充分地解釋了前面的教義,他宣稱既然他不懼怕死亡,那麼他的喜樂就沒有任何欠缺。由此可見,只有那些緊緊抓住上帝所應許的救恩,以至於輕視死亡的人,才是真正信靠上帝的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大衛的話語不應僅限於某種特定的拯救,例如在詩篇 49:15 中,他說:「上帝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勢」,以及其他類似的經文;但他懷有永恆救恩的確切保證,這使他擺脫了所有的焦慮和恐懼。這就好像他說,總會有一個逃離墳墓的途徑為我預備,使我不會留在朽壞中。上帝在拯救祂的子民脫離任何危險時,只是短暫地延長他們的生命;但是,如果我們只獲得短暫的喘息,短暫地呼吸,直到死亡最終來臨,結束我們生命的歷程,fa317 並將我們吞噬,而沒有任何得救的希望,那將是多麼微薄和空洞的安慰呢?由此可見,當大衛這樣說時,他將自己的心靈提升到超越人類普遍命運的層次。正如對亞當所有子孫所宣判的判決:「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 3:19),在這方面,他們都無一例外地等待著同樣的命運。因此,如果基督,作為那些復活之人的初熟果子,沒有從墳墓中出來,他們將永遠處於朽壞的束縛之下。彼得由此得出公正的結論(使徒行傳 2:30),大衛不可能以這種方式誇耀,除非是藉著預言的靈;除非他特別尊重那應許給他的生命之主,唯有祂才能以最充分的意義獲得這項特權。然而,這並沒有妨礙大衛確信自己有權免於死亡的統治,因為基督藉著祂的復活,不僅為自己,也為我們所有人獲得了不朽。至於彼得(使徒行傳 2:30)和保羅(使徒行傳 13:33)爭辯說這個預言只在基督身上應驗了,fa318 我們必須理解他們的意思是,祂完全且完美地免於墳墓的朽壞,以便祂可以召喚祂的肢體進入祂的團契,並使他們分享這項祝福,fa319 儘管是循序漸進的,並且各人按照自己的程度。由於大衛的身體在死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為塵土,使徒們公正地得出結論,他並沒有免於朽壞。對於所有信徒來說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不先經歷朽壞就能分享不朽的生命。由此可見,那只存在於頭部,即基督身上的生命豐盛,只以點滴或小部分的形式降臨到肢體上。然而,可能會有人問,既然基督降到墳墓裡,難道祂也沒有受到朽壞嗎?答案很簡單。這裡用來表達墳墓的兩個詞的詞源或詞根應該仔細注意。墳墓被稱為 lwaç,sheol,它就像一個永不滿足的深淵,吞噬和消耗一切,而坑被稱為 tjç,shachath,意思是朽壞。因此,這些詞在這裡指的不是地方,而是地方的性質和狀況,就好像說,基督的生命將免於墳墓的統治,因為祂的身體,即使死了,也不會受到朽壞。此外,我們知道基督的墳墓被祂的靈所發出的生命香氣充滿,並被香膏塗抹,就好像被保存起來一樣。"""那對他來說可能是通往不朽榮耀的大門。我承認,希臘和拉丁教父們都將這些話語曲解為完全不同的意思,將它們解釋為基督的靈魂從地獄中被帶回。但是,最好還是堅持我所給出的解釋的自然簡潔性,這樣我們才不會讓自己成為猶太人的笑柄;而且,一個詭計,通過產生許多其他的詭計,可能不會使我們陷入迷宮。在第二個子句中,毫無疑問提到了身體;我們知道,大衛故意重複同一件事兩次,在詞語上稍作變化,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說話方式。的確,我們將çpn,nephesh,翻譯為靈魂,但在希伯來語中,它只表示生命氣息,或生命本身。
詩篇 16:11
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篇作者證實了前一節經文中的陳述,並解釋了上帝將如何使他擺脫死亡的束縛,即引導並最終安全地將他帶入永生。由此我們再次了解到我已經觀察到的,這段經文觸及了真信徒與外邦人或被棄絕者在永恆狀態上的區別。說大衛在這裡談到生命的道路被指示給他,是指他自然生命的延長,這純粹是詭辯。如果說上帝只引導他的子民在這世上走幾年的生命之路,那真是對上帝恩典的極低估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與被棄絕者沒有任何區別,因為被棄絕者也與他們一樣享受陽光。因此,如果大衛在這裡讚美和高舉的是上帝的特殊恩典,這種恩典只賜給他的兒女,那麼他所說的指示生命之路,無疑必須被視為延伸到蒙福的永生;而且,的確,只有與上帝如此結合,以至於活在上帝裡面,沒有上帝就不能活的人,才真正知道生命之路。
大衛接著補充說,當上帝與我們和好時,我們就擁有了完美幸福所需的一切。短語「上帝的面容」可以理解為我們被他看見,或者我們看見他;但我認為這兩種觀點都包含在內,因為他以平靜的面容看著我們所顯示的父愛,先於這種喜樂,並且是這種喜樂的首要原因,然而,直到我們看見它照耀在我們身上,它才使我們感到歡欣。通過這句話,大衛也清楚地表達了那些喜樂屬於誰,上帝手中擁有豐盛而滿溢的喜樂。既然上帝那裡有足夠的喜樂來充滿和滿足整個世界,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類卻被陰沉而致命的黑暗籠罩呢?難道不是因為上帝沒有以同樣友善和慈愛的面容看待所有人,也沒有打開所有人的眼睛去在他裡面尋求他們的喜樂,而不是在別處嗎?滿足的喜樂與這個短暫世界的轉瞬即逝的誘惑和快樂形成對比,這些誘惑和快樂在暫時娛樂了它們可憐的追隨者之後,最終卻讓他們感到不滿足、飢餓和失望。他們可能會極度沉溺於快樂,但他們非但沒有得到滿足,反而因厭惡而感到厭倦;而且,這個世界的快樂像夢一樣消失。因此,大衛證明,人類心靈可以安息的真正而堅實的喜樂,除了在上帝裡面,永遠不會在任何其他地方找到;因此,除了那些只滿足於他的恩典的信徒,沒有人能真正而完全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