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羅馬書 12:17-21

 12: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2: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17. 不向任何人報復,等等。這與稍後緊隨其後的內容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報復比他這裡所說的報答更甚;因為我們有時以惡報惡,即使我們不要求報復傷害,例如當我們對那些對我們沒有好處的人不友善時。我們確實習慣於評估每個人的應得之物,或者他們從我們這裡應得之物,以便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恩惠施予那些我們已經虧欠的人,或者我們期望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東西的人:反之,當任何人在我們需要時拒絕幫助我們時,我們,正如他們所說,以牙還牙,在需要時不幫助他,就像他沒有幫助我們一樣。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在沒有公開報復的情況下,以惡報惡。


提供好東西,等等。我並不反對伊拉斯謨的翻譯,「預先準備」(Provide parantes);但我更喜歡直譯。由於每個人都過於正當地專注於自己的利益,並預防損失,保羅似乎要求另一種關懷和關注。其意思是,我們應該勤奮工作,使所有人都能因我們的誠實交易而得到造就。因為正如良心的純潔在上帝面前對我們是必要的,所以在人面前品格的正直也不容忽視:因為既然上帝應當因我們的善行而得榮耀,那麼他的榮耀就因我們缺乏值得稱讚之處而有所虧缺;而且不僅上帝的榮耀因此被遮蔽,他還被辱罵;因為我們所犯的任何罪,無知的人都會用來誹謗福音。


但是當我們被吩咐在人面前預備好東西時,f393 我們必須同時注意其目的:這確實不是為了讓人們欽佩和讚美我們,因為這是一種基督嚴格禁止我們放縱的慾望,因為他吩咐我們只讓上帝作我們善行的見證,排除所有人;而是為了讓他們的心靈被提升到上帝那裡,他們可以將讚美歸於他,以便我們的榜樣可以激勵他們實行公義,簡而言之,他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生命的美好和芬芳,藉此他們可以被吸引到對上帝的愛。但是如果我們因基督的名而受惡言,我們絕不能忽視在人面前預備好東西:因為那時那句話將會實現,我們被算為虛假,卻是真實的。(<470608>哥林多後書 6:8。)


18. 若是可行,等等。和睦相處,並以一種能使我們受所有人愛戴的方式生活,這對基督徒來說並非尋常的恩賜。如果我們渴望達到這一點,我們不僅必須具備完美的正直,還必須具備非常禮貌和友善的舉止,這不僅能贏得正直和善良的人的認同,還能給不敬虔的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但這裡必須提出兩點注意事項:我們不應追求受人尊敬,以至於在必要時拒絕為基督承受任何人的仇恨。事實上,我們看到有些人,儘管他們以其溫和的舉止和內心的和睦使自己對所有人都友善,但卻因福音的緣故,甚至被他們最親近的人所憎恨。第二點注意事項是,禮貌不應退化為順從,以至於為了維護和平而奉承他人的惡習。既然我們不可能總是與所有人和平相處,他便附帶了兩個例外情況:若是可行,以及,盡你所能。但我們應從虔誠和愛的要求中得出結論,除非受到這兩者之一的約束,否則我們不應破壞和平。因為為了維護和平,我們應該忍受許多事情,寬恕冒犯,並仁慈地放鬆法律的嚴格執行;但同時也要做好準備,在必要時勇敢地戰鬥:因為基督的士兵不可能與世界永遠和平,而世界的君王是撒旦。


19. 不要自己伸冤,等等。他在此糾正的惡行,正如我們提醒過你的,比他剛才提到的前一個更為嚴重;然而兩者都源於同一個根源,即過度的自愛和天生的驕傲,這使我們對自己的過錯非常寬容,而對他人的過錯則毫不留情。因此,當這種疾病幾乎在所有人身上產生一種狂暴的復仇慾望時,只要他們受到絲毫觸動,他便在此命令,無論我們受到多麼嚴重的傷害,我們都不應尋求報復,而應將其交託給主。而且,由於一旦被這種狂野的激情所控制,他們就不容易被約束,他便彷彿將手放在我們身上,以親切地稱我們為「親愛的」來約束我們。


那麼,這條誡命是:我們不應報復或尋求報復對我們造成的傷害。隨後補充了方式:要給神的憤怒留地步。給神的憤怒留地步,就是將判斷的權利交託給主,那些試圖報復的人就是從他那裡奪走了這權利。因此,既然篡奪神的職權是不合法的,那麼報復也是不合法的;因為我們這樣做就是搶先了神的判斷,他要將這職權為自己保留。他同時暗示,那些耐心等候他幫助的人,將有神作他們的保護者;而那些搶先他的人,則沒有給神的幫助留下餘地。f394


但他在此禁止的,不僅是我們不應親手執行報復,而且我們的心也不應受到這種慾望的影響:因此,在此區分公開報復和私人報復是多餘的;因為一個懷著惡意和報復慾望尋求官長幫助的人,與他策劃自我報復的手段相比,並沒有更多的藉口。不,報復,正如我們稍後將看到的,確實不應總是從神那裡尋求:因為如果我們的請求源於個人的情感,而不是源於聖靈所產生的純粹熱情,那麼我們就不是將神視為我們的審判者,而是我們墮落激情的執行者。


因此,我們只有在心平氣和地等待得救的適當時機,同時祈禱那些現在是我們對手的人能因悔改而成為我們的朋友時,才能給神的憤怒留地步。


因為經上記著,等等。他從摩西之歌,申命記32:35中引用了證據,"""主宣告他將成為他敵人的復仇者;而神的敵人是所有無故壓迫他僕人的人。「摸你們的,」他說,「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因此,我們應當滿足於這個安慰——那些無故壓迫我們的人將不會逃脫懲罰——並且我們,藉著忍耐,不會使自己更容易受到惡人的傷害,反而會為主,我們唯一的審判者和拯救者,騰出空間來幫助我們。


雖然我們確實不允許向上帝祈求對敵人的報復,而是要為他們的轉變祈禱,使他們成為朋友;但如果他們繼續作惡,那麼藐視上帝的人將會遭遇什麼,他們也將遭遇什麼。但保羅引用這段話並不是要表明,一旦我們受到傷害,我們就可以像被點燃一樣,根據肉體的衝動,在禱告中祈求上帝為我們的傷害報仇;他首先教導我們,報仇不屬於我們,除非我們想僭越上帝的職責;其次,他暗示,我們不必擔心惡人看到我們耐心忍受時會更加狂暴;因為上帝承擔執行報復的職責並非徒勞。"""


20. 如果因此,等等。他現在展示了我們如何真正履行不報復、不以惡報惡的誡命,即使我們不僅避免傷害,而且還善待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當我們對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收回我們的善意時,這是一種間接的報復。將「食物」和「飲料」理解為包含所有善意的行為。那麼,無論你的能力如何,無論你的敵人可能需要你的財富、你的建議還是你的努力,你都應該幫助他。但他稱之為我們的敵人,不是我們懷恨在心的人,而是對我們懷有敵意的人。如果他們在肉體上需要幫助,那麼更不應該通過詛咒他們來阻礙他們的救贖。


你將堆積炭火,等等。由於我們不願白費力氣,他展示了當我們以善意對待敵人時將會產生的結果。但有些人將炭火理解為當我們善待一個不值得的人,並以與他應得的不同方式對待他時,毀滅會回到我們敵人的頭上;因為這樣他的罪過就加倍了。另一些人則傾向於這樣理解,當他看到自己受到如此善意的對待時,他的心就會被吸引,反過來愛我們。我採取一個更簡單的觀點,即他的心將會轉向一邊或另一邊;因為毫無疑問,我們的敵人要麼會被我們的恩惠軟化,要麼如果他如此野蠻以至於什麼都無法馴服他,他仍然會被自己良心的見證所灼燒和折磨,因為他發現自己被我們的善意所淹沒。f395


21. 不要被惡所勝,等等。這句話是作為一種確認而提出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鬥爭完全是與邪惡作鬥爭,如果我們試圖報復它,我們就承認我們被它所勝過;相反,如果我們以善報惡,我們就通過這種行為展示了我們心靈不可戰勝的堅定。這確實是一種最光榮的勝利,其成果不僅被心靈所領會,而且真正被感知,同時主使他們的忍耐成功,這是他們所能希望的最好的。另一方面,那些試圖以惡制惡的人,或許能在傷害方面超越敵人,但卻是自取滅亡;因為這樣做,他是在為魔鬼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