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加拉太 5:1-6

 

5:1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5:2 我-保羅告訴你們,若受割禮,基督就與你們無益了。

5:3 我再指著凡受割禮的人確實地說,他是欠著行全律法的債。

5:4 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

5:5 我們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

5:6 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


------------------------------------

1. 所以要站立得穩。在告訴他們是自由婦人的兒女之後,他現在提醒他們,不應輕易輕視如此寶貴的自由。這確實是一種無價的福分,為了捍衛它,我們有責任奮鬥,甚至至死;因為不僅最高的世俗考量,我們的永恆利益也激勵我們參與這場鬥爭。Fa81 許多人從未從這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當他們看到我們如此熱切地為信仰自由而爭辯,反對教皇的暴政時,他們指責我們過度熱心。在這種掩飾下,我們的對手在無知的人群中對我們產生偏見,好像我們追求的全部目標是放蕩,這是所有紀律的鬆弛。但明智和熟練的人都知道,這是與救贖相關的最重要教義之一。這不是你是否應該吃這種或那種食物的問題,——你是否應該遵守或忽略某個特定的日子(這是許多人持有的愚蠢觀念,也是一些人散佈的誹謗),而是你在上帝面前的積極責任是什麼,什麼是救贖所必需的,什麼是不能沒有罪而省略的。簡而言之,爭議涉及良心的自由,當它被置於上帝的審判台前時。


保羅所說的自由是免於律法儀式的束縛,而假使徒們卻要求遵守這些儀式是必要的。但讀者同時也要記住,這種自由只是基督為我們所獲得的自由的一部分:因為如果他只是將我們從儀式中解放出來,那將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這只是一條溪流,必須追溯到更高的源頭。這是因為


「基督為我們成了咒詛,為要贖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480313>加拉太書 3:13;)


因為他已經「廢除了律法的權勢」,就其使我們在永恆死亡的刑罰下受上帝審判而言;簡而言之,因為他已經將我們從罪、撒旦和死亡的暴政中解救出來。因此,一個部門包含了整個類別;但關於這個主題,我們將在歌羅西書中更詳細地討論。


這自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贏得的:它的果實和擁有是藉著福音賜給我們的。保羅因此很好地警告加拉太人,不要再被奴役的軛纏住,——也就是說,不要讓他們的良心被設下陷阱。因為如果人們將不公正的重擔放在我們肩上,我們可以承受;但如果他們試圖將我們的良心奴役,我們必須勇敢地抵抗,甚至至死。如果允許人們束縛我們的良心,我們將被剝奪無價的福分,同時也會對基督,我們自由的創始者,造成侮辱。但在「不要再被奴役的軛纏住」這句勸告中,「再」這個詞的力量是什麼?因為加拉太人從未生活在律法之下。它只是意味著他們不應該被纏住,好像他們沒有被基督的恩典救贖一樣。雖然律法是賜給猶太人,而不是外邦人,但除了基督之外,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沒有任何自由,只有絕對的奴役。


2. 看哪,我保羅。他不可能發出比這更嚴厲的威脅了,那就是這會使他們完全與基督的恩典隔絕。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基督對所有受割禮的人都毫無益處?基督對亞伯拉罕毫無益處嗎?不,正是為了讓基督對他有益,他才接受了割禮。如果我們說它直到基督降臨才有效,那麼我們對提摩太的情況該如何回應呢?我們必須注意,保羅的論證並非針對外在的儀式,而是針對假使徒的邪惡教義,他們聲稱割禮是敬拜上帝的必要部分。同時也使它成為一種信心的基礎,作為一種有功勞的工作。這些惡毒的詭計使基督毫無益處;並非假使徒否認基督,或希望他完全被擱置,而是他們在基督的恩典和律法的行為之間造成了這樣的分裂,以至於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救贖歸於基督。使徒爭辯說,基督不能這樣被分割,除非他被完全接納,否則他「毫無益處」。


我們的現代天主教徒所做的,除了將他們自己發明的瑣碎事物,取代割禮強加給我們之外,還有什麼呢?他們整個教義的傾向是將基督的恩典與行為的功勞混為一談,這是不可能的。任何想要基督一半的人,都會失去全部。然而天主教徒認為他們自己非常敏銳,當他們告訴我們,他們除了透過基督恩典的影響之外,不將任何功勞歸於行為,好像這與加拉太人所受的指控是不同的錯誤。他們不相信他們已經偏離了基督,或放棄了他的恩典;然而當福音教義的那個重要部分被敗壞時,他們完全失去了基督。


「看哪,我保羅」這句話非常有強調性;因為他將自己置於他們面前,並說出自己的名字,以消除一切猶豫不決的跡象。儘管他的權威在加拉太人中開始受到較少的重視,但他聲稱這足以壓制每一個對手。


3. 我再次作證。他現在提出的論點,是透過相反陳述中包含的矛盾來證明的。凡是欠債要行全律法的人,fa82 永遠無法逃脫死亡,而將永遠被視為有罪;因為沒有人能滿足律法。fa83 既然有這樣的義務,那人就必然會被定罪,基督也無法為他提供任何服務。因此我們看到這兩個命題的矛盾性質:我們是基督恩典的分享者,然而我們卻有義務遵守全律法。但這樣一來,難道不是說,沒有一位先祖得救嗎?難道不是說,提摩太也毀了,因為保羅讓他受了割禮嗎?(<441603>使徒行傳 16:3.) 那麼我們就有禍了,直到我們從律法中被解放出來,因為順服與割禮是密不可分的!


應當注意的是,保羅習慣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看待割禮,任何對他的著作給予適度關注的人都會輕易察覺。在羅馬書中,(<450411>羅馬書 4:11,) 他稱之為「信心的義的印記」;在那裡,在割禮之下,他包括了基督和自由的救恩應許。但在這裡,他將其與基督、信心、福音和恩典對立起來——將其簡單地視為一個法律盟約,建立在行為的功勞之上。


結果是,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他並非總是對割禮以相同的方式說話;但必須考慮到差異的原因。當他從割禮的本質來看待它時,他恰當地將其視為恩典的象徵,因為這是上帝的安排。但當他與那些濫用割禮,使其成為毀壞福音工具的假使徒打交道時,他並不考慮主設立它的目的,而是攻擊源於人類的腐敗。


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出現在這段經文中。當亞伯拉罕領受了關於基督、因白白恩典稱義和永恆救恩的應許時,割禮被加上,以確認應許;因此,藉著上帝的安排,它成為一個聖禮,服事於信心。接下來是假使徒,他們假裝它是一種有功勞的行為,並推薦遵守律法,將對律法的順服之宣稱,藉由割禮作為入門儀式來表示。保羅在這裡沒有提及上帝的安排,但攻擊假使徒不合聖經的觀點。


有人會反對說,惡人所犯的濫用行為,無論是什麼,都絲毫不會損害上帝的神聖條例。我回答說,上帝對割禮的規定只是暫時的。基督降臨後,它就不再是神聖的制度,因為洗禮已經取代了它。那麼,為什麼提摩太要受割禮呢?當然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軟弱的弟兄,對他們來說,這一點是讓步的。為了更充分地說明教皇派的教義與保羅所反對的教義之間的一致性,必須指出,當我們真誠地領受聖禮時,它們不是人的作為,而是上帝的作為。在洗禮或主餐中,我們所做的只是將自己呈獻給上帝,以便領受他的恩典。洗禮,就我們而言,是一種被動的行為:我們除了信心之外,什麼也沒有帶來;所有屬於它的都儲存在基督裡。但教皇派的觀點是什麼呢?他們設計了「功德行為」(opus operatum),fa84 藉此人可以賺取上帝的恩典;這除了徹底熄滅聖禮的真理之外,又是什麼呢?我們保留洗禮和主餐,因為基督的旨意是它們的使用應當是永久的;但那些邪惡和愚蠢的觀念,我們以它們應得的強烈厭惡來拒絕。


4. 基督對你們就沒有功效了。「如果你們在律法的行為中尋求任何一部分的義,基督就與你們無關,你們就從恩典中墜落了。」他們並沒有如此嚴重地錯誤到相信單靠遵守律法就能稱義,而是試圖將基督與律法混合。從任何其他角度來看,保羅的威脅都將完全無法產生警報。「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剝奪了自己從基督而來的一切益處,並將他的恩典視為毫無價值。」因此,我們看到,如果沒有放棄基督和他的恩典,就不能將最小部分的稱義歸因於律法。


5. 因為我們藉著聖靈。他現在預料到一個可能很容易出現的反對意見。「那麼割禮就沒有用了嗎?」他回答說,在耶穌基督裡,它毫無益處。因此,義取決於信心,並藉著聖靈獲得,無需儀式。等待義的盼望,就是將我們的信心放在這個或那個對象上,或者,決定義應從何處期待;儘管這些話語可能包含勸勉:「讓我們堅定不移地持守我們藉著信心所獲得的義的盼望。」當他說我們藉著信心獲得義時,這同樣適用於我們和我們的祖先。他們所有的人,正如聖經所證實的(<581105>希伯來書 11:5),「蒙上帝喜悅」;但他們的信心被儀式的面紗所遮蔽,因此他用「聖靈」這個詞將我們與他們區分開來,聖靈與外在的影子形成對比。因此,他的意思是,現在獲得義所需的一切只是一種單純的信心,它拒絕華麗儀式的幫助,並滿足於對上帝的屬靈敬拜。


6. 因為在耶穌基督裡。信徒現在藉著聖靈等待義的盼望的原因是,在基督裡,也就是在基督的國度裡,或在基督教會裡,割禮及其附屬物都被廢除了;因為,在一種以部分代整體的修辭手法中,「割禮」這個詞代表儀式。雖然他宣稱它們不再具有任何影響力,但他並不承認它們一直都是無用的;因為他並不認為它們在基督顯現之前就被廢除了。這使我們能夠回答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在這裡如此輕蔑地談論割禮,好像它毫無益處?割禮曾經作為聖禮的地位現在不被考慮。問題不是它在被廢除之前有什麼價值。但在基督的國度裡,他宣稱它與未受割禮者同等,因為基督的降臨已經終止了律法上的儀式。


但信心是藉著愛而運作的。這裡引入的儀式與愛的實踐之間的對比,旨在防止猶太人過於自視甚高,以為自己有權享有某種優越性;因為在書信的結尾,他用「新造的人」代替了這一句。(加拉太書 6:15。)彷彿他是在說,儀式不再是神聖權威所命令的;如果我們在愛的實踐上豐盛,一切都好。同時,這並沒有廢除我們的聖禮,聖禮是信心的輔助,而只是簡短地宣告了他先前所教導的關於對上帝的精神崇拜。


如果不是教皇黨人為了維護行為的義而惡意扭曲這段經文,這裡就不會有任何困難。當他們試圖駁斥我們「我們單單因信稱義」的教義時,他們採取了這種論點。如果使我們稱義的信心是「藉著愛而運作」的信心,那麼單單信心就不能稱義。我回答說,他們不明白自己愚蠢的言論;他們更不明白我們的陳述。我們的教義並不是說使人稱義的信心是單獨的;我們堅持認為它總是伴隨著善行;只是我們爭辯說,單單信心就足以稱義。教皇黨人自己習慣於以一種殘酷的方式撕裂信心,有時將其呈現為完全不成形且沒有愛的,而另一些時候則呈現為其真實的特徵。我們則拒絕承認,在任何情況下,信心都可以與重生的靈分開;但是當問題涉及到我們如何稱義時,我們就會排除所有行為。


關於這段經文,保羅並沒有爭論愛是否在稱義中與信心合作;但是,為了避免將基督徒描繪成懶惰和像木頭一樣,他指出了信徒真正的操練是什麼。當你討論稱義的問題時,要小心不要讓任何提及愛或行為的內容出現,而是堅決堅持排他性的詞語。保羅在這裡沒有處理稱義,也沒有將任何稱義的榮耀歸於愛。如果他這樣做了,同樣的論點將證明割禮和儀式在早期對稱義罪人有一定份額。正如在基督耶穌裡他稱讚伴隨著愛的信心一樣,在基督降臨之前也需要儀式。但這與獲得公義無關,正如教皇黨人自己所承認的;也不得認為愛具有任何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