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就著福音說,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11:29 因為 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11:30 你們從前不順服 神,如今因他們的不順服,你們倒蒙了憐恤。
11:31 這樣,他們也是不順服,叫他們因著施給你們的憐恤,現在也就蒙憐恤。
11:32 因為 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
11:33 深哉, 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11:34 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11:35 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
11:36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
28. 論到福音,等等。他指出,猶太人最糟糕的行為不應使他們受到外邦人的輕視。他們的主要罪行是不信:但保羅教導我們,他們暫時被神的旨意蒙蔽,以便為外邦人開闢福音之路;f365 儘管如此,他們並非永遠被排除在神的恩惠之外。他承認,他們目前因福音的緣故與神疏遠,以便最初託付給他們的救恩可以臨到外邦人;然而神並沒有忘記他與他們祖先所立的約,藉此他證明他按照他永恆的旨意愛那個民族:他用這句非凡的宣告來證實這一點——神的呼召之恩典不能作廢;因為這就是這些話的含義——
29. 神的恩賜和呼召是沒有後悔的。他提到了恩賜和呼召;根據語法中的一個修辭格,f366 應理解為呼召的恩賜:這不應被視為任何一種呼召,而是指神藉此將亞伯拉罕的後裔納入聖約的呼召;因為這特別是這裡的主題,正如他之前用「揀選」一詞來指神秘密的旨意,藉此他以前區分了猶太人和外邦人。f367 因為我們必須記住這一點——他現在談論的不是個人的揀選,而是整個民族的共同收養,這在一段時間內,從外表看來,似乎已經失敗了,但並沒有被連根拔起。由於猶太人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特權和應許給他們的救恩,為了讓一些希望留給餘民,保羅堅持認為神的旨意是堅定不移的,他曾一度樂意揀選他們作為他自己的特殊民族。既然主不可能背棄他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
「我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011707>創世記 17:7,)
顯然他並沒有完全將他的恩慈從猶太民族身上轉移。
他並沒有將福音與揀選對立起來,好像它們彼此矛盾,因為神所揀選的,他必呼召;但由於福音已經在世人意料之外傳給了外邦人,他公正地將這種恩惠與猶太人古老的揀選進行了比較,這在許多世紀之前就已經顯明了:因此揀選從古老中得名;因為神在過去的世代中為自己揀選了一個民族。
他說「因著列祖的緣故」,並不是因為他們提供了任何愛的理由,而是因為神的恩惠從他們傳給了他們的後裔,按照聖約的條款,「你的神和你後裔的神」。外邦人如何因猶太人的不信而蒙受憐憫,前面已經說明了,即神因猶太人的不信而向他們發怒,將他的恩慈轉向他們。緊接著的是,他們因向外邦人顯明的憐憫而變得不信,這似乎有些奇怪;然而其中並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因為保羅並沒有指出盲目的原因,而只是聲明,神轉移給外邦人的東西已經從猶太人那裡奪走了。但為了避免外邦人認為他們因信的功勞而獲得了他們因不信而失去的東西,只提到了憐憫。那麼實質上說的是——既然神旨意向外邦人施憐憫,猶太人因此被剝奪了信的光。
32. 因為神將眾人圈在不信之中,等等。一個非凡的結論,他藉此表明,那些有得救希望的人沒有理由對他人絕望;因為無論他們現在是什麼樣,他們都曾像其他人一樣。如果他們僅憑神的憐憫從不信中出來,他們應該為它和其他人留出空間。因為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在罪孽上相等,這樣兩者都能明白,救贖的途徑對其他人來說,並不比對他們開放得少。因為唯有神的憐憫才能拯救;這憐憫向兩者都提供。這句話與他之前引用的何西阿的見證相符,「我將稱那些不是我子民的為我的子民。」但他並不是說,神使所有人都如此盲目,以至於他們的不信要歸咎於他;而是說,他已藉著他的護理如此安排,使所有人都應當為不信負責,以便他能使他們服從他的審判,並為此目的——使所有功勞都被埋葬,救贖單單來自他的良善。f368
保羅在此意圖教導兩件事——除了神的純粹恩惠之外,任何人都沒有什麼值得被優先於他人;以及神在施予他的恩典時,不受任何約束,他可以隨意賜予。憐憫這個詞有強調的意味;因為它暗示神不虧欠任何人,因此他自由地拯救所有人,因為他們都同樣失喪。但是,那些因此得出結論說所有人都將得救的人,他們的愚蠢是極其粗糙的;因為保羅只是簡單地說,猶太人和外邦人獲得救贖,除了藉著神的憐憫之外,別無他法,因此他沒有給任何人抱怨的理由。的確,這種憐憫是無差別地提供給所有人的,但每個人都必須憑信心尋求它。
33. 哦!深哉,等等。使徒在此首先發出感嘆,這感嘆是從虔誠地思考上帝對信徒的作為中自然產生的;然後他順便制止了不敬虔的放肆,這種放肆慣於對上帝的判斷大聲抱怨。因此,當我們聽到「哦!深哉」時,這種驚嘆的表達應當極大地有助於擊潰我們肉體的傲慢;因為在藉著主的話語和聖靈說話之後,他最終被如此偉大奧秘的崇高所征服,他別無選擇,只能驚嘆和呼喊,上帝智慧的豐富比我們的理性所能理解的更深。因此,每當我們開始談論上帝永恆的旨意時,我們的思想和舌頭總應當被勒住,以便在我們謹慎地、在上帝話語的範圍內說話之後,我們的推理最終以敬佩告終。我們也不應當感到羞恥,如果我們不比他更聰明,他曾被提到第三層天,看到了人無法言喻的奧秘,但他在此情況下卻找不到其他目的,除了他應當如此謙卑自己。
有些人將保羅的話翻譯為:「哦!上帝深厚的豐富、智慧和知識!」好像bu>qov這個詞是形容詞;他們將豐富理解為豐盛,但這在我看來是牽強的,因此我毫不懷疑他是在讚美上帝深厚的智慧和知識的豐富。f371
何其難測,等等。他用不同的詞語,按照希伯來語中常見的習慣,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因為他談到判斷,然後他補充說「道路」,這意味著安排或行動方式,或統治方式。但他仍然繼續他的感嘆,因此他越是提升神聖奧秘的高度,就越是阻止我們好奇地探究它。那麼,讓我們學會不要探究主,除非他自己在聖經中啟示了自己;否則我們將進入一個迷宮,從中撤退並不容易。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他這裡談論的不是上帝所有的奧秘,而是那些隱藏在上帝自己那裡,並且應當只被我們敬佩和崇拜的奧秘。
34. 誰知道主的心呢?他在此開始伸出他的手,仿佛要抑制人類的放肆,以免他們對上帝的判斷大聲抱怨,他這樣做是通過陳述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所有凡人太過盲目,無法憑藉自己的理解來審視上帝的預定,而對未知的事物進行推理是傲慢和荒謬的;另一個是,我們沒有理由抱怨上帝,因為沒有凡人可以誇耀上帝欠他什麼;相反,所有人都因上帝的恩惠而對他負有義務。f372
因此,每個人都應當記住將自己的思想保持在這個界限內,以免在探究預定時超越上帝的啟示,因為我們聽到人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也分辨不清,就像盲人在黑暗中一樣。然而,這種告誡不應當被應用到削弱信仰的確定性,信仰的確定性不是來自人類心智的敏銳,而僅僅來自聖靈的啟示;因為保羅自己在另一個地方,在證明上帝所有的奧秘都遠遠超出我們心智的理解之後,立即補充說,信徒理解主的心,因為他們沒有領受這世界的靈,而是領受了上帝賜給他們的靈,藉著這靈,他們被教導他的良善,否則這良善對他們來說是不可理解的。
因此,正如我們不能憑藉自己的能力探究上帝的奧秘一樣,我們也藉著聖靈的恩典被引入對這些奧秘的確定而清晰的認識:如果我們應當遵循聖靈的引導,那麼他在哪裡離開我們,我們就應當在哪裡停止,並仿佛在那裡站穩腳跟。倘若有人想知道上帝所啟示的以外更多的事,他將會被那不可接近之光的無限光輝所淹沒。但我們必須記住我之前提到的區別,即上帝的秘密旨意與他在聖經中顯明的旨意之間的區別;因為儘管聖經的全部教義在其高度上超越了人的思想,但信徒們卻可以接近它,他們恭敬而清醒地跟隨聖靈作為他們的引導;但對於他隱藏的旨意,情況則不同,其深度和高度是任何探究都無法達到的。
35. 誰先給了他什麼,等等。另一個理由,最有效地捍衛了上帝的公義,使其免受所有不敬虔者的指責:因為如果沒有人憑藉自己的功勞使他受約束,那麼就沒有人可以公正地抱怨他沒有得到他的報酬;正如那些強迫他人為自己做好事的人,必須提出那些他應得報酬的行為。因此,保羅的話語的含義是——「上帝不能被指控不義,除非能夠證明他沒有給予每個人應得的;但顯然,沒有人被他剝奪了權利,因為他對任何人都不負有義務;因為誰能誇耀自己有什麼東西,是他應得的恩惠呢?」f373
現在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段落;因為我們在這裡被教導,我們無法憑藉我們的善行強迫上帝賜予我們救恩,而是他以他無償的恩惠預先賜予不配之人。但如果我們想誠實地檢視,我們不僅會發現上帝對我們毫無虧欠,而且我們都受制於他的審判——我們不僅不配得到任何回報,而且我們配得上永恆的死亡。保羅不僅得出結論,上帝對我們毫無虧欠,因為我們腐敗和有罪的本性;他還否認,即使人是完美的,他也不能在上帝面前提出任何東西來贏得他的恩惠;因為一旦他開始存在,他已經憑藉創造的權利對他的創造者負有如此多的債務,以至於他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東西。因此,我們徒勞地試圖剝奪他自己的權利,使他不能隨心所欲地自由決定他自己的受造物,就好像存在著相互的債務和信用一樣。
36.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等等。這是對上一節的證實。他表明,我們絕不能在上帝面前誇耀我們自己的任何好處,因為我們是從無到有被他創造的,現在也藉著他而存在。他因此推斷,我們的存在應該用於他的榮耀:因為對於他所創造和維持的受造物來說,如果不是為了彰顯他的榮耀而活,那將是多麼不合理呢?我沒有忽略,eijv aujto<n,歸於他,這個短語有時被不恰當地理解為ejn aujtw~|,在他裡面或藉著他;但由於其本義更適合當前的主題,因此保留它比採用不恰當的解釋更好。所說的含義是——如果上帝,萬物的開端,不是萬物的終結,那麼整個自然秩序將會被奇怪地顛覆。
願榮耀歸給他,等等。這個命題既然已經被證明,他現在自信地將其視為無可置疑的——主的榮耀應該永遠不變地歸於他:因為如果這句話被普遍理解,它將是冷淡的;但它的強調取決於上下文,即上帝公正地為自己主張絕對的至高無上,並且在人類和整個世界的狀況中,除了他的榮耀之外,不應尋求任何東西。因此,所有那些旨在貶低他榮耀的觀點都是荒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瘋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