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詩篇 34

 34:1 (大衛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就作這詩。)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

34:2 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喜樂。

34:3 你們和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他的名。

34:4 我曾尋求耶和華,他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

34:5 凡仰望他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

34:6 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34:7 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

34:8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34:9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

34:10 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

34:11 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

34:12 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

34:13 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34:14 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34:15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

34:16 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

34:17 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

34:18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34:19 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

34:20 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

34:21 惡必害死惡人;恨惡義人的,必被定罪。

34:22 耶和華救贖他僕人的靈魂;凡投靠他的,必不致定罪。

-------------------------------------------

大衛的詩。他在亞比米勒面前改變了容貌,亞比米勒把他從自己面前趕走,他就離開了。


大衛為一次顯著的解救而感謝上帝,並藉此機會頌揚上帝對所有聖徒的永恆恩典,並勸勉他們信靠上帝,並努力追求敬虔;他聲稱,幸福地度過人生的唯一途徑,就是在世上聖潔無害地行走,事奉並敬畏上帝。從標題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在此頌揚的是上帝恩惠的哪個具體事例。當他被驅趕到亞吉王那裡時,如撒母耳記上 27:2 所記載,他認為亞吉王是他所有敵人中最致命的,除了掃羅之外,他認為亞吉王是他所有敵人中最致命的,他不太可能從他那裡逃脫。因此,他保住生命的唯一方法是假裝瘋狂,口吐白沫,面目猙獰,毀壞自己的容貌。這也不足為奇;因為亞吉對他曾抱有的勝利的信心希望落空了,他將自己所遭受的損失和所受到的羞辱都歸咎於大衛一人,因此對大衛懷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因此,大衛承認,他得以逃脫,出乎他自己和所有其他人的意料,這表明上帝對他施展了令人難忘的恩惠,這對整個教會的普遍教導可能是有益的。這裡用亞比米勒代替了亞吉;亞比米勒這個名字很可能是非利士君主的通用稱謂,就像法老是埃及君主的通用名稱,凱撒是羅馬皇帝的通用名稱一樣,後者是借用了首先奪取羅馬帝國權力的尤利烏斯·凱撒的名字。我們知道,在大衛出生前許多世紀,亞伯拉罕時代在基拉耳統治的國王都被稱為亞比米勒。因此,這個名字在他們的後代中代代相傳,並成為所有巴勒斯坦國王的通用名稱,這不足為奇。希伯來語單詞 µ[f, taäm,我將其翻譯為「容貌」,也表示「品嚐」、「理解」,因此可以恰當地解釋為他顯得愚蠢和沒有品味。它所源自的動詞本義是「品嚐」,因此經常轉義為「理性」、「理解」和所有感官。因此,大衛假裝瘋狂,用「理解」這個詞非常恰當。現在,儘管他通過這種巧妙的計謀逃脫了,但他毫不懷疑自己是蒙上帝之手解救的;他也不將自己的安全歸功於假裝瘋狂,而是承認敵人的殘酷因上帝的秘密影響而軟化了,因此那個曾經對他怒火中燒的人被一個詭計平息了。當然,亞吉不可能輕蔑地趕走他這樣一個勇敢的人,他曾發現他是整個王國的危險敵人,並從他那裡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損失。這就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大衛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假裝瘋狂的嗎?因為他似乎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假裝瘋狂和這種假裝的成功結果,因此可以推斷,啟示這篇詩篇的同一位聖靈將這個計謀啟示給大衛,並引導他欺騙亞吉王。我回答說,儘管上帝有時會解救他的子民,而他們在選擇方法時卻犯了錯誤,甚至在採用這些方法時陷入罪中,但這並沒有什麼不一致之處。因此,解救是上帝的工作,但中間的罪,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原諒,應該歸咎於大衛。雅各就是這樣藉著上帝的恩惠和美意獲得了祝福;然而,我們知道,母親的詭計,與獲得祝福混雜在一起,是她有罪的。那麼,有時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事件是由神的靈促成的,然而他可能用作工具的聖徒卻偏離了職責的道路。因此,試圖為大衛開脫將是多餘的任務,他反而應受責備,因為他沒有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給神,而是將自己和管理他的聖靈的恩典暴露在不敬虔之人的嘲笑之下。我不會斷然肯定,但在這種欺騙中似乎有一些軟弱的跡象。如果有人說大衛在此彰顯了神的恩典,因為他改變了容貌和言語而逃脫了死亡,我再次回答說,大衛特意提及這一情況,是為了使神的恩典更加顯赫,因為他的過錯沒有歸咎於他。


詩篇 34:1-6


1.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 2. 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了就喜樂。 3. 你們和我一同尊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他的名。 4. 我曾尋求耶和華,他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一切的恐懼。 5. 他們仰望他,就蒙光彩,他們的臉必不蒙羞。 6. 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就聽見,救他脫離一切的患難。


1.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fa651 大衛在此頌揚神的偉大,應許一生銘記神賜予他的恩惠。神每天幫助他的子民,使他們能不斷地讚美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被稱為值得永遠紀念的祝福,與其他普通和常見的恩惠不同,它具有這個標誌。因此,這是一條聖徒應當遵守的規則——他們應當經常回憶神賜予他們的一切美善;但如果神在任何時候更顯赫地彰顯他的能力,使他們脫離某些危險,那麼他們就更應當熱切地表達他們的感恩。現在,如果僅僅一個恩惠就使神使我們一生都對他負有義務,以至於我們永遠不能合法地停止頌揚他,那麼當他將無數的恩惠堆積在我們身上時,又該如何呢?fa652 為了將他之前所說的將常在他口中的讚美與許多偽君子所誇耀的空洞言語區分開來,他在第二節的開頭補充說,這讚美將發自內心。


2. 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此處的「心」不是指生命之靈,而是指情感的所在;彷彿大衛說,我將永遠有理由全心全意地只在神裡面誇耀,這樣我就永遠不會讓自己忘記如此大的拯救。在第二句中,他將此指定為他感恩的果實,即受苦和不幸的人將從中獲得希望的理由。希伯來詞µywn[, anavim,我們翻譯為「謙卑人」,通常不是指所有受苦的人fa653,而是指那些因苦難而謙卑和順服的人,他們沒有驕傲的精神,而是沮喪,準備將自己貶低到塵埃中。他說,這些人將分享他的喜樂;但不是像有些人冷淡地解釋的那樣,僅僅出於同情,而是因為他們確信在大衛的例子中,神已經給了他們他恩典的普遍見證,他們的心將從悲傷中恢復過來,並被高舉。因此,他說這種喜樂將源於希望,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他們得救的保證,他們將愉快地求助於神。


3. 你們和我一同尊耶和華為大。詩人還展示了另一個因他感謝神而產生的果實,即他將以自己的榜樣引導他人進行同樣的虔誠操練;甚至更多,"""他呼籲所有敬虔的人與他一同參與這項活動,誠摯地邀請並勸勉他們同心合意地讚美主。因此,讓我們從上帝可能幫助過他任何子民的許多事例中學習,以期盼豐盛;當每個人都述說自己所領受的個人恩惠時,願所有人都同心合意、公開地讚美上帝。我們公開感謝上帝,不僅是為了讓人們見證我們的感恩,也是為了讓他們效法我們的榜樣。


4. 我尋求耶和華,他應允了我。詩人在此更清楚、更充分地解釋了他所說的喜樂。首先,他告訴我們他的禱告已蒙垂聽。他將此應用於所有敬虔的人,使他們因這寶貴的見證而受鼓勵,激勵自己禱告。尋求上帝的含義從以下子句中顯而易見。在某些地方,它的含義不同,即專心致志地事奉上帝,並將所有思想都導向他。在這裡,它僅僅意味著向他求助;因為緊接著上帝應允了他;並且他被恰當地稱為應允禱告和懇求。詩人所說的恐懼,以結果代原因,是指嚴重困擾他心靈的危險;然而,他無疑承認自己曾被恐懼嚇倒和攪動。他並沒有以平靜安穩的心態看待他的危險,彷彿他從遠處和高處觀察它們,而是被無數的憂慮嚴重折磨,他可以公正地談論他的恐懼和驚恐。不僅如此,他使用複數形式,表明他不僅以一種方式受到極大的驚嚇,而且被各種各樣的麻煩分散了注意力。一方面,他看到殘酷的死亡在等待著他;另一方面,他的心可能充滿了恐懼,唯恐亞吉會為了取悅掃羅而將他送給掃羅,就像不敬虔的人習慣於拿上帝的兒女取樂一樣。既然他已經被發現並背叛過一次,他完全可以得出結論,即使他逃脫了,掃羅的僱傭刺客也會在四面八方埋伏他。亞吉對他懷有的仇恨,既因為歌利亞的死,也因為他自己軍隊的毀滅,也可能引起許多恐懼;特別是考慮到他的敵人可能立即對他施加報復,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的殘酷不會因為讓他遭受某種溫和的死亡方式而平息。fa654 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以便如果我們因周圍的危險而感到恐懼時,我們的軟弱不會阻止我們呼求上帝。即使是大衛,眾所周知他在英雄氣概和勇氣方面超越他人,也沒有鐵石心腸來抵禦所有的恐懼和警報,但他有時會感到極大的不安和恐懼。


5. 他們必仰望他,必流向他。我已經暗示過,這一節和下一節應與前一節聯繫起來閱讀。大衛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為他人樹立了榜樣,使他們可以自由無懼地親近上帝,向他獻上禱告。現在,他說他們必來,而且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前兩個動詞在希伯來文中以過去時態表達;但我毫無疑問,這句話應該這樣解釋:當他們仰望他,流向他時,他們的臉必不蒙羞。因此,我將它們翻譯成將來時態。大衛並不是在講述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在讚美向他自己顯現的恩惠的果實。我知道有些譯者將「他」指大衛,fa655 因為他緊接著就以第三人稱談論自己。其他人則更恰當地解釋它. 關於上帝本身. 對於希伯來動詞wrhn, naharu, 也存在意見分歧, 有些人認為它源自詞根rwa, or, 將其解釋為被啟發. fa656 但在我看來, 這個詞的自然意義在這裡顯得非常恰當. 好像他曾說過, 現在將設立一面鏡子, 人們可以在其中看到上帝平靜而仁慈的面容. 因此, 貧窮和受苦的人從今以後將敢於仰望上帝, 並以最大的自由投靠他, 因為不再有任何不確定性會阻礙他們或使他們懶惰. 然而, 如果有人更喜歡「啟發」這個詞, 其含義將是, 那些以前在黑暗中 languished 的人將仰望上帝, 好像一道光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而那些被擊倒並被羞恥淹沒的人, 將再次以歡樂裝扮他們的面容. 但由於兩種情況下的含義實質上是相同的, 我不太傾向於爭論兩種解釋中哪一種應該優先.


6. 這個窮人呼求, 耶和華聽見了. 大衛在這裡讓所有敬虔的人談論自己, 更強調地表達他的榜樣對鼓勵他們有多大的份量. 他們說, 這個窮人呼求了. 因此上帝邀請所有窮人向他呼求. 他們在大衛身上看到了所有敬虔之人共同的益處. 因為上帝今天也同樣願意並準備好傾聽所有受苦之人, 只要他們以同樣的信心向他發出嘆息, 願望和呼求, 就像他當時傾聽大衛一樣.


詩篇 34:7-10


7. 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8. 你們要嘗嘗看,就知道耶和華是好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9.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10. 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


7. 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大衛在此一般性地論述了上帝對所有敬虔之人的父愛;由於人的生命暴露在無數危險之中,他同時教導我們,上帝能夠搭救他們。特別是信徒,他們如同羊在狼群中,被各種形式的死亡包圍,不斷地被即將來臨的危險所困擾。因此,大衛斷言,上帝的僕人受到天使的保護和捍衛。詩人的目的是表明,儘管信徒面臨許多危險,但他們可以確信上帝將是他們生命的忠實守護者。但為了更堅定他們這種希望,他同時補充說,上帝藉著天使的能力和服事來保護那些他要保守安全的人,這並非沒有道理。上帝獨自的能力本身足以做到這一點;但出於對我們軟弱的憐憫,他允許使用天使作為他的僕人。知道上帝有無數的天使軍團,隨時準備為他服務,只要他樂意幫助我們,這對我們信心的堅固大有裨益;甚至,那些被稱為執政的和掌權的天使,也時刻關注著我們生命的保護,因為他們知道這項職責已託付給他們。上帝確實被恰當地稱為他教會的城牆,以及她的一切堡壘和防禦之地;但為了適應我們目前不完美的狀態,他藉著天使的幫助來彰顯他的能力。此外,詩人在此以單數形式所說的一個天使,應適用於所有其他天使:因為他們被統稱為「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的服役的靈」(希伯來書 1:14);聖經在其他地方教導我們,每當上帝樂意,並且他知道這對他的子民有益時,許多天使都會被指派來照顧他的每一個子民(列王紀下 6:15;詩篇 91:11;路加福音 16:22)。因此,所說的總結是,無論我們的敵人數量多麼龐大,我們所面臨的危險多麼巨大,上帝的天使都以不可戰勝的能力不斷地看顧我們,並在各方面為我們佈陣,以幫助我們並將我們從一切邪惡中解救出來。


8. 你們要嘗嘗看,就知道耶和華是好的。在這節經文中,詩人間接地責備人們的遲鈍,因為他們沒有察覺到上帝的良善,這對他們來說應該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藉著「嘗嘗看」這個詞,他立刻表明他們沒有品味;同時,他將其原因歸結為他們吞噬上帝的恩賜卻不品味它們,或者由於病態的厭惡而忘恩負義地隱藏它們。因此,他呼籲他們激發他們的感官,並帶來一個具有某種品嚐能力的味覺,以便上帝的良善能被他們認識,或者更確切地說,被他們顯明。這些詞的字面翻譯是:「嘗嘗看,因為耶和華是好的」;但助詞「yik, ki」(因為)是解釋性的。因此,大衛的意思是,上帝方面沒有任何阻礙敬虔之人(他在此特別對他們說話)藉著實際經驗認識他的良善。由此可見,他們也感染了普遍的遲鈍病。此教義由隨後立即添加的應許所證實,即「信靠他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從不辜負那些尋求他恩惠之人的期望。我們自己的不信是唯一阻礙他以豐盛和慷慨的方式滿足我們一切美好事物的障礙。


9.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敬畏他。這裡勸勉上帝的子民追求聖潔和公義,以便為神聖的祝福開闢通道。我們知道,人們習慣於通過欺詐、掠奪甚至不正當的暴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信徒不可能不感到某種模仿惡人的渴望,並在一定程度上嫉妒他們的繁榮,以至於他們有時允許自己與狼為伍。儘管他們自願避免一切不正當的暴力,但周圍人的普遍生活方式像一場風暴一樣將他們捲走;同時,他們認為必要性足以為自己辯護。大衛像用韁繩一樣抑制這些誘惑,應許上帝的子民只要敬畏上帝,一切都會好起來,他將敬畏上帝與一切邪惡和欺騙性的計謀相對立;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那些追求單純的人是傻瓜,因為這樣做他們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和好處。因此,當不敬虔的人害怕貧困,肉體上的理性促使他們嘗試任何他們可能想到的方法來避免貧困時,大衛在這裡證明上帝會照顧敬虔的人,使他們永不匱乏。他說,不要讓恐懼或不信任使你偏離追求正義,因為上帝從不離棄那些在他面前行義的人。因此,詩人吩咐他們將榮耀歸給上帝,單單從他那裡期望更多,而不是惡人從他們欺騙性的交易和非法行為中期望的。此外,由於不義在世界各地肆無忌憚地猖獗,他明確呼籲聖徒保持警惕,因為他對混雜的群眾沒有任何幫助。這與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相反,即當善良和單純的人的正直暴露在惡人的意願之下時,正直卻比一切欺詐和不義的資源更安全。因此,他勸告那些自願努力正直行走的聖徒不要偏離敬畏上帝,這並沒有矛盾;因為我們知道,當除了追求世界及其誘人的享樂之外,似乎沒有希望過上幸福和繁榮的生活時,虔誠的光芒是多麼容易被遮蔽和熄滅。


詩人通過一個非常恰當的比較來說明這個教義,即上帝為他的人民提供一切必需品,並緩解他們的匱乏,而獅子,其兇猛程度超過地球上所有野獸,卻在飢餓中徘徊尋找獵物。有些人認為,以獅子之名,那些沉迷於暴力和掠奪的人被比喻性地描述;但在我看來,這太過精妙。大衛只是簡單地斷言,那些防範一切不義的人,這樣做會比掠奪和搶劫獲益更多;因為主餵養他的人民,而即使是獅子和其他食肉動物也常常忍受飢餓。那麼,他說的是,獅子寧願餓死,也不願上帝讓那些正直和真誠的人缺乏必需的食物,他們單單滿足於他的祝福,只從他手中尋求食物。因此,凡是這樣將憂慮卸給上帝,並完全信賴他父性的良善和慷慨的人,都將在人中間安靜和平地生活,不受任何傷害。如果有人反對,"""義人與有德之人並非總能免於貧困,我回答說,當他們陷入極度困境,不知所措時,上帝之手會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手,fa659 因此結果總是表明,我們向祂祈求生命所需的一切,絕非徒勞。


詩篇 34:11-14


11. 眾子啊,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 12. 誰願長壽,愛好日子,得見福樂? 13. 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14. 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11. 眾子啊,fa660 來,聽我的話。詩人繼續以更懇切的語氣勸勉信徒,讓他們知道,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公正無害地對待所有人更有益的了。由於大多數人認為,獲得幸福安逸生活的最佳捷徑,在於努力在暴力、欺詐、不公和其他惡意手段上超越他人,因此有必要經常重複這一教義。此外,由於有必要使人的心靈達到一種受約束和謙卑的狀態,他稱他們為他的孩子,試圖通過這種溫和而有禮的稱呼來平息所有頑固的情緒。在如此多的攻擊中,只有那些被溫順之靈賦予最大謙遜的人才能屹立不搖。因此,先知一開始就告訴他們,他所規定的生活準則,只有那些溫順和順從的人才能遵守和服從。同樣,來這個詞和聽從的命令也是如此;它們暗示,人應當放下一切任性,制服心靈的熱情和衝動,變得溫順和謙卑。他將敬畏主作為虔誠和聖潔生活的準則:彷彿他說,雖然美德和公義人人掛在嘴邊,但很少有人過著聖潔的生活,並按照他們應有的方式生活;因為他們不知道事奉上帝是什麼。


12. 誰願長壽?先知並非在詢問是否有這樣的人,彷彿所有人都自願招致降臨在他們身上的苦難;因為我們知道,所有人都無一例外地渴望在幸福中生活。但他嚴厲譴責人們在慾望的頑固和追求幸福的徒勞中所表現出的盲目和愚蠢;因為當所有人都尋求並熱切地致力於獲取對他們有利的東西時,一百人中幾乎找不到一個努力通過公正和公平的手段來換取和平、安靜和理想生活狀態的人。因此,先知告誡他的門徒,幾乎整個世界都被自己的愚蠢所欺騙和誤導,他們從神聖的祝福之外的任何來源承諾自己幸福的生活,而上帝只將祝福賜予那些真誠和正直的人。但這聲感嘆中還有更大的熱情,更能有效地喚醒遲鈍和昏睡的心靈去面對這個世界的進程;彷彿他說,既然所有人都熱切渴望幸福,為什麼幾乎沒有人努力去獲得它,而每個人卻因自己的過錯,反而給自己帶來各種麻煩呢?


13. 謹守口舌,不出惡言。大衛在此所傳達的訓誡,是關於一種非常罕見的美德,即我們在言談中應當誠實,沒有詭詐。有些人確實將其理解為更廣泛的意義,認為這第一句話譴責了誹謗。但在我看來,更簡單、更切題的理解是,這與他在第二句話中重複的內容具有相同的含義,即我們不應對鄰舍說詭詐的話,以免我們的言語成為誘捕他們的手段。既然沒有什麼比規範我們的言談,使我們的言語真實地反映我們的心思更困難的了,大衛便呼籲我們對此進行嚴格而警惕的控制,不讓它放任自流,以免它成為我們欺騙他人的原因。


14. 離惡行善。詩人在此命令神的兒女遠離一切邪惡,並致力於為鄰舍行善。這節經文通常被引用,彷彿大衛在此論述了悔改的兩個部分。悔改的第一步是,罪人放棄他所沉溺的惡習,並放棄他以前的生活方式;第二步是,他按照公義規範自己的行為。但在這裡,我們更特別地被教導應當如何對待我們的鄰舍。正如經常發生的那樣,一個人不僅對某些人慷慨,甚至揮霍,或者至少通過善行幫助許多人,卻通過欺詐和傷害來冤枉他人,大衛非常恰當地首先說,那些希望自己的生命在神面前蒙悅納的人,應當戒除作惡。另一方面,既然許多人認為,只要他們沒有欺詐、冤枉或傷害任何人,他們就已經履行了神對他們的要求,他同樣恰當地補充了關於對鄰舍行善的另一條誡命。神不希望他的僕人閒懶,而是希望他們彼此幫助,彼此關心對方的福祉和繁榮,並盡力促進之。大衛接下來教導了維護和平的責任:尋求和睦,一心追趕。現在我們知道,這需要溫柔和忍耐來維持。但是,由於我們經常與脾氣暴躁、好爭鬥、固執己見的人打交道,或者與那些在最輕微的場合也隨時準備挑起爭端的人打交道;而且許多惡人也激怒我們;而且有些人通過自己的邪惡,盡其所能地疏遠好人的心,而另一些人則刻意尋找爭執的理由;他教導我們不僅應當尋求和平,而且如果和平似乎在任何時候都離我們而去,他命令我們不懈地盡一切努力去追趕它。然而,這必須在一定限制下理解。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善良謙卑的人盡其所能地維護和平時,非但沒有軟化惡人的心,或使他們傾向於正直,反而激發了他們的惡意。他們的邪惡也經常迫使我們與他們分離,並避開他們;不,當他們藐視神,彷彿向他公開宣戰時,我們若不反對和抵制他們,就是不忠和叛國。但大衛在這裡的意思只是,在我們自己的個人事務中,我們應當溫順和謙讓,並盡我們所能地維護和平,儘管維護和平可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麻煩和不便。


詩篇 15-17


15.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垂聽他們的呼求。 16. 耶和華的臉色向行惡的人,要從地上除滅他們的名號。 17. 他們呼求,耶和華就聽見,並救他們脫離一切的患難。


15.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我們忍耐的最佳支持是堅信上帝顧念我們,並且每個人只要堅持正直和公義的道路,就必在他的保護下安然無恙。因此,為了使信徒在努力保持清白時不至於認為自己任憑世界的擺佈,也不至於因此恐懼而偏離正道,大衛勸勉他們思想上帝的護理,並確信他們在他的翅膀下是安全的。所以他說,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為要保護他們,使善良和單純的人能更愉快地堅持他們的正直。同時,他也鼓勵他們在任何時候若受到世界不公的迫害,就當懇求和禱告。他說耶和華的耳朵垂聽他們的呼求,這教導我們,凡被任意和不公義迫害的人,在一切患難中,只要呼求上帝為他們的伸冤者,就必找到及時和合適的補救。另一方面,他宣告,雖然上帝有時似乎對人的惡行視而不見,似乎忽略了他們,因為他沒有立即懲罰他們,但沒有什麼能逃過他的察看。他說,當惡人因不受懲罰而自以為是時,上帝正在看顧,為要從地上除滅他們的名號(<600510>彼得前書 5:10)。他特別提到這種懲罰,因為不敬虔的人不僅期望他們一生幸福,而且還幻想他們將在這個世界上享受永生。彼得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fa662 非常明智地應用了這段經文,以平息我們的悲傷和安撫我們的不耐煩,每當惡人的驕傲和傲慢使我們超越了應有的界限時。對於保持我們的節制來說,沒有什麼比依賴上帝的幫助,並憑著良心的見證,信賴他的判斷更有用了。如果有人反駁說,好人卻經歷了相反的情況,他們長期受苦之後,最終卻得不到幫助或安慰;我回答說,上帝賜予義人的幫助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也不是以相同的程度賜予的;然而他如此減輕他們的煩惱,以至於從不離棄他們。此外,即使是最好的人也常常使自己得不到上帝的幫助;因為百人中幾乎沒有一人能堅持如此正直的道路,以至於不因自己的過錯而遭受一些惡事。但是,一旦他們跌倒,為了不讓罪在他們裡面生根,上帝就懲罰他們,而且常常比那些他為了徹底毀滅而寬恕的被棄絕者懲罰得更嚴厲。fa663 然而,無論世事看起來多麼混亂和複雜,好人會發現上帝並沒有徒然應許他們幫助,以抵禦惡人的暴力和傷害。


17. 他們fa664呼求,耶和華就聽見。詩篇作者的意思是,他們每當呼求,就必蒙垂聽。這是一個適用於所有時代的教義;大衛不僅僅是講述上帝一兩次所做的事,而是他慣常所做的事。這也是對前一句話的證實,他在那裡說耶和華的耳朵垂聽義人的呼求;因為他現在藉著果效證明,當我們向他陳述我們的抱怨和呻吟時,上帝並非充耳不聞。藉著「呼求」這個詞,我們被教導,雖然上帝保護義人,但他們並非免於逆境。他以奇妙的方式規範他所提供的保護,儘管如此,他仍透過各種考驗來鍛鍊他們。同樣地,當我們在此看到救贖只應許給那些呼求上帝的人時,這應當成為我們向他禱告的不小鼓勵;因為他並不希望敬虔的人如此看待他的旨意而沉溺於懶惰,而是希望他們堅信他是他們安全的守護者,並將他們的禱告和懇求指向他。


詩篇 34:18-22


18.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他拯救靈裡受傷的人。19. 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必救他脫離這一切。20. 他保守他所有的骨頭:沒有一根折斷 fa665 21. 但惡意必殺戮惡人;恨惡義人的必被毀滅。22. 耶和華救贖他僕人的靈魂,信靠他的人必不滅亡。


18.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大衛在此闡明並進一步擴展了前述的教義,即上帝是他子民的拯救者,即使他們被降到極低,甚至可以說,半死不活。當上帝的恩典遲延,並且對它的所有體驗都如此撤回,以至於我們的精神開始衰竭時,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更甚者,說上帝靠近信徒,即使他們的心靈昏厥和衰竭,並且他們瀕臨死亡,這對人類的感官和理性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但藉此,當他將我們從墳墓中再次提升時,他的能力就更加清晰地顯現出來。此外,信徒被如此徹底地擊倒和折磨是合適的,這樣他們才能單單在上帝裡面重新呼吸。從中我們也學到,沒有什麼比斯多葛學派所誇耀的心靈高傲更與真正的忍耐相悖的了;因為我們只有當真正的內心痛苦使我們在上帝面前謙卑,以至於我們在他面前俯伏於塵土中,他才能將我們提升時,才被視為真正謙卑。這是一個充滿最甜蜜安慰的教義,即即使我們被一連串的苦難所淹沒,並且可以說,幾乎被剝奪了生命,上帝也不會離開我們。


19. 義人多有苦難。詩人在此預料到心中經常出現的想法:「上帝怎麼會關心義人呢?他們不斷地受到如此多的災難和考驗的困擾;上帝的保護有什麼用呢?除非那些愛好和平的人享受和平與安寧?還有什麼比那些不給任何人製造麻煩的人自己卻以各種方式受到折磨和苦難更不合理的呢?」因此,為了不讓那些不斷襲擊我們的誘惑動搖我們對上帝旨意的信念,我們應該記住這個教訓,即儘管上帝管理義人,並為他們的安全提供保障,但他們仍然受到許多苦難的影響和暴露,這樣,透過這些考驗,他們可以證明他們堅不可摧的恆心,並更多地體驗到上帝是他們的拯救者。如果他們免於各種考驗,他們的信心就會衰退,他們就會停止呼求上帝,他們的虔誠就會隱藏和不為人知。因此,他們必須受到各種考驗的鍛鍊,特別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可以承認他們在無數的死亡中被上帝奇妙地保守。如果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它可能看起來是偶然的,或者是機遇的結果;但是當無數和無盡的邪惡接踵而至時,當上帝總是向他們伸出援手時,上帝的恩典就不能不為人知。因此,大衛告誡信徒,無論什麼邪惡威脅他們,都不要失去勇氣;因為上帝,"""誰能輕而易舉地將他們從死亡中拯救出來,一次或一千次,永不辜負他們的期望。他補充的關於他們的骨頭的內容,似乎不無助於闡明這一教義的真理,並教導我們那些受上帝保護的人將免於一切危險。因此,他宣稱,上帝會確保他們的一根骨頭也不會折斷;在這個意義上,基督也說,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 (路加福音 12:7)


21. 但惡意必殺戮惡人。希伯來文 h[r, raäh,我翻譯為惡意,有些人寧願翻譯為苦難,這樣的意思就是,不敬虔的人將悲慘地滅亡,因為最終他們將被災難所淹沒。然而,另一種翻譯更具表現力,即他們的邪惡,他們認為自己以此為堡壘,將落在他們自己的頭上。因此,正如大衛之前教導的,沒有比公正無瑕的生活更好的防禦,所以現在他宣稱,惡人的一切邪惡企圖,即使沒有人以任何方式反對他們,也將轉向他們自己的毀滅。在經文的第二句中,他指出,正是為了義人的緣故,才規定不敬虔的人自己是他們自己毀滅的原因和工具。他說,那些恨義人的人將被毀滅。因此,讓這成為我們的銅牆鐵壁和確切的防禦;無論圍困我們的敵人有多少,我們都不應該害怕,因為他們已經註定要毀滅。大衛在最後一節經文中證實了同樣的事情,他說,耶和華救贖他僕人的靈魂。他們如何在如此多的危險中,即使片刻,也能安全地保存下來,除非上帝介入他的力量來保護他們?但「救贖」這個詞表達了一種與肉體相悖的保存方式。因為我們必須首先被判處或註定死亡,然後上帝才能作為我們的救贖主出現。由此可見,那些過於倉促,除非上帝迅速出現,為他們帶來拯救,否則無法意識到上帝能力的人,阻礙了上帝恩典的傳播。此外,為了不讓任何人僅憑道德或哲學美德來判斷上帝的僕人,正如它所說的,大衛將此指定為他們可以被認識的主要標誌,即他們信靠上帝,他們的救恩也依賴於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