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愚頑人心裡說:沒有 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14: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 神的沒有。
14:3 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14:4 作孽的都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並不求告耶和華。
14:5 他們在那裡大大地害怕,因為 神在義人的族類中。
14:6 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
14:7 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
詩人首先描述了幾乎所有人都已陷入的對上帝的邪惡蔑視。為了使他的抱怨更具分量,他將其描繪為上帝親自說出的。之後,他用補救的希望來安慰自己和他人,他確信上帝很快就會提供補救,儘管在此期間,他因所見的混亂而呻吟並感到深深的痛苦。fa262
大衛的詩,交給伶長。
詩篇 14:1
1.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敗壞了。fa263,他們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許多猶太人認為這篇詩篇預言了他們民族未來的壓迫:彷彿大衛藉著聖靈的啟示,哀嘆上帝的教會在外邦人的暴政下所受的苦難。因此,他們將這裡所說的歸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他們分散的狀況,彷彿他們是野獸吞噬的上帝的寶貴產業。但顯然,他們為了掩蓋自己民族的恥辱,毫無根據地將關於亞伯拉罕悖逆子孫的話語扭曲並應用於外邦人。fa264 我們當然找不到比使徒保羅更合格的解釋者了,他明確地將這篇詩篇應用於律法之下的人民(羅馬書 3:19)。此外,即使我們沒有這位使徒的見證,這篇詩篇的結構也清楚地表明,大衛所指的更多是信徒的國內暴君和敵人,而不是外國的敵人;這一點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知道,看到邪惡在教會中爆發並盛行,善良和單純的人無辜受苦,而惡人卻隨心所欲地殘酷統治,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誘惑。這種悲慘的景象幾乎完全使我們灰心喪志;因此,我們非常需要從大衛在這裡為我們樹立的榜樣中得到堅固:這樣,在我們所見的教會最嚴重的荒涼中,我們可以藉著這個確信來安慰自己,即上帝最終會將她從中解救出來。我毫不懷疑這裡描述的是掃羅開始公開暴怒時所造成的猶大混亂和荒涼的狀態。那時,彷彿上帝的記憶已從人們心中熄滅,所有的虔誠都已消失,至於人與人之間的正直或誠實,則與敬虔一樣稀少。
愚頑人說。因為希伯來詞 lbn, nabal 不僅指愚蠢的人,也指悖逆、卑鄙和可鄙的人,所以在這裡這樣翻譯並非不合適;但我滿足於遵循更普遍接受的解釋,即所有拋棄對上帝的敬畏並沉溺於不義的世俗之人,都被定為瘋狂。大衛並非指責他的敵人普遍的愚蠢,而是抨擊那些世人認為智慧卓越之人的愚蠢和瘋狂的魯莽。我們通常看到,那些在自己和他人眼中都極其聰明和智慧的人,卻運用他們的狡猾設下陷阱,並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來蔑視和嘲笑上帝。因此,對我們來說,首先重要的是要知道,無論世人如何讚揚這些狡猾和嘲諷的人,他們讓自己沉溺於任何程度的邪惡,但聖靈卻譴責他們是愚蠢的;因為沒有比忘記上帝更野蠻的愚蠢了。然而,我們同時也應該仔細注意詩人得出他們已拋棄所有宗教意識的證據,那就是:他們推翻了所有秩序,"""以致他們不再區分對錯,不顧誠實,也不愛人類。因此,大衛所說的,並非惡人內心隱藏的情感,除非這些情感透過他們的外部行為顯露出來。他話語的含義是:這些人為何如此大膽、如此放肆地沉溺於他們的私慾,以致他們不顧公義或公平;簡而言之,他們瘋狂地衝向各種邪惡,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擺脫了所有的宗教意識,並盡其所能地從他們心中抹去了對上帝的所有記憶?當人們心中保留任何宗教意識時,他們必然會有一些謙遜,並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約束和阻止,不至於完全無視良心的指示。由此可見,當不敬虔的人們如此頑固和放肆地隨心所欲,毫無羞恥之心,這證明他們已經拋棄了對上帝的一切敬畏。
詩人說他們心裡說。他們可能不會用口說出這可憎的褻瀆之言:「沒有上帝」;但他們生活中放蕩不羈的行為,卻響亮而清晰地宣告,在他們心中,那毫無敬虔之心的地方,他們自欺欺人地唱著這首歌。這並非說他們透過冗長的論證或他們所謂的正式三段論來堅持沒有上帝(因為為了讓他們更無可推諉,上帝時不時地讓最邪惡的人也感受到良心的隱痛,使他們不得不承認祂的威嚴和至高無上的權能);而是上帝灌輸給他們的任何正確知識,他們一部分因對祂的惡意而扼殺,一部分則加以敗壞,直到他們心中的宗教變得遲鈍,最終死亡。他們可能不會明確否認上帝的存在,但他們想像祂被關在天上,被剝奪了祂的公義和權能;這正是用偶像來取代上帝。彷彿審判之日永遠不會到來,他們不必在祂面前受審,fa265 他們在生活中的所有交易和事務中,都努力將祂推到最遠處,並從他們心中抹去對祂威嚴的一切認識。fa266 當上帝被從祂的寶座上拖下來,並被剝奪了祂作為審判者的身份時,不敬虔達到了極點;因此,我們必須得出結論,大衛在宣告那些放縱自己犯下各種邪惡,並抱著僥倖逃脫懲罰的希望的人,在他們心中否認有上帝時,他所說的絕對是真實的。由於詩篇五十三篇,除了其中一些詞語有所改動外,正是本詩篇的重複,我將在適當的地方,隨著我們的進程,指出兩篇詩篇之間的差異。大衛在這裡抱怨他們做了可憎的事;但對於「事」這個詞,那裡使用的詞是「不義」。應該注意的是,大衛並非只說一件事或兩件事;而是正如他所說,他們顛倒或敗壞了所有合法的秩序,所以現在他補充說,他們已經污染了他們的整個生命,使其變得可憎,他提出的證據是,他們在彼此的交往中不顧正直,卻忘記了所有的人性,以及對同胞的所有仁慈。
詩篇 14:2-3
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看有沒有明白的,有沒有尋求上帝的。 3. 他們都偏離了正路,一同變為污穢,[或腐爛;]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這裡引入上帝親自談論人類的墮落,這樣就使得大衛的論述比他親自說出這句話更具說服力。當上帝被展現為坐在寶座上審視人類行為時,除非我們極度麻木,否則祂的威嚴必會使我們感到恐懼。犯罪習慣的影響是,人們在罪中變得麻木不仁,一無所知,彷彿被濃厚的黑暗籠罩。因此,大衛為了教導他們,當邪惡在世上逍遙法外時,他們自欺欺人、自以為是毫無益處,他見證上帝從天上俯視,四處觀察,以了解人類所做的一切。誠然,上帝無需進行調查或搜尋;但當祂將自己比作人間的法官時,這是為了適應我們有限的能力,並使我們能夠逐漸理解祂那我們的理性無法一下子領會的奧秘天意。但願這種說話方式能教導我們將自己呈現在祂的審判台前;並且,當世人自欺欺人,而那些被定罪的人試圖通過他們的漫不經心、虛偽或無恥來將他們的罪惡埋葬在遺忘中,並像醉酒一樣在他們的頑固中盲目時,我們能通過反思這個真理來擺脫所有的冷漠和愚蠢,即上帝仍然從祂天上的高位俯視,並看到下面發生的一切!
看看是否有明白的人。由於一個美好而正直的生活的整個經濟都取決於我們是否被理解之光所引導和指導,大衛在詩篇開頭公正地教導我們,愚蠢是所有邪惡的根源。在這句話中,他也非常公正地宣稱,正直和正直生活的開始在於一個開明而健全的心智。但是,由於大多數人將他們的智力用於欺騙的目的,大衛隨後立即用一個詞定義了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即它在於尋求上帝;他藉此意味著,除非人們完全獻身於上帝,否則他們的生活就無法井然有序。有些人對我們翻譯為「明白」的詞 lykçm, maskil 理解得過於狹隘;而大衛則宣稱那些被定罪的人完全缺乏所有的理性和判斷力。
他們都偏離了正道。有些人將這裡使用的詞 rs, sar 翻譯為「發臭」,fa267 彷彿讀作「他們每個人都散發出令人不快的氣味」,以便其意義與下一句中的動詞相符,該動詞在希伯來語中意為「腐爛」。但是,沒有必要以相同的方式解釋這兩個詞,彷彿重複了兩次相同的事情。更恰當的解釋是,假設這裡的人們被譴責為犯下了可憎的叛亂,因為他們與上帝疏遠,或遠離了祂;然後指出他們整個生命中令人厭惡的腐敗或腐爛,彷彿叛教者除了散發出腐爛和感染的惡臭之外,什麼也產生不了。希伯來詞 rs, sar 幾乎普遍地以這種意義理解。在詩篇第53篇中,使用了詞 gs, sag,其意義相同。簡而言之,大衛宣稱所有人都被他們任性的慾望所驅使,以至於在他們整個生命中找不到任何純潔或正直。因此,這是一種徹底的背叛,它熄滅了所有的虔誠。此外,大衛在這裡不僅譴責了一部分人,而且宣稱他們所有人都同樣地捲入了相同的譴責。這確實是一個足以引起憎惡的奇蹟,即所有亞伯拉罕的子孫,上帝選擇他們作為祂的特殊子民,從最小的到最大的都如此腐敗。但可能會有人問,大衛為何不作任何例外,為何他宣稱沒有一個義人留下,甚至一個也沒有,然而他稍後又告訴我們,窮人和受苦的人信靠上帝?再者,可能會有人問,如果所有人都邪惡,那麼他詩篇末尾所頌揚的那個未來將被救贖的以色列是誰?不,既然他自己也是那個民族的一員,他為何不至少將自己排除在外?我回答:他這裡所抨擊的是以色列民族肉體和墮落的群體,而上帝為自己分別出來的少數餘民則不包括在內。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3:10中將這句話延伸到全人類的原因。大衛確實哀嘆掃羅統治下事態的混亂和荒涼。然而,同時,他無疑將上帝的兒女與所有未經聖靈重生、卻隨從肉體私慾的人進行了比較。fa268 有些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認為保羅引用大衛的見證時,並非理解為大衛意指人天生墮落腐敗;他們認為大衛想要教導的真理是,統治者和人民中較為顯赫的人是邪惡的,因此,看到不義和邪惡在世上如此普遍地盛行並不奇怪。這個答案遠不能令人滿意。保羅在那裡論證的主題不是大多數人的品格如何,而是所有被自己敗壞本性引導和支配的人的品格如何。因此,必須指出,當大衛將自己和少數敬虔的餘民放在一邊,而將一般民眾放在另一邊時,這意味著上帝的兒女(他們被聖靈重新創造)與亞當的所有後裔(他們被腐敗和墮落所支配)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由此可見,我們所有人在出生時,都從母腹中帶來了這種在大衛這裡所描述的、在整個生命中顯現的愚昧和污穢,並且我們將一直如此,直到上帝藉著他奧秘的恩典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
詩篇 14:4
4. 難道所有作惡的人都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他們不求告耶和華。fa269
這個問題的提出是為了更充分地闡明前面的教義。先知曾說,上帝從天上觀察世人的行為,發現他們都偏離了正道;現在他引入上帝驚訝地呼喊:「這是什麼瘋狂?那些本應愛護我的百姓,並殷勤地為他們做各種善事的人,卻像野獸一樣壓迫和攻擊他們,毫無人性!」他將這種說話方式歸因於上帝,並非因為有任何事情會讓上帝感到陌生或意外,而是為了更強烈地表達他的憤怒。先知以賽亞也以類似的方式(<235916>以賽亞書 59:16),在處理幾乎相同的問題時說:
「上帝看見沒有人,並詫異沒有代求者。」(<235916>以賽亞書 59:16)
的確,上帝本身並不會實際經歷這些情感,但他將自己描繪成具有這些情感,以便當他宣稱我們的罪惡是如此可怕,以至於他彷彿因此而感到激動和混亂時,我們能對我們的罪惡產生最大的恐懼和戰慄。如果我們不比石頭更堅硬,我們對世上盛行的邪惡的恐懼會讓我們毛骨悚然,fa270 因為上帝親自向我們展示了他對邪惡的憎惡。此外,這節經文證實了我開頭所說的,大衛在這篇詩篇中並非談論外國暴君或教會的公開敵人,而是談論他百姓中的統治者和王子,他們擁有權力和榮譽。這種描述不適用於完全不了解上帝啟示旨意的人;因為看到那些不具備道德律法(生活的準則)的人,致力於暴力和壓迫,這並不足為奇。但所譴責的行為的嚴重性,卻因以下情況而大大加劇:正是那些本應餵養和照顧羊群的牧者,fa271 卻殘酷地吞噬羊群,甚至不放過上帝的百姓和產業。在<330301>彌迦書 3:1-3 中也有類似的抱怨:
「我說:雅各的首領啊,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要聽!你們豈不當知道公平嗎?你們恨惡良善,喜愛邪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又吃我百姓的肉,剝他們的皮。」
等等。如果那些自稱認識並事奉上帝的人,對巴比倫人或埃及人施加這種殘酷,那將是一種無法原諒的不公;但當他們像吃飯一樣,以聖徒的血肉來滿足自己時,這是一種如此可怕的罪惡,足以讓天使和人類都感到震驚。如果這樣的人還有一點健全的理智,那就會阻止他們做出如此可怕的瘋狂行為。因此,他們必然完全被魔鬼蒙蔽,徹底喪失了理智和理解力,因為他們明知故犯地以如此不人道的方式剝削和吞噬上帝的百姓。這段經文教導我們,那些自稱是牧者的人,對敬虔之人施加的殘酷行為,是多麼令上帝不悅,多麼可憎。在經文的末尾,當他說他們不求告耶和華時,他再次指出這種放縱邪惡的根源和原因,即這樣的人對上帝沒有敬畏之心。宗教是教導我們彼此維護公平和正直的最佳導師;一旦對宗教的關心熄滅,那麼所有對正義的尊重也隨之消逝。至於「呼求上帝」這句話,它構成了敬虔的主要實踐,它通過提喻法(一種修辭格,以部分代整體)不僅在此處,而且在聖經的許多其他段落中,包含了對上帝的全部事奉。
詩篇 14:5-6
5. 他們在那裡大大戰兢,fa272 因為上帝在義人的世代中 [或與義人同在,或為義人 fa273]。 6. 你們嘲笑窮人的勸告,因為耶和華是他的希望。
5. 他們在那裡大大戰兢。先知現在用最好的安慰來鼓勵自己和所有忠信的人,那就是上帝不會離棄祂的子民,直到末了,最終會顯明自己是他們的保護者。有些人將地點副詞「在那裡」解釋為上帝將在祂的聖徒面前向惡人報仇,因為惡人對他們施加了暴政。但我更傾向於認為,這個詞表達了他們懲罰的確定性,fa274 好像詩人指著它一樣。fa275 它也可能暗示我們從詩篇 53 篇中可以推斷出的內容,即上帝的審判會突然降臨在他們身上,當他們沒有想到時;因為那裡補充說,沒有恐懼的地方,或者,沒有恐懼的時候。fa276 我知道,解經家對這些詞的解釋有所不同。有些人補充了「相等」或「類似」這個詞,並讀作:「沒有與之相等的恐懼。」另一些人則將它們歸因於不敬虔之人所受到的秘密恐懼,即使沒有理由擔憂。上帝威脅那些違背祂律法的人,他們將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以至於他們「無人追趕也逃跑」(利未記 26:17,和箴言 28:1),並且「一片搖動的葉子也要追趕他們」(利未記 26:36),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他們自己就是自己的折磨者,即使沒有外部原因造成,他們也會因精神困擾而焦慮不安。但我認為先知的意思不同,那就是當他們的事情處於最平靜和繁榮的狀態時,上帝會突然向他們發出祂的報應。
「因為他們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帖撒羅尼迦前書 5:3)。
因此,先知以這種前景鼓勵和支持忠信的人,即不敬虔的人,當他們認為自己擺脫了所有危險,並安然慶祝自己的勝利時,將會被突然的毀滅所淹沒。
這樣做的原因在經文的最後一句中補充說明,即因為上帝決心保護義人,並為他們伸張正義:因為上帝在義人的世代中。現在,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祂必然會從天上向那些不公正地壓迫和暴力勒索他們的敵人發出祂的憤怒雷霆。fa277 然而,在我們翻譯為「世代」的詞 rwd, dor 中存在一些歧義。由於這個希伯來語名詞有時表示一個時代,或者人類生命的歷程,所以這句話可以解釋如下:儘管上帝一時可能似乎沒有注意到惡人對祂僕人造成的傷害,但祂始終與他們同在,並在他們的一生中向他們施恩。但在我看來,更簡單和自然的解釋是將這句話解釋為:上帝站在義人一邊,並支持他們,正如我們所說的,fa278 因此 rwd, dor 在這裡將具有與拉丁語中 natio [民族] 有時相同的含義。
在詩篇 53:5 中,詩人補充了一句在這篇詩篇中沒有出現的話:「因為上帝已經分散了圍困你之人的骨頭,你必使他們蒙羞;因為上帝已經棄絕了他們。」通過這些話,先知更清楚地解釋了上帝如何保護義人,那就是通過將他們從死亡的口中解救出來,"""就好像有人擊退了圍攻城鎮的人,並釋放了城裡的居民,他們之前處於極大的困境中,完全被困住了。fa279 因此,我們必須忍受壓迫,如果我們希望在我們最大的危險時刻得到上帝的保護和保守。骨頭這個詞是力量或權力的隱喻。先知特別談到他們的力量;因為如果惡人沒有財富、彈藥和軍隊,這些使他們變得可怕,那麼上帝最終擊潰他們就不會顯得足夠明顯。詩人接下來勸告信徒進行聖潔的誇耀,並讓他們確信可恥的毀滅懸在惡人的頭上。這是因為上帝已經拒絕了他們;如果他反對他們,所有事情最終都會對他們不利。正如我們翻譯為拒絕的sam, maäs,有時表示輕視,有些人將其翻譯為:因為上帝輕視了他們;但我認為這不適合這段經文。更恰當的讀法是:他使他們變得可鄙,或者使他們蒙受恥辱和不光彩。因此,他們在努力提升自己時,彷彿是在蔑視上帝,卻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光彩和惡名。
6. 你們嘲笑窮人的勸告。他抨擊那些嘲笑信徒單純的巨人,因為他們在困境中平靜地期待上帝會顯現自己是他們的拯救者。而且,確實,對於肉體來說,沒有什麼比在上帝尚未解除我們的災難時,卻投靠上帝更不合理的了;原因是因為肉體只根據它目前所看到的恩典來判斷上帝。因此,每當不信者看到上帝的兒女被災難淹沒時,他們就指責他們毫無根據的信心,因為在他們看來是這樣,並用諷刺的嘲笑來嘲笑他們對上帝的堅定希望,儘管他們沒有從上帝那裡得到任何明顯的幫助。因此,大衛蔑視並嘲笑惡人的這種傲慢,並威脅說,他們嘲笑窮人和不幸的人,並指責他們愚蠢地依賴上帝的保護,而不是在災難中沉淪,這將是他們毀滅的原因。同時,他教導他們,沒有任何決定比依賴上帝的決定更明智,而且即使我們被災難包圍,依靠他的救恩和他應許我們的幫助,也是最高的智慧。
詩篇 14:7
7. 誰能從錫安為以色列帶來救恩[或拯救]?當耶和華使他的子民被擄歸回時,雅各將歡喜,以色列將快樂。
大衛在闡述了安慰的教義之後,再次回到禱告和呻吟。藉此他教導我們,儘管上帝可能會讓我們長期受苦,但我們不應該疲倦或失去勇氣,而應該永遠在他裡面誇耀;而且,當我們的困境持續時,我們最有效的安慰就是經常回到禱告的操練中。當他問「誰能帶來救恩?」這個問題時,這並不意味著他正在向左或向右看,或者他轉離上帝去尋找另一個拯救者;他只是想表達他渴望的熱情,就好像他說:「上帝何時才能最終顯現他的救恩,並使其完全顯明?」他所添加的「錫安」一詞,證明他的希望寄託在上帝身上;因為錫安是聖地,上帝曾應許在那裡垂聽他僕人的禱告;而且它是約櫃的居所。那是上帝同在的外在誓約和象徵。因此,他並不懷疑誰會是他的救贖者;但他帶著悲傷的心問道,那唯獨來自上帝的救贖何時才能最終降臨。然而,問題可能會被提出,如果這個禱告指的是掃羅時代,錫安怎麼能恰當地被稱為上帝的聖所呢?我不會否認詩篇作者可能藉著預言之靈預言了尚未實際發生的事;但我認為極有可能,這篇詩篇直到約櫃被安置在錫安山之後才寫成。我們知道,大衛利用閒暇時間將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件寫下來,以造福後代。此外,藉著表達他對以色列得救的渴望,我們被教導他主要關心的是教會整體福祉,他的思想更多地被這個而非他個人所佔據。當我們考慮到,當我們的注意力被我們自己的特定悲傷所佔據時,我們幾乎完全忽略我們弟兄的福祉的危險時,這尤其值得仔細注意。然而,上帝降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特定苦難旨在告誡我們將我們的注意力和關懷引向教會的整體,並思考它的需要,就像我們在這裡看到大衛將以色列與他自己包括在內一樣。
當主使他的百姓歸回被擄之地時,大衛用這些話總結說,上帝不會讓信徒在持續的悲傷中消沉,正如另一篇詩篇所說的(詩篇126: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他無疑旨在堅固和鼓勵自己以及所有敬虔的人盼望所應許的救贖。因此,他首先說,儘管上帝可能會延遲,或者至少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匆忙,但他仍然會藉著將他的百姓從被擄之地贖回,顯示自己是他們的保護者。其次,他藉著闡明其結果將是喜樂的,因為它最終將轉變為歡樂,來減輕他們的悲傷。他所提及的被擄,不是巴比倫的,也不是他的百姓分散在異教國家中;它更指的是國內的壓迫,當惡人在教會中像暴君一樣行使統治時。因此,這些話教導我們,當這樣兇猛的敵人毀壞和摧毀上帝的羊群,或傲慢地踐踏它時,我們應該求助於上帝,他的特殊職責是將他的以色列從所有他們被分散的地方聚集起來。他所使用的「被擄」一詞意味著,當惡人隨意推翻教會中所有良好和合法的秩序時,它就變成了巴比倫或埃及。此外,儘管大衛將聖潔百姓的喜樂推遲到他們得救的時候,但這種安慰性的前景不僅應該有助於緩和我們的悲傷,而且應該將其與喜樂混合和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