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詩篇 27

 27:1 (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或譯:力量),我還懼誰呢?

27:2 那作惡的就是我的仇敵,前來吃我肉的時候就絆跌仆倒。

27:3 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我的心也不害怕;雖然興起刀兵攻擊我,我必仍舊安穩。

27:4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

27:5 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裡,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

27:6 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他的帳幕裡歡然獻祭;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

27:7 耶和華啊,我用聲音呼籲的時候,求你垂聽;並求你憐恤我,應允我。

27:8 你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心向你說:耶和華啊,你的面我正要尋求。

27:9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發怒趕逐僕人,你向來是幫助我的。救我的 神啊,不要丟掉我,也不要離棄我。

27:10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27:11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

27:12 求你不要把我交給敵人,遂其所願;因為妄作見證的和口吐凶言的,起來攻擊我。

27:13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27:14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


-----------------------------------------

在這篇詩篇中,大衛重述了他在極大危險中操練自己的渴望和默想。他將感謝與之混合,表明這是在他得救之後寫成的。這也很可能他同時重複了在他不同默想中操練他思想的禱告。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這位聖人被賦予了何等不可戰勝的靈魂力量,使他能夠克服敵人最嚴峻的攻擊。他奇妙的虔誠在此閃耀,他希望活著只是為了事奉上帝:任何焦慮或麻煩都不能使他偏離這個目的。


大衛的詩。


詩篇 27:1-3


1.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 2. 那作惡的,就是我的仇敵,我的仇敵,來喫我肉的時候,就絆跌仆倒。 3. 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我的心也不害怕;雖然興起刀兵攻擊我,我卻仍舊安穩。


1.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這開頭可以理解為大衛已經經歷了上帝的憐憫,因此發表了他感恩的見證。但我更傾向於另一種解釋,即他意識到自己必須與最尖銳的試探作鬥爭,因此他預先堅固自己,並可以說為信心積累了素材:因為聖徒必須認真地與自己搏鬥,以擊退或制服肉體如此容易滋生的疑慮,使他們能夠愉快而迅速地投身於禱告。因此,大衛在經歷了各種風暴之後,終於恢復過來,並對困擾他的麻煩發出勝利的歡呼,他高興地說,每當上帝顯現他的憐憫和恩惠時,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他所使用的詞語的累積進一步暗示了這一點,他稱上帝不僅是他的亮光,而且是他的拯救,是他生命的磐石或力量。他的目的是,為他各種各樣的恐懼設置三重盾牌,足以抵禦它們。眾所周知,亮光一詞在聖經中用來表示喜樂,或幸福的完美。此外,為了闡明他的意思,他補充說上帝是他的拯救和他生命的力量,因為正是藉著他的幫助,他才感到安全,擺脫了死亡的恐懼。當然,我們發現我們所有的恐懼都源於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過於焦慮,卻不承認上帝是它的保守者。因此,我們無法獲得安寧,直到我們確信我們的生命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因為它受到他全能的保護。這個疑問也表明大衛對神聖保護的重視程度,因為他如此大膽地對抗他所有的敵人與危險。而且,除非我們信靠他應許的幫助,敢於誇耀我們安全的確定性,否則我們確實沒有對上帝給予應有的敬意。大衛彷彿用天平衡量了地上和地獄的所有力量,他認為這一切都比羽毛還輕,並認為只有上帝遠遠超過一切。


因此,讓我們學會如此重視上帝保護我們的能力,以驅散我們所有的恐懼。這並不是說信徒的心靈,由於肉體的軟弱,可以時刻完全沒有恐懼;但要立即恢復勇氣,讓我們從我們信心的崇高高塔上,輕蔑地俯視我們所有的危險。那些從未嘗過上帝恩典的人會顫抖,因為他們拒絕信靠他,並想像他經常對他們發怒,或者至少離他們很遠。但是,當上帝的應許擺在我們眼前,以及它們所提供的恩典時,如果我們不以堅定不移的勇氣大膽地將他置於我們所有的敵人面前,那麼我們的不信就嚴重地虧待了他。因此,當上帝,"""他親切地吸引我們歸向他,並向我們保證,既然我們已經接受了他的應許,或者因為我們相信他是信實的,他就會照顧我們的安全,所以我們應當高度讚美他的能力,讓它以對他自己的崇拜來擄掠我們的心。我們必須仔細記住這個比較,所有受造物對上帝來說是什麼?此外,我們必須將這種信心延伸得更遠,以便從我們的良心中消除所有的恐懼,就像保羅一樣,當他談到他永恆的救恩時,他大膽地喊道:


「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450834>羅馬書 8:34。)


2. 當惡人,等等。沒有理由像一些解釋者那樣,將這句話翻譯成將來時。fa543 但當我們保留先知所使用的過去時時,這些詞可以有兩種解釋。其含義但在預言性著作中,它通常用於將來時。然而,正如加爾文所說,似乎沒有必要將這段經文中的動詞翻譯成將來時,在這段經文中,大衛可以被視為正在思考上帝對他過去的恩惠的證據,並從中獲得對未來的鼓勵。要麼是,大衛慶祝他藉著上帝的祝福所獲得的勝利;要麼是指他在誘惑中如何鼓勵自己抱最好的希望,即通過思考上帝以前的恩惠。我更喜歡後一種解釋。然而,兩者都歸結為同一件事,並暗示大衛從此沒有理由懷疑上帝的幫助,當他考慮他以前的經歷時;因為沒有什麼比回憶上帝清楚地給我們證明他的恩典、真理和能力的事例更能堅固我們的信心了。因此,我將這節經文與下一節連接起來。在前一節中,大衛回憶起他藉著上帝的幫助已經獲得的勝利;從中他得出結論,無論他被多少軍隊包圍,或者他的敵人對他策劃了什麼惡意,他都會無所畏懼地站起來對抗他們。希伯來語單詞brq karab,意思是接近;但在這裡它指的是大衛的敵人在攻擊他時對他發動的入侵。有些人將其翻譯為戰鬥,但這種翻譯很平淡。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稱他們為惡人或悖逆者,並說他們來吃他的肉,fa544 他表達了他們的野蠻殘忍。


3. 雖然軍隊安營。正如我已經提到的,他從他以前的經驗中推斷,無論遭遇什麼逆境,他都應該抱有希望,並且對上帝的保護沒有任何疑慮,因為上帝的保護在他以前的需要中如此有效地賜予了他。他確實已經在第一節中斷言了這一點,但現在,在進一步證明之後,他重複了它。在營地和軍隊的術語下,他包括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切:好像他說,儘管所有人都密謀毀滅我,我會無視他們的暴力,因為我知道上帝的能力在我這邊,遠遠超過他們。但是當他宣稱,我的心必不懼怕,這並不意味著他會完全沒有恐懼——因為那樣更像是麻木不仁而不是美德;但是為了不讓他的心在必須面對的恐懼下昏厥,他用信心的盾牌來抵擋它們。有些人將這裡翻譯的詞轉移到下一節,意思是說他確信他會住在上帝的家中;但我認為它更屬於前面的教義。因為那時信心才能在適當的時候結出果實,當我們在危險中保持堅定和無所畏懼時。因此,大衛暗示,當考驗來臨時,他的信心將證明是不可戰勝的,因為它依靠上帝的能力。


詩篇 27:4-6


4."""我曾向耶和華求一件事,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並在他殿裡求問。5. 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他必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6. 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他的帳幕裡獻歡呼的祭;我要歌唱,頌讚耶和華。


4. 我曾求一件事。有些人認為這是大衛王國永續的預言,不僅他個人的幸福,也包括他全體人民的幸福都依賴於此;彷彿他說,我對上帝這獨特的恩惠感到非常滿足,以至於我日夜都無法思考其他事情。然而,在我看來,更簡單的解釋是,儘管大衛被逐出故土,妻子被奪,親人離散,最終財產盡失,但他對這些的恢復並不那麼渴望,反而因被逐出上帝的聖所,失去神聖特權而悲傷和痛苦。在「一件事」這個詞下,隱含著一種對比,大衛不顧一切其他利益,顯示出他對事奉上帝的強烈情感;因此,對他來說,被逐出聖所比被拒絕進入自己的家更痛苦。因此,大衛只求一件事,即住在耶和華的殿中,這必須作為一個句子來理解。因為他不可能指某種他壓抑的秘密願望,因為他清楚地宣告了最困擾他的事情。他還補充了堅定的目的,聲明他將不斷重複這些禱告。許多人一開始可能衝勁十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熱情不僅會減弱,甚至幾乎立即熄滅。因此,他聲明他將終生堅持這個願望,以此區分自己與偽君子。


然而,我們必須觀察是什麼動機如此強烈地激勵著大衛。「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他可以在聖殿之外呼求上帝。無論他流亡到哪裡,他都帶著上帝寶貴的應許,所以他不需要如此看重外部建築的景象。他似乎,由於某種粗俗的想像,認為上帝可以被木頭和石頭圍起來。」但是,如果我們更仔細地審視這些話,就會很容易看出,他的目的與僅僅觀看宏偉建築及其裝飾(無論多麼昂貴)完全不同。他確實談到了聖殿的美麗,但他將這種美麗不僅僅歸因於肉眼可見的華麗,更在於它是向摩西顯示的天上樣式,正如出埃及記25:40所寫:


「要謹慎,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去作。」


由於聖殿的樣式並非按照人的智慧建造,而是屬靈事物的形象,先知將他的眼睛和所有情感都投向了這個目標。因此,那些為了支持圖畫和圖像而扭曲這個地方的人,他們的瘋狂確實令人憎惡,因為這些東西不僅不配被列為聖殿的裝飾,反而像糞便和污穢,玷污了所有聖物的純潔。我們現在應該考慮,在基督教或福音時代,信徒是否應該有同樣的心態。我承認,我們與古代的先祖處境非常不同;但只要上帝仍然在某種外部秩序下保守他的子民,並通過地上的教導將他們吸引到他身邊,聖殿仍然有其美麗,這理所當然地應該吸引信徒的感情和渴望。聖言,"""聖禮、公開祈禱以及其他類似的幫助,若被忽視,便是對上帝的邪惡蔑視,因為上帝在這些禮儀中,如同在鏡子或圖像中,向我們顯現自己。


5. 因為他必將我藏在他的帳幕裡。詩人在此應許自己,他的禱告不會徒勞。儘管他暫時被剝奪了可見的聖所,但他毫不懷疑,無論他身在何處,都將體驗到上帝的保護能力。他提及聖殿,是因為聖殿對信徒而言是神聖存在的象徵;彷彿他是在說,他所提出的請求絕非徒勞;因為凡真心、純潔地尋求上帝的人,都將安全地隱藏在他的保護之翼下。因此,他斷言聖殿的形象並非毫無意義,因為在那裡,上帝可以說展開他的翅膀,將真正的信徒聚集在他的保護之下。由此他得出結論,既然他沒有比逃到這些翅膀下尋求庇護更大的願望,那麼在逆境中,在神的保護下,必有避難所為他預備,他告訴我們,這避難所如同磐石,堅不可摧,如同古代為了堅固而習慣在高處建造的塔樓。因此,儘管他當時四面受敵,他卻誇口說他必戰勝他們。的確,在聖經中,這是一種常見的說法,即那些被悲傷壓迫的人,會彎腰駝背,面容沮喪,而另一方面,當他們的喜悅恢復時,他們會抬起頭來。大衛在《詩篇》3:4中說:「耶和華啊,你是我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但因為這裡將圍困與此相對,他意在說,在那個神聖的避難所中,他將被高舉,因此他可以無所畏懼地無視敵人的飛鏢,否則這些飛鏢可能會刺穿他。在希望勝利的同時,儘管他被逼到如此絕境,似乎即將死亡,但他給了我們一個顯著的信心證明;這教導我們不要用外表或可見的手段來衡量上帝的幫助,即使在死亡之中,也要從他強大而勝利的手中盼望拯救。


6. 我要在他的帳幕裡獻上歡呼的祭fa547。藉著莊嚴地許下感恩的誓言,在他脫離危險之後,他再次堅定自己對得救的希望。我們知道,律法下的信徒,在經歷上帝任何顯著的祝福後,習慣以莊嚴的儀式還願。因此,大衛在此,儘管身處流亡,被禁止接近聖殿,卻誇口說他將再次來到上帝的祭壇,獻上讚美之祭。然而,他似乎默然將他應許感謝上帝的聖潔歡慶和歌唱,與世俗的褻瀆勝利相對立。


詩篇 27:7-9


7. 耶和華啊,我用聲音呼籲你的時候,求你垂聽,並憐恤我,應允我。8. 我的心說,fa548 你們當尋求我的面;所以,fa549 耶和華啊,你的面我正要尋求。9.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發怒趕逐僕人,你向來是幫助我的。救我的神啊,不要丟棄我,也不要離棄我。


7. 耶和華啊,求你垂聽我的聲音。詩人再次回到禱告,並藉此宣告他裝備了什麼樣的盔甲來突破他的試探。他用「呼籲」這個詞來表達他的熱切,正如我之前所說,這樣他就能更快地感動神來幫助他。出於同樣的目的,他稍後也提到了他的苦難,因為信徒受壓迫越深,他們的需要就越能促使神向他們施恩。


8. 我的心說。動詞人稱的變化導致了對這節經文的不同解釋。但無論誰仔細審視大衛的意圖,都會發現經文的流暢性。由於我們不應魯莽地闖入神的面前,直到他先呼召我們,大衛首先告訴我們,他仔細思考了神如何溫柔甜美地預防他的子民,自發地邀請他們尋求他的面;然後,他恢復了喜悅,宣告無論神呼召他到哪裡,他都會去。希伯來文單詞°l,leka 的意思有些模糊。它可能與拉丁文的 tibi,to thee,意思相同。但由於希伯來字母 l,lamed,經常用作介詞 of 或 concerning,所以它可以很恰當地翻譯為「我的心說到你」;大多數解釋者都傾向於這種解釋。然而,在我看來,它更可能表示神與先知之間的相互對話。我剛才說過,沒有人能憑信心起來尋求神,除非神先藉著邀請開闢道路,正如我之前從先知的宣告中所示,


「我要說,這是我的子民;他們要說,耶和華是我的神。」(撒迦利亞書 13:9。)


因此,大衛說,這樣就為他尋求神打開了門:他提出這個應許,並以此回應神。fa550 當然,如果沒有這種和諧,沒有人能正確地引導邀請的合唱。因此,一旦我們聽到神向我們顯現,我們就應當衷心地回應「阿們」;我們應當將他的應許視為親自對我們說的,並在心中思考。因此,真正的信徒不需要尋求任何巧妙的詭計或冗長的迂迴來進入神的恩惠,因為這個序言為他們準備了一條如此簡單的道路:「主啊,儘管我們不配蒙你接納,但你命令我們來到你面前的誡命,足以鼓勵我們。」因此,神的聲音應當在我們心中迴響,就像迴聲在空曠的地方一樣,這樣從這種相互的和諧中,就能產生呼求他的信心。


「面」這個詞通常被解釋為幫助或援助;好像是說「尋求我」。但我確信這裡也暗示了聖所,大衛指的是神慣常以某種程度可見的方式顯現自己的模式。毫無疑問,對他形成任何粗俗或肉體的觀念都是不合法的,但由於他指定約櫃作為他同在的標誌,所以它在任何地方都被恰當地稱為他的面。確實,只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遠離神,因為信心與眼見相去甚遠;但同樣真實的是,我們現在看見神,如同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哥林多前書 13:12),直到末日他將公開向我們顯現。因此,我確信,在這個詞之下,向我們呈現的是那些幫助,藉著這些幫助,神將我們提升到他的同在,從他不可思議的榮耀降臨到我們這裡。並在地上賜予我們他天上榮耀的異象。但由於上帝按照他自己的主權意旨,才允許我們瞻仰他(正如他在聖言和聖禮中所做的那樣),我們應當堅定地注視這一景象,以免我們像天主教徒那樣,他們藉著最狂野的發明,邪惡地將上帝變形為任何符合他們幻想或他們頭腦所構思的形狀。


9. 不要向我掩面。詩人優雅地延續了相同的語氣,但含義不同。上帝的面現在被用來描述他恩典和恩惠的明顯效果:彷彿在說,主啊,讓我真正體驗到你曾靠近我,讓我清楚地看到你拯救我的能力。我們必須區分從上帝聖言中獲得的理論知識和所謂的對他恩典的經驗知識。因為上帝在行動中顯現自己(正如他們通常所說),他必須首先在他的聖言中被尋求。接下來的句子,「不要在你的怒氣中丟棄你的僕人」,一些猶太解釋者以過於牽強的方式解釋為,「不要讓你的僕人沉浸在這個世界的邪惡憂慮中,這些憂慮無非是憤怒和瘋狂。」然而,我更喜歡將希伯來詞hfn, natah,翻譯為「轉離」或「移開」,正如許多人所翻譯的那樣。那些解釋為「不要讓你的僕人傾向於憤怒」的人,其含義更為可能。當一個人完全被上帝拋棄時,他內心必然會被抱怨的思想所攪動,並爆發出煩惱和憤怒的表現。如果有人認為大衛現在預料到這種誘惑,我不會反對,因為他並非沒有理由害怕不耐煩,這會削弱我們並使我們超越理性的界限。但我堅持第一種解釋,因為它得到了接下來兩個詞的證實;因此,「怒氣」一詞暗示著對罪的默認;因為,儘管大衛承認上帝可以公正地拋棄他,但他祈求上帝的怒氣。此外,藉著回憶上帝過去的恩惠,他鼓勵自己希望得到更多,並藉著這個論點感動上帝繼續幫助他,不要讓他的工作不完美。


詩篇 27:10-12


10.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11.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12. 求你不要把我交給敵人隨意待我,因為有作假見證的起來攻擊我,並吐出兇暴的話。


10. 我父母離棄我。從聖經歷史來看,耶西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了對兒子大衛的責任,因此有些人認為這裡的貴族和謀士是寓言性的;但這不合適。他們堅持這種顧慮也沒有任何理由。大衛並不是抱怨他被父親或母親不自然地背叛;而是藉著這個比較,他頌揚了上帝的恩典,宣告說,即使他被所有人拋棄,他也會發現上帝隨時準備幫助他。希伯來語助詞yk, ki,大多表示「因為」,但眾所周知,它也常用作時間副詞「當」。因此,大衛的意思是,無論人類之間存在多少仁慈、愛、熱情、關懷或服務,它們都遠不及上帝環繞他子民的父愛憐憫。誠然,人類之間最高程度的愛存在於父母身上,他們愛自己的孩子如同自己的骨肉。但上帝將我們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藉著先知以賽亞宣告,即使母親可能會忘記她懷中的孩子,他也會永遠記念我們(以賽亞書 49:15)。大衛將他置於這個層次,因此,一切美善的源頭遠遠超越所有凡人,他們天生就是惡意和吝嗇的。然而,一種不完美的說話方式,就像以賽亞書63:16中說的,


「你誠然是我們的父。亞伯拉罕不認識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


這一切的要旨是:儘管世上的父母天生傾向於幫助他們的孩子,甚至儘管他們會以最大的熱情努力撫育他們,但即使世上的親情完全熄滅,上帝也會對他的子民履行父親和母親的職責。由此可見,如果我們的信心不能超越所有自然情感,我們就是卑鄙地低估了上帝的恩典;因為自然法則寧可被推翻一百次,上帝也不會離棄他的子民。


11.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許多人認為大衛在這裡請求上帝用他的靈引導他,以免他在行為上超越敵人,變得暴力和邪惡。這個教義無疑非常有用,但它似乎與這段經文的範圍不符。在我看來,一個更簡單的解釋是,大衛渴望上帝向他伸出援手,安全地引導他,使他的事情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以逃避敵人的陷阱和暴力。他將正道與崎嶇難行之地的困難和障礙相對比,他無法克服這些困難,除非上帝承擔起引導他的職責。但是,這樣渴望將自己交託給上帝的保護和看護的人,fa552必須首先放棄狡猾和邪惡的計謀。我們不能期望上帝會祝福彎曲和邪惡的計謀,因為他只應許賜福給心地單純和信賴他信實的人。


12. 不要將我交給敵人。希伯來文名詞çpn,nephesh,意為慾望、意志或願望;大衛的話語暗示,不要將我交給我敵人的喜悅或慾望,因此他暗示,他們貪婪地渴望我的毀滅。上帝以兩種方式拯救他的子民;要麼平息惡人的殘酷,使他們溫順;要麼,如果他允許他們怒火中燒,就限制他們的力量和暴力,使他們徒勞地渴望和努力作惡。詩篇作者隨後補充說,他既受到誹謗和虛假指控的迫害,也受到公開暴力的迫害;因為當他說他們施暴時,fa553他指的是他們只談論戰爭和屠殺。我們因此看到,這位聖人四面楚歌,痛苦不堪。即使他那眾所周知的正直,也無法使他免於惡毒和致命的誹謗,同時他也被敵人的暴力和武力所壓倒。因此,如果惡人有時起來攻擊我們,不僅以威脅和殘酷的暴力,而且為了給他們的敵意披上正義的外衣,用謊言誹謗我們,讓我們記住大衛的榜樣,他受到兩種方式的攻擊;不,讓我們回想一下,上帝的兒子基督所受的傷害,來自說謊的舌頭不亞於來自暴力。fa554此外,這篇禱告是為了安慰我們而寫的,暗示上帝可以維護我們的清白,並以他保護的盾牌抵擋我們敵人的殘酷。


詩篇27:13-14


13.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fa555 14. 你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他必堅固你的心。你當等候耶和華!


13. 我若不信得見耶和華的恩惠。解經家普遍認為,這句話是不完整的。然而,有些人認為,希伯來文的助詞alwl lulë,是用來表示肯定,彷彿是一種誓言;希伯來人習慣於省略地發誓;因為他們在談話中途打斷並使其不完整,他們就補充了一個詛咒,即,"""上帝會懲罰他們,以防他們作偽證。但大多數人給出不同的解釋,即大衛暗示他完全靠信心支持,否則他早已滅亡一百次了。因此,他們得出的意思是,如果我沒有依靠上帝的應許,沒有確信他會安全地保守我,如果我沒有堅定地持守這個信念,我早就徹底滅亡了:沒有其他補救辦法。有些人將「活人之地」理解為天上的產業;但這種解釋是牽強的,與聖經通常的風格不符。當希西家在《以賽亞書》38:11中記載的歌中哀嘆他沒有希望在「活人之地」見到上帝時,他毫無疑問是指今生,因為他立即補充說:「我必不再與世上的居民見人。」類似的說法也出現在另一個地方(《耶利米書》11:19)。大衛當時相信他仍將在這個世界上享受上帝的恩惠,儘管他現在被剝奪了所有蒙恩的經歷,也看不到一絲光亮。因此,他從死亡的黑暗中,應許自己將看到神聖的恩惠,並藉著這個信念維持生命,儘管根據肉體理性的判斷,這已是無可挽回和失喪的。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大衛並沒有輕率地超越神的應許。誠然,「敬虔在凡事上都有益處,因為它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但他若非藉著特別的啟示,並確信有繼承人將永遠坐在他的寶座上(《詩篇》132:11, 12),他絕不敢抱持這種信念。因此,他理所當然地相信,在應許實現之前他不會死去。因此,為了避免任何人不當地模仿他的榜樣,超越信心的界限,有必要了解他獨特之處,以及不屬於我們的地方。然而,總的來說,我們都應該希望,儘管上帝可能不會公開為我們施行拯救,或以可見的方式向我們顯示他的恩惠,但他仍將永遠對我們施憐憫,即使在今生也是如此。


14. 你要等候耶和華。大衛在前面的經文中談到自己,這裡是否將他的話語轉向他人,並以自己的榜樣勸勉他們堅韌和忍耐,這是有疑問的,就像他在《詩篇》31:19的結尾所做的那樣,他在談論自己之後,轉而向所有敬虔的人說話。但由於他這裡使用單數,並且沒有任何標誌表明他將話語指向他人,在我看來,他很可能將其應用於自己,以更多地鼓勵他對上帝的信心,以免他的心在任何時候都感到沮喪。fa556 由於他意識到自己的軟弱,並且知道他的信心是保守他安全的關鍵手段,他及時地為未來加強自己。在「等候」這個詞下,他也提醒自己新的考驗,並將他必須背負的十字架擺在他眼前。當上帝從我們身上收回他的恩典,讓我們在苦難中受苦時,我們就被稱為等候上帝。因此,大衛在經歷了一場衝突之後,準備好迎接新的衝突。但是,當上帝向我們隱藏自己,或延遲他的幫助時,沒有什麼比給予上帝信賴他的榮耀更困難的了,大衛激勵自己積聚力量;好像他說,如果恐懼悄悄地襲擊你;如果誘惑動搖你的信心;如果肉體的感覺騷動起來,不要沮喪;而是努力以堅不可摧的意志超越它們。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上帝的兒女不是靠著悶悶不樂,而是靠著忍耐來得勝的。"""當他們靜靜地將自己的靈魂交託給上帝時. 正如以賽亞所說,


"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233015>以賽亞書 30:15.)


大衛覺得自己無法應付巨大而艱難的努力, 他藉著禱告從上帝那裡借來力量. 如果他只說"像個男人一樣行動", fa557他似乎是在主張自己自由意志的動機, 但他立即補充說, 作為糾正, 上帝會在他身邊加強他的心, 他清楚地表明, 當聖徒們奮力拼搏時, 他們是靠著別人的力量, 而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 大衛不像天主教徒那樣, 把自己的努力放在首位, 然後再祈求神的幫助, 而是盡了自己的本分, 儘管他知道自己本身缺乏力量, 他請求聖靈的恩典來彌補他的不足. 由於他知道戰爭必須持續一生, 每天都會有新的衝突發生, 聖徒的苦難也常常持續很長時間, 他再次重複了他關於等候上帝的話:你只等候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