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8:5 你叫他比天使(或譯: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8: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8:7 【併於上節】
8:8 【併於上節】
8:9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大衛反思上帝對人類的慈父般的恩惠,他不僅僅滿足於為此感恩,而是沉浸在對其的沉思中。
交給伶長,用迦特樂器。大衛的詩。
詩篇 8:1
1.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fa112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fa113 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無論גתית, Gittith,,是指一種樂器,還是某種特定的曲調,或是某首著名且廣為人知的歌曲的開頭,我都不敢妄下定論。那些認為這首詩篇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是在迦特城創作的,這種解釋牽強附會。在我談到的其他三種觀點中,採用哪一種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詩篇本身包含的內容及其目的。大衛確實將上帝在物質宇宙的創造和治理中奇妙的能力和榮耀擺在他眼前;但他只是略微提及這個主題,彷彿是順帶一提,主要強調的是上帝對我們無限的良善。在整個自然秩序中,我們看到了彰顯上帝榮耀的最豐富的素材,但是,由於我們無疑更容易受到自己所經歷的影響,大衛在這裡非常恰當地明確讚美了上帝對人類所顯明的特殊恩惠;因為在我們所能思考的所有主題中,這是我們能看到他榮耀的最明亮的鏡子。然而,奇怪的是他為什麼以感嘆開頭,而通常的方式是先敘述一件事,然後再讚美其偉大和卓越。但是,如果我們記住聖經其他經文中所說的,關於上帝的作為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們就不會驚訝於大衛通過這種感嘆承認自己無法敘述它們。因此,大衛在反思上帝樂意賜予人類的不可思議的良善時,感到他所有的思想和感官都被吞噬,被沉浸在沉思中,他感嘆這是一個值得讚嘆的主題,因為它無法用言語表達。fa114 此外,引導大衛舌頭的聖靈,無疑是藉著他,旨在喚醒人們擺脫他們普遍存在的遲鈍和冷漠,使他們不再滿足於以他們吝嗇和冷淡的方式慶祝上帝無限的愛和他們從他手中得到的無數恩惠,而是將他們全部的心投入到這項神聖的操練中,並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大衛的這種感嘆意味著,當人類心靈的所有能力都竭盡全力地思考這個主題時,fa115 它們仍然遠遠不足。
上帝的名,正如我所解釋的,在這裡應理解為對上帝品格和完美的認識,只要他向我們顯明自己。我不贊同那些認為上帝的名只不過是上帝本身的微妙推測。它應該更多地指他藉以被認識的作為和屬性,而不是他的本質。因此,大衛說大地充滿了上帝奇妙的榮耀,以至於它的名聲不僅達到天堂,而且遠遠超越天堂。動詞 תנה, tenah,有些人將其翻譯為過去式,你已設立,但在我看來,那些將其翻譯為不定式,設立或放置,更為準確;因為第二句只是第一句主題的擴展;彷彿他說,大地太小,無法容納上帝的榮耀或上帝品格和完美的奇妙彰顯。根據這種觀點,אשר, asher,,將不是一個關係詞,"""但它將具有感嘆詞或解釋性助詞「甚至」的意義,我們用它來解釋前面所說的。fa116
詩篇 8:2
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歸於寂靜。
他現在開始證明他所要論述的主題,fa117 宣稱神的護理,為了讓自己為人類所知,並不等到人達到成熟的年齡,甚至從嬰兒期的一開始就如此明亮地顯現出來,足以駁斥所有不敬虔的人,他們因褻瀆地藐視神,而希望消滅神的名。fa118
有些人認為 מפי, mephi, 「從口中」的意思是 כפי, kephi, 「在口中」,這種觀點不能被接受,因為它不恰當地削弱了大衛想要賦予他的語言和話語的強調。因此,其意義是,神為了彰顯他的護理,不需要修辭學家強有力的口才,fa119 甚至不需要清晰和成形的語言,因為嬰兒的舌頭,雖然還不會說話,卻已經足夠準備好和雄辯地讚美它。但可能會有人問,他以什麼意義來說嬰兒是神榮耀的宣告者?在我看來,那些認為這是當孩子開始發音時發生的,因為那時靈魂的智力也顯現出來,這種推理非常愚蠢。即使他們被稱為嬰兒,直到他們七歲,這些人怎麼能想像那些現在能清晰說話的人仍然在吃奶?那些說嬰兒和吃奶的人在這裡是寓意地指那些被神的靈重生,不再保留肉體舊態的信徒,這種觀點也沒有更多的恰當性。那麼,當大衛的話語的真實意義如此清晰和恰當時,為什麼還要扭曲它們呢?他說嬰兒和吃奶的人是足夠強大的辯護者,足以證明神的護理。他為什麼不把這件事託付給成年人,而是為了表明嬰兒的舌頭,甚至在他們能夠說出一個字之前,就已經響亮而清晰地讚美神對人類的慷慨?他們一出生就有食物,這是從何而來?難道不是因為神奇妙地將血變成奶嗎?他們又是從何而來吸吮的技巧?難道不是因為同一位神以一種神秘的本能,使他們的舌頭適合做這件事嗎?因此,大衛有充分的理由宣稱,即使所有達到成年的人的舌頭都沉默了,嬰兒無言的口也足以讚美神。當他不僅將嬰兒作為神榮耀的見證人和傳道者,而且將成熟的力量歸因於他們的口時,這種表達是非常有力的。它的意思就像他所說的,這些是神不可戰勝的勇士,當衝突來臨時,他們可以輕易地驅散和擊敗所有邪惡的藐視神的人,以及那些沉溺於不敬虔的人。fa120 我們應該注意他讓嬰兒承擔捍衛神榮耀的職責是針對誰的,即針對那些頑固的藐視神的人,他們敢於起來反抗天堂,向神宣戰,就像詩人古時所說的巨人一樣。fa121
因此,既然這些怪物,fa122 以狂暴的力量,連根拔起並推翻世上所有的虔誠和對神的敬畏,fa123 並以他們的膽大妄為試圖對天堂本身施加暴力,大衛嘲笑他們,將嬰兒的口帶到戰場上與他們對抗,他說嬰兒的口裝備了足夠強大的盔甲,並賦予了足夠的勇氣,"""fa124 將他們那不可容忍的驕傲踩在塵土中。因此,他立即補充說,這是為了對付敵人。上帝不需要以強大的力量與人爭戰,來戰勝那些樂意聽從他聲音的信徒,他們一旦得到他旨意的最小暗示,就表現出樂意的順從。我承認,上帝的護理主要為了信徒而彰顯,因為只有他們有眼睛能看見它。但由於他們表現出願意接受教導,上帝就溫柔地教導他們;另一方面,他武裝自己對抗他的敵人,這些敵人從不順服他,除非是出於強迫。有些人將「奠定」這個詞理解為,在人的誕生或生成中,上帝為彰顯他自己的榮耀奠定了基礎。但這種理解過於狹隘。我毫不懷疑這個詞是為了「建立」而用,彷彿先知說,上帝不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毀滅不敬虔的人;相反,孩童的口足以達到他的目的。fa125
使之潰散。關於 השבית, hashebith 這個詞,解釋者意見不一。它本義是「使之停止」;因為它是中性動詞 tbç,shabath(意為「停止」)的 Hiphil 語態。但它常被比喻性地用作「毀滅」或「化為烏有」,因為毀滅或死亡會帶來終結。另一些人將其翻譯為「你可能抑制」,彷彿大衛的意思是他們被噤聲,因此他們停止了咒罵或辱罵上帝。然而,由於這裡對敵對戰鬥有美好的暗示,正如我前面稍作解釋,我更喜歡軍事術語「使之潰散」。但問題是,上帝如何使他的敵人潰散?這些敵人通過他們不敬虔的誹謗和詆毀,不斷地攻擊並猛烈地衝向前去反對所有日常顯現的上帝護理的證據。fa126 我回答說,他們並非在被迫變得更謙卑和不張揚方面被擊潰或推翻;而是因為,儘管他們有所有的褻瀆和犬吠,他們仍然處於他們被帶到的卑微和混亂狀態。簡而言之:早在人的生成或誕生之時,上帝護理的輝煌就如此明顯,以至於即使是掛在母親乳房上的嬰兒,也能擊垮上帝敵人的憤怒。儘管他的敵人可能竭盡全力,甚至可能憤怒地爆發一百次,但他們試圖推翻在嬰兒的軟弱中顯現的力量是徒勞的。復仇的慾望統治著所有不信者,而另一方面,上帝則以溫順和仁慈的精神引導他自己的兒女:fa127 但根據本段的範圍,先知將「復仇者」這個稱號應用於那些藐視上帝的人,他們不僅對人殘酷,而且還以瘋狂的憤怒與上帝自己作戰。
我現在已經履行了一個忠實譯者的職責,闡明了先知的思想。只剩下一個難題,那就是基督(<402116>馬太福音 21:16)似乎對這段經文賦予了不同的意義,當他將其應用於十歲的孩童時。但這個難題很容易解決。基督以這種方式從大到小推理:如果上帝甚至在嬰兒時期就指定孩童為他榮耀的辯護者,那麼在他讓他們在七歲及以上時用他們的舌頭來彰顯他的讚美,就沒有什麼荒謬之處。
詩篇 8:3-4
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4. 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fa128 fa129
因為希伯來語詞 כי, ki,常常與「因為」或「為了」有相同的意義,""""""並簡單地肯定一件事,希臘和拉丁教父普遍將第四節讀作一個獨立的完整句子。但是,它無疑與下一節緊密相連;因此,這兩節應該連接在一起。希伯來詞 כי, ki,可以非常恰當地翻譯成表示轉折的詞,儘管,使意思成為:儘管上帝無限的威嚴在天體中閃耀,並公正地使人們的眼睛專注於對它的沉思,但他的榮耀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被看見,在他對人類的巨大恩惠中,以及他對他們所顯現的良善中。這種解釋與經文的範圍並不矛盾;但我寧願遵循普遍接受的觀點。然而,我的讀者必須仔細注意詩篇作者的意圖,即通過這種比較來提升上帝無限的良善;因為,創造天地的上帝,其榮耀如此超乎尋常,以至於使我們充滿最高的敬佩,卻如此謙卑地恩慈地承擔起對人類的關懷,這確實是一件奇妙的事情。詩篇作者做出這種對比可以從希伯來詞 אנוש, enosh推斷出來,我們將其翻譯為人,它表達的是人的脆弱,而不是他所擁有的任何力量或權能。fa130 我們看到可憐的人類在地球上活動,與最卑微的生物混雜在一起;因此,如果上帝考慮到他自己的偉大或尊嚴,他完全有理由鄙視他們,並認為他們毫無價值。因此,先知以疑問句的方式說話,貶低了他們的狀況,暗示上帝奇妙的良善更加明亮地顯現出來,因為如此榮耀的創造者,其威嚴在天上燦爛地閃耀,卻恩慈地謙卑地用最大的榮耀裝飾像人這樣可憐和卑微的受造物,並用無數的祝福豐富他。如果他想對任何人施展他的慷慨,他沒有必要選擇只是塵土和泥土的人類,以便將他們置於所有其他受造物之上,因為他在天上有足夠的數量可以向他們顯示他的慷慨。fa131 因此,任何對這個奇蹟不感到驚訝和深受感動的人,都是不知感恩和愚蠢的。當詩篇作者稱天為上帝的天,以及他指頭所造的工時,他指的是同一個主題,並意圖闡明它。上帝如何從他如此高貴和榮耀的作品中出來,並俯就我們這些地上可憐的蟲子,如果不是為了彰顯和更光榮地顯明他的良善呢?從這點,我們也學到,那些濫用上帝良善的人,他們以此為藉口為自己所擁有的卓越而驕傲,好像他們是憑自己的技巧獲得的,或者好像他們是憑自己的功勞擁有的;然而他們的出身應該提醒他們,這是白白賜予那些原本卑微和可鄙的受造物,並且完全不配從上帝那裡得到任何好處的。因此,無論我們在自己身上看到什麼可貴的品質,都應該激勵我們讚美上帝白白和不配得的良善,因為他將這些賜予了我們。
第三節末尾的動詞,其他人翻譯為預備、建立或設立,我認為翻譯為安排更為恰當;因為詩篇作者似乎指的是上帝如此恰當地劃分星星位置並每日規範其運行軌道的優美秩序。當說上帝記念人時,這意味著他對人懷有父愛,保護和珍愛他,並將他的眷顧延伸到他身上。幾乎所有譯者都將dqp,pakad翻譯為"""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個詞是「眷顧」;我不想與他們有異議,因為這個意思非常符合這段經文。但由於它有時也表示「記念」,而且我們經常在詩篇中發現用不同的詞語重複相同的思想,所以這裡很適合翻譯為「記念」;就好像大衛說,這是一件奇妙的事,上帝思念世人,並不斷記念他們。
詩篇 8:5-6
5. 因為你使他比上帝微小一點,fa132 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fa133 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
5. 你使他微小一點。希伯來文的連詞 כי, ki,我毫不懷疑,應翻譯為因果連詞「因為」,因為詩人證實了他剛才所說的關於上帝對人類無限的良善,即上帝親近他們並顧念他們。首先,他將人類描繪成被如此多的榮耀所裝飾,以至於他們的境況與神聖和天上的榮耀相差不遠。其次,他提到了人類對所有受造物所擁有的外在統治權和能力,從中可以看出上帝將他們提升到了何等崇高的尊嚴。我確實毫不懷疑,他首先指的是fa134 那些傑出的稟賦,這些稟賦清楚地表明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並被創造出來以期盼蒙福和不朽的生命。他們所賦予的理性,藉此他們可以區分善惡;植根於他們內心的宗教原則;他們彼此之間的交往,藉著某些神聖的紐帶得以維繫而不致斷裂;對合宜之事的顧慮,以及罪惡在他們心中喚起的羞恥感,以及他們繼續受法律管轄;所有這些都是卓越和天上智慧的清晰標誌。因此,大衛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感嘆人類被榮耀和尊貴所裝飾。這裡的「加冕」是比喻性的用法,彷彿大衛說,他被榮譽的標誌所披戴和裝飾,這些標誌與神聖威嚴的光輝相去不遠。七十士譯本將אלהים, Elohim 翻譯為天使,我並不反對,因為這個名字,眾所周知,經常被賦予天使,我將大衛的話解釋為與他所說的相同,即人類的境況不亞於一種神聖和天上的狀態。但由於另一種翻譯似乎更自然,並且幾乎被猶太譯者普遍採用,我更傾向於遵循它。對於這種觀點,使徒在希伯來書(<580207>希伯來書 2:7)中引用這段經文時說「比天使微小一點」,而不是「比上帝微小一點」,fa135 這並不足以構成充分的反對意見;因為我們知道使徒在引用聖經經文時所採取的自由;當然,這並不是為了將它們扭曲成與真實意義不同的意思,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藉著引用聖經來表明他們所教導的是得到上帝話語認可的就足夠了,儘管他們沒有引用精確的詞句。因此,只要經文的實質內容保持不變,他們從不猶豫改變詞句。
還有一個更難解決的問題。雖然詩人在此論述人類的卓越,並從這方面將他們描述為接近上帝,但使徒卻將這段經文應用於基督的謙卑。首先,我們必須考慮將這裡所說的關於全人類的話語應用於基督位格的恰當性;其次,我們如何解釋它指的是基督在受死時的謙卑,那時他沒有形狀或美貌,彷彿在十字架的羞辱和咒詛下被毀容。有些人說,適用於肢體的事物可以恰當地轉移到頭部,這可能足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但我更進一步,因為基督不僅是所有受造物的長子,也是人類的恢復者。大衛在這裡所說的,恰當地屬於創造的開始,那時人類的本性是完美的。fa136 但我們知道,由於亞當的墮落,全人類都從他們原始的正直狀態中墮落了。因為藉著這個,神的形象幾乎完全從我們身上抹去,我們也失去了那些使我們彷彿被提升到半神狀態的獨特恩賜;簡而言之,我們從一個極其卓越的狀態,淪落到一個悲慘而可恥的貧困境地。由於這種敗壞,大衛在此所說的神的慷慨,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停止了,以至於它根本沒有像人在未墮落狀態時所顯現的那樣,以光輝和榮耀呈現出來。的確,它並沒有完全熄滅;但是,唉!在墮落的悲慘傾覆和廢墟中,它只剩下多麼小的一部分。但是,既然天父已經將一切福氣的無限豐盛賜給他的兒子,使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從這泉源中汲取,那麼,神藉著他賜給我們的一切,都理所當然地屬於他,而且是最高程度的;是的,他自己就是神的活生生的形象,我們必須按照這個形象更新,我們對這裡所說的無價福氣的參與,就取決於此。如果有人反對說,大衛首先提出問題:「人是什麼?」是因為神如此豐盛地將他的恩惠傾注在一個如此悲慘、卑微、毫無價值的受造物身上;但是對於基督,他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神的獨生子,就沒有必要如此驚嘆神的恩惠。答案很簡單,就是:賜給基督人性的,是白白的恩賜;不只如此,一個必死的人,亞當的兒子,竟然是神的獨生子,榮耀的主,天使的元首,這更清楚地說明了神的憐憫。同時,必須注意的是,他所領受的一切恩賜,都應被視為來自神白白的恩典,原因更是如此,因為它們主要是為了賜給我們。因此,他的卓越和屬天尊嚴也延伸到我們身上,因為他是為了我們的緣故才被這些恩賜所豐富。
因此,使徒在那段經文中關於基督暫時降卑的說法,並非旨在解釋這段經文;而是為了豐富和闡明他所論述的主題,他引入並應用了以不同意義說出的話。這位使徒在羅馬書10:6中,同樣毫不猶豫地以不同於其原始意義的方式,豐富和運用了申命記30:12中摩西的話:
「誰要為我們上到天上,把它帶給我們,使我們可以
聽見並遵行呢?」
等等。因此,使徒在引用這篇詩篇時,並沒有那麼注重大衛的原意;而是藉著這些話:「你使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以及「你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他將這種微小應用於基督的死,將榮耀尊貴應用於他的復活。fa137 保羅在以弗所書4:8中的宣告也可以作類似的解釋,其中他並非那麼多地解釋經文(詩篇68:18)的意義,而是虔誠地以適應的方式將其應用於基督的位格。
6. 你使他管轄。大衛現在來到我剛才說的第二點,即從神賜給人類對萬物的統治權中,顯而易見他對人類的愛有多麼偉大,以及他對人類的重視程度。由於他自己不需要任何東西,他將天上和地上的一切財富都指定供他們使用。這確實是一種獨特的榮譽,而且是無法充分估量的,即必死的人類,作為神的代表,擁有對世界的統治權,彷彿這是他理所當然的權利,而且無論他將目光轉向何處,他都看不到有什麼是缺乏的,不能有助於他生活的便利和幸福。由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461527>哥林多前書 15:27)中引用了這段話,他在其中論述了基督的屬靈國度,有些人可能會反對並說,他對這段話的解釋與我所給出的意義大相徑庭。但要回答這個反對意見很容易,我給出的答案是:通常,這個世界的整個秩序都是為了促進人類的舒適和幸福而安排和建立的。至於這段話如何恰當地應用於基督,我之前已經說明過了。現在唯一需要考慮的是,這項聲明——萬物都服從於人類——的範圍有多廣。毫無疑問,如果天上或地上有任何事物與人類對立,那麼上帝最初在世界上建立的美好秩序現在就陷入了混亂。其結果是,人類在亞當墮落後被毀滅,不僅被剝奪了如此顯赫和尊貴的地位,失去了他們原有的統治權,而且還被囚禁在屈辱和可恥的奴役之下。基督確實是天地合法的繼承人,信徒藉著他恢復了他們在亞當裡所失去的一切;但他尚未實際完全擁有他的帝國和統治權。因此,使徒得出結論,大衛在這裡所說的fa138要等到死亡被廢除後才能完全實現。因此,使徒這樣推理:「如果萬物都服從於基督,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與他的人民對立。但我們看到死亡仍然對他們施加暴政。因此,這意味著仍然存在著比現在更好的狀態的希望。」現在,這源於我所說的原則,即世界最初被創造的目的,是為了讓它的每一個部分都以人類的幸福為其主要目標。在他的另一部分著作中,使徒也以同樣的原則進行論證,當他為了證明我們在末日都必須站在基督的審判台前時,他提出了以下經文:「萬膝必向我跪拜」(<451410>羅馬書 14:10)。在這個三段論中,邏輯學家所說的小前提必須補充,fa139即仍然有太多人傲慢而固執地擺脫他的軛,不願屈膝以示對他的順服。
詩篇 8:7-9
7. 凡羊群牛群,並田野的獸;8. 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9.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關於人類對上帝創造物的統治範圍的先前問題,似乎尚未完全回答。如果先知在這裡以解釋的方式宣告上帝將萬物置於我們權下的程度,那麼這種權下似乎必須僅限於在人類活著的時候,對其暫時的舒適和便利有所貢獻的事物。對於這個難題,我回答說,詩篇作者在這些經文中並非旨在完整列舉所有受人類統治的事物,以及他在前一節中籠統提及的事物,他只是在一個部分或特定方面舉例說明了這種權下;是的,他特別選擇了那個部分,即使對於那些心智未開化、理解力遲鈍的人來說,也能清楚明顯地證明他想要建立的真理。沒有人心智如此遲鈍愚蠢,以至於如果他願意費心睜開眼睛,就看不到馬和牛為人類服務,羊產羊毛供他們穿衣,以及各種動物為他們提供食物以供養和支持,這都是上帝奇妙的旨意。甚至從牠們自己的肉體中獲取。這種統治越是明顯,我們就越應該在每次進食或享受生活中其他舒適時,感受到上帝的良善和恩典。因此,我們不應將大衛的意圖理解為:人被賦予對上帝所有創造物的統治權,是因為他用動物的毛皮和獸皮來裝飾自己,因為他以牠們的肉為食,以及因為他利用牠們的勞動來為自己謀利;因為這將是站不住腳的推論。他只是將此作為一個例子,作為一面鏡子,讓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到並思考上帝賦予人類對他手所造之物的統治權。總之:上帝在創造人類時,展示了他無限的恩典和超越父愛的愛,這理應讓我們感到驚訝;儘管由於人類的墮落,那幸福的狀態幾乎完全被毀壞,但人類身上仍然保留著上帝當時向他展示的慷慨的一些殘餘,這足以讓我們充滿敬佩。在這次悲慘和不幸的傾覆中,誠然,上帝最初建立的合法秩序不再閃耀,但上帝在基督這位元首之下聚集到他身邊的信徒,享受著他們在亞當裡失去的美好事物碎片,這足以讓他們對上帝對待他們的方式感到無比驚奇。大衛在這裡將他的注意力限制在上帝的暫時性恩惠上,但我們的職責是提升更高,思考他在基督裡所揭示的天國的無價寶藏,以及屬於屬靈生命的所有恩賜,以便通過思考這些,我們的心可以被對上帝的愛所點燃,我們被激勵去實踐敬虔,並且我們不允許自己變得懶惰和懈怠於讚美他。
-------------------------------------------------
fta0127 「Tomboyent au mal qu'ils avoyent brasse.」——法語。「自作自受。」
fta112 這個詞是神不可言喻的名字;下一個詞,wnynda,Adonenu,我們的主,源自詞根ˆd,dan,意為統治、判斷、支持。
fta113 "Pourceque tu as mis." — 法語。「因為你已設立。」"Ou, qui as mis, ou que de mettre." — 法語旁註。「或者,你已設立,或者甚至設立。」
fta114 "Puisque langue ne bouche ne la scauroit exprimer." — 法語。「因為舌頭和嘴巴都無法表達。」
fta115 "A louer les graces de Dieu" — 法語。「讚美神的恩典。」
fta116 "Mais vaudra autant cornroe Que, dont on use pour declarer ce qui a preced. "— 法語。
fta117 本詩篇旨在闡明的主題是神之名的卓越,即祂在對世界的護理和治理中所彰顯的能力、良善和其他完美之處;詩篇作者在第一節中闡述了這一點。然後他繼續確立和闡明這一教義:1. 從嬰兒的情況;2. 從星空;以及 3. 從神顧念人並眷顧人,儘管人不配、有罪且悲慘。
fta118 "Qui voudroyent que son nom fust totalement aboli de la memoire des hommes." - 法語。「他們希望祂的名字從人類的記憶中完全抹去。」
fta119 "Que Dieu, pour magnifier et exalter sa providence, n'a pas besoin de la rhetorique et eloquence de grans orateurs." - 法語。「神為了彰顯和高舉祂的護理,不需要偉大演說家的修辭和口才。」
fta120 「並擊潰所有邪惡的、藐視上帝的、沉溺於不敬虔的人的軍隊。」— 法文。
fta121 「正如詩人古時所說的巨人。」— 法文。
fta122 「獨眼巨人。」— 拉丁文版本。「這些怪物。」— 法文版本。
fta123 「並敬畏上帝。」— 法文。
fta124 「他們不可容忍的驕傲。」— 法文。
fta125 「彷彿先知說,上帝使用小孩子的口,如同使用一支強大而訓練有素的軍隊,這些口足以摧毀和消滅惡人。」— 法文。「As if the prophet had said, God makes use of the mouths of little children as of a powerful and well-fitted army, and these suffice him to destroy and exterminate the wicked.」
fta126 「他們以充滿褻瀆的誹謗和詆毀,不斷猛烈地衝擊和冒犯上帝每日顯現其旨意的一切。」— 法文。
fta127 「溫柔和仁慈。」— 法文。
fta128 「那時我想,人算什麼?」— 法文。「Then I think, what is man?」
fta129 「或者,你是否顧念他?」— 法文旁註。「Or, art mindful of him?」
fta130 另一個描述人的詞語,בן אדם, ben Adam,字面意思是亞當的兒子——人,亞當的兒子,像他一樣由地上的塵土造成,正如亞當這個名字所暗示的,人,墮落的亞當的兒子,像他一樣墮落有罪。正如之前,人因罪惡的悲慘境況被稱為Enosh,所以他們也被稱為Adam和亞當的兒子,即屬世的,以提醒他們自己的起源和結局,他們是由Adamah,即泥土,甚至塵土造成的,並將歸於塵土,<010207>創世記 2:7; 3:19。」— Ainsworth。有些人認為,ben Adam這個詞語表示人處於最崇高的狀態,與前一個詞çwna,enosh形成對比,後者表示人處於脆弱、軟弱和悲慘的境況。Rye Smith博士將這些詞語翻譯為:
「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並在腳註中補充道:「我們的語言沒有單一的詞語來標記אנוש, frail,脆弱、悲慘的人,βροτὸς and אדם,處於最佳狀態的人,ανθρωπος 所表達的美麗區別。我試圖通過插入一個形容詞來接近這個概念。」— Scripture Testimony to the Messiah,卷a,第217頁。Bishop Patrick觀察到,「Ben Adam和bene ish,人子和世人,是聖經語言中屬於君王,有時是偉大君王的詞語;」他解釋說,這裡的人子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最偉大的人;」「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 Preface to his Paraphrase on the Book of Psalms。
fta131 「因為他在天上已經有足夠的對象可以施予慷慨。」— 法文。
fta132 「或者,你已經擁有。」— 法文旁註。「Or, And thou hast.」
fta133 「或者,天使。」— 法文旁註。「Or, the angels.」
fta134 「他沒有理解第一個。」— 法文。
fta135 保羅使用「天使」一詞而非「上帝」,當然不能證明加爾文的譯法不準確. 由於七十士譯本在保羅時代普遍為猶太人所使用,他很自然地從中引用,就像我們從英文譯本中引用一樣. 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的目的是回答猶太人對基督教教義提出的異議,他們認為基督教教義不如摩西教義,因為後者的中保是天使,而前者的中保或元首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人. 他從他們自己的經文中回答了這個異議,並引用這篇詩篇來表明,基督在人性上比天使稍遜一籌,但他在所受的榮耀和權柄方面遠遠超越他們. 如果使徒引用希伯來經文,並使用 µyhla, Elohim, 上帝,意指至高者,那麼他支持基督在人性中尊嚴的論點將會更強大. - 參見斯圖爾特《希伯來書註釋》,第2卷:第68-71頁.
fta136 「當人性尚未被腐蝕時。」 — 法語。「當人性尚未被腐蝕時。」
fta137 「你使他稍微遜色;然後你用榮譽為他加冕,他將這種貶低歸因於基督的死,將榮耀和尊貴歸因於復活。」 — 法語。
fta138 「大衛在此所說的。」 —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