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2: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2: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12: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2: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12: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12: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譯事)。不要自以為聰明。
---------------------------------------------
9. 讓愛,等等。現在開始談論具體的職責,他恰當地從愛開始,愛是完美的紐帶。關於這一點,他特別強調了必要性,即所有偽裝都必須拋棄,愛必須源於純粹的真誠。的確,很難表達幾乎所有人都如何巧妙地假裝他們實際上沒有的愛,因為他們不僅欺騙他人,而且也欺騙自己,他們說服自己,那些他們不僅忽視,而且真正輕視的人,並沒有被他們錯誤地愛著。因此,保羅在這裡聲明,愛無非是沒有任何虛偽的愛: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為自己作證,他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任何與愛相悖的東西。f387 緊隨其後的「善」和「惡」這兩個詞,在這裡沒有普遍的意義;「惡」應理解為那種惡意的邪惡,它對人造成傷害;「善」應理解為那種善良,它為人提供幫助;這裡有一個聖經中常見的反義詞,即先禁止惡習,然後命令美德。
至於分詞ajpostugou>ntev,我既沒有追隨伊拉斯謨,也沒有追隨那些將其翻譯為「憎恨」(odio habentes)的舊譯者;因為在我看來,保羅想要表達更多的東西;而「轉離」這個詞的意思與對立的從句更為吻合;因為他不僅命令我們行善,而且要緊緊抓住它。
10. 以弟兄相愛,等等。他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充分表達我們應該彼此擁抱的那種愛的熱情:因為他稱之為弟兄之愛,其情感為storgh<n,即親情,在拉丁語中,這是親屬之間相互的感情;而我們對神的兒女也確實應該有這樣的感情。f388 為了達到這一點,他補充了一條對維護仁愛非常必要的誡命——每個人都應該尊敬他的弟兄,而不是自己;因為沒有什麼毒藥比認為自己被輕視更能有效地疏遠人心。但是,如果你傾向於將「尊敬」理解為所有友善的行為,我並不十分反對:但我更贊同前一種解釋。因為正如沒有什麼比輕蔑更與弟兄和睦相悖的了,這種輕蔑源於傲慢,當每個人都忽視他人,抬高自己時;所以愛最好的促進者是謙卑,當每個人都尊敬他人時。
11. 殷勤不可懶惰,等等。這條誡命給我們,不僅因為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積極的生活;而且因為我們常常需要忽視自己的利益,為我們的弟兄付出勞動。總之,我們在許多事情上都應該忘記自己;因為除非我們認真,並努力擺脫一切懶惰,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為基督的服事做好充分的準備。f389
他補充說「心裡火熱」,表明我們如何才能達到前者;因為我們的肉體,就像驢子一樣,總是遲鈍的,因此需要鞭策;只有聖靈的熱情才能糾正我們的懶惰。因此,在行善方面的勤奮需要聖靈在我們心中點燃的熱情。那麼,有人可能會說,保羅為什麼勸我們培養這種熱情呢?對此我回答說——儘管這是神的恩賜,但信徒有責任擺脫懶惰,並培養天國點燃的火焰,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聖靈因我們的過失而被壓制和熄滅。
第三點「把握時機」也是同樣的目的:因為我們生命的歷程是短暫的,行善的機會很快就會過去;因此我們應該更積極地履行我們的職責。所以保羅在另一個地方勸我們「愛惜光陰」,因為日子是邪惡的。其含義也可以是,"""我們應該知道如何適應時代,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保羅似乎將他所命令的「服事時間」與懶惰對立起來。然而,許多古老的抄本都讀作「kuri>w|」(主),儘管乍看之下這與本段經文格格不入,但我仍不敢完全否定這種讀法。如果這種讀法被認可,我毫不懷疑保羅的意思是將對弟兄履行的職責,以及一切有助於培養愛心的事,歸結為對上帝的服事,以便給信徒更大的鼓勵。f390
12. 在指望中喜樂,等等。這裡有三件事聯繫在一起,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屬於「服事時間」這一條款;因為最能適應時間並利用機會積極更新自己的人,是從未來生命的希望中獲得喜樂,並耐心忍受苦難的人。無論如何(因為你將它們視為聯繫在一起還是分開並不重要),他首先禁止我們滿足於現有的福分,並將我們的喜樂建立在地上和屬世的事物上,彷彿我們的幸福是建立在它們之上;他命令我們將心靈提升到天上,以便我們擁有堅實而完全的喜樂。如果我們的喜樂來自於未來生命的希望,那麼在逆境中就會產生忍耐;因為任何形式的悲傷都無法壓倒這種喜樂。因此,這兩件事緊密相連,即來自希望的喜樂和逆境中的忍耐。確實,沒有人會平靜而安穩地忍受十字架,除非他學會了在今生之外尋求幸福,以便用希望的安慰來減輕和緩解十字架的苦澀。
但由於這兩件事都遠遠超出我們的能力,我們必須堅持禱告,並不斷呼求上帝,使祂不允許我們的心灰心喪志,或被逆境壓垮。但保羅不僅激勵我們禱告,而且明確要求我們堅持不懈;因為我們不斷地爭戰,每天都有新的衝突產生,即使是最強壯的人也無法承受,除非他們經常重新獲得力量。因此,為了不致疲倦,最好的補救方法就是勤奮禱告。
13. 供給聖徒的缺乏,f391 等等。他回到愛的職責;其中最主要的是善待那些我們期望得到最少回報的人。因此,通常情況下,那些比其他人更受貧困壓迫、需要幫助的人尤其受到輕視(因為施予他們的恩惠被視為損失),上帝以特殊的方式將他們推薦給我們。確實,只有當我們幫助有需要的弟兄,沒有其他原因,只是為了實踐我們的仁慈時,我們才證明我們的愛是真誠的。現在,好客並不是最不重要的愛心行為之一;也就是說,對陌生人表現出的仁慈和慷慨,因為他們大多一無所有,遠離親友:因此他明確地向我們推薦這一點。由此我們看到,一個人越是被世人忽視,我們就越應該關注他的需要。
還要留意他所說的「供給聖徒的缺乏」這句話的恰當性;他暗示我們應該如此幫助弟兄的需要,就好像我們在幫助自己一樣。他命令我們特別幫助聖徒:因為雖然我們的愛應該延伸到全人類,但它應該以特殊的感情擁抱信心的家庭,他們以更緊密的紐帶與我們聯合。
14. 祝福他們等等。我希望一勞永逸地提醒讀者,他不必費心尋求此處所列誡命的精確順序,而必須滿足於簡短、不連貫的誡命,儘管這些誡命適合於形成聖潔的生活,並且是從使徒在章節開頭所闡述的原則中推導出來的。
他將很快就我們可能遭受的傷害的報復給出指示:但在這裡他要求一些更困難的事情——我們不應詛咒我們的敵人,而應希望並祈禱上帝使他們一切順利,無論他們如何騷擾和殘酷對待我們:這種仁慈,越難實踐,我們就越應該以更強烈的渴望去爭取它;因為主所命令的一切,他都要求我們順從;如果我們缺乏那種主希望他的子民與不敬虔的人和世俗之子有所不同的性情,任何藉口都是不被允許的。
我承認這很艱鉅,而且完全與人性相悖;但沒有什麼是上帝的能力無法克服的,只要我們不忽視尋求它,上帝的能力就永遠不會離開我們。儘管你很難找到一個在主的律法上取得如此進步以至於他能遵守這條誡命的人,但沒有人可以聲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女或以基督徒的名義自豪,如果他沒有部分達到這種心態,並且沒有每天抵制相反的性情。
我說過這比在任何人受傷時放棄報復更困難:因為儘管有些人克制自己的手,不被傷害的激情所驅使,但他們仍然希望某種災難或損失會以某種方式降臨到他們的敵人身上;即使他們如此平靜以至於不希望任何邪惡,但一百人中幾乎沒有一個會對傷害他的人抱有好感;不,大多數人膽大妄為地爆發出詛咒。但上帝藉著他的話語不僅約束我們的手不做惡,而且也制服內心的苦毒;不僅如此,他還希望我們關心那些不公正地困擾我們並尋求毀滅我們的人的福祉。
伊拉斯謨對動詞 gei~n 祝福的理解是錯誤的;因為他沒有意識到它與詛咒和惡毒相對立:因為保羅希望上帝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成為我們忍耐的見證,並看到我們不僅在禱告中抑制了我們憤怒的暴力,而且還通過祈求寬恕來表明,當我們的敵人故意毀滅自己時,我們為他們的命運感到悲傷。
15. 與喜樂的人同樂等等。第三點提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信徒們彼此懷著相互的愛,應將他人的狀況視為自己的狀況。他首先指出了兩件具體的事情——他們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因為真愛的本質就是如此,一個人寧願與他的兄弟一同哭泣,也不願遠距離地看著他的悲傷,而自己卻生活在享樂或安逸之中。那麼,這意味著——我們應盡可能地彼此同情,無論我們的命運如何,每個人都應將他人的感受轉移到自己身上,無論是逆境中的悲傷,還是順境中的喜悅。而且,毫無疑問,不以喜悅的心情看待兄弟的幸福是嫉妒;不為他的不幸而悲傷是不人道的。讓我們之間有這樣的同情心,可以同時使我們適應各種情感。
16. 不要自視過高,f392 等等。使徒在希臘語中使用了更具意義、更適合對比的詞語,「不要思想高傲的事」,他說:他的意思是,基督徒不應野心勃勃地追求那些能使他超越他人的事物,也不應擺出高傲的姿態,"""但恰恰相反,要謙卑和溫順:因為我們藉著這些在主面前顯得卓越,而不是藉著驕傲和輕蔑弟兄。這條誡命與前一條誡命恰當地聯繫在一起;因為沒有什麼比我們抬高自己,渴望更高的東西,以便達到更高的地位,更能破壞前面提到的合一了。我將「謙卑」一詞理解為中性,以完成對立。
這裡譴責了所有的野心和那種以「寬宏大量」之名潛入的自負;因為信徒的主要美德是節制,或者說是謙卑的心,它總是寧願給予他人榮譽,而不是從他們那裡奪走榮譽。
與此密切相關的是接下來的內容:因為沒有什麼比對自己智慧的高度評價更能使人心膨脹了。因此,他的願望是,我們應該放下這個,聽取他人的意見,並尊重他們的建議。伊拉斯謨將 froni>mouv 譯為 arrogantes — 傲慢;但這種翻譯牽強而冷淡;因為保羅在這種情況下會毫無意義地重複同一個詞。然而,治療傲慢最恰當的方法是,人不要過於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