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羅馬書 3:9-20

 3:9 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

3:10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3:11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

3:12 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3:13 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

3:14 滿口是咒罵苦毒。

3:15 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

3:16 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

3:17 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

3:18 他們眼中不怕 神。

3:19 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 神審判之下。

3:20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

9. 那又如何呢?他從離題處回到主題。因為他提到了那些他們自認為優於外邦人的榮譽區別,為了避免猶太人反對說他們被剝奪了權利,他現在終於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在哪方面優於外邦人。儘管他的回答表面上似乎與他之前所說的相悖(因為他現在剝奪了那些他曾賦予如此多尊嚴的人的一切),但卻沒有矛盾;因為他承認他們卓越的那些特權,是與他們自身分離的,依賴於上帝的恩慈,而非他們自己的功勞:但這裡他探究的是他們自身的價值,他們是否能在任何方面為自己誇耀。因此,他給出的兩個答案如此一致,以至於一個答案是從另一個答案推導出來的;因為當他讚揚他們的特權時,將其歸入上帝的自由恩惠之中,他表明他們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東西。因此,他現在回答的內容很容易就能推斷出來;因為既然他們最主要的優勢是上帝的聖言被託付給他們,而這並非他們自己的功勞,那麼他們就沒有任何可以向上帝誇耀的理由了。現在請注意他所採用的神聖策略(sanctum artificium);因為當他將卓越歸於他們時,他使用第三人稱;但當他剝奪他們的一切時,他將自己置於他們之中,以便避免冒犯。


因為我們之前已經提出指控,等等。保羅所採用的希臘動詞 aijtia>sqai 是一個法庭術語;因此我更傾向於將其翻譯為「我們已經提出指控」;f96 因為在訴訟中,原告被稱為指控罪行,他準備用證詞和其他證據來證實。現在使徒已經將全人類普遍召到上帝的審判台前,以便將所有人都置於相同的定罪之下:任何人反對說使徒在這裡不僅提出指控,而且更特別地證明了它,都是徒勞的;因為指控除非依賴於堅實而有力的證據,否則就不是真實的,正如西塞羅所說,他在某個地方區分了指控和誹謗。我們必須補充一點,處於罪惡之下意味著我們在上帝面前被公正地定罪為罪人,或者我們被置於罪惡應得的詛咒之下;因為正如公義帶來赦免,罪惡也隨之而來定罪。


10. 經上所記,等等。他迄今為止使用證據或論證來使人相信他們的邪惡;他現在開始從權威推理;對於基督徒來說,當權威來自獨一的真神時,這是最強有力的證明。因此,讓教會教師們明白他們的職責是什麼;因為保羅在這裡所斷言的真理,無一不是他藉著聖經確鑿的見證所證實的,那些除了傳揚他們從保羅和其他人那裡領受的福音之外,沒有其他使命的人,更不應該嘗試這樣做。


沒有義人,等等。使徒似乎首先,在未提及細節之前,概括性地陳述了先知所宣告的人類本質,那就是——沒有義人;f98 他隨後詳細列舉了這種不義的影響或結果。


11. 第一個影響是,沒有人明白:然後這種無知立即得到證明,因為他們不尋求神;因為人若沒有神的知識,無論他擁有其他什麼學問,都是空虛的;是的,科學和藝術本身是好的,但若沒有這個基礎,它們就是空虛的東西。


12. 此外,f99 沒有人行善。由此我們應當明白,他們已經失去了所有的人性。因為正如我們之間相互和睦的最佳紐帶是認識神一樣(因為他是萬有的共同之父,他奇妙地將我們聯合起來,沒有他,就只有分裂),所以不人道通常伴隨著對神的無知,因為每個人在輕視他人時,都愛並尋求自己的好處。


13. 此外,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f100 也就是說,是一個吞噬人的深淵。這比他說他們是吞噬者(ajnqrwpofa>gouv——食人者)更甚;因為這暗示了極端的野蠻,當喉嚨被說成是一個如此巨大的深淵,足以吞噬整個人時。他們的舌頭是詭詐的,毒蛇的毒液在他們嘴唇下,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


14. 然後他說,他們的口滿了咒罵和苦毒 f101 ——這是一種與前者相反的惡習;但其意思是,他們在各方面都充滿了邪惡;因為如果他們說得好聽,他們就會欺騙並將毒藥混入他們的奉承中;但如果他們說出他們心中的話,苦毒和咒罵就會流淌出來。


16. 從以賽亞書中引用的這句話非常引人注目,毀滅和苦難在他們一切的道路上;f102 因為這描繪了一種極度野蠻的兇殘,它所到之處,摧毀一切,造成荒涼和廢墟:這與普林尼對圖密善的描述相同。


17. 接著說,他們不認識平安的路:他們習慣於掠奪、暴力和不義的行為,習慣於野蠻和殘忍,以至於他們不知道如何友善和禮貌地行事。


18. 在最後一句 f103 中,他用其他詞語再次重複了我們在開頭注意到的內容——所有的邪惡都源於對神的漠視:因為智慧的主要部分是敬畏神,當我們偏離了這一點,我們裡面就沒有什麼是正直或純潔的了。簡而言之,正如它是一條約束我們邪惡的韁繩一樣,當它缺失時,我們就覺得可以隨意放縱各種放蕩。


為了不讓任何人覺得這些見證是無端引用的,讓我們將它們與它們所引用的經文聯繫起來考慮。大衛在《詩篇》14:1中說,人有如此的悖逆,以至於神在察看他們各種境況時,找不到一個義人,一個也沒有。由此可見,這種邪惡普遍存在於全人類中;因為在神的眼中,沒有什麼是隱藏的。他確實是在詩篇的結尾談到以色列的救贖.但我們將很快說明人如何變得聖潔,以及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免於這種狀況.在其他詩篇中,他談到敵人的背叛,同時在他自己和他的後代中展示了基督國度的類型:因此,我們在敵人中看到了所有那些與基督疏遠,不被他的靈引導的人的代表.以賽亞明確提到以色列.因此,他的指控對外邦人來說更具說服力.那麼,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這些話描述了人的品格,以便我們可以看到人獨自一人時的樣子.因為聖經證明所有未經上帝恩典重生的人都處於這種狀態.如果聖徒的這種墮落沒有得到糾正,他們的情況也不會更好.為了讓他們仍然記住他們本性上與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們在肉體的殘餘中(他們總是被這些殘餘包圍)發現了那些邪惡的種子,如果這些邪惡沒有被制服而死亡,它們會不斷產生果實.而這種制服死亡,他們歸功於上帝的憐憫,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本性.我們可以補充說,儘管這裡列舉的所有惡習並非在每個人身上都顯而易見,但它們可以公正而真實地歸因於人性,正如我們在羅馬書1:26中已經觀察到的那樣.


19. 現在我們知道,等等。他離開外邦人,明確地向猶太人說話;因為他征服他們的工作要困難得多,因為他們雖然與外邦人一樣缺乏真正的公義,卻以神的約為遮蓋,彷彿被神的揀選從世界其他地方分別出來,對他們來說就是足夠的聖潔。他確實提到了他深知猶太人會提出的那些藉口;因為律法中凡是對人類不利的言論,他們通常都應用在外邦人身上,彷彿他們不受人類共同條件的約束,如果他們沒有從自己的尊嚴中墮落,他們無疑會如此。因此,為了不讓他們對自己的價值產生錯誤的自負,也不讓他們將適用於他們與其他人共同的內容僅限於外邦人,保羅在這裡預先阻止了他們,並從聖經的宣告中表明,他們不僅與眾人混雜在一起,而且審判是特別針對他們的。我們確實看到了使徒在駁斥這些反對意見時的謹慎;因為律法除了給猶太人之外還給了誰呢?除了他們的教導之外,它還應該為誰服務呢?那麼它對其他人所說的,就好像是偶然的;或者像他們所說的,是附帶的;但它主要將其教導應用於自己的門徒。


在律法之下。他說猶太人是律法所針對的對象,因此,律法特別關乎他們;在律法這個詞之下,他也包括了先知,以及整個舊約。——使一切的口都閉住,等等;也就是說,一切的藉口都被切斷,一切辯解的機會都被剝奪。這是一個來自法庭的比喻,被告如果有什么可以作為合法辯護的理由,就會要求發言,以便為自己所受的指控辯護;但如果他被自己的良心定罪,他就會沉默,不發一言地等待他的判決,甚至已經被自己的沉默定罪了。約伯記40:4中的這句話也有同樣的意思:「我必用手摀口。」他確實說,雖然他並非完全沒有某種藉口,但他仍會停止為自己辯護,並順服神的判決。下一句包含了解釋;因為他的口被堵住了,他被定罪的判決牢牢地抓住,以至於他無法逃脫。從另一個意義上說,在主面前沉默就是敬畏他的威嚴,並因他的光輝而驚訝得啞口無言。f105


20. 所以,藉著律法的行為,等等。即使在學者中,律法的行為是什麼意思也是一個疑問。有些人將其擴展到遵守整個律法,而另一些人則將其限制在儀式上。律法這個詞的添加使金口約翰、俄利根和耶羅姆同意後一種觀點;f106 因為他們認為這個附加詞中有一個特殊的暗示,即這個表達不應理解為包括所有行為。但這個困難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因為既然行為在神面前是公義的,只要我們藉著它們來敬拜和順服他,為了明確地從所有行為中奪走稱義的能力,他提到了那些(如果有的話)可能稱義的行為;因為律法有應許,沒有這些應許,我們的行為在神面前就沒有價值。因此,你看到了保羅明確提到律法行為的原因;因為正是藉著律法,獎賞才分配給行為。這對經院學者來說並非未知,他們將其視為一個被認可和普遍的格言,即行為本身沒有內在的價值,而是藉著約定而變得有功。儘管他們錯了,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行為總是受到罪惡的污染,這些罪惡剝奪了它們的任何功勞,""""""然而這個原則仍然是真實的,即工作的報酬取決於律法的自由應許。因此,保羅在這裡說話是明智而正確的;因為他所說的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明確而清楚地指他正在討論的遵守律法。f107


至於那些學者們為支持此觀點所引用的論據,它們比原先可能有的更為薄弱。他們認為,提及割禮是提出一個例子,該例子僅屬於儀式:但保羅為何提及割禮,我們已經解釋過;因為沒有人比偽君子更自信於工作,我們知道他們只誇耀外在的表象;而且割禮,在他們看來,是進入律法公義的一種入門;因此,在他們看來,它似乎是一種首要的卓越工作,甚至是工作公義的基礎。— 他們還引用了《加拉太書》中所說的,保羅在其中處理相同的問題,並且僅指儀式;但這也不足以支持他們想要捍衛的觀點。可以肯定的是,保羅與那些給予人們對儀式錯誤信心的人有爭議;為了消除這種信心,他沒有局限於儀式,也沒有具體說明它們的價值;但他包含了整個律法,正如從那些源自該來源的段落中可以明顯看出。門徒們在耶路撒冷舉行的辯論也具有這種性質。


但我們爭辯,並非沒有理由,保羅在這裡談論的是整個律法;因為我們有他迄今為止所遵循並繼續遵循的推理線索的充分支持,而且還有許多其他段落不允許我們有其他想法。因此,這是一個真理,值得作為最重要的真理來記住,— 即沒有人能通過遵守律法獲得公義。他之前已經說明了原因,他現在將再次重複,那就是,所有人都因犯罪而有罪,被律法判定為不義。而這兩件事—通過工作稱義—和因犯罪而有罪,(正如我們將在後面更詳細地說明),是完全不一致的。— “肉體”一詞,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指的是人;f108 儘管它似乎傳達了一個更普遍的意義,因為說“所有凡人”比說“所有人”更具表達力,正如你可以在加利烏斯那裡看到的那樣。


因為藉著律法等等。他從相反的性質來推理,— 即律法沒有給我們帶來公義,因為它使我們確信罪並定我們的罪;因為生命和死亡不是來自同一個源頭。而且,由於他從律法的相反作用來推理,即它不能賦予我們公義,讓我們知道,這個論點除非我們將此視為一個不可分割且不變的情況,否則它就不成立,— 即通過向人顯示他的罪,它切斷了得救的希望。它本身,因為它教導我們什麼是公義,是通往救贖的道路:但我們的墮落和腐敗阻止它在這方面對我們有任何益處。其次,還必須補充一點,— 即凡被發現是罪人的人,都被剝奪了公義;因為與詭辯家們一起設計一種半吊子的公義,使得工作部分稱義,是輕浮的:但由於人的腐敗,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