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詩篇 9

 9: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慕拉便。)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你一切奇妙的作為。

9:2 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

9:3 我的仇敵轉身退去的時候,他們一見你的面就跌倒滅亡。

9:4 因你已經為我伸冤,為我辨屈;你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

9:5 你曾斥責外邦,你曾滅絕惡人;你曾塗抹他們的名,直到永永遠遠。

9:6 仇敵到了盡頭;他們被毀壞,直到永遠。你拆毀他們的城邑,連他們的名號都歸於無有。

9:7 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已經為審判設擺他的寶座。

9:8 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

9:9 耶和華又要給受欺壓的人作高臺,在患難的時候作高臺。

9:10 耶和華啊,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

9:11 應當歌頌居錫安的耶和華,將他所行的傳揚在眾民中。

9:12 因為那追討流人血之罪的─他記念受屈的人,不忘記困苦人的哀求。

9:13 耶和華啊,你是從死門把我提拔起來的;求你憐恤我,看那恨我的人所加給我的苦難,

9:14 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美德;我必在錫安城(原文是女子)的門因你的救恩歡樂。

9:15 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們的腳在自己暗設的網羅裡纏住了。

9:16 耶和華已將自己顯明了,他已施行審判;惡人被自己手所做的纏住了(或譯:他叫惡人被自己手所做的累住了)。(細拉)

9:17 惡人,就是忘記 神的外邦人,都必歸到陰間。

9:18 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

9:19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不容人得勝!願外邦人在你面前受審判!

9:20 耶和華啊,求你使外邦人恐懼;願他們知道自己不過是人。(細拉)

--------------------------------

大衛在講述了他所獲得的昔日勝利,並以崇高的語氣讚美上帝在這些勝利中顯現的恩典和能力之後,現在,當他看到新的敵人與危險興起時,再次懇求那位曾拯救他的上帝的保護,並祈求祂擊敗敵人的驕傲。


交給首席樂師,調用「慕拉便」。大衛的詩。


這段題詞有各種解釋。有些人將其翻譯為「論拉便之死」,並認為拉便是大衛敵人的主要將領之一。另一些人則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虛構的名字,而這篇詩篇所指的人是歌利亞。還有一些人認為它是一種樂器。但在我看來,更為正確,或者至少(當事情不明確時,我習慣這樣說)fa140 更為可能的觀點是,它是某首著名歌曲的開頭,這篇詩篇是按照該歌曲的曲調創作的。解釋者們對於大衛在此慶祝哪場勝利的爭論,在我看來是不必要的,也沒有任何益處。首先,他們認為這是一首勝利之歌,其中大衛只是簡單地感謝上帝,這種觀點從詩篇的範圍來看是錯誤的。大部分內容確實是用來讚美上帝的,但整體應被視為一篇禱告;在其中,為了提升自己對上帝的信心,他按照他慣常的方式,回憶起上帝曾以何等奇妙的能力將他從敵人的暴力和權勢中拯救出來。因此,將這篇感恩詩篇僅限於一次勝利是錯誤的,他意圖涵蓋許多次拯救。


詩篇 9:1-3


1. 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述說你一切奇妙的作為。 2. 我要因你歡喜快樂fa141;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 3. 我的仇敵轉身退去,他們在你面前跌倒,滅亡fa142。


1. 我要稱謝耶和華。大衛以這種方式開始詩篇,是為了促使上帝在他現在所遭受的苦難中幫助他。由於上帝不斷地施恩於祂的子民,祂迄今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應激勵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相信祂在未來也會對我們施恩憐憫。fa143 確實,這些話語表達了他對從上帝那裡所領受恩惠的感激之情;fa144 但在回憶過去的憐憫時,他鼓勵自己期待在未來的緊急情況中得到幫助和支持;通過這種方式,他打開了禱告之門。「一心」是指正直或真誠的心,與「兩心」相對。因此,他不僅將自己與那些只用嘴唇在外表上讚美上帝,而內心絲毫未受感動的粗俗偽君子區分開來,而且也承認他迄今所做的一切值得稱讚的事,完全是出於上帝純粹的恩典。我承認,即使是不敬虔的人,當他們獲得一些值得紀念的勝利時,也會羞於剝奪上帝應得的讚美;但我們看到,一旦他們說出一句承認上帝幫助的話,他們立刻就開始大聲誇耀,並歌頌自己的英勇,彷彿他們對上帝沒有任何義務。簡而言之,當他們聲稱他們的功績是藉助上帝的力量完成時,這純粹是一種嘲弄;因為在向祂獻祭之後,他們卻向自己的謀略、技巧、勇氣和資源獻祭。請看先知哈巴谷如何藉著一個狂妄自大的君王,巧妙地斥責了所有人都普遍存在的野心(<350116>哈巴谷書 1:16)。是的,我們看到古代那些著名的將軍,當他們從戰場上凱旋歸來時,fa145他們希望以他們的名義頒布莊嚴的公開感恩節,獻給眾神,他們想到的絕不是要榮耀他們虛假的眾神;他們只是在虛假的藉口下濫用他們的名字,以便藉此獲得機會沉迷於虛榮的誇耀,以使他們自己卓越的實力得到承認。fa146因此,大衛有充分的理由斷言,他與這世上的兒女不同,這些兒女的虛偽或欺詐,是通過他們在上帝和他們自己之間所作的邪惡和不誠實的分配而暴露出來的,fa147他們將大部分的讚美歸於自己,而他們假裝將這些讚美歸於上帝。他全心全意地讚美上帝,而他們沒有;因為當一個凡人膽敢將上帝為自己所要求的榮耀中最小的一部分據為己有時,這當然不是全心全意地讚美上帝。上帝不能容忍看到他的榮耀被受造物哪怕是最小程度地佔有,那些通過讚美自己而盡其所能地遮蔽他的榮耀的人,他們的褻瀆傲慢對他來說是如此不可容忍。


我要述說你一切奇妙的作為。這裡大衛證實了我已經說過的,他不是在這篇詩篇中只談論一次勝利或一次拯救;因為他總體上將上帝為他所行的一切奇蹟,作為默想的對象。他將奇妙這個詞,不是應用於他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所有恩惠,而是應用於那些更為顯著和值得紀念的拯救,在這些拯救中,神聖力量得到了光明而顯著的彰顯。上帝希望我們承認他是我們所有祝福的作者;但在他的一些恩賜上,他刻下了更明顯的印記,以便更有效地喚醒我們的感官,否則我們的感官就像睡著或死了。因此,大衛的話語,是承認他蒙上帝保守,不是通過普通的方式,而是通過上帝的特殊能力,這在這件事上得到了顯著的展示;因為他以奇妙的方式,超越了普通和慣常的方式伸出了他的手。


2. 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請注意,當信徒不以自己為樂,不因愚蠢和肉體的自負而陶醉,而只在上帝裡面歡喜時,他們是真誠而沒有虛偽地讚美上帝的;這無非是從上帝的恩惠中尋求他們喜樂的源泉,而不是從其他任何地方,因為完美的幸福就在其中。我要因你歡喜。我們應該考慮,人們試圖在自己裡面找到的喜樂的性質,與他們在上帝裡面尋求的喜樂的性質之間,存在多麼大的差異和對立。大衛為了更有力地表達他如何放棄一切可能使他沉迷於虛妄快樂的事物,他補充了「歡呼」這個詞,藉此他意味著他在上帝裡面找到了充分而豐盛的喜樂,因此他不必在任何其他地方尋求哪怕是最小的一滴。此外,重要的是要記住我之前觀察到的,大衛將他以前經歷過的上帝良善的見證擺在他面前,以便更積極地鼓勵自己向fa148上帝敞開心扉,並在他面前呈上他的禱告。那些以斷言上帝是他喜樂的偉大源泉和對象來開始禱告的人,在向禱告的聽者呈上他們的懇求時,預先用最強烈的信心武裝自己。


3. 當我的仇敵轉身退後。在這些話中,他說明了他為什麼要歌頌上帝的讚美,那就是因為他承認他頻繁的勝利,不是靠他自己的力量,也不是靠他士兵的力量,而是靠上帝的自由恩惠。在經文的第一部分,他歷史性地敘述了他的仇敵是如何被擊敗或被擊退的;然後他補充說,唯有信心才能使他如此說,這不是出於人的力量或偶然,而是因為上帝為他爭戰,fa149並在戰鬥中與他們對抗。他說,他們跌倒,fa150並在祢面前潰逃。因此,大衛行事明智,當他看到敵人轉身時,他將心靈的眼睛舉向上帝,以便明白勝利不是來自別處,而是來自上帝隱秘而不可測的幫助。而且,毫無疑問,唯有祂引導單純的人憑藉智慧之靈,同時使狡猾的人瘋狂,並使他們驚訝——祂激勵軟弱膽怯的人,同時使最勇敢的人因恐懼而顫抖——祂恢復軟弱者的力量,同時使強壯者衰弱——祂以祂的力量扶持膽怯者,同時使劍從勇士手中落下;——最後,祂使戰鬥走向成功或災難性的結局,正如祂所喜悅的。因此,當我們看到敵人被擊敗時,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像不敬虔的人那樣,將我們的視線局限於感官所能見到的事物,他們雖然用肉眼看見,卻是盲目的;但讓我們立刻回想起這個真理,當我們的敵人轉身時,他們是因主的同在而潰逃。fa151希伯來文中「跌倒」和「潰逃」是將來時,但我將它們翻譯成現在時,因為大衛重新將上帝過去向他顯現的良善呈現在自己面前。


詩篇 9:4-5


4. 因為祢為我伸冤,為我辨屈;祢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fa152 5. 祢斥責了列國;祢滅絕了惡人;祢塗抹了他們的名,直到永永遠遠。


詩篇作者在第4節中更進一步,宣告上帝伸出援手幫助他,因為他被敵人不義地苦待。而且,如果我們渴望得到上帝的幫助,我們確實應該確保我們在祂的旗幟下作戰。因此,大衛稱祂為公義的審判者,或者,這是一回事,一位公義的審判者;好像他是在說,上帝對我行事,是按照祂通常的方式和一貫的行事原則,因為祂通常會為正義的事業辯護。我更傾向於將這些詞翻譯為「祢坐在一位公義的審判者」,而不是「哦,公義的審判者,祢坐在」,fa153因為根據第一種讀法,這種表達方式更具強調性。其含義是:上帝最終扮演了審判者的角色,並登上祂的審判寶座來執行審判者的職責。因此,他以自己有法律和權利為榮,並宣告上帝是他的權利和事業的維護者。下一節中「祢滅絕了惡人」也屬於同一主題。當他看到敵人被擊敗時,他並不單純為他們的毀滅而高興;而是在譴責他們的不義時,他說他們受到了應得的懲罰。在「列國」這個名稱下,他指的是,被毀滅的不是少數不敬虔的人,而是龐大的軍隊,甚至所有從不同方向起來反對他的人。上帝的良善在此更顯光明,因為祂為了對祂僕人之一的恩惠,甚至不惜犧牲整個國家。當他說「祢塗抹了他們的名,直到永遠」時,可以理解為他們被毀滅,沒有任何重新崛起的希望,並被判處永遠的羞辱。如果我們沒有聽到祂宣告「義人的名必被紀念,直到永遠」,我們就無法理解上帝如何將不敬虔者的名與他們一同埋葬。(箴言 10:7.)


詩篇 9:6-8


6. 仇敵啊,你的毀滅永遠終止了;你已拆毀了城市;它們的記憶與它們一同消逝了。 7. 耶和華永遠坐著為王,他已為審判預備了他的寶座。 8. 他必按公義審判世界,他必按正直判斷萬民。


6. 仇敵啊,你的毀滅永遠終止了。這第六節有不同的解釋。有些人將其讀作疑問句,將字母h視為疑問標記,彷彿大衛在對他的敵人說話時,問他們是否已經完成了他們的破壞工作,即使他們決心摧毀一切;因為動詞µmt,tamam,有時表示完成,有時表示終止某事。如果我們在這裡取這個意思,大衛以諷刺的語氣斥責他敵人的愚蠢自信。另一些人,在沒有任何疑問的情況下閱讀這節經文,使諷刺更加明顯,並認為大衛在這三節經文中描述了兩種情況;首先,(第6節)他引入他的敵人以野蠻的暴力迫害他,並以堅定的頑固堅持他們的殘酷,以至於他們似乎決心永不停止,直到大衛的王國被徹底摧毀;其次,(第7、8節)他描繪上帝坐在他的審判寶座上,直接面對他們,以壓制他們過分的企圖。如果接受這個意思,第七節開頭的連詞,我們翻譯為「和」,必須翻譯為轉折詞「但是」,如下:你,仇敵啊,除了屠殺和摧毀城市之外,別無所求;但是,最終,上帝已經表明他坐在天上,在他的寶座上作為審判者,以使地上混亂的事物恢復秩序。根據另一些人的說法,大衛感謝上帝,因為當惡人決心在他們周圍散佈普遍的毀滅時,他終止了他們的破壞。另一些人則以更受限制的意義理解這些詞,認為惡人的毀滅已經完成,因為上帝,在他的公正審判中,使他們為大衛設計的災難和毀滅降臨在他們自己頭上。根據另一些人的說法,大衛在第6節中抱怨上帝長期以來默默地忍受他子民的悲慘毀滅,以至於惡人不受約束,隨心所欲地浪費和摧毀一切;在第七節中,他們認為他為了安慰自己而補充說,儘管如此,上帝仍然掌管人類事務。我不反對這種觀點,即首先諷刺地描述了敵人的力量是多麼可怕,當他們發揮出最大的努力時;其次,將上帝的審判與之對立,上帝的審判突然出乎他們的意料,使他們的行動戛然而止。他們沒有預料到這樣的結果;因為我們知道,惡人雖然可能不會公然剝奪上帝的權柄和統治,但他們卻不亞於被束縛一樣大膽地肆意妄為。fa155 我們在前面的一篇詩篇中注意到了一種幾乎相似的說法,(<190713>詩篇 7:13)


上帝和他的子民的敵人之間的力量對比,以及上帝在阻止他們的行動方面的工作,很好地說明了他賜予他子民幫助的奇妙特徵。惡人在作惡方面沒有為自己設定任何限制,除了徹底摧毀一切之外,起初徹底的毀滅似乎迫在眉睫;但是當事情處於這種混亂狀態時,上帝及時出現,幫助他的子民。fa156 因此,常常,"""


因為我們所見的,無論轉向何方,都只有毀滅,fa157 讓我們記住要仰望天上的寶座,從那裡上帝俯視世間的一切。在世上,我們的事務可能已陷入絕境,以至於不再有希望;但我們應該用來抵禦所有誘惑的盾牌是,上帝仍然在天上作審判者。是的,當他似乎不理會我們,不立即補救我們所受的苦難時,我們就應該憑信心認識到他隱秘的旨意。詩人首先說,上帝永遠坐著為王,他的意思是,無論人的暴力如何高漲,儘管他們的狂怒可能毫無節制地爆發,他們永遠不能將上帝從他的寶座上拉下來。他更進一步的意思是,上帝不可能放棄審判者的職責和權柄;他在詩句的第二句中更清楚地表達了這個真理,他為審判預備了寶座,他在其中宣告上帝不僅為了彰顯他超越的威嚴和榮耀而統治,也是為了以公義治理世界。


8. 他必以公義審判世界。正如大衛剛才所見證的,上帝的能力並非不活躍,以至於他只是在天上享受安逸;而是一種持續運作的能力,他藉此維護他的權柄,並以公義和公平治理世界;因此,在這節經文中,他補充了這教義的用途,那就是,上帝的能力並非被關閉在天上,而是藉著幫助人類來彰顯自己。關於這個主題的真正教義,不像伊壁鳩魯那樣,想像上帝是一個完全沉溺於安逸和享樂的存在,並且只滿足於自己,對人類毫無關心,而是將他置於權能和公平的寶座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完全確信,儘管他沒有立即幫助那些被不義壓迫的人,但他沒有一刻停止對他們深切的關心。當他似乎暫時不理會事物時,我們最確信的結論是,他並非放棄職責,而是希望藉此鍛鍊他子民的忍耐,因此,我們應該耐心等待結果,並保持心靈的平靜。在我看來,指示代詞「他」具有很大的份量。它的意思是,好像大衛說,沒有人能剝奪上帝作為世界審判者的職責,也不能阻止他將他的審判擴展到所有國家。由此可見,他更將是他自己子民的審判者。大衛宣告這些審判是公義的,以便在我們受到不義和殘酷的騷擾時,促使我們滿懷信心地向神求助;因為他既然以公義審判列國,他就不會容忍不義和壓迫永遠在世上逍遙法外,也不會拒絕幫助無辜的人。


詩篇 9:9-12


9. 耶和華也要作受欺壓者的避難所,在患難時作隨時的幫助。10. 認識你名的人必倚靠你,因為你永不離棄尋求你的人,耶和華啊。11. 你們要向住在錫安的耶和華歌唱,將他所行的傳揚在萬民中。12. 因為那追討流人血之罪的,他記念他們,他沒有忘記困苦人的哀求。


9. 耶和華也要作受欺壓者的避難所。大衛在這裡為那些軟弱的人提供了一種補救方法,當他們看到自己和與他們相似的人被遺棄在不敬虔者的意願之下,而上帝卻保持沉默時,他們會感到極大的痛苦。fa158 他提醒我們,上帝延遲他的幫助,並且在表面上拋棄他的忠實子民,以便最終在更方便的時候幫助他們。


""""""根據他們的需求和苦難的程度。由此可見,他絕不會停止履行職責,儘管他讓善良和無辜的人陷入極度貧困,儘管他讓他們哭泣和哀號;因為這樣做,他點亮了一盞燈,使他們能更清楚地看到他的判斷。因此,大衛明確宣告,上帝在他的子民受苦時,會及時地施予保護。耶和華在患難中,必作貧窮人的保障,在患難中,必作及時的保障。由此我們學到,在需要的時候,要給予他的旨意時間,讓它最終顯現出來。如果上帝的力量所提供的保護,以及他父愛恩惠的體驗,是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福分,那麼我們就不要因為在世人面前被視為貧窮和悲慘而感到不安,而要讓這個安慰性的想法減輕我們的悲傷,那就是上帝離我們不遠,因為我們的苦難呼喚他來幫助我們。我們也要注意到,當上帝在信徒受苦時施予幫助時,就說他及時地在場。fa159 希伯來文 hrxb, batsarah,出現在第9節的末尾,有些人理解為它是一個簡單的詞,意思是防禦;但在這裡他們將其比喻為困境,指那些人被如此緊密地困住,陷入如此絕境,以至於找不到出路的艱難境況。然而,我認為那些將 hrxb, batsarah 的第一個字母 b 視為一個表示「在」的附屬字母的觀點更有可能,這是它通常的含義。fa160 因此,這裡所說的是,上帝在需要的時候幫助他自己的子民,即在苦難中,或者當他們被苦難壓倒時,因為那時幫助是最必要和最有用的。


在第十節中,詩篇作者教導我們,當耶和華拯救義人時,其結果是他們自己和所有其他的義人對他的恩典越來越有信心;因為,除非我們完全相信上帝關心人類和人類事務,否則我們必然會不斷地感到不安。但是,由於大多數人閉上眼睛,不願看到上帝的判斷,大衛將這種益處僅限於信徒,而且,確實,如果沒有虔誠,就沒有對上帝作為的感知。還要注意的是,他將對上帝的認識歸因於信徒;因為宗教由此而來,而它卻因人的無知和愚蠢而熄滅。許多人將上帝的名簡單地理解為上帝本身;但是,正如我在對前一篇詩篇的評論中所觀察到的,我認為這個詞表達了更多的東西。由於上帝的本質是隱藏和不可理解的,他的名只是指他的品格,只要他樂意向我們顯明。大衛接下來解釋了這種對上帝的信任的基礎是,他不離棄那些尋求他的人。尋求上帝有兩種方式,要麼通過祈求和禱告,要麼通過努力過聖潔和正直的生活;而且,確實,兩者總是密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但是,由於詩篇作者在這裡討論的是上帝的保護,這是敬虔之人安全所依賴的,所以尋求上帝,據我理解,就是在危險和困境中向他尋求幫助和解脫。


11. 歌頌耶和華。大衛不滿足於個人和為自己感謝,他勸告信徒與他一同讚美上帝,這樣做不僅因為這是他們互相激勵進行這種宗教活動的責任,而且因為他所論述的拯救值得公開和隆重地慶祝;這在第二句中表達得更清楚,他命令他們在列國中宣揚。其含義是,"""除非全世界都充滿了它們的聲譽,否則它們就不會被發表或頌揚,因為它們不值得。在列國中宣揚神的作為,確實可以說是對聾子唱歌;但大衛藉著這種說法,意圖表明猶大地的範圍太窄,無法容納耶和華無限的讚美。他給神這個稱號,就是「住在錫安的」,以區別於外邦人所有的假神。這句話中含蓄地比較了與亞伯拉罕和以色列立約的神,以及除了猶大以外,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按照人們盲目和墮落的幻想所崇拜的神。人們僅僅不加區別或隨意地尊崇和敬畏某個神是不夠的;他們必須明確地將屬於獨一永活真神的敬拜獻給祂,並且是祂所命令的。此外,由於神特別選擇錫安作為祂的名被呼求的地方,大衛非常恰當地將其歸於祂作為祂獨特的居所,這並不是說可以嘗試將「諸天所不能容納的」祂(列王紀上 8:1)關閉在任何特定地方,而是因為,正如我們稍後將看到的(詩篇 132:12),祂曾應許使它成為祂永遠的安息之地。大衛並非憑自己的想像將神安置在那裡;而是他藉著來自天上的啟示明白,這就是神自己的旨意,正如摩西曾多次預言的(申命記 12:1)。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我之前所說的,這篇詩篇並非在大衛戰勝歌利亞之際所作;因為約櫃是直到大衛統治末期才按照神的命令被運到錫安的。有些人推測大衛是藉著預言之靈談論約櫃將來在錫安的居所,這在我看來是不自然和牽強的。此外,我們看到聖潔的先祖們,當他們到錫安向神獻祭時,並非僅僅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們所做的乃是出於對神話語的信心,並順服祂的命令;因此,他們的宗教事奉蒙祂悅納。由此可見,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利用他們的榜樣作為迷信之人憑自己想像所發明的宗教儀式的論據或藉口。此外,在那些日子裡,信徒僅僅依賴神的話語並參與祂所要求的儀式性事奉是不夠的,除非藉助外在的象徵,他們將自己的心靈提升到這些之上,並向神獻上屬靈的敬拜。神確實在那可見的聖所中顯現了祂真實的同在,但這並非為了將祂子民的感官和思想束縛在屬世的元素上;祂更希望這些外在的象徵能作為梯子,讓信徒可以藉此升到天上。神從一開始設立聖禮和所有外在的宗教操練,其目的就是為了顧及祂子民的軟弱和有限的能力。因此,即使在今天,它們的真正和恰當的用途是幫助我們在祂天上的榮耀中屬靈地尋求神,而不是讓我們的思想被世俗的事物所佔據,或將它們固定在肉體的虛妄之中,這個主題我們稍後將有更合適的機會更充分地討論。正如主在古時稱自己為「住在錫安的」,意圖給祂的子民充分而堅實的信任、平靜和喜樂的基礎;所以即使現在,在律法從錫安而出,恩典之約從那泉源流向我們之後,讓我們知道並完全確信,無論信徒身在何處,那些純粹地、按照他話語的規定、以適當的形式敬拜他的人,聚集在一起進行莊嚴的宗教崇拜行為時,他會仁慈地在場,並在他們中間主持。


12. 論要求血。原文是複數的「血」,因此,緊隨其後的關係代詞「並記念他們」可以非常恰當地指代這個詞,即「他要求血,並記念他們」。但由於希伯來文中,先行詞和關係代詞的順序顛倒,將它們置於所指詞之前是相當常見的,fa161 有些人將其解釋為窮人,如下:「在要求血時,他記念了他們,即他稍後談到的窮人。」至於事情的總體實質,我們以哪種方式解釋關係代詞並不重要;但在我看來,前一種解釋更為自然。這裡重複了詩人稍早所說的,我們應特別考慮上帝的能力,因為它體現在他對僕人所施的憐憫中,這些僕人被惡人無理地迫害。在上帝的眾多作為中,他選擇了一件他認為特別值得記念的,即他將窮人從死亡中解救出來的作為。上帝有時會在他神聖的旨意中讓他們受到人的迫害;但最終他會為他們所受的冤屈報仇。大衛所用的詞語表示一種持續的行為;但我毫不懷疑,他打算從他在詩篇前一部分所敘述的那些例子中,引導人們承認上帝要求無辜的血,並記念他子民的呼求。


他再次強調我之前提到的,上帝並不總是像我們希望的那樣迅速制止傷害,也不會一開始就打破惡人的企圖,而是會抑制和延遲他的幫助,以至於我們似乎白白地向他呼求,這是一個我們必須理解的真理;因為如果我們根據我們的感官來衡量上帝的幫助,我們的勇氣將會不斷地消退,最終我們的希望將完全熄滅,並讓位於沮喪和絕望。正如我所說,我們熱切地希望他伸出援手,驅散他看到為我們準備的麻煩;然而他似乎毫不在意,也不阻止無辜者的血被流。然而,讓這個安慰性的想法支持我們,他最終將實際表明我們的血在他眼中是多麼寶貴。如果有人反對說,在我們忍受了所有災難之後,上帝的幫助來得太遲了,我回答說,上帝延遲干預的時間不會超過他認為我們在十字架下謙卑是有益的,如果他選擇在我們遭受暴行之後報仇,而不是在邪惡降臨之前幫助我們,這不是因為他總是不願意和不準備幫助我們;而是因為他知道並非總是顯現他恩典的適當時機。順便說一句,這不僅是他對我們父愛的一個顯著證據,也是所有上帝兒女所享有的有福不朽的證據,即使他們死後,他仍然關心他們。如果他總是藉著他的恩典阻止苦難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當中誰不會完全依戀今生呢?然而,當他為我們的死亡報仇時,由此可見,儘管我們死了,我們仍然活在他的面前。因為他不像世人那樣,珍視那些他無法保全生命的人的記憶,fa162 而是實際表明他珍藏並保護那些似乎已不復存在的人,從肉體上看待他們。這就是大衛說他要求血時記念血的原因;因為儘管他可能不會立即將他的僕人從惡人的刀劍下解救出來,但他絕不會讓他們的謀殺逍遙法外。最後一句話也是同樣的意思:他不會忘記受苦者的呼求。神或許不會透過即時的解救或釋放來表明他立即垂聽僕人的抱怨,但他最終會無可辯駁地證明他已顧念他們。經文明確提及哭泣,以鼓勵所有渴望經歷神作為他們的拯救者和保護者的人,將他們的願望、呻吟和禱告引向他。


詩篇 9:13-14


13. 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看我所受的苦,就是那些逼迫我的人加給我的苦,你曾把我從死亡的門中舉起。14. 好叫我在錫安城門口述說你一切的讚美,並在你的救恩中歡喜。


13. 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我認為這是詩篇的第二部分。然而,其他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大衛按照他慣常的做法,在為神為他所行的拯救獻上感謝的同時,將他在極度困境中禱告的內容混入他的感恩之中;我承認,在詩篇中隨處可見類似的例子。但是當我更仔細地考慮所有情況時,我不得不傾向於另一種觀點,即他一開始就頌揚了賜予他的恩惠,以便為禱告鋪路;詩篇最終以禱告結束。因此,他並非在此順便插入他以前在危險和焦慮中作的禱告;而是他現在特意懇求神的幫助,fa163並請求那位他曾多次經歷為他的拯救者,繼續向他施展同樣的恩典。他的敵人,或許是他已多次擊敗的敵人,重新鼓起勇氣,集結新的兵力,發動了絕望的攻擊,正如我們經常看到那些被逼到絕境的人,以更大的衝動和憤怒衝向他們的敵人。確實,大衛在獻上這個禱告時,被極大的恐懼所籠罩;因為他不會為了一件小事,像他在此所做的那樣,呼求神見證他的苦難。應該注意的是,當他謙卑地投靠神的憐憫時,他以忍耐和順服的心承受加在他身上的十字架。fa164 但我們主要應該注意他給神的稱號,稱他為將他從死亡的門中舉起者;因為我們找不到比「舉起」更恰當的詞來形容希伯來文µmwrm,meromem。藉此,詩人首先從他過去的經驗中堅固他的信心,因為他曾多次從最大的危險中被拯救出來。其次,他確信即使在死亡的邊緣也能得到拯救;因為神不僅習慣於用普通的方法幫助他的僕人,使他們脫離苦難,而且即使在所有生命希望都已斷絕之後,也能將他們從墳墓中帶出來;因為「死亡的門」是一個比喻性的表達,表示威脅毀滅的極端危險,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將墳墓擺在我們面前。因此,為了不讓我們目前所承受的災難的重擔,或我們看到即將臨到的災難的恐懼,壓垮我們的信心,或打斷我們的禱告,讓我們記住,將他的子民從死亡的門中舉起的職責,並非徒然歸於神。


14. 我可以述說。大衛的意思很簡單,他要在所有的聚會中,在人潮最洶湧的地方(因為當時習慣在城門口舉行聚會),頌揚神的讚美;但同時,這似乎也暗示了他剛才提到的死亡之門,好像他說,我從墳墓中被拯救出來後,我會盡力以最公開的方式,為神在我的拯救中所顯現的良善作見證。然而,如果我們只是口頭上讚美神,而心裡卻沒有,那是不夠的,詩人在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句表達了他參與這項活動的內心喜悅,就是「我可以因你的救恩歡樂」;好像他說,我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因蒙神的恩典保守而歡樂之外,沒有別的目的。眾所周知,猶太人以「女兒」來指一個民族或城市,但他這裡以其主要部分,即錫安,來命名這座城市。


詩篇 9:15-16


15. 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挖的坑裡;他們的腳被自己所藏的網纏住了。16. 耶和華施行審判,顯明自己。惡人被自己手所作的纏住了。希迦庸。細拉。


15. 外邦人陷在。大衛現在被提升到聖潔的信心,戰勝了他的敵人。首先,他用比喻說,他們被自己的詭計和陷阱所困。接著,他不用比喻表達了同樣的事情,就是他們被自己的邪惡所纏住。他斷言這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神的工作,是祂審判的顯著證據。當他將敵人比作獵人或捕鳥者時,這並非沒有正當理由。惡人確實常常施暴和暴行,但在欺騙和狡猾的詭計上,他們總是模仿他們的父撒旦,撒旦是謊言之父,因此,無論他們有多麼聰明,他們都將其用於作惡和策劃禍害。因此,每當惡人狡猾地策劃我們的毀滅時,讓我們記住,他們為神的兒女設下網羅和陷阱並非新鮮事。同時,讓我們從反思中得到安慰,無論他們對我們採取什麼行動,結果都不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神將會與他們作對,不僅要挫敗他們的計劃,還要讓他們在自己所設的惡毒計謀中措手不及,並讓他們所有的邪惡資源都落在自己頭上。


16. 主在執行審判時顯為人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已知的耶和華施行了審判。這種說話方式很突然,其簡潔性使其變得模糊。因此,它有兩種解釋。有些人這樣解釋:當上帝懲罰惡人時,祂才開始被認識。但另一種解釋更適合這段經文,即:每當上帝讓惡人陷入自己的惡行時,上帝執行審判官的職責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簡而言之,每當上帝將惡人所設計的任何邪惡計畫反噬到他們自己身上時,大衛就宣告,在這種情況下,神的審判是如此明顯,以至於所發生的事既不能歸因於自然,也不能歸因於命運。因此,如果上帝在任何時候以這種方式明顯地顯示祂手的能力,讓我們學會睜開眼睛,以便從祂對教會的敵人所執行的審判中,我們的信心可以越來越堅固。至於「希加永」(Higgaion)這個詞,它本來的意思是默想,我目前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理由來解釋它為何被插入,那就是大衛旨在讓敬虔之人的心專注於默想上帝的審判。「細拉」(Selah)這個詞也是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正如我之前所說,它規範了歌唱,使音樂與歌詞和情感相符。


詩篇 9:17-18


17. 惡人必歸陰間,就是忘記上帝的列國。18. 因為窮乏人必不永遠被忘;謙卑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


17. 惡人必歸陰間。許多人將動詞翻譯成祈使語氣,讓惡人歸陰間,好像這是一種咒詛。但在我看來,大衛在這裡更是在未來堅固自己和所有敬虔之人,宣告無論惡人如何嘗試,其結局都將對他們自己造成災難。藉著「歸」這個詞,他意味著結果將與他們想像的截然不同;因為其中隱含著他們自負的高度與他們墜落的深度之間的無聲對比。由於他們不懼怕上帝,他們將自己高舉在雲端之上;然後,就好像他們「與死亡立約」一樣,根據以賽亞書的說法(以賽亞書 28:15),他們變得更加傲慢和自負。但是,當我們看到他們肆無忌憚地狂暴時,先知警告我們,他們的瘋狂使他們盲目衝動,以至於最終他們墜入墳墓,而他們原以為自己離墳墓很遠。因此,這裡向我們描述了突然而意想不到的變化,上帝在祂願意的時候,將混亂的事物恢復秩序。因此,當我們看到惡人毫無畏懼地高飛時,讓我們用信心的眼睛看到為他們預備的墳墓;並確信上帝的手,雖然看不見,卻非常近,可以在他們旨在達到天堂的過程中將他們扭轉,並在一瞬間將他們投入地獄。希伯來詞 hlwaç,sheolah 的意思不確定,但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翻譯為地獄。fa165 我不責怪那些將其翻譯為墳墓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先知所指的遠不止普通的死亡,否則他對惡人所說的,與所有信徒共同發生的事就沒有區別了。雖然他沒有明確地談論永恆的毀滅,而只是說,他們將歸入墳墓,然而,在墳墓的比喻下,他暗示所有不敬虔的人都將滅亡,並且他們以一切非法手段高舉自己,踐踏公義,壓迫無辜的狂妄,將給他們帶來毀滅和滅亡。信徒也確實會下到墳墓,"""但不是以那種可怕的暴力,將他們投入其中,使他們毫無希望地無法脫身。事實遠非如此,即使被關在墳墓裡,他們也已經憑著希望住在天堂。


18. 因為窮人不會永遠被遺忘。斷言上帝不會永遠離棄窮人和受苦的人,是對前一句的證實。藉此,他暗示他們可能確實會暫時被離棄。因此,讓我們記住,上帝應許幫助我們,不是透過阻止我們的苦難,而是在我們長期受苦之後,最終幫助我們。大衛明確地談到希望或期待,藉此鼓勵我們禱告。上帝似乎不理會我們的苦難的原因是,他希望我們透過禱告喚醒他;因為當他聽到我們的請求時(彷彿他才開始留意我們),他就會伸出他大能的手幫助我們。大衛再次重申這不是立即發生的,以便我們即使期望沒有立即實現,也能堅持抱持美好的希望。


詩篇 9:19-20


19. 耶和華啊,求你興起,不要讓人fa166得勝;願列國在你面前受審判。20. 耶和華啊,求你使他們懼怕;願列國知道他們不過是人。


19. 耶和華啊,求你興起。當大衛懇求上帝興起時,這個表達嚴格來說並不適用於上帝,而是指外在的表現和我們的感官;因為我們只有當上帝出現在我們眼前,彷彿坐在審判席上時,才認為他是他子民的拯救者。這裡補充了一個考慮或理由,促使上帝為他子民所受的傷害報仇,那就是不要讓人得勝;因為當上帝興起時,所有不敬虔之人的兇猛fa167都必須立即倒下並讓步。惡人為何如此傲慢無禮,或有如此大的能力作惡,如果不是因為上帝靜默,任由他們放肆呢?但是,一旦他顯示出一些審判的跡象,他就會立即制止他們驕傲的騷亂fa168,並僅憑他的點頭就打破他們的力量和權勢fa169。我們從這種禱告方式中學到,無論我們的敵人多麼傲慢和驕傲地誇耀他們將要做什麼,他們都在上帝的手中,他們所能做的不過是上帝允許他們做的;而且,上帝無疑可以在任何時候,使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歸於徒勞和無效。因此,詩篇作者在談到他們時,稱他們為人。原文中的詞是çwna,enosh,它源於一個表示痛苦或悲慘的詞根,因此,這與他稱他們為必死或脆弱的人是一回事。此外,詩篇作者懇求上帝在他面前審判外邦人。當上帝以某種方式強迫他們出現在他的審判席前時,就說他這樣做了。我們知道,不信者在被強行帶到上帝面前之前,盡可能地背棄他,以便將所有關於他作為審判者的想法從他們心中排除。


20. 耶和華啊,求你使他們懼怕。七十士譯本將hrwm,morah,譯為[nomoqe>thv,]立法者,源於hry,yarah,有時表示教導fa170。但經文的範圍要求我們將其理解為恐懼或敬畏;這是所有健全解經家的意見。現在,需要考慮大衛所說的是哪種恐懼。上帝通常透過恐懼使他的選民順服。但是,由於他對他們緩和了他的嚴厲,同時軟化了他們剛硬的心,使他們甘心樂意地順服他,所以不能恰當地說他透過恐懼強迫他們。對於被棄絕的人,他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由於他們的頑固是不可彎曲的,所以打破他們比彎曲他們更容易,他用武力制服他們絕望的頑固;不,"""確實,他們被改造了,但無論他們願意與否,他們自己的軟弱都從他們身上被強行承認。他們可能會咬牙切齒,怒火中燒,甚至在殘酷方面超越野獸,但當上帝的恐懼抓住他們時,他們會因自己的暴力而倒下,並因自己的重量而跌落。有些人將這些話解釋為祈禱上帝將列國置於大衛的軛下,並使他們成為他政府的附庸;但這是一個冷淡而牽強的解釋。恐懼一詞總體上包含了上帝的所有災難,這些災難像錘子的重擊一樣擊退了那些除非被迫否則絕不會順從他的人的叛逆。


接下來是列國必須達到的重點,即承認自己是必死的人。這乍一看似乎是件小事;但它所包含的教義絕非微不足道。人算什麼,竟敢自己動一根手指?然而,所有不敬虔的人都像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一樣,大膽而傲慢地放縱自己。他們聲稱擁有上帝所特有的東西,這無疑是出於一種病態的想像;簡而言之,如果他們不了解自己的狀況,他們絕不會如此放縱。大衛懇求上帝以恐懼打擊列國,使他們知道自己是人,fa172 並不是說不敬虔的人在上帝的杖和懲罰下會如此受益,以至於真正地從心裡謙卑自己;但他所說的知識只是指他們自己軟弱的經歷。他的話語就像他說過一樣,主啊,既然是他們對自己的無知使他們對我發怒,就讓他們實際體驗到他們的力量不足以應付他們被迷惑的傲慢,在他們虛妄的希望破滅之後,讓他們羞愧地躺下,感到羞辱。那些確信自己軟弱的人,往往不會因此而改過自新;但當他們不敬虔的傲慢在世人面前受到嘲笑和蔑視時,就大有收穫了,這樣就可以看出他們自以為是的信心是多麼荒謬。至於上帝的選民,他們應該以另一種方式從他的懲罰中受益。他們應該在意識到自己軟弱的情況下謙卑自己,並自願放棄一切虛妄的自信和傲慢。如果他們記住自己只是人,情況就會如此。奧古斯丁說得好而明智,人的全部謙卑在於認識自己。此外,由於驕傲是所有人的天性,上帝需要不加區別地恐嚇所有的人,一方面,他自己的人民可以學會謙卑,另一方面,惡人,儘管他們不停地將自己提升到人的境遇之上,但也會羞愧和困惑地被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