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32

 32:1 (大衛的訓誨詩。)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32:2 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32:3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

32:4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細拉)

32:5 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細拉)

32:6 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大水泛溢的時候,必不能到他那裡。

32:7 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細拉)

32:8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

32:9 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牠;不然,就不能馴服。

32:10 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

32:11 你們義人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都當歡呼。


大衛在痛苦中深刻體會到,因罪而感受上帝沉重之手是多麼悲慘的事,他因此感嘆,幸福人生最崇高、最美好的部分在於上帝赦免人的罪孽,並以恩慈接納人。在為所蒙受的赦免獻上感謝後,他邀請他人與他一同分享這份幸福,並以自己的榜樣,展示了獲得幸福的方法。


大衛的訓誨詩。


這篇詩篇的標題揭示了其主題。有些人認為希伯來文 משכיל, maskil,我們譯為「訓誨」,fa623 取自第7節;fa624 但更準確的看法是,它作為詩篇的標題,與其整體範圍和主題內容相符。大衛在上帝嚴厲考驗他,向他顯示其憤怒的徵兆時,經歷了漫長而可怕的折磨,最終蒙受恩典,他將這份神聖恩惠的證據應用於自身和整個教會的益處,從中教導自己和他們,什麼是救贖的關鍵。所有人都必然處於悲慘的折磨中,或者更糟的是,忘記自己和上帝,繼續處於致命的昏睡中,直到他們確信上帝已與他們和好。因此,大衛在此教導我們,人類的幸福僅在於罪的白白赦免,因為沒有什麼比以上帝為敵更可怕的了;上帝也無法以其他方式恩待我們,除非赦免我們的過犯。


詩篇 32:1-2


1. 罪過得赦免,罪惡蒙遮蓋的人有福了。 2. 耶和華不算為有罪,心中沒有詭詐的人有福了。


1. 罪過得赦免的人有福了。這聲感嘆源於詩人內心的熱切情感,也源於嚴肅的思考。由於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將思想從上帝的審判中轉移開,給自己帶來致命的遺忘,並沉醉於虛假的享樂中;大衛,彷彿被上帝的憤怒所擊中,為了投靠神的憐憫,他也喚醒他人進行同樣的操練,清晰而響亮地宣告,只有那些與上帝和好的人才是有福的,因為上帝承認那些他本可以公正地視為仇敵的人為他的兒女。有些人被偽善和驕傲蒙蔽,有些人則對上帝極度輕蔑,以至於他們根本不急於尋求赦免,但所有人都承認他們需要赦免;世上沒有一個人,他的良心不在上帝的審判台前控告他,並以許多刺痛折磨他。因此,這種承認,即所有人都需要赦免,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而且只有當上帝赦免我們的罪時,我們才能安好,這是連惡人本身都無法否認的。但與此同時,偽善蒙蔽了許多人的眼睛,而另一些人則被一種反常的肉體安全感所迷惑,以至於他們對神的憤怒毫無感覺,或者只有一種冷淡的感覺。


由此產生了兩種錯誤:首先,這樣的人輕視他們的罪,沒有反思他們因上帝的憤怒而面臨的百分之一的危險;其次,他們發明了輕率的贖罪方式,以擺脫罪惡並獲得上帝的恩寵。因此,在所有時代,普遍的觀點是,儘管所有人都被罪感染,但他們同時也擁有功德,這些功德可以為他們贏得上帝的恩寵,而且儘管他們因罪行激怒了上帝,但他們有現成的贖罪和補償來獲得赦免。這種撒旦的迷惑在天主教徒、土耳其人、猶太人和其他民族中同樣普遍。因此,每個沒有被天主教的狂熱所迷惑的人,會承認這句話的真實性,除非上帝憐憫他們,不將他們的罪歸咎於他們,否則人類將處於悲慘的境地。但大衛走得更遠,宣稱人的整個生命都受制於上帝的憤怒和咒詛,除非上帝憑藉祂自己的自由恩典,將他們納入祂的恩寵;那藉著大衛說話的聖靈,藉著保羅的口,向我們作了確鑿的解釋和見證(羅馬書4:6)。如果保羅沒有引用這段經文,他的讀者絕不會領會先知的真正含義;因為我們看到,天主教徒雖然在他們的聖殿中唱著「罪孽得赦免的人有福了」等等,卻將其視為一句普通且不重要的話。但對保羅來說,這是因信稱義的完整定義;彷彿先知說,人只有在與上帝自由和好,並被祂算為義時,才是有福的。因此,大衛所頌揚的福氣,徹底摧毀了行為的義。天主教徒和其他人自欺欺人的部分義的詭計,純屬愚蠢;即使在那些缺乏天國教義之光的人中,也沒有人會如此瘋狂地將完美的義歸於自己,這從所有民族中一直存在的贖罪、洗禮和其他安撫上帝的方式中可見一斑。然而,他們卻毫不猶豫地將他們的德行強加於上帝,彷彿他們藉此為自己贏得了大部分的福氣。


然而,大衛卻規定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秩序,即在尋求幸福時,所有人都應從一個原則開始,那就是上帝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與那些配得永恆毀滅的人和好,除非祂自由地赦免他們,並賜予他們恩寵。他公正地宣稱,如果他們得不到憐憫,所有人都將徹底悲慘和受咒詛;因為如果所有人在未重生之前,天生只傾向於邪惡,那麼他們之前的一生,顯然在上帝眼中必然是可憎和令人厭惡的。此外,即使在重生之後,人所行的任何工作,除非上帝赦免其中摻雜的罪,否則都不能取悅上帝,因此他們必須被排除在救贖的希望之外。當然,除了最大的恐懼之外,他們將一無所有。聖徒的工作因沾染污點而不配得賞賜,這對天主教徒來說似乎是一句難以接受的話。但是,在這方面,他們暴露了他們在根據自己的觀念評估上帝的判斷時的嚴重無知,在上帝眼中,即使是星星的光芒也只是黑暗。因此,讓這成為一個既定的教義,即我們只有藉著罪的自由赦免才能在上帝面前被算為義,這是永恆救贖的門;因此,只有那些依靠上帝憐憫的人才是有福的。我們必須記住我已經提到的對比,即信徒(他們接受罪的赦免,單單依靠上帝的恩典)與所有其他忽略投靠上帝恩典的避難所的人之間的對比。


此外,當大衛三次重複同一件事時,這並不是徒勞的重複。罪孽得赦免的人必然有福,這本身就足夠明顯;但經驗告訴我們,要徹底相信這一點並將其牢牢地銘刻在心中是多麼困難。絕大多數人,正如我已經向你們展示的,被自己的詭計所糾纏,盡可能地擺脫良心的恐懼和對上帝憤怒的一切恐懼。他們無疑渴望與上帝和好;然而,他們寧願躲避祂的視線,也不願真誠地、全心全意地尋求祂的恩典。另一方面,那些被上帝真正喚醒,以至於對自己的痛苦有著深刻感受的人,他們的心靈不斷地被攪動和不安,以至於難以恢復平靜。他們確實嚐到了神的憐憫,並努力抓住它,然而他們卻常常在所遭受的種種攻擊下感到羞愧或動搖。詩人如此強調罪得赦免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他要喚醒那些沉睡的人,激發那些粗心大意的人深思,並使那些遲鈍的人振作起來;另一方面,他要以確鑿而穩定的信心來安撫那些恐懼和焦慮的心靈。對於前者,這教義可以這樣應用:「你們這些不幸的人啊!一兩次良心的刺痛為何不能使你們不安呢?假設對你們罪惡的有限認識不足以使你們感到恐懼,然而當你們被巨大的罪惡重擔所壓倒時,繼續安然入睡是多麼荒謬啊?」而這種重複為那些軟弱和恐懼的人提供了不少安慰和確證。由於疑慮常常接踵而至,僅僅在一場衝突中獲勝是不夠的。因此,為了不讓絕望在他們被攪動的各種困惑思想中壓倒他們,聖靈以許多宣告來確認和批准罪的赦免。


現在應當權衡這裡所用詞語的特殊力量。當然,這裡所論述的赦免與補償不符。神在除去或帶走罪惡,以及遮蓋和不歸咎於罪惡時,是白白地赦免它們的。因此,天主教徒將他們所謂的補償和超額功德強加進來,剝奪了自己這種福氣。此外,大衛將這些話應用於完全的赦免。因此,天主教徒在這裡對懲罰和過失的赦免所作的區分,即他們只作一半的赦免,是完全不合適的。現在,有必要考慮這種幸福屬於誰,這可以從時間的環境中輕易地推斷出來。當大衛被教導他單單因神的憐憫而蒙福時,他並不是神的教會的陌生人;相反,他在敬畏和事奉神以及聖潔的生活方面比許多人更有進步,並且在所有敬虔的職責上都操練自己。即使在宗教上取得這些進步之後,神仍然如此操練他,以至於他將他救恩的始終置於他與神白白的和解之中。撒迦利亞在他的歌中將「救恩的知識」描述為在於認識「罪的赦免」(路加福音1:77),這並非沒有道理。一個人越是在聖潔上出類拔萃,他就越覺得自己離完全的公義遙遠,他就越清楚地認識到他除了單單神的憐憫之外,不能信賴任何事物。由此可見,那些認為罪的赦免只對公義的開始是必要的,是嚴重錯誤的。由於信徒每天都捲入許多過失,他們曾經進入公義的道路對他們毫無益處,除非那引導他們進入這道路的同一恩典伴隨他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步。如果有人反對說,在其他地方說「敬畏耶和華的」、「行他道路的」、「心中正直的」是有福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由於完美的敬畏耶和華、完美地遵守他的律法以及完美的心中正直是無處可尋的,聖經在任何地方所說的關於福氣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神白白的恩惠之上,藉此他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


2. 在他心裡沒有詭詐。在這句話中,詩人將信徒與偽君子和無知的藐視神者區分開來。他們兩者都不在乎這種幸福,也無法享受它。惡人確實意識到自己的罪惡,但他們仍然樂於作惡;他們在厚顏無恥中變得更加頑固,嘲笑威脅;或者,至少,他們沉溺於欺騙性的奉承,以免被迫來到上帝面前。是的,儘管他們因痛苦的感覺而變得不幸,並受到秘密的折磨,但他們卻以乖僻的健忘扼殺了對上帝的一切恐懼。至於偽君子,如果他們的良心在任何時候刺痛他們,他們就會用無效的補救措施來撫慰他們的痛苦:因此,如果上帝在任何時候傳喚他們到他的法庭,他們就會在他們面前擺出我不知道是什麼的幻影來為自己辯護;他們從來不缺少遮蔽物,可以讓光線遠離他們的心。這兩類人都因內心的詭詐而無法在上帝的父愛中尋求他們的幸福。不僅如此,他們中的許多人還魯莽地衝到上帝面前,或者以驕傲的自負自吹自擂,夢想著他們是幸福的,儘管上帝與他們為敵。因此,大衛的意思是,除非一個人的心首先從詭詐中潔淨,否則他無法嘗到罪得赦免的滋味。那麼,他所說的「詭詐」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從我所說的理解。凡不省察自己,如同在上帝面前,反而迴避他的審判,或將自己隱藏在黑暗中,或用樹葉遮蓋自己的人,都是對自己和對上帝行詭詐。因此,一個感覺不到自己疾病的人拒絕治療,這不足為奇。我提到的這兩種詭詐尤其需要注意。很少有人會如此頑固,以至於不被上帝的恐懼和對他恩典的渴望所觸動,但他們卻冷淡地尋求赦免。因此,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擁有上帝的恩寵是多麼不可言喻的幸福。大衛曾有一段時間就是這樣,當一種背叛性的安全感悄悄降臨在他身上時,它使他的思想變得黑暗,並阻止他熱心地追求這種幸福。聖徒們也常常患有同樣的疾病。因此,如果我們想享受大衛在這裡向我們提出的幸福,我們必須格外小心,以免撒旦用詭詐充滿我們的心,剝奪我們對自己悲慘處境的一切感覺,凡是訴諸詭計的人都必然會因此而消瘦。


詩篇 32:3-4


3.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我的骨頭枯乾,因我終日唉哼。 4. 因為你的手晝夜加在我身上;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


3.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我的骨頭枯乾。大衛在此以自己的經歷證實了他所闡述的教義;即,當他在上帝的手下謙卑時,他感到沒有什麼比失去上帝的恩寵更悲慘的了:他暗示,除非上帝以他的憤怒來試煉我們,否則這個真理無法被正確理解。他所說的不是一般的試煉,而是宣告他被最嚴酷的方式完全制服。的確,我們肉體的遲鈍在這件事上與其頑固一樣令人驚訝。如果我們不被強迫,我們就永遠不會像我們應該的那樣熱切地尋求與上帝和解。總之,這位受啟示的作者以自己的榜樣教導我們,除非我們在與內在誘惑的嚴重衝突中徹底感受到上帝的憤怒是多麼可怕,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意識到享有上帝恩寵是多麼大的幸福。他補充說,無論他是沉默,還是試圖通過哭泣和哀號來加劇他的悲傷,他的骨頭都枯萎了;換句話說,他所有的力量都枯萎了。由此可見,無論罪人轉向何處,或他的心靈如何受影響,他的病痛絲毫沒有減輕,他的福祉也絲毫沒有增進,直到他恢復上帝的恩寵。那些咬緊牙關,內心吞噬悲傷,將其封閉起來而不表露的人,常常遭受最劇烈的痛苦,儘管之後他們會像突然發瘋一樣,他們的悲傷力量爆發得越久,衝擊力就越大。大衛所說的沉默,既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愚蠢,而是介於耐心和固執之間的一種感覺,它既與惡習相關,也與美德相關。因為他的骨頭不是因年老而枯萎,而是因他心靈的可怕折磨。然而,他的沉默不是希望或順從的沉默,因為它沒有減輕他的痛苦。


4. 因為你的手晝夜加在我身上。在這節經文中,他更充分地解釋了如此沉重的悲傷從何而來;即,因為他感到上帝的手重重地壓在他身上。所有苦難中最大的,就是被上帝的手如此沉重地壓迫,以至於罪人感到他面對的是一位審判官,他的憤怒和嚴厲除了永死之外,還包含許多死亡。因此,大衛抱怨他的水分枯乾,不僅僅是因為簡單地思考他的嚴重苦難,而是因為他發現了它們的原因和源頭。當上帝以審判官的身份出現,並通過顯示他的不悅的跡象來使人謙卑和俯伏時,人的所有力量都會衰竭。那時就應驗了以賽亞的話,


「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因為耶和華的靈吹在其上。」(以賽亞書 40:77)


此外,詩篇作者告訴我們,這不是一般的懲罰,他因此學會了真正敬畏神的憤怒;因為耶和華的手晝夜不停地重壓在他身上。的確,他從小就受到聖靈的秘密影響,被灌輸了敬畏上帝的觀念,並通過健全的教義和教導學習了真正的宗教和虔誠。然而,這種教導不足以使他獲得這種智慧,以至於他不得不在他的進程中像一個初學者一樣重新學習。是的,儘管他現在已經習慣了為自己的罪惡哀悼很久,但他每天都重新投入到這種操練中,這教導我們,人一旦跌倒,要多久才能恢復過來;以及他們順從的速度是多麼慢,直到上帝不時地,"""他們會加倍努力,日復一日地增加。如果有人問大衛,他是否對他深知是上帝之手施加在他身上的鞭打變得麻木不仁,上下文提供了答案;那就是他被困惑的悲傷壓制和束縛,被纏綿的痛苦折磨,直到他完全順服和溫順,這是尋求補救的第一個跡象。這再次教導我們,上帝對我們的懲罰並非沒有原因地重複,他的手對我們沉重,直到我們兇猛的驕傲,我們知道除非受到最沉重的鞭打,否則無法馴服,才被降服。


詩篇 32:5-7


5. 我向你承認我的罪,我的罪孽沒有隱藏。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了我罪的罪孽。細拉。6. 因此,凡是溫順的人,在尋找你的時候,都要向你禱告;這樣,在眾水氾濫的時候,他們就不能靠近他。7. 你是我的藏身之處;你必保護我脫離患難;你必以得救的歌聲環繞我。細拉。


5. 我向你承認我的罪。先知現在描述了他痛苦的結果,以向所有人展示獲得他所提及的幸福的捷徑。當他感受到神的憤怒極度困擾和折磨他時,他唯一的解脫就是真誠地在神面前譴責自己,並謙卑地向他求饒。然而,他並沒有說他的罪只是浮現在他的記憶中,因為該隱和猶大的罪也是如此,儘管毫無益處;因為當惡人的良心因他們的罪而不安時,他們就不斷地折磨自己,並對神發怒:是的,即使他強迫他們不情願地來到他的審判台前,他們仍然渴望隱藏自己。但這裡描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認罪方式;那就是當罪人自願歸向神時,他將得救的希望建立在懇求赦免上,而不是建立在頑固或虛偽上。這種自願的認罪總是與信心結合在一起;否則罪人會不斷尋找藏身之處,以便躲避神。大衛的話清楚地表明,他真誠而熱情地來到神面前,以便不隱藏任何東西。當他告訴我們他承認自己的罪,並沒有隱藏它時,後一句話是根據希伯來語的習慣添加的,為了誇大。因此,毫無疑問,大衛在神面前時,傾吐了他所有的心。我們知道,偽君子為了減輕他們的惡行,要麼掩飾,要麼歪曲它們;簡而言之,他們從不坦率地承認它們。但大衛否認他有這種卑鄙行為。他毫不掩飾地向神表明了所有困擾他的事;他用「我說」這句話證實了這一點。當惡人被強行拖走時,就像法官強迫罪犯出庭受審一樣,他向我們保證他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全心全意地來的;因為「說」這個詞只是表示他與自己商議。因此,他通過神的憐憫應許並確信自己會得到赦免,以便恐懼不會阻止他自由而坦率地承認自己的罪。


「在我身上」或「對我自己」這句話暗示大衛拋棄了所有藉口和託詞,人們習慣於通過這些藉口和託詞來卸下自己的負擔,轉嫁自己的過錯,或將其歸咎於他人。因此,大衛決定完全順服神的審判,並承認自己的罪過,以便在自責的情況下,作為一個懇求者獲得赦免。


你就赦免了我罪的罪孽。這句話與他所說的,在他憑信心接近神的恩典之前,他所遭受的痛苦和可怕的騷動形成對立。但這些話也教導我們,每當罪人以真誠的認罪來到施恩寶座前,他就會發現與神的和好正在等待著他。換句話說,詩人是指神不僅願意赦免他,而且他的榜樣提供了一個普遍的教訓,即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只要他們以真誠和樂意的心歸向神,就不應懷疑神的恩惠。如果有人從中推斷,悔改和認罪是獲得恩典的原因,那麼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衛在這裡不是在談論原因,而是在談論罪人與神和好的方式。認罪無疑是介入的,但我們必須超越這一點,並考慮到是信心,通過打開我們的心和口,真正獲得我們的赦免。並非所有與赦免必然相關的事物都被認為是其原因。或者,更簡單地說,大衛通過他的認罪獲得了赦免,不是因為他僅憑認罪的行為就配得,而是因為在信心的引導下,他謙卑地向他的審判者懇求。此外,由於今天我們也應該使用與律法下先祖們以前使用的相同認罪方法,這充分駁斥了教皇的暴虐法令,他通過該法令使我們遠離神,並將我們送到他的祭司那裡以獲得赦免。


6. 因此,所有謙卑的人都將向你禱告。詩人在此明確指出,他迄今為止在他個人身上所闡述的一切,都普遍屬於所有神的兒女。這一點必須仔細觀察,因為由於我們天生的不信,我們大多數人對神的恩典遲鈍和不情願。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大衛獲得赦免,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僅憑認罪的行為,而是憑信心和禱告。在這裡,他引導信徒使用相同的獲得赦免的方法,吩咐他們歸向禱告,這是信心的真正祭物。此外,我們被教導,神在大衛身上給予了祂憐憫的榜樣,這不僅可以延伸到我們所有人,而且還可以向我們展示如何尋求和好。這些詞語,「每個人」,用於證實每個敬虔的人;但詩人同時表明,除了以懇求者的身份俯伏在神面前之外,沒有人能獲得救贖的希望,因為所有人都無一例外地需要祂的憐憫。


緊隨其後的「尋找的時候」這個表達,有些人認為是指平常和習慣的禱告時間;但在我看來,其他人更準確地將其與以賽亞書(以賽亞書 55:6)中的那句話進行比較,其中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尋求神確實從來沒有不合時宜的時候,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祂的恩典,而且祂總是願意與我們相遇。但是,由於懶惰或遲鈍阻礙我們尋求祂,大衛在這裡特別指出關鍵時刻,當信徒因意識到自己的需要而受到激勵時,他們會求助於神。天主教徒濫用這個地方來證明他們的教義,即我們應該在天堂有代禱者為我們禱告;但試圖從這段經文中為這種教義建立論據是如此荒謬,以至於不值得駁斥。然而,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們要麼是多麼邪惡地敗壞了整本聖經,要麼是在最簡單的事情上犯了多麼嚴重的無知錯誤。


在許多水泛濫的時候。這個表達與約珥書的預言一致,


「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約珥書 2:32)


意思是,"""雖然死亡的深淵可能從四面八方將我們包圍,我們也不應害怕它們會吞噬我們;相反,我們應該相信,只要我們投靠神的憐憫,我們就會安全無恙。因此,我們被明確教導,即使在死亡中,敬虔的人也必得救,只要他們投靠神的恩典的庇護所。洪水一詞指的是所有那些看似無法逃脫的危險。


最後,詩人獻上感恩,雖然他只用了寥寥數語來頌揚神的恩惠,但他的簡潔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首先,他否認除了神自己之外,還有任何其他的安全港灣。其次,他確信神將來會忠實地看顧他;因為我樂意保留動詞的將來時態,儘管有些人毫無理由地將其翻譯成過去時態。然而,他並不是說他認為自己可以免受未來的苦難,而是將神的看顧與苦難對立起來。最後,無論遭遇何種逆境,他都確信神會拯救他。通過「環繞」一詞,他指的是多種多樣的拯救;好像他是在說,他將以無數種方式蒙受神的恩惠,並且他將從各方面獲得最豐富的讚美神的理由。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如何按照他慣常的方式,將拯救之歌代替幫助,向神獻上他的感恩服務。


詩篇 32:8-11


8.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fa630 9. 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牠,不然,牠就不聽你的。fa631 10. 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11. 你們義人哪,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哪,都當歡呼。


8.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為了使他的勸告更有力量,神聖的說話者將他的話語直接對準每個人;因為當每個人都將教義特別應用於自己時,它更容易滲透到心中。當這裡向神的兒女顯示救贖之路時,必須格外小心,不要有任何人偏離它絲毫。我們也可以從這裡學到,我們與神和好是有條件的,即每個人都努力使他們的弟兄姐妹分享同樣的益處。大衛為了更強烈地表達他對他們的關心,用眼睛的視線來描述它。fa632 順便說一句,應該注意的是,那些關心我們福祉的人是主所任命的,作為我們道路的引導者,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我們有多麼大的父愛般的關懷。


9. 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大衛現在簡要地解釋了他先前說要給出的建議的要點。他勸告所有人要安靜地學習,放下頑固,穿上溫順的精神。他給敬虔的人的建議也很有智慧,可以糾正他們的魯莽;因為如果我們像我們應該的那樣專心於神的糾正,每個人都會熱切地尋求他的恩惠。為什麼所有人都如此遲鈍,除了我們不是愚蠢就是頑固?因此,大衛將頑固的人比作野獸,使他們感到羞恥,同時聲明他們「踢刺」是徒勞的。他說,人們知道如何用嚼環和轡頭馴服馬的兇猛;那麼當神發現他們難以駕馭時,他們認為神會怎麼做呢?


10. 惡人必多受苦楚。他在此毫不含糊地宣告了悖逆和頑固之人的境況。"""fa633 他之前提到,上帝不希望用韁繩和嚼子來約束他們的頑固;現在他又補充說,他們的苦難將無止境,直到他們完全被吞噬。因此,儘管上帝可能會暫時饒恕我們,但願這項譴責能使我們充滿恐懼,並使我們不至於因為尚未受到懲罰而心硬;也不要讓上帝所詛咒的繁榮欺騙我們,以至於我們對他威脅所有惡人的那些看不見的悲傷視而不見。正如詩篇作者一方面告訴我們,上帝對惡人充滿無數的災禍,另一方面他又補充說,他擁有無限的良善,可以幫助所有屬於他的人。總之,我們苦難的唯一補救辦法就是謙卑地順服上帝的旨意,並將我們的救贖建立在他獨有的憐憫之上;那些信賴上帝的人將在各方面蒙福,因為無論撒旦從何處攻擊他們,主都會抵擋他,並以他保護的力量庇護他們。


11. 你們義人哪,要靠耶和華歡樂。在大衛教導了真正的幸福對所有敬虔的人來說是多麼容易獲得和觸手可及之後,他非常有理由勸勉他們歡樂。他命令他們在主裡歡樂,好像他說,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確信上帝的恩惠,因為他如此慷慨和仁慈地願意與他們和好。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是保羅也稱讚的信仰無與倫比的果實,即當敬虔者的良心平靜和愉快時,享受平安和屬靈的喜樂。凡有活潑信心的地方,這種聖潔的喜樂就會隨之而來。但由於世人自身的邪惡阻止他們分享這種喜樂,因此大衛只對義人說話,他稱他們為「心裡正直的人」,教導我們,在上帝眼中,取悅人的外在義行是毫無益處的。但他如何稱那些義人呢?他們的全部幸福在於上帝不歸算他們的罪的白白憐憫。我回答說,除了那些對自己的罪感到不滿並全心悔改的人之外,沒有其他人蒙恩;這並不是說這種悔改配得赦免,而是因為信心永遠不能與重生的靈分開。當他們開始將自己獻給上帝時,他接受他們正直的心意,如同它是純潔和完美的;因為信心不僅使人與上帝和好,而且也聖化他裡面不完美的一切,因此藉著上帝的白白恩典,一個本來無法憑藉自己的任何功勞獲得如此大福氣的人,成為義人。

詩篇 32 詩篇 32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9月 09,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