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羅馬書 6:1-6

 6:1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6:2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6: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6: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6:5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6:6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

1. 那麼我們該說什麼呢?在本章中,使徒證明,那些想像恩典的義是我們從他那裡獲得的,而沒有生命的新生的人,可恥地撕裂了基督:不,他更進一步,提到了這個反對意見——如果人們繼續沉溺於罪中,似乎在這種情況下有機會展示恩典。我們確實知道,沒有什麼比肉體在任何藉口下放縱自己更自然了,也沒有什麼比撒旦為了詆毀恩典的教義而編造各種誹謗更自然了;這對他來說一點也不難。因為凡是關於基督的宣告,在人類的判斷中都顯得非常矛盾,所以肉體聽到因信稱義,卻常常撞上這麼多絆腳石,這不應該被視為一件新鮮事。然而,讓我們繼續我們的道路;不要因為基督對許多人來說是絆腳石和跌倒的磐石而被壓制;因為他對不敬虔的人來說是毀滅,對敬虔的人來說是復活。同時,我們應該始終避免不合理的問題,以免基督教信仰顯得荒謬。


使徒現在注意到對傳講神聖恩典最常見的反對意見,那就是——「如果這是真的,神的恩典會更慷慨、更豐盛地幫助我們,我們就越完全地被罪惡的重擔所淹沒;那麼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比沉淪於罪惡的深淵,並常常以新的罪行激怒神的憤怒更好的了;因為那時我們最終會找到更豐盛的恩典;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了。」我們將在後面遇到對此的反駁。


2. 絕不。對某些人來說,使徒似乎只是想憤怒地斥責這種極度的瘋狂;但從其他地方看來,他通常使用這種回答,即使在進行長時間的論證時也是如此;事實上他這裡就是這樣,因為他仔細地駁斥了所提出的誹謗。然而,他首先以憤怒的否定來拒絕它,以便讓讀者銘記,沒有什麼比基督的恩典——我們公義的修復者——滋養我們的惡習更不一致的了。


那些向罪死了的人,等等。這是一個從相反性質推導出來的論證。「犯罪的人確實是向罪活著;我們藉著基督的恩典向罪死了;那麼,那廢除罪惡的東西卻賦予罪惡力量,這是錯誤的。」事實的真相是——信徒若沒有重生的恩賜,就永遠不會與神和好;不,我們為此目的稱義——以便我們以後在聖潔的生活中事奉神。基督確實不是藉著他的血潔淨我們,也不是藉著他的贖罪使神對我們施恩,除非他使我們分享他的靈,那靈使我們更新,過聖潔的生活。那麼,如果罪惡因著在基督裡賜給我們的恩典而增強,那將是神工作的最奇怪的顛倒;因為藥物不是疾病的滋養者,而是疾病的毀滅者。f182 我們必須進一步記住,我已經提到過——保羅在這裡沒有說明神在呼召我們與他的兒子聯合時發現我們是什麼樣的,而是說明在他憐憫我們並白白收養我們之後,我們應該是什麼樣的;因為他用一個表示將來的副詞,表明公義之後應該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3. 你們豈不知,等等。他在上一節所暗示的——基督在他子民中消滅罪惡,他在此藉著提及洗禮的功效來證明,我們藉著洗禮被引入他的信仰;因為毫無疑問,我們在洗禮中穿上基督,我們受洗的目的就是為了與他合一。但保羅提出了另一個原則——當基督的死在我們裡面結出果實時,我們才真正與基督的身體聯合;是的,他教導我們,這種與死亡的團契是洗禮中主要應當關注的;因為洗禮不僅僅是洗滌,也包含了舊人的治死和死亡。由此可見,當我們成為基督恩典的分享者時,他的死的功效立刻顯現。但這種與基督之死相交的益處在下文中有所描述。f183


4. 我們藉著洗禮與他一同埋葬,等等。他現在開始指出我們受洗歸入基督之死的目的,儘管他尚未完全闡明;這個目的就是——我們向自己死,成為新造的人。他正確地從死亡的團契過渡到生命的團契;因為這兩件事藉著不可解開的結連接在一起——舊人藉著基督的死被毀滅,他的復活帶來公義,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而且,既然基督已賜給我們生命,我們與他同死又有何目的,除非是為了復活進入更美好的生命?因此,他治死我們裡面必死的部分,沒有別的原因,只是為了再次賜予我們生命。


我們應當知道,使徒並非簡單地勸告我們效法基督,好像他只是說基督的死是所有基督徒都應當效法的榜樣;因為他無疑是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他宣講一個教義,並顯然地將勸勉與之結合;他的教義是——基督的死能有效地毀滅和拆除我們肉體的敗壞,他的復活能實現更美好本性的更新,而我們藉著洗禮被接納分享這恩典。奠定這個基礎後,基督徒就可以非常恰當地被勸勉努力回應他們的呼召。此外,說這種能力並非在所有受洗者身上都顯現,這是不切題的;因為保羅按照他慣常的方式,在談到信徒時,將實質和功效與外在的記號聯繫起來;因為我們知道,主藉著可見的記號所提供的一切,都藉著他們的信心得到證實和批准。簡而言之,他教導了洗禮在正確領受時的真實性質。因此他向加拉太人作證,所有受洗歸入基督的人都穿上了基督。(加拉太書3:27。)我們確實必須這樣說,只要主的設立和敬虔者的信心結合在一起;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赤裸和空洞的記號,除非我們的忘恩負義和邪惡阻礙了神聖恩惠的運作。f184


藉著父的榮耀,也就是藉著那顯赫的能力,他藉此顯明自己真正榮耀,並彷彿彰顯了他榮耀的偉大。因此,在聖經中,神在基督復活中所施展的能力,常常以崇高的詞語來闡述,這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這非常重要,藉著如此明確地記載神那不可言喻的能力,不僅是對於最後復活的信心,這遠遠超出了肉體的感知,而且對於我們從基督復活所獲得的其他益處,都應當受到高度的讚揚。f185


5. 因為我們已經與他聯合,等等。他用更清楚的詞語強化了他已經闡述的論點;因為他提到的相似之處現在沒有任何疑問,因為嫁接不僅表示榜樣的一致性,而且表示一種秘密的結合,通過這種結合我們與他聯合;這樣,他通過他的靈使我們復活,將他自己的美德傳給我們。因此,正如嫁接的枝條與被嫁接的樹有共同的生命或死亡一樣,我們理應分享基督的生命和死亡;因為如果我們是按照基督死亡的樣式被嫁接的,而他的死亡並非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死亡也將不會沒有復活。但是這些詞語有兩種解釋——要麼我們在基督裡被嫁接到他死亡的樣式中,要麼我們只是簡單地被嫁接到它的樣式中。第一種讀法需要將希臘語的與格oJmoiw>mati理解為表示方式;我並不否認它有更豐富的含義:但是由於另一種更符合表達的簡潔性,我選擇了它;儘管它意義不大,因為兩者都達到相同的含義。金口約翰認為保羅使用「死亡的樣式」來指死亡,正如他在另一個地方所說的,「成為人的樣式」。但在我看來,這個表達中有更深層的意義;因為它不僅暗示了復活,而且似乎也表明了這一點——我們不像基督那樣自然死亡,而是我們的死亡與他的死亡有相似之處;因為正如他通過死亡死在他從我們這裡取來的肉體中一樣,我們也死在我們自己裡面,以便我們可以在他裡面活著。因此,這不是相同的死亡,而是相似的死亡;因為我們必須注意我們今生死亡與屬靈更新之間的聯繫。


嫁接,等等。這個詞語有很大的力量,它清楚地表明,使徒不是勸告,而是教導我們從基督那裡得到什麼益處;因為他沒有要求我們做任何需要我們注意和勤奮的事情,而是談論上帝之手所做的嫁接。但是你沒有理由試圖在每個細節上應用這個比喻或比較;因為在樹木的嫁接和這種屬靈的嫁接之間,很快就會出現差異:前者嫁接的枝條從根部吸取養分,但在果實中保留其自身的性質;但後者不僅我們從基督那裡獲得生命的力量和滋養,而且我們也從我們自己的性質轉變為他的性質。然而,使徒的意思無非是表達基督死亡的功效,這表現在使我們的肉體死亡,以及他復活的功效,在我們裡面更新一個屬靈的性質。f186


6. 我們的舊人,等等。舊人,正如舊約相對於新約而言;因為當他通過開始的重生逐漸被毀滅時,他就開始變老了。但他所指的是我們從母腹中帶來的所有本性,它如此不適合神的國度,以至於我們必須在多大程度上死去,才能更新到真正的生命。他說,這個舊人被釘在基督的十字架上,因為藉著它的力量他被殺死了:他明確地提到了十字架,以便更清楚地表明,我們不能以其他方式被處死,除非通過分享他的死亡。因為我不同意那些認為他使用「釘十字架」而不是「死亡」的人,因為他仍然活著,並且在某些方面充滿活力。這確實是一個正確的觀點,但不適合這段經文。他後來提到的罪身,不是指肉體和骨骼,而是指腐敗的群體;因為人,如果任由其本性,就是一個由罪組成的群體。f187


他指出了這種毀滅的目的,當他說,這樣我們就不再服事罪了。因此,只要我們是亞當的兒女,我們不過是人,受罪的捆綁,除了犯罪別無他法;但藉著與基督聯合,我們從這悲慘的奴役中解脫出來;這並非說我們立刻完全停止犯罪,而是說我們最終在爭戰中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