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6:20-28; 馬可福音 8:30-38, 9:1; 路加福音 9:21-27
馬太福音 16:20-28
20 當下,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他是基督。 21 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22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譯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27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28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
馬可福音 8:30-38
30 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31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32 耶穌明明地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 33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3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譯: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 37 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38 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馬可福音 9:1
1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 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路加福音 9:21-27
21 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可將這事告訴人, 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4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譯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25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裡,並天父與聖天使的榮耀裡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27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 神的國。」
基督在證明了他未來的榮耀之後,提醒他的門徒他必須受的苦,好讓他們也準備好背負十字架;因為他們必須進入爭戰的時刻即將來臨,他知道他們完全無法應付。"""如果他們沒有被新的勇氣所強化。首先,必須告知他們,基督必須開始他的統治,不是以華麗的展示,不是以財富的輝煌,不是以世界的喧囂讚美,而是以可恥的死亡。但是,沒有什麼比超越這種冒犯更難的了;特別是如果我們考慮他們對他們的主所堅定持有的觀點;因為他們想像他會為他們帶來世俗的幸福。這種沒有根據的期望使他們懸而未決,他們熱切地期待著基督突然揭示他統治榮耀的時刻。他們從未想到十字架的恥辱,他們認為他被置於任何他沒有獲得榮譽的境地是完全不合適的。 對他們來說,他被長老和文士拒絕是一個令人痛苦的事件,這些人掌握著教會的治理;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結論,這個告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於僅僅提及十字架必然會給他們軟弱的心靈帶來沉重的痛苦,他立刻通過說他將在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來治癒傷口。的確,在十字架上除了肉體的軟弱之外,沒有什麼可看的,直到我們來到他的復活,其中聖靈的力量閃耀著光芒,我們的信仰將找不到任何鼓勵或支持。同樣,所有渴望他們的傳道有益的道之僕人,都應該非常小心,他們應該始終將他復活的榮耀與他死亡的恥辱聯繫起來展示。
但是我們自然會想知道為什麼基督拒絕接受他已經任命為該職位的使徒作為見證人;因為他們被派去不是為了成為依賴基督降臨的救贖的傳令官嗎?答案並不難,如果我們記住我對這個主題所做的解釋:首先,他們被任命為教師的目的不是為了對基督作充分而確鑿的見證,而只是為他們的主招募門徒;也就是說,勸導那些過於懶惰的人變得易於教導和專心;其次,他們的使命是暫時的,因為它在基督自己開始傳道時就結束了。由於他死亡的時刻即將到來,而且他們尚未完全準備好證明他們的信仰,相反,他們的信仰如此軟弱,以至於他們對信仰的承認會使他們受到嘲笑,主命令他們保持沉默,直到其他人承認他是死亡的征服者,直到他賦予他們更大的堅定。
馬太福音 16:22。彼得拉他到一邊,開始責備他。這是彼得過度熱心的證明,他責備他的主;儘管他對他的尊重似乎是他拉他到一邊的原因,因為他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責備他。儘管如此,彼得勸告我們的主愛惜自己,好像他缺乏謹慎或自制,這是非常自大的。但是人們被不加思索的熱心如此完全地衝動和驅使,以至於他們毫不猶豫地根據自己的想像判斷上帝自己。彼得認為,作為民族救贖主的上帝之子,被長老釘在十字架上,以及作為生命之源的他被判處死刑,這是荒謬的。因此,他試圖阻止基督將自己置於死地。這個推理似乎合理;但是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對基督的意見給予比彼得的熱心更大的尊重,無論他可能提出什麼藉口。
在這裡我們學到,在上帝眼中,所謂的善意有什麼價值。驕傲在人心深處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並抱怨上帝沒有順從他們認為正確的一切。我們看到天主教徒多麼固執地誇耀他們的虔誠!但是,當他們以這種大膽的方式自詡時,上帝不僅拒絕了他們認為值得最高讚揚的東西,甚至嚴厲譴責了其愚蠢和邪惡。當然,如果接受肉體的感覺和判斷,彼得的意圖是虔誠的,或者至少看起來不錯。然而,基督的譴責語氣不可能更嚴厲或更輕蔑。告訴我,那嚴厲的回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那位在所有場合都溫和地避免折斷一根壓傷的蘆葦(以賽亞書 42:3)的人,卻如此陰沉地向一位被選中的門徒發出雷霆般的斥責?原因很明顯,他打算藉著一個人來約束所有人,不讓他們放縱自己的情慾。雖然肉體的情慾像野獸一樣難以約束,但沒有比肉體的智慧更兇猛的野獸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基督才如此嚴厲地責備它,並像用鐵錘一樣擊碎它,教導我們只有從上帝的話語中我們才應該變得智慧。
23. 撒但,退我後邊去吧。有些人對「後邊」(ὀπίσω)這個詞進行推測是徒勞的;好像彼得被命令跟隨,而不是走在前面;因為,在我們已經考慮過的一段經文中,路加(4:8)告訴我們,我們的主在擊退撒但的攻擊時使用了這些詞,而動詞ὕπαγε(拉丁詞Apage由此而來)的意思是退去。因此,基督將他的門徒從他身邊推開,因為彼得在不經意的熱情中扮演了撒但的角色;因為他不僅僅稱他為對頭,而是給他起了魔鬼的名字,作為最厭惡的表達。
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不體貼神的事,只體貼人的事。我們必須注意這是我們主將彼得從他身邊打發走的原因。只要彼得反對他的呼召,他就是基督的絆腳石;因為,當彼得試圖阻止他主的道路時,他沒有剝奪自己和全人類的永恆救恩,這並不是他的錯。因此,這一個詞表明我們應該多麼小心地避免一切使我們偏離順服上帝的事。當基督說彼得體貼人的事時,他揭示了所有邪惡的根源。為了不讓我們和我們的意圖被我們的天上的審判者打發到魔鬼那裡, 讓我們學會不要過於執著於自己的觀點,而是順從地接受主所認可的一切。讓天主教徒現在去把他們的觀念吹捧到天上吧。有一天,當他們出現在上帝的審判台前時,他們會知道他們的誇耀有什麼價值,基督宣稱那是來自撒但的。至於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不自願地決定用致命的障礙將自己排除在救恩之道之外,我們就不要以任何其他方式,而只從上帝的口中尋求智慧。
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基督看到彼得懼怕十字架,其餘的人也同樣受影響,於是他就開始了一般性的關於背負十字架的講論,並且不將他的講話局限於十二使徒,而是為所有敬虔的人制定了相同的律法。 我們已經遇到過一個幾乎相同的陳述(馬太福音 10:38)。 但在那段經文中,使徒們只是被提醒他們一旦開始履行職責就會面臨的迫害;而這裡傳達的是一個普遍的教導,並且可以說,向所有聲稱相信福音的人灌輸了入門課程。
若有人要跟從我。"""這些話語的明確目的,是為了駁斥彼得的錯誤觀點。他向每個人展示自己作為捨己和忍耐的榜樣,首先表明他必須忍受彼得認為與其品格不符的事,然後邀請他身體的每個成員效法他。這些話語必須這樣解釋:「如果有人願意作我的門徒,就讓他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或者,讓他效法我的榜樣。」其意義是,除非他們真正效法基督,並願意走同樣的道路,否則就不能被視為基督的門徒。
他為我們的效法定下了一條簡潔的規則,以便讓我們了解他希望我們效法他的主要方面。它包含兩個部分:捨己和自願背負十字架。讓他捨己。這種捨己是非常廣泛的,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我們的自然傾向,拋棄所有肉體的感情,從而同意被歸於虛無,只要上帝活著並在我們裡面掌權。我們知道人們天生對自己懷有何等盲目的愛,他們對自己何等投入,他們對自己評價何等高。但是,如果我們渴望進入基督的學校,我們就必須從保羅(哥林多前書3:18)勸告我們的愚昧開始,成為愚昧人,以便我們能成為智慧人;然後我們必須控制和制服我們所有的感情。
並讓他背起他的十字架。他提出這項命令,是因為儘管人類生活普遍遭受共同的苦難,但由於上帝以特殊的方式訓練他的子民,使他們能效法他兒子的形象,我們不必驚訝這條規則是嚴格針對他們的。可以補充的是,儘管上帝將十字架的重擔加諸於好人和壞人身上,但除非他們甘願屈服於它,否則就不能說他們背負十字架;因為一匹野性難馴的馬,儘管馱著騎手,卻不能說它接受了騎手。因此,聖徒的忍耐在於甘願背負加諸於他們身上的十字架。路加補充了「每天」這個詞——讓他每天背起他的十字架——這非常有強調性;因為基督的意思是,我們的爭戰將永無止境,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讓這成為敬虔之人不間斷的操練,當許多苦難過去之後,他們就能準備好忍受新的苦難。
2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這是一個最恰當的安慰,那些為基督的緣故甘願受死的人,實際上是得到了生命;因為馬可明確指出這是信徒為我,為福音而死的動機——在馬太的話語中也必須理解同樣的意思。不敬虔的人常常因野心或絕望而輕視生命;對這樣的人來說,他們勇敢地面對死亡將毫無益處。與應許相對照的威脅,也有力地動搖了肉體的懶惰,當他提醒那些渴望今生的人,他們所獲得的唯一好處就是喪失生命。這裡意圖將暫時的死亡與永恆的死亡進行對比,正如我們在馬太福音10:39下所解釋的,讀者將在那裡找到這個主題的其餘部分。468
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這裡的「靈魂」一詞用的是最嚴格的意義。基督提醒他們,人的靈魂被造不僅是為了在世上享受幾天,而是最終在天堂獲得永生。這是何等的粗心大意,何等的野蠻愚蠢,人們如此強烈地依戀世界,如此忙於世俗事務,以至於不考慮他們為何而生,以及上帝賜予他們不朽的靈魂,以便當塵世的生命結束時,他們可以在天堂永生!的確,靈魂的價值高於世上所有的財富和享樂,這是普遍公認的;然而,人們卻被肉體的觀點蒙蔽了雙眼,以至於他們明知故犯地將自己的靈魂拋棄,任其毀滅。為了不讓世俗的誘惑迷惑我們,讓我們記住我們靈魂的超凡價值;因為如果認真思考這一點,它將輕易地消除對塵世幸福的虛妄幻想。
27. 因為人子要來。為了讓剛才闡述的教義更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心靈,基督將未來的審判擺在我們眼前;因為如果我們要認識到這轉瞬即逝的生命毫無價值,我們就必須被天國生命的景象深深打動。我們的心智是如此遲鈍和遲緩,以至於需要藉著仰望天堂來幫助。基督召喚信徒到他的審判台前,引導他們時刻反思,他們活著的目的無非是渴望那將在適當時候顯現的蒙福救贖。這項勸告旨在告訴我們,那些將信仰告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人,他們的努力並非徒勞。「你們要無所畏懼地將生命交在我的手中,在我的保護之下;」他說,「因為我最終將作為你們的復仇者出現,並將完全恢復你們,儘管目前你們可能看似已經滅亡。」
在父的榮耀裡,與他的天使一同。提到這些是為了防止他的門徒根據目前的表象來判斷他的國度;因為迄今為止,他一直不為人知且受人鄙視,隱藏在僕人的形狀和境況之下。他向他們保證,當他作為世界的審判者出現時,情況將大不相同。至於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該段落的其餘部分,讀者將在馬太福音第十章中找到解釋。
然後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關於行為的報應,我已在另一處經文下作了充分的闡述。 其要點是:當應許善行得到報償時,其功勞並非與我們藉著信心白白得到的稱義相對立;也不是指出它是我們得救的原因,而只是為了激勵信徒努力行善, 藉此向他們保證他們的勞苦不會白費。因此,這兩項陳述是完全一致的:我們是白白稱義的(羅馬書 3:24),因為我們是無功無勞地蒙神悅納的;472 然而,神卻憑著自己的美意,將我們不配得的報償賜給我們的行為。
28. 我實在告訴你們。由於門徒可能仍然猶豫不決,並詢問那一天何時會到來,我們的主藉著立即的保證來鼓勵他們,他將很快給他們一個他未來榮耀的證明。我們知道這句俗語的真實性,即對於一個期待的人來說,即使是速度也像延遲;但當我們被告知要等到基督再來才能得救時,這句話從未如此真實。為了在此期間支持他的門徒,我們的主向他們提出一個中間時期作為確認;這就像說:「如果等待我來臨的日子似乎太長,我會及時為此做好準備;因為在你們死去之前,你們將親眼看到神的國度,我吩咐你們要對此抱有堅定的希望。」這是這些話的自然含義;因為有些人採用的觀點,認為它們旨在適用於約翰,是荒謬的。
在他的國度裡來臨。藉著神的國度的來臨,我們應當理解為天國榮耀的顯現,基督在復活時開始顯現,之後藉著差遣聖靈和行神蹟更充分地顯現;因為藉著這些開端,他讓他的子民嘗到了天國生命的新鮮滋味。當他們藉著某些確鑿無疑的證據,察覺到他正坐在父的右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