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2:38-42; 路加福音 11:16, 29-32

馬太福音 12:38-42;  路加福音 11:16, 29-32



馬太福音 12:38-42

 38 當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 39 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40 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 41 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42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路加福音 11:16, 29-32

 16 又有人試探耶穌,向他求從天上來的神蹟。

— (稍後.)  29 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30 約拿怎樣為尼尼微人成了神蹟,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了神蹟。 31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32 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路加福音 11:16. 又有人試探耶穌, 向他求從天上來的神蹟. 馬太福音 (16:4) 和馬可福音 (8:11, 12) 後來也記載了類似的事情. 由此可見, 基督在這個問題上屢次攻擊他們, 以至於那些一旦決心反對真理的人的邪惡是沒有止境的. 毫無疑問, 他們要求一個神蹟, 是為了為他們的不信找一個貌似合理的藉口, 聲稱基督的呼召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 他們並沒有表現出順從, 以至於準備屈服於兩三個神蹟, 更不用說滿足於一個神蹟了. 但正如我之前稍稍暗示的, 他們以基督沒有從天上顯出神蹟為藉口, 為不相信福音辯解. 他已經在他們眼前行了足夠多而明顯的神蹟. 但他們好像這些還不足以證實教義一樣, 希望從天上顯出一些東西, 藉此上帝彷彿會顯現出來. 他們按照慣例稱他為夫子. 因為當時所有文士和律法解釋者都這樣稱呼. 但他們不承認他是上帝的先知, 直到他從天上拿出證據. 因此, 意思就是: 「既然你自稱是教師和夫子, 如果你希望我們成為你的門徒, 就讓上帝從天上宣告他是你教導的作者, 並讓祂用神蹟證實你的呼召.」


馬太福音  12:39. 一個邪惡的世代 他不僅僅指責那個時代的惡意, 而且宣稱猶太人——或者至少是文士和那些與他們相似的人——是一個邪惡的民族. 因此, 他宣稱他們患有遺傳性的頑固疾病. 希臘詞γενεά有時指一個時代, 有時指一個民族或國家. 他稱他們為淫亂的, 也就是說, 是假的或非法的, 因為他們背離了聖潔的祖先. 正如先知們指責他們那個時代的人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而是迦南的邪惡後裔.


求看神蹟.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 基督是否因為他們想得到一個神蹟而對他們說出如此嚴厲的話? 因為在其他場合, 上帝表明他並沒有因此而如此不悅. 基甸求一個神蹟,"""(士師記 6:17,) 上帝並不生氣,反而應允了他的請求;儘管基甸變得急躁,又要求另一個神蹟,上帝仍然遷就他的軟弱。希西家沒有求神蹟,卻得到了主動的應許 (以賽亞書 38:7,8)。亞哈斯因拒絕求神蹟而受到嚴厲責備,儘管先知曾吩咐他這樣做 (以賽亞書 7:11)。因此,基督攻擊文士並非僅僅因為他們求神蹟,而是因為他們對上帝忘恩負義,惡意輕視他那麼多奇妙的作為,並試圖為不順從他的話語尋找藉口。他們對那麼多神蹟視而不見,這不是漠不關心,而是惡意!因此,這種煩擾沒有正當的理由;他們的目的無非是想為拒絕基督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保羅譴責他們的後代犯了同樣的罪,他說猶太人要求神蹟 (哥林多前書 1:22)。


沒有神蹟給他們。他們已經被各種神蹟所定罪,基督並沒有停止在他們中間施展他的能力,目的是讓他們無可推諉,而只是說一個神蹟就足以代表所有神蹟,因為他們不配得到他們那不敬虔的願望。他說:「讓他們滿足於這個神蹟吧,就像約拿從海底被救出來,向尼尼微人傳道一樣,他們也將聽到一位從死裡復活的先知的聲音。」我知道,大多數解經家在解釋這段經文時表現出更大的獨創性;但由於基督和約拿之間的相似之處並非處處相同,我們必須探究基督在哪方面將自己比作約拿。就我而言,撇開他人的推測,我認為基督旨在指出我已經暗示的那個單一相似點,即他復活後將成為他們的先知。他說:「你們輕視從天上降臨到你們中間的上帝之子:但我還要死,還要從墳墓中復活,並在我復活後向你們說話,就像約拿從海底來到尼尼微一樣。」這樣,我們的主就藉著威脅說他復活後將成為他們的先知,來切斷他們邪惡要求的一切藉口,因為他們在他穿著必朽的肉身時不接受他。


路加福音 11:30. 約拿怎樣為尼尼微人作記號。他宣告他將成為他們的記號,就像約拿成為尼尼微居民的記號一樣。但「記號」這個詞並非取其通常意義,指明某物,而是指與自然常規大相徑庭的事物。在這個意義上,約拿的使命是奇蹟般的,當他從魚腹中被吐出來,彷彿從墳墓中出來,呼召尼尼微人悔改時。三天三夜這符合一個眾所周知的修辭格。166 就像夜晚是白天的附屬品,或者更確切地說,就像一天由兩部分組成,光明和黑暗,他用一天一夜來表達一天,而在半天的地方,他寫下了一整天。


馬太福音 12:41. 尼尼微人將在審判中起來。談到尼尼微人後,基督藉機指出,文士和其他拒絕他教義的人比尼尼微人更糟糕。他說:「不敬虔的人,從未聽過真神的話語,卻因一個陌生外來者的聲音而悔改;而這個國家,是天道聖所,卻不聽上帝之子和所應許的救贖主。」這就是比較中蘊含的對比。我們知道尼尼微人是怎樣的人,他們完全不習慣聽先知的話,缺乏真理的教義。約拿沒有地位來贏得他們的尊重,很可能被視為外來者而遭到拒絕。另一方面,猶太人卻誇耀上帝的話語在他們中間有其地位和居所。"""如果他們曾以純潔的眼光看待基督,167 他們就必須承認,他不僅是一位從天上來的教師,而且是彌賽亞,是應許的救世主。但是,如果那個民族因在基督在世上對他們說話時藐視他而被定為極度不敬虔,那麼,如果神的兒子現在居住在他在天上的聖所,並以天上的聲音對我們說話,卻不能使我們順服他,我們就比所有曾經存在過的不信者更糟糕。尼尼微人是否真正徹底地歸向了神,我認為沒有必要探究。對於目前的目的來說,他們因約拿的教導而深受感動,以致他們的心思轉向悔改,這就足夠了。


42. 南方的女王。由於衣索比亞位於猶太的南方,我樂意同意約瑟夫斯和其他作家的說法,他們斷言她是衣索比亞女王。在聖經歷史中,她被稱為示巴女王(歷代志下 9:1)。我們不能認為這個示巴是撒巴國,撒巴國更偏向東方,而是一個位於尼羅河上的麥羅埃島上的城鎮,麥羅埃是該王國的首都。在這裡,我們也必須注意對比點。一個從未在神的學校受過教育的女人,因渴望教導,從遙遠的地區來到所羅門這位地上的君王面前;而猶太人,他們曾受過神律法的教導,卻拒絕了他們最高和唯一的教師,所有先知的王子。譴責這個詞與人無關,而是與事實本身以及它所提供的例子有關。"""

馬太福音 12:38-42; 路加福音 11:16, 29-32 馬太福音 12:38-42;  路加福音 11:16, 29-32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1月 06,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