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2:22-32; 馬可福音 3:20-30; 路加福音 11:14-23; 12:10
馬太福音 12:22-24
22 當下,有人將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醫治他,甚至那啞巴又能說話,又能看見。 23 眾人都驚奇,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 24 但法利賽人聽見,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卜啊。」
馬可福音 3:20-22
20 耶穌進了一個屋子,眾人又聚集,甚至他連飯也顧不得吃。 21 耶穌的親屬聽見,就出來要拉住他,因為他們說他癲狂了。 22 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
路加福音 11:14-15
14 耶穌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鬼出去了,啞巴就說出話來;眾人都希奇。 15 內中卻有人說:「他是靠著鬼王別西卜趕鬼。」
馬可福音 3:20. 他們進了屋子。馬可無疑是將一段較長的時間納入其中,他從神蹟轉向基督的親屬彼此之間所形成的邪惡陰謀,要將他綁起來,彷彿他是一個瘋子。馬太和路加只提到一個神蹟,作為給法利賽人誹謗的機會;但由於這三位福音書作者在馬可敘述中的最後一句話上都意見一致,我認為將其插入此處是恰當的。
令人驚訝的是,基督的親屬中竟然存在這種邪惡,他們本應是首先幫助他推進上帝國度的人。當他們看到他已經獲得了一些聲譽時,他們的野心促使他們希望他在耶路撒冷受到敬仰;因為他們勸他上那城去,
好讓他更公開地顯現自己(約翰福音 7:3,4)。
但現在他們看到他一方面被統治者憎恨,另一方面又受到許多誹謗,甚至被大多數人輕視——為了防止任何傷害、嫉妒或羞辱降臨到整個家族,他們便計劃要抓住他,把他綁在家裡,彷彿他是一個精神失常的人;而且,正如福音書作者的話所顯示的,這確實是他們的實際信念。
因此,我們首先學到,當上帝的榮耀公開顯現時,人類的心智在形成如此悖逆的判斷方面是多麼盲目。當然,在基督所說所做的一切事上,聖靈的能力都輝煌地顯現出來;如果其他人沒有清楚地察覺到,他的親屬與他如此親近,又怎會不知道呢?但因為基督的行事方式不討世人喜歡,而且非但沒有贏得世人的好感,反而使他招致許多人的怨恨,他們便宣稱他精神失常。其次,我們學到,信心的光不是來自血肉,而是來自天上的恩典,這樣就沒有人可以誇耀除了聖靈的重生之外的任何事物;正如保羅告訴我們的,
若有人想被認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 5:17)。
馬太福音 12:22. 當時,有人把一個被鬼附著的人帶到他那裡。路加從結果解釋說,附著那人的鬼是啞巴;但馬太說,那人遭受了雙重災禍。無疑,許多人因天生缺陷而又瞎又聾;但顯然,這個人雖然視神經104或舌頭的比例沒有缺陷,卻變成了瞎子,並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當上帝公正地允許撒旦腐蝕或扭曲靈魂的所有能力時,我們不必驚訝撒旦在傷害身體感官方面被允許有如此大的自由。
23.眾人都很驚訝。因此我們推斷,上帝的能力顯而易見,這吸引了廣大民眾的欽佩,他們絲毫沒有被任何邪惡的意圖所驅使。因為眾人為何都欽佩,不正是因為事實迫使他們如此嗎?我們當中肯定沒有一個人,不在此敘述中,如同在鏡子裡,看到上帝非凡的能力:因此,魔鬼的惡毒必然已經侵蝕了文士們的心靈,他們竟不羞於誹謗上帝如此顯著的工作。但我們必須注意神蹟的結果。那些看見的人因驚訝而互相詢問:「耶穌不是基督嗎?」他們承認上帝的能力,彷彿被引導著走向信仰。這並不是說他們突然獲得了應有的益處(因為他們說話猶豫不決);但能被激發更專注地思考基督的榮耀,這已是不小的進步。有些人將此視為完全的肯定,但這些話語並沒有傳達這樣的意思;事實本身也表明,一個意想不到的事件強烈地打擊了他們,他們並沒有形成明確的意見,只是突然想到他可能是基督。
24. 但法利賽人聽見了。文士們無法否認如此公開和明顯的事實,但他們卻惡意地挑剔105基督藉由神聖能力所做的事。他們不僅模糊了神蹟的讚美,反而試圖將其變成一種責備,彷彿它是藉由魔法咒語施行的;他們聲稱那件不能歸因於人的工作,其作者是魔鬼。關於別西卜這個詞,我已在第十章106中提及,關於魔鬼之王,我已在第九章107中略作說明。文士們所表達的觀點,即邪惡的靈魂中有一個首領,並非源於普通民眾的錯誤或猜測,而是源於敬虔之人所持有的信念,即被棄絕者有一個頭,正如基督是教會的頭一樣。
馬太福音 12:25-32
25 耶穌知道他們的意念,就對他們說:「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一城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 26 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紛爭,他的國怎能站得住呢? 27 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這樣,他們就要斷定你們的是非。 28 我若靠著 神的靈趕鬼,這就是 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29 人怎能進壯士家裡,搶奪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財。 30 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31 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 32 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
馬可福音 3:23-30
23 耶穌叫他們來,用比喻對他們說:「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 24 若一國自相紛爭,那國就站立不住; 25 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 26 若撒但自相攻打紛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 27 沒有人能進壯士家裡,搶奪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 28 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 29 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 30 這話是因為他們說:「他是被污鬼附著的。」
路加福音 11:16-23.
16 又有人試探耶穌,向他求從天上來的神蹟。 17 他曉得他們的意念,便對他們說:「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凡一家自相紛爭,就必敗落。 18 若撒但自相紛爭,他的國怎能站得住呢?因為你們說我是靠著別西卜趕鬼。 19 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這樣,他們就要斷定你們的是非。 20 我若靠著 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 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21 壯士披掛整齊,看守自己的住宅,他所有的都平安無事; 22 但有一個比他更壯的來,勝過他,就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贓。 23 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路加福音 12:10.
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
馬太福音 12:25. 耶穌知道他們的意念。雖然基督很清楚地知道,並且經常從經驗中得知,文士們在惡意116的驅使下,習慣於對他所做的一切都做出不利的解釋,但我毫不懷疑馬太和路加的意思是,基督能洞察他們的心。 事實上,他們如此公開地反對基督,以至於他們的誹謗傳到了他的耳中,這很可能是真的;但基督藉著他的神聖之靈,知道他們誹謗他的意圖。因為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那些並非故意反對正義,而是因無知而犯錯的人,會形成錯誤的判斷;他們不懷有隱藏的惡毒,而是他們的魯莽使他們衝動行事。 因此,其含義是,基督以更大的嚴厲責備他們,因為他是他們內心惡意的見證者和審判者。
凡一國自相紛爭。在駁斥對他的誹謗時,他首先引用了一句常見的諺語。這種駁斥可能看起來不盡令人滿意。我們知道撒旦有時會採用何等狡猾的方法,表面上呈現出不和諧,以期用迷信誘捕人心。例如,教皇的驅魔術不過是技巧的展示,撒旦假裝與自己爭鬥。但基督身上沒有這種性質的嫌疑;因為他驅逐魔鬼的方式,是將被魔鬼附身的人完好無損地歸還給上帝。每當撒旦與自己串通時,他假裝被擊敗,但實際上是他自己獲勝。但基督在公開的戰鬥中攻擊撒旦,將他擊倒,使他一無所有。他沒有在某一方面將他擊倒,以便在另一方面給他更大的穩定性,而是徹底剝奪了他所有的盔甲。因此,基督的推理是公正的,他與撒旦之間沒有共同的利益,因為那個狡猾的父親 始終著眼於一個目標——維護他的王國。
但或許會有人反駁說,魔鬼常常因眩暈和盲目的瘋狂而自取滅亡。答案很簡單。基督的話語不過是說,文士們堅持認為,魔鬼竭盡全力使人成為他的奴隸,卻會自願摧毀他對他們擁有的權力,這是荒謬的。此外,應該記住,基督使用常見的諺語,只是作為可能的推測,而不是確鑿的論據;當他談論眾所周知且有充分證據的事情時,他更容易觸及對手的良心。120 眾所周知,基督已經將撒旦從他的領地驅逐出去,而且他的所有神蹟都指向這個目標,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因此,很容易得出結論,他那與撒旦如此對立的力量是神聖的。
27. 你的兒女們又靠著誰趕鬼呢?他指責他們做出不公正和惡意的判斷,因為在同樣的情況下,他們沒有以類似的方式判斷,而是根據他們對人的情感來判斷。現在這種不平等表明,他們主要的動機不是對公正和正義的尊重,而是盲目的愛或恨;甚至是一種邪惡的自愛(φιλαυτίας)和嫉妒的證據,在基督身上譴責他們在自己兒女身上讚揚的事情。有些人的兒女是指整個民族的兒女;有些人認為使徒們被稱為兒女,因為他們被承認為兒女,而基督卻被視為外邦人。 其他人則將其歸因於古代先知。我毫不懷疑他指的是驅魔師,當時在猶太人中普遍使用,正如使徒行傳(19:19)所證明的那樣。有理由相信,在判斷基督的門徒時,不會比判斷他們的主人更仁慈;將這些話應用於死者是一種牽強的解釋,因為它們顯然表示對當前的比較。
猶太人中確實沒有關於擁有驅魔師的律法條文;但我們知道,上帝為了維護他們對祂聖約的忠誠和敬拜的純潔,經常透過各種神蹟來證明祂在他們中間的存在。甚至可能有人藉著呼求主的名來趕鬼;而人們在經歷了這種神蹟後,便輕率地認為這是一種常規的職務。 後來,天主教徒為了不居於下風,也效仿他們設立了驅魔師;這樣他們就成了模仿者的模仿者。此外,基督不需要認可那些驅魔行為,就能指出那些希望將其視為神聖並經上帝之名授權的人的惡意;因為這個反對意見,正如我們所說,是針對個人的。
因此,他們將審判你們。這些話不應按字面理解,其意思是:「我們無需遠求來尋找對你們的定罪。你們將我所行的神蹟歸咎於別西卜,卻讚揚你們自己孩子所行的同樣事情。你們家裡就有足夠的證據來定你們的罪。」但如果有人更喜歡以不同的方式理解這些話,將其視為責備他們對上帝恩典的態度,這種恩典有時是透過驅魔師展現的,我對這種觀點並不十分反對。儘管他們已經大大墮落,但主仍樂意不讓他們完全沒有祂能力的證據,以便為普遍的祭司職分和聖殿事奉提供一些見證;因為有明顯的標誌將他們與外邦人的迷信區分開來,這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我認為前一種觀點是自然的。
28. 但如果我靠著上帝的靈趕鬼。路加說,如果我靠著上帝的指頭趕鬼;這裡用「指頭」這個詞來比喻「靈」。由於上帝藉著祂的靈工作並施展祂的能力,因此將「指頭」這個詞應用於祂是恰當的。這種表達方式在猶太人中很常見,正如摩西記載法老的術士說:「這是上帝的指頭。」現在基督從他已經陳述的內容推斷,文士們不願讓上帝在他們中間掌權,證明他們對上帝忘恩負義。到目前為止,他回應了他們無謂的誹謗;但現在,他將他們視為已被定罪的人,並指責他們不應不敬虔地反對上帝的國度。他不僅限於一個神蹟,而是藉此機會論述他降臨的目的,提醒他們不應只看一個顯著的事實,而應看到一個更重要的真理,那就是上帝的旨意,藉著啟示祂的彌賽亞,來興起他們已經墮落的救恩,並在他們中間恢復祂的國度。因此,我們看到基督抱怨他們的忘恩負義,他們瘋狂地拒絕了上帝在他們中間的無價恩典。上帝的國度已臨到你們。這裡的「臨到」一詞是強調的,意味著,在他們沒有任何請求的情況下,上帝以他們的救贖主身份出現,而他們卻竭盡所能地將他趕走,當他臨近並準備好拯救他們時,他們卻拒絕給他一個位置。
29. 人怎能進入壯士的家呢?儘管福音書作者在措辭上略有不同,但他們在這次講話的實質內容上完全一致。基督正在繼續他最近觸及的關於上帝國度的話題,並宣稱撒旦必須被強力趕出,以便上帝能在人中間建立他的國度。他現在所說的無非是對前面陳述的證實。但為了更充分地確定基督的意圖,我們必須回憶馬太福音(8:17) 基督所賜予的,是可見與屬靈佈局之間的痕跡。 人類身體從基督那裡所獲得的每一項益處,都旨在與他們的靈魂相關聯。因此,在將人類身體的感官從魔鬼的暴政中解救出來時,他宣告天父差遣他作為一位拯救者,以摧毀魔鬼對他們靈魂的屬靈暴政。
我現在回到他的話語。他堅持認為,一個強大而有力的暴君,除非被剝奪其武裝,否則無法被剝奪其統治權;因為如果他沒有遇到比他自身更強大的力量,他絕不會自願屈服。為什麼會這樣斷言呢?首先,我們知道魔鬼在各處都被稱為世界的王子。現在,他所施行的暴政,四面八方都受到堅固的壁壘防衛。他誘捕人類的陷阱多得無法計算;不,人類已經是他的奴隸,被各種鎖鏈牢牢束縛,以至於他們寧願珍視自己所沉溺的奴役,也不願對自由抱有任何渴望。他還對他們施加無數的邪惡,藉此將他們悲慘地壓制在腳下。簡而言之,沒有什麼能阻止他不受控制地暴虐世界。這並非說他沒有造物主的允許就能做任何事,而是因為亞當脫離了上帝的統治,使他所有的後代都屈服於這種外來的統治。
現在,儘管魔鬼的統治是違反自然的,儘管由於罪惡,人類因上帝的公正懲罰而屈服於他的暴政,但他仍然安靜地佔有他的王國,並可以隨心所欲地侮辱我們,直到一個比他更強大的人起來反抗他。但這個更強大的人在地上是找不到的,因為人類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解救自己;因此,應許一位救贖主將從天上降臨。現在,基督表明這種救贖是必要的,以便用武力從魔鬼手中奪取他除非被迫絕不會放棄的東西。藉著這些話,他告訴我們,除非撒旦經過一場激烈的鬥爭被制服,否則人類期望獲得解救是徒勞的。
他明確指責文士們無知,不理解上帝國度的原則。但這項責備幾乎同樣適用於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犯有同樣的愚蠢。沒有人不大聲誇耀自己渴望上帝的國度;然而我們卻不允許基督在需要時勇敢地戰鬥,以將我們從暴君的權勢中解救出來;這就像一個病人懇求醫生的幫助,然後卻拒絕所有的治療。我們現在明白基督為何引入這個比喻的原因了。這是為了表明,文士們敵視上帝的國度,他們惡意地抵制其開端。我們也應當明白,由於我們都受撒旦的暴政所轄制,他開始在我們裡面掌權的唯一方式,就是當他藉著基督強大而勝利的臂膀,將我們從那悲慘而受詛咒的奴役中解救出來時。
30. 不與我相合的。這段經文有兩種解釋方式。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從反面推論的論證,基督的意思是:「除非魔鬼被推翻,否則我無法掌權;因為他所有企圖的目標,就是分散我所聚集的一切。」我們確實看到大量證據表明那個敵人竭力破壞基督國度的熱切程度。但我更同意那些解釋為,文士們在兩個方面被宣告為與上帝的國度為敵,因為他們故意阻礙其進展。「你們的職責是幫助我,並在建立上帝國度方面伸出援手;因為凡不幫助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與我為敵,或者至少應被視為敵人。那麼,你們又該怎麼說呢?」「是誰的狂怒驅使你公然反對?」
凡不與我一同聚集的,就是分散的。這句話的真實性從前面所說的已經充分顯明;因為我們傾向邪惡的習性如此強烈,以至於上帝的公義只能在那些真正認真地運用它的人身上才能體現。這個教義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它暗示那些不盡其所能運用一切手段的人,不配被視為基督羊群中的一員;因為他們的懶惰會阻礙和毀壞上帝的國度,而我們所有人都被召喚去推進這個國度。
31. 因此我對你們說。這種推論不應僅限於緊接前一句的子句,而應取決於整個論述。在證明文士們若不反對神的國度,就不能責備他趕鬼之後,他最終得出結論,這不是輕微或普通的冒犯,而是一種惡劣的罪行,即明知故犯地輕蔑神的靈。我們已經說過,基督並非僅憑他們所說的話語來做出此判斷,而是根據他們卑鄙邪惡的思想。
一切罪和褻瀆。由於我們的主宣告褻瀆聖靈比所有其他罪更為嚴重,因此探究該詞的含義至關重要。那些將其定義為不悔改的人可以輕易被駁斥;因為基督若說今生不蒙赦免,那將是徒勞無益的。此外,褻瀆一詞不能不加區分地擴展到所有類型的罪行;但從基督所做的比較中,我們將很容易得出真實的定義。為什麼說褻瀆聖靈的人比褻瀆基督的人罪孽更深重?是因為聖靈的威嚴更大,所以對祂犯下的罪必須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嗎?當然,這不是原因;因為正如神性的一切豐盛(歌羅西書2:9)在基督裡彰顯一樣,輕蔑祂的人,就其能力所及,推翻並毀壞了神的一切榮耀。那麼,基督如何能與祂的靈分離,以至於那些輕蔑聖靈的人不會對基督造成任何傷害或侮辱呢?
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褻瀆聖靈之所以超越其他罪,並非因為聖靈高於基督,而是因為那些在神的大能顯現之後仍舊反叛的人,不能以無知為藉口。此外,必須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褻瀆並非僅指聖靈的本質,而是指祂賜予我們的恩典。那些缺乏聖靈光照的人,無論他們如何貶損聖靈的榮耀,都不會被判犯此罪。 我們不認為那些以剛硬的惡意反對聖靈的恩典和能力的人,是在輕蔑神的靈;而且我們進一步認為,這種褻瀆行為只有在我們明知故犯地試圖熄滅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時才會發生。
之所以說輕蔑是針對聖靈,而不是針對子或父,原因如下。藉著貶損神的恩典和能力,我們直接攻擊了聖靈,因為恩典和能力源於聖靈,並在聖靈中向我們顯現。任何不信者會咒罵神嗎?這就像一個盲人撞牆一樣。但沒有人會咒罵聖靈,除非他沒有被聖靈光照,並且意識到自己對聖靈的不敬虔反叛;因為這並非多餘的區分:所有其他的褻瀆都將被赦免,除了那針對聖靈的褻瀆。如果一個人只是簡單地褻瀆神,他並未被宣告超出赦免的希望;但對於那些侮辱聖靈的人,卻說神永遠不會赦免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不是因為只有那些違背自己內心確信,誹謗聖靈的恩賜和能力的人,才是褻瀆聖靈的人嗎?馬可為基督對法利賽人極其嚴厲的威脅所給出的理由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曾說他有污鬼;因為他們以這種方式故意惡意地將光明變為黑暗;而且,這確實是巨人的方式,正如俗語所說,與神作戰。
"""但這裡出現一個問題。人們是否會達到如此瘋狂的地步,以至於毫不猶豫地、明知故犯地衝撞上帝?因為這似乎是駭人聽聞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回答說:這種大膽確實源於瘋狂的盲目,其中同時充滿了惡意和惡毒的憤怒。保羅說,他雖然曾是
一個褻瀆者,卻蒙了赦免,因為他是在不信的時候無知地做的,(提摩太前書 1:13);
這句話區分了他的罪與故意的叛逆。這段經文也駁斥了那些認為所有自願的罪,或違背良心所犯的罪,都是不可赦免的錯誤。相反地,保羅明確地將那種罪限制在律法的第一條誡命; 我們的救主也同樣清楚地將褻瀆這個詞應用於一種單一的罪行,同時表明,這種罪行是直接與上帝的榮耀對立的。
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些惡意地將聖靈向他們啟示的上帝的完美,轉化為對祂的羞辱,而祂的榮耀本應被頌揚,並且與他們的領袖撒旦一起,公然與上帝的榮耀為敵的人,就是對聖靈犯罪和褻瀆。那麼,對於這種褻瀆行為,如果沒有赦免的希望,我們就不必感到驚訝了;因為那些將救恩的唯一良藥變成致命毒藥的人,必然是絕望的。有些人認為這太過嚴苛,並採取了幼稚的權宜之計,認為之所以說它不可赦免,是因為赦免它很罕見且難以獲得。但基督的話語太過精確,不容許如此愚蠢的規避。如果上帝從不赦免一種其殘暴程度應當令我們震驚和恐懼的罪,就說上帝是殘酷的,這是極其愚蠢的。 那些這樣推理的人沒有充分考慮到,故意褻瀆上帝的聖名,甚至當祂明顯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卻向祂吐口水,這是多麼駭人聽聞的罪行。同樣無知的是,反對說如果連悔改都不能獲得赦免,那將是荒謬的;因為褻瀆聖靈是受譴責的標誌,因此,凡是陷入這種罪行的人,都已被交給了敗壞的心(羅馬書 1:28)。正如我們堅持認為,凡是真正被聖靈重生的人,不可能陷入如此可怕的罪行,同樣,我們也必須相信,凡是陷入這種罪行的人,永遠不會再站起來;不,上帝就是這樣懲罰對祂恩典的蔑視,使那些受譴責的人心硬,以至於他們永遠沒有悔改的願望。
32. 在今生也不會 馬可簡要地解釋了這些話的含義,他說,那些說了反對聖靈的話的人將面臨永恆的審判。我們每天都向上帝祈求罪的赦免,祂每天都使我們與祂和好;最終,在死亡時,祂會除去我們所有的罪,並宣告祂對我們是仁慈的。這種憐憫的果實將在末日顯現。因此,其含義是:「沒有理由期望那些褻瀆聖靈的人在今生會得到赦免,或在最後的審判中被宣告無罪。」
關於天主教徒所推斷的,人死後罪會被赦免的說法,駁斥他們的誹謗並不困難。首先,他們愚蠢地扭曲了「來生」這個詞,使其意味著一個中間時期,而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它指的是「最後的審判」。但這也證明了他們的不誠實;因為他們詭辯地提出的反對意見與他們自己的教義不符。誰不知道他們的區別,即罪在罪責方面是自由赦免的,但懲罰和補償卻是必須的?這是一種承認,""""""在任何人死前,如果他的罪孽沒有得到赦免,就沒有得救的希望。因此,對於死者來說,除了懲罰之外,沒有任何赦免;他們當然不敢否認,這次討論的主題是罪孽。現在讓他們去用這些冰冷的材料點燃他們的煉獄之火吧,如果冰能點燃火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