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0:1-15;馬可福音 6:7-11;路加福音 9:1-5
馬太福音 10:1-8
1.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2 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 3 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 4 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5 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 6 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7 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 8 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
馬可福音 6:7
7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
路加福音 9:1-2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 2 又差遣他們去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
這裡向我們描述了使徒的呼召,這與之前主耶穌基督為預備他們擔任職務而將他們選入他的私人圈子時不同。他們現在被召喚立即執行任務,被命令為工作做好準備,接受訓誡,並且為了不缺乏權柄,被賦予聖靈的能力。以前,他們被期望從事未來的工作:現在,基督宣布動手工作的時刻已經到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現在還沒有談到永久的使徒職分,而只是暫時的傳道,這旨在喚醒和激發人們的心靈,使他們更專心地聽基督的話。因此,他們現在被差遣到整個猶太地宣揚所應許的復興和救恩的時刻即將到來;在未來,基督將任命他們將福音傳遍全世界。在這裡,他只將他們用作助手,以確保在他聲音無法到達的地方引起人們的注意;之後,他將把由他所履行的教導職責交給他們。觀察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不會認為這是為所有傳道人制定的一條確定而固定的規則,當我們的主指示他的教義傳播者在短時間內做什麼時。由於對這一點的疏忽,許多人被誤導,以至於要求所有傳道人,不加區別地遵守這條規則。567
馬太福音 10:1.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 「十二」這個數字旨在指出教會未來的復興。正如這個民族源於十二位族長一樣,基督現在提醒其分散的餘民他們的起源,以便他們對復興抱有堅定的希望。儘管神的國在猶太地並不像那樣繁榮,以至於能保持民族的完整,相反,那個已經悲慘墮落的民族,由於輕視所賜予他們的恩典而忘恩負義,理應加倍滅亡,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一個新民族在後來興起。在未來,神將他兒子權柄的權杖遠遠延伸到錫安之外,並使河流從那個源頭流出,豐盛地滋潤世界的四個角落。那時,神將他的以色列從四面八方聚集起來,不僅將分散和撕裂的肢體,而且將以前完全與神子民疏遠的人們聯合成一個身體。
因此,這並非沒有道理,"""主藉著任命十二位族長,宣告了教會的復興。此外,這個數字提醒猶太人他降臨的目的;但是,由於他們不順從神的恩典,他為自己生了一個新的以色列。如果你看開頭,基督將如此榮耀的頭銜賜予卑微、不被看重的人,可能顯得荒謬:但他們驚人的成功和教會的廣泛擴展,證明了使徒們在榮譽地位和眾多後代方面,不僅不遜於族長,而且大大超越他們。
賜予他們權柄 使徒們在世人眼中幾乎沒有地位,而基督賜予他們的使命卻是神聖的。此外,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口才,而他們職位的卓越和新穎需要超乎常人的稟賦, 因此,他們必須從另一個來源獲得權柄。基督藉著使他們能行神蹟,賦予他們天國權柄的標誌,以確保人們的信任和尊敬。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神蹟的正確用途。由於基督同時並直接地將傳福音的任命和行神蹟的職事賜予他們,顯然神蹟不過是他教義的印證,因此我們不能隨意解除這種緊密聯繫。因此,天主教徒將神的話語與神蹟分開,犯了偽造和邪惡地敗壞神作為的罪。
2. 首先是西門,他被稱為彼得 羅馬教會從這段經文中推導出他們的首要教義,顯示出極度的愚蠢。我們樂意承認西門彼得是使徒中的第一位,但對於少數人而言真實的事情,不能在任何正當的基礎上擴展到全世界。此外,他被首先提及的情況,並不意味著他對他的同伴擁有權柄。即使他們對彼得的所有要求都得到滿足,他的地位對羅馬教廷也毫無用處,直到他們證明邪惡和褻瀆的使徒是彼得的繼承者。
5. 進入外邦人的盤子 這使我最近暗示的內容更加明顯,即當時賜予使徒的職責,除了喚醒猶太人對即將到來的救恩的希望,從而使他們更專心聽基督之外,沒有其他目的。因此,他現在將他們的聲音限制在猶太的範圍內,而他後來命令他們的聲音要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原因是,他被父差遣來作
受割禮者的僕役,為要成就古時賜給列祖的應許(羅馬書 15:8)。
現在神已經與亞伯拉罕的家族立了特別的約,因此基督在起初將神的恩典限制在選民身上是恰當的,直到傳揚恩典的時機完全成熟。但在他復活之後,他將其次應許的祝福傳遍萬國,因為那時聖殿的幔子已經裂開(馬太福音 27:51),中間隔斷的牆也已經拆毀(以弗所書 2:14)。如果有人認為這個禁令是不仁慈的,因為基督不讓外邦人享受福音,那麼讓他與神爭辯吧,神將他的約單獨與亞伯拉罕的後裔建立,排除了世界其他地方,基督的命令就是建立在這個約之上的。
6. 但寧可去到迷失的羊那裡 正如我們所說,猶太人被賦予首要地位,因為他們是長子;或者更確切地說,因為當時只有他們被神承認為屬於他的家庭,而其他人則被排除在外。 他稱他們為迷失的羊,部分是為了讓使徒們因憐憫而感動,"""可能更樂意、更熱情地去幫助他們,部分是為了告知他們,目前有充足的機會讓他們勞動。同時,藉著這個民族的形象,基督教導了全人類的狀況。猶太人,他們親近上帝,與他立約,因此是永生的合法繼承人,卻被宣告為失喪,直到他們藉著基督重新獲得救恩。那麼,對於我們這些在榮譽上不如他們的人來說,還剩下什麼呢? 再次,羊這個詞甚至適用於那些被棄絕的人,他們嚴格來說不屬於上帝的羊群,因為收養延伸到整個民族;正如那些因背叛而應被拒絕的人,在別處被稱為天國的子民(馬太福音 8:12)。總之,藉著羊這個詞,基督將猶太人推薦給使徒,讓他們為猶太人奉獻勞動,因為他們只能將那些被聚集到羊圈裡的人視為上帝的羊群。
7. 傳道,說這是我所說的傳道,基督藉此旨在喚醒民族的心靈,期待即將來臨的救贖。天國近了 路加用上帝的國代替天國;但意義相同。這是為了告知猶太人,首先,他們的復興歸因於神聖的作為,而不是人的善意;其次,在上帝的統治下,他們的狀況將會昌盛;第三,應許給他們的幸福不是屬世和短暫的,而是屬天和永恆的。
8. 醫治病人 正如他賜予他們能力,他也吩咐他們要忠實和慷慨地運用這能力,並告誡他們不要壓制這為眾人共同利益而賦予他們的能力。藉著這些神蹟,他顯示了他為何被父差遣,以及他福音的宗旨。他吩咐他們使死人復活、醫治病人,而不是使健康人生病、使活人死亡,這並非沒有目的。因此,這些神蹟與基督的職責之間存在著類比和相似之處;這旨在告知我們,他來是為了賜予我們一切祝福,將我們從撒旦和死亡的暴政中解救出來,醫治我們的疾病和罪惡,並解除我們所有的苦難。
你們白白地得來為了讓他們更願意分享他所賜予的恩賜,他宣告這些恩賜並非為了他們個人的聲譽而託付給他們,而是為了讓他們成為傳遞上帝白白恩惠的管道。「想想你們從何處獲得這能力。既然它沒有任何你們的功勞,而是來自上帝純粹的恩典,那麼它透過你們的作為自由地流向他人是合適的。」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不願意將自己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以及任何超越其他弟兄的人都容易輕視他們。對於慷慨分享屬靈恩賜,沒有比基督給予他們的警告更高的讚揚了,那就是沒有人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人,而是透過上帝不配得的恩慈。現在基督在他的僕人身上向我們展示了以賽亞(55:1)所預言的恩典的證明:
「啊!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
同時他表明,除非一個人準備好無償地付出勞動,否則他不會成為他話語的真誠僕人或他恩典的施予者,並且所有受僱者都卑鄙地腐蝕和褻瀆了神聖的教導職責。然而,教會的教師領取公共薪水與這種無償的施予並不矛盾。""""""只要他們願意並慷慨地侍奉基督和他的教會,並且他們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們勞動的附屬品。"""
馬太福音 10:9-15
9 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 10 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柺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 11 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 12 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 13 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 14 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 15 我實在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
馬可福音 6:8-11
8 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 9 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 10 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 11 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路加福音 9:3-5
3 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柺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 4 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 5 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
Matthew 10:9. 不要預備。由於這次使命的性質,基督希望門徒在幾天內走遍整個猶太,並立即回到他身邊,他禁止他們攜帶行李,以免延誤速度。有些人無知地認為,這裡為傳道人或使徒制定的規則是永久性的。我們稍後會遇到一些具有更廣泛意義的句子:但目前關於不攜帶行李的禁令,無疑必須限制在我已經提到的那個臨時使命。馬太所說的禁止金子、銀子、口袋和兩件褂子的全部禁令,必須立即連貫地閱讀,正如其他兩位福音書作者所清楚表明的。
因此,我選擇翻譯「υὴ κτήσησθε」為「不要預備」:因為我們的主只是想禁止他們為旅程攜帶任何東西。他們家裡可能有口袋、鞋子和換洗的褂子;但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準備旅程,他命令他們留下所有會造成負擔的東西。馬可所說的「穿鞋」也是這個意思。關於杖,或手杖,似乎存在矛盾,因為根據馬可的說法,杖是允許的,而根據馬太和路加的說法,杖是被拒絕的。但是希伯來詞「 שבט」(shebet)的使用存在歧義;福音書作者雖然用希臘語寫作,但他們使用「ῥάβδος」這個詞有不同的含義。馬太和路加指的是一種會給攜帶者帶來負擔的杖:而馬可指的是一種用來支撐和減輕旅行者負擔的拐杖。顯然,在旅行中攜帶杖是慣例;因此雅各說:「我只帶著我的杖過這約旦河」(創世記 32:10),他藉此承認他空手且沒有錢來到敘利亞。
10. 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基督預料到可能會有人提出異議:因為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走遍整個猶太,似乎是一個苛刻的條件。 因此,基督告訴他們,他們沒有理由害怕會挨餓;因為無論他們走到哪裡,"""他們至少配得上他們的食物。他稱他們為勞動者,並非因為他們像在主葡萄園裡勞動的普通傳道人那樣,透過栽種和澆灌使其得以耕種;而僅僅是因為他們是更豐富、更完整教義的先驅。當時他們所領受的傳道職責,僅止於讓猶太人留意福音的傳講。
11. 查詢其中有誰是配得的。他們可能會再次反駁說,他們會被剝奪他們應得的食物,因為沒有人會承認他們是勞動者。但基督也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命令他們去查詢每個城市中誰配得上救贖的信息。透過這些話,他吩咐他們去問,是否有任何敬虔正直的人,對上帝懷有敬畏之心,並且有很好的希望接受教導,以便他們可以主要將勞動投入到這些人身上。因為,由於他們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停留太久,所以從那些在某些方面準備得更好的人開始是合適的。
留在那裡直到你們離開。這也與迅速行動有關:因為如果他們在任何地方停留更長時間,就必須更換住處,以免對任何個人造成過重負擔。因此,當基督吩咐他們留在第一個接待他們的人家中,直到他們離開前往另一個城市時,他暗示他們必須趕緊,以便在一個城市傳揚福音後,他們可以立即趕往另一個城市。
12. 問候它。由於他們無法區分虔誠的敬拜者和輕蔑者,他吩咐他們以友好的方式問候他們可能遇到的任何家庭。問候是一種對話的開端。他們已經被警告要尋找那些宗教熱情普遍為人所知和相信的人來接待他們。但由於有時聲譽卓著的人在受到嚴峻考驗時會暴露出他們的不敬虔,因此明確規定這條規則是合適的。因此,其含義是:「當你們第一次進入時,試探一下你們的接待者是否會樂意聽你們說話。凡是樂意接受你們教義的人,就留在他們家中,這樣你們的問候就可以得到證實。如果有人拒絕,就立即離開他們,並在你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收回你們的問候。」
13. 如果它不配得。這種表達方式的含義可以這樣說:「由於他們忘恩負義,不配享受你們為他們祈求的上帝的祝福,所以斷絕一切溝通的紐帶。」「平安」一詞指的是猶太人普遍使用的問候方式。由於希伯來語שלום(shalom),平安,表示繁榮,當他們希望某人身體健康、幸福,並且他的事務能如願以償時,他們會祈求他能有平安。我承認使徒們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種類的平安,但將這段經文解釋為上帝與人之間發生的自由和解,則是一種過於精微的推測。
14. 凡不接待你們的。這種對福音輕蔑者的嚴厲懲罰威脅,旨在激勵他的門徒,使他們不致因世人的忘恩負義而受阻。他確實指示使徒們,如果他們遇到輕蔑者,他希望他們怎麼做。但他的主要目的是,無論他們的教義在哪裡被拒絕,他們有充分理由的悲傷和痛苦都能得到安慰,使他們不致在旅途中半途而廢。我們看到保羅如何依靠這種安慰,大膽地蔑視人類的一切頑固,在障礙中穩步前進,並誇口說他是
「上帝的馨香之氣」"""雖然對於那些滅亡的人來說,他是死亡的氣味,(哥林多後書2:15,16.)
現在,這段經文顯示了主對祂福音的重視程度,而且,由於福音是無價之寶,那些拒絕接受福音的人,實在是忘恩負義。此外,福音是祂國度的權杖,因此,拒絕福音就是公然藐視祂。
抖掉塵土 主在這裡推薦福音的教義,是為了讓所有人都以敬畏之心接受它,並以嚴厲的懲罰來恐嚇叛逆者,所以祂吩咐使徒們宣揚祂所威脅的報應。但除非他們對傳播所宣講的教義懷有極大的熱情,否則他們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我們必須認為,除非一個人對天國教義有這樣的感受,即當它受到輕視時,他會感到痛苦和煎熬,否則他就不具備成為天國教義教師的資格。
抖掉腳上的塵土,在猶太地可能是一種當時流行的習俗,作為一種詛咒的標誌;其目的是宣告當地居民是如此污穢,以至於他們所踩的土地都被感染了。我推測這是一種普通的習俗,因為我們的主以一種眾所周知的方式談論它。這種詛咒的形式進一步證實了我最近提到的,沒有什麼罪行比輕視祂的話語更令上帝厭惡:因為祂並沒有吩咐他們用如此莊嚴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姦淫者、殺人犯或任何種類的惡人的憎惡。
我實在告訴你們,為了不讓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空洞的恐嚇,578 基督宣告那些拒絕福音的人將受到比所多瑪居民更嚴厲的懲罰。有些人將「審判」一詞視為指耶路撒冷的毀滅。但這與我們主的原意不符:因為它必須理解為指普遍的審判,在那裡兩者都必須交帳,以便可以比較懲罰。基督提到所多瑪而不是其他城市,不僅因為它在滔天罪行上超越了所有城市,而且因為上帝以一種非凡的方式毀滅了它,使其成為萬代的榜樣,並且它的名字本身就令人憎惡。我們不必奇怪,如果基督宣告他們將受到比那些拒絕聽福音的人更輕的待遇。當人們否認創造和塑造他們的那位的權威,當他們拒絕聽從祂的聲音,甚至輕蔑地拒絕祂溫柔的邀請,並拒絕相信祂恩典的應許時,這種不敬虔就是所有罪行的最大累積。但是,如果拒絕那模糊的傳道會招致如此可怕的報應,那麼那些拒絕公開說話的基督的人將面臨多麼可怕的懲罰呢!再者,如果上帝如此嚴厲地懲罰那些藐視聖言的人,那麼那些用褻瀆和惡毒的舌頭反對福音,或用火和劍殘酷迫害福音的狂怒敵人將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