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十二章 基督為履行中保之職,必須成為人

第十二章 基督為履行中保之職,必須成為人



本章分為兩部分:一、論我們的中保必須是真正的神,並成為人的原因,第1-3節。二、反駁一些狂熱分子,尤其是歐西安德,對正統中保教義的各種異議,第4-7節。


各節要點。


1. 中保必須是神且成為人,這非絕對必要,而是出於神的定旨。純潔的人或天使皆無法勝任此職。神的兒子必須降臨。即使人在無罪狀態中,亦需中保方能親近神,墮落後更不待言。

2. 中保必須兼具神人二性的第二個原因——為要將地獄繼承者轉化為神之子民。

3. 第三原因:祂需以肉身成就完全順服,滿足神聖公義,償清罪債。第四原因:關乎全教會的安慰與確據。

4. 對正統教義的第一項異議及其答辯。佐證來自律法祭禮、先知預言、使徒與福音書作者見證,乃至基督親口之言。

5. 第二異議與答辯。答辯佐證。第三異議與答辯。歐西安德提出的第四異議與答辯。

6. 第五異議(構成歐西安德謬誤基礎)與答辯。亞當身上神聖形像的本質。基督是天使與人類的元首。

7. 第六至第十二異議及其逐項答辯。教義總綱。


1. 關乎我們至切身利害的,是這位中保必須既是真神又是真人。若探究其必要性,這非通常所謂單純或絕對必要,而是源於決定人類救贖的神聖諭令。最慈悲的父神為我們定下最適宜的安排。我們的罪孽如隔絕的雲霧,使我們與天國完全疏離,唯有一位能通達神者方能重修和睦。但誰能如此通達神呢?亞當的子孫中有此能者嗎?他們與始祖同見神面便戰兢。天使中有堪此任者嗎?他們亦需元首維繫,方能全然且永固地與神聯合。然則若神性不親自降臨——因我們絕無攀升之能——此事便成絕境。因此神的兒子必須成為「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使祂的神性與我們的人性在聯合中相融;否則,既無足夠的臨近性,亦無足夠的親和力,能使我們期盼神與人同住——因我們的汙穢與神無瑕的純淨間存在巨大鴻溝。即使人未受玷污,其卑微位分仍須中保方能親近神。何況當他因致命墮落而陷入死亡與地獄,被諸般汙漬玷染,因腐朽而可憎,更被萬般咒詛壓制時,情形將何等嚴重?因此保羅闡明基督為中保時,特意宣告祂是人:「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書2:5)。他本可稱祂為神,或至少省略「人」的稱謂;但藉他口說話的聖靈深知我們的軟弱,便以最合宜的方式施助,將神子親切地呈現為我們中的一員。為免有人困惑於何處尋覓中保或如何親近祂,聖靈以「人」的稱謂提醒我們:祂近在咫尺,甚至與我們血肉相連。事實上,"""他在另一處也暗示了同樣的事,更詳細地解釋自己並非一位「不能體恤我們軟弱的大祭司,而是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


2. 若我們進一步思考,這一點將更為清晰:中保所要完成的工作絕非尋常——他要使我們重新得蒙神的恩寵,使我們從凡人之子成為神之子,從地獄的繼承者變為天國的後嗣。若非神的兒子也成為人的兒子,將我們的歸於己身,又將他的賜予我們,使本屬他的因恩典成為我們的,誰能成就這事?憑此確據,我們確信自己是神的兒女,因那本為神子的取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骨肉,與我們合而為一;他甘願承擔我們的特質,好將他的特質賜予我們,使我們同為神子與人子。因此,他親口宣告那聖潔的弟兄之情:「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翰福音20:17)。如此,我們在天國有了確切的產業,因那獨一無二、本擁有全產業的神子,已接納我們為弟兄;既是弟兄,就與他同為後嗣(羅馬書8:17)。此外,正因如此,那位將成為我們救贖主的,必須真實兼具神人二性。吞滅死亡是他的使命:除生命本身,誰能如此?戰勝罪惡是他的職分:除公義本身,誰能勝任?驅逐空中與世上權勢是他的作為:除那超越二者的全能者,誰能辦到?然而,唯獨神擁有生命、公義及統治天國的權柄。因此,神以無限憐憫定意救贖我們,便藉獨生子的位格親自成為我們的救贖主。


3. 我們與神和好的另一關鍵在於:人既因悖逆喪失自己,就需以順服為補救,滿足神的公義,償清罪債。因此,我們的主以真實的人性顯現,承擔亞當的位分與名號,替他順服父神;以我們的肉體為祭,滿足神公義的審判,並以同一肉體償還我們所欠的罪債。最後,因單為神不能受苦,單為人不能勝死,他將神人二性聯合,使人的軟弱受死以贖罪,並以神的大能與死亡爭戰,為我們贏得勝利。因此,凡剝奪基督神性或人性的,不是減損他的尊榮,便是遮蔽他的恩慈。這等人同樣害人不淺,因其動搖並摧毀人的信心——這信心若不立於此根基,必站立不住。再者,應許中的救贖主正是律法與先知所預言的那位亞伯拉罕與大衛的子孫。信徒由此得另一益處:循家譜追溯他至大衛與亞伯拉罕,便更清晰認出他就是眾預言所頌的彌賽亞。但需特別留意我近來闡明的:共有的本性是我們與神子聯合的憑據;他披戴我們的肉體與罪惡爭戰至死,為要成為我們得勝的元帥;他從我們所取的肉身被獻為祭,藉此贖罪洗淨我們的過犯,平息父神的義怒。


4. 凡以應有之心思想這些事的人,人們往往輕率地忽略模糊的臆測,這些臆測吸引著浮躁的心靈與追求新奇之人。其中一類臆測認為,即使人類無需基督介入救贖,祂仍會道成肉身。我承認在最初的創造秩序中,當自然狀態完好時,祂被立為天使與人類的元首;因此保羅稱祂為「一切受造之物的首生者」(歌羅西書1:15)。但既然整部聖經宣告祂披戴肉身是為成為救贖主,若設想其他原因或目的便是僭越。我們深知基督最初被應許的緣由——即為要更新墮落的世界,拯救失喪的人類。故此在律法時代,祂以祭牲為預表,使信徒懷抱盼望:當他們的罪藉贖罪得平息後,神必施恩予他們。自遠古以來,甚至在律法頒布前,凡涉及中保的應許必與血相關,我們由此合理推斷:在神永恆的旨意中,祂命定以流血——這贖罪的象徵——潔淨人類的汙穢。眾先知論及祂時,同樣預言祂將成為神人之間的中保。以賽亞書53:4-5那非凡的預言足為明證: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我們的刑罰加在祂身上」;祂如祭司「被獻為贖罪祭」,「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因眾人「如羊走迷」,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擔當我們的罪孽」。聽聞基督受神差遣為要解救罪人後,若逾越此界限,便是放縱愚妄的好奇心。


當基督顯現時,祂明言降世是為藉平息神怒,將我們從死亡引向生命。使徒們為祂作的見證亦同此意(約翰福音1:9;10:14)。約翰在宣告「道成肉身」前,先記述人類的墮落。但最重要的是聆聽救主親自論及其職分:「神愛世人,甚至將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若要盡引經文,恐無止境。事實上,眾使徒一致引領我們歸向這泉源。若祂降世非為使神與人和好,祂祭司的尊榮便告失落——因祭司本職正是立於神人之間,「獻上禮物和贖罪祭」(希伯來書5:1);祂亦不能成為我們的義,若非為我們作挽回祭,使罪不歸於我們(哥林多後書5:19)。簡言之,聖經賦予祂的一切尊稱都將失效。保羅的教導也無法成立:「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羅馬書8:3);又如他所言:「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提多書2:11)。總而言之,聖經始終如一指明:神子自願取人性體,甚至受父命如此行,唯一目的就是藉成為祭牲,使父神向我們施恩。「照經上所寫的,基督這樣受害是必須的——」"""並且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舍去,好再取回來."—"這是我從父所受的命令."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242 在此他明確指出,他之所以取了我們的人性,是為了成為贖罪的祭物,除去罪孽. 撒迦利亞也因同樣的理由宣告(路加福音1:79),他來了"要向我們的祖宗施憐憫","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 讓我們謹記,這一切都是論及神的兒子,正如保羅在其他地方宣告的,在他裡面"藏著智慧和知識的一切寶藏",並且他定意"除了基督並他釘十字架以外,不知別的"(歌羅西書2:3;哥林多前書2:2).


5. 若有人反對說,這並不妨礙同一位基督在受審時救贖我們後,又通過取我們的人性來證明他對我們的愛,我們簡短的回答是:當聖靈宣告,按照神永恆的旨意,兩件事是相連的——即基督要作我們的救贖主,同時又要與我們同質,就不該再追問了. 凡不滿足於神不變的命定,還想知道更多的人,也表明他並不滿足於那位賜給我們作贖價的基督. 事實上,保羅不僅宣告了他被差遣的目的,更上升到預定論的高深奧秘,適時地抑制了人心一切的輕浮與好奇."他在創世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按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我們在這愛子裡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以弗所書1:4-7). 這裡顯然沒有預設亞當的墮落時間在先,而是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神在萬世以前所定的旨意,那時他就樂意為人類的悲慘預備救法. 若再有人反對說,神的這旨意是取決於他所預見的墮落,對我而言,這樣的回答已足夠且有餘:那些想要探究或渴望知道比神隱秘旨意所預定的更多關於基督之事的人,是在以褻瀆的膽量妄圖發明一個新的基督. 保羅論及基督的職分時,正當地為以弗所人祈求,願神"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他們"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以弗所書3:16,18);仿佛他特意要在我們心思周圍設下界限,防止我們在提到基督時,對救贖之恩有一絲偏離. 因此,既然如保羅所言,"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書1:15),我就甘心接受. 既然同一位使徒在別處宣告,如今藉福音顯明的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摩太后書1:9),我決心持守到底. 這種節制被俄西安德不公正地詆毀,他不幸在今日重新挑起了這個昔日少數人提出的問題."""他對那些否認若亞當未曾墮落、神子仍會道成肉身的人提出過度自信的指控,理由是這觀點並未被任何經文明確駁斥。彷彿保羅在談論基督成就的救贖後,命令我們「要遠避愚拙的辯論」(提多書3:9)時,未曾對扭曲的好奇心設下限制。某些人為顯露機鋒而荒謬地狂熱,竟至質疑神子是否可能取驢的形體——這褻瀆之論令所有敬虔之心正當戰慄憎惡,歐西安德卻以「聖經無明文駁斥」為之開脫。然而保羅明言「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2:2),豈會容許救恩之主被貶為驢?他處宣告基督憑父永恆旨意被立為「教會萬有之首」者(以弗所書1:22),更不可能承認另一位未擔救贖之職者。


6. 歐西安德立論之基全然虛妄。他主張人類被造時即按未來彌賽亞的樣式塑成神形象,為要肖似父神早已定意披戴血肉的那位。由此推論:即便亞當未從純潔原初狀態墮落,基督仍會成為人。此見解之淺薄悖謬,明理人一望即知;他卻自詡首度參透神形象真義——不僅在於亞當被賦優越恩賜彰顯神榮耀,更在於神本質住在他裡面。我雖承認亞當因與神聯合而承載神形象(此乃尊貴的真實至高體現),但堅持神的樣式唯顯於神賦予亞當超越萬物的特徵。同理,眾所公認基督自太初即為神形象,故亞當被刻劃的一切卓越,皆源於藉獨生子逼近造物主榮耀。因此人類乃「按神形象被造」(創世記1:27),創造主樂於以人為鏡映現己榮。此等尊榮唯靠獨生子恩典提升。然需補述:既聖子同為人與天使元首,授予人類的尊榮亦屬天使。當聞天使被稱「神的眾子」(詩篇82:6),若否認其具備肖似父神特質,實屬不倫。倘神喜悅其榮耀顯於人與天使雙重本性,歐西安德妄稱「天使因未承基督形象故次於人類」實屬無知妄言。天使若非與神相似,豈能恆居神前?保羅亦教導(歌羅西書3:10)人類唯與天使同歸一元首之下,方得更新為神形象。究極而言,若信基督,我們被接升天、似於天使時,福分方得圓滿。若歐西安德可據此推論神形象原初範型在於人形基督,他人同等有權主張基督當分有天使本質——因天使同樣持守神形象。

7. 奧西安德無需擔憂上帝會被視為說謊者,即便道成肉身的旨意並非預先不可變地定於祂心中。即使亞當未曾喪失純全,他與天使們本可肖似上帝;但這並不必然要求上帝之子成為人或天使。他徒然懷揣這荒謬的恐懼:若非在造人之前,上帝就以不可變的旨意定下基督不是作為救贖者、而是作為首生者降世,祂或將失去優先地位——因祂的降生僅出於偶然(即為修復人類失喪的族類),從而淪為亞當形象的受造物。但何必畏懼聖經明言"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路加亦毫不猶豫在族譜中稱祂為亞當之子(路加福音3:38)。我願追問:若非因上帝為拯救亞當墮落後裔而命定祂取得人性,保羅何以稱基督為"末後的亞當"(哥林多前書15:47)?若按次序論,這命定既先于創造,祂當被稱為"首先的亞當"。奧西安德武斷宣稱:因基督在上帝計畫中預先被認知為人,人類乃按祂的樣式被造。但保羅以"末後的亞當"之稱,在原始創造與我們在基督裡得的復原之間,為那導致本性需被重建的墮落留出餘地——由此顯明,正是這復原使上帝之子降生為人。  

奧西安德又謬論:若亞當持守純全,他將是自身而非基督的形象。我則主張:縱使上帝之子從未道成肉身,上帝形象仍顯明于亞當的身心;這形象的輝光始終昭示基督確是元首,在萬有中居首位。如此我們便化解了奧西安德的無謂詭辯:若非上帝預定其子披戴肉身(與亞當之罪無關),天使將失去元首。他輕率假設——凡理性者皆難認同——基督除非取得人性,否則不能作天使的統轄者使他們以祂為君王。但從保羅所言(歌羅西書1:15)易推知:作為上帝永恆之道,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非因受造或列於受造物,乃因世界精美構造自太初便以祂為起始;而作為人,祂是"從死裡首先複生的"。使徒在簡短經文中(歌羅西書1:16-18)同時指明:萬有藉子創造使祂統轄天使,祂成為人則為開始救贖之功。  

出於同樣無知,奧西安德稱人若不以基督為人便不能尊祂為王——仿佛上帝之國不能由永恆之子建立,縱使未取肉身,仍可統攝聚集共用天國榮光的眾天使與人。但他總被這謬見所惑:若非基督肉身顯現,教會將如無首之軀。既然天使能以祂為元首,祂豈不能以神性權能治理人類?"""藉著他聖靈隱密的德能,如對待自己的身體般使他們甦醒並滋養,直至他們被聚集到天堂,與天使共用同樣的生命?我所駁斥的這些荒謬之論,奧西安德卻視為無謬的聖諭。他沉醉於自己的臆測,慣於從虛無中提煉出可笑的計畫。他隨後聲稱有一更強力的經文佐證,即亞當的預言——當女人被帶到他面前時,亞當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2:23)。但他如何證明這是預言?只因馬太福音中基督將同樣的話歸於上帝!彷彿凡上帝藉人所言皆含預言。依此邏輯,既然律法出於上帝,奧西安德大可在每條誡命中都找出預言來。更何況,若拘泥字面意義,我們救主的解釋便顯得生硬而膚淺,他當時並非指涉賦予教會的神祕聯合,僅論及婚姻忠誠,並闡明上帝宣稱夫妻為一體,是為防止人藉休婚破壞那不可拆散的紐帶。若此樸素涵義對奧西安德而言過於粗淺,讓他責備基督未能以更精妙方式詮釋天父之言,引導門徒領悟隱藏真義。保羅亦未支援奧西安德的幻想,當他說「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是他的骨、他的肉」後,立即補充:「這是極大的奧祕」(弗5:30-32)。因他無意沿用亞當話語的原意,而是藉婚姻的喻象,闡明使我們與基督合一的聖潔聯合。其言有此深意;為提醒我們所論乃基督與教會,他特意修正,區分婚姻紐帶與基督同教會屬靈聯合之別。故此,這般牽強附會頓時消散。我認為無需贅述類似謬論:由此簡要駁斥,足見其虛妄。對於上帝兒女穩固的培育,這節清醒的真理已綽綽有餘——「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加4:4-5)。"""

第二卷第十二章 基督為履行中保之職,必須成為人 第二卷第十二章 基督為履行中保之職,必須成為人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08,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