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聖靈的見證對於賦予聖經完全權威是必要的。假裝聖經的可信度取決於教會的判斷是褻瀆的。
章節。
1. 聖經的權威並非來自人,而是來自上帝的靈。反對意見:聖經依賴於教會的決定。
駁斥:
一、上帝的真理將因此受制於人的意志。
二、這是對聖靈的侮辱。
三、它在教會中建立暴政。
四、它形成了一堆錯誤。
五、它顛覆了良心。
六、它使我們的信仰遭受褻瀆者的嘲笑。
2. 對於使徒保羅的話所引發的反對意見的另一種回應。解決反對者提出的難題。駁斥第二個反對意見。
3. 考慮奧古斯丁的一種觀點所引發的第三個反對意見。
4. 結論:聖經的權威建立在它是上帝所說的基礎上。這得到了敬虔者的良心和所有至少有正直之心的人的同意所證實。褻瀆者口中常見的第四個反對意見。駁斥。
5. 最後且必要的結論:聖經的權威藉由聖靈的見證印證在信徒的心中。這見證的確定性。從以賽亞書的一段經文和信徒的經驗中得到證實。也從以賽亞書的另一段經文中得到證實。
1. 在繼續之前,似乎有必要對聖經的權威做一些觀察,以便我們的思想不僅準備好以敬畏之心接受它,而且擺脫一切疑慮。
當那自稱是上帝之道的事物被承認是如此時,除非缺乏常識和人性,否則沒有人會有絕望的膽量拒絕相信說話者。但是,既然沒有每天從天上發出的回應,而聖經是上帝樂意將祂的真理託付給永久記憶的唯一記錄,那麼它們應當在信徒中擁有的完全權威就不會被承認,除非人們相信它們是直接來自天堂,就像直接聽到上帝說話一樣。這個主題值得更詳細地處理和更準確地思考。但我的讀者會原諒我更多地考慮我的計劃所允許的,而不是這個主題的廣度所要求的。
一個極其有害的錯誤非常普遍地盛行——即聖經的重要性僅限於教會投票所賦予的範圍;彷彿上帝永恆不變的真理可以取決於人的意志。這是對聖靈的極大侮辱。
人們問,誰能向我們保證聖經來自上帝?誰能保證它們完好無損地傳到我們這個時代?誰能說服我們這本書應當受到敬畏,而那本書應當從列表中刪除,如果教會不確定地規範所有這些事情呢?因此,據說,對聖經的敬畏和應當納入正典的書卷都取決於教會的決定。因此,褻瀆者在教會的藉口下,試圖引入不受約束的暴政,他們不在乎自己和他人會陷入何種荒謬之中,只要他們能從單純的人那裡勒索到這一點承認——即教會無所不能。但是,如果所有關於永生應許的唯一支持只是人的判斷,那麼那些尋求永生堅實保證的可憐良心該怎麼辦呢?當被告知如此時,他們會停止懷疑和顫抖嗎?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信仰被認為只擁有由人的善意所賦予的不確定權威,那麼它會受到惡人怎樣的嘲笑——它會受到所有人的多大懷疑呢?
2. 這些胡言亂語被使徒的一句話巧妙地駁斥了。保羅作證說,教會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以弗所書 2:20)。如果使徒和先知的教義是教會的根基,那麼前者在後者存在之前就必須具有其確定性。也沒有任何藉口可以狡辯說,儘管教會的最初起源於此,但哪些著作應歸於使徒和先知,直到教會的判斷介入,這仍然是個疑問。因為如果基督教會最初是建立在先知們的著作和使徒們的傳道之上,那麼無論在哪裡找到的教義,都必然在教會之前就已確定並認可,因為若非如此,教會本身就永遠不可能存在。70 因此,沒有什麼比虛構說判斷聖經的權力在於教會,並且聖經的確定性取決於教會的點頭更荒謬的了。當教會接受聖經並賦予其權威印記時,她並不是將原本可疑或有爭議的內容變得真實,而是承認它是上帝的真理,她義不容辭地以毫不猶豫的贊同來表達她的敬意。至於這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確信它來自上帝,而無需訴諸教會的法令?這就像是問,我們如何學習區分光明與黑暗,白色與黑色,甜與苦?聖經本身就帶有其真理的清晰證據,就像白色和黑色帶有其顏色,甜和苦帶有其味道一樣。
3. 我知道通常會引用奧古斯丁的一句話,其中他說,如果不是受到教會權威的感動,他就不會相信福音(奧古斯丁《反基礎書信》第 5 章)。但從上下文很容易發現,給予它這樣的意義是多麼不準確和不公平。他當時正在與摩尼教徒辯論,摩尼教徒堅持要人盲目相信,聲稱他們擁有真理,儘管他們沒有證明他們擁有。但由於他們聲稱訴諸福音來支持摩尼,他問如果他們遇到一個甚至不相信福音的人,他們會怎麼辦——他們會用什麼樣的論點來使他接受他們的觀點。他後來補充說:「但我不會相信福音」等等;意思是,如果他對信仰一無所知,唯一能促使他接受福音的就是教會的權威。一個不認識基督的人會尊重人,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因此,奧古斯丁在這裡並沒有說敬虔者的信仰是建立在教會的權威之上;他也不是說福音的確定性取決於它;他只是說,如果沒有受到教會共識的影響,不信者就不會對福音有任何確定性,從而無法贏得基督。他通過這樣表達自己來清楚地表明這是他的意思:「當我讚美我自己的信條並嘲笑你的信條時,你認為誰來判斷我們;或者除了離開那些邀請我們走向確定性,然後命令我們相信不確定性的人,並追隨那些首先邀請我們相信我們尚未能理解的事物的人之外,還能做什麼呢,這樣我們通過信仰本身變得更強大,我們就能夠理解我們所相信的——不再是人,而是上帝自己內在地強化和啟迪我們的思想?這些無疑是奧古斯丁的話(奧古斯丁《反基礎書信》第 4 章);從中得出的明顯推論是,這位聖人無意將我們對聖經的信仰懸於教會的點頭或決定之上, 而只是暗示(我們也承認這是真的)那些尚未被上帝的靈啟迪的人,通過對教會的敬畏而變得可教,從而順服於從福音中學習基督的信仰。這樣一來,雖然教會的權威引導我們,並預備我們相信福音,但奧古斯丁顯然希望敬虔者的確信建立在一個截然不同的基礎上.
同時,我並不否認他經常以全教會的共識來反駁摩尼教徒,當時他正在為他們所拒絕的聖經辯護.因此,他斥責浮士德(第32卷)不服從福音真理——這真理基礎穩固,確立堅實,聲譽卓著,並透過使徒時代以來確鑿的傳承流傳下來。但他從未暗示我們賦予聖經的權威取決於人的定義或設計。他只是提出教會的普遍判斷,作為與此案最相關的一點,而且在這一點上他佔了對手的上風。任何希望更充分證明這一點的人都可以閱讀他的短篇論文《論信仰的益處》(De Utilitate Credendi),其中會發現他所推薦的唯一信仰便利是提供入門,並形成探究的適當開端;同時他聲明我們不應滿足於意見,而應努力追求實質的真理。
4. 必須注意我最近所說的,我們對教義的信心,除非我們完全確信上帝是其作者,否則無法確立。因此,聖經的最高證明始終來自於其話語之主的品格。先知和使徒不誇耀自己的敏銳或任何能贏得聽眾信任的特質,也不拘泥於理由;他們訴諸上帝的神聖之名,以便全世界都被迫順服。接下來要考慮的是,上帝之名既非輕率也非狡猾地假冒,這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確定的。因此,如果我們要最有效地顧及我們的良心,並使它們免於在不確定的漩渦中漂泊,免於動搖,甚至在最小的障礙面前跌倒,我們對聖經真理的確信必須來自比人類猜測、判斷或理由更高的來源;那就是聖靈的秘密見證。的確,如果我們選擇循著論證的方式進行,很容易透過各種證據證明,如果天上有上帝,律法、預言和福音都來自於他。不,即使是學者和最有才華的人站在對立面,在討論中召集並炫耀他們所有的天才力量;如果他們沒有無恥的厚顏無恥,他們將被迫承認聖經清楚地證明它是上帝所說的,因此,它包含著他的天國教義。我們稍後會看到,神聖聖經的卷冊遠遠超越所有其他著作。不,如果我們以清晰的眼睛和未受祝福的判斷來看待它,它將立即呈現出神聖的威嚴,這將征服我們傲慢的反對,並迫使我們向它致敬。
然而,試圖透過討論來建立對聖經的完全信心是荒謬的。的確,如果我被要求與最狡猾的蔑視上帝者爭辯,我相信,儘管我沒有最高的才能或口才,我也不會覺得難以堵住他們72喧囂的嘴巴;如果駁斥他們的詭辯能有所收穫,我無需多費周章就能壓制他們在角落裡嘀咕的吹噓。但是,儘管我們可以維護上帝的神聖話語以對抗反對者,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立即將信仰所需的確定性植入他們心中。世俗之人認為宗教只建立在意見之上,因此,他們可能不會愚蠢地或輕率地相信,渴望並堅持要用理性來證明摩西和先知們是受神啟示的。但我回答說,聖靈的見證超越理性。因為正如唯有上帝才能恰當地為祂自己的話作證,這些話在人們心中也無法獲得完全的信任,除非它們被聖靈內在的見證所印證。因此,那位藉著先知們的口說話的聖靈,必須穿透我們的心,才能使我們確信他們忠實地傳達了上帝所託付的信息。以賽亞用這些話最恰當地表達了這種聯繫:「至於我,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也不離你後裔的口,也不離你後裔的後裔的口,從今直到永遠,這是耶和華說的,」(賽 59:21)。有些有價值的人感到不安,因為當惡人肆無忌憚地抱怨上帝的話語時,他們手頭沒有明確的證據來使他們沉默,他們忘記了聖靈被稱為印證和憑據,以堅固敬虔者的信心,正是因為,直到祂光照他們的心,他們才不會在懷疑的海洋中搖擺不定。
5. 因此,應當確定,那些被聖靈內在教導的人,會默然順服聖經;聖經本身帶著證據,不屑於屈從於證明和論證,而是將我們應當接受它的完全確信歸因於聖靈的見證。73 蒙祂光照,我們不再憑藉自己的判斷或他人的判斷,相信聖經是來自上帝的;而是以一種超越人類判斷的方式,感到完全確信——就像我們親眼看到神聖的形象清晰地印在上面一樣——它藉著人的工具,從上帝的口中傳給我們。我們不要求證明或可能性來支持我們的判斷,而是將我們的理智和判斷順服於它,因為它太超凡,我們無法估量。然而,我們這樣做,並不像有些人習慣於抓住一個未知的事物,一旦了解就感到不悅,而是因為我們徹底確信,持有它,我們就持有了不可動搖的真理;不像那些心靈被迷信奴役的可憐人,而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一種神聖的
能量在其中活著並呼吸著——一種我們被吸引和激勵去順服它的能量,確實是自願且有意識的,但比人類意志或知識所能做到的更生動有效。因此,上帝藉著以賽亞的口最公正地呼喊:「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為要使你們知道,且信我,又明白我就是他,」(賽 43:10)。
因此,這是一種不要求理由的確信;這是一種與最高理性相符的知識,即心靈比任何理由都更堅定、更安全地安息的知識;總之,這是一種唯有來自天堂的啟示才能產生的確信。我所說的不過是每個信徒自身所經歷的,儘管我的話遠遠不及現實。我目前不深入探討這個主題,因為我們將再次回到它:現在我們只需明白,唯一真正的信心是上帝的靈印證在我們心中的信心。不,謙遜和受教的讀者將在以賽亞書中所包含的應許中找到充分的理由,即所有更新的教會的兒女「都必受耶和華的教訓,」(以賽亞書 54:13)。上帝將這獨特的特權只賜給祂的選民,祂將他們與其餘的人類分開。因為真理教義的開端是什麼呢?不就是敏捷地樂意聽上帝的話語嗎?上帝藉著摩西的口如此要求被聽:「這誡命並不是在天上,使你說:誰為我們上到天上,取下來給我們,使我們聽見又遵行呢?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裡,」(申。30:12, 14)。上帝樂意為祂的兒女保留智慧的寶藏,難怪在一般人類中會看到如此多的無知和愚蠢。在一般人類中,我甚至包括那些特別蒙揀選的人,直到他們被嫁接到教會的身體中。此外,以賽亞在提醒我們,先知性的教義不僅對外邦人,而且對那些渴望被視為上帝家裡的人——猶太人來說,都將是不可信的,他隨後提出了原因,當他問道:「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以賽亞書 53:1)。因此,如果我們有時為信徒人數稀少而煩惱,我們就應該回想,除了那些蒙賜予的人,沒有人能領悟上帝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