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六章 聖經作為引導和教師,在認識創造主上帝方面的必要性

第六章 聖經作為引導和教師,在認識創造主上帝方面的必要性。



章節。


1. 上帝賜予祂的選民認識祂的更好幫助——即聖經。祂從一開始就這樣做了。

2. 首先,藉由神諭和異象,以及列祖的事奉。其次,藉由律法的頒布和先知的傳講。為何宗教教義要訴諸文字。

3. 這種觀點得到證實,1. 由於我們本性的墮落,使得每個想認識上帝的人都必須求助於聖言;2. 從詩篇中上帝被描繪為掌權者的段落。

4. 另一個證實來自詩篇中某些直接的陳述。最後,來自我們救主的話語。


1. 因此,儘管在天上和地上呈現在每個人眼前的光輝,使人的忘恩負義無可推諉,因為上帝為了使全人類都受到同樣的定罪,無一例外地向所有人展示了祂神性的鏡子,但必須給予另一種更好的幫助,以正確地引導我們認識作為創造主的上帝。因此,祂加上了祂聖言的光,並非徒然,為的是使祂自己顯明以致得救,並將這特權賜給那些祂樂意帶入與祂更親近、更熟悉的關係中的人。因為,祂看到人的心思意念飄忽不定,找不到確定的安息之所,祂就揀選了猶太人作為祂的特殊子民,並將他們圍護起來,使他們不像其他人那樣迷失。祂藉由同樣的方式使我們認識祂,這也並非徒然,因為若非如此,即使是那些與他人相比似乎站立穩固的人,也會迅速跌倒。因為正如年邁的人,或視力有缺陷的人,當任何書籍,無論多麼精美,擺在他們面前時,儘管他們意識到上面寫了些什麼,卻幾乎無法讀出連續的兩個字,但當藉助眼鏡時,他們就能清楚地閱讀,同樣,聖經將我們心中原本混亂的神性印象匯集起來,驅散了黑暗,並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真神。因此,當上帝為了教導教會,不僅使用無聲的教師,而且開啟祂自己的聖口時,祂賜予了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當祂不僅宣告必須敬拜某位上帝,而且同時宣告祂是應受敬拜的上帝時;當祂不僅教導祂的選民要敬畏上帝,而且將自己顯明為應受敬畏的上帝時。


上帝從一開始就對祂的教會所採取的做法是,藉由添加祂的聖言來補充這些普遍的證據,作為一種更確定、更直接的認識祂的方式。毫無疑問,正是藉由這種幫助,亞當、挪亞、亞伯拉罕和其他列祖才獲得了那種在某種程度上使他們與不信者區分開來的熟悉知識。我現在不是在談論使他們提升到永恆福樂希望的特殊信仰教義。在從死亡進入生命時,他們必須認識上帝,不僅是作為創造主,而且也是作為救贖主;這兩種知識他們確實都從聖言中獲得了。然而,就順序而言,首先給予的知識是使他們認識創造並治理世界的上帝。在這最初的知識之後,又增加了更親密的知識,唯有這種知識才能使死去的靈魂活過來,藉此上帝不僅被認識為世界的創造主和所有事件的唯一作者和安排者,而且也被認識為在調解者位格中的救贖主。但由於墮落和本性的敗壞尚未被考慮,我現在將補救措施的考慮推遲(詳見第二卷第六章等)。那麼,讀者請記住,我現在所論述的,並非上帝收養亞伯拉罕子孫的聖約,也不是那以基督為基礎的教義分支,藉此,信徒在所有時代中,嚴格來說,都與世俗的異教徒區分開來。我只是要表明,為了學習區分上帝(世界的創造者)與所有虛構神祇的確切標誌,我們必須訴諸聖經。我們稍後將按部就班地探討救贖的工作。在此期間,儘管我們將引用新約中的許多經文,以及律法書和先知書中的一些經文,其中明確提到了基督,但唯一的目的將是表明,世界的創造者上帝在聖經中向我們顯現,並闡明了他的真實品格,以使我們免於像在迷宮中一樣四處遊蕩,尋找某些可疑的神祇。


2. 無論上帝是透過神諭和異象向先祖啟示自己,68 還是透過人的工具和事奉,暗示他們應傳給後代,毫無疑問,他所教導他們的確定性已牢固地銘刻在他們心中,以至於他們確信並知道他們所學到的事物來自上帝,上帝總是伴隨著他的話語,以確鑿的見證,遠遠超越單純的意見。最終,為了使教義不斷擴展,其真理能在所有時代中存續於世,他樂意將他存放在先祖那裡的神諭,如同交給公共記錄一樣。為此,律法被頒布,先知們隨後被增添為其解釋者。因為儘管律法有多重用途(卷2章7和8),並且賦予摩西和所有先知特別的職責是教導上帝與人之間和解的方法(因此保羅稱基督為「律法的終結」,羅馬書10:4);我仍然重申,除了關於信心和悔改的正確教義(其中基督被呈現為中保)之外,聖經還使用某些標誌和記號來區分唯一智慧和真實的上帝,將其視為世界的創造者和統治者,從而防止他與眾多假神混淆。因此,儘管人應當認真地運用他的眼睛來思考上帝的作為,因為他被安置在這個最榮耀的劇場中,以便他可以成為它們的觀看者,但他特別的職責是傾聽聖言,以便他能更好地獲益。69 因此,那些生於黑暗中的人變得越來越愚鈍,這並不奇怪;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透過虛心聆聽聖言來約束自己,反而沉浸在自己的虛榮中。如果真正的宗教要照耀我們,我們的原則必須是,必須從天上的教導開始,而且任何人都無法獲得哪怕是最小部分的正確和健全的教義,除非他成為聖經的門徒。因此,當我們恭敬地接受上帝樂意在其中給予自己的見證時,就邁出了真知識的第一步。因為不僅信心,完全而完美的信心,而且所有關於上帝的正確知識,都源於順服。而且,在這方面,上帝確實以獨特的護理為所有時代的人類提供了保障。


3. 因為如果我們反思人心多麼容易忘記上帝,多麼容易傾向於各種錯誤,多麼時不時地熱衷於設計新的虛構宗教,那麼就很容易理解,建立這樣一個教義寶庫是多麼必要,它將確保教義不會因疏忽而消亡,不會在錯誤中消失,也不會被人的狂妄自大所腐蝕。既然如此明顯,上帝預見到他印在宇宙美麗形體上的形象的無效性,既然他樂意有效地教導所有的人,並賜予他們他的聖言幫助,那麼,如果我們真心渴望真正地默觀上帝,我們也必須遵循這條筆直的道路;我說,我們必須走向聖言,在那裡,從上帝的作為中描繪出的上帝的品格被準確而生動地描述出來; 這些作為的評估,不是憑藉我們墮落的判斷,而是憑藉永恆真理的標準。如果,正如我最近所說,我們偏離了它,無論我們移動的速度多快,我們都永遠無法到達目標,因為我們偏離了航線。我們應該考慮到,神聖面容的光輝,即使是使徒也宣稱是不可接近的(提摩太前書 6:16),是一種迷宮——一個對我們來說無法解開的迷宮,如果聖言不能作為引導我們道路的線索;而且,在道路上跛行總比以最快的速度跑出道路要好。因此,詩篇作者在多次宣告(詩篇 93, 96, 97, 99 等)迷信應從世上消除,以便純粹的宗教得以興盛之後,引入上帝為王;這裡的「王」一詞,並非指他所擁有的、他在治理宇宙萬物時所運用的權力,而是指他藉以維持其應有至高無上地位的教義:因為除非將對上帝的真正認識植入人心,否則錯誤永遠無法從人心根除。


4. 因此,同一位先知在提到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手的工作,以及晝夜的規律交替宣告他的威嚴之後,接著提到了聖言:「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詩篇 19:1-9)。因為儘管律法還有其他用途(關於這一點,請參閱第二卷第七章第六、第十、第十二節),但其普遍意義是,它是訓練上帝兒女的適當學校;邀請萬民在天地間瞻仰他,卻毫無益處。詩篇第二十九篇也持同樣的觀點,詩篇作者在論述上帝可怕的聲音之後,這聲音在雷電、風、雨、旋風和暴風中震動大地,使群山顫抖,折斷香柏樹,最後說:「在他的殿中,人人都在談論他的榮耀」,不信者對上帝在空中迴響的所有話語充耳不聞。同樣地,另一篇詩篇在描述洶湧的海浪之後,如此結尾:「你的法度極其確定;你的殿永遠配得聖潔」(詩篇 93:5)。我們的救主對撒馬利亞婦人所說的話也有同樣的含義,他告訴她,她的民族和所有其他民族所敬拜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只有猶太人敬拜真神(約翰福音 4:22)。既然人類的心智,由於其軟弱,如果沒有上帝神聖話語的幫助和支持,就完全無法來到上帝面前,那麼必然的結果是,除了猶太人之外,所有的人類,因為他們在沒有聖言的情況下尋求上帝,都處於虛妄和錯誤之中。

第一冊第六章 聖經作為引導和教師,在認識創造主上帝方面的必要性 第一冊第六章 聖經作為引導和教師,在認識創造主上帝方面的必要性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07,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