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
9:2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9:3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預備妥當,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9:4 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預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9:5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這句話乍看之下,似乎與前文不符,或不夠吻合;因為他似乎在談論一個他之前沒有觸及的新話題,而實際上他仍在延續同一個主題。然而,讀者應當注意,保羅所處理的正是他之前一直在處理的同一件事——他勸勉哥林多信徒並非出於缺乏信心,他的勸告也沒有伴隨著對過去的任何責備,而是他有其特殊的理由影響著他。那麼,他現在所說的意思是:「我並不是教導你們,幫助聖徒是一種義務,因為這有什麼必要呢?因為這對你們來說已經足夠清楚了,而且你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你們不準備虧待他們;704 但由於我到處誇耀你們的慷慨,我已經將我的信譽與你們的信譽綁在一起,這個考量不允許我保持沉默。」若非如此,這種焦慮的關切可能對哥林多信徒來說有些冒犯,因為他們可能會認為,要麼他們因懶惰而受到責備,要麼他們受到保羅的懷疑。然而,他提出了一個最恰當的解釋,為自己贏得了不僅可以勸勉他們而不冒犯他們,甚至可以不時敦促他們的自由。
然而,有人可能會懷疑,保羅在這裡假裝他並非真心所想。這將是極其荒謬的;因為如果他認為他們已經充分準備好履行職責,他為什麼還要如此積極地勸誡他們呢?另一方面,如果他懷疑他們的意願,他為什麼又宣稱勸誡他們是不必要的呢?愛包含這兩件事——美好的希望和焦慮的關切。如果他沒有完全抱持他所表達的想法,他絕不會為哥林多信徒作這樣的見證。他看到了一個美好的開始:他曾希望事情的進展會相應地順利;但由於他深知人心的不穩定,他不能不格外小心地防止他們偏離虔誠的意圖。
1. 服事。這個詞似乎不太適用於那些將財物施捨給窮人的人,因為慷慨值得一個更華麗的稱謂。705 然而,保羅所考慮的是信徒對其同伴的責任。706 因為基督的肢體應當彼此服事。這樣,當我們幫助弟兄時,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履行對他們應盡的服事。另一方面,當聖徒需要我們的幫助時卻忽略他們,這比不人道更糟糕,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應得的。
2. 為此我曾誇口。他從這一點表明了他對他們的好感,即他以某種方式作為他們的保證人,聲稱他們已準備就緒。但是,如果他魯莽地聲稱超出了實際情況呢?因為這似乎有些道理,因為他誇口說他們在一年前就已經準備好了,而他現在仍在敦促他們準備好。我回答說,他的話不應理解為保羅聲稱他們要給的東西已經存放在箱子裡了,他只是簡單地提到了他們之間已經決定的事情。這不涉及任何關於反覆無常或錯誤的責備。那麼,保羅所說的就是這個承諾。707
3. 但我已打發那幾位弟兄去。他現在提出理由——為什麼他雖然對他們的意願抱持好感,卻仍然仔細地勸誡他們。「我考慮到,」他說,「我自己的名譽和你們的名譽;因為當我以你們的名義作出承諾時,如果言行不一,我們雙方都會蒙羞。因此,你們應當好好理解我的擔憂。」
4."""""" 在這種信心下,希臘詞彙ὑπόστασις,古老的譯者將其譯為substantiam(實質)。708 伊拉斯謨將其譯為argumentum(主題),但兩者都不合適。然而,布達烏斯觀察到,這個詞有時被理解為大膽或自信,正如波利比烏斯所說:「ὀυχ οὑτω την δύναμιν ὡς τὴν ὑπόστασιν καὶ τόλμαν αὐτοῦ καταπεπληγμένον τῶν εναντίων — 敵人所驚訝的,與其說是他的體力,不如說是他的大膽和無畏。」709 因此,ὑποτατικός有時指大膽和自信的人。710 現在每個人都必須明白,這個意思與保羅的論述線索多麼吻合。由此可見,其他譯者因疏忽而犯了錯誤。
5. 作為一種祝福,而不是吝嗇。有些人在「祝福」的地方譯為「收集」。然而,我更喜歡按字面翻譯,因為希臘人使用εὐλογίας這個詞來表達希伯來語的ברכה(beracah),它既有祝福的意思,即祈求繁榮,也有施恩的意思。711 我認為原因在於,它首先歸因於上帝。712 現在我們知道上帝如何以他簡單的點頭有效地祝福我們。713 當它從這裡轉移到人類時,它保留了相同的含義——確實不恰當,因為人類在祝福方面沒有相同的效力,714 但通過轉移卻不失為合適。715
保羅將πλεονεξίαν(吝嗇)與祝福相對立,希臘人使用這個詞來表示過度的貪婪,以及欺詐和吝嗇。716 在這個對比中,我更喜歡「吝嗇」這個詞;因為保羅希望他們施予,不是不情願地,而是以慷慨的精神,這從下文將會更清楚地看出。"""
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
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6. 現在情況是這樣 719 他現在用一個美麗的比喻來稱讚施捨,將其比作播種。因為在播種時,種子被手撒出,散落在地上,這邊一點,那邊一點,然後被耙入土中,最終腐爛;這樣看來,它似乎完全失去了。施捨的情況也類似。你給出去的東西,似乎減少了你所擁有的,但收穫的季節會來臨,那時果實將被收穫。因為主將一切施捨給窮人的都視為施捨給自己,所以他之後會以豐厚的利息回報。(箴言 19:17。)
現在談談保羅的比喻。撒種吝嗇的人,收穫也會貧乏,與播種相符:撒種慷慨大方的人,收穫也會相應地豐盛。讓這個教義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這樣,每當肉體理性因害怕損失而阻止我們行善時,我們就可以立即用這面盾牌來保護自己——「但主宣告我們正在播種。」然而,收穫應該解釋為指永生的屬靈報償,以及上帝賜予施恩者的世俗祝福。因為上帝不僅在天堂,也在這個世界上回報信徒的善行。因此,他好像說:「你對鄰居越慷慨,你就會發現上帝的祝福越豐盛地傾注在你身上。」他再次將祝福與吝嗇對比,就像他之前將其與小氣對比一樣。因此,它似乎意味著——一種巨大而慷盛的慷慨。
7 各人要照心裡所酌定的。既然他吩咐他們要慷慨施予,這也需要補充——上帝衡量慷慨,不是看數額,而是看心意。他確實希望引導他們大量施予,以便弟兄們能得到更豐盛的幫助;但他不希望違背他們的意願強迫他們做任何事。因此,他勸勉他們樂意施予,無論他們準備施予多少。他將「心裡所酌定」與後悔和強迫對比。因為我們在被迫無奈之下所做的事,並不是我們心裡所酌定的,而是不情願的。720 現在你必須明白,這裡所說的「無奈」是外在的,正如它所稱的——也就是說,它源於他人的影響。因為我們順服上帝,因為這是必要的,但我們仍然樂意去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己自願施加一種必要性,而且因為肉體不情願,我們常常甚至強迫自己履行對我們來說必要的職責。但是,當我們受到他人影響而被迫,同時又傾向於避免它,如果我們能以任何方式避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任何事都沒有熱情——沒有喜悅,而是帶著不情願或心不甘情不願。
因為上帝愛樂意施予的人。正如我一開始所說,他將我們帶回上帝面前,因為施捨是一種獻祭。如果獻祭不是自願的,那麼任何獻祭都不能取悅上帝。因為當他教導我們,上帝愛樂意施予的人時,他暗示,另一方面,吝嗇和不情願的人會被他厭惡。因為他不想像暴君一樣統治我們,而是像父親一樣對待我們,所以他要求我們像孩子一樣樂意順服。721
8. 上帝能。他又一次預防了我們的不信常常向我們提出的卑鄙想法。「什麼!你難道不更關心自己的利益嗎?你難道不考慮,當這一切被拿走時,留給自己的就會少很多嗎?」為了驅散這種想法,保羅用一個精選的應許來武裝我們——我們所施予的一切都將轉化為我們的益處。我已經說過了,"""我們天生過於吝嗇——因為我們傾向於不信任,這誘使每個人都緊緊抓住屬於自己的東西。為了糾正這個錯誤,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應許——那些善待窮人的人,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亞於灌溉自己的土地。因為透過施捨,就像許多運河一樣,他們使上帝的祝福流向自己,從而得到豐富。保羅的意思是:「這樣的慷慨不會讓你失去任何東西,但上帝會讓它以更大的豐盛回報給你。」因為他談論的是上帝的能力,不像詩人那樣,而是按照聖經的方式,聖經將一種在行動中展現的能力歸於他,我們自己感受到其現有的功效——而不是我們僅僅想像的任何不活躍的能力。
那樣你們凡事常常充足。他提到從他應許給哥林多人的恩典中產生的雙重益處——他們將擁有足夠自己用的東西,並且還有多餘的可以行善。透過「充足」這個詞,他指出主知道對我們有益的尺度,因為對我們來說,飽足並不總是有益的。因此,主按照對我們有利的尺度供應我們,有時多,有時少,但方式是讓我們感到滿足——這比一個人擁有整個世界來享受奢侈要多得多。在這種充足中,我們必須豐盛,以便善待他人,因為上帝善待我們的原因是——不是每個人都將自己所得到的據為己有,而是我們之間可以互相分享,按照需要。
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他從詩篇 112:9 提出一個證明,在那裡,先知除了敬虔人的其他優點外,也提到了這一點——他不會缺乏行善,而是像水不斷地從不竭的泉源流出一樣,他的慷慨也會源源不絕。保羅著眼於這一點——我們不要因行善而灰心(加拉太書 6:9),這也是先知話語的意思。722"""
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 神。
9:1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 神。
9: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 神。
9:14 他們也因 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裡,就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
9:15 感謝 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10. 那供應種子的。這是一個優美的委婉說法,取代了「上帝」這個詞,充滿了安慰。724 因為在適當季節播種的人,在收割時似乎是收穫了他勞動和勤奮的果實,而播種本身似乎是食物流向我們的源頭。保羅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為即使是播種的農夫,他們所播的種子和所得到的食物,都是上帝的恩惠所賜予的,而這些農夫被視為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和他人。申命記 8:16,18 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
上帝用嗎哪餵養你 — 你祖先所不知道的食物:免得你進入他將賜給你的土地時,你可能會說,我的手和我的力量為我賺得了這財富;因為是耶和華賜予你得財富的能力,等等。
供應 在這裡,即使在希臘語版本中,也有兩種不同的讀法。因為有些手稿將這三個動詞譯為將來時 — 將供應、將倍增、將增加。725 這樣,就能證實前面的說法,因為保羅用不同的詞語重複相同的應許,以便更好地銘記在人們心中,這並非罕見。在其他手稿中,這些詞語以不定詞形式出現,眾所周知,不定詞有時會用來代替祈使語氣。我寧願選擇這種讀法,因為它更普遍被接受,也因為保羅習慣於在勸勉之後接著禱告,向上帝祈求他先前在教義中所包含的內容;儘管如此,前一種讀法也並非不合適。
食物的糧食 他提到了上帝賜予我們的祝福的雙重果實 — 首先,我們有足夠的供應來維持生命;其次,我們有東西可以儲存起來,以幫助他人的需要。因為我們不僅僅是為自己而生,726 所以基督徒不應該只為自己而活,也不應該只為自己使用他所擁有的東西。
在種子和公義的果實這兩個詞語下,他指的是施捨。他間接地將公義的果實與大多數人儲存在地窖、穀倉和儲藏室中的回報形成對比,以便他們每個人都能盡其所能地塞滿、甚至刮取,以使自己致富。透過前一個詞語,他表達了行善的方式;透過後一個詞語,他表達了工作本身,或愛的職責;727 因為這裡的公義,透過提喻法,指的是仁慈。「願上帝不僅供應你們每個人足夠的私人使用,而且供應到如此程度,以至於你們慷慨的泉源,不斷湧流,永不枯竭!」然而,如果幫助鄰居的需要是公義的一個部分 — 誠然這並非最不重要的部分 728 — 那麼那些忽視這項職責的人必然是不義的。
11. 凡事富足,以致慷慨。他再次使用「慷慨」一詞,來表達真正慷慨的本質 — 當我們,將我們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彼得前書 5:7,)我們樂意地將屬於我們的東西用於他所指示的任何目的。他教導我們 729 這些是信徒真正的財富,當他們依靠上帝的供應來維持生計時,他們不會因不信任而退縮不行善。他將簡單的心靈和滿足於適度份額的豐盛,冠以「富足」的稱號,這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沒有什麼比不信任的人更飢餓和貧困的了,他們被對擁有的焦慮渴望所折磨。
這透過你們產生。他考慮到另一個結果,讚揚了他們即將施捨的施捨 — 那就是它們將有助於促進上帝的榮耀。他隨後也更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並加以闡述,如下:「除了愛的普通益處外,他們還會產生感恩。」現在他進一步闡述,許多人將會感謝上帝,這不僅是為了他們所獲得的慷慨幫助,也是為了哥林多信徒整體虔誠的表現。
他所說的「管理」一詞,是指他應教會要求所承擔的任務。我們翻譯為「職責」(service)的希臘文 λειτουργία,有時指獻祭,有時指任何公開指派的職務。730 這兩種解釋都非常適合這段經文。一方面,施捨被稱為獻祭並非不尋常;另一方面,就像公民之間分配職務時,731 沒有人會不情願地承擔被指派的職責一樣,在教會中,施予他人也應被視為一項必要的職責。732 因此,哥林多信徒和其他人透過幫助耶路撒冷的弟兄,向神獻上祭物,或者他們履行了一項應盡的、他們有義務完成的職責。保羅是那次獻祭的執行者,但「事奉」或「服務」一詞也可以指哥林多信徒。然而,這並不是特別重要。
13. 藉著這項管理的試驗。「試驗」一詞在這裡,如同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意指證明或考驗。733 因為這足以證明哥林多信徒的愛心——他們對遠方的弟兄如此慷慨。然而,保羅將其延伸得更遠——延伸到他們在福音中的一致順服。734 因為透過這樣的證明,我們才能真正表明我們順服福音的教義。現在,他們的一致性體現在:施捨是經由所有人的共同同意而施予的。
14. 他們的禱告。他沒有遺漏任何可能激勵哥林多信徒的益處。735 首先,他提到了信徒將會體驗到的安慰;其次,是藉著感恩來榮耀上帝。不僅如此,他還說這將是一種見證,向所有人表明他們在信仰和虔誠順服上的一致。他現在補充了哥林多信徒將從聖徒那裡得到的獎賞——源於感恩的善意,736 以及懇切的禱告。「他們將有辦法回報你們,」他說,「因為他們會以應有的愛心看待你們,並會謹慎地在禱告中將你們交託給上帝。」最後,彷彿他已心願達成,他準備737 頌讚上帝,他渴望藉此表達他的信心,彷彿事情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