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10:2 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
10:3 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
10:4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 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10:5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 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10:6 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
"""他結束了勸誡後,現在部分駁斥了那些假使徒對他的誹謗,部分壓制了某些不願受約束的惡人的傲慢740。雙方為了摧毀保羅的權威,將他在書信中雷霆萬鈞的激烈言辭解釋為θρασοδειλίαν—(純粹的虛張聲勢)741,因為當他親自到場時,在外表和言談方面,他並沒有同樣準備好展示自己,而是卑微而微不足道的。「看哪,」他們說,「這個人,因為自覺不如人,所以非常謙虛和膽怯,但現在,當他遠離時,卻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為什麼他在言語上不如在書信中大膽?他會嚇唬我們嗎,當他遠離時,而當他親自到場時,卻是受人輕視的對象?他怎麼會有如此的自信,以為他可以隨意對我們做任何事?」742 他們散佈這類言論,目的是貶低他的嚴厲,甚至使其令人厭惡。保羅回答說,他只有在必要時才大膽,而他身體上的卑微,使他受到輕視,並沒有減損他的權威,因為他以屬靈的卓越而非肉體的炫耀而著稱。因此,那些嘲笑他的勸誡、責備或威脅的人,將不會逍遙法外。我本人這幾個字是強調的;好像他說,無論惡意的人如何指責他反覆無常,他實際上並非變幻莫測,而是一貫如一。
1. 我勸你們。這番話語氣突兀,正如在強烈情感影響下說出的話語常有的情況。其意思是:「我懇求你們,不,我更懇切地藉著基督的溫柔懇求你們,不要因你們的固執而迫使我對那些輕視我的人,因為我外表沒有什麼出眾之處,並且不承認主賜予我的屬靈卓越,而我應該以此來判斷,比我所希望的更嚴厲,也比我將會的更嚴厲。」
他所使用的懇求形式,是從手頭的主題中提取的,當他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謙和。誹謗者藉機挑剔他,因為他身體上的存在缺乏尊嚴743,而且另一方面,當他遠離時,他在書信中卻雷霆萬鈞。正如所說,他恰當地駁斥了這兩種誹謗,但他在此聲明,沒有什麼比溫柔更令他高興的了,這溫柔是基督的僕人所應有的,而主自己也提供了榜樣。
他說,你們當學我的樣式,因為我心裡柔和謙卑。
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 11:29, 30。)
先知也論到他,他的聲音不傳於街上: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等等。(以賽亞書 42:2, 3。)
因此,基督所展現的溫柔,他也要求他的僕人展現。保羅在提及此事時,暗示他對此並不陌生744。「我懇切地懇求你們不要輕視那溫柔,基督親自向我們展現,並且每天在他的僕人身上向我們展現,不,你們在我身上也看到了。」
他親自到場時。他重複這句話,彷彿以他對手的身份,模仿他們745。現在他承認,就言辭而言,他們所責備他的,然而,正如我們將看到的,他實際上並沒有向他們讓步。
2. 我懇求你們,使我到你們那裡的時候,可以不用大膽。有些人認為,這段話不完整,他沒有表達他請求的內容746。然而,我更傾向於認為,前一句中缺少的部分在這裡得到了補充,因此這是一個普遍的勸誡。「向我表現出順從和溫順,」"""我可能不會被迫變得更嚴厲。」一個好牧師的職責是溫和而友善地引導他的羊群,讓牠們願意被管理,而不是用暴力強迫牠們。嚴厲,我承認,有時是必要的,但我們必須始終以溫和開始,並堅持下去,只要聽者表現出順從。747 嚴厲必須是最後的手段。「我們必須,」他說,「在訴諸嚴厲之前,嘗試所有方法;甚至,除非我們被迫,否則絕不嚴厲。」同時,至於他們認為自己膽小怯懦,當他必須近距離接觸時,他暗示他們對此有誤解,當他宣稱他將堅決地當面抵抗那些頑固的人。748 「他們輕視我,」他說,「好像我是一個膽小的人,但當他們認真爭鬥時,他們會發現我比他們希望的更勇敢、更有膽量。」從中我們看到,當需要嚴厲行事時——在我們嘗試過後發現,引誘和溫和沒有好的效果。「我會不情願地這樣做,」保羅說,「但我仍然決定這樣做。」這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折衷辦法;因為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引導人而不是驅趕人,所以,當溫和對那些嚴厲和頑固的人沒有效果時,嚴厲就必須被採用:否則這就不是節制,也不是性情平和,而是犯罪的懦弱。749
那些評價我們的人。伊拉斯謨翻譯為——「那些認為我們是按著肉體行事的人。」在我看來,舊譯者更接近保羅的真實意思——「Qui nos arbitrantur, tanquam secundum carnem ambulemus;」——(「那些認為我們是按著肉體行事的人;」750)儘管同時,這個短語並不完全符合拉丁語的習慣用法,也沒有完全表達出使徒的全部意思。因為 λογιζεσθαι 在這裡的意思是——計算或評價。751 「他們認為我們,」保羅說,「或者他們這樣看待我們,好像我們是按著肉體行事。」
按著肉體行事,約翰·克里索斯托解釋為——不忠實地行事,或在職務上行為不當;752 當然,在保羅的著作中,這在許多情況下都是這個意思。然而,我更傾向於將「肉體」一詞理解為——外在的浮華或炫耀,這是假使徒們慣於推薦自己的唯一方式。因此,保羅抱怨那些只在他身上尋求肉體,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可見的外表,或像那些將所有努力都投入到野心中的人一樣,是不合理的。因為保羅在那些通常能為世人(路加福音 16:8)贏得讚譽或聲譽的恩賜方面,絲毫不突出,所以他被輕視,好像他只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但被誰輕視呢?753 當然是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他們僅憑外表來評價他,而對內在隱藏的東西卻不予理會。
3. 因為我們雖然在肉體中行事。在肉體中行事在這裡的意思是——活在世上;或者,正如他在別處所說的,住在身體裡。(哥林多後書 5:6)
因為他被囚禁在身體的監獄裡。然而,這並沒有妨礙聖靈的影響在他的軟弱中奇妙地顯現出來。這裡又是一種讓步,同時對他的對手毫無用處。
那些按著肉體爭戰的人,除了依賴世俗資源外,什麼也不嘗試,也只在其中誇耀。他們沒有將信心放在聖靈的治理和引導上。保羅宣稱他不是這類人,因為他裝備了肉體和世界以外的武器。現在,他對自己的肯定,也適用於所有基督的真僕人。754 因為他們將無價的寶藏放在瓦器裡,正如他之前所說的。(哥林多後書 4:7。) 因此,儘管他們可能被肉體的軟弱所包圍,上帝的屬靈能力卻仍然在他們身上燦爛地閃耀。
4. 因為我們爭戰的兵器。爭戰與兵器的種類相符。他以擁有屬靈兵器為榮。因此,這場爭戰是屬靈的。由此可見,與之相反的是,755 這不是屬肉體的。他將福音的事奉比作一場爭戰,這是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基督徒的生活確實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爭戰,因為任何獻身於事奉上帝的人,都不會從撒但那裡得到片刻的喘息,而是會不斷地受到騷擾。然而,傳道人和牧師必須成為旗手,走在眾人之前;而且,確實沒有人比他們更受撒但的騷擾,更受到嚴厲的攻擊,或承受更多或更可怕的衝擊。因此,那個人是錯誤的,他為履行這職責而束腰,卻沒有同時具備爭戰的勇氣和膽量;因為他除了爭戰之外,沒有別的操練。因為我們必須考慮到這一點,福音就像一把火,撒但的怒氣因此被點燃。因此,每當他看到福音被推進時,他必然會武裝自己進行爭鬥。
但是,他要用什麼兵器來擊退呢?只有屬靈的兵器才能擊退他。因此,任何沒有聖靈影響力的人,無論他如何誇耀自己是基督的僕人,都將無法證明自己是這樣的人。同時,如果你想全面列舉屬靈的兵器,教義必須與熱心結合,良心必須與聖靈的功效以及其他必要的恩典結合。現在讓教皇去吧,並為自己承擔使徒的尊嚴 756 如果我們的判斷要按照保羅在這裡制定的規則來形成,還有什麼比這更荒謬的呢!
靠著上帝大有能力。要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要麼是來自上帝。我認為這裡隱含著一個對立,因此這種力量與在世人面前顯露的軟弱形成對比,因此,他不顧人的判斷,會從上帝那裡尋求對他勇氣的認可。757 同時,這種對立在另一種意義上也是成立的——他兵器的力量取決於上帝,而不是世界。
在拆毀營壘方面。他使用「營壘」一詞來表示詭計,以及一切高舉自己抵擋上帝的事物,758 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面看到他會談到。然而,他這樣稱呼它們是恰當而富有表現力的;因為他的目的是要誇耀,世上沒有什麼是如此堅固,以至於超出他推翻的能力。我很清楚肉體的人如何誇耀他們空洞的表演,以及他們如何輕蔑和魯莽地鄙視我,好像我除了卑微和低賤之外一無所有,而他們卻站在高處。但是他們的自信是愚蠢的,因為我所爭戰的耶和華的軍裝,將會勝過所有他們賴以相信自己是不可戰勝的堡壘。現在,由於世界習慣於在兩個方面為與基督爭戰而鞏固自己——一方面,通過狡猾、邪惡的詭計、陰謀和其他秘密的陰謀;另一方面,通過殘酷和壓迫,他觸及了這兩種方法。因為他所說的詭計,是指一切屬於肉體智慧的事物。
「高舉」一詞表示世上任何一種榮耀和權力。因此,沒有理由,""" 基督的僕人為何要懼怕任何事物,無論其多麼可怕,只要它起來反對他的教義。讓他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他將把任何形式的陰謀都化為烏有。不僅如此,基督的國度若不推翻世上一切高傲的事物,就無法建立或鞏固。因為沒有什麼比肉體的智慧更與神的屬靈智慧對立;沒有什麼比人的自然能力更與神的恩典相悖,其他事物亦然。因此,基督國度唯一的基礎就是人的謙卑。先知書中的這些話語就是這個意思:
月亮要蒙羞,太陽要慚愧,因為萬軍之耶和華必在錫安山作王。(以賽亞書 24:23)
又說,
世人必降卑,高傲的人必俯首,唯獨耶和華在那日被尊崇。(以賽亞書 5:15,以賽亞書 2:17)
因為,為了讓唯獨神顯耀,世界的榮耀必須消逝。
5. 並將一切心意奪回 我認為,在之前更詳細地談論了屬靈兵器的爭戰,以及阻礙基督福音的障礙之後,他現在另一方面談論了普通的預備,藉此人們必須順服他。因為只要我們依賴自己的判斷,並自以為是,我們就遠未接近基督的教義。因此,我們必須從這一點開始:
自以為有智慧的,必須成為愚拙的,(哥林多前書 3:18)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理解,放棄肉體的智慧,這樣我們才能將空虛的心靈呈獻給基督,讓他來充滿。現在必須注意他所用的表達方式,當他說他將一切心意奪回時,這就好像他說,人類心靈的自由必須受到約束和限制,使其不能在基督的教義之外自作聰明;而且,它的傲慢除了被擄掠之外,無法以任何其他方式受到抑制。現在,正是藉著聖靈的引導,它才允許自己被置於控制之下,並保持自願的被擄。
6. 並且預備好懲罰。他補充這一點,是為了防止傲慢的人自以為可以逍遙法外地反對他的事工。因此他說,他被賦予了權柄——不僅是為了強迫自願的門徒順服基督,也是為了懲罰那些悖逆的人,759 並且他的威脅並非空洞的恐嚇,760 而是隨時準備執行——用慣常的說法。現在,這種懲罰是建立在基督的話語上的——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馬太福音 18:18)
因為儘管神不會在傳道人宣判後立即降下雷霆,但判決是得到認可的,761 並將在適當的時候實現。然而,必須始終明白,這是在傳道人以屬靈兵器爭戰的時候。有些人將其理解為指身體上的懲罰,藉此使徒們懲罰了頑固和不敬虔的人;例如,彼得擊殺了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保羅使行邪術的以呂馬失明。(使徒行傳 5:1-10,使徒行傳 13:6-11) 但另一種解釋更為合適,因為使徒們並非一成不變或不加區別地使用這種權柄。然而,保羅籠統地說,他已預備好懲罰所有不順服的人。
當你們的順服完全時 他多麼謹慎地避免因過度嚴厲而疏遠任何人!因為他曾威脅要懲罰那些悖逆的人,以免他看起來像是在激怒他們,"""他宣稱,關於他們,他還被賦予了另一項職責——僅僅是使他們順服基督。毫無疑問,這是福音的真正目的,正如他在《羅馬書》的開頭和結尾所教導的。(羅馬書 1:5 和 羅馬書 16:26。)因此,所有基督教教師都應仔細遵守這一順序,即他們應首先溫和地努力使聽眾順服,以便在對叛逆施加懲罰之前友善地邀請他們。762 因此,基督 763 也先給出了關於釋放的誡命,然後才是關於捆綁的誡命。764
10:7 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
10:8 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
10:9 我說這話,免得你們以為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
10:10 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厲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
10:11 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那裡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
7. 那是憑外貌看人。首先,「憑外貌」這句話有兩種解釋:要麼是指真實、可見和明顯的現實,要麼是指欺騙我們的外在假象,765。這句話也可以用疑問句或肯定句來讀:甚至,動詞βλέπετε既可以理解為命令式,也可以理解為虛擬式。然而,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種責備的表達,哥林多信徒受到責備,因為他們讓自己的眼睛被空洞的表象所迷惑。「你們極力推崇那些自以為是、趾高氣揚的人,卻輕視我,因為我沒有任何炫耀和誇耀。」因為基督自己將憑外貌的判斷與公義的判斷作了對比。(約翰福音7:24和約翰福音8:15。)因此,他責備哥林多信徒,因為他們滿足於表象,沒有認真思考,什麼樣的人才應該被視為基督的僕人。
如果有人信賴自己——這句話充滿了極大的自信,因為他幾乎是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基督的僕人,以至於這個區別無法從他身上奪走。「無論誰,」他說,「渴望被視為基督的僕人,都必須將我算在其中。」為什麼呢?「讓他,」他說,「自己思考,因為他自己擁有的任何使他配得上這種榮譽的東西,他都會在我身上找到。」藉此,他暗示他們,無論是誰誹謗他,都不應該被視為基督的僕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如此自信地說話,因為確實可能發生——不,每天都在發生,那些毫無聲譽、除了羞辱基督之外一無是處的人,卻傲慢地提出同樣的主張。766 然而,保羅對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是他已經在哥林多信徒中以清晰確鑿的證據公開證明過的。現在,如果有人在缺乏所有現實證據的情況下,以類似的方式推薦自己,他除了讓自己受人嘲笑之外,還能做什麼呢?信賴自己等同於以事奉基督為藉口,為自己攫取權力和權威,同時又渴望受到尊重。
8. 因為即使我更廣泛地誇耀我的權柄。他將自己置於那些他遠遠超越的人之中,這是一種謙遜的表現。同時,他並不打算表現出如此謙遜,以至於不保留他完好無損的權柄。因此他補充說,他所說的少於他的權柄所賦予他應說的;因為他不是普通級別的傳道人,而是在使徒中也出類拔萃。因此他說:「即使我誇耀更多,我也不會感到羞愧,因為這將有充分的理由。」他預料到一個反對意見,因為他確實談論自己的榮耀,同時他又避免進一步提及,以便哥林多信徒明白,如果他誇耀,那是違背他意願的,因為事實上是那些假使徒強迫他這樣做的;否則他不會這樣做。
他所說的「權柄」是指——他使徒職分的權威,他在哥林多信徒中擁有這種權威,因為,儘管所有傳道人都有共同的職分,但榮譽的等級卻有所不同。現在,上帝將保羅置於比其他人更高的地位,因為他曾努力建立767那個教會,並在許多方面尊榮他的使徒職分。然而,為了避免惡意的人因他使用「權柄」一詞而煽動對他的仇恨,他補充說明了賜予他權柄的目的——哥林多信徒的救恩。因此,這對他們來說不應該是令人厭煩或痛苦的,因為誰不會耐心忍受呢,甚至更多,誰不愛他所知道對他有益的事呢?同時,他的權力與假使徒所誇耀的權力之間存在著一種隱含的對比——後者的性質是哥林多人從中沒有得到任何益處,也沒有經歷任何造就。然而,毫無疑問,所有傳道人都被賦予了權力;因為如果沒有權力,傳道會是怎樣的呢?因此,對所有人說:
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路加福音 10:16)
然而,由於許多人錯誤地聲稱擁有他們沒有的東西,我們必須仔細觀察保羅將他的權力延伸到何種程度——以至於能造就信徒。因此,那些以毀壞教會的方式行使權力的人,證明自己是暴君和強盜——而不是牧者。其次,我們必須觀察,他聲明這權力是上帝賜予他的。因此,凡渴望擁有任何權力去做事的人,都必須以上帝為其權力的源頭。誠然,其他人也會誇耀這一點,就像教皇大聲疾呼他自己是基督的代表一樣。但他提供了什麼證據呢?768 因為基督並沒有將這種權力賦予啞巴,而是賦予了使徒和他的其他僕人,以便他的福音教義不至於沒有防衛。因此,傳道人的一切權力都包含在聖言中——然而,基督始終是主和師傅。因此,我們必須記住,在合法的權威中,需要具備這兩件事——它是由上帝賜予的,並且是為了教會的福祉而行使的。眾所周知,上帝將這權力賜予了誰,以及他如何限制了他所賜予的權力。那些忠實遵守他命令的人,就是以適當的方式行使權力的人。
然而,這裡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上帝對耶利米說: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
(耶利米書 1:10)
我們也發現前面提到過(哥林多後書 10:5),使徒們也是基於同樣的基礎被分別出來的——他們要毀滅一切高舉自己抵擋基督的事物。不僅如此,福音的教師們除了藉著毀滅舊人之外,無法以任何其他方式建立。此外,他們傳福音是為了定罪和毀滅惡人。」我回答說,保羅在這裡所說的,與惡人無關,因為他是對哥林多人說的,他希望他的使徒職分對他們有益。對於他們,我說,他除了為了造就之外,什麼也做不了。我們也已經觀察到,這一點已經明確指出,哥林多人可能會知道,這位聖人的權威除了撒旦,他們救恩的敵人之外,沒有任何人攻擊,而那權威的目的是為了造就他們。
同時,在其他方面,福音的教義本質上是為了造就——而不是毀滅,這在一般情況下是真實的。因為至於它的毀滅,那是來自於它自身之外的東西——來自於人類的過錯,當他們絆倒在被指定為根基的石頭上時(彼得前書 2:8)。至於我們藉著舊人的毀滅而更新為上帝的形象——這與保羅的話絲毫不矛盾,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毀滅是從好的意義上理解的,但在這裡,它是從壞的意義上理解的,意味著上帝之物的毀滅,或者意味著靈魂的毀滅——好像他說,他的權力對他們沒有傷害,因為相反地,它對他們救恩的益處顯而易見。
9 免得我似乎在恐嚇。他又一次提到了他以前駁斥過的誹謗(哥林多後書 10:2),即他在寫作時大膽,但在他們面前卻膽怯。"""他們以此為藉口貶低他的著作。769「什麼!」他們說,「他遠距離用書信恐嚇我們,而如果他與我們同在,他幾乎不敢吭一聲!」因此,為了不讓他的書信失去份量,他回答說,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可以摧毀或削弱他的信譽和他的教義,因為行動的價值不應低於言語。他親身在場時的行動力,不亞於他不在場時的言辭。因此,將他的身體存在視為可鄙是不公平的。我認為,這裡的「行動」指的是他講道的效力和成功,以及作為使徒所應有的卓越品質,以及他整個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言語」指的是——不是教義的實質,而僅僅是它的形式,可以說是它的外殼:因為他會更熱切地為教義辯護。然而,這種輕蔑源於他缺乏那種能贏得好感的口才的修飾和華麗。770"""
10:12 因為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他們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
10:13 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 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裡。
10:14 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們那裡;因為我們早到你們那裡,傳了基督的福音。
10:15 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
10:16 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藉著他現成的事誇口。
10:17 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10:18 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
12. 因為我們不敢。他以反諷的語氣說這話,因為之後他不僅大膽地將自己與他們比較,而且嘲笑他們的虛榮,將他們遠遠拋在身後。現在,他藉著這種反諷,不僅打擊了那些愚蠢的吹噓者,772 也打擊了哥林多人,他們以錯誤的認可鼓勵了他們的愚蠢。「我滿足於我適度的方式,」他說,「因為我不敢將自己與你們的使徒相提並論,他們是自己卓越的傳播者。」同時,當他暗示他們的榮耀僅僅在於言談和吹噓時,他表明他們是多麼愚蠢和無價值,而他為自己主張的是行動而非言語,也就是說,是真實而堅實的榮耀基礎。然而,他似乎在自己責備他人的事情上犯了錯誤,因為他隨後立即稱讚自己。我回答說,必須考慮他的意圖,因為那些完全沒有野心,只渴望有效地事奉主的人,並非旨在稱讚自己。773 然而,關於這段經文,不需要任何其他解釋,只需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即可,因為那些在真正的讚美方面貧乏和飢餓,卻在虛榮的吹噓中自高自大,並虛假地宣稱自己不是什麼的人,被稱為稱讚自己。這也從接下來的內容中顯而易見。
但他們以自己衡量自己。在這裡,他用手指指出他們的愚蠢。只有一隻眼睛的人在盲人中看得夠清楚;聽力遲鈍的人在全聾的人中聽得夠清楚。那些滿足於自己,並在他人面前炫耀的人就是這樣,僅僅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任何比自己優越的人,因為如果他們將自己與保羅或任何像他一樣的人比較,他們就會被迫立即放下他們所持有的愚蠢印象,並將吹噓轉變為羞恥。
對於這段經文的解釋,我們無需遠求,只需看看修道士即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最無知的驢子,同時又因其長袍和頭巾而被視為有學問的人,如果有人僅僅對優雅文學略知一二,他就會像孔雀一樣驕傲地展開羽毛——關於他,奇妙的名聲傳開——在他的同伴中,他受到崇拜。774 然而,如果頭巾的面具被揭開,775 並進行徹底的檢查,他們的虛榮心就會立即被發現。為什麼會這樣?古老的諺語說得好:「無知是放肆的。」776 但修道士過度傲慢的自大777 主要源於此——他們以自己衡量自己;因為,在他們的修道院裡,除了野蠻之外別無他物,778 如果只有一隻眼睛的人在盲人中稱王,這就不足為奇了。保羅的競爭對手就是這樣,因為他們內心自滿,沒有考慮什麼美德能使一個人獲得真正的讚美,以及他們與保羅和像他一樣的人的卓越之處相差多遠。而且,當然,僅僅這一點就足以使他們蒙羞,但這是野心家的公正懲罰,他們因自己的愚蠢而使自己受到嘲笑(這是他們最不願避免的),並且取代了他們過度渴望的榮耀,779 他們招致了恥辱。
13. 但我們不會越過我們的尺度誇口。他現在將自己的節制與假使徒的愚蠢780 進行對比,同時,他展示了誇口的真正尺度——當我們遵守主為我們劃定的界限時。「主是否給了我這樣的事?我將滿足於這個尺度。我不會渴望或聲稱任何更多。」他稱之為他規則的尺度。781 因為每個人的規則,他應該規範自己的準則是——神的恩賜和呼召。同時,我們不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在神的恩賜和呼召中自誇,而只能在有利於那位如此慷慨地賜予我們恩賜之神的榮耀的範圍內自誇——這樣我們才能承認我們的一切都歸功於他。782
一個要達到的標準。藉著這句話,他暗示他不需要哥林多人用言語來稱讚他,因為他們是他榮耀的一部分,正如他在別處所說的(腓立比書 4:1),你們是我的冠冕。然而,他延續了他之前開始的表達方式。「我有一個最廣闊的自誇領域,這樣就不會超出我的界限,而你們就是那個領域的一個部門。」然而,他溫和地責備了他們的不感恩,783 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他的使徒職分,而這個職分本應因神的稱讚而在他們中間受到特別的重視。在每一句話中,我們也必須理解其中隱含著他與假使徒之間的對比,因為假使徒沒有這樣的認可可以展示。
14. 因為我們沒有過度伸展。他指的是那些在想要抓住手邊沒有的東西時,要麼用力伸展手臂,要麼踮起腳尖的人,784 因為貪婪的榮耀慾就是這種性質,甚至更令人厭惡。因為野心勃勃的人不僅伸展手臂和抬起腳,甚至會不顧一切地衝動,以期獲得某種自誇的藉口。785 他默示他的競爭對手就是這種人。他隨後聲明他來到哥林多的原因——因為他透過他的事工建立了他們的教會。因此他說,在基督的福音中;因為他不是空手來到他們這裡,786 而是第一個將福音帶給他們的人。介詞「in」被一些人以另一種方式理解;因為他們將其翻譯為「藉著福音」,而這個意思並不不合適。同時,保羅似乎是為了突出他來到哥林多的優勢,因為他被賦予了如此珍貴的禮物。
15. 在別人的勞苦中。他現在更自由地責備那些假使徒,他們在收割別人的莊稼時伸出了手,卻又膽敢同時誹謗那些為他們付出汗水和辛勞準備地方的人。保羅建立了哥林多教會——這並非沒有最大的掙扎和無數的困難。那些人後來出現,發現道路已經鋪好,大門已經敞開。為了顯得自己很重要,他們厚顏無恥地聲稱不屬於他們的東西,並貶低保羅的勞苦。
但懷著希望。他再次間接地責備哥林多人,因為他們阻礙了他在傳揚福音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因為當他說他希望,當他們的信心增加時,他榮耀的界限將會擴大,他暗示,他們所遭受的信心軟弱是他的事業受到某種程度阻礙的原因。「我現在本應致力於贏得新的教會,而且是在你們的幫助下,如果你們取得了應有的進步;但現在你們因你們的軟弱而阻礙了我。然而,我希望主會允許,你們將來會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樣我的事工的榮耀將會按照神聖呼召的規則而增加。」787 在已經準備好的事情上自誇,等同於在別人的勞苦中自誇;因為,當保羅打仗時,他們卻享受勝利。788
17. 但那自誇的。這句話是作為一種糾正而提出的,因為他的自誇可能被視為空洞的吹噓。因此,他將自己和他人帶到神的審判台前,說,那些因蒙上帝認可而有充分理由誇耀的人。然而,這裡所說的「在主裡誇耀」與前書第一章(哥林多前書 1:31)和耶利米書 9:24 中的意思不同。因為在那些經文中,它的意思是——承認上帝是所有福氣的源頭,以至於每一項福氣都歸因於他的恩典,而人們不自誇,只榮耀他。然而,這裡的意思是——將我們的榮耀完全交由上帝支配,789 並將其他一切都視為毫無價值。因為有些人依賴他人的評價,並以公眾輿論的虛假天平來衡量自己,而另一些人則被自己的傲慢所欺騙,保羅勸告我們要效法這種光輝——我們可能取悅主,因為我們都憑藉他的判斷而站立或跌倒。
即使是異教徒也說,真正的榮耀在於正直的良心。790 現在這已經很多了,但並非全部;因為,由於幾乎所有人都因過度的自愛而盲目,我們不能安全地相信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因為我們必須記住他在別處所說的(哥林多前書 4:4),他雖然不自覺有任何過錯,卻並未因此稱義。那麼呢?讓我們知道,只有上帝才有權利對我們作出判斷;因為我們不能成為自己案件的稱職法官。這一含義得到了以下內容的證實——
因為自薦的人不蒙認可。「因為用虛假的印象欺騙人很容易,而且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因此,讓我們放下所有其他事情,專注於此——我們可能蒙上帝認可,並滿足於只得到他的認可,因為我們理應將其視為比全世界所有讚譽更有價值。有人說,得到柏拉圖的贊同對他來說價值一千。791 這裡的問題不是關於人類對彼此優劣的判斷,而是關於上帝自己的判決,他有能力推翻人類所作出的所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