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林多後書 8

 



8:1 弟兄們,我把 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8:2 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8:3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

8:4 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8:5 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 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8:6 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

8:7 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由於哥林多人可能因前一封書信的嚴厲而心生不滿,這可能會阻礙保羅的權威對他們產生影響,因此他一直努力爭取他們的感情。現在,在消除了所有冒犯的機會,並為他的事工重新贏得了好感之後,他向他們推薦了耶路撒冷的弟兄們,以便他們可以為他們的需要提供幫助。他不可能在書信的開頭就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他明智地推遲了這件事,直到他為此做好了他們的思想準備。因此,他用這一章和下一章來勸勉哥林多人積極勤奮地收集施捨,帶到耶路撒冷,以解救弟兄們的貧困。因為他們遭受了嚴重的饑荒,以至於如果沒有其他教會的幫助,他們幾乎無法維持生命。使徒們已將此事委託給保羅(加拉太書 2:10),他也已承諾會關心此事,並且他已經部分做到了,正如我們在上一封書信中所看到的。659 然而,現在他進一步催促他們。


1. 我讓你們知道。他稱讚馬其頓人,但其目的是藉著他們的榜樣來激勵哥林多人,儘管他沒有明確說明;因為前者不需要稱讚,而後者需要激勵。為了更激發哥林多人的效法之心,他將馬其頓人如此樂意幫助弟兄們歸因於神的恩典。因為儘管所有人都承認,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種值得稱讚的美德,但他們卻不認為這是一種收穫,也不將其視為神的恩典。相反,他們認為這是在他們身上奪走了多少屬於他們的東西,並且失去了。保羅則宣稱,當我們幫助我們的弟兄時,我們應該將其歸因於神的恩典,並且我們應該將其視為一種非凡的特權來渴望。


然而,他提到了賜予馬其頓人的雙重恩惠。首先是他們以平靜和喜樂忍受了苦難。其次是他們從微薄的財力中,如同他們擁有豐富的財富一樣,660 拿出了一些東西——用於他們的弟兄。保羅有充分的理由肯定,這兩件事都是主的工作,因為所有不被神的靈所扶持的事物都會迅速衰敗,神的靈是所有安慰的源頭,而懷疑深深地紮根於我們心中,阻礙我們履行一切愛的職責,直到它被同一位聖靈的恩典所制服。


2. 在許多試煉中——換句話說,當他們遭受逆境的考驗時,他們卻沒有停止在主裡喜樂:不,這種心境高漲到足以吞噬悲傷;因為馬其頓人的心靈,否則必然會受到束縛,需要從束縛中解脫出來,以便他們可以慷慨地661 幫助弟兄們。


他所說的喜樂是指信徒在苦難中得到支持的屬靈安慰;因為惡人要麼用空洞的安慰欺騙自己,避免感知邪惡,將思想引向漫無邊際的思緒,要麼完全屈服於悲傷,任憑自己被悲傷淹沒。信徒則在苦難本身中尋找喜樂的機會,正如我們在羅馬書第8章中所看到的。662


他們極度的貧困。這裡我們有一個比喻,取自耗盡的器皿,好像他說,馬其頓人已經被掏空,以至於他們現在已經到了谷底。他說,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中,他們也慷慨地富足,並且富有,以至於不僅夠自己使用,而且還能幫助他人。請注意這種方式,即使在最貧困的時候,我們也應當慷慨——如果我們能以心靈的慷慨來彌補我們錢包裡的不足。


慷慨與吝嗇相對,如羅馬書12:8所言,保羅要求執事們具備此特質。因為,當我們過於仔細、過於長遠地考慮可能發生的危險時,當我們過於謹慎小心時,當我們過於狹隘地計算我們一生所需,或者,當我們失去最小一部分時,我們會損失多少時,這些都會使我們比應有的更加吝嗇。然而,一個信賴主賜福的人,他的心靈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同時,他的手也為施恩而敞開。現在讓我們從較小的事物推論到較大的事物。「微薄的財力,甚至貧困,都沒有阻止馬其頓人向他們的弟兄行善:那麼,如果哥林多人與他們相比,富裕而豐足,卻吝於施捨,他們又有什麼藉口呢?」


3. 盡其所能,甚至超越其能力。當他說他們是自願的,他的意思是他們是出於自願,如此充分地準備好履行職責,以至於他們不需要任何勸告。盡力而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此,超越他們的能力去努力,顯示了一種罕見且真正令人欽佩的卓越。663 現在他按照人們的普遍習慣說話,因為行善的普遍規則是所羅門所規定的(箴言5:15)——


從我們自己的泉源中飲水,讓小溪流過,以便它們可以流向他人。664


另一方面,馬其頓人毫不顧及自己,幾乎忘記了自己,反而更關心為他人提供幫助。665 總之,那些處境困難的人,如果他們從微薄的財力中為他人付出任何東西,他們就是超越了他們的能力。


4. 懇求我們,多方懇求。他詳述了他們的敏捷,因為他們不僅沒有等待任何人勸告他們,甚至懇求那些本來會勸告他們的人,如果他們沒有以他們的行動預先滿足所有人的願望的話。666 我們必須再次重複先前在較小和較大之間所做的比較。「如果馬其頓人,無需被懇求,就自願向前,甚至通過懇求來預先行動,那麼哥林多人不作為,尤其是在被勸告之後,是多麼可恥的事!如果馬其頓人走在所有人前面,那麼哥林多人至少不效仿他們的榜樣,是多麼可恥的事!但是,當他們不滿足於懇求,還加上了懇切的請求,而且是大量的請求時,我們該怎麼想呢?」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懇求,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真誠的。


恩惠與團契。他使用「恩惠」一詞,是為了推薦施捨,儘管同時這個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釋。然而,這種解釋在我看來更為簡單;因為,正如我們的天父白白地賜予我們一切,我們也應當效法他無功的恩慈去行善(馬太福音5:45);或者至少,因為在我們付出資源時,我們只是他恩惠的施予者。這項事工的團契在於他作為馬其頓人在這項事工中的幫助者。他們貢獻自己的財物,以便可以分發給聖徒。他們希望保羅負責收集這些財物。


5. 他們所表現出的意願,並非他所期望的普通程度,即任何基督徒都應展現的;他們超越了他的期望,因為他們不僅準備好了世俗的財物,甚至準備好奉獻自己。他說,他們首先將自己獻給上帝,然後獻給我們。"""


可能會有人問,他們將自己獻給上帝和保羅,是不是兩回事。這很常見,當上帝藉著某人發出命令或吩咐時,他會將他所使用的僕人,在發號施令的權柄和所得到的順服上,都與他自己聯繫起來。聖靈和我們都認為這樣很好;使徒們說(使徒行傳 15:28),而他們同時只是作為工具,宣告了聖靈所啟示和吩咐的。再者,百姓信服耶和華和他的僕人摩西,(出埃及記 14:31),


而摩西同時除了上帝之外一無所有。這也是接下來的條款所指的意思——憑著上帝的旨意。因為,他們順服上帝,將自己交託給他的事工,受他的旨意引導,他們受此影響而聽從保羅,如同聽從上帝的口說話一樣。


6. 我們應當勸提多。現在這是一種更有力的勸勉,當他們得知自己被明確召喚去履行職責時。667 馬其頓人也不會因為他渴望哥林多人成為施恩的夥伴而感到不悅。同時,也為提多辯解,以免哥林多人認為他對他們施加了過大的壓力,好像他不信任他們的好意一樣。因為他這樣做是受人懇求,而且是奉馬其頓人的名義,而不是他自己的名義。


7. 但由於他已經非常小心地避免冒犯,因為他說提多懇求他們,並非出於他自己的意願,而是考慮到馬其頓人給他的任務。然而,現在他更進一步,告誡他們,他們甚至不必等待馬其頓人的信息傳達給他們;而且,他還藉著稱讚他們的其他美德來做到這一點。「你們不應該僅僅像馬其頓人那樣,要求你們成為夥伴;而是在這方面也要超越他們,就像你們在其他方面一樣。」


他區分了言語和信心,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擁有信心,而且是卓越的信心,而同時不在上帝的話語上多加操練。我理解知識是指實踐和技能,或謹慎。他提到他們對他的愛,以便他也能從對他個人的尊重中鼓勵他們,同時他為了弟兄們的公共利益,放棄了他們對他個人的情感。668 現在他以這種方式在一切事上約束自己,以免在勸勉他們時顯得像是在指責他們。


8:8 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8:9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8:10 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與你們有益;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

8:11 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

8:12 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8. 我不是以命令的方式說話。他再次限定了他的勸告,聲明他根本無意強迫他們,彷彿他要對他們施加任何必要性,因為那是按照命令說話,當我們規定任何明確的事情,並斷然要求必須完成時。如果有人問——「他難道不能規定他從主那裡得到的命令嗎?」答案很簡單——上帝確實到處吩咐我們要幫助我們弟兄的需要,但他從未具體說明金額;669 這樣,在計算之後,我們可以在自己和窮人之間分配。他從未將我們束縛於時間或個人的情況,而是呼召我們以愛的法則為指導。


同時,保羅在這裡並不是看什麼對他來說是合法的,或不合法的,而是說,他不是以命令的方式說話,彷彿他認為他們需要被命令和要求所約束,好像他們拒絕履行職責,除非被必要性所迫。另一方面,他提出了兩個理由,說明他為何仍然激勵他們履行職責:首先,因為他對聖徒的關心迫使他這樣做;其次,因為他渴望哥林多人的愛能讓所有人知道。因為我不認為保羅渴望確信他們的愛(對此他已經聲明他完全相信),670 而是他更希望所有人都能證明這一點。同時,關於他人焦慮的第一句話有兩種含義——要麼是他對這些人感到焦慮,這不允許他無所事事,要麼是他屈服於其他關心此事的人的懇求,他不是那麼多地出於自己的感受,而是出於他人的建議。


9. 因為你們知道恩典。提到愛之後,他引用基督作為一個完美而獨特的榜樣。「雖然他富足,」他說,「他放棄了所有祝福的擁有,以便他可以用他的貧窮來豐富我們。」他沒有隨後說明他為何提到這一點,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因為沒有人會不明白,我們被這個榜樣激勵去行善,當需要幫助我們的弟兄時,我們不應吝惜自己。


基督是富足的,因為他是上帝,萬物都在他的權柄之下;而且,即使在他所穿上的人性中,正如使徒所見證的(希伯來書 1:2;希伯來書 2:8),他是萬物的繼承者,因為他被他的父安置在萬物之上,萬物都伏在他的腳下。然而他卻變成了貧窮,因為他克制了擁有,因此他暫時放棄了他的權利。我們看到,他一從母腹出來,就面臨著怎樣的匱乏和貧困。我們聽到他自己說(路加福音 9:58),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巢: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因此,他親身聖化了貧窮,使信徒不再對其感到恐懼。他以他的貧窮豐富了我們所有人,目的是——使我們不覺得從我們的豐盛中拿出東西來施予我們的弟兄是困難的。


10. 在這事上我給你們我的建議。他將建議與他之前談到的命令(哥林多後書 8:8)形成對比。「我只是指出在建議或勸告方面什麼是合適的。」現在,這種好處並不是憑肉體的判斷所能察覺的;因為哪裡能找到一個人,他相信剝奪自己一些東西以幫助他人是有益的呢?這確實是一個異教徒的說法——「你所施予的,是你永遠擁有的唯一財富;671 但原因在於,凡是給朋友的,都超出了所有風險。」另一方面,主,"""不會讓我們受到獎賞的希望或任何回報的影響,相反地,即使人們忘恩負義,以至於我們似乎失去了我們所給予的,他也會讓我們堅持行善。然而,好處來自於此——「施捨給窮人的人(正如所羅門在箴言 19:17 中所說)是借給耶和華。」


祂的祝福本身就被認為比世上所有的財寶珍貴百倍。然而,這裡的「有用」一詞是指光榮的,或者至少保羅以光榮來衡量有用,因為對於哥林多人來說,當他們已經進展到如此程度時,退縮或半途而廢是可恥的。同時,這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所嘗試做的一切在上帝眼中都會不被接受。


誰不僅開始做。由於「做」比「願意」更多,這個表達可能看起來不恰當;但這裡的「願意」並非簡單地(如我們常說的)理解,而是傳達了自發的熱情,不需任何提醒。因為,可以說,行動有三個層次。首先,我們有時不情願地行動,但那是出於羞恥或恐懼。其次,我們情願地行動,但同時那是因為受到推動或影響,而非出於我們自己的意願。第三,我們出於自己的意願行動,當我們自願去做合宜的事情時。這種預期的歡樂比實際的行動更好。672


11. 現在你們已經開始做的事。很可能,哥林多人的熱情很快就冷卻了:否則他們會毫不遲延地執行他們的計畫。然而,使徒,彷彿尚未犯下任何錯誤,溫和地勸告他們完成已經良好開始的事情。


當他補充說——從你們所擁有的,他預料到了一個反對意見;因為肉體總是在尋找藉口方面很巧妙。有些人辯稱他們有家庭,忽視家庭是不人道的;另一些人則以他們不能給予太多為由,以此作為完全豁免的藉口。我能給這麼少的錢嗎?保羅消除了所有這些性質的藉口,當他命令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貢獻時。他還補充了原因:上帝看重的是心——而不是所給予的,因為當他說,心甘情願的心態在上帝看來是可接受的,根據個人的能力,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從微薄的資源中獻上一些小額,你的心意在上帝眼中受到的重視,不亞於富人從他的豐盛中給予大筆款項。(馬可福音 12:44。)因為心意不是根據你所沒有的來估計的,也就是說,上帝絕不要求你貢獻超出你資源允許的範圍。」這樣一來,沒有人可以被原諒;因為富人一方面欠上帝更大的奉獻,而窮人另一方面不應該為他們微薄的資源感到羞恥。"""


8:13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

8:14 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8:15 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8:16 多謝 神,感動提多的心,叫他待你們殷勤,像我一樣。


13. 並非他人。這是對前述聲明的確認——無論貧富,樂意的意願都蒙上帝悅納,因為上帝並非要我們陷入困境,以便他人因我們的慷慨而安逸。確實,我們不僅將一部分,而是將我們的一切和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歸於上帝,這是確定的,但祂的仁慈使我們免於此,祂滿足於使徒在此所說的參與。他在此所教導的,你必須理解為是對律法嚴格性的減輕。673 同時,我們有責任時常激勵自己慷慨,因為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在這方面做得過度。危險在於過度的吝嗇。


然而,這教義對於那些狂熱者來說是必要的,他們認為除非你剝奪自己的一切,使一切共有,否則你什麼都沒做;674 當然,他們因其狂熱而獲得了這一點,即沒有人能以平靜的良心施捨。因此,我們必須仔細觀察保羅的(ἐπιείκεια)溫和675 和節制,他指出當我們從我們的豐盛中減輕弟兄的需要時,我們的施捨是蒙上帝悅納的——並非以他們安逸而我們匱乏的方式,而是我們從屬於我們的一切中,在我們的資源允許的範圍內,以樂意的心分發。676


藉著平等 平等可以有兩種解釋,要麼是指相互補償,以同等交換同等,要麼是指適當的調整。我將ἰσότητα簡單理解為——比例權利的平等,677 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678 在此意義上,它也用於歌羅西書4:1,他勸告「主人要給僕人公平的待遇」。他當然不是指他們在條件和地位上應該平等,而是用這個詞表達了主人反過來對僕人所應有的仁慈、寬厚和善待。因此,主向我們推薦了這種性質的比例,即我們在每個人的資源允許的範圍內,幫助貧困者,以免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貧困。因此他補充說——在現今。當時,確實有需要壓迫著他們。因此,我們被提醒,在行善時,我們必須顧及現今的需要,如果我們要遵守公平的真正規則。


14. 他們的豐盛 他所指的豐盛是哪一種,尚不確定。有些人解釋為,這是因為福音從耶路撒冷教會流傳到他們那裡,他們從這個源頭在貧困中得到了屬靈財富的幫助。我認為這與保羅的意圖不符。在我看來,它更應該應用於聖徒的相通,這意味著對一個肢體所盡的任何職責,都會歸於整個身體的益處。「如果你不願用無價值的財富幫助你的弟兄,請想想你缺乏多少祝福,而且這些祝福遠比那些在世俗財富上貧窮的人所能豐富你的更為寶貴。基督在祂身體的肢體之間建立的這種參與,應該激勵你更積極、更主動地行善。」其意義也可以是:「你現在根據當時的需要幫助他們,但他們將來會有機會報答你。」679 我更贊同後一種觀點,它更具普遍性,這與他再次重複的關於平等的說法相符。因為教會中比例權利的體系是——他們根據恩賜和需要的程度相互交通,這種相互的貢獻產生了恰當的對稱,儘管有些人多,有些人少,恩賜的分配不均。680


15. 正如經上所記。保羅所引用的經文是指嗎哪,但讓我們聽聽主藉著摩西所說的話。祂要這事作為一個永不失敗的證明,證明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而是藉著祂旨意的奧秘影響,祂維持並保守祂所創造的一切,而得到神聖的供養。再者,在另一段經文(申命記 8:3)中,摩西告誡他們,他們曾有一段時間靠這種食物養活,好讓他們明白人活著不是靠自己的勤勞或努力,而是靠神的祝福。由此可見,在嗎哪中,如同在鏡子裡,向我們呈現了我們日常所食用的普通食物的象徵。現在讓我們來看保羅所引用的經文。當嗎哪降下時,他們被吩咐盡可能多地收集,儘管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活躍,所以有些人收集的比日常所需的多,681 但沒有人為自己的私人用途收集超過一俄梅珥,682 因為那是主所規定的量。既然如此,所有人都得到了足夠的量,沒有人缺乏。這記載在出埃及記 16:18。


現在讓我們將這段歷史應用到保羅的目的上。主沒有給我們規定一俄梅珥,或任何其他衡量每日食物的標準,但祂吩咐我們要節儉和節制,並禁止任何人利用自己的豐盛而過度。因此,那些擁有財富的人,無論是繼承所得,還是通過勤勞和努力獲得的,都應當考慮到他們的豐盛不是為了放縱或過度,而是為了幫助弟兄們的需要。因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嗎哪,無論它來自何方,只要它確實是我們的,因為通過欺詐和非法手段獲得的財富不配被稱為嗎哪,而更像是神憤怒所發出的鵪鶉。(民數記 11:31)正如有人囤積嗎哪,無論是出於過度貪婪還是不信任,所儲存的立即腐爛一樣,我們無需懷疑那些以犧牲弟兄們為代價而積累的財富是受詛咒的,並且很快就會消亡,而且會連同所有者的毀滅;所以我們不應認為,如果我們為了長遠的自身利益而剝奪了我們貧窮弟兄們應得的恩惠,這就是增加財富的方式。683 我承認,確實沒有要求我們達到一種完全的平等,以至於富人不能在任何程度上比窮人生活得更優雅;但平等應當遵守到這個程度——不允許任何人挨餓,也不允許任何人以欺詐他人為代價囤積自己的豐盛。窮人的俄梅珥684 將是粗糙的食物和節儉的飲食;富人的俄梅珥將是更豐盛的部分,這確實符合他們的情況,但同時他們要生活節制,並且不虧待他人。


16. 感謝神,祂將。為了讓哥林多人無可推諉,他現在終於補充說,已經為他們預備了積極的推動者,他們會處理這件事。首先,他提到了提多,他說提多是蒙神興起的。這在當時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哥林多人認識到他是蒙神感動而來到他們這裡的,他的使命就會更加成功。然而,從這段經文,以及無數其他經文,我們推斷,沒有任何虔誠的情感不是來自神的靈;685 而且,這也是神關心祂子民的證據,他興起牧師和監護人,讓他們努力減輕人們的困境。但是,如果上帝的旨意以這種方式顯現,為身體提供營養,那麼他將會對屬靈的營養投入多麼大的關懷,以使他的子民不致缺乏!因此,興起牧師是祂特別而獨特的工作。686


他接受勸告意味著他已經承擔了這項事務,687 因為保羅曾勸告他。他後來糾正了這一點,說提多並非受他人建議的影響,而是他自己主動感到被激勵,這與他積極的性格相符。


8:17 他固然是聽了我的勸,但自己更是熱心,情願往你們那裡去。

8:18 我們還打發一位兄弟和他同去,這人在福音上得了眾教會的稱讚。

8:19 不但這樣,他也被眾教會挑選,和我們同行,把所託與我們的這捐貲送到了,可以榮耀主,又表明我們樂意的心。

8:20 這就免得有人因我們收的捐銀很多,就挑我們的不是。

8:21 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

8:22 我們又打發一位兄弟同去;這人的熱心,我們在許多事上屢次試驗過。現在他因為深信你們,就更加熱心了。

8:23 論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為你們勞碌的。論到那兩位兄弟,他們是眾教會的使者,是基督的榮耀。

8:24 所以,你們務要在眾教會面前顯明你們愛心的憑據,並我所誇獎你們的憑據。


"""18. 我們已差遣那位弟兄與他同去。差遣三人這件事,證明了哥林多人被寄予厚望,他們理應更加盡忠職守,以免辜負眾教會的期望。然而,這位第二個人是誰,尚不確定;有人猜測是路加,也有人猜測是巴拿巴。屈梭多模傾向於認為是巴拿巴。我同意他的看法,因為看來他是由眾教會投票選出,作為保羅的同伴。然而,由於路加幾乎被普遍認為是這封書信的傳遞者之一,我並不反對將他算作所提及的第三個人。


現在,無論這位第二個人是誰,保羅都給予他極高的讚揚,說他在福音事工上表現出色,也就是說,他因推廣福音而贏得了讚譽。因為,儘管巴拿巴在口才方面遜於保羅,但在行動上他們卻是同心同德。他進一步補充說,他所獲得的讚揚,不僅僅來自於某一個人,甚至不僅僅來自於某一個教會,而是來自於所有的教會。除了這普遍的見證,他還補充了一個與當前主題相關的具體見證——他是由眾教會共同選出擔任此職務的。現在看來,如果他不是早就被認為具備資格,這份榮譽就不會授予他。然而,我們必須注意選舉的方式——這是希臘人慣用的方式——χειροτονία(舉手示意),其中領袖們憑藉權威和建議居於主導地位,並規範整個程序,而普通民眾則表示他們的認可。


19. 由我們經辦。保羅藉著稱讚他的事工,進一步鼓勵哥林多人。他說,這有助於促進神的榮耀和他們的善意。因此,這兩件事是結合在一起的——神的榮耀和他們的慷慨,而且如果沒有前者,後者就無法按比例減少。此外,還有那些傑出人士的辛勞,如果拒絕或任其荒廢,那將是非常不恰當的。


20. 避免這事,免得有人。免得有人認為眾教會對保羅有不利的看法,好像他們不信任他的正直,所以才派夥伴與他同行,就像對可疑之人設下看守一樣,他聲明他曾是這項措施的建議者,目的是為了防範誹謗。這裡有人會問:「難道會有人如此厚顏無恥,敢於對一個在各方面都無可置疑的人,哪怕是帶著最輕微的懷疑去誹謗他嗎?」我回答說,誰能免受撒旦的攻擊呢,連基督自己都未能倖免?看哪,基督遭受惡人的辱罵,難道他的僕人就能安然無恙嗎?(馬太福音 10:25)不,恰恰相反,一個人越正直,撒旦就越會用各種詭計攻擊他,如果他能以任何方式動搖他的信譽,因為這會引起更大的絆腳石。因此,我們所處的地位越高,就越要仔細效法保羅的謹慎和謙遜。他並沒有高傲到不受羊群中任何一個個體的約束。他並沒有自滿到認為防範誹謗有損他的地位。因此,他審慎地避開危險,並非常小心,不給任何惡人攻擊他的把柄。而且,確實,沒有什麼比管理公共錢財更容易引起不利猜測的了。


21. 預備誠實的事 我認為,""""""即使在哥林多人中,也有一些人,如果允許他們有機會,會不惜辱罵。因此,他希望他們了解事情的狀況,以便他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因此,他聲明他不僅關心在上帝面前有良好的良心,而且關心在人面前有良好的品格。同時,毫無疑問,他打算以自己的榜樣教導哥林多人以及所有其他人,在做正確的事情時,不應忽視人們的意見。首先,698 確實,是那個人要確保他是一個好人。這不是僅僅通過外在的行為來確保的,而是通過正直的良心。接下來是,與你交往的人認可你就是這樣的人。


然而,這裡必須考慮到目的。毫無疑問,沒有什麼比野心更糟糕的了,它敗壞了世上最好的事物,我說,它醜化了最優雅的事物,並使最香甜的祭品在主面前發出難聞的氣味。因此,這段話是滑溜的,所以必須小心 699,以免有人假裝像保羅一樣渴望好名聲,但卻與保羅的性情相去甚遠,因為他在人面前提供了誠實的事物,這樣就沒有人會因他的榜樣而跌倒,相反,所有人都可以得到造就。因此,如果我們想像他一樣,我們必須小心,不要為了自己的緣故而渴望好名聲。「不顧名聲的人,」奧古斯丁說,「是殘酷的,因為它在我們的鄰居面前是不可或缺的,就像良好的良心在上帝面前一樣。」這是真的,只要你為了上帝的榮耀而顧及你弟兄的福祉,同時準備好在主認為合適的時候,忍受責備和羞辱而不是讚揚。然而,基督徒應該始終注意以造就鄰居為目的來塑造自己的生活,並勤奮地注意,撒旦的僕人沒有藉口辱罵,以致羞辱上帝並冒犯好人。


22. 因為極大的信心。意思是,「我不怕他們來到你們那裡證明是徒勞無益的;因為我事先已經有確定的信心,他們的使團將會有一個愉快的結果;我非常清楚他們的忠誠和勤奮。」他說那個沒有提及名字的弟兄,感覺更熱切地傾向;部分是因為他看到他 700 對哥林多人有良好的看法,部分是因為他得到了提多的鼓勵,部分是因為他看到許多傑出的人以聯合的努力從事同樣的事業。因此,只剩下一個問題——哥林多人自己不應該在他們那裡有所欠缺。701


稱他們為教會的使徒,可以從兩個意義上理解——要麼是說他們被上帝分別出來作為教會的使徒,要麼是說他們被教會任命承擔那個職務。後者更為合適。他們也被稱為基督的榮耀,原因在於,正如他獨自是信徒的榮耀一樣,他也應該反過來被他們榮耀。因此,所有在虔誠和聖潔方面出類拔萃的人都是基督的榮耀,因為他們除了藉著基督的恩賜之外一無所有。


他在結尾提到了兩件事:「看我們的弟兄們看到你們的愛」,其次,「小心,我誇耀你們不是徒勞的。」因為 αὐτούς(對他們)在我看來等同於 coram ipsis(在他們面前),因為這句話不是指窮人,而是指已經提及的使者。702 因為他隨後立即補充說,他們不會是唯一的見證人,而是由於他們所作的報告,報告甚至會傳到遙遠的教會。"""

歌林多後書 8 歌林多後書 8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12,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