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 神,得以成聖。
7:2 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
7:3 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裡,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
7:4 我大大地放膽,向你們說話;我因你們多多誇口,滿得安慰;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地快樂。
7:5 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身體也不得安寧,周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
7:6 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 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
7:7 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
1. 這些應許,因此。上帝,的確,以祂純粹的恩惠在祂的應許中預先賜予我們;但當祂自願地將祂的恩惠賜予我們之後,祂隨即要求我們以感恩回報。因此,祂對亞伯拉罕說:「我是你的上帝」(創世記 17:7),這是祂不配得的恩惠的賜予,但祂同時也加上了祂對亞伯拉罕的要求——「你當在我面前行,作完全人」。然而,由於這第二條款並非總是明確表達,保羅教導我們,在所有的應許中都隱含著這個條件,624 即它們必須激勵我們促進上帝的榮耀。因為祂從何處引出論據來激勵我們呢?正是從上帝賜予我們如此尊貴的榮譽這一點。因此,應許的本質是,它們呼召我們成聖,就好像上帝以一種隱含的協議介入一樣。我們也知道聖經在各種經文中關於救贖目的的教導,同樣的道理也必須適用於祂恩惠的每一個標誌。
脫離一切肉體和靈魂的污穢。既然已經表明,我們被呼召歸於潔淨,625 他現在補充說,這潔淨應該在身體和靈魂中都體現出來;因為「肉體」一詞在此處指身體,「靈魂」一詞指靈魂,這一點很明顯,如果「靈魂」一詞指重生的恩典,那麼保羅關於靈魂污穢的說法將是荒謬的。因此,他希望我們潔淨,不僅是內在的污穢,那些只有上帝作見證的污穢;還有外在的污穢,那些在人觀察之下的污穢。「我們不僅要在上帝面前有潔淨的良心。我們還必須將我們的整個身體及其所有肢體獻給祂,使我們身體的任何部分都看不到污穢。」626
現在,如果我們考慮他所處理的重點,我們就會很容易察覺,那些以我不知道的藉口為外在偶像崇拜辯護的人,627 行事過於厚顏無恥。628 因為內在的不虔誠和任何形式的迷信都是靈魂的污穢,那麼他們會將肉體的污穢理解為甚麼呢?不就是外在的不虔誠表現,無論是假裝的還是發自內心的?他們誇耀自己有純潔的良心;這確實是基於錯誤的理由,但即使我們承認他們虛假的誇耀,他們也只達到了保羅對信徒要求的一半。因此,他們沒有理由認為,他們以那一半滿足了上帝;因為一個人只要表現出任何偶像崇拜的跡象,或任何暗示,或參與邪惡或迷信的儀式,即使他——他不可能——在自己的思想中是完全正直的,他仍然無法免除玷污身體的罪責。
成全聖潔。由於希臘文動詞 ἐπιτελεῖν 有時意為「成全」,有時意為「舉行神聖儀式」,629 保羅在此優雅地使用了前一種更常見的含義——然而,卻暗示著他現在正在處理的成聖。因為它雖然表示完美,但似乎是有意地轉移到神聖職責上,因為在事奉上帝時不應該有任何缺陷,而應該一切都完整。因此,為了使你正確地將自己聖化給上帝,你必須將身體和靈魂完全獻給祂。
敬畏上帝。因為如果敬畏上帝影響我們,我們就不會那麼傾向於放縱自己,也不會爆發哥林多人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放蕩的膽大妄為。因為許多人如此沉迷於外在的偶像崇拜,並傲慢地為如此嚴重的惡行辯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除非他們認為他們可以逍遙法外地嘲弄上帝?如果敬畏上帝主宰他們,他們就會立即在第一時間放棄所有的詭辯,而無需受任何爭議的約束。
2. 為我們留出空間。他再次從教義陳述轉向處理更特別關乎他自己的事,但其目的僅僅是——他可能不會在勸誡哥林多人的事上白費力氣。不僅如此,他還以他曾用作序言的相同陳述結束了先前的勸誡。因為「接納我們」或「為我們留出空間」是什麼意思?這等同於「你們也要擴大」(哥林多後書 6:13);也就是說,「不要讓腐敗的情感或不利的擔憂阻止這教義進入你們的心靈,並在你們裡面獲得一席之地。因為我以父親般的熱情為你們的救贖付出自己,如果你們對我充耳不聞,那是不合適的。」630 631
我們沒有虧負任何人。他聲明他們沒有理由心懷不滿,632 因為他沒有在任何事上給他們造成冒犯的機會。現在他提到了三種冒犯,他聲明自己對此是無辜的。第一是明顯的傷害或虧負。第二是源於錯誤教義的腐敗。第三是在世俗財物上的欺詐或欺騙。這三件事是牧師們633 最常疏遠人心的方式——當他們行為傲慢,以權威為藉口,爆發出暴虐的殘酷或不合理,——或者當他們將那些他們本應引導的人引入歧途,並用錯誤教義的腐敗感染他們,——或者當他們表現出永不滿足的貪婪,熱切渴望屬於他人的東西。如果有人希望將其概括得更簡潔——第一是兇猛和過度傲慢地濫用權力,634 第二是教導上的不忠,第三是貪婪。
3. 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由於先前的辯解是一種責備,而我們在責備時幾乎無法避免指責,因此他為此軟化了他所說的話。「我為自己辯護,」他說,「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會損害你們榮譽的事情。」哥林多人確實不友善,他們理應在保羅被免除責備後,由他們來代替他成為有罪的一方;不僅如此,他們還應在兩個方面被視為有罪——在忘恩負義方面,以及在誹謗無辜者方面。然而,使徒的節制是如此,他避免反唇相譏,滿足於僅僅採取防禦姿態。
因為我以前說過。愛人者不會攻擊;635 不僅如此,如果犯了任何錯誤,他們要麼不予理會地掩蓋它,要麼用善意來軟化它。因為責備的傾向是仇恨的標誌。因此,保羅為了表明他無意使哥林多人苦惱,聲明了他對他們的愛。同時,他無疑在某種程度上譴責了他們,儘管他說他沒有這樣做。然而,正如膽汁和醋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一樣,在我們懷著仇恨的精神折磨一個人,目的是用惡名毀滅他,與另一方面,我們努力將一個犯錯者帶回正道,使他除了安全之外,還能恢復其榮譽不受損害的譴責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
你們在我們心裡——也就是說,「我把你們珍藏在我的心裡。」與你們同死同活——也就是說,「這樣,任何變化都不能動搖我們的依戀,因為我準備好不僅與你們同生,而且在必要時與你們同死,並忍受一切,而不是放棄你們的友誼。」請注意,所有牧師636 應該如何感受。
4. 我大膽地說。現在,"""彷彿他已從哥林多人那裡得到了他所渴望的心靈擴展,他停止了抱怨,並以愉悅的心情傾訴心聲。「我何必為一件已經完成的事情付出如此多的勞力呢?因為我想我已經得到了我所要求的。提多向我報告的關於你們的事情,不僅足以平靜我的心,也讓我有了為你們自信地誇耀的理由 637 不僅如此,它們還有效地消除了許多巨大而沉重的苦難給我帶來的悲傷。」他一步步地,以高潮的方式繼續說道;因為誇耀比心境輕鬆平靜更甚;而從許多苦難造成的悲傷中解脫出來,又比前兩者更甚。金口約翰對這種大膽的解釋略有不同,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對你們更為坦率,那是因為,我依賴於你們對我的善意保證,我想我可以對你們如此放肆。」然而,我已經陳述了在我看來更為可能的意義——提多的報告消除了先前困擾他心靈的不利印象。638
5. 因為我們到了馬其頓 他的悲傷之沉重,正顯示了安慰的效力。「我四面受壓,」他說,「內外都有苦難。然而,這一切都未能阻止你們帶給我的喜樂勝過它,甚至滿溢。」639 當他說他的肉體沒有安息時,就好像他說——「作為一個人,我沒有得到解脫。」640 因為他排除了屬靈的安慰,而他在此期間正是靠著這些安慰得以維持。因此,他不僅身體受苦,心靈也受苦,以至於作為一個人,他所經歷的只有極大的苦難。
外面有爭戰 他所說的爭戰是指他的敵人騷擾他的外部攻擊:恐懼是指他因教會內部弊病而忍受的焦慮,因為使他不安的不是個人的惡,而是公共的惡。那麼,他想說的是——不僅有公開的敵人與他為敵,而且他仍然因內部弊病而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因為他看到許多人,甚至幾乎所有人的軟弱是多麼大,同時撒旦試圖將一切攪亂的陰謀是多麼多樣——有多少人是明智的,有多少人是真誠的,有多少人是堅定的,而另一方面,又有多少人只是偽裝者、無用之人、野心勃勃之人或動盪不安之人。在這些困難中,神的僕人必然會感到驚慌,並被焦慮所折磨;而且更是因為——他們被迫默默忍受許多事情,以便維護教會的和平。因此,他恰當地表達了自己,他說——外面有爭戰;裡面有恐懼。因為忠心的牧師公開反對那些公然攻擊基督國度的敵人,但當他們看到教會遭受內部弊病時,他們內心卻備受折磨,忍受著秘密的痛苦,因為他們不敢公開吹響號角來根除這些弊病。641 但儘管他幾乎不斷地衝突,但很可能他當時比平時受到更嚴重的壓迫。基督的僕人無疑幾乎沒有任何時候免於恐懼,保羅也很少免於外部爭戰;但由於他當時受到更猛烈的壓迫,他使用了複數——爭戰和恐懼,意思是他需要以多種方式與各種敵人作戰,同時他也有多種恐懼。
6. 安慰卑微的人。這被提出作為一個理由;因為他指的是他得到了安慰,"""因為他被邪惡所壓倒,幾乎被淹沒,因為上帝習慣於安慰卑微的人,也就是那些被擊倒的人。因此,可以推斷出一個最有益的教義——我們受的苦越多,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安慰就越大。因此,這裡用於上帝的稱謂中包含著一個精選的應許,好像他曾說過,安慰那些悲慘和被貶低到塵埃中的人是上帝特有的職責。
7. 不僅僅是他的到來。為了避免哥林多人以這些話來反駁——「如果提多因他的到來而使你高興,這對我們有什麼關係?毫無疑問,既然你愛他,你會很高興見到他;」他聲明,他喜悅的原因是提多從他們那裡回來後傳達了最令人高興的消息。因此他聲明,使他高興的不是一個人的存在,而是哥林多人的繁榮狀況。
你們的渴望 請注意,提多向保羅傳達了關於哥林多人多麼令人高興的消息。他們的渴望源於他們高度重視保羅的教義。他們的眼淚是尊重的標誌;因為他們受到他的責備而感動,為自己的罪惡哀悼。他們的熱心是善意的證明。從這三件事他推斷出他們是悔改的。這使他完全滿意,因為他沒有其他意圖或焦慮,除了考慮他們的福祉。
所以我更加歡喜——也就是說,「我所有的悲傷和困苦都讓位給了喜悅。」因此我們看到,他不僅以多麼熱切的心渴望教會的公共利益,而且他還擁有多麼溫和和溫柔的性情,因為他能夠突然忘記如此嚴重的冒犯。同時,這可能以另一種方式理解,以便與接下來的內容聯繫起來,我不確定這種解釋是否更符合保羅的意圖。然而,由於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我略過不提。
7:8 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
7:9 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7:10 因為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7:11 你看,你們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
"""8. 因為我雖然叫你們憂愁。他現在開始為自己在前一封書信中對哥林多人處理得有些粗暴而向他們道歉。現在我們必須觀察,他以多種方式與他們打交道,以至於看起來他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原因在於他的講話是針對整個教會的。那裡有些人對他抱有不利的看法——另一些人則像他應得的那樣,對他評價極高——有些人猶豫不決:另一些人則充滿信心——有些人溫順:另一些人則固執。642 由於這種多樣性,他需要時而以一種方式,時而以另一種方式引導他的講話,以便適應所有人。現在他減輕了,或者說他完全消除了任何因他所採用的嚴厲而引起的冒犯,理由是這已經促進了他們的福祉。「你們的福祉,」他說,「是我如此渴望的目標,以至於我很高興看到我對你們有益。」這種緩和只有在教師643 透過他的責備,在必要範圍內做好了工作時才被允許;因為如果他發現哥林多人的心靈仍然固執,並且他察覺到他所嘗試的管教產生了益處,他無疑不會減輕他先前的嚴厲。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他很高興成為他所愛之人悲傷的原因;因為他更渴望使他們受益,而不是取悅他們。
但是當他補充說——雖然我曾後悔——時,他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如果我們承認保羅對他所寫的內容感到不滿,那麼就會出現一個不小的矛盾——即前一封書信是在倉促衝動下寫的,而不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寫的。我回答說,這裡的「後悔」一詞是廣義地指「悲傷」。因為當他使哥林多人悲傷時,他自己也分擔了悲傷,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同時給自己帶來了悲傷。「雖然我違背我的意願給你們帶來了痛苦,而且我不得不對你們嚴厲使我感到悲傷,但當我看到這對你們有益時,我不再為此感到悲傷。」讓我們以父親為例;因為父親在嚴厲時會感到悲傷,當他懲罰兒子時,但他仍然認可,因為他看到這有助於兒子的益處。同樣,保羅在激怒哥林多人時不會感到快樂;但是,由於他意識到影響他行為的動機,他將職責置於個人意願之上。
因為我看到。過渡很突然;但這絲毫不損害意義的清晰度。首先,他說,他已經透過結果充分證實,前一封書信,雖然一時不受歡迎,但最終還是有益的,其次,他為此益處而高興。
9. 不是因為你們憂愁。他的意思是,他對他們的悲傷絲毫不感到快樂——甚至更多,如果他有選擇,他會努力透過同樣的方式促進他們的福祉和快樂;但是由於他別無選擇,他們的福祉在他看來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很高興他們因悔改而悲傷。因為有些醫生,雖然在其他方面是善良和忠誠的,但同時也很嚴厲,不顧惜他們的病人。保羅聲明,他不是那種在沒有必要時會採用嚴厲治療的人。然而,由於他嘗試了那種治療方式結果很好,他為自己的成功感到慶幸。他在哥林多後書5:4中使用了類似的表達方式,
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被重擔壓著,因為我們不願意脫下這衣服,乃是願意穿上那衣服。"""10. 依神之憂 644 首先,為了理解「依神」此語句的含義,我們必須觀察其對比,因為他將依神的憂愁與世俗的憂愁作了對比。現在,我們也來看看兩種喜樂之間的對比。世俗的喜樂是,當人們愚蠢地、不敬畏主地在虛妄中,即在世俗中歡欣鼓舞,並陶醉於轉瞬即逝的幸福中,目光不超越塵世。依神的喜樂是,當人們將所有的幸福都寄託在神身上,並從祂的恩典中得到滿足,並藉著輕視世俗來表達這一點,使用世俗的繁榮如同未使用一般,並在逆境中喜樂。因此,世俗的憂愁是,當人們因世俗的苦難而沮喪,並被悲傷所淹沒;而依神的憂愁是,當他們仰望神,並認為失去神的恩寵是唯一的痛苦;當他們因懼怕神的審判而為自己的罪孽哀傷。保羅將這種憂愁視為悔改的原因和起源。這一點必須仔細觀察,因為除非罪人對自己不滿,厭惡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因對罪的恐懼而徹底悲傷,否則他絕不會歸向主。 645 另一方面,一個人不可能經歷這種憂愁而不產生一顆新的心。因此,悔改源於悲傷,原因如我所說——因為除了恨惡罪的人,沒有人能回到正道;但哪裡有恨惡罪,哪裡就有對自己的不滿和悲傷。
然而,這裡對「悔改」一詞有一個美好的暗示,當他說——「不後悔」;因為儘管這件事初嘗時令人不悅,但它因其益處而變得令人嚮往。誠然,這個形容詞同樣適用於「救恩」一詞,也適用於「悔改」一詞;但在我看來,它更適合「悔改」一詞。「我們從結果本身得知,悲傷不應該對我們造成痛苦或困擾。同樣地,儘管悔改包含一定程度的苦澀,但如果說它不後悔,那是因為它產生了寶貴而愉悅的果實。」
至於救恩,保羅似乎將悔改視為救恩的基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就是因行為稱義了。我回答說,我們必須觀察保羅在這裡所處理的內容,因為他並不是在探討救恩的基礎,而只是從悔改所產生的果實來讚揚悔改,他說悔改就像一條通往救恩的道路。這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因為基督藉著白白的恩典呼召我們,但這是為了悔改。(馬太福音 9:13。)神藉著白白的恩典赦免我們的罪,但只有當我們棄絕它們時。不僅如此,神在我們身上同時成就兩件事:藉著悔改而更新,我們從罪的捆綁中得釋放;藉著信心稱義,我們也從罪的咒詛中得釋放。因此,它們是恩典不可分割的果實,由於它們始終如一的聯繫,悔改可以恰當地被描述為救恩的引導,但在這種說法中,它被描述為一種結果而不是原因。這些並非為了規避而作的精微解釋,而是一個真實而簡單的解決方案,因為,雖然聖經教導我們,沒有悔改我們就永遠無法得到罪的赦免,但它同時在許多經文中指出,唯獨神的憐憫才是我們得到赦免的基礎。
11. 你們生髮了何等的熱誠 我不打算爭論保羅所列舉的這些事是悔改的結果,還是屬於悔改的一部分,抑或是悔改的預備,因為這對於理解保羅的意圖來說都是不必要的,他只是簡單地從哥林多人的悔改跡象或伴隨現象來證明他們的悔改。同時,他將依著神的意思憂愁視為所有這些事的根源,因為它們都源於此——這確實是事實;因為當我們開始對自己感到不滿時,我們隨後就會被激勵去尋求其他事物。
熱誠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從與之相對的事物中理解;因為只要沒有對罪的認識,我們就會昏昏欲睡,無所作為。因此,昏睡、粗心或漠不關心,646 與他所提到的熱誠是相對的。因此,熱誠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熱切而積極的勤奮,用於糾正錯誤和改進生活。
是的,你們為自己辯白了什麼 伊拉斯謨將其譯為「補償」(satisfaction),無知的人們被這個詞的歧義所誤導,將其應用於天主教的補償,而保羅使用的是 ἀπολογίαν(辯護)一詞。正因為如此,我更傾向於保留舊譯者所使用的「defensionem」一詞。647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這是一種辯護,它更多地在於懇求赦免,而非減輕罪過。就像一個兒子,渴望向父親澄清自己,他不會進行正式的辯護,而是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懇求者的姿態而非自信的語氣為自己辯解。偽君子也會為自己辯解——甚至更甚,他們傲慢地為自己辯護,但這更像是與神爭辯,而非重新獲得神的恩寵;如果有人更喜歡「excusationem」(藉口)這個詞,我也不反對;因為其意義將是相同的,即哥林多人被激勵為自己辯白,而在此之前他們並不在乎保羅對他們的看法。
是的,你們生髮了何等的憤慨 648 這種情緒也伴隨著神聖的憂傷——罪人對自己的惡行,甚至對自己感到憤慨,正如所有被正確的熱心所驅動的人 649 一樣,每當他們看到神被冒犯時,他們都會感到憤慨。然而,這種情緒比憂傷更為強烈。因為第一步是,邪惡令我們不悅。第二步是,被憤怒所激發,我們嚴厲地責備自己,使我們的良心受到深刻的觸動。然而,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哥林多人對一個或少數他們之前寬恕的人的罪行所激發的憤慨。因此,他們為自己的默許或縱容而悔改。
懼怕是源於對神聖審判的恐懼,當犯罪者思考時——「仔細聽著,你必須交帳,在如此偉大的審判者面前,你將如何辯解?」因為,被這樣的想法所驚嚇,他開始顫抖。
然而,由於惡人有時也會被這種恐懼所觸動,他補充說「熱切的願望」 我們知道這種情緒比恐懼更具自願性,因為我們常常不情願地感到害怕,但我們從不違背意願地渴望。因此,當他們收到保羅的勸誡時,他們害怕懲罰,所以他們熱切地渴望改過。
但我們該如何理解「熱心」呢?毫無疑問,他意圖表達一種遞進。因此,它的意義超越了「熱切的願望」 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們以相互競爭的精神彼此激勵。然而,更簡單的理解是,每個人都以極大的熱心,努力證明自己的悔改。因此,熱心是願望的強度。
是的,你們生髮了何等的報應 我們對「憤慨」所說的,也必須應用於「報應」;"""因為他們曾以默許和縱容來支持邪惡,後來卻嚴厲地報復。他們曾容忍亂倫一段時間;但當保羅勸誡他們後,他們不僅不再支持那人,反而嚴厲地責備他,懲戒他——這就是所說的報復。然而,既然我們應該懲罰所有罪惡,650 不僅如此,更應該從我們自己開始,使徒在這裡所說的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因為他談到悔改的跡象。其中特別是——藉著懲罰罪惡,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預先審判了上帝的審判,正如他在別處教導的:「我們若判斷自己,就不至於受主審判。」(哥林多前書 11:31) 然而,我們不能由此推斷,人類藉著對自己施加報復,就能彌補對上帝應受的懲罰,651 以致於他們能從上帝手中贖回自己。情況是這樣的——正如上帝藉著懲罰我們,旨在喚醒我們的粗心大意,使我們在被提醒他的不悅後,將來能有所警惕,當罪人自己主動先行施加懲罰時,其結果是,他不再需要上帝這樣的勸誡。
但有人問,哥林多人在此報復中,以及在熱心、渴望等其他方面,是著眼於保羅,還是著眼於上帝。652 我回答說,所有這些事情在任何情況下都伴隨著悔改,但在個人在上帝面前秘密犯罪,或在世人面前公開犯罪的情況下,則有所不同。如果一個人的罪是秘密的,那麼只要他在上帝眼中具備這種心態就足夠了;另一方面,如果罪是公開的,則需要公開表現出悔改。因此,哥林多人曾公開犯罪,並嚴重冒犯了善良的人,他們需要藉著這些跡象來證明他們的悔改。"""
7:12 我雖然從前寫信給你們,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也不是為那受人虧負的,乃要在 神面前把你們顧念我們的熱心表明出來。
7:13 故此,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安慰之中,因你們眾人使提多心裡暢快歡喜,我們就更加歡喜了。
7:14 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甚麼,也覺得沒有慚愧;因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成了真的,正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
7:15 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是怎樣恐懼戰兢地接待他,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
7:16 我如今歡喜,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
"""11. 你們已證明自己是清白的。舊譯者讀作:「你們已表明自己。」伊拉斯謨譯作:「你們已稱讚自己。」我偏愛第三種譯法,它似乎更合適——哥林多人以明確的證據表明,他們絲毫沒有參與那罪行,儘管他們因默許而看似與之有所關聯。那些證據是什麼,我們已經看到了。同時,保羅並沒有完全開脫他們,而是減輕了他們的罪過。因為他們過度的寬容並非完全沒有過失。然而,他免除了他們共謀的指控。653 我們必須進一步觀察,他並非毫無例外地開脫了所有人,而僅僅是教會的整體。因為很容易相信,有些人參與其中並縱容了它;但是,當他們所有人一起蒙羞時,後來才發現只有少數人有過錯。
12. 所以,如果我寫了。他行事如同那些渴望和解的人。他希望所有過去的事情都被埋葬,他不再責備他們,不再為任何事情訓斥他們,不再為任何事情爭辯;總之,他忘記了一切,因為他對他們簡單的悔改感到滿意。當然,這是正確的方式——當冒犯者已經悔改時,不要再進一步逼迫他們。因為如果我們仍然喚起他們的罪惡記憶(列王紀上 17:18),
那麼我們肯定是出於惡意,而不是出於虔誠的感情或對他們福祉的渴望。然而,保羅說這些話是出於讓步,因為毫無疑問,他曾追究他所受到的冒犯,並渴望冒犯者受到懲罰,但現在他將腳踏在某種程度上令人不快的事情上。「我現在希望,我所寫的一切,都應被視為除了讓你們感受到對我的愛戴之外,沒有其他目的。至於所有其他事情,我們現在就讓它們保持原樣吧。」其他人這樣解釋——他並非特別針對某個人,而是考慮到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然而,前一種解釋更為自然。
你們對我們的關心。由於這種讀法在希臘語譯本中普遍存在,我不敢冒險將其刪除,儘管同時在一個古老的手稿中讀法是 ἡμων(我們的),654 並且從金口約翰的註釋中可以看出,拉丁語譯法 655 在他那個時代甚至在希臘人中更為普遍——即我們對你們的關心可能會向你們顯明,也就是說,保羅對他們的關心程度可能會向哥林多人顯明。然而,另一種讀法,即大多數希臘語手稿所認同的,仍然是可能的。因為保羅祝賀哥林多人最終通過這次考驗,了解了他們對他的態度。「你們自己並不知道你們對我的依戀,直到你們在這件事上經歷了考驗。」其他人將其解釋為指個人的特定傾向,方式如下:「讓你們之間顯明,你們每個人對我有多麼尊重,並且通過這次機會,你們每個人都可以發現他心中先前隱藏的東西。」由於這並不重要,就我而言,我的讀者可以自由選擇;但是,由於他同時補充說,在上帝面前,我更傾向於認為他的意思是——他們每個人都進行了徹底的搜尋,彷彿他來到了上帝面前,656 比以前更了解自己。
13. 我們得到了安慰。保羅全心全意地說服哥林多人,"""他最渴望的莫過於他們的益處。因此他說,他與他們一同分享了他們的安慰。現在他們的安慰是——他們承認自己的過錯,不僅欣然接受責備,而且歡喜地接受了。因為一旦我們開始體會到責備對我們的益處,責備的苦澀就很容易被沖淡。
他補充說——他因提多的安慰而更加歡喜,這是祝賀之詞。提多因發現他們比預期中更順從、更聽話而欣喜若狂——甚至更甚,他發現他們突然有了好轉。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保羅的溫和絕非奉承,因為他為他們的喜樂而喜樂,同時也主要關注他們的悔改。
14. 但我若向他誇獎了什麼。他間接地表明,他對哥林多人一直懷有何等友善的態度,以及他對他們判斷的何等真誠和仁慈;因為就在他們似乎不值得稱讚的時候,他仍然為他們許下了許多榮譽的承諾。在這裡,我們確實看到了正直和坦誠心靈的顯著證據——當面責備你所愛的人,卻仍然抱有美好的希望,並給予他人對他們的美好希望。這種真誠本應促使他們不對他所說的任何話感到不滿。同時,他藉此機會再次順便向他們表明他在所有其他事情上的忠誠。「你們迄今為止都有機會了解我的坦誠,所以我已經證明自己是誠實的,絕非反覆無常。因此,我很高興現在也被發現是誠實的,當我在他人面前誇獎你們的時候。」
15. 他的心腸更加豐盛。由於心腸是情感的所在,因此這個詞被用來表示憐憫、愛和一切虔誠的情感。657 然而,他想強調的是,雖然提多以前愛哥林多人,但那時他被更強烈地激發去愛他們;而且是從他內心最深處的情感。現在,他用這些話將提多滲透到哥林多人的情感中,因為基督的僕人受人愛戴是有益的,這樣他們就能夠做更多的好事。他同時鼓勵他們繼續做得好,這樣他們就能讓所有好人愛戴他們。
帶著懼怕和戰兢。他有時用這兩個詞來簡單地表達尊敬(以弗所書 6:5),這或許與這段經文不謀而合,儘管我也不反對將戰兢特別解釋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行為不當,害怕面對他。的確,即使那些在罪惡中堅決的人,在法官面前也會戰兢,但出於真誠羞恥的自願戰兢,是悔改的標誌。無論你選擇哪種解釋,這段經文都教導了,如何正確接待基督的僕人。誠然,不是豐盛的宴席,不是華麗的服飾,不是殷勤而尊重的問候,也不是群眾的喝采,能讓正直忠心的牧師感到滿足。相反,當救恩的教義從他口中被恭敬地接受時,當他為教會的造就而保持他應有的權威時,當人們將自己交給他的引導,在基督的旗幟下由他的事工來管理時,他會體驗到一種溢於言表的喜悅。我們在這裡在提多身上看到了這個例子。他最終在結尾再次證實了他之前所說的——他從未被冒犯到完全不信任哥林多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