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7:1-5; 馬可福音 4:24; 路加福音 6:37-42

 馬太福音 7:1-5; 馬可福音 4:24; 路加福音 6:37-42


馬太福音 7:1-5

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3.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4. 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把你眼中的刺拿出來呢?5.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把你眼中的樑木拿出來,然後才能看得清楚,把你弟兄眼中的刺拿出來。


馬可福音 4:24

24 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路加福音 6:37-42

37.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38.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又說。)41.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42. 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弟兄,容我把你眼中的刺拿出來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把你眼中的樑木拿出來,然後才能看得清楚,把你弟兄眼中的刺拿出來。



馬太福音 7:1. 不要論斷人 基督的這些話並非絕對禁止論斷,而是旨在醫治一種似乎是我們所有人天生的疾病。我們看到所有人都如何自吹自擂,每個人都嚴厲地批評他人。這種惡習伴隨著一種奇怪的樂趣:因為幾乎沒有人不會被探究他人過錯的慾望所吸引。的確,所有人都承認,那些忽視自己惡習的人對他們的弟兄如此根深蒂固的敵意是一種無法忍受的邪惡。古時的異教徒也曾用許多諺語譴責它。然而,它在所有時代都存在,今天也依然存在。不,它還伴隨著另一種更糟糕的瘟疫: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當他們譴責他人時,他們就獲得了更大的犯罪自由。


基督藉著說「不要論斷人」來抑制這種墮落的、好咬人、批評和誹謗的熱切。信徒不必變得盲目,一無所知,而只需避免過度熱切地論斷:否則,每個渴望對弟兄下判斷的人都會超越嚴格的適當界限。使徒雅各也有類似的表達:「不要多人作師傅」(雅各書 3:1),因為他並非不鼓勵或阻止信徒履行教師的職責,而是禁止他們出於野心而渴望榮譽。因此,這裡的「論斷」是指受好奇心驅使去探究他人的行為。這種疾病,首先,不斷地伴隨著不公正,將任何微不足道的過錯譴責為滔天大罪;其次,它爆發為傲慢自大的假設,輕蔑地看待每一個行為,並對其做出不利的判斷,即使在可以從好的方面看待它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我們現在明白,基督的目的是要告誡我們,在論斷鄰舍時,不要過度熱切、暴躁、惡意,甚至好奇。凡是按照主的話語和律法論斷,並以愛心為準則形成判斷的人,總是先審視自己,並在判斷中保持適當的尺度和秩序。因此,顯然,那些希望將基督所推薦的這種溫和態度,"""為廢除善惡之間一切區別的藉口。我們不僅被允許,甚至有義務譴責一切罪惡;除非我們選擇反抗上帝本身,——不,是廢除祂的律法,推翻祂的判決,並顛覆祂的審判寶座。祂的旨意是,我們應當宣告祂對人類行為所作的判決:只是我們必須彼此保持謙遜,以表明祂是唯一的立法者和審判者(以賽亞書 33:22)。


免得你們被論斷。祂譴責那些嚴厲的審判者,他們樂於挑剔他人的過錯。他們不會受到他人更大的善待,反而會輪到自己經歷他們對他人施加的同樣嚴厲。正如沒有什麼比我們的名譽更寶貴的,也沒有什麼比被譴責或遭受他人的指責和惡名更痛苦的。然而,正是由於我們自己的過錯,我們招致了我們本性如此強烈厭惡的事情,因為我們當中誰不是過於嚴厲地審查他人的行為;誰不是對輕微的過犯表現出過度的憤怒;或者誰不是對本身無關緊要的事情吹毛求疵?這不正是故意激怒上帝,作為我們的復仇者,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嗎?現在,儘管那些審判他人的人反過來受到懲罰是上帝公義的審判,但主藉著人的工具執行這懲罰。金口約翰和其他人將這句話限制在今生:但那是一種牽強的解釋。以賽亞書(33:1)威脅說,那些搶奪他人的人將被搶奪。同樣,我們的主的意思是,不會缺少執行者來以同樣的苦毒或嚴厲懲罰人類的不公和誹謗。如果人們今生未能受到懲罰,那些在譴責弟兄方面表現出過度熱心的人將無法逃脫上帝的審判。


路加福音 6:37, 38。饒恕人,就必蒙饒恕。施予人,就必蒙施予。路加所加的這應許意味著,主會使那些對弟兄寬容、仁慈和公正的人,從他人那裡體驗到同樣的溫柔,並受到他們慷慨友善的對待。然而,常常發生的是,上帝的兒女得到最糟糕的回報,並受到許多不公正的誹謗壓迫;即使他們沒有損害任何人的名譽,甚至寬恕了弟兄的過錯。但這與基督所說的並不矛盾:因為我們知道,與今生有關的應許並不總是成立,也不是沒有例外。此外,儘管主允許祂的子民在無辜時受到不公正的壓迫和幾乎被淹沒,祂卻實現了祂在另一處所說的,「他們的正直必如清晨發出」(以賽亞書 58:8)。這樣,祂的祝福總是超越一切不公正的誹謗。祂使信徒遭受不公正的指責,是為了謙卑他們,並最終維護他們事業的良善。還應考慮到,信徒自己,儘管他們努力公正地對待他們的弟兄,有時也會對無辜或不那麼應受責備的弟兄過於嚴厲,因此,由於他們自己的過錯,招致了類似的審判。如果他們沒有得到滿滿的、壓實的、搖勻的、溢出來的好量,儘管這應歸咎於世界的忘恩負義,但他們應當承認這部分是應得的:因為沒有人像他應當對待弟兄那樣仁慈和寬容。


馬太福音 7:3。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呢?他明確指出偽君子常有的過錯。"""他們在辨別他人的過錯時過於敏銳,不僅使用嚴厲的語言,而且故意誇大其詞來描述這些過錯,卻將自己的罪過拋諸腦後,或者巧妙地為其辯解,以至於即使犯下非常嚴重的罪行,他們也希望被原諒。因此,基督譴責了這兩種弊病:一種是因缺乏愛心而產生的過度精明,當我們過於仔細地審查弟兄的過錯時;另一種是我們為自己的罪過辯護和縱容的放任。

馬太福音 7:1-5; 馬可福音 4:24; 路加福音 6:37-42 馬太福音 7:1-5; 馬可福音 4:24; 路加福音 6:37-42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23,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