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4:5-11; 馬可福音 1:13; 路加福音 4:5-13
馬太福音 4:5-11
5. 然後魔鬼帶他到聖城,將他安置在殿頂上。6. 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7. 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8. 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9. 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10. 耶穌說,撒但退去罷。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11. 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馬可福音 1:13
13. 且有天使伺候他。
路加福音 4:5-13
5. 魔鬼帶他上了一座高山,霎時間將世上的萬國都指給他看。6. 魔鬼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7. 所以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8. 耶穌回答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9. 魔鬼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裡跳下去。10. 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11.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12. 耶穌回答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13. 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
馬太福音 4:5. 然後魔鬼帶他。路加的敘述將馬太列為第三的試探,說成是第二個,這並不重要。因為福音書作者的目的並非要以一種在所有情況下都保持精確時間順序的方式來安排歷史,而是要編寫一個事件的簡要敘述,以便像在鏡子或圖畫中一樣,呈現那些關於基督最需要知道的事情。我們只需知道基督曾以三種方式受試探就足夠了。至於這些爭戰中哪一個是第二個,哪一個是第三個,這個問題不必讓我們感到困擾或不安。在解釋中,我將遵循馬太的文本。
據說基督被安置在殿頂上。有人問,他是否真的被帶到這個高處,還是這是在異象中發生的?有許多人固執地斷言,身體是真實地被帶走的: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認為他可能受到撒但的迷惑,那就不配基督了。但這個反對意見很容易解決。假設這是在神的允許和基督自願順服下發生的,並沒有什麼荒謬之處;只要我們堅持他內心——也就是說,在他的思想和靈魂中——沒有受到任何迷惑。接下來補充說,世上的萬國都呈現在基督眼前——以及路加所記載的,他霎時間被帶到很遠的地方——這與異象的觀念更為吻合,而不是任何其他假設。在一個可疑且無知不會帶來風險的事情上,我寧願暫不判斷,也不願為好爭辯的人提供爭論的機會。也有可能,第二次試探並非緊隨第一次之後,第三次也非緊隨第二次之後,而是中間隔了一段時間。這甚至更為可能,儘管路加的話語可能導致結論,認為沒有很長的間隔:因為他說,基督暫時得到了安寧。
但我們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撒旦這種誘惑的目的是什麼?正如我最近暗示的,最好透過我們主對撒旦的回應來確定。為了應對敵人的詭計並擊退其攻擊,基督以這些話作為盾牌:「你不可試探主你的神。」由此可見,敵人的詭計旨在誘使基督過度抬高自己,並大膽地反抗神。撒旦曾試圖讓基督陷入絕望,因為他缺乏食物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現在,他勸他沉溺於愚蠢和虛妄的自信中,——忽視他力所能及的手段,——無緣無故地將自己置於明顯的危險之中,——正如我們所說,超越所有界限。當我們被「萬物匱乏」(申命記 28:57)所困擾時,我們不應該氣餒,而應該自信地依靠神;同樣,我們也沒有自由抬高自己,或超越神允許我們的範圍。我們現在已經確定,撒旦的目的是誘使基督試驗他的神性,並以愚蠢和邪惡的魯莽反抗神。
6. 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我們必須注意撒旦的這種惡意,他誤用聖經引文,目的是讓生命對基督來說是致命的,並將麵包變成毒藥。他每天都在繼續使用同樣的詭計;神的兒子,作為所有敬虔之人的普遍榜樣,選擇親身經歷這場爭戰,以便所有人都能勤奮地提防被錯誤地應用聖經而陷入撒旦的陷阱。毫無疑問,主允許我們的對手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不至於安於現狀,而是更加小心謹慎。我們也不應該模仿那些瘋狂的人,他們拋棄聖經,好像它允許各種解釋,因為魔鬼誤用了它。出於同樣的原因,我們應該禁食,以避免中毒的風險。撒旦褻瀆神的話語,並試圖扭曲它來毀滅我們。但它是由神為我們的救贖而命定的;難道神的旨意會受挫嗎,除非我們的懶惰剝奪了他話語的救贖功效?
我們不必在這些事情上爭論太久。我們只需問,基督以他的榜樣向我們吩咐了什麼,我們應該將其作為準則來遵循。當撒旦惡意扭曲聖經時,基督會讓步嗎?他會允許他奪走並帶走他以前用來武裝自己的聖經嗎?相反,他反過來引用聖經,並大膽地駁斥撒旦邪惡的誹謗。每當撒旦用聖經掩蓋他的欺騙,不敬虔的人試圖用同樣的手段顛覆我們的信仰時,讓我們只從聖經中汲取我們的武器來保護我們的信仰。
雖然「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詩篇 91:11)的應許與所有信徒有關,但它特別屬於基督,他是整個教會的元首,擁有管理天使的權柄,並將我們託付給他們。撒旦從這段經文中證明天使被賜給基督,服侍他,保護他,並用手托住他,這並沒有錯。但謬誤在於,他將天使的守護賦予了漂泊不定、不確定的路線,而這守護只應許給神的兒女,當他們守住自己的界限,走自己的道路時。如果「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詩篇 91:11)這句話有任何力量,那麼先知的意義就被撒旦惡意地扭曲和殘害了,當他以暴力、狂野和混亂的方式將其應用於奢侈和錯誤的道路時。神命令我們走我們的道路,然後宣告天使將是我們的守護者:撒旦提出天使的守護,目的是勸告基督不必要地讓自己陷入危險,彷彿在說:「如果你違背上帝的旨意,讓自己面臨死亡,天使會保護你的生命。」
7. 經上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基督的回答最為恰當。我們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期望得到那段經文所應許的幫助,除非信徒謙卑地順服祂的引導:因為我們若不遵守祂的誡命,就不能信賴祂的應許。上帝受到多種方式的試探:但在這段經文中,「試探」一詞指的是忽略祂交給我們手中的方法。那些放棄上帝所推薦的方法,並決心試驗祂的能力和權柄的人,其行為荒謬,就像有人砍掉一個人的手臂和手,然後命令他工作一樣。簡而言之,任何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渴望試驗神聖力量的人,都是透過不公平的試驗來試探上帝的應許。
8. 魔鬼帶他上了一座極高的山。我們必須記住我已經說過的,撒旦之所以能對基督的眼睛產生這種影響,並非由於基督本性的任何軟弱,而是由於自願的安排和允許。再者,當他的感官被呈現在眼前的國度榮耀所感動和強烈影響時,他心中並沒有產生任何內在的慾望;而肉體的慾望,就像野獸一樣,被吸引並驅使我們奔向那些令我們愉悅的事物:因為基督與我們有相同的感受,但他沒有不規則的慾望。這裡所描述的試探是,基督應該以不同於上帝的方式,尋求祂應許給祂兒女的產業。在這裡,魔鬼大膽的傲慢顯露無遺,他剝奪了上帝對世界的統治權,並將其據為己有。他說,所有這些都是我的,只有透過我才能獲得。
我們每天都必須與同樣的欺騙作鬥爭:因為每個信徒都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它,而在不敬虔之人的整個生命中則更為明顯。儘管我們確信,我們所有的支持、幫助和安慰都依賴於上帝的祝福,但我們的感官卻誘惑並引誘我們去尋求撒旦的幫助,彷彿單單上帝還不夠。相當一部分人懷疑上帝對世界的權能和權柄,並想像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撒旦賜予的。因為,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訴諸邪惡的詭計、搶劫和欺詐呢?不正是因為他們將屬於上帝的權能,即透過祂的祝福使祂所喜悅的人富足的權能,歸因於撒旦嗎?的確,他們口頭上祈求上帝賜予他們每日的糧食(馬太福音 6:11),但這只是口頭上的;因為他們將撒旦視為世界上所有財富的分配者。
10. 撒但,退去吧。路加福音則記載為:撒但,退到我後面去吧。我們沒有必要去推測基督對彼得說的「退到我後面去」(馬太福音 16:23)這句話,是否與對撒但說的這句話有何不同。基督只是命令他離開;315 現在他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辯護,用聖經作為盾牌,不是蘆葦,而是黃銅。他引用律法中的一段話,即唯獨上帝應受崇拜和敬拜(申命記 6:13;10:20)。從這段話的應用以及它被引入的環境,很容易得出崇拜上帝的目的及其內容。
天主教徒否認唯獨上帝應受崇拜;他們用詭辯來規避這段和類似的經文。他們承認,latria (λατρεία) 是應當唯獨歸於上帝的崇拜:但 dulia (δουλεία) 是一種次等的崇拜,他們將其施予死人、他們的骨骸和雕像。但基督拒絕了這種輕浮的區別,並唯獨為上帝主張 προσκύνησις,即敬拜;藉此他警告我們,在涉及敬拜上帝時,要更多地關注實質而非言辭。
聖經命令我們唯獨敬拜上帝:我們必須探究,為了什麼目的?如果一個人從上帝的榮耀中奪取任何東西,並將其歸於受造物,這就是對神聖敬拜的嚴重褻瀆。但很明顯,當我們去尋求受造物,從它們那裡獲得那些上帝希望被承認為唯一作者的美好事物時,這就是這樣做的。現在,正如宗教是嚴格屬靈的,其外在的承認與身體有關,所以不僅內在的敬拜,而且其外在的表現,都唯獨歸於上帝。316
11. 於是魔鬼離開了他。路加福音表達得更多:當所有的試探都結束了。這意味著,基督沒有得到任何休戰或放鬆,直到他經歷了各種形式的爭戰的充分考驗。他補充說,基督只是暫時被留下。這是為了告訴我們,他餘生並非完全沒有試探,但上帝抑制了撒但的力量,使基督沒有被他過早地打擾。同樣地,上帝通常對他所有的人民也是如此:因為,在允許他們受到嚴峻考驗之後,他會在某種程度上減輕爭鬥的暴力,使他們可以稍作喘息,並鼓起勇氣。緊接著,天使服侍他,我理解為是指安慰,讓基督感受到,父上帝關心他,並以他強大的幫助來堅固他,對抗撒但。因為孤獨本身可能會加劇他處境的淒涼,當他被剝奪了人類的善意,並與野獸為伍時——馬可福音明確提到了這一點。然而,我們不能認為基督曾被天使拋棄:但為了給試探提供機會,上帝的恩典,雖然存在,有時卻對他隱藏起來,就肉體的感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