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4:1-4; 馬可福音 1:12-13; 路加福音 4:1-4

馬太福音 4:1-4; 馬可福音 1:12-13; 路加福音 4:1-4




馬太福音 4:1-4

1.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2. 他禁食了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3. 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4.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馬可福音 1:12-13

12.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13. 他在曠野四十晝夜,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處。


路加福音 4:1-4

1. 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旦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2. 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那些日子他沒有吃什麼,後來就餓了。3. 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4. 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馬太福音 4:1. 當時,耶穌被引導。基督退到曠野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在禁食四十天之後,他可以作為一個新人,或者說一個屬天的人,來履行他的職責。第二個原因是,他必須在承擔如此艱鉅和崇高的職責之前,經歷試探的考驗和學徒期。因此,我們應當明白,在聖靈的引導下,基督從人群中退去,是為了作為教會的最高教師,作為神的使者——更確切地說,是從天上差來的,而不是從某個城鎮或普通人中選出的。


同樣地,摩西,當神要使用他作為傳播律法的代理人時,被帶到西奈山,從眾人視線中隱退,彷彿被引入一個屬天的聖所(出埃及記 24:12)。基督理應被神聖恩典和能力的標誌所環繞——至少與賜予摩西的那些標誌同樣輝煌,這樣福音的威嚴才不會遜於律法。如果神對「那叫人死的職事」(哥林多後書 3:7)賜予了獨特的榮耀,那麼生命之道豈不更應得榮耀嗎?如果神的模糊肖像有如此多的光輝,那麼他在福音中顯現的容貌豈不應當光芒四射嗎?


禁食的目的也是如此:因為基督禁食,不是為了樹立節制的榜樣,而是為了藉著與常人分離,並像天使從天上降臨,而不是像人從地上而來,來獲得更大的權威。因為,請問,如果他對食物沒有胃口,就像他沒有肉身一樣,那麼不嘗食物的禁慾美德又有何用呢?304 因此,模仿基督而規定四十天的禁食(如其所稱)是愚蠢的。我們沒有理由在這件事上效法基督的榜樣,就像以前律法下的聖先知和其他先祖沒有理由模仿摩西的禁食一樣。但我們知道,除了以利亞之外,他們沒有人想到這樣做;以利亞被神用來恢復律法,他幾乎與摩西出於同樣的原因,在山上禁食。


那些在四十天內每天禁食的人,聲稱他們是基督的模仿者。但如何模仿呢?他們在午餐時吃得飽飽的,以至於晚餐時間到來時,他們毫不費力地禁食。他們與神的兒子有何相似之處?古人實行了更大的節制:但即使是他們,也沒有任何接近基督禁食的地方,事實上,比男人禁慾更接近天使的狀態,天使根本不進食。此外,基督和摩西都沒有每年守一次莊嚴的禁食;他們兩位一生中都只守過一次。我希望我們能說他們只是像猿猴一樣,用這些愚蠢的行為自娛自樂。試圖透過禁食這種手段,使自己與基督這位榜樣相符,是對基督的一種邪惡而可憎的嘲弄。305 相信這種禁食是一種有功德的行為,是虔誠和敬拜上帝的一部分,是一種非常低級的迷信。


但最重要的是,這對上帝是一種不可容忍的侮辱,他們將上帝的非凡神蹟置於陰影之下;其次,對基督是一種侮辱,他們竊取了基督獨特的標誌,以便用他的戰利品裝飾自己;第三,對福音是一種侮辱,如果基督的禁食不被承認為他的印記,福音就會失去不少權威。上帝展示了一個獨特的神蹟,當他使他的兒子免於進食的需要時,而當他們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做同樣的事情時,這不是一種瘋狂而大膽的野心,想要與上帝平等嗎?基督的禁食是神聖榮耀的獨特標誌:當凡人自由地將自己與他混為一談,作為他的同伴時,這難道不是剝奪他的榮耀,將他降到普通人的行列嗎?上帝指定基督的禁食來印證福音:那些將其用於不同目的的人,難道沒有減損福音的尊嚴嗎?那麼,就讓那種荒謬的模仿306消失吧,它顛覆了上帝的目的和他的所有工作的秩序。請注意,我不是在談論一般的禁食,我希望這種做法在我們中間更為普遍,只要它是純潔的。


但我必須解釋基督禁食的目的。撒旦利用我們主的飢餓作為誘惑他的機會,這將在稍後更詳細地說明。目前,我們必須普遍地探討,為什麼上帝願意讓他的兒子受試探?他被上帝的既定旨意帶入這場爭鬥,從馬太和馬可的話中可以清楚看出,他們說,因此他被聖靈引導到曠野。我毫不懷疑,上帝旨在透過他的兒子,如同在一個非常明亮的鏡子中,展示撒旦如何頑固而持久地反對人類的救贖。因為,他為何在傳道者所提到的特定時間,更猛烈地攻擊基督,並將他所有的力量和兵力都指向他,難道不是因為他看到基督正準備,按照父的命令,承擔人類的救贖嗎?因此,我們的救贖在基督身上受到攻擊,就像基督授權宣揚他救贖的僕人,是撒旦日常戰爭的對象一樣。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上帝的兒子自願忍受了我們現在正在考慮的誘惑,並與魔鬼進行了一場單打獨鬥,以便透過他的勝利,為我們贏得勝利。每當我們被召喚去面對撒旦時,讓我們記住,他的攻擊除了舉起這面盾牌之外,無法以其他方式承受和擊退:因為上帝的兒子無疑允許自己受試探,以便當撒旦在我們心中激起任何誘惑的爭鬥時,他能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當他在家過著私人生活時,我們沒有讀到他受過試探;但當他即將履行救贖主的職責時,他便以他整個教會的名義進入了戰場。但是,如果基督作為所有信徒的公共代表受試探,那麼讓我們學習,降臨在我們身上的誘惑並非偶然,也不是由撒旦的意志所控制,沒有上帝的允許;而是上帝的靈主宰著我們的爭鬥,作為我們信心的操練。這將有助於我們培養確信的希望,即上帝,"""那位至高無上的審判者和戰鬥的安排者,307不會忘記我們,反而會堅固我們,使我們能抵禦他認為我們無法承受的苦難。


路加福音的記載略有不同,耶穌滿有聖靈,從約旦河回來。這暗示他當時更豐盛地被聖靈的恩典和能力充滿,以便他能更堅固地應對他必須面對的戰鬥:因為聖靈以可見的形狀降臨在他身上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前面已經提到,神的恩典在他身上越發光輝,因為我們救贖的必要性越大。308但是,乍看之下,基督竟然會受到魔鬼的誘惑,這似乎很奇怪:因為當誘惑降臨到人身上時,總是歸因於罪和軟弱。我回答說:首先,基督承擔了我們的軟弱,但沒有罪(希伯來書 4:15)。其次,他受到誘惑,這對他的榮耀沒有任何減損,就像他穿上我們的肉身一樣:因為他成為人,條件是,除了我們的肉身之外,他還要承擔我們的情感。但所有的困難都在於第一點。基督是如何被我們的軟弱包圍,以至於能夠被撒旦誘惑,卻仍然純潔無罪?如果我們回想亞當的本性,當他仍然無罪,並反映出神形象的光輝時,他是會受到誘惑的,那麼解決方案就不難了。人身上存在的所有身體情感,都是撒旦用來誘惑他的機會。


我們的感官受外在事物影響,這被公正地視為人性的弱點。但如果沒有腐敗的存在,這種弱點就不會是罪惡的;因為腐敗,撒旦每次攻擊我們,都會造成一些傷害,或者至少造成輕微的創傷。在這方面,基督因其本性的完美而與我們分離;儘管我們不能想像他處於亞當所處的中間狀態,亞當只是被允許有可能不犯罪。我們知道,基督被聖靈堅固,擁有如此大的能力,以至於撒旦的飛鏢無法刺穿他。


馬太福音 4:3。那試探人的近前來。聖靈將「ὁ πειράζων」(試探者)這個名字賦予撒旦,其明確目的就是讓信徒更加小心提防他。因此,我們也得出結論,那些引誘我們作惡的誘惑,只來自於他:因為當有時說神試探或考驗(創世記 22:1;申命記 13:3)時,其目的是不同的,即考驗他們的信心,或懲罰不信者,或揭露那些不真誠順服真理之人的虛偽。


這些石頭變成麵包。在這裡,古人以巧妙的瑣事自娛。他們說,第一次誘惑是貪食;第二次是野心;第三次是貪婪。但是,當一個飢餓的人想要食物來滿足天性時,將其歸因於貪食的放縱,這是荒謬的。他們會想像自己在吃麵包時發現了什麼奢侈品,以至於一個像我們所說的,只吃乾麵包的人,必須被視為美食家?但為了不在此點上浪費更多言辭,基督的回答本身就足以表明,撒旦的意圖完全不同。神的兒子並不是一個如此笨拙或缺乏經驗的對手,以至於不知道如何抵擋對手的攻擊,或者在右邊受到攻擊時,卻閒置地將盾牌舉到左邊。如果撒旦試圖以貪食的誘惑來引誘他,他手邊就有適合擊退他的經文。但他沒有提出任何這類的東西。


4.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他引用了這句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奧秘的祝福。因此我們斷定,撒但直接攻擊基督的信心,希望在摧毀他的信心後,會驅使基督採取非法和邪惡的方式獲取食物。當他試圖使我們不信任神,並以未經神話語授權的方式謀取私利時,他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這些話的意思是:「當你看到自己被神離棄時,你就會被迫自謀生路。那麼,就為自己提供神沒有供應你的食物吧。」現在,儘管他展示了基督將石頭變成麵包的神聖力量,但他唯一的目的是說服基督偏離神的話語,並聽從不信的指示。


因此,基督的回答是恰當的:「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你勸我設法補救,以不同於神允許的方式獲得解脫。這將是不信任神;我沒有理由期望他會以不同於他在話語中所應許的方式支持我。你,撒但,將他的恩惠限制在食物上:但他自己宣告,即使所有食物都缺乏,他獨特的祝福也足以滋養我們。」這就是撒但所使用的誘惑,與他每天攻擊我們的誘惑是同一種。神的兒子沒有選擇進行任何不尋常的爭鬥,而是與我們一同承受攻擊,這樣我們就可以裝備相同的盔甲,並且對取得勝利毫不懷疑。


經上寫著,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這裡首先要觀察的是,基督以聖經為他的盾牌:因為如果我們想確保勝利,這才是真正的戰鬥方式。保羅說:「聖靈的劍就是神的道」,並吩咐我們「拿起信心的盾牌」(以弗所書 6:16,17),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們也斷定,天主教徒,好像他們與撒但做了交易一樣,當他們邪惡地將聖經從神的子民手中奪走,從而剝奪了他們唯一可以保全性命的武器時,他們殘忍地將靈魂交給撒但隨意毀滅。那些自願丟棄那盔甲,並且不在神的學校裡勤奮操練自己的人,活該隨時被撒但勒死,因為他們將自己赤手空拳地交給了撒但。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撒但的狂怒如此少地受到抵抗,以及為什麼這麼多人到處被他帶走,除了神懲罰他們的粗心大意和他們對他話語的蔑視。


我們現在必須更仔細地審視基督從摩西那裡引用的經文:他要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 8:3)有些人將其扭曲為錯誤的意義,認為是指屬靈的生命;好像我們的主說,靈魂不是靠可見的食物滋養,而是靠神的話語。這句話本身無疑是真的:但摩西的意思完全不同。他提醒他們,當沒有食物可得時,神為他們提供了一種不尋常的食物「嗎哪,是他們不知道的,他們的祖宗也不知道的」(申命記 8:3);這旨在作為一個明顯的證據,在所有未來的時間裡,人的生命不限於食物,而是取決於神的旨意和美意。這裡的「話」不是指教義,而是指神所宣告的旨意,關於維護自然秩序和他所造之物的生命。他創造了人,他並沒有停止關心他們:但是,正如「他將生氣吹在他們鼻孔裡」(創世記 2:7,所以他不斷地保存他所賜予的生命。同樣地,使徒說,他「用他大能的話語托住萬有」(希伯來書 1:3);也就是說,整個世界被保存,它的每個部分都保持原位,是藉著那位能力遍及上下各處者的旨意和諭令。雖然我們靠麵包維生,但我們不能將生命的維持歸因於麵包的力量,而是歸因於上帝將滋養我們身體的品質賦予麵包的秘密恩惠。


因此,也引出了另一句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上帝現在用麵包來支持我們,他隨時都可以讓我們透過其他方式維生。摩西的這番話譴責了那些將生命視為奢侈和豐盛的愚蠢之人;同時也斥責了驅使我們尋求非法手段的不信任和過度焦慮。基督回答的確切目的是:我們應該信靠上帝供應食物和今生其他必需品,這樣我們才不會逾越他所規定的界限。但是,如果基督認為自己沒有上帝的命令就不能隨意將石頭變成麵包,那麼我們就更不應該透過欺詐、搶劫、暴力或謀殺來獲取食物了。

馬太福音 4:1-4; 馬可福音 1:12-13; 路加福音 4:1-4 馬太福音 4:1-4; 馬可福音 1:12-13; 路加福音 4:1-4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17,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