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 神奧祕事的管家。
4:2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4:3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4:4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4:5 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裡得著稱讚。
"""1. 讓一個人如此看待我們,因為以這種方式看到教會被腐敗的派系撕裂,從對個人的好惡中,這不是一件小事,他對聖言的事工進行了更長時間的討論。這裡有三件事要按順序考慮。首先,保羅描述了教會牧師的職責。其次,他表明,任何人僅僅提出一個頭銜,甚至承擔職責,都是不夠的——忠實地履行職責是必要的。第三,由於哥林多人對他的判斷是荒謬的,207 他將自己和他們都召到基督的審判台前。那麼,首先,他教導教會中的每一位教師應該受到何種尊重。在這個方面,他以這樣一種方式修改了他的論述,既不貶低事工的信譽,也不過度賦予人權力。因為這兩件事都極其危險,因為當牧師被貶低時,就會產生對聖言的蔑視,208 而另一方面,如果他們被過度吹捧,他們就會濫用自由,並「對主放蕩不羈」(提摩太前書 5:11)。現在保羅所遵守的中庸之道在於,他稱他們為基督的僕人;藉此他暗示,他們應該專注於主的工作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工作,主僱用他們作為他的僕人,而且他們不是被任命在教會中以權威的方式統治,而是服從基督的權威 209——簡而言之,他們是僕人,而不是主人。
至於他補充的——上帝奧秘的管家,他藉此表達了服務的種類。藉此他暗示,他們的職責僅限於此,他們是上帝奧秘的管家。換句話說,主所託付給他們的,他們親手傳遞給人們——正如俗話所說 210——而不是他們自己可能選擇的。 「上帝選擇他們作為他兒子的僕人,是為了藉著他們將他的天國智慧傳達給人們,因此他們不應該超越這一步。」他似乎同時間接地打擊了哥林多人,他們將天國奧秘置於次要地位,開始過度熱衷於追求奇異的發明,因此他們只看重教師的世俗學問。他將福音的內容稱為上帝的奧秘,這是一個榮譽的區別。但由於聖禮作為附屬物與這些奧秘相關聯,因此,那些負責管理聖言的人也是這些奧秘的授權管家。
2. 但對僕人有要求 211 彷彿他曾說過,如果沒有正直的管家職分,僅僅做一個管家是不夠的。現在,正直管家職分的規則是忠實地履行職責。這是一段應該仔細觀察的經文,因為我們看到教皇黨人多麼傲慢地 212 要求他們所做和所教的一切都具有法律權威,僅僅因為他們被稱為牧師。另一方面,保羅遠遠不滿足於僅僅一個頭銜,在他看來,即使有合法的召喚也不夠,除非被召喚的人忠實地履行職責。因此,每當教皇黨人為了維護他們偶像的暴政而向我們展示一個名字的假面具時,我們的回答是,保羅對基督的僕人要求更多,儘管同時,如果一切都經過適當考慮,教皇和他的隨從不僅在履行職責方面缺乏忠誠,而且在事工本身也缺乏。
然而,這段經文不僅僅針對邪惡的教師,"""但也要反對所有以基督的榮耀和教會的造就為目標以外的任何事物。因為每個教導真理的人不一定都是忠心的,只有那些真心渴望事奉主並推進基督國度的人才是。奧古斯丁將雇工(約翰福音 10:12)置於狼和好教師之間,這並非沒有道理。至於基督也要求好管家有智慧(路加福音 12:42),他在那段經文中說得確實比保羅更清楚,但意思是一樣的。因為基督所說的忠心是良心的正直,這必須伴隨著健全和審慎的建議。保羅所說的忠心僕人是指一個既有知識又正直地履行好而忠心的僕人職責的人。
3. 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極小的事。他應該向他們展示他的忠心,以便哥林多人可以從中判斷他,但由於他們的判斷被腐蝕了,他將其拋開,並訴諸基督的審判台。哥林多人在這方面犯了錯誤,他們驚訝地看著外來的假像,卻不注意真正和適當的區別標誌。因此,他以極大的信心宣稱,他鄙視這種顛倒和盲目的判斷。這樣,他一方面巧妙地揭露了那些以人的掌聲為目標,並認為如果他們受到欽佩就幸福的假使徒的虛榮;另一方面,他嚴厲地懲罰了哥林多人的傲慢,這就是他們在判斷上如此盲目的原因。
但是,有人問,保羅不僅可以擱置一個教會的譴責,而且可以將自己置於人的判斷之上,這有什麼根據呢?因為這是所有牧師的共同條件——由教會來判斷。我回答說,一個好牧師的職責是將他的教義和生活提交給教會的判斷進行審查,而一個好良心的標誌是不迴避仔細檢查的光。在這方面,保羅無疑準備好將自己提交給哥林多教會的判斷,並被要求對他的生活和教義作出解釋,如果他們之間有適當的審查,正如他經常賦予他們這種權力,並自願懇求他們準備好正確判斷。但是,當一個忠心的牧師看到他被不合理和乖僻的情感所壓倒,並且正義和真理沒有立足之地時,他應該向上帝呼籲,並訴諸他的審判台,不顧人的意見,特別是當他無法確保對事情有真正和適當的瞭解時。
那麼,如果主的僕人記住他們必須這樣做,讓他們讓他們的教義和生活受到考驗,甚至更多,讓他們自願為此目的獻身;如果有人反對他們,讓他們不要拒絕回答。但是,如果他們看到他們在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情況下被定罪,並且在沒有給予他們聽證的情況下對他們作出判斷,讓他們將自己的思想提升到如此宏大的程度,以至於他們鄙視人的意見,他們將無所畏懼地等待上帝作為他們的審判者。這樣,古時的先知,面對頑固的人,以及那些膽敢在他們的管理中藐視上帝話語的人,需要將自己提升,以便踐踏那種魔鬼般的頑固,這顯然傾向於同時推翻上帝的權威和真理的光。然而,如果有人在有機會為自己辯護,或者至少在需要為自己辯護時,以藉口向上帝呼籲,他不會因此證明自己的清白,反而會暴露出他極度的厚顏無恥。218
或指人的日子。雖然其他人以另一種方式解釋,但我認為,更簡單的方式是將「日子」這個詞理解為隱喻,意指審判,因為有固定的日子來執行司法,被告被傳喚在某個特定的日子出庭。他稱之為人的日子219,當審判宣判時,不是根據真相,也不是根據主的話語,而是根據人的情緒或魯莽220,簡而言之,就是上帝不主持的時候。他說:「讓世人隨意坐下審判:對我來說,只要上帝廢除他們所宣判的一切就足夠了。」
不,我不審判我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敢審判我自己,儘管我最瞭解自己;那麼你們又如何審判我呢,你們對我的瞭解程度更低?」現在他證明他不敢審判自己,因為儘管他自己沒有意識到任何錯誤,但他並未因此在上帝面前被宣告無罪。因此他得出結論,哥林多信徒自以為是的權力,專屬於上帝。「至於我,」他說,「當我仔細審視自己時,我發現我並沒有那麼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徹底辨別我的真實品格;因此我將這件事交給上帝審判,唯有祂能審判,這權柄也專屬於祂。那麼,至於你們,你們憑什麼要求更多呢?」
然而,如果拒絕所有形式的判斷,無論是個人對自己的判斷,還是一個人對他兄弟的判斷,或是所有人對他們牧師的判斷,那將是非常荒謬的。因此,應當理解保羅在這裡所說的,不是指人的行為,這些行為可以根據主的話語被認為是好是壞,而是指每個人的卓越之處,這不應根據人的喜好來評估。唯有上帝才能決定每個人所擁有的地位,以及他應得的榮譽。然而,哥林多人卻輕視保羅,毫無根據地將其他人捧上天,彷彿他們擁有專屬於上帝的知識。這就是他之前提到的「人的日子」——當人們登上審判的寶座,彷彿他們是神,預先判斷基督的日子,唯有基督是父所任命的審判者,將榮譽的地位分配給每個人,給予一些人高位,並將其他人降到最低的座位。但是他們遵守什麼區分規則呢?他們只看表面;因此,在他們看來高尚和榮譽的,在許多情況下在上帝眼中卻是可憎的。(路加福音16:15)如果有人進一步反駁說,傳道人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憑藉他們的行為來區分,就像樹木憑藉果實一樣(馬太福音7:16),我承認這是真的,但我們必須考慮保羅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那些在判斷時只看重外表和排場的人,他們僭越了基督在這個世界上不曾使用的權力——即在上帝的國度中為每個人分配座位(馬太福音20:23)。因此,他並沒有禁止我們尊重那些我們發現是忠實工人的人,並宣稱他們是這樣的人;也沒有禁止我們根據上帝的話語判斷某些人是壞工人,但他譴責那種魯莽的行為,當一些人出於野心而被優先於其他人時——不是根據他們的功績,而是沒有經過審查。221
4. 我自己沒有意識到任何過失。我們要注意,保羅在這裡所說的不是他的一生,而僅僅是使徒的職分。因為如果他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任何錯誤222,那麼他在羅馬書7:15中所發出的抱怨就是毫無根據的,他在那裡哀嘆他所不願做的惡,他卻做了。他因罪而無法完全獻身於上帝。因此,保羅感到罪惡住在他裡面,並承認了這一點;但就他的使徒職分而言(這是這裡討論的主題),他行為正直忠誠,以至於他的良心沒有在任何事情上指責他。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聲明,其性質清楚地表明瞭他內心的虔誠和聖潔;223 然而他說他並沒有因此而稱義,也就是說,在上帝眼中,他並不純潔,完全沒有罪惡。為什麼?當然,因為上帝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因此,在我們看來最潔淨的,在他眼中卻是汙穢的。這裡我們有一個美好而特別有益的告誡,不要用我們自己的觀點來衡量上帝審判的嚴格性;因為我們視力模糊,但上帝卻是卓越的洞察者。我們對自己過於寬容,但上帝卻是最嚴格的審判者。因此,所羅門所說的話是真實的——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直;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箴言 21:2)
天主教徒濫用這段經文來動搖信仰的確據,我確實承認,如果他們的教義被接受,我們一生除了在痛苦中顫抖之外,什麼也做不了。因為如果我們的行為決定我們是否蒙上帝喜悅,我們的心靈又能享受什麼平靜呢?因此,我承認,從天主教徒的主要基礎來看,除了良心不斷的不安之外,什麼也沒有;因此,我們教導說,我們必須訴諸於在基督裡賜給我們的自由憐憫應許,這樣我們才能完全確信我們被上帝算為義。
5. 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從這個結論可以明顯看出,保羅並不是要毫無例外地責備所有種類的判斷,而只是責備那些倉促、輕率、未經審查的判斷。因為哥林多人並沒有以公正的眼光看待每個人的品格,而是被野心蒙蔽,無緣無故地讚揚一個人,貶低另一個人,並僭越了為每個人劃定尊嚴的權力,超出了人類所允許的範圍。那麼,讓我們知道我們被允許多少,現在在我們知識範圍內的是什麼,以及什麼被推遲到基督的日子,讓我們不要試圖超越這些限制。因為有些事情現在是公開可見的,而另一些事情則被埋藏在黑暗中,直到基督的日子。
誰會將其顯露出來。如果這句話真實而恰當地指基督的日子,那麼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從來沒有如此井然有序,以至於許多事情都籠罩在黑暗中,也從來沒有如此多的光明,以至於許多事情仍然模糊不清。我說的是人的生命和他們的行為。他在第二句中解釋了模糊和混亂的原因,以至於現在並非所有事情都顯而易見。這是因為人的心中有奇妙的隱秘之處和最深的藏匿之所。因此,在心中的思想被顯露出來之前,黑暗將永遠存在。
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裡得著稱讚。他好像在說:「你們現在,哥林多人啊,好像你們有權裁決獎品一樣,224 給一些人加冕,卻讓另一些人蒙羞,但這項權利和職責專屬於基督。你們在時候未到之前就這樣做了——在誰值得加冕尚未顯明之前,但主已經指定了一天,他將在那一天顯明。」這句話源於良心無愧的確據,這也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好處,就是將我們的讚美交託給上帝,我們就不會理會人類空洞的掌聲。
4:6 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
4:7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4:8 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
"""6. 我已在一個圖中轉移。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引起黨派的並非那些依附保羅的人,因為他們當然沒有受到這樣的教導,而是那些因野心而投向虛妄教師的人。225 但由於他可以更自由、更不招人嫉妒地提出自己的名字和弟兄們的名字,他寧願以自己的身份指出存在於他人身上的錯誤。同時,他嚴厲打擊了黨派的創始人,並指出了這種致命分裂的根源。因為他向他們表明,如果他們滿足於好的教師,他們就會免於這種邪惡。226
那就是我們。有些手稿寫作「在你們裡面」。兩種讀法都很合適,意思也沒有區別;因為保羅的意思是:「我為了舉例,將這些事轉移到我自己和亞波羅身上,以便你們可以將這個例子轉移到你們自己身上。」「那麼就在我們裡面學習吧」,也就是說,「在我以我們個人為鏡子呈現在你們面前的那個例子中學習」;或者,「在你們裡面學習」,也就是說,「將這個例子應用到你們自己身上」。但他希望他們學習什麼呢?就是沒有人會為了自己的教師而自高自大,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的教師而驕傲自大,也不會濫用他們的名字來形成黨派,分裂教會。還要留意,驕傲或傲慢是所有爭執的原因和開端,當每個人都自以為是,超越自己應有的權利時,就渴望讓他人臣服於他。
「所寫的以上條款」可以有兩種解釋——要麼指保羅的著作,要麼指他所引用的聖經證據。然而,由於這是一個小問題,我的讀者可以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解釋。
7. 因為誰使你與眾不同呢?意思是:「讓那個渴望與眾不同、因野心而擾亂教會的人站出來,無論他是誰。我會問他,是誰使他優於他人?也就是說,是誰賦予他特權,使他脫離他人的行列,並優於他人?」現在,這整個論證取決於主在他的教會中所設立的秩序——基督身體的成員可以團結在一起,並且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滿足於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等級、自己的職務和自己的榮譽。如果一個成員渴望離開自己的位置,以便跳到另一個人的位置,並侵犯他的職務,那麼整個身體會變成什麼樣子?那麼,讓我們知道,主已經這樣將我們安置在教會中,並以這樣的方式為每個人分配了自己的職位,以便在一個元首之下,我們可以互相幫助。此外,讓我們知道,我們被賦予了各種恩賜,以便我們可以謙遜地事奉主,並努力促進那位將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賜予我們者的榮耀。因此,這是糾正那些渴望與眾不同者的野心的最佳補救措施——將他們召回上帝,以便他們可以承認,一個人被安置在高位或低位並非根據任何人的喜好,而是這只屬於上帝;而且,上帝並沒有賦予任何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將他提升到元首的位置,而是以這樣的方式分配他的恩賜,以便他獨自在萬事中得到榮耀。
這裡的「區分」是指使之顯赫。227 然而,奧古斯丁並非不恰當地頻繁使用這句話來反駁伯拉糾主義者,228 認為人類所有的卓越之處並非天生植入,因此不能歸因於天性或血統;而且,"""那不是憑藉自由意志獲得的,因此不能讓上帝承擔義務,而是源於他純粹且不應得的憐憫。因為毫無疑問,保羅在這裡將上帝的恩典與人的功績或價值進行了對比。229
你擁有什麼呢?這是對前述說法的證實,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超越他人的優越性,就不能理直氣壯地自誇。因為還有什麼比毫無根據地吹噓更大的虛榮呢?現在,沒有人能從自己身上獲得任何卓越之處;因此,自誇的人是個傻瓜和白痴。基督徒謙遜的真正基礎是——不要自滿,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空無一物,缺乏一切美好——如果上帝在我們裡面植入了任何美好的東西,我們就更應該感恩他的恩典;最後,正如居普良所說,我們不應誇耀任何事物,因為沒有什麼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你為什麼自誇,好像你沒有領受過一樣?請注意,我們沒有任何可以誇耀的理由,因為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憑藉著
上帝的恩典,
(哥林多前書 15:10。)
這就是我們在第一章中所說的,基督是我們一切福氣的源泉,這樣我們就可以學會在主裡誇耀(哥林多前書 1:30, 31),而我們只有在放棄自己的榮耀時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上帝只有在我們被掏空時才能得到他應得的,這樣才能看出我們裡面一切值得稱讚的東西都是源於他的。
8. 你們現在已經飽足了。他認真地、不帶任何比喻地擊潰了他們虛妄的自信,現在又以諷刺的方式嘲笑他們,230 因為他們如此自滿,彷彿他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還一步一步地揭露他們的傲慢。首先,他說他們已經飽足了:這指的是過去。然後他補充說,你們富足了:這適用於未來。最後,他說他們已經像君王一樣統治了:這比前兩者都更甚。這就好像他說:「當你們不僅現在看起來飽足,而且未來也富足——甚至更甚,成為君王時,你們還能達到什麼呢?」同時,他默不作聲地指責他們忘恩負義,因為他們竟敢輕視他,或者說輕視那些藉著他們獲得一切的人。
他說,沒有我們。「因為亞波羅和我現在在你們眼中一文不值,儘管是藉著我們的幫助,主才把一切賜給了你們。在上帝的恩賜中自滿自足,同時卻輕視那些藉著他們獲得恩賜的人,這是多麼不人道啊!」
我巴不得你們作王 231 在這裡,他聲明他並不嫉妒他們的幸福(如果他們真有幸福的話),並且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尋求在他們中間作王,而只是想把他們帶到上帝的國度。然而,他另一方面暗示,他們所誇耀的國度只是虛構的,他們的誇耀是毫無根據且有害的,232 因為沒有真正的誇耀,除非是所有上帝的兒女在基督他們的元首之下共同享有的,並且他們每個人都按照所賜給他們的恩典的程度。
因為他這些話「你們也可以和我們一同作王」的意思是——「你們在自己看來如此有名,以至於你們毫不猶豫地輕視我,以及像我這樣的人,但請注意,你們的誇耀是多麼虛妄。因為你們在上帝面前沒有任何可以誇耀的,而我們卻沒有份——因為如果榮譽是從你們擁有上帝的福音而來,那麼藉著我們的服事將福音傳給你們,我們豈不更有榮譽嗎!而且,這確實是所有驕傲之人的共同瘋狂,233 他們將一切歸於自己,卻剝奪了自己的一切福氣——甚至更甚,他們放棄了永恆救贖的希望。」
4:9 我想 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4:10 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裡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
4:11 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
4:12 並且勞苦,親手做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
4:13 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
4:14 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
4:15 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你們。
9. 因為我想,等等。不確定他是否專指自己,或者同時包括亞波羅和西拉,因為他有時稱這樣的人為使徒。然而,我更傾向於專指他自己。如果有人傾向於將其擴展得更廣,我不會有特別的反對意見,只要他不像金口約翰那樣理解,認為使徒們是為了羞辱而被保留到最後。234 因為毫無疑問,他所說的「最後」是指那些在基督復活後才被接納為使徒的人。現在,他承認自己就像那些在即將被處死前被展示給民眾看的人。因為「展示」這個詞的意思就是這樣——就像那些在凱旋儀式上被遊街示眾235,然後被匆匆帶到監獄絞死的人。
他更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補充說他們成了戲劇。「這,」他說,「是我的境況,我向世界展示我的苦難,就像那些被判與野獸搏鬥236,或參加角鬥士遊戲,或遭受其他形式懲罰的人,被帶出來給人們看,而且不是在少數觀眾面前,而是在全世界面前。」這裡請注意保羅令人欽佩的堅定不移,他看到自己被上帝如此對待,卻沒有因此而崩潰或沮喪。因為他並沒有將自己被羞辱地帶到競技場上供人取樂歸咎於惡人的放縱,而是完全歸因於上帝的旨意。
第二句「給天使和世人看」,我認為是解釋性的,意思是——「我成了戲弄和奇觀,不僅對地上,也對天上。」這段經文通常被解釋為指魔鬼,因為將其歸於好天使似乎是荒謬的。然而,保羅並不是說所有目睹這場災難的人都對這樣的景象感到高興。他只是說,主如此安排他的命運,以至於他似乎被指定為整個世界提供娛樂。
10. 我們為基督的緣故成了愚拙的。這整個對比是反諷的,而且極其尖銳,因為哥林多人按肉體來說在各方面都幸福和尊貴,而同時他們卻看到他們的主人和父親遭受最低賤的羞辱和各種苦難,這是不合適和荒謬的。因為那些認為保羅以這種方式貶低自己,以便他可以認真地將他承認自己所缺乏的東西歸於哥林多人的人,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他後來補充的小句中得到反駁。因此,當他談到哥林多人是基督裡的智者、強者和尊貴者時,他是在反諷地讓步,好像他曾說過237——「你們渴望在福音的同時,保留智慧的讚譽238,而我除了在這個世界上成為愚拙的之外,無法傳講基督。現在,當我為了你們的緣故,甘願成為愚拙的,或被視為愚拙的時,請考慮你們希望被視為智者是否合理。這些事情如何協調——我這個曾是你們的老師的人,為了基督的緣故成了愚拙的,而你們卻仍然是智者!」這樣,這裡的「在基督裡是智者」並不是一個好的意思,因為他嘲笑哥林多人希望將基督和肉體的智慧混為一談,因為這是在努力結合直接相反的事物。
後面的條款也是如此——「你們是強壯的,」他說,「而且是尊貴的,也就是說,你們以世界的財富和資源為榮,你們無法忍受十字架的羞辱。同時,」"""我應該在你們的帳戶上,239 卑鄙可恥,並遭受許多軟弱,這合理嗎?現在,這抱怨帶來了更多的責備 240,因為即使在他們中間,他也是軟弱和卑鄙的。(哥林多後書 10:10。) 總之,他嘲笑他們在這方面的虛榮心,因為他們顛倒了事物的順序,那些作為兒子和追隨者的人渴望被視為尊貴和高尚,而他們的父親卻默默無聞,並且也遭受了世人所有的責備。
11. 直到此時。使徒在這裡描繪了他的處境,如同在一幅畫中,以便哥林多人可以從他的榜樣中學習,放下那種高傲的精神,並像他一樣,以溫順的精神擁抱基督的十字架。他在這方面表現出極大的技巧,因為在提及那些使他受人輕視的事情時,他清楚地證明瞭他對福音的推進所表現出的非凡忠誠和不懈熱情;另一方面,他默然責備他的競爭對手,他們雖然沒有提供這樣的證據,卻渴望獲得最高的尊重。這些話本身沒有模糊之處,只是我們必須注意這兩個分詞之間的區別——λοιδορουμενοι 和 βλασφημουμενοι (被辱罵和被誹謗)。由於 λοιδορια 意味著——那種更嚴厲的嘲諷,它不僅僅是輕微地觸碰一個人,而是尖銳地咬傷,並通過公開的侮辱來玷污他的品格,因此毫無疑問,λοιδορειν 意味著——用責備像刺一樣傷害一個人。241 我因此將其翻譯為——遭受辱罵。Βλασφημια 意味著更公開的責備,當一個人受到嚴厲和惡毒的誹謗時。242
12. 當他說他受迫害時忍受,並且為辱罵他的人禱告時,他暗示他不僅僅是藉著十字架被上帝折磨和貶低,而且還被賦予了一種自願貶低自己的性情。在這方面,他或許打擊了那些假使徒,他們是如此柔弱和嬌嫩,以至於連你們的小指頭都不能碰。在談到他們的勞動時,他補充說——用我們自己的手,以更充分地表達他工作的卑微 243——「我不僅僅是靠自己的勞動謀生,而且是靠卑微的勞動,用自己的手工作。」
13. 作為世人的咒詛。他使用了兩個詞,前一個詞指的是一個被公開咒詛的人,目的是為了潔淨一座城市,244 因為這樣的人,由於他們通過自己承受城市中所有的罪惡和滔天大罪來潔淨其餘的人,所以希臘人有時稱他們為 καθαρμοι,但更常用的是 καθάρματα。245 保羅在添加介詞 περὶ (周圍) 時,似乎考慮到了贖罪儀式本身,因為那些被咒詛的不幸之人被帶到街上遊行,以便他們可以帶走任何角落裡所有的邪惡 246,這樣潔淨就可以更徹底。複數形式似乎暗示他不僅僅指自己,也指他的同伴,他們同樣受到哥林多人的輕視。然而,沒有迫切的理由認為他所說的範圍超出了他自己。另一個詞——περίψημα (渣滓),指的是任何種類的碎屑或刮屑,以及用刷子清除的垃圾。247 至於這兩個詞,請查閱 Budaeus 的註釋。248
就我們眼前的這段經文的意義而言,保羅為了表達他極度的墮落,說他被全世界視為可憎之物,如同一個被分別出來贖罪的人,249 並且像污穢之物一樣,令所有人作嘔。同時,他並不是想藉著前一個比喻說他是為罪贖罪的犧牲品,而只是說,在恥辱和責備方面,他與那個被眾人咒罵的人沒有什麼不同。
14. 我寫這些話不是要叫你們羞愧。由於前面諷刺的例子非常尖銳,可能會激怒哥林多人的心,他現在藉著聲明他說這些話不是為了讓他們蒙羞,而是為了以父親般的愛來勸誡他們,從而消除這種不滿。確實,父親的管教的本質和傾向就是讓他的兒子感到羞愧;因為回歸正確心態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兒子因自己的過錯受到責備而開始感到的羞愧。因此,父親在用責備管教兒子時所追求的目標是讓他對自己感到不滿。我們看到保羅迄今所說的話的傾向是讓哥林多人為自己感到羞愧。不僅如此,我們稍後會發現他(哥林多前書 6:5)聲明他提及他們的過錯是為了讓他們開始感到羞愧。然而,在這裡,他只是想暗示,他的目的不是要羞辱他們,也不是要公開暴露他們的罪惡以責備他們。因為以友善的態度勸誡的人,會特別注意讓所有的羞愧都留在被勸誡的人身上,250 並以這種方式被掩埋。另一方面,惡意責備的人,會以一種將他暴露在眾人責備之下的方式,將羞辱加諸於他所責備其過錯的人身上。因此,保羅只是簡單地聲明,他所說的話,並不是出於責備的意圖,也不是為了傷害他們的聲譽,而是出於父親般的愛,勸誡他們他所看到的不足之處。
但是這次勸誡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讓那些被空洞觀念沖昏頭腦的哥林多人,能夠像他一樣,在十字架的卑微中誇耀,並且不再因為那些在上帝和天使眼中他理應受尊重的理由而輕視他——總之,是為了讓他們放下慣有的傲慢,更加重視基督在他身上留下的那些印記251(加拉太書 6:17),而不是假使徒們空洞而虛假的表現。教師們252應從中推斷,在責備時,他們必須始終保持適度,以免過度嚴厲地傷害人們的心靈,並且,按照俗語,他們必須在醋中加入蜂蜜或油——他們必須首先注意不要顯得在那些他們責備的人面前得意洋洋,或者從他們的羞辱中得到樂趣——不僅如此,他們必須努力讓人明白他們所追求的只是促進他們的福祉。因為如果教師253不以我所說的適度來調和他責備的尖銳,那麼他光靠叫喊又能有什麼好處呢?因此,如果我們渴望藉著糾正人們的過錯來做任何好事,我們必須清楚地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責備是出於友善的態度。
15. 因為你們縱有萬個。他稱自己為父親,現在他表明這個稱號特別屬於他,因為只有他在基督裡生了他們。然而,在這個比較中,他著眼於那些哥林多人對其畢恭畢敬的假使徒,以至於保羅在他們中間幾乎微不足道。因此,他告誡他們要考慮對父親應有的尊敬,以及對教師應有的尊敬 254 「你們尊敬那些新教師。對此我沒有異議,只要你們記住我是你們的父親,而他們只是教師。」現在,他藉由為自己主張權威,暗示他的情感與那些他們高度尊敬的人不同。「他們努力教導你們。就這樣吧。父親的愛、他的焦慮、他的依戀與教師的截然不同。如果他還暗示他之前批評過的信仰不完美呢?255 因為哥林多人雖然在驕傲上是巨人,但在信仰上卻是孩子,因此,他們被恰當地送去給教師教導 256。他也譴責那些教師荒謬而卑劣的制度,他們讓追隨者停留在最初的基礎知識上,目的是讓他們永遠受制於他們的權威。257
因為在基督裡,這就是為什麼他應該被視為哥林多教會的唯一父親——因為他生養了它。他在此用最恰當的詞語描述了屬靈的生養,他說他在基督裡生養了他們,基督是靈魂的唯一生命,並使福音成為形式上的原因。258 那麼,讓我們觀察,當我們被嫁接到基督裡時,我們在上帝眼中才是真正被生養的,因為離開基督,就只有死亡,而這是藉由福音實現的,因為,雖然我們本性是血肉和草,但上帝的話語,正如彼得(彼得前書 1:24, 25)從以賽亞書(以賽亞書 40:6, 7, 8)教導的那樣,是那不朽的種子,藉此我們被更新以獲得永生。拿走福音,我們在上帝眼中都將被咒詛和死亡。那生養我們的話語,後來也成為滋養我們的奶水,它也是堅實的食物,永遠支持我們。259
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既然每天都有新的兒子在教會中為上帝而生,為什麼保羅說那些繼承他的人不是父親呢?」答案很簡單——他這裡說的是教會的開端。因為儘管許多人是藉由其他人的事工而生養的,但保羅的這份榮譽仍然未受影響——他建立了哥林多教會。如果有人再次問:「難道所有的牧師都不應該被視為父親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保羅剝奪了所有其他人這個稱號,而獨佔它呢?」我回答說:「他這裡是在比較而言。」因此,無論這個父親的稱號在其他方面如何適用於他們,但在保羅方面,他們只是教師。我們還必須記住我剛才提到的一點,他不是在談論所有人(因為對於那些像他自己一樣的人,例如亞波羅、西拉和提摩太,他們除了促進基督的國度之外別無他求,他不會反對他們被這樣稱呼,並獲得最高的榮譽),而是在責備那些因錯誤的野心而將屬於他人的榮耀轉移到自己身上的人。屬於這類人的是那些搶奪保羅應得榮譽的人,以便用他的戰利品來裝飾自己。
而且,確實,今天普世教會的狀況與當時哥林多教會的狀況相同。因為有多少人以父親般的,也就是無私的愛來愛教會,並努力促進他們的福祉呢!同時,有非常多的教師,他們像雇工一樣提供服務,以一種彷彿只是履行臨時職責的方式,同時卻讓人民順從和敬佩。260 同時,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很多教師,他們至少能做好事,那也是好的,在某種程度上透過教導,並且不因錯誤教義的腐蝕而毀壞教會。就我而言,當我抱怨教師眾多時,我並非指天主教神父(因為我不會給予他們那樣的榮譽,將他們算在其中),而是指那些在教義上與我們一致,卻忙於處理自己的事務而非基督事務的人。我們都希望被視為父親,並要求他人像兒子一樣順從,但哪裡能找到一個行為舉止能證明他是父親的人呢?261
還有一個更困難的問題:既然基督禁止我們在地上稱任何人為父,因為我們在天上有一個父(馬太福音 23:9),保羅又怎敢自稱父親呢?我回答說,嚴格來說,唯有上帝是父,不僅是我們靈魂的父,也是我們肉體的父。然而,就身體而言,他將其父名的榮譽傳達給那些他賜予後代的人,而就靈魂而言,他獨自保留了父親的權利和稱號,我承認,因此,他被特別稱為靈魂之父,並與地上的父親區分開來,正如使徒在希伯來書 12:9 中所說。然而,儘管唯有他憑藉自己的影響力生養靈魂,並使他們重生和活過來,但他為此目的使用了他僕人的事工,因此,他們因這事工而被稱為父親並無害處,因為這絲毫不會損害上帝的榮譽。正如我所說,這話語是屬靈的種子。唯有上帝藉著它憑藉自己的影響力使我們的靈魂重生,但同時,他並不排除傳道人的努力。因此,如果你仔細思考上帝獨自成就了什麼,以及他設計由傳道人成就了什麼,你就會很容易理解在什麼意義上唯有他配得上父親的稱號,以及在不侵犯他權利的情況下,這個稱號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他的傳道人。
4:16 所以,我求你們效法我。
4:17 因此我已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裡去。他在主裡面,是我所親愛、有忠心的兒子。他必提醒你們,記念我在基督裡怎樣行事,在各處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
4:18 有些人自高自大,以為我不到你們那裡去;
4:19 然而,主若許我,我必快到你們那裡去,並且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語,乃是他們的權能。
4:20 因為 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
4:21 你們願意怎麼樣呢?是願意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
16. 我勸你們。他現在也用自己的話表達了他對他們的父愛勸告的要求——作為他的兒子,他們不應背離他們的父親。因為還有什麼比兒子們努力盡可能像他們的父親更合理的呢?262 同時,他在勸告他們時,以懇求而非命令的方式,放棄了自己的一些權利。但他希望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效法他,他在別處表明,當他補充說,正如他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 11:1)。這個限制必須始終遵守,這樣我們才不會追隨任何人,除非他引導我們歸向基督。我們知道他這裡處理的是什麼。哥林多人不僅迴避十字架的卑微,而且還輕視他們的父親,因為他忘記了世俗的榮耀,反而為基督的責備而榮耀;他們認為自己和別人在肉體上沒有什麼可鄙的,是幸運的。因此,他勸告他們效法他的榜樣,獻身於基督的服事,以便耐心忍受一切。
17. 為此。意思是:「為了讓你們知道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是否值得效法,請聽提摩太要說的話,他將準備好成為這些事情的忠實見證人。現在,有兩件事能確保一個人的證詞可信——對他所敘述的事情的瞭解,以及忠實——他讓他們知道提摩太同時具備這兩點。因為他稱提摩太為他親愛的兒子,暗示他與提摩太關係密切,瞭解他的一切事務;而且,他稱提摩太為在主裡忠實的人。他還給提摩太兩項任務——首先,提醒哥林多人那些他們本應自己記住的事情,他在此默然責備他們;其次,向他們證明,他在每個地方的教導方式是多麼一致和穩定。現在,很可能他曾受到假使徒的誹謗,好像他對哥林林人比對其他人擁有更大的權威,或者好像他在其他地方的行為方式非常不同;因為他希望這件事得到證明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因此,一個謹慎的傳道人應當如此規範他的程式,並遵守這樣的教導方法,以免受到這樣的反對,但他應當準備好像保羅一樣在同樣的基礎上回答。
18. 好像我不會來你們這裡。這是假使徒的習慣——利用好人的缺席,以便毫無阻礙地得意洋洋、自吹自擂。因此,保羅為了責備他們不正常的良心,並壓制他們的傲慢,告訴他們,他們無法忍受他的存在。的確,有時惡人會抓住侮辱的機會,公然以鐵石心腸對抗基督的僕人,但他們從不真誠地進行平等的戰鬥,263 相反,他們通過陰險的詭計暴露出他們缺乏信心。
19. 但我很快就會來。他說:「他們在我不在的時候趾高氣揚是錯誤的,好像這會持續很久一樣,因為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他們的信心是多麼徒勞。」然而,他並不是要恐嚇他們,好像他一到就會對他們發出雷霆之怒,而是壓迫和重壓他們的良心,因為無論他們如何掩飾,他們都知道他擁有神聖的影響力。
「如果主願意」這句話暗示,我們不應該向他人承諾任何關於未來的事情,也不應該自己決定,"""只要主允許,我們就這樣做。因此,雅各合理地嘲笑人類的魯莽(雅各書 4:15),他們計劃十年後要做什麼,而他們甚至連活一個小時都沒有保障。的確,我們並非必須不斷地使用這種表達方式,但更好的方法是小心翼翼地習慣它們,以便我們能夠不時地在這種考慮中鍛鍊我們的思想——我們所有的計劃都必須服從上帝的旨意。
我將不知道那言語。你必須明白,言語是指那些假使徒自鳴得意地喋喋不休,因為他們擅長一種巧妙而優雅的言語,而他們卻缺乏聖靈的熱情和功效。他所說的「能力」是指那些認真傳講主話語的人所具備的屬靈功效。264 因此,其含義是:「我將看看他們是否有那麼多自大的理由;我不會僅憑他們外表的誇誇其談來判斷他們,他們將其視為他們榮耀的總和265,並以此為自己爭取一切榮譽。如果他們想從我這裡獲得任何榮譽,他們必須拿出那種區分基督真僕人與僅僅是假冒者的能力:否則我將鄙視他們,以及他們所有的表演。因此,他們相信自己的口才毫無用處,因為我將其視為不過是煙霧。」
20.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正如主用他的話語,如同用權杖一樣,治理教會,福音的傳播常被稱為神的國。因此,在這裡,我們應當將神的國理解為一切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並為此目的而設立的事物——使神在我們中間掌權。他說這個國度不在乎言語,因為一個人能言善辯,卻只有空洞的響聲,這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啊。266 那麼,讓我們知道,僅僅外表的優雅和教導的技巧,就像一個優雅而美麗的身體,而保羅這裡所說的能力,就像靈魂。我們已經看到,福音的傳講本質上是如此,它內在充滿了一種堅實的威嚴。這種威嚴體現在,當一個傳道人努力藉著能力而不是言語——也就是說,當他不相信自己的智力或口才,而是裝備著屬靈的武器,包括維護主榮耀的熱情——渴望建立基督的國度——渴望造就——敬畏主——不屈不撓的堅定——純潔的良心,以及其他必要的恩賜時,他勤奮地投入到主的工作中。沒有這個,傳道就是死的,沒有力量,無論它裝飾得多麼美麗。因此,他在第二封書信中說,在基督裡,除了新造的人,別無他物(哥林多後書 5:17)——這句話的目的是一樣的。因為他希望我們不要停留在外表的偽裝上,而要單單依靠聖靈內在的能力。
然而,他這些話語在抑制假使徒的野心時,也同時責備哥林多人判斷錯誤,以基督僕人優點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來衡量他們。這裡有一句非凡的陳述,對我們來說,其適用性不亞於對他們。至於我們的福音,我們引以為傲的267,在大多數人身上,除了口舌之外,它在哪裡呢?新生命的氣息在哪裡?屬靈的功效在哪裡?這不僅僅發生在普通人身上。268 相反,有多少人,在努力從福音中獲得恩惠和讚譽時,彷彿它是一種世俗的學問,除了優雅和精緻的言辭之外,別無他求!"""我不贊成將「權柄」一詞僅限於神蹟,因為從對比中我們很容易看出它具有更廣泛的含義。
21. 你們願意怎麼樣呢?將書信劃分為章節的人,應該將此作為第五章的開頭。因為他迄今為止一直在責備哥林多人的愚蠢驕傲、虛妄自信,以及他們因野心而扭曲和敗壞的判斷力,他現在提到他們所感染的惡習,並因此他們應該感到羞恥——「你們自高自大,好像你們之間一切都處於最佳狀態,但如果你們能羞愧地、嘆息著承認你們處境的不幸,那會更好,因為如果你們堅持下去,我將不得不放下溫和,對你們施以父親般的嚴厲。」然而,這種威脅中還有更多的強調,他給予他們選擇的自由,因為他聲明他是否會表現得和藹可親,並不取決於他自己,而是他們自己的過錯,導致他不得不使用嚴厲。他說:「由你們來選擇你們希望我以何種態度對待你們。至於我,我準備好溫和,但如果你們像迄今為止那樣繼續下去,我將不得不拿起杖。」他因此採取了更高的立場,在聲稱對他們擁有父親般的權威之後,因為如果沒有先通過他所說的話開闢道路,並讓他們準備好產生恐懼,那麼一開始就發出這種威脅將是荒謬的。
他所說的「杖」是指牧師應該用來糾正他的人民的過錯的嚴厲。他將此與愛和溫柔的靈魂對比——並非父親憎恨他所懲罰的兒子,因為相反地,懲罰源於愛,而是因為他以悲傷的表情和嚴厲的言語,看起來好像他對他的兒子生氣。更清楚地說——總之,一個父親,無論他表現出何種表情,總是懷著愛意看待他的兒子,但當他愉快而充滿愛意地教導他時,他會表現出這種愛意;但另一方面,當他對兒子的過錯感到不滿,以相當嚴厲的言辭,甚至用杖懲罰他時,他就會表現出一個發怒的人的樣子。因此,當施加嚴厲的紀律時,愛似乎並不明顯,保羅在這裡將愛與溫柔的靈魂結合起來,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有些人將「杖」一詞理解為逐出教會——但就我而言,儘管我承認逐出教會是保羅威脅哥林多人的嚴厲的一部分,但我同時將其擴展得更遠,以包括所有更嚴厲的責備。
在此觀察一個好牧師應該遵守的系統;因為他應該自願傾向於溫和,目的是引導人歸向基督,而不是驅趕。這種溫和,只要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都應該保持,除非被迫,否則絕不訴諸苦澀。另一方面,當有需要時,他絕不能吝惜杖(箴言 13:24),因為對於那些易於教導和順從的人,應該溫和對待,而對於那些頑固和不服從的人,則需要使用嚴厲。我們也看到,上帝的話語不僅包含教義,還包含嚴厲的責備,以便為牧師提供一根杖。因為由於人們的頑固,那些天性最溫和的牧師常常被迫戴上,可以說,另一副面孔,並以嚴厲和嚴格的方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