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後書 2

 



2:1 弟兄們,論到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和我們到他那裡聚集,

2:2 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現在:或譯就)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


1 我現在懇求你們,憑著主的降臨。這確實可以讀作,正如我在邊註中指出的,關於主的降臨,但最好將其視為一種誠摯的懇求,取自手頭的主題,就像在哥林多前書15:31中一樣,當他論述復活的盼望時,他憑著信徒所盼望的榮耀起誓。當他憑著基督的降臨來懇求信徒時,這就更有力量了,不要輕率地想像他的日子近了,因為他同時告誡我們,不要不懷敬畏和清醒地思考這件事。因為習慣上是憑著我們所敬畏的事物來懇求的。因此,其意義是:「既然你們高度重視基督的降臨,那時他將把我們聚集到他自己那裡,並真正完善我們目前僅憑信心部分珍視的身體合一,所以我懇切地憑著他的降臨懇求你們,不要過於輕信,如果有人以任何藉口聲稱他的日子近了。」


由於他在前一封書信中在某種程度上提到了復活,一些反覆無常和狂熱的人可能藉此機會標出了一個近在眼前且固定的日子。因為這種錯誤不太可能在帖撒羅尼迦人中更早地產生。因為提摩太從那裡回來後,向保羅報告了他們的全部情況,作為一個謹慎而有經驗的人,他沒有遺漏任何重要的事情。現在,如果保羅收到了通知,他就不可能對如此重要的事情保持沉默。因此,我認為,當保羅的書信被讀過,其中包含了對復活的生動看法時,一些傾向於放縱好奇心的人不合時宜地對其時間進行了哲學思考。然而,這完全是一種毀滅性的幻想,636正如後來傳播的其他同類事物一樣,撒旦在其中不乏詭計。因為當任何一天被說成是近在眼前時,如果它不迅速到來,人類天生就不耐煩於更長的延遲,他們的精神就會開始萎靡不振,而這種萎靡不振很快就會隨之而來的是絕望。


因此,這是撒旦的詭計:由於他不能公開推翻復活的盼望,以便秘密地破壞它,就像地下挖坑一樣,他承諾復活的日子將近,很快就會到來。後來,他也不斷地策劃各種事情,目的是一點一點地抹去人們心中對復活的信仰,因為他不能公開根除它。確實,說我們得救的日子已經確定是一件聽起來很有道理的事情,因此它得到了大眾的讚揚,正如我們看到拉克坦提烏斯和古代千禧年派的夢想給人帶來了很大的樂趣,然而它們除了推翻復活的盼望之外,沒有其他目的。這不是拉克坦提烏斯的目的,而是撒旦,根據他的詭計,扭曲了他的好奇心,以及那些像他一樣的人的好奇心,以至於在宗教中沒有留下任何明確或固定的東西,即使在今天,他也不斷地使用同樣的手段。我們現在看到保羅的告誡是多麼必要,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所有宗教都會在帖撒羅尼迦人中以華麗的藉口被推翻。


2 不致於動搖你們的心志。他使用「心志」一詞來表示建立在健全教義上的堅定信仰。現在,藉著他所拒絕的那個幻想,他們會被帶走,彷彿進入狂喜。他也提到了三種欺騙,他們必須對此保持警惕——靈、言語和偽造的書信。他用「靈」一詞指稱假冒的預言,而且這種說話方式在虔誠的人中似乎很普遍,所以他們將「靈」一詞應用於預言,以示尊敬。因為,為了使預言具有應有的權威,我們必須仰望神的靈,而不是人。但魔鬼慣於將自己變裝成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 11:14),冒名頂替者竊取了這個稱號,以便欺騙單純的人。然而,儘管保羅可以剝去他們的偽裝,他卻寧願以讓步的方式這樣說,彷彿他是在說:「無論他們如何假裝擁有啟示的靈,都不要相信他們。」約翰也同樣說:


「要試驗那些靈,看他們是否出於神。」(約翰一書 4:1)


在我看來,言語包括各種教義,而假教師則堅持以理由、猜測或其他藉口行事。他所補充的關於書信的內容,證明了這種厚顏無恥是古老的——即假冒他人的名字。 因此,神對我們的憐憫更加奇妙,因為儘管保羅的名字在偽造的著作中被錯誤地使用,他的著作卻仍然完整地保存至今。這無疑不可能偶然發生,也不可能是單純的人類努力的結果,如果神自己沒有用他的能力抑制撒旦和他的所有僕役。


彷彿基督的日子近了。這似乎與聖經中許多經文相悖,其中聖靈宣告那日子近了。但解決辦法很簡單,因為對於神來說,那日子是近的,在祂那裡,一日如千年。(彼得後書 3:8)同時,主希望我們不斷地等候祂,但不要將祂限制在某個特定的時間。


祂說,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馬太福音 24:32)


另一方面,保羅所揭露的那些假先知,本應讓人的心懸而未決,卻命令他們確信祂的迅速降臨,這樣他們就不會因延遲的厭煩而疲憊不堪。


2:3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

2:4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 神的殿裡,自稱是 神。


3 沒有人能欺騙你。為了不讓他們毫無根據地期望救贖的喜樂之日如此快地到來,他向他們提出了一個關於教會未來分散的憂鬱預言。這段論述與基督在門徒面前所說的完全一致,當時他們曾問他關於世界末日的事。因為他勸告他們要為忍受艱難的衝突做好準備,(馬太福音 24:6),在他論述了最嚴重且前所未聞的災難,這些災難將使地球幾乎變成一片荒漠之後,他補充說,末日還沒有到來,這些事情只是痛苦的開始。同樣地,保羅宣告信徒必須長期爭戰,才能獲得勝利。


然而,我們這裡有一個非凡的段落,而且是極其值得注意的。這是一個嚴重而危險的誘惑,即使是最堅定的人也可能動搖,使他們失去立足之地——看到教會,經過如此多的勞苦,逐漸而艱難地建立到相當的規模,卻突然倒塌,彷彿被暴風雨摧毀。因此,保羅預先堅固了帖撒羅尼迦人以及所有虔誠者的心靈,以便當教會處於分散狀態時,他們不至於驚慌失措,彷彿這是一件新奇且出乎意料的事情。


然而,由於解經家們對這段經文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們首先必須努力確定保羅的真正含義。他說基督的日子不會到來,直到世界陷入背道,敵基督的統治在教會中站穩腳跟;至於有些人對這段經文的解釋,認為是指羅馬帝國的衰落,那太愚蠢了,不需要冗長的駁斥。我也很驚訝,許多在其他方面學識淵博且敏銳的作家,在如此簡單的事情上犯了錯誤,如果不是因為一個人犯了錯誤,其他人就會不加思索地蜂擁而至。因此,保羅使用「背道」一詞的意思是——背叛性地離棄上帝,而且不是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而是會廣泛傳播到大量人群中的背道。因為當提到背道而沒有添加任何內容時,它不能僅限於少數人。現在,除了那些以前曾宣稱信奉基督和福音的人之外,沒有人可以被稱為背道者。因此,保羅預言了可見教會的某種普遍叛變。「教會必須被淪為醜陋而可怕的廢墟狀態,然後才能實現其完全的復興。」


從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保羅的這個預言是多麼有用,因為它可能看起來不像上帝的建築,如果它突然被推翻,並長期處於廢墟之中,如果保羅沒有早就暗示會是這樣的話。不僅如此,今天許多人,當他們自己思考教會長期分散的情況時,開始動搖,彷彿這不是由上帝的旨意所規定的。羅馬天主教徒也以此為藉口,為他們偶像的暴政辯護——認為基督不可能拋棄他的新娘。然而,軟弱的人在這裡有所依據,當他們得知他們在教會中看到的不雅狀況早已被預言時;另一方面,羅馬天主教徒的厚顏無恥也公開暴露,因為保羅宣告,當世界被置於基督的權柄之下時,叛變就會到來。現在,我們將很快看到,為什麼主允許教會,或者至少是看起來像教會的,以如此可恥的方式墮落。


已經顯露。關於尼祿的傳說不過是老婦人的寓言罷了。他被從世上帶走,註定會再次回來,以其暴政騷擾教會;然而,古人的思想被迷惑了,他們想像尼祿會是敵基督。641 然而,保羅所說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國度,這個國度將被撒旦佔據,以便牠在上帝的殿中設立可憎的座位——我們看到這在教皇制度中實現了。誠然,叛亂已經蔓延得更廣,因為穆罕默德作為一個叛教者,將他的追隨者土耳其人從基督那裡帶走。所有異教徒都以其宗派破壞了教會的合一,因此,從基督那裡叛離的人數也相應地增加了。


然而,保羅在警告會有這樣的分散,以致大部分人會背叛基督之後,又補充了一些更嚴重的內容——會出現這樣的混亂,以致撒旦的代理人會在教會中掌握最高權力,並在那裡取代上帝的位置。現在他以一個人的名義描述了那個可憎的統治,因為它只是一個統治,儘管一個接一個地繼承。我的讀者現在明白,從一開始就使教會減少的所有宗派,都是叛亂的許多溪流,它們開始將水從正確的河道中引走,但穆罕默德的宗派就像水的猛烈爆發,以其暴力帶走了大約一半的教會。此外,敵基督還會用他的毒藥感染其餘的部分。因此,我們親眼看到,保羅這個值得紀念的預言已經被事件證實了。


在我提出的解釋中,沒有任何牽強附會之處。那個時代的信徒們夢想著,在經歷了短暫的苦難之後,他們會被帶到天堂。然而,保羅卻預言,在他們被外敵騷擾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將會從國內的敵人那裡遭受更多的苦難,因為許多聲稱效忠基督的人會被捲入卑鄙的背叛,而且上帝的殿本身也會被褻瀆的暴政所玷污,以致基督最大的敵人會在那里行使統治權。「啟示」一詞在這裡表示暴政的明顯佔有,好像保羅說基督的日子不會到來,直到這個暴君公開顯現自己,並且,可以說,蓄意推翻了教會的整個秩序。


4 一個敵對者,並且高舉自己。罪惡之人,滅亡之子——這兩個稱號首先暗示了混亂將會多麼可怕,以免其不雅之處使軟弱的心靈氣餒;此外,它們旨在激發虔誠者的憎惡感,以免他們與他人一同墮落。然而,保羅現在彷彿在一幅畫中,描繪了敵基督的驚人肖像;因為從這些話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的國度的性質,以及它包含哪些事物。因為,當他稱他為敵對者,當他說他會為自己聲稱屬於上帝的事物,以致他在殿中被當作上帝來崇拜時,他將他的國度直接置於基督的國度對立面。因此,正如基督的國度是屬靈的,所以這種暴政必須作用於靈魂,才能與基督的國度競爭。我們還會發現他後來將欺騙的力量歸因於他,藉助邪惡的教義和虛假的奇蹟。因此,如果你想認識敵基督,你必須將他視為與基督截然對立的。


在我翻譯的「一切稱為神的事物」中,希臘語中更普遍接受的讀法是「每一個被稱為神的人」。然而,從古老的譯本和一些希臘語註釋中,可以推斷出保羅的話語可能被篡改了。這個錯誤,也"""一個字母的錯誤很容易發生,特別是當字母的形狀非常相似時;因為,當寫著πᾶν τὸ(一切)時,一些抄寫員或過於大膽的讀者將其改為πάντα(每一個人)。然而,這種差異對意義來說並不那麼重要,因為保羅無疑是指敵基督會將那些只屬於上帝的事物據為己有,以至於他會將自己抬高到超越所有神聖主張的地位,使所有宗教和對上帝的所有崇拜都臣服於他腳下。因此,這個表達「一切被視為上帝的」等同於「一切被視為神性的」,而σέβασμα,即對上帝應有的崇敬所在。


然而,這裡所討論的不是上帝本身的名號,而是祂的威嚴和崇拜,以及總體而言,祂為自己所主張的一切。「真正的宗教是只崇拜真神的那種;那,滅亡之子會將其轉移給自己。」現在,任何從聖經中學到哪些事物更特別屬於上帝的人,並且另一方面,觀察教皇為自己主張了什麼——即使他只是一個十歲的男孩——在辨認敵基督方面也不會有太大困難。聖經宣告上帝是唯一的立法者(雅各書 4:12),祂能拯救也能毀滅;唯一的君王,其職責是藉著祂的話語治理靈魂。它將祂描繪為所有神聖儀式的創始者; 它教導說,公義和救恩只能從基督那裡尋求;同時,它也指明了方式和方法。這些事情中沒有一件是教皇不聲稱在他的權威之下的。他誇耀說,他有權用他認為好的法律約束良心,並使他們遭受永恆的懲罰。至於聖禮,他要麼根據自己的意願設立新的,645 要麼他腐蝕和扭曲那些由基督設立的——甚至完全廢除它們,以便用他發明的褻瀆行為646取而代之。他設計了與福音教義完全相悖的救贖方法;總之,他不猶豫隨心所欲地改變整個宗教。請問,如果教皇不這樣做,一個人如何能將自己抬高到一切被視為上帝之上的地位呢?當他這樣剝奪上帝的榮耀時,他只給上帝留下了一個空洞的神性稱號,647 而將祂的全部權力轉移給了自己。這就是保羅稍後補充的,滅亡之子會將自己顯為上帝。因為,如前所述,他並不堅持「上帝」這個簡單的詞,而是暗示敵基督的驕傲648會如此之大,以至於他會將自己抬高到僕人的數量和等級之上,登上上帝的審判寶座,649 不以人的權威,而是以神的權威統治。因為我們知道,任何被抬高到上帝位置上的東西都是偶像,即使它不帶有上帝的名號。


在上帝的殿中。僅憑這一個詞,就足以駁斥那些錯誤,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人,他們認為教皇是基督的代表,理由是他在教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無論他如何行事;因為保羅將敵基督安置在別無他處,正是在上帝的聖所中。因為這不是一個外來的敵人,而是一個內部的敵人,他以基督的名義反對基督。但有人問,教會如何被描繪成如此多迷信的巢穴,而它卻註定是真理的柱石呢?(提摩太前書 3:15。)我回答說,它之所以被這樣描繪,不是因為它保留了教會的所有特質,而是因為它還保留了一些特質。因此,我承認教皇統治的地方是上帝的殿,但同時也被無數的褻瀆行為所玷污。"""


2:5 我還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曾把這些事告訴你們,你們不記得嗎?

2:6 現在你們也知道,那攔阻他的是甚麼,是叫他到了的時候才可以顯露。

2:7 因為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的,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

2:8 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


5 你們不記得嗎?這給教義增添了不小的份量,因為他們以前從保羅口中聽過,這樣他們就不會認為這是他臨時編造的。而且,由於他早已就敵基督的統治和即將降臨教會的毀滅向他們發出警告,當時還沒有人對這些事情提出疑問,他毫無疑問地認為這教義特別有用。而且,毫無疑問,事實確實如此。他所說的那些人註定會看到許多困擾他們的事情;當後代看到許多自稱信奉基督信仰的人背離虔誠,彷彿被牛虻,或者更確切地說,被狂怒所激怒, 他們除了動搖之外還能做什麼呢?然而,這就像一道銅牆鐵壁  —  事情是上帝如此安排的,因為人類的忘恩負義 653 值得這樣的報應。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影響他們永恆救贖的事情上是多麼健忘。我們還必須觀察保羅的溫和;因為他本可以勃然大怒, 但他只是溫和地責備他們;因為以一種父親的方式責備他們,告訴他們,他們讓如此重要和有用的事情的健忘悄悄地潛入他們的心中。


6. 現在是什麼阻礙著 Τὸ κατέχον 在這裡的意思是障礙或延遲的原因。金口約翰認為這只能理解為指聖靈或羅馬帝國,他更傾向於後者。他提出了一個合理的理由——因為保羅不會用隱晦的詞語談論聖靈, 但在談論羅馬帝國時,他希望避免引起不愉快的感覺。他還說明了羅馬帝國的狀況為何會延遲敵基督的顯現——就像巴比倫的君主制被波斯人和米底人推翻,馬其頓人征服波斯人後再次佔據君主制,馬其頓人最終被羅馬人征服一樣,敵基督為自己奪取了羅馬帝國空缺的最高權力。這些事情沒有一件不是後來被實際發生所證實的。因此,金口約翰在歷史方面說的是實話。然而,我認為保羅的意圖與此不同——福音的教義需要傳播到各處,直到幾乎整個世界都被證明是頑固和蓄意惡意的。因為毫無疑問,帖撒羅尼迦人從保羅口中聽說過這個障礙,無論它是什麼樣的,因為他提醒他們他以前在他們面前教導過的事情。


我的讀者現在可以考慮哪一個更可能——要麼保羅宣稱福音的光必須在上帝如此放任撒旦之前傳遍地球的各個角落,要麼羅馬帝國的力量阻礙了敵基督的興起,因為他只能闖入一個空缺的領地。我至少似乎聽到保羅談論外邦人的普遍呼召——上帝的恩典必須提供給所有人——基督必須用他的福音照亮整個世界,以便人類的不虔誠可以更充分地得到證明和展示。因此,這就是延遲,直到福音的傳播完成,因為首先是恩典的救贖邀請。 因此他補充說,在他那個時代,因為恩典被拒絕後,報應就成熟了。


7. 不法的奧秘。這與啟示相對;因為撒旦尚未積聚足夠的力量,以至於敵基督可以公開壓迫教會,他說他正在秘密地、隱蔽地 進行他將在他自己的時代公開做的事情。他當時因此秘密地奠定基礎,他日後將在此基礎上建立宏偉的建築,這也確實發生了。這更充分地證實了我已經說過的,敵基督這個詞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王國,它會延續許多世代。約翰也以同樣的意義說,敵基督將會來臨,但在他那個時代已經有許多敵基督了。(約翰一書 2:18。) 因為他告誡當時活著的人要提防那致命的瘟疫,那瘟疫當時正以各種形式萌芽。因為當時有各種教派興起,它們就像是那不幸的雜草的種子,幾乎扼殺並摧毀了上帝所有的耕作。 但儘管保羅傳達了秘密運作的觀念,但他卻使用了「奧秘」這個詞而不是其他詞,暗示著救贖的奧秘,他在其他地方也談到過(歌羅西書 1:26),因為他仔細強調了上帝之子與這滅亡之子之間相互排斥的鬥爭。


現在只是抑制。當他對一個人做出這兩項陳述時——他將暫時掌權,並且他將很快被除掉,我毫不懷疑他指的是敵基督;而「抑制」這個分詞必須以將來時態來解釋。 因為在我看來,他加上這一點是為了安慰信徒——敵基督的統治將是暫時的,它的界限已由上帝指定;因為信徒可能會反駁——「如果撒旦現在正在醞釀一個他將永遠行使的暴政,那麼傳福音有什麼用呢?」他因此勸告要忍耐,因為上帝只會暫時苦待他的教會,以便有一天能給予它拯救;另一方面,基督統治的永恆性必須加以考慮,以便信徒可以在其中安息。


8 然後將會顯現——也就是說,當那個障礙(τὸ κατέχον)被移除時;因為他並沒有指出顯現的時間是在那個現在掌權的人被除掉的時候,而是著眼於他之前所說的。因為他曾說過,敵基督公開佔據王國的道路上存在一些障礙。他後來補充說,他已經在醞釀一項秘密的不虔誠工作。第三,他穿插了安慰,理由是這種暴政將會結束。 他現在再次重複,那個 仍然隱藏的人,將會在他的時候顯現;而重複的目的是——信徒們,雖然裝備了屬靈的盔甲,但仍然可以在基督之下奮力戰鬥, 而不讓自己被淹沒,儘管不虔誠的洪水會如此氾濫。


主所滅。他曾預言敵基督統治的毀滅;他現在指出他毀滅的方式——他將被主的話語化為烏有。然而,不確定他是否指的是基督的最後顯現,當他將作為審判者從天上顯現時。這些話語確實似乎有這個意思,但保羅並不是說基督會在一個瞬間完成這一切。因此,我們必須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當萬物復興的最終日子到來時,敵基督將會完全且在各方面被毀滅。然而,保羅暗示,基督在此期間,將藉著他在降臨之前發出的光芒,驅散敵基督將統治的黑暗,就像太陽在我們看到它之前,藉著發出光芒驅散夜晚的黑暗一樣。


因此,這話語的勝利將會在這個世界上顯現出來,因為他口中的氣息僅僅意味著話語,就像以賽亞書 11:4 中所說的那樣,保羅似乎也暗示了這段經文。"""先知以同樣的意義,拿起他口中的權杖,和他嘴唇的氣息,他也用這些武器裝備基督,使他能擊敗他的敵人。這是對真實而健全教義的顯著讚揚——它被描述為足以終結所有不敬虔,並註定會不斷勝利,對抗撒旦的所有陰謀;就像稍後,它的宣告被稱為基督降臨我們。


當保羅補充說,他降臨的光輝時,他暗示基督同在的光將吞噬敵基督的黑暗。同時,他間接暗示,敵基督將被允許統治一段時間,當基督以某種方式撤退時,就像通常發生的那樣,每當他出現時我們卻背棄他。毫無疑問,那是基督悲傷的離去 ,當他從人們那裡奪走他的光時,這光被不當和不配地接受了 ,與接下來的內容一致。同時保羅教導,僅憑他的同在,所有上帝的選民都將得到充分的安全,對抗撒旦的所有詭計。"""


2:9 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

2:10 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

2:11 故此, 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

2:12 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


9 他藉著與此相反的論證來證實他所說的。因為敵基督若非藉著撒旦的欺騙就無法站立,所以一旦基督顯現,他就必然會消失。總之,他只在黑暗中掌權,白晝的黎明會驅散並熄滅他統治的濃重黑暗。我們現在明白了保羅的意圖,因為他想說,基督要摧毀敵基督的暴政毫不費力,那暴政除了撒旦的資源外,沒有任何支持。然而,與此同時,他指出了那個惡者可以被區分的標誌。因為在談到撒旦的作為或效力之後,他特別指出,當他說,在異象和虛假的奇蹟中,以及在一切欺騙中。而且確實,為了使這與基督的國度對立,它必須部分地由錯誤的教義和謬誤組成,部分地由假冒的奇蹟組成。因為基督的國度由真理的教義和聖靈的能力組成。因此,撒旦為了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對抗基督,戴上了基督的面具,同時他卻選擇了可以直接對抗基督的武器。基督藉著他福音的教義,在永生中啟迪我們的心靈;敵基督在撒旦的教導下受訓,藉著邪惡的教義,使惡人陷入毀滅; 基督為救恩發出他聖靈的能力,並藉著奇蹟印證他的福音;那敵對者, 藉著撒旦的效力,使我們與聖靈疏遠,並藉著他的巫術使可憐的人們673 在錯誤中得到證實。


他稱之為虛假的奇蹟,不僅僅是指那些狡猾的人為了欺騙單純的人而虛假和欺騙性地策劃的奇蹟——這種欺騙在所有教皇制中比比皆是,因為它們是他之前提到過的力量的一部分;而是將虛假理解為,撒旦將原本是上帝的作為引向相反的目的,並濫用奇蹟以遮蔽上帝的榮耀。674 然而,與此同時,毫無疑問,他藉著巫術進行欺騙——我們在法老的術士身上就有一個例子。(出埃及記 7:11。)


10 在那些滅亡的人中。他限制了撒旦的能力,使其無法傷害上帝的選民,正如基督也使他們免於這種危險一樣。(馬太福音 24:24。)由此可見,敵基督若非得到上帝的允許,就沒有如此大的權力。現在,這種安慰是必要的。因為所有虔誠的人,若非如此,就必然會被恐懼所壓倒,如果他們看到一條貫穿他們必須經過的整個道路的深淵。因此,保羅無論多麼希望他們處於焦慮狀態,以便他們保持警惕,以免因過度粗心而跌倒,甚至自取滅亡,他仍然要他們懷抱美好的希望,因為撒旦的能力受到約束,他無法使除了惡人之外的任何人陷入毀滅。


因為他們不接受愛。為了不讓惡人抱怨他們無辜滅亡, 以及他們被定為死亡是出於上帝的殘酷,而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保羅說明了上帝如此嚴厲的報復臨到他們是基於什麼充分的理由——因為他們沒有以應有的心態接受呈現在他們面前的真理,甚至更甚,他們自願拒絕了救恩。由此更清楚地表明了我已經說過的——在上帝允許撒旦如此多的權力之前,福音需要向世界傳播,因為如果不是因為人類極度的忘恩負義激怒了他,他絕不會允許他的殿如此卑鄙地被褻瀆。 簡而言之,保羅宣稱敵基督將是上帝對那些人的公義報復的執行者,他們"""被召喚得救的人,卻拒絕了福音,寧願將心思用於不虔誠和錯誤。因此,教皇派現在沒有理由反對說,基督如此拋棄他的教會與他的仁慈不符。因為儘管敵基督的統治是殘酷的,但沒有人滅亡,除了那些應得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他們自願選擇了死亡。(箴言 8:36.) 毫無疑問,當神的兒子的聲音到處響起時,它發現人們的耳朵是聾的,甚至是頑固的, 儘管基督教的信仰很普遍,但真正全心全意歸向基督的人卻很少。因此,如果如此嚴重的蔑視之後迅速出現類似的報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問,盲目的懲罰是否只降臨在那些故意反叛福音的人身上。我回答說,這種神用來報復公然抗命的特殊審判, 並不妨礙他隨時隨地以愚蠢打擊那些從未聽過一句關於基督的話的人, 因為保羅並不是籠統地論述神從一開始就允許撒旦帶著他的謊言橫行無忌的原因,而是論述對新的、以前不曾有的恩典的嚴重蔑視者將面臨何等可怕的報應。


他使用「領受真理的愛」這個表達,意思是將心思用於愛真理。因此,我們得知信心總是與對神甜美而自願的敬畏相結合,因為除非神的道對我們來說是可愛和愉悅的,否則我們就沒有真正相信神的道。


11 迷惑的運行。他指的是錯誤不僅會存在,而且惡人會被蒙蔽,以至於他們會不假思索地衝向毀滅。因為正如神藉著他的靈在我們裡面光照我們,使他的教義在我們裡面有效,並打開我們的眼睛和心,使它能進入那裡,所以藉著公義的審判,他將那些他命定要毀滅的人交給一個敗壞的心(羅馬書 1:28),使他們閉著眼睛,心智昏聵,如同被迷惑一般,將自己交給撒旦和他的僕役去欺騙。毫無疑問,我們在教皇制中看到了這方面的一個顯著例子。沒有任何言語可以表達那裡存在著多麼可怕的錯誤深淵, 多麼粗俗和可恥的迷信荒謬,以及與常識相悖的迷惑。任何對健全教義有哪怕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無法不帶著極大的恐懼去思考這些駭人聽聞的事情。那麼,如果不是人們被主擊打致盲,並被轉化為,可以說,樹樁,整個世界又怎會對這些事情感到震驚呢?


12 使所有人都被定罪。也就是說,他們會受到因他們的不虔誠而應得的懲罰。因此,那些滅亡的人沒有正當理由與神爭辯,因為他們得到了他們所尋求的。因為我們必須記住申命記 13:3 中所說的,當錯誤的教義傳播開來時,人的心會受到考驗,因為它們只對那些不真心愛神的人有影響力。那麼,讓那些喜愛不義的人收穫其果實吧。當他說「所有」時,他指的是對神的蔑視在那些拒絕服從福音的廣大人群中找不到任何藉口,因為神是全世界的審判者,所以他會懲罰十萬人,就像懲罰一個人一樣。


分詞 εὐδοκήσαντες(喜悅)的意思是(可以說)對邪惡的自願傾向,因為這樣一來,當忘恩負義的人如此喜愛不義,以至於將其置於神的公義之上時,他們的一切藉口都被切斷了。""""""因為他們會說,他們是被何種暴力所驅使,以至於在瘋狂的反叛中, 疏遠了上帝,而他們本應在自然的引導下歸向祂?至少很明顯,他們是自願且明知故犯地聽信了謊言。"""


2:13 主所愛的弟兄們哪,我們本該常為你們感謝 神;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

2:14  神藉我們所傳的福音召你們到這地步,好得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榮光。


13 但我們有責任常常感謝。他現在更公開地將帖撒羅尼迦人與被棄絕的人區分開來,這樣他們的信心就不會因害怕即將發生的叛亂而動搖。同時,他考慮到的不僅是他們的福祉,還有後代的福祉。 他不僅堅固他們,使他們不致與世人一同跌入深淵,而且藉著這種比較,他更讚揚了上帝對他們的恩典,因為當他們看到幾乎整個世界都像被一場猛烈的風暴同時捲向死亡時,他們卻藉著上帝的手,得以在平靜安穩的生活中維持。 因此,我們必須以這樣的方式看待上帝對被棄絕者的審判,使它們成為我們反思他對我們憐憫的鏡子。因為我們必須得出這個結論,即我們沒有與他們一同悲慘地滅亡,完全是出於上帝的特殊恩典。


他稱他們為蒙主所愛的,原因在於,他們可以更好地思考,他們之所以能免於幾乎普遍的世界傾覆,唯一的原因是上帝對他們施予了不配得的愛。摩西曾這樣告誡猶太人——


「上帝如此宏偉地提升你們,不是因為你們比別人更強大,也不是因為你們人數眾多,而是因為他愛你們的列祖。」(申命記 7:7-8。)


因為,當我們聽到「愛」這個詞時,約翰的那句話必須立即浮現在我們腦海中——不是我們首先愛他。(約翰一書 4:19。)簡而言之,保羅在這裡做了兩件事;因為他堅固信心,以免虔誠的人因恐懼而屈服,他還勸勉他們感恩,使他們更看重上帝對他們的憐憫。


揀選了你們。他說明了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捲入並吞噬在同一場毀滅中——因為撒旦對上帝所揀選的任何人沒有權力,以至於無法阻止他們得救,即使天地混亂。這段經文有不同的讀法。


舊譯者將其譯為「初熟的果子」, 因為希臘文是ἀπαρχήν;但由於幾乎所有希臘手稿都有 απ᾿ ἀρχὢς,我更傾向於採用這種讀法。如果有人喜歡「初熟的果子」,其含義將是,信徒們被分別出來,作為一種神聖的獻祭,這是從古代律法的習俗中借用的比喻。然而,讓我們堅持更普遍接受的說法,即他說帖撒羅尼迦人是從起初就被揀選的。


有些人理解其含義是,他們是第一批被召喚的人;但這與保羅的意思不符,也與經文的上下文不符。因為他不僅僅是免除少數在福音開始時立即歸向基督的人的恐懼,這種安慰屬於所有上帝的選民,無一例外。因此,當他說「從起初」時,他指的是他們的救恩是建立在上帝永恆的揀選之上的,無論發生什麼動盪的變化,都不會有被推翻的危險。「無論撒旦如何在世上攪亂和混淆一切,你們的救恩,儘管如此,在創世之前就已經被置於安全的基礎上。」因此,這裡才是真正的安全港,那位從古時就揀選我們的上帝, 將把我們從所有威脅我們的邪惡中解救出來。因為我們被揀選是為了得救;因此,我們將免於毀滅。但是,由於我們無法深入上帝的秘密旨意,在那裡尋求我們救恩的確據,他指明了揀選的標誌或記號,這足以讓我們確信。


他說,在聖靈的成聖和真理的相信中。這可以有兩種解釋,帶著成聖,或藉著成聖。選擇哪一種並不重要,因為可以確定的是, 保羅只是想簡單地將其與揀選聯繫起來,那些離我們較近的記號,向我們顯明其本性不可理解之物,並與之以不可分解的紐帶相連。因此,為了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被上帝揀選的,沒有必要探究他在創世之前所定的旨意,但如果他藉著他的靈潔淨了我們,——如果他藉著他福音的信仰光照了我們,我們就在自己裡面找到了滿意的證據。因為福音是我們蒙收養的證據,聖靈印證了它,那些被聖靈引導的人是上帝的兒女(羅馬書 8:14),凡憑信心擁有基督的人就有永生(約翰一書 5:12)。這些事必須仔細觀察,免得我們忽略了上帝旨意的啟示,他吩咐我們以此為滿足,卻因渴望從他隱秘的旨意中獲取,而陷入深奧的迷宮,他卻將我們從這種探究中引開。因此,我們應當滿足於福音的信仰,以及我們藉以重生的聖靈恩典。藉此,那些將上帝的揀選作為各種不義藉口之人的邪惡 被駁斥了,而保羅將其與信心和重生如此聯繫起來,以至於他不希望我們從任何其他基礎來判斷它。


14 他召我們歸向他。他重複了同樣的事情,儘管措辭略有不同。因為上帝的兒女被召,無非是為了相信真理。然而,保羅在此意圖表明,他作為他所事奉之事的見證人是多麼稱職。因此,他將自己作為保證人,使帖撒羅尼迦人不會懷疑他所教導他們的福音,是上帝帶來救恩的聲音,藉此他們從死亡中被喚醒,並從撒旦的暴政中被解救出來。他稱之為他的福音,並非因為它源於他, 而是因為傳揚它的任務已託付給他。


他補充說,為了獲得或擁有基督的榮耀,這可以主動或被動地理解——要麼意味著他們被召是為了有一天能與基督一同擁有榮耀,要麼意味著基督為了他的榮耀而獲得了他們。因此,這將是第二個確認方式,他將保護他們,因為他們無異於他自己的產業,並且在維護他們的救恩時,他將挺身而出捍衛他自己的榮耀;在我看來,後一種含義更為恰當。


2:15 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

2:16 但願我們主耶穌基督和那愛我們、開恩將永遠的安慰並美好的盼望賜給我們的父 神,

2:17 安慰你們的心,並且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堅固你們。


他根據前文有充分的理由推斷出這項勸勉,因為我們的堅定和忍耐的力量,完全建立在對神恩典的確信之上。然而,當神呼召我們得救,彷彿向我們伸出援手;當基督藉著福音的教義,將自己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享受;當聖靈作為永生的印記和憑據賜給我們時,即使天塌下來,我們也絕不能氣餒。因此,保羅希望帖撒羅尼迦人站立得穩,不僅僅是在別人繼續站立的時候,而是要以更穩固的姿態站立;這樣,即使看到幾乎所有人都偏離了信仰,所有事情都充滿混亂,他們也仍然能站穩腳跟。確實,神的呼召應當使我們堅強,抵禦一切冒犯的機會,以至於即使世界的徹底毀滅,也無法動搖,更不用說推翻我們的穩定。


15 堅守傳統。有些人將此限制於外部政體的規條;但我不贊同,因為他指出了站穩腳跟的方式。現在,具備不可戰勝的力量,比外部紀律要高得多。因此,在我看來,他將所有教義都包含在這個詞之下,彷彿他是在說,只要他們堅持純正的教義,按照他所教導的,他們就有立足之地。我不否認「παραδόσεις」這個詞很適合應用於教會為促進和平和維持秩序而制定的條例,我也承認當談到人類傳統時,它被用作這個意思(馬太福音 15:6)。然而,保羅在下一章中將會使用「傳統」這個詞,意指他所制定的規則,而且這個詞的本義是普遍的。然而,正如我所說,上下文要求這裡將其理解為他們所受教導的全部教義。因為所討論的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教會可怕的動盪中,他們的信仰能夠保持穩固。


然而,天主教徒從中推斷出他們的傳統應該被遵守,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他們確實這樣推理——如果保羅可以命令傳統,那麼其他教師也可以;如果遵守前者是虔誠的,那麼後者也同樣應該被遵守。然而,即使承認保羅談論的是屬於教會外部治理的規條,我仍然說它們並非由他設計,而是神聖地傳達的。因為他在別處聲明(哥林多前書 7:35),他無意束縛良心,因為這對他自己或所有使徒來說都是不合法的。他們更可笑的是,他們以此為目的,將他們自己可憎的迷信污穢,冒充為保羅的傳統。但是,當我們掌握了保羅的真正含義時,這些瑣事就不足掛齒了。我們可以從這封書信中部分判斷他這裡推薦了哪些傳統,因為他說——無論是口頭,即講道,還是書信。現在,這些書信除了純正的教義之外,還包含什麼呢?這些教義徹底推翻了整個教皇制度,以及一切與福音的簡樸相悖的發明。


16 願主自己。當他將完全神聖的工作歸於基督,並將他與父一同描繪為最上等福分的作者時,我們在此清楚地證明了基督的神性,同時也受到告誡,除非我們在基督自己裡面尋求,否則我們無法從神那裡得到任何東西:當他祈求神賜予他所吩咐的事情時,他清楚地表明了勸勉的影響力是多麼微小,除非上帝在內心感動和影響我們的心。毫無疑問,如果教義沒有從聖靈那裡獲得效力,那麼傳入耳中的將只是一個空洞的聲音。


他後來補充說,他愛你們,並賜予安慰等等,這與祈求的信心有關;因為他希望帖撒羅尼迦人確信上帝會成就他所祈求的。他從何證明這一點呢?因為他曾表明他們對他來說是寶貴的,而他已經賜予他們卓越的恩惠,並以這種方式將自己與他們聯繫起來,以應對未來。這就是他所說的永恆安慰。希望這個詞也有相同的目的——讓他們可以自信地期待恩賜永不間斷的延續。但他祈求什麼呢?願上帝以他的安慰來支持他們的心;因為這是他的職責,使他們不因焦慮或不信任而屈服;此外,願他賜予他們毅力,無論是在虔誠和聖潔的生活中,還是在純正的教義中;因為我認為,他所說的更多是關於這個,而不是普通的談話,所以這與前面的內容一致。

帖撒羅尼迦後書 2 帖撒羅尼迦後書 2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15,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