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16章 世界由上帝創造,至今仍受祂珍愛和保護

 第16章 世界由上帝創造,至今仍受祂珍愛和保護



世界由上帝創造,至今仍受祂珍愛和保護。其所有部分皆由祂的旨意所管轄。


本章的劃分是:一、關於上帝對所有受造物,無論是單獨的還是集體的,都施以特殊護理的教義,這與伊壁鳩魯學派關於命運和偶然原因的夢想相對立。二、詭辯家關於上帝全能的虛構,以及哲學家關於世界混亂和模棱兩可的治理的錯誤,第1-5節。所有動物,尤其是人類,從對它們施加的特殊監督中,都是上帝護理的證明、證據和例子,第6、7節。三、對命運、機遇、偶然、或然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思考(本章討論的重點)。


章節。


1. 即使是邪惡的人,在肉體感官的引導下,也承認上帝是創造者。敬虔的人不僅承認這一點,而且承認祂是所有受造物中最智慧和最有能力的統治者和維護者。他們這樣做是依據上帝的話語,其中一些經文將被引用。

2. 駁斥伊壁鳩魯學派,他們將命運和偶然原因與聖經中所教導的神聖護理相對立。太陽是神聖護理的光輝彰顯。

3. 駁斥詭辯家關於懶惰護理的虛構。思考全能與上帝護理的結合。正確承認神聖全能所帶來的雙重益處。不信者的吹毛求疵。

4. 護理的定義,駁斥哲學家的錯誤教條。伊壁鳩魯學派和逍遙學派的夢想。

5. 上帝的特殊護理,通過基於對神聖公義和憐憫的思考的論證來斷言和證明。也通過聖經中關於天空、大地和動物的經文來證明。

6. 特殊護理通過關於人類的經文來證明,尤其是為了人類的緣故而創造了世界。

7. 最後,特殊護理通過以色列人、約拿、雅各的歷史以及日常經驗中的例子來證明。

8. 駁斥關於護理的錯誤觀點:一、斯多葛學派。二、異教徒的命運和機遇。

9. 事物如何被稱為對我們而言是偶然的,儘管它們是出於上帝確定的旨意。例子。將偶然性和事件與上帝隱秘但公正且最智慧的旨意分開的錯誤。兩個例子。


1. 將上帝描繪成一個瞬間的創造者,祂一次性完成了祂的工作,然後就離開了,這是冷漠而沒有生氣的。在這裡,我們尤其必須與世俗之人意見相左,並堅持認為神聖力量的存在,不僅在世界的最初創造中顯而易見,在世界的永恆狀態中也同樣顯而易見。因為,儘管即使是邪惡的人,僅僅通過觀察天地,也被迫歸向上帝,但信仰有其自己的方式,將創造的全部榮耀歸於上帝。使徒已經引用的那段經文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憑著信心知道世界是藉著上帝的話語造成的(希伯來書 11:3);因為,如果沒有進一步認識祂的護理,我們就無法理解上帝作為創造者的全部含義,無論我們在思想上似乎多麼理解,在口頭上多麼承認。肉體的心一旦在創造中認識到上帝的能力,就會止步於此,最多只會思考和沉思創造者所展現的智慧、能力和良善(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地產生,即使不情願也會引起注意的),或者思考某種普遍的動力,運動的力量依賴於這種動力,並在維護和治理世界中發揮作用。簡而言之,它想像所有事物都足以由最初注入其中的神聖能量來維持。但信仰必須深入。在得知有一位創造者之後,它必須立刻推斷出他也是一位統治者和維護者,而且這不是透過在全球機器及其各部分中產生一種普遍運動,而是透過特殊的護理來維持、珍愛、監督他所創造的一切,甚至是最微小的,連麻雀也不例外。因此,大衛在簡要地說明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之後,立刻轉向了天意持續的運行:「耶和華的言語造了諸天,藉他口中的氣息造成天上的萬象。」(詩篇33:6)他立刻補充說:「耶和華從天上觀看,他看見世人一切的兒女。」(詩篇33:13等)。他還附帶了其他類似的內容。因為儘管並非所有人都如此精確地推理,但因為如果上帝不是世界的創造者,人類事務由他監督就不會令人信服,而且沒有人能在不確信他關心他的作品的情況下認真相信他是其創造者;大衛有充分的理由,以令人欽佩的順序,引導我們從一個到另一個。事實上,哲學家們普遍教導,人類心智也認為,世界的所有部分都因上帝的秘密啟示而充滿活力。然而,他們沒有達到大衛所達到的高度,他帶著所有虔誠的人一同說:「這一切都仰望你,等候你按時給他們食物。你給他們,他們就拾起來;你張開手,他們就飽足。你掩面,他們就驚惶;你收回他們的氣息,他們就死亡,歸於塵土。你發出你的靈,他們就受造,你更新地的表面。」(詩篇104:27-30)。不,儘管他們贊同保羅的觀點,即在上帝裡面「我們生活、動作、存留」(使徒行傳17:28),但他們遠未認真領會他所稱讚的恩典,因為他們對那種特殊的關懷毫無興趣,而唯有在那種關懷中才能辨識出上帝的父愛。


2. 為了使這種區別更加明顯,我們必須考慮到,聖經中所教導的上帝的護理,是與命運和偶然原因相對立的。由於歷代以來盛行的一種錯誤觀念,一種在我們這個時代幾乎普遍存在的觀念——即萬事皆偶然發生,護理的真理不僅被蒙蔽,而且幾乎被埋葬了。如果有人落入強盜或兇猛的野獸手中;如果海上突然一陣狂風導致船隻失事;如果有人被倒塌的房屋或樹木擊中;如果另一個人,在荒涼的小徑上漫遊時,卻遇見了拯救;或者,在波濤洶湧之後,抵達港口,奇蹟般地死裡逃生——所有這些事件,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肉體感官都會歸因於命運。但是,凡從基督口中得知他頭上的每一根頭髮都被數過的人(馬太福音10:30),將會更深入地尋找原因,並認為所有事件都由上帝的秘密旨意所支配。至於無生命物體,我們必須再次認為,儘管每個物體都具有其獨特的屬性,但它們只有在上帝直接的引導下才能發揮其作用。因此,它們僅僅是工具,上帝不斷地將他認為合適的能量注入其中,並隨心所欲地將其轉化為任何目的。沒有任何被造物比太陽展現出更奇妙或更榮耀的景象。因為,除了用其光芒照亮整個世界之外,它還以其熱量奇妙地滋養和激勵所有動物,並以其光線使大地肥沃,溫暖其懷中的穀物種子,從而喚醒翠綠的幼苗!它以額外的養分支持、增加和強化它,直到它長成莖;並不斷以永恆的水分滋養它,直到它開花;從花到果實,使其持續成熟。同樣地,藉著它的溫暖,樹木和藤蔓發芽,先長出葉子,然後開花,再結果。主為了將這些事物的全部榮耀歸於自己,樂意讓光存在,並在創造太陽之前,讓大地充滿各種草木和果實。因此,任何虔誠的人都不會將太陽視為在太陽創造之前就已存在之事物的必要或主要原因,而只會將其視為上帝所使用的工具,因為祂樂意如此;儘管祂可以將其擱置,並獨自同樣有效地行事。再者,當我們讀到,因約書亞的禱告,太陽在天空中停止(約書亞記 10:13);為了希西家,日影後退十度(列王紀下 20:11);藉著這些神蹟,上帝宣告太陽並非每天因盲目的自然本能而升起和落下,而是在其運行中受祂的管轄,以便祂能更新我們對祂父愛恩惠的記憶。沒有什麼比春天輪流接替冬天,夏天接替春天,秋天接替夏天更自然了;但在這一系列中,變化如此之大且不均勻,以至於非常明顯地表明,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由上帝新的特殊護理所管理。


3. 上帝確實將全能歸於自己,並要我們承認它——不是詭辯家所假想的虛妄、懶惰、沉睡的全能,而是警醒、有效、有力且永遠活躍的全能——不是一種只能作為混亂運動的一般原則而行動的全能,如同命令一條河流保持在曾經為其規定的河道內,而是一種專注於個別和特殊運動的全能。上帝被視為全能,不是因為祂可以行動,儘管祂可能停止或閒置,也不是因為祂憑著一種普遍的本能繼續維持先前所定的自然秩序;而是因為祂藉著祂的護理管理天地,祂如此支配萬事,以至於沒有任何事情不是出於祂的旨意而發生。因為當詩篇中說:「祂隨己意行事」(詩篇 115:3)時,所指的是祂確定而深思熟慮的目的。若以哲學方式解釋詩篇作者的話,意指上帝是主要動因,因為祂是所有運動的開始和原因,那將是乏味的。這反而是信徒在逆境中的安慰,他們所忍受的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的安排和命令,他們都在祂的手中。但如果上帝的治理如此延伸到祂所有的工作,那麼將其限制在自然的影響範圍內,就是一種幼稚的詭辯。129 此外,那些將上帝的護理限制在狹窄範圍內的人,彷彿祂允許萬物按照永恆的自然法則自由運行,他們不僅剝奪了上帝的榮耀,也剝奪了自己最有益的教義;因為如果人暴露在天空、空氣、大地和水的所有可能運動中,沒有什麼比這更悲慘的了。我們可以補充說,這種觀點不恰當地損害了上帝對每個個體的獨特良善。大衛驚呼(詩篇 8:3),掛在母親胸前的嬰兒足以頌揚上帝的榮耀,因為從他們出生那一刻起,他們就發現了天上的護理為他們準備的食物。事實上,如果我們不對事實視而不見,我們必須看到有些母親為她們的嬰兒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另一些則幾乎沒有,這取決於上帝樂意更慷慨地滋養一個孩子,而更節省地滋養另一個孩子。那些將應有的讚美歸於上帝全能的人,因此獲得了雙重益處。天地都屬於祂,萬物都必須服從祂的命令,祂完全能夠報答他們對祂的敬意,他們可以安穩地受到祂的保護,因為一切可能傷害他們的事物都受祂的控制,撒旦也受祂的權柄管轄,以他所有的憤怒和機巧,都被韁繩勒住,我們安全的一切逆境都取決於他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或制服因我們所面臨的危險而引起的過度迷信的恐懼。我說的是迷信的恐懼。因為每當任何受造物所威脅的危險使我們產生如此的恐懼,以至於我們顫抖,好像它們本身有能力傷害我們,或者可以隨意或偶然地傷害我們;或者好像我們在上帝那裡沒有足夠的保護來抵禦它們,這就是迷信的恐懼。例如,耶利米禁止上帝的兒女「不要因天象驚惶,像列國的人驚惶一樣」(耶利米書10:2)。他確實沒有譴責所有的恐懼。但是,由於不信者將世界的治理從上帝轉移到星辰,想像幸福或痛苦取決於它們的旨意或預兆,而不是上帝的旨意,結果是,他們的恐懼本應只與上帝有關,卻轉移到星辰和彗星上。因此,凡要提防這種不信的人,應當時常記住,受造物中沒有隨意的能力、作用或運動,它們是受上帝的秘密旨意所支配的,除了他明知故犯地所命定的,沒有什麼會發生。130


4. 首先,讀者要記住,我們所說的護理並不是指神明閒坐天上,觀看世間發生的一切,而是指他彷彿掌舵,支配一切事件。因此,他的護理不僅及於手,也及於眼。131 當亞伯拉罕對他兒子說,上帝會預備(創世記22:8)時,他不僅僅是斷言未來的事情是上帝預知的,而是將一件未知事務的處理權交給那位有權將複雜和可疑的事情引向圓滿結局的上帝。由此可見,護理在於行動。許多人所說的單純預知,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些將治理歸於上帝,但仍然像我所觀察到的那樣,是一種混亂而雜亂的治理,它在於給予地球及其各部分的機器一個衝動和普遍的運動,但並不特別指導每個受造物的行動,他們並沒有犯那麼嚴重的錯誤。然而,這種錯誤是不能容忍的。因為,根據其支持者的說法,他們所謂的普遍護理中,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所有受造物偶然地運動,或者阻止人根據自己意志的單純自由而轉向這個方向或那個方向。這樣,他們就使人成為上帝的夥伴——上帝以其能量,使人產生他可以行動的運動,符合賦予他的本性,而人則自願地規範自己的行動。簡而言之,他們的教義是,世界、人類事務和人類本身,是由上帝的能力而非上帝的旨意所治理的。我沒有提到伊壁鳩魯學派(一個世界一直受其困擾的禍害),他們夢想著一個惰性而閒散的上帝,132 以及其他同樣不健全的人,他們在古代假裝上帝統治著上層空氣區域,而將下層留給命運。即使是啞巴動物也會對這種明顯的瘋狂發出聲音。


我現在的目的是駁斥一種普遍存在的觀點——這種觀點雖然承認上帝有某種盲目而模棱兩可的運動,卻忽略了最主要的一點——即以不可思議的智慧將萬物安排和引導到其適當的終點。通過不給予治理權,它使上帝徒有世界統治者的虛名,而非實質。因為,我問,如果治理不是指主持並規範你所主持之物的命運,那它意味著什麼?然而,我並不完全否定關於普遍護理的說法,前提是,另一方面,世人承認,世界由上帝統治,不僅因為祂維持了祂所制定的自然秩序,還因為祂特別關照祂的每一件作品。的確,每一種被造之物都受到一種秘密的自然本能驅動,彷彿它們服從上帝永恆的命令,並自發地遵循上帝最初制定的路線。我們可以將救主的話歸於此,祂和祂的父從起初就一直在工作(約翰福音 5:17);還有保羅的話,「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傳 17:28);還有希伯來書作者的話,他為了證明基督的神性,說祂「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希伯來書 1:3)。但有些人藉口普遍性,隱藏並模糊了特殊護理,這在聖經中如此確鑿而清晰地教導,以至於任何人怎麼會懷疑它,這真是奇怪。而且,那些插手這種偽裝的人,自己也被迫修改他們的教義,補充說許多事情是由上帝的特別關懷所完成的。然而,他們錯誤地將此限制在特定的行為上。因此,需要證明的是,單一事件是由上帝如此規範,所有事件都源於祂確定的旨意,以至於沒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發生的。


5. 假設運動的開始屬於上帝,但萬物都自發地或偶然地運動,根據自然所賦予的衝動,日夜、冬夏的變遷將是上帝的工作;因為祂在指定每個事物的職責時,制定了一定的法則,即它們應始終以一致的步調遵循相同的路線,日夜相繼,月月相繼,年年相繼。但是,有時過度的熱量加上乾旱,燒毀了田地;有時過度的降雨使莊稼腐爛,而暴風雨和冰雹的突然破壞,這些將不是上帝的工作,除非是下雨或晴朗的天氣、炎熱或寒冷是由星星的匯合和其他自然原因造成的。根據這種觀點,既沒有留下父親的恩惠,也沒有留下上帝的審判的餘地。如果說上帝通過提供天地以產生食物的普通力量,充分地向人類顯明祂的恩惠,這種解釋是貧乏而異教的:好像一年的豐收不是一種特殊的祝福,另一年的貧困和匱乏不是上帝特殊的懲罰和詛咒。但是,由於列舉所有論點會佔用太多時間,讓上帝自己的權威就足夠了。在律法書和先知書中,祂一再聲明,每當祂用露水和雨水滋潤大地時,祂就顯明祂的恩惠,祂的命令使天變得堅硬如鐵,莊稼被霉病和其他災害摧毀,暴風雨和冰雹在摧毀田地時,是確鑿而特殊報復的標誌。既然如此,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滴雨水不是在上帝明確的命令下落下的。大衛(詩篇 146:9)確實讚美上帝普遍的供應,為向祂呼求的小烏鴉提供食物,但當上帝自己用飢荒威脅生物時,祂不是清楚地宣告它們都是由祂養活的嗎,有時是微薄的,有時是更充足的?正如我已經說過的,將此限制在特定的行為上是幼稚的,因為基督毫無保留地說,沒有一隻麻雀不經過祂父的允許就落在地上(馬太福音 10:29)。當然,如果鳥類的飛行是由上帝的旨意所支配的,我們就必須與先知一同承認,祂「住在高處」,卻「謙卑自己,觀看天上地下的事」(詩篇 113:5, 6)。


6. 但我們知道,世界主要是為人類而造的,我們必須將此視為上帝在治理世界時所追求的目標。先知耶利米呼喊:「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 10:23)。所羅門又說:「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道路呢?」(箴言 20:24)。現在會有人說,人是按照其本性的傾向被上帝感動的,但人自己卻可以隨意引導這種運動嗎?如果真是這樣,人將完全掌握自己的道路。對此,也許會有人回答說,人若沒有上帝的能力,就什麼也做不了。但這個回答是無效的,因為耶利米和所羅門都將不僅僅是能力,還有選擇和旨意歸因於上帝。所羅門在另一個地方,優雅地斥責了人們在沒有參考上帝的情況下制定計劃的魯莽,好像他們不是由祂的手引導的。「心中的籌劃在乎人;舌頭的應對由於耶和華」(箴言 16:1)。對於那些可憐的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奇怪的癡迷,他們甚至不能發聲,除非上帝願意,卻開始沒有祂就行動!此外,聖經為了更好地表明世上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祂的旨意,宣稱那些看似最偶然的事情都受祂的支配。"""""" 有什麼比從樹上掉下來的樹枝更像是偶然的呢,它殺死了路過的行人?但主卻看得非常不同,並且宣稱祂將他交在殺害者的手中(出埃及記 21:13)。同樣地,誰不將命運歸因於盲目的機遇呢?主卻不然,祂為自己主張決定權(箴言 16:33)。祂沒有說,藉著祂的能力,籤被投入懷中並取出,而是宣稱唯一可以歸因於偶然的事情是來自祂。所羅門的話語也有同樣的效果:「窮人和欺詐的人相遇;耶和華光照兩者的眼睛」(箴言 29:13)。因為儘管富人和窮人在世上混雜在一起,但他說每個人的境況都是神所命定的,他提醒我們,光照萬物的上帝,祂的眼睛總是睜開的,因此勸勉窮人要忍耐,因為那些對自己的命運不滿的人,試圖擺脫上帝加在他們身上的重擔。同樣,另一位先知斥責那些褻瀆者,他們將一些人沉淪於泥濘,而另一些人卻榮升歸因於人類的勤勞或運氣。「高升不是從東方來,也不是從西方來,也不是從南方來。唯有上帝是審判者:祂使人降卑,也使人升高」(詩篇 75:6, 7)。因為上帝不能放棄審判者的職責,他推斷,一些人被提升,而另一些人卻沒有榮譽,是歸因於祂的秘密旨意。


7. 不,我總體上斷言,特定的事件是上帝特殊護理的證據。在曠野中,上帝使南風吹來,為百姓帶來了豐富的鳥類供應(出埃及記 19:13)。當祂希望約拿被投入海中時,祂發出了旋風。那些否認上帝掌管政府韁繩的人會說這與常規做法相反,而我從中推斷,沒有任何風是在沒有祂特殊命令的情況下興起或狂暴的。如果祂不隨意驅動雲和風,並在其中顯明祂能力的特殊存在,那麼「祂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祂以雲為車,乘駕風的翅膀」(詩篇 104:3, 4)就不可能真實。同樣地,我們在其他地方被教導,每當海面掀起風暴時,它的波浪都證明了上帝的特殊存在。「祂發命,颳起狂風,海中的波浪就揚起。」「祂使風暴平靜,海浪就止息」(詩篇 107:25, 29)。祂也在其他地方宣稱,祂曾用枯萎病和霉病擊打百姓(阿摩司書 4:9)。再次,雖然人類自然擁有延續物種的能力,但上帝將其描述為祂特殊恩惠的標誌,即有些人沒有子女,而另一些人卻蒙福有後代:因為子宮的果實是祂的恩賜。因此,雅各對拉結說:「我豈能代替上帝呢?祂不讓你生育」(創世記 30:2)。總而言之。自然界中沒有什麼比我們靠麵包滋養更普通了。但聖靈不僅宣稱大地的產物是上帝的特殊恩賜,而且「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申命記 8:3),因為滋養他的不是單純的豐盛,而是上帝秘密的祝福。因此,另一方面,祂威脅要奪走「倚靠和杖,一切的糧食,一切的水」(以賽亞書 3:1)。確實,如果上帝不用慈父般的手供應我們食物,我們祈求日用飲食就沒有任何嚴肅的意義。因此,為了讓信徒相信上帝在餵養他們時,履行了最好的父母的職責,先知提醒他們,祂「賜食物給一切有血肉的」(詩篇 136:25)。最後,當我們一方面聽到「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時,"""「他的耳朵向他們的呼求敞開」,另一方面,「耶和華的臉敵對作惡的人,要從地上剪除他們的名」(詩篇 34:15, 16),讓我們確信,天上地下的一切受造物都樂意為他服務,他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它們。因此,我們推斷,上帝的普遍護理不僅延續了自然的秩序,也延伸到受造物身上,而且藉著他奇妙的旨意,它們被適應於一個確定而特殊的目標。


8. 那些誹謗此教義的人,將其誣衊為斯多葛學派關於命運的教條。同樣的指控以前也曾針對奧古斯丁(《致波尼法修斯書》第二卷,第六章及其他地方)。我們不願爭論詞語;但我們不接受「命運」一詞,因為它屬於保羅教導我們要避開的「世俗的虛談和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摩太前書 6:20),也因為有人試圖藉著一個可憎的詞語,給上帝的真理貼上污名。但這個教條本身是錯誤且惡意地歸咎於我們的。因為我們不像斯多葛學派那樣想像一種由永恆的因果鏈和一種包含在自然中的複雜系列所構成的必然性,而是認為上帝是萬物的安排者和統治者——他從最遙遠的永恆,根據他自己的智慧,決定了他要做什麼,現在藉著他的能力執行他所決定的。因此,我們堅持,藉著他的護理,不僅天地和無生命的受造物,而且人的謀劃和意志都被如此治理,以致它們完全按照他所命定的路線運行。那麼,你會說,難道沒有什麼是偶然發生的,沒有什麼是碰巧發生的嗎?我回答說,大巴西爾說得對,命運和機遇是異教徒的詞語;虔誠的心不應該被它們的意思所佔據。因為如果所有的成功都是來自上帝的祝福,而災難和逆境是他的咒詛,那麼在人類事務中就沒有命運和機遇的餘地了。我們也應該被奧古斯丁的話所感動(《修正錄》第一卷,第一章),他說:「在我反對懷疑論者的著作中,」他說,「我後悔如此頻繁地使用『命運』一詞;儘管我打算用它來表示的不是某個女神,而是外部事務中事件的偶然結果,無論是好是壞。因此,也有那些詞語,或許、可能、偶然,133 任何宗教都不禁止我們使用,儘管一切都必須歸於神聖的護理。我也沒有忽略這一點,當我說,儘管,或許,俗稱的命運,也受隱藏秩序的規範,而我們所稱的機遇,不過是其原因和理由是秘密的。的確,我這樣說了,但我後悔在那裡提到了命運,因為我看到人們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不是像他們應該做的那樣說『上帝樂意如此』,而是說『命運樂意如此』。」簡而言之,奧古斯丁到處教導,如果任何事情都留給命運,世界就會隨機運行。儘管他也在其他地方聲明(《問題集》第八十三卷),所有事情的發生,部分是藉著人的自由意志,部分是藉著上帝的護理,但他很快就清楚地表明,他的意思是,人也受護理的統治,當他將此作為一個原則時,即沒有什麼比認為任何事情的發生沒有上帝的命定更荒謬的了;因為那樣就會隨機發生。因此,他也排除了依賴人類意志的偶然性,在稍後更清楚的詞語中堅持,除了上帝的旨意之外,不應尋求任何原因。當他使用「允許」一詞時,他賦予它的意義將從一個單一的段落中最好地體現出來(《論三位一體》第三卷,第四章),他在那裡證明上帝的旨意是萬物的至高和主要原因,因為沒有什麼事情的發生不是出於他的命令或允許。他當然沒有把上帝描繪成閒坐在瞭望塔上,當他選擇允許任何事情發生時。他所代表的介入意志,如果我可以這樣表達的話,是主動的(actualis),如果沒有這個,就不能被視為一個原因。


9. 但由於我們遲鈍的心智遠遠低於神聖天意的崇高,我們必須訴諸一種區分,這可能有助於它們提升。那麼我說,儘管萬事萬物都由上帝的旨意和確定的安排所命定,但對我們來說,它們卻是偶然的——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想像命運統治著世界和人類,並隨意顛倒一切(願這種無情的想法遠離每一個基督徒的心胸);而是因為事件的秩序、方法、目的和必然性,在很大程度上隱藏在上帝的旨意中,儘管它們確實是由上帝的旨意產生的,但它們卻呈現出偶然的樣子,無論是從它們本身的性質來看,還是根據我們的知識和判斷來評估,它們都以這種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例如,假設一個商人,在與值得信賴的人一同進入森林後,不慎與同伴走散,迷失方向,直到他落入強盜巢穴並被謀殺。他的死亡不僅被上帝的眼睛預見,而且已被他的旨意所確定。因為經上說,他不是預見每個人的生命會延續多久,而是他確定並固定了無法逾越的界限(約伯記 14:5)。然而,就我們的辨別能力而言,所有這些事情都顯得偶然。基督徒會作何感想?儘管他會認為那個人死亡中發生的每一個情況本質上確實是偶然的,但他會毫不懷疑上帝的旨意支配著它,並引導命運達到他自己的目的。未來偶然事件的情況也是如此。所有未來事件對我們來說都是不確定的,似乎懸而未決,好像隨時可能走向任何一個方向。然而,我們心中仍然堅信,沒有什麼事情會發生是主沒有預備的。在這個意義上,「事件」一詞在傳道書中反覆使用,因為乍看之下,人們無法深入到隱藏的根本原因。然而,聖經中所教導的上帝的秘密旨意從未如此徹底地從人心抹去,以至於總有一些火花在黑暗中閃耀。因此,非利士人的占卜者,儘管他們猶豫不決,但仍將不利事件部分歸因於上帝,部分歸因於機緣。他們說,如果約櫃「沿著自己的海岸線往伯示麥去,那麼他就是對我們做了這大惡;但如果不是,那麼我們就知道擊打我們的不是他的手,而是偶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撒母耳記上 6:9)。當占卜失敗時,他們確實愚蠢地訴諸命運。然而我們看到他們被迫,不敢將他們的災難視為偶然。但是上帝如何藉著他旨意的約束,隨心所欲地轉變事件的方向,將從一個顯著的例子中顯現出來。就在大衛在瑪雲曠野被發現的同一時刻,非利士人入侵該國,掃羅被迫離開(撒母耳記上 23:26, 27)。如果上帝為了保護他的僕人,在掃羅的道路上設置了這個障礙,我們當然不能說,儘管非利士人出乎人類意料地拿起武器,但他們是偶然這樣做的。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偶然的事情,信心會將其視為上帝的秘密衝動。原因並不總是同樣明顯,但我們無疑應該堅信,世界上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由上帝之手的秘密作用產生的。同時,上帝所決定的事情,儘管它必然會發生,但它並非精確地,或就其本質而言,是必然的。我們在救主骨頭的例子中有一個熟悉的例子。"""由於他取了與我們相似的身體,沒有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否認他的骨頭是可能被折斷的,然而它們卻不可能被折斷(約翰福音 19:33, 36)。因此,我們再次看到,經院學者在「相對必然性」和「絕對必然性」之間,以及在「結果的必然性」和「推論的必然性」之間所作的區分是有充分根據的。上帝使他兒子的骨頭是可折斷的,儘管他免除了它們實際的斷裂;因此,就他旨意的必然性而言,他使那本來可能自然發生的事情變得不可能。

第一冊第16章 世界由上帝創造,至今仍受祂珍愛和保護  第一冊第16章 世界由上帝創造,至今仍受祂珍愛和保護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07,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