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林多後書 12

 



12:1 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

12:2 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

12:3 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

12:4 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

12:5 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


1. 我現在誇口是不合宜的。現在,他彷彿在路程中途,克制自己不再前進,並以這種方式最恰當地斥責了他對手的厚顏無恥,並聲明他是不情願地與他們進行這種競爭的。因為,為了與一位如此傑出的人平起平坐,從各方面搜羅讚美,或者不如說去乞求讚美,這是多麼可恥啊!至於後者,他以自己的榜樣告誡他們,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被賦予的恩典越多、越卓越,他就越不應該自視甚高。因為這種想法極其危險,因為,就像進入迷宮的人一樣,他會立刻眼花繚亂,以至於在辨別自己的恩賜時過於敏銳,877 而在此期間他卻不認識自己。保羅擔心這會發生在他身上。上帝所賜的恩典確實應該被承認,以便我們被激勵——首先,為此感恩,其次,正確地運用它們;但若以此為藉口誇耀——那是不能沒有巨大危險的。


因為我將來到878異象。 「我不會在地上爬行,而是會被迫高飛。因此我擔心,我的恩賜之高會使我衝動,以至於讓我忘記自己。」當然,如果保羅野心勃勃地誇耀,他就會從高處跌落;因為只有謙卑才能使我們在上帝面前的偉大穩固。


異象和啟示之間有這樣的區別——啟示通常是在夢中或藉由神諭而發生,沒有任何東西呈現在眼前,而異象幾乎從未在沒有啟示的情況下被賜予,換句話說,沒有主揭示其意義。879


2. 我認識一個在基督裡的人。由於他渴望將自己限制在界限之內,他只挑選了一個例子,而且,他處理這個例子時,也表明他並非出於意願而提出;因為他為什麼要以他人的身份說話,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份說話呢?這就像他說:「我寧願保持沉默,我寧願將整件事壓抑在自己心中,但那些人880不允許我這樣做。因此,我將結結巴巴地提及此事,以便讓人看到我是被迫說話的。」有些人認為「在基督裡」這個子句是為了證實他所說的話而引入的。我寧願將其視為指心境,以暗示保羅在這裡並非著眼於自己,而是專注於基督。


當他承認他不知道自己是在身內還是在身外時,他藉此更清楚地表達了啟示的偉大。因為他的意思是,上帝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他,881以至於他自己不明白其方式。這對我們來說不應該顯得不可思議,因為他有時以這樣的方式向我們顯現自己,但他的做法仍然隱藏在我們的視線之外。882 同時,這絲毫沒有減損信心的確據,信心的確據僅僅建立在這一點上——我們知道上帝對我們說話。不僅如此,讓我們從中學習,我們必須只尋求那些必須知道的事情的知識,而將其他事情留給上帝。(申命記 29:29)因此,他說他不知道,他是整個身體和靈魂都被提升到天堂,還是只有他的靈魂被提升。


十四年前。有些人883也詢問地點,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不屬於我們的職責。884 主在保羅歸信福音信仰之初,以異象向他顯現,當時他打算將他從猶太教轉變過來。但他那時還沒有被引進那些奧秘之中,因為他甚至需要亞拿尼亞來教導他最初的基礎。885(使徒行傳 9:12。)因此,那個異象只是一種準備,目的是使他變得順從。或許,在這種情況下,他指的是那個異象,路加的敘述中也提到了這個異象。(使徒行傳 22:17。)然而,我們沒有必要為這些猜測而費心,因為我們看到保羅自己對此保持了十四年的沉默,886 如果不是惡意之人的無理取鬧迫使他,他就不會提及此事。


甚至到第三層天。他這裡並沒有像哲學家那樣區分不同的天,以至於為每個行星分配自己的天。另一方面,數字三(κατ ἐζοχὴν)被用來表示最高和最完整的。不僅如此,天這個詞本身在這裡表示蒙福和榮耀的上帝之國,它超越了所有的天體,887 以及穹蒼本身,甚至整個世界的結構。然而,保羅不滿足於簡單的詞語,888 補充說他甚至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和最深處。因為我們的信心攀登天堂並進入其中,那些在知識上優於他人的人在程度和高度上更高,但能達到第三層天的人卻寥寥無幾。


4. 在樂園裡 889 由於每個特別宜人且令人愉悅的區域 890 在聖經中都被稱為上帝的園子,因此在希臘人中,在基督降臨之前,就習慣用樂園這個詞來表示天上的榮耀,正如《傳道經》所顯示的。(西拉書 40, 17, 27。)在路加福音 23:43 中,基督回答強盜時也使用了這個意思——「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也就是說,「你將在蒙福的狀態和生命中享受上帝的同在。」


聽見了不能說的言語 我這裡所說的言語,並不是指事物,因為這個詞通常是按照希伯來人的方式使用的;891 因為「聽見」這個詞與此不符。現在,如果有人問它們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它們被稱為不能說的 892 言語,並且是不可說出的,這並非沒有充分的理由。然而,有人會反駁說,保羅所聽見的因此是多餘和無用的,因為聽見了卻要永遠埋藏在沉默中,這有什麼用呢?我回答說,這發生是為了保羅自己,因為一個有如此艱鉅困難等待他的人,足以擊垮千百顆心,需要通過特殊的方式來加強,這樣他才不會屈服,而是堅忍不拔。893 讓我們稍微思考一下,他的教義有多少敵人,以及他們是怎樣的;此外,它受到了多少種詭計的攻擊,那麼我們就不會再奇怪為什麼他聽見了比他被允許說出的更多。


從這點,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有用的告誡,關於為知識設定界限。我們天生傾向於好奇。因此,我們完全忽略,或者只是輕微地、漫不經心地品嚐那些有助於造就的教義,卻被匆忙地帶入瑣碎的問題。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大膽和魯莽,以至於我們毫不猶豫地對未知和隱藏的事物做出判斷。


學術神學的很大一部分 894 以及那個輕浮的丟尼修 895 膽敢在天階層次方面所構思的一切,都源於這兩個來源。我們更應該保持在界限之內,896 這樣就不會尋求知道任何事物,除了主認為適合向他的教會啟示的。讓這成為我們知識的界限。


5. 這樣的人 他好像說:「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誇口,」"""但我卻不願這樣做。因為我更願意以我的軟弱為榮。然而,如果那些惡意的人再進一步騷擾我,並強迫我做出超出我意願的誇耀,他們將會感受到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蒙上帝顯赫榮耀並高舉的人,目的是為了揭露他們的愚蠢。"""


12:6 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

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

12:8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

12:9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12:10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6. 因為如果我想要。免得他所說的,關於他無意於榮耀的話,被轉化為誹謗的藉口,惡意的人會反駁說——「你無意於此,因為這不在你的能力範圍內」,他預料到這樣的反駁。「我會讓它完全在我的能力範圍內」,他說,「有充分的理由;我也不會因為虛榮而受到不公正的指責,因為我有根據可循,但我克制自己。」他這裡使用的「愚蠢」一詞與他之前使用的意義不同,因為即使那些有充分理由自誇的人,如果表現出任何自誇或野心,也會表現得愚蠢和令人厭惡。然而,如果有人無根據地自誇,或者換句話說,假裝自己不是什麼,那麼這種愚蠢就更具冒犯性和令人難以忍受;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愚蠢之外,還有厚顏無恥。使徒在這裡將他的自誇視為一個既定、固定的事情,即他的自誇既謙遜又有充分的根據。伊拉斯謨將其譯為——「我饒恕你們」,897 但我更傾向於理解為——「我克制」,或者,正如我所翻譯的,「我忍耐」。


免得有人對我有任何想法 他補充了原因——因為他滿足於上帝為他安排的地位。「我的外表」,他說,「和言語並沒有預示我身上有任何傑出的東西:因此,我對被輕視沒有異議。」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個人有多麼大的謙遜,因為他絲毫不關心他外表和言語所顯露的卑微,儘管他充滿了如此卓越的恩賜。然而,這樣解釋也沒有不一致之處,即他滿足於現實本身,對自己隻字不提,這樣他就可以間接地責備那些假使徒,他們在許多事情上自誇,而這些事情卻無一可見。然而,我更贊同我首先提到的。


7. 免得我因所得的啟示過於高超。這裡有第二個原因——上帝為了抑制他一切傲慢的傾向,用杖制服了他。他將那杖稱為刺,這是從牛身上借用的比喻。「肉體」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是與格898 因此伊拉斯謨將其譯為「藉著肉體」。然而,我更傾向於理解為,這根刺的刺痛在他的肉體中。


現在有人問,這根刺是什麼。那些認為保羅受到情慾誘惑的人,表現得很可笑。因此,我們必須摒棄這種幻想。899 有些人認為,他經常受到頭痛的困擾。金口約翰更傾向於認為,這是指許米乃和亞歷山大等人,因為他們在魔鬼的煽動下,給保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的看法是,這個詞包含了保羅所經歷的各種誘惑。因為這裡的「肉體」,在我看來,指的不是身體,而是靈魂中尚未重生的一部分。「我被賜予一根刺,好讓我的肉體被它激勵,因為我還沒有那麼屬靈,以至於不會按照肉體受到誘惑。」


他進一步稱之為撒旦的使者,理由是,正如所有的誘惑都是撒旦發出的,所以,每當它們襲擊我們時,它們都會警告我們撒旦就在附近。因此,每當我們預感到誘惑時,我們就應該警醒自己,並迅速武裝自己,以擊退撒旦的攻擊。對保羅來說,思考這一點是最有益的,因為這種考慮不允許他像一個毫無防備的人那樣得意忘形。900 因為一個仍然被危險包圍,並懼怕敵人的人,還沒有準備好慶祝勝利。「主,他說,為我提供了一個奇妙的補救措施,以防止我過度自滿;因為,當我忙於確保撒旦不會利用我時,我就被阻止了驕傲。」


同時,"""上帝治癒他的方式不僅僅是透過這種方法,也透過使他謙卑。因為他補充說,為了攻擊我;他用這個表達方式優雅地表達了這個意思——他已經被控制住了。901 因為被攻擊是一種嚴重的侮辱。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臉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902 他會因為羞恥而不敢公開露面。同樣地,無論我們遭受何種軟弱,我們都應記住,我們就像是被主攻擊,目的是使我們感到羞恥,以便我們學習謙卑。那些特別是因傑出美德而聞名的人,如果他們有任何缺陷,如果他們受到任何人的仇恨迫害,如果他們受到任何辱罵——這些事情不僅是天國主人的鞭打,更是攻擊,使他們充滿羞恥,並擊垮所有的傲慢。903 現在,所有虔誠的人都應注意這一點,他們可能會看到904 「驕傲的毒藥」是多麼危險,正如奧古斯丁在他的第三篇「論使徒的話」講道中所說,因為它「除非用毒藥才能治癒」。905 毫無疑問,正如它是人類毀滅的原因一樣,它也是我們必須對抗的最後一個惡習,因為其他惡習與邪惡行為有關,但這個惡習在最好的行為中也令人擔憂;而且,它自然而然地如此頑固地依附於我們,根深蒂固,以至於極難根除。


讓我們仔細思考,這裡說話的是誰——他曾克服了那麼多的危險、折磨和其他邪惡——戰勝了基督所有的敵人——驅走了死亡的恐懼——總之,他已經放棄了世界;然而他並沒有完全制服驕傲。更甚者,一場如此不確定的衝突等待著他,他若不被攻擊就無法戰勝。受他的榜樣啟發,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與其他惡習作戰,將我們主要的努力放在制服這個惡習上。


但這意味著什麼——撒旦,他從起初就是個殺人犯906(約翰福音8:44),卻是保羅的醫生,而且不僅僅是治療身體,更重要的是治療靈魂?我回答說,撒旦按照他的性情和習慣,除了殺戮和毀滅之外別無他求(約翰福音10:10),而且保羅提到的那根刺是浸泡在致命毒藥中的;但這是主特別的恩慈,使本質上致命的東西變得有藥用價值。


8.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這裡,907 數字三也用來表示頻繁的重複。908 然而,他想表明,這種煩惱讓他感到痛苦,因為他曾如此頻繁地祈求擺脫它。因為如果它輕微或容易忍受,他就不會如此渴望擺脫它;然而他說他沒有得到這個:由此可見,他多麼需要被謙卑。因此,他證實了他之前所說的——他藉著這個韁繩,被阻止變得傲慢;因為如果擺脫它對他有利,他就不會遭到拒絕。


然而,由此看來,如果我們不使上帝所有的應許落空,保羅就沒有憑信心禱告。909 「我們在聖經中到處讀到,我們憑信心所求的,都必得著:保羅禱告,卻沒有得著。」我回答說,正如祈求的方式不同,得著的方式也不同。我們以簡單的方式祈求那些我們有明確應許的事情——例如,上帝國度的完善,他名的聖化(馬太福音6:9),我們罪的赦免,以及一切對我們有利的事情;但是,當我們認為上帝的國度可以,"""乃必須以這種或那種特定方式推進,並且這件事或那件事對於聖化祂的名是必要的,我們常常在自己的意見上犯錯。同樣地,我們也常常在什麼有助於促進我們自身福祉的問題上犯下嚴重的錯誤。因此,我們自信地、毫無保留地祈求那些前者,而 prescribing 手段卻不屬於我們。然而,如果我們指定了手段,總有一個隱含的條件,儘管沒有明說。現在,保羅並非如此無知,以至於不知道這一點。因此,關於他禱告的目標,毫無疑問他被聽見了,儘管他在明確的形式上遭到了拒絕。藉此,我們被告誡不要灰心喪志,好像我們的禱告是徒勞無功的,當上帝不滿足或不順從我們的願望時,我們必須滿足於祂的恩典,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被祂離棄。因為祂有時仁慈地拒絕祂的子民,而祂在憤怒中卻賜予惡人,其原因在於——祂比我們的理解更能預見什麼對我們有利。


9. 祂對我說。不確定祂是否透過特別啟示得到這個答案,這也不是很重要。910 因為當上帝透過祂的靈在我們內心堅固我們,並以祂的安慰支持我們,使我們不放棄希望和耐心時,祂就回答了我們。祂吩咐保羅滿足於祂的恩典,同時不拒絕管教。因此,我們必須忍受持續不斷的邪惡,因為當我們有上帝的恩典作為我們的支持時,我們就得到了極好的對待。911 這裡的「恩典」一詞,不像其他地方那樣,是指上帝的恩惠,而是轉喻指聖靈的幫助,這幫助來自上帝不配得的恩惠;對於虔誠的人來說,這應該是足夠的,因為它是對抗他們永遠屈服的確切而不可戰勝的支持。


因為我的力量 我們的軟弱可能看起來像是上帝在我們身上完善祂力量的障礙。保羅不僅否認這一點,反而主張,只有當我們的軟弱顯現出來時,上帝的力量才能得到適當的完善。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區分上帝的力量和我們的力量;因為「我的」這個詞是強調的。「我的力量,」主說(意思是那幫助人的需要——當他們跌倒時扶起他們,當他們疲憊時使他們恢復精神的力量),「在人的軟弱中得以完全;」也就是說,當人的軟弱顯現出來時,它就有機會發揮作用;不僅如此,它也更清楚地被認識到,正如它應該被認識到一樣。因為「得以完全」這個詞指的是人類的感知和理解,因為除非它公開閃耀,以獲得應有的讚美,否則它就不會得以完全。因為人類除非首先確信它的需要,否則就無法品嚐到它的價值,如果他們不經常體驗到自己的軟弱,他們很快就會忘記它的價值。


因此,我更樂意 這後者的陳述證實了我所給出的解釋。他說,我將因我的軟弱而誇口,好讓基督的能力住在我裡面 912 因此,那羞於這種誇口的人,就關閉了基督恩典的門,並在某種程度上將其從自己身上推開。因為當我們以真正謙卑的心感受並承認自己的軟弱時,我們才為基督的恩典騰出空間。山谷因雨水而肥沃,而高山的頂峰卻依然乾燥。913 因此,那渴望領受上帝屬靈恩典之天雨的人,就讓自己成為一個山谷。914


他補充說「更樂意」,以表明他對基督的恩典有如此熱切的渴望,以至於為了獲得它,他什麼都不拒絕。因為我們看到許多人確實順服上帝,因為害怕在貪圖祂的榮耀時犯下褻瀆罪,但同時,這並非沒有不情願,或者至少,不如應有的那樣愉快。915


10. 我以軟弱為樂 毫無疑問,他使用「軟弱」一詞有不同的含義;因為他以前將這個名稱應用於他在肉體上所經歷的刺痛。他現在用它來指那些在外人看來會引起輕蔑的外在特質。然而,在籠統地談論了各種軟弱之後,他現在又回到了對它們的具體描述,這正是他轉向這種籠統論述的原因。那麼,讓我們注意,軟弱是一個通用術語,它包含了我們本性的軟弱,以及所有卑微的標誌。現在的問題是保羅外在的卑微。他進一步闡述,是為了表明主在各方面都使他謙卑,以便在他的缺陷中,上帝的榮耀能更加燦爛地閃耀,當一個人處於高位時,這種榮耀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隱藏和埋葬的。他現在又回過頭來談論他的優點,這些優點同時使他在公眾眼中受到輕蔑,而不是為他贏得尊重和讚揚。


因為我什麼時候軟弱,那就是——「我越是缺乏,主就越是慷慨地從祂的力量中供應我祂認為我所需要的一切。」因為哲學家的堅韌不過是頑固,或者說是一種瘋狂的熱情,就像狂熱者常有的那樣。「如果一個人渴望真正堅強,就不要拒絕同時軟弱。讓他,」我說,「在自己裡面軟弱,以便在主裡面堅強。」(以弗所書 6:10) 如果有人反對說,保羅在這裡談論的不是力量的衰竭,而是貧困和其他苦難,我回答說,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向我們揭示我們自己的軟弱的操練;因為如果上帝沒有用這樣的試煉來操練保羅,他永遠不會如此清楚地察覺到自己的軟弱。因此,他所考慮的,不僅僅是貧困和各種艱辛,還有由此產生的影響,例如,我們對自己軟弱的感覺、自我懷疑和謙卑。


12:11 我成了愚妄人,是被你們強逼的。我本該被你們稱許才是。我雖算不了甚麼,卻沒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

12:12 我在你們中間,用百般的忍耐,藉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

12:13 除了我不累著你們這一件事,你們還有甚麼事不及別的教會呢?這不公之處,求你們饒恕我吧。

12:14 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們那裡去,也必不累著你們;因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

12:15 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嗎?


11. 我成了愚昧人。迄今為止,他曾以各種藉口,為他違背自己習慣和行為方式,也違背適當性以及他作為使徒的職責——宣揚自己的讚美——的行為,請求他們的寬恕。現在,他不再請求,而是責備,將責任歸咎於哥林多人,他們本應事先這樣做。916 因為當假使徒誹謗保羅時,他們本應堅決反對他們,並忠實地為他的卓越之處作證。然而,他如此早地責備他們,是為了避免那些對他們懷有敵意的人,因他的不感恩而被迫提出的辯護,917 產生錯誤的解釋,或者堅持誹謗他。


因為在任何事情上,如果我們允許我們所見證的上帝的恩賜被貶低或輕視,我們就是對上帝不感恩。他指責哥林多人犯了這個錯誤,因為他們知道他與最主要的使徒同等,然而當誹謗者誹謗他時,他們卻聽信了。


一些人將「最主要的使徒」理解為他的競爭對手,他們自稱優先。918 然而,我將其理解為——十二使徒中為首的那些人。「讓我與任何一位使徒相比,919 我不怕我會被發現不如他們。」因為,儘管保羅與所有使徒關係極好,以至於他準備將他們高舉於自己之上,但他仍然反對那些被錯誤冒用的名字。920 因為假使徒濫用這個藉口,說他們曾與十二使徒在一起——說他們掌握了他們所有的觀點921——說他們完全熟悉他們所有的制度,等等。因此,保羅意識到他們錯誤地以這些偽裝和虛假頭銜自誇,並在無知的人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922 認為有必要進行這種性質的比較。923


他補充的修正——儘管我算不得什麼,意思是,保羅不打算將任何東西歸為己有,而只是在主裡誇口(哥林多後書 10:17),除非,或許,你更願意將此視為一種讓步,其中他提到了對手和誹謗者對他的攻擊。924


12. 使徒的憑據。他所說的使徒的憑據,是指那些旨在證實他使徒職分的印記,或者至少是其證據和證明。「上帝在你們中間證實了我的使徒職分,以至於它不需要任何證據。」他提到的第一個憑據是忍耐——要麼是因為他堅不可摧,925 勇敢地抵擋了撒旦和他的敵人的一切攻擊,從未退縮;要麼是因為,他不顧自己的尊貴,耐心忍受一切傷害,默默承受無數委屈,926 並以忍耐戰勝了侮辱。927 因為如此英勇的美德,就像一個天上的印記,主藉此標記出他的使徒。


他將奇蹟放在第二位,因為當他提到神蹟、奇事和異能時,他使用了三個詞,就像他在其他地方(帖撒羅尼迦後書 2:9)一樣,表達同一個意思。現在他稱它們為神蹟,因為它們不是空洞的表演,而是為了教導人類——奇事,因為它們應該以其新奇性來喚醒人們,並使他們驚訝——以及異能或大能的作為,因為它們是比我們在自然常規中看到的更顯著的神聖力量的標誌。928 此外,我們知道這是奇蹟的主要目的,當福音開始傳播時——為了使其教義獲得更大的權威。因此,一個人擁有行奇蹟的能力越多,他的職事就越發得到證實,正如羅馬書第十五章所說的。929


13. 有什麼呢。這是他們忘恩負義的加重——他曾受過殊榮,為要使他們得益——他們從他使徒職分的證明中得到了好處,然而,他們卻同意了假使徒的誹謗930。他補充了一個例外——他沒有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是一種反諷的說法,因為實際上,這是在他給予他們的許多恩惠之外的——他無償地服事了他們。在此之後,他們卻如此輕視他,這不是在侮辱他的謙遜嗎?不,這其中蘊含著何等的殘酷!因此,他嚴厲斥責如此瘋狂的驕傲,並非沒有道理。他說:「請原諒我這錯。」因為他們是雙重忘恩負義,因為他們不僅輕視了那個因其善行而使他們受惠的人,甚至還將他的善意變成了責備的藉口。金口約翰認為,這裡沒有反諷的意味,而是表達了歉意;但是,如果有人更仔細地審視整個上下文,他會很容易發現,這種解釋完全偏離了保羅的本意。


14. 看哪,這第三次他稱讚自己的行為,而他從哥林多人那裡得到的報答卻非常微薄。因為他說,他之所以不取他們的世俗財物,有兩個原因:首先,他尋求的是他們,而不是他們的財富;其次,他渴望扮演父親的角色。由此可見,他的謙遜應受何等稱讚,而這謙遜卻使他在哥林多人中受到輕視。


我所求的不是你們的。一個真正正直的牧者,不應當從他的羊群中謀取利益,而應當努力促進他們的福祉;然而,同時也應當注意,不應當為了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隨者而尋求人931。貪圖利益,或為了謀生而擔任牧者職位,都是不好的;但為了野心而引誘門徒跟隨自己(使徒行傳20:30),則更為糟糕。然而,保羅的意思是,他並不貪圖報酬,而只關心靈魂的福祉。然而,他所說的更為優雅,因為他好像在說:「我所尋求的報酬比你們想像的更大。我不滿足於你們的財富,我尋求完全擁有你們,以便將我的事工成果獻給主作為祭物。」但是,如果一個人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計呢?在這種情況下,他會尋求人們的世俗財物嗎?932 毫無疑問,如果他是一個忠心的牧者,他將永遠尋求羊群的福祉——別無他求。他的報酬確實是額外的;但他不應有其他目標,除了我們所提到的。那些著眼於其他事物的人有禍了!


父母為他們的孩子。那麼,他對腓立比人就不是父親了嗎?腓立比人甚至在他不在的時候也供養他(腓立比書4:15, 16)。其他使徒中沒有一個是父親嗎?因為教會供養他們。他絕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即使父母在年老時由子女供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因此,那些靠教會供養的人,不一定不配得到父親應有的榮譽;但保羅只是想從自然的普遍法則中表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源於父愛。因此,這個論點不應反向解釋。因為他這樣做是作為一個父親;但是,即使他採取了其他做法,他仍然會是一個父親。


15. 我也極其樂意花費這"""當然,這證明了超越父愛的深情——他準備為他們付出不僅是他的努力,以及他力所能及的一切,甚至是他自己的生命。不僅如此,儘管他們對他冷淡,他卻仍然繼續珍愛這份感情。什麼樣的心,即使堅硬如鐵,不會被如此熾熱的愛所軟化或破碎,尤其是在如此堅貞不渝的情況下?然而,保羅在這裡談論自己,並非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欽佩他,而是為了讓我們也能效法他。因此,所有牧師都應從中學習,他們對教會的虧欠。"""


12:16 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你們卻有人說,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

12:17 我所差到你們那裡去的人,我藉著他們一個人佔過你們的便宜嗎?

12:18 我勸了提多到你們那裡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嗎?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或譯:聖靈)嗎?不同是一個腳蹤嗎?

12:19 你們到如今,還想我們是向你們分訴;我們本是在基督裡當 神面前說話。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事都是為造就你們。

12:20 我怕我再來的時候,見你們不合我所想望的,你們見我也不合你們所想望的;又怕有紛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

12:21 且怕我來的時候,我的 神叫我在你們面前慚愧,又因許多人從前犯罪,行污穢、姦淫、邪蕩的事不肯悔改,我就憂愁。


16. 但願如此。這些話暗示,保羅曾被惡意之人指責,彷彿他暗中透過僱用之人獲取了他不願親手接受的東西 934 — 他並未做過這樣的事,但他們「以己度人」,正如他們所說,「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 935。因為惡人習慣於厚顏無恥地將他們自己若有能力就會做的事歸咎於神的僕人。因此,保羅被迫為自己洗清一個厚顏無恥捏造的指控 936,為他所差遣之人的正直辯護,因為如果他們犯了任何錯誤,都會歸咎於他。現在,當他採取了所有預防措施後,卻因其行為受到如此不公的判斷而困擾時,誰會對他對施捨如此謹慎感到驚訝呢?937 然而,讓他的案例成為我們的警示,不要將其視為新奇和不可容忍之事,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發現有機會回應類似的誹謗;但更重要的是,這應當是我們的告誡,要嚴格謹慎,不要給誹謗者提供任何把柄。因為我們看到,僅僅證明自己正直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所借助的人也未能被發現正直。因此,我們對他們的選擇不能輕率,也不能僅僅是形式上的,而必須盡可能地謹慎。


19. 你們又以為。正如那些自知有錯的人有時比其他人更急於為自己辯解一樣,這也可能被轉化為誹謗的理由——保羅在前一封書信中為自己的職事辯護。此外,基督的僕人過於關心自己的名譽是一種過失。因此,為了駁斥這些誹謗,他首先聲明,他是在神面前說話,惡人的良心總是懼怕神。其次,他堅持認為,他並非主要為自己著想,而是為他們著想。他準備好經歷美名和惡名(哥林多後書 6:8),甚至被貶為無物;但對哥林多人來說,他保持應有的名譽是有益的,這樣他的職事才不會受到輕視。


20. 因為我恐怕 他聲明,他的正直得到辯護,以何種方式有助於他們的造就,因為他受到輕視,許多人彷彿放鬆了韁繩,變得放蕩。現在,對他的尊重將是引導他們悔改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會聽從他的勸告。


他說,我恐怕。這種恐懼源於愛,因為除非他關心他們的福祉,否則他會很樂意忽略所有這些,因為他並未從中尋求任何個人利益。因為否則,當我們預見到會對自己有害時,我們就會害怕造成冒犯。


我將被你們發現。這是第二個恐懼的理由——恐怕他會被迫採取更嚴厲的行動。現在,避免嚴厲並訴諸溫和措施,不僅是愛的表現,甚至是寬容的表現。「至於我目前努力維護我的權威,並努力使你們回到順服,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我來的時候,在你們中間沒有任何改進,而不得不更嚴厲地懲罰你們的頑固。」因此,他以自己的榜樣教導我們,牧師在糾正錯誤時,在訴諸極端嚴厲之前,必須始終採用溫和的補救措施;同時,我們必須透過勸告和責備,避免訴諸最嚴厲的必要性。


免得,無論如何,有紛爭。他列舉了哥林多人中主要盛行的惡習;幾乎所有這些都源於同一個根源。"""因為如果不是每個人都只顧自己,他們就不會互相爭鬥——他們就不會互相嫉妒——他們之間就不會有誹謗。938 因此,第一份目錄939的總結和實質是缺乏愛,因為(φιλαυτία)自愛940和野心盛行。


21. 免得我來的時候,我的神叫我降卑。他的降卑被視為他的過錯。他將這責備歸咎於哥林多人,他們本應尊重他的使徒職分,卻反而以羞辱待之;因為他們的進步941本應是保羅使徒職分的榮耀和尊貴。因此,當他們反而被許多惡習所淹沒時,他們就盡其所能地羞辱他。他確實沒有將這罪歸咎於所有人,而只是少數人,他們曾厚顏無恥地藐視他所有的勸告。那麼,其意義是:「他們輕蔑地看待我,因為我顯得微不足道。那麼,讓他們不要給我任何降卑的機會:不,更確切地說,讓他們反而放下他們的魯莽,開始感到羞恥;讓他們因自己的罪孽而感到困惑,俯伏在地,而不是輕蔑地俯視他人。」


同時,他讓我們知道一個真正牧者的性情,當他說他會悲傷地看待他人的罪惡。無疑,正確的做法是——每個基督徒都應將他的教會包容在心中,並感受其病痛,如同自己的病痛一樣,——同情其悲傷,並為其罪惡哀哭。我們看到,耶利米如何懇求,願賜他一泉眼淚(耶利米書9:1),使他能為他百姓的災難哀哭。我們看到,那些被託付治理百姓的虔誠君王和先知,都懷有類似的情感。確實,所有虔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上帝受冒犯的任何情況下感到悲傷,並為弟兄的毀滅哀哭,並以一種有罪的方式代替他們呈現在上帝面前,但這對牧者來說尤其必要。942 此外,保羅在這裡提出了第二份惡習目錄,然而,這些惡習都屬於一個總體類別——不貞潔。"""

歌林多後書 12 歌林多後書 12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13,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