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1-17; 路加福音 3:23-38
馬太福音 1:1-17
1: 1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後裔,子孫:原文是兒子;下同),耶穌基督的家譜:
1:2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1:3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
1:4 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1: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1:6 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1:7 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1:8 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雅;
1:9 烏西雅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1:10 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1:11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
1:12 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
1:13 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
1:14 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1:15 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1:16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1:17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路加福音 3:23-38
3:23 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
3:24 希里是瑪塔的兒子;瑪塔是利未的兒子;利未是麥基的兒子;麥基是雅拿的兒子;雅拿是約瑟的兒子;
3:25 約瑟是瑪他提亞的兒子;瑪他提亞是亞摩斯的兒子;亞摩斯是拿鴻的兒子;拿鴻是以斯利的兒子;以斯利是拿該的兒子;
3:26 拿該是瑪押的兒子;瑪押是瑪他提亞的兒子;瑪他提亞是西美的兒子;西美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猶大的兒子;猶大是約亞拿的兒子;
3:27 約亞拿是利撒的兒子;利撒是所羅巴伯的兒子;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撒拉鐵是尼利的兒子;尼利是麥基的兒子;
3:28 麥基是亞底的兒子;亞底是哥桑的兒子;哥桑是以摩當的兒子;以摩當是珥的兒子;珥是約細的兒子;
3:29 約細是以利以謝的兒子;以利以謝是約令的兒子;約令是瑪塔的兒子;瑪塔是利未的兒子;
3:30 利未是西緬的兒子;西緬是猶大的兒子;猶大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約南的兒子;約南是以利亞敬的兒子;
3:31 以利亞敬是米利亞的兒子;米利亞是買南的兒子;買南是瑪達他的兒子;瑪達他是拿單的兒子;拿單是大衛的兒子;
3:32 大衛是耶西的兒子;耶西是俄備得的兒子;俄備得是波阿斯的兒子;波阿斯是撒門的兒子;撒門是拿順的兒子;
3:33 拿順是亞米拿達的兒子;亞米拿達是亞蘭的兒子;亞蘭是希斯崙的兒子;希斯崙是法勒斯的兒子;法勒斯是猶大的兒子;
3:34 猶大是雅各的兒子;雅各是以撒的兒子;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亞伯拉罕是他拉的兒子;他拉是拿鶴的兒子;
3:35 拿鶴是西鹿的兒子;西鹿是拉吳的兒子;拉吳是法勒的兒子;法勒是希伯的兒子;希伯是沙拉的兒子;
3:36 沙拉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亞法撒的兒子;亞法撒是閃的兒子;閃是挪亞的兒子;挪亞是拉麥的兒子;
3:37 拉麥是瑪土撒拉的兒子;瑪土撒拉是以諾的兒子;以諾是雅列的兒子;雅列是瑪勒列的兒子;瑪勒列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以挪士的兒子;
3:38 以挪士是塞特的兒子;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 神的兒子。
由於馬太和路加所記載的這兩份家譜並未達成共識,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這兩份家譜是否都追溯基督的家譜自約瑟,或者馬太只追溯自約瑟,而路加則追溯自馬利亞。持後一種觀點的人,其區別的理由在於名字的多樣性,這似乎是合理的:而且,乍看之下,馬太和路加之間差異如此之大,卻給出同一份家譜,這似乎是最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從大衛到撒拉鐵,以及從所羅巴伯到約瑟,這些名字完全不同。
再者,有人聲稱,如果重複記載約瑟的家譜,而約瑟畢竟不是基督的父親,那麼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在無用的事情上,將是徒勞的。「為何要重複呢?」他們說,「這並不能證明什麼,對信仰的造就也沒有多大貢獻。如果只知道約瑟是大衛的後裔和家族成員之一,基督的家譜仍然會存疑。」因此,在他們看來,兩位福音書作者都致力於這個主題是多餘的。他們為馬太記載約瑟的祖先辯護,理由是馬太是為了許多仍然認為約瑟是基督父親的人而這樣做的。但是,鼓勵這種危險的錯誤是愚蠢的:而且,接下來的內容與這種假設完全不符。因為馬太一寫完家譜,就指出基督是在童貞女的子宮裡懷孕的,不是來自約瑟的精子,而是藉著聖靈的奧秘能力。如果他們的論點成立,馬太可能會被指責為愚蠢或疏忽,因為他徒勞無功地努力建立約瑟的家譜。
但是,我們尚未回應他們的反對意見,即約瑟的祖先與基督無關。常見且眾所周知的回答是,在約瑟這個人身上,馬利亞的家譜也包含在內,因為律法規定每個人都必須娶自己支派的人。另一方面,有人反對說,這條律法幾乎從未被遵守過:但是,支持這一說法的論點是輕浮的。他們引用了十一個支派起誓不將女兒嫁給便雅憫人的例子(士師記 21:1)。他們說,如果這件事已經由律法規定,就不需要新的法令了。我回答說,他們錯誤且無知地將這個非同尋常的事件轉化為一條普遍規則:因為如果一個支派被剪除,如果沒有對極端必要的情況採取補救措施,人民的整體就會不完整。因此,我們不能從這段經文來確定普通法。
再者,有人反對說,基督的母親馬利亞是伊利莎白的表親,儘管路加之前曾說伊利莎白是亞倫的女兒(路加福音 1:5)。這個回答很容易。猶大支派或其他任何支派的女兒都可以自由地嫁給祭司支派的人:因為她們沒有受到律法中明確規定的理由的阻礙,即任何婦女都不應將「她的產業」轉移給與她不同支派的人(民數記 36:6-9)。因此,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被聖經歷史學家宣稱屬於王室家族——
「約沙巴,耶何蘭的女兒,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歷代志下 22:11)。
因此,如果伊利莎白的母親嫁給一位祭司,這並不是什麼奇特或不尋常的事情。如果有人聲稱,這並不能讓我們完全確定馬利亞與約瑟是同一支派的,因為她是他的妻子,我承認,單憑現有的敘述,如果沒有其他情況的幫助,是無法證明的。
但是,首先,我們必須觀察,傳道者沒有談到他們那個時代所知的事件。當約瑟的祖先追溯到大衛時,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找出馬利亞的祖先。傳道者們相信他們那個時代普遍的理解,無疑對這一點不太在意:因為,如果有人心存疑慮,研究起來既不困難也不費時。85 此外,他們認為約瑟作為一個品行良好的人,已經遵守了律法中娶同族妻子的規定。這個普遍的規則,確實不足以證明馬利亞的王室血統;因為她可能屬於猶大支派,但卻不是大衛家族的後裔。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傳道者們心目中是敬虔的人,他們不會固執地爭辯,而是在約瑟身上承認了馬利亞的血統;特別是,正如我們所說,在那個時代對此沒有任何疑問。然而,有一件事可能令人難以置信,那就是這對非常貧窮和受人鄙視的夫婦屬於大衛的後裔,屬於那個將要誕生救贖主的王室血脈。如果有人問馬太和路加所追溯的家譜是否清楚無爭議地證明馬利亞是大衛家族的後裔,我承認不能確定地推斷出來;但由於馬利亞和約瑟之間的關係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傳道者們對此更為放心。同時,兩位傳道者的目的都是要消除因約瑟和馬利亞都默默無聞、受人鄙視、貧窮,並且沒有絲毫王室跡象而產生的絆腳石。
再者,路加跳過約瑟的血統,而記載馬利亞的血統的假設很容易被駁斥;因為他明確地說,耶穌被認為是約瑟的兒子,等等。當然,基督的父親和祖父都沒有被提及,但約瑟本人的祖先卻被仔細地解釋了。我很清楚他們試圖解決這個困難的方式。他們聲稱,「兒子」這個詞是女婿的意思,他們對約瑟被稱為希利的兒子的解釋是,他娶了希利的女兒。但這不符合自然秩序,在聖經中也沒有任何例子支持。
如果所羅門從馬利亞的家譜中被刪除,基督就不再是基督了;因為所有關於他血統的探究都基於那個莊嚴的應許:
「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撒母耳記下 7:12-14。)
「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必不反悔,說: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詩篇 132:11。)
所羅門無疑是大衛所應許的這位永恆君王的預表;這個應許不能應用於基督,除非它的真實性在所羅門身上有所預示(歷代志上 28:5)。現在,如果血統沒有追溯到他,那麼,他如何或憑藉什麼論據才能被證明是「大衛的子孫」呢?任何將所羅門從基督家譜中刪除的人,同時也抹去了並毀壞了那些他必須被承認為大衛之子的應許。路加如何從拿單追溯血統,卻沒有排除所羅門,將在適當的地方稍後說明。
為了不至於過於冗長,這兩份家譜實質上是相互吻合的,但我們必須注意四個不同點。第一點是:路加以逆序追溯,從最後到最初,而馬太則從家譜的源頭開始。第二點是:馬太的敘述沒有超出亞伯拉罕的聖潔和蒙揀選的後裔,86 而路加則追溯到亞當。第三點是:馬太處理的是他的合法血統,並允許自己在祖先世系中做一些省略,"""選擇將它們安排在三個十四代之下,以幫助讀者記憶;而路加則更精確地遵循自然的世系。第四點也是最後一點是,當他們談論同一個人時,有時會給予他們不同的名字。
關於第一個不同點,多說無益,因為它沒有任何困難。第二個不同點則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因為上帝為自己選擇了亞伯拉罕的家族,世界的救贖主將從中誕生,而且救贖的應許在某種程度上被封閉在那個家族中,直到基督的降臨,馬太沒有超越上帝所規定的界限。我們必須注意保羅所說的,
「耶穌基督是為上帝的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羅馬書 15:8)
這與基督所說的「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相符 (約翰福音 4:22)。因此,馬太將他呈現給我們,作為那個聖潔家族的一員,他被明確地指定屬於那個家族。在馬太的家譜中,我們必須看到上帝的約,藉此他收納了亞伯拉罕的後裔作為他的子民,用「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 2:14)將他們與其他民族分開。路加則將他的視角投向更高的層次;因為儘管從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之時起,救贖主就以特殊的方式應許給他的後裔,但我們知道,自從第一個人的過犯以來,所有人都需要一位救贖主,因此他被指定給全世界。這是上帝奇妙的旨意,路加將基督呈現給我們是亞當的兒子,而馬太則將他限制在亞伯拉罕的單一家族中。因為如果基督不是不加區別地賜給所有人,那麼他被父賜予為「永遠得救的根源」(希伯來書 5:9)對我們來說就沒有任何益處。此外,使徒所說的「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伯來書 13:8)就不會是真的,如果他的能力和恩典沒有從世界的創造之初就達到所有時代。因此,讓我們知道,透過基督,救恩已經向全人類顯明和展示;因為他被稱為挪亞的兒子和亞當的兒子並非沒有理由。但是,由於我們必須在上帝的話語中尋找他,聖靈透過另一位傳道者明智地引導我們,來到亞伯拉罕的聖潔家族,永生寶藏連同基督,暫時被託付給他們(羅馬書 3:1)。
我們現在來到第三個不同點。馬太和路加無疑沒有遵循相同的順序;因為在大衛之後,一個立即列出所羅門,另一個則列出拿單;這使得他們遵循不同的世系變得非常清楚。這種矛盾由優秀和博學的解釋者以以下方式調和。馬太偏離了路加所遵循的自然血統,他列舉了法律上的家譜。我稱之為法律上的家譜,因為王位的繼承權傳到了撒拉鐵手中。優西比烏在他的《教會史》第一卷中,採納了非洲人的觀點,更傾向於將法律上的稱謂應用於路加所追溯的家譜。但這歸結為同一件事:因為他所指的不過是,在所羅門身上建立的王國,以合法的方式傳給了撒拉鐵。但更正確和恰當的說法是,馬太展示了法律上的順序:因為他將所羅門緊接在大衛之後,他所關注的不是基督按照肉身從誰那裡按常規血統出生,而是他如何從所羅門和其他國王那裡繼承,成為他們合法的繼承人,上帝將「堅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 7:13)。
有一種觀點認為,亞哈謝死後,所羅門的直系血統就斷絕了。至於大衛所下的命令——有些人引用猶太評論家的權威——如果所羅門的血統斷絕,王權將傳給拿單的後裔,我對此不置可否;我只確信,王位的繼承並非混亂,而是由固定的親屬關係等級所規範。現在,正如聖經歷史所記載,亞哈謝被謀殺後,王位被「他的母親亞他利雅」佔據,並且所有的王室後裔都被毀滅(列王紀下 11:1),這女人很可能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望,犯下了那些邪惡而可怕的謀殺,以免自己淪為平民,並眼睜睜看著王位轉移給他人。如果亞哈謝還有兒子活著,這位祖母會很樂意在沒有嫉妒或危險的情況下,以監護人的身份安然統治。當她犯下如此滔天罪行,以至於招致惡名和仇恨時,這證明了她因無法再將王權保留在自己家中而產生的絕望。
至於約阿施被稱為「亞哈謝的兒子」(歷代志下 22:11),原因是他與亞哈謝關係最近,並且被公正地認為是王位的真正和直接繼承人。更不用說亞他利雅(如果我們假設她是他的祖母)會樂於利用她與孩子的關係,任何有常識的人會認為國王的親生兒子會被「祭司耶何耶大」如此隱藏,以至於不會引起祖母更仔細的搜尋嗎?如果仔細權衡一切,就會毫不猶豫地得出結論,王位的下一位繼承人屬於不同的血統。這就是耶何耶大的話的含義,
「看哪,王的兒子必作王,正如耶和華論到大衛的子孫所說的,」(歷代志下 23:3)。
他認為一個血統陌生的女人暴力奪取王權是可恥和不可容忍的,因為上帝曾命令王權保留在大衛的家族中。
假設路加追溯基督的血統來自拿單並沒有荒謬之處:因為所羅門的血統,就王位繼承而言,可能已經斷絕了。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如果耶穌不是所羅門的後裔,他就不能被承認為所應許的彌賽亞,而所羅門無疑是基督的預表。但答案很簡單。儘管他並非自然地出自所羅門,但他因合法的繼承而被視為所羅門的兒子,因為他出自君王。
第四個不同點是名字的巨大差異。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從大衛到約瑟,除了撒拉鐵和所羅巴伯之外,兩位福音書作者的名字都不相同。通常提出的藉口是,這種差異是因為猶太人習慣有兩個名字,這對許多人來說似乎不夠令人滿意。但是,由於我們現在不熟悉馬太在編寫和安排家譜時所遵循的方法,如果我們無法確定他們在個別名字上的一致或差異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毫無疑問,在巴比倫被擄之後,同一個人會以不同的名字被提及。就撒拉鐵和所羅巴伯而言,我認為,由於民族所發生的變化,這些相同的名字被特意保留下來:因為當時王權已經滅絕。即使微弱的權力陰影仍然存在,一個顯著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提醒信徒,他們應該期待一個比所羅門的王國更卓越的王國,所羅門的王國只繁榮了很短的時間。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路加福音中比馬太福音多出的數字並不奇怪;因為自然血統中的人數通常多於法定血統中的人數。此外,馬太選擇將基督的家譜分為三個部分,並使每個部分包含十四個人。這樣,他覺得自己可以自由地跳過一些路加不能適當地省略的名字,因為路加沒有受到這個規則的限制。
至此,我已經討論了基督的家譜,就其普遍有用性而言。如果有人被更強烈的好奇心所吸引,我記得保羅的勸誡,我更喜歡清醒和謙遜,而不是瑣碎和無用的爭論。這是一段著名的經文,其中他吩咐我們要避免在「家譜」上過度爭論,因為那是「無益和虛妄的」(提多書 3:9)。
現在最後要探討的是,馬太為何將基督的整個家譜分為三類,並為每一類分配十四個人。那些認為他這樣做是為了幫助讀者記憶的人,只說出了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的確,一個分為三個相等數字的目錄更容易記住。但也很明顯,這種劃分旨在指出從基督應許給亞伯拉罕到他「時候滿足」(加拉太書 4:4)「顯現於肉身」(提摩太前書 3:16)這段時間,以色列民族的三重狀況。在大衛時代之前,猶大支派雖然比其他支派地位更高,卻沒有權力。在大衛身上,王權以出人意料的輝煌呈現在所有人眼前,並一直持續到約雅斤時代。在那之後,猶大支派中仍然保留著一部分地位和政府,這維持了敬虔之人的期望,直到彌賽亞的降臨。
1. 世代的書卷 有些解經家為了替馬太辯護,給他的整部歷史冠以這個只適用於單章一半的標題,而給自己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這個 ἐπιγραφή,或標題,並不延伸到馬太福音的整本書:而是將 βίβλος,書,用作目錄:好像他曾說:「以下是基督世代的目錄。」這是指應許,基督被稱為大衛的子孫,亞伯拉罕的子孫:因為上帝曾應許亞伯拉罕,他會賜給他一個後裔,「地上萬族都必因他得福」(創世記 12:3)。大衛得到了更清楚的應許,上帝會「堅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 7:13);他的後裔中會有一位君王「日月並存」(詩篇 72:5);並且「他的寶座必如天日」(詩篇 89:29)。因此,稱基督為大衛的子孫成為猶太人慣用的說法。
2. 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們 馬太雖然對亞伯拉罕的長子以實瑪利和雅各的哥哥以掃保持沉默,但他卻適當地將十二位列祖列入家譜中,因為上帝對他們所有人都賜予了同樣的收養恩典。因此,他暗示,在基督裡所應許的福氣不僅指猶大支派,也同樣屬於雅各所有的兒女,上帝將他們聚集到他的教會中,而以實瑪利和以掃則被視為外人。
3.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 這預示著保羅所說的「虛己」89(腓立比書 2:7)。上帝的兒子本可以保持他的血統潔淨無瑕,沒有任何羞辱或污點。但他來到世上是為了
「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腓立比書 2:7)
成為
「我是蟲,不是人;是眾人所羞辱的,百姓所藐視的」(詩篇 22:6)
最終要承受十字架上被咒詛的死亡。因此,他不拒絕讓污點進入他的家譜。發生在他祖先亂倫性交的結果。儘管塔瑪爾並非出於慾望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