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77

 詩篇 77

77:1 (亞薩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我要向 神發聲呼求;我向 神發聲,他必留心聽我。

77: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77:3 我想念 神,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細拉)

77:4 你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

77:5 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77:6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

77:7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77:8 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他的應許世世廢棄嗎?

77:9 難道 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嗎?(細拉)

77:10 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

77:11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

77:12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

77:13  神啊,你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 神呢?

77:14 你是行奇事的 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77:15 你曾用你的膀臂贖了你的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細拉)

77:16  神啊,諸水見你,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

77:17 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你的箭也飛行四方。

77:18 你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

77:19 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無人知道。

77:20 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無論這篇詩篇的執筆者是誰,聖靈似乎藉著他的口,為教會在苦難中指示了一種共同的禱告形式,即使在最殘酷的迫害下,信徒也不會停止向天禱告。這裡所表達的不是某個特定個人的私下悲傷,而是選民的哀嘆和呻吟。信徒們頌揚了曾經為他們成就的拯救,這是上帝永恆恩典的見證,以激勵和堅固他們更加熱切地投入禱告。


交給伶長。照耶杜頓的作法。亞薩的詩。


詩篇 77:1-6


1. 我向神發聲哀求,我向神發聲,他向我側耳。 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夜間舉手,總不疲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3.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思默想,我的心靈就愁苦(或作:被憂傷壓倒)。細拉。 4. 你使我不能合眼;我煩亂不安,不能說話。 5. 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6. 我要追念我夜間的歌;我要與我心對話,我的心靈要仔細查究。


1. 我向神發聲哀求。這並非僅僅是抱怨,正如一些解釋者所言,他們將其解釋為神子民在發現那位素來應允他們祈求的神對他們充耳不聞、徒勞呼求時所感到的驚訝。更為可能的是,先知要麼是在談論他當時的心情,要麼是在回憶他曾如何經歷神樂意並準備好垂聽他的禱告。毫無疑問,他描述了他所遭受的巨大悲傷;在我看來,他用動詞的過去式和將來式來表示一種持續的行為。首先,他聲明他並沒有像許多人在悲傷中漫無目的地發出苦澀的哭喊那樣,愚蠢地向空氣發出哭喊;而是在必要時被迫哭喊時,他向神發出他的言語。連接詞「和」(and),與動詞「哭喊」(cried)相連,應解釋為時間副詞「當……時」(when),如此一來,便是「當我哭喊時,我的聲音傳到神那裡」。同時,他也表明,儘管他被迫多次重複哭喊,但他並沒有放棄堅持禱告。緊隨其後的是為了堅固他的信心:「他向我側耳。」連接詞「和」(and),如同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這裡用來代替因果副詞「因為」(for)。其意思是,他從神素來向他施恩憐憫的考量中,鼓勵自己向神哭求。


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在這節經文中,他更清楚地表達了當時教會所遭受的嚴重而艱難的壓迫。然而,這些詞語有些含糊。希伯來詞「يد」(yad),我翻譯為「手」,有時被隱喻為「傷口」;因此,許多解釋者得出這樣的意義:「我的傷口夜間流膿,不止息,」 也就是說,我的傷口沒有被清除潰瘍物質,以至於流膿停止。但是,我寧願將這個詞取其通常的意義,即「手」,因為他所使用的動詞「נגרה」(niggera)不僅指像傷口一樣流膿,也指伸展或擴展。 現在,當他聲稱他在患難之日尋求主,並且他的手在夜間向他伸出時,這表明禱告是他持續的操練——他的心如此熱切而不倦地投入到那操練中,以至於他無法停止。在這節經文的結尾句中,應補上轉折詞「雖然」(although);這樣,其意義將是,雖然先知沒有找到任何慰藉,也沒有減輕他悲傷的痛苦,他仍然繼續向神伸出雙手。我們也應當這樣與絕望搏鬥,以便我們的悲傷,即使看起來無法治癒,也不會堵住我們的口,阻止我們在神面前傾訴我們的禱告。


3.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詩人在此運用各種表達方式來闡述他悲傷的激烈程度,同時也闡述他苦難的巨大。"""他抱怨說,原本是他排解悲傷的唯一良藥,現在卻成了他的不安之源。的確,真信徒的心因憶念上帝而煩惱,這似乎很奇怪。但這位受默示的作者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儘管他思念上帝,他的心靈困擾並未消除。無疑,在逆境中憶念上帝,往往會加劇敬虔之人的痛苦和煩惱,例如,當他們認為上帝對他們發怒時。然而,先知並不是說每當他想起上帝時,他的心就陷入新的痛苦和不安:他只是哀嘆上帝沒有賜予他安慰來緩解他的痛苦;這是一種很難承受的考驗。看到惡人遭受可怕的精神折磨並不奇怪;因為,既然他們的主要目標和努力是背離上帝,他們就必須因他們對上帝的反叛而承受應得的懲罰。但是,當我們從中尋求安慰以減輕我們災難的憶念上帝,卻不能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安寧或平靜時,我們就容易認為上帝在戲弄我們。然而,我們從這段經文中學到,無論我們經歷多少煩躁、悲傷和不安,我們都必須在所有這些障礙中堅持呼求上帝。


4. 你使我的眼睛不能合上。 這節經文與前一節意思相同。詩人斷言他整夜不眠,因為上帝沒有賜予他解脫。古代的夜晚通常分為許多更次;因此,他用「更次」這個比喻詞來描述他持續的悲傷,這使他無法入睡。當他之前說他大聲向上帝禱告,而現在又說他將保持沉默時,似乎有些矛盾。這個難題在我們對詩篇 32:3 的解釋中已經解決了,我們在那裡指出,真信徒在被悲傷淹沒時,並不會保持一成不變的狀態,而是有時會發出嘆息和抱怨,而另一些時候,他們則像嘴巴被堵住一樣沉默。因此,先知坦率地承認他被災難淹沒,甚至窒息,以至於無法開口說出一個字,這並不奇怪。


5. 我追憶古時之日。毫無疑問,他試圖藉著回憶昔日的喜樂來平息他的悲傷;但他告訴我們,解脫並非那麼容易或那麼快就能獲得。他所說的「古時之日」和「古時之年」,似乎不僅指他自己短暫的一生,也包括許多時代。上帝的子民在苦難中,無疑應該將上帝所賜予他們的個人恩典,以及上帝在每個時代賜予他教會的所有恩典,擺在眼前,並銘記於心。然而,從經文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當先知在心中回顧上帝過去所賜的恩典時,他是從自己的經歷開始的。


6. 我要在夜間追憶我的歌。他所說的「歌」是指他在繁榮時期所從事的感恩活動。 正如我剛才所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來治癒我們的悲傷了;但撒旦常常狡猾地將上帝的恩惠暗示給我們的思想,以至於缺乏這些恩惠的感覺會給我們的心靈造成更深的創傷。因此,很可能先知在將他過去所經歷的喜樂與他現在所遭受的災難進行比較時,感到痛苦萬分。他明確提到了夜晚;因為,當我們獨自一人,脫離了人群和社會時,它會在心中產生比白天更多的憂慮和思緒。緊接著提到的與自己內心交流,也是同樣的意思。獨處會引導人們退回到自己的內心,徹底審視自己,並在沒有任何受造物在場施加約束時,自由而真誠地與自己對話。


經文的最後一句,「我的心靈會殷勤尋求」,可以有兩種解釋。因為「חפש」(chaphas),意為「殷勤尋求」,是陽性詞,而「רוה」(ruach),意為「心靈」,有時是陰性詞,一些註釋家認為這裡應理解為上帝的名字,並將這句話解釋為詩人說:「主啊!我心中沒有什麼是你沒有洞察的。」當上帝喚醒一個人脫離懶惰或遲鈍,並通過劇烈的苦難來考驗他時,可以說上帝以最高的恰當性來探究人的心靈。那時,所有隱藏的地方和避難所,無論多麼隱蔽,都會被探究,以前未知的感情也會被揭示出來。然而,由於希伯來語中名詞的性別是模糊的,其他人更自由地翻譯為「我的心靈殷勤尋求」。由於這是最普遍接受的意義,同時也是最自然的,我欣然採納。在那場受啟示的作者所提及的爭論中,他尋找他遭受如此嚴重苦難的原因,以及他的災難最終會導致什麼結果。思考這些問題無疑是非常有益的,當任何逆境壓迫我們時,上帝的旨意就是激勵我們這樣做。沒有什麼比那些在上帝的鞭打下硬著心腸的人的愚蠢更為悖逆的了。只是我們必須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以免我們被過度的悲傷所吞噬,並且上帝判斷的深不可測的深度不會因為我們試圖徹底探究它們而壓倒我們。先知的意思是,當他四處尋求安慰時,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減輕他悲傷痛苦的東西。


詩篇 77:1-6


1. 我向神發聲哀求,我向神發聲,他向我側耳。 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夜間舉手,總不疲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3.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思默想,我的心靈就愁苦(或作:被憂傷壓倒)。細拉。 4. 你使我不能合眼;我煩亂不安,不能說話。 5. 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6. 我要追念我夜間的歌;我要與我心對話,我的心靈要仔細查究。


1. 我向神發聲哀求。這並非僅僅是抱怨,正如一些解釋者所言,他們將其解釋為神子民在發現那位素來應允他們祈求的神對他們充耳不聞、徒勞呼求時所感到的驚訝。更為可能的是,先知要麼是在談論他當時的心情,要麼是在回憶他曾如何經歷神樂意並準備好垂聽他的禱告。毫無疑問,他描述了他所遭受的巨大悲傷;在我看來,他用動詞的過去式和將來式來表示一種持續的行為。首先,他聲明他並沒有像許多人在悲傷中漫無目的地發出苦澀的哭喊那樣,愚蠢地向空氣發出哭喊;而是在必要時被迫哭喊時,他向神發出他的言語。連接詞「和」(and),與動詞「哭喊」(cried)相連,應解釋為時間副詞「當……時」(when),如此一來,便是「當我哭喊時,我的聲音傳到神那裡」。同時,他也表明,儘管他被迫多次重複哭喊,但他並沒有放棄堅持禱告。緊隨其後的是為了堅固他的信心:「他向我側耳。」連接詞「和」(and),如同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這裡用來代替因果副詞「因為」(for)。其意思是,他從神素來向他施恩憐憫的考量中,鼓勵自己向神哭求。


2.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在這節經文中,他更清楚地表達了當時教會所遭受的嚴重而艱難的壓迫。然而,這些詞語有些含糊。希伯來詞「يد」(yad),我翻譯為「手」,有時被隱喻為「傷口」;因此,許多解釋者得出這樣的意義:「我的傷口夜間流膿,不止息,」286 也就是說,我的傷口沒有被清除潰瘍物質,以至於流膿停止。但是,我寧願將這個詞取其通常的意義,即「手」,因為他所使用的動詞「נגרה」(niggera)不僅指像傷口一樣流膿,也指伸展或擴展。287 現在,當他聲稱他在患難之日尋求主,並且他的手在夜間向他伸出時,這表明禱告是他持續的操練——他的心如此熱切而不倦地投入到那操練中,以至於他無法停止。在這節經文的結尾句中,應補上轉折詞「雖然」(although);這樣,其意義將是,雖然先知沒有找到任何慰藉,也沒有減輕他悲傷的痛苦,他仍然繼續向神伸出雙手。我們也應當這樣與絕望搏鬥,以便我們的悲傷,即使看起來無法治癒,也不會堵住我們的口,阻止我們在神面前傾訴我們的禱告。


3.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詩人在此運用各種表達方式來闡述他悲傷的激烈程度,同時也闡述他苦難的巨大。"""他抱怨說,原本是他排解悲傷的唯一良藥,現在卻成了他的不安之源。的確,真信徒的心因憶念上帝而煩惱,這似乎很奇怪。但這位受默示的作者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儘管他思念上帝,他的心靈困擾並未消除。無疑,在逆境中憶念上帝,往往會加劇敬虔之人的痛苦和煩惱,例如,當他們認為上帝對他們發怒時。然而,先知並不是說每當他想起上帝時,他的心就陷入新的痛苦和不安:他只是哀嘆上帝沒有賜予他安慰來緩解他的痛苦;這是一種很難承受的考驗。看到惡人遭受可怕的精神折磨並不奇怪;因為,既然他們的主要目標和努力是背離上帝,他們就必須因他們對上帝的反叛而承受應得的懲罰。但是,當我們從中尋求安慰以減輕我們災難的憶念上帝,卻不能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安寧或平靜時,我們就容易認為上帝在戲弄我們。然而,我們從這段經文中學到,無論我們經歷多少煩躁、悲傷和不安,我們都必須在所有這些障礙中堅持呼求上帝。


4. 你使我的眼睛不能合上。 這節經文與前一節意思相同。詩人斷言他整夜不眠,因為上帝沒有賜予他解脫。古代的夜晚通常分為許多更次;因此,他用「更次」這個比喻詞來描述他持續的悲傷,這使他無法入睡。當他之前說他大聲向上帝禱告,而現在又說他將保持沉默時,似乎有些矛盾。這個難題在我們對詩篇 32:3 的解釋中已經解決了,我們在那裡指出,真信徒在被悲傷淹沒時,並不會保持一成不變的狀態,而是有時會發出嘆息和抱怨,而另一些時候,他們則像嘴巴被堵住一樣沉默。因此,先知坦率地承認他被災難淹沒,甚至窒息,以至於無法開口說出一個字,這並不奇怪。


5. 我追憶古時之日。毫無疑問,他試圖藉著回憶昔日的喜樂來平息他的悲傷;但他告訴我們,解脫並非那麼容易或那麼快就能獲得。他所說的「古時之日」和「古時之年」,似乎不僅指他自己短暫的一生,也包括許多時代。上帝的子民在苦難中,無疑應該將上帝所賜予他們的個人恩典,以及上帝在每個時代賜予他教會的所有恩典,擺在眼前,並銘記於心。然而,從經文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當先知在心中回顧上帝過去所賜的恩典時,他是從自己的經歷開始的。


6. 我要在夜間追憶我的歌。他所說的「歌」是指他在繁榮時期所從事的感恩活動。289 正如我剛才所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來治癒我們的悲傷了;但撒旦常常狡猾地將上帝的恩惠暗示給我們的思想,以至於缺乏這些恩惠的感覺會給我們的心靈造成更深的創傷。因此,很可能先知在將他過去所經歷的喜樂與他現在所遭受的災難進行比較時,感到痛苦萬分。他明確提到了夜晚;因為,當我們獨自一人,脫離了人群和社會時,它會在心中產生比白天更多的憂慮和思緒。緊接著提到的與自己內心交流,也是同樣的意思。獨處會引導人們退回到自己的內心,徹底審視自己,並在沒有任何受造物在場施加約束時,自由而真誠地與自己對話。


經文的最後一句,「我的心靈會殷勤尋求」,可以有兩種解釋。因為「חפש」(chaphas),意為「殷勤尋求」,是陽性詞,而「רוה」(ruach),意為「心靈」,有時是陰性詞,一些註釋家認為這裡應理解為上帝的名字,並將這句話解釋為詩人說:「主啊!我心中沒有什麼是你沒有洞察的。」當上帝喚醒一個人脫離懶惰或遲鈍,並通過劇烈的苦難來考驗他時,可以說上帝以最高的恰當性來探究人的心靈。那時,所有隱藏的地方和避難所,無論多麼隱蔽,都會被探究,以前未知的感情也會被揭示出來。然而,由於希伯來語中名詞的性別是模糊的,其他人更自由地翻譯為「我的心靈殷勤尋求」。由於這是最普遍接受的意義,同時也是最自然的,我欣然採納。在那場受啟示的作者所提及的爭論中,他尋找他遭受如此嚴重苦難的原因,以及他的災難最終會導致什麼結果。思考這些問題無疑是非常有益的,當任何逆境壓迫我們時,上帝的旨意就是激勵我們這樣做。沒有什麼比那些在上帝的鞭打下硬著心腸的人的愚蠢更為悖逆的了。只是我們必須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以免我們被過度的悲傷所吞噬,並且上帝判斷的深不可測的深度不會因為我們試圖徹底探究它們而壓倒我們。先知的意思是,當他四處尋求安慰時,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減輕他悲傷痛苦的東西。


詩篇 77:11-14


11.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12. 我也要思想你一切的作為,默念你的作為。13. 神啊,你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我們的神呢?14. 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11.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先知現在被新的勇氣所激勵,奮力抵抗那些幾乎要壓垮他信心的誘惑。他這裡所說的「記念神所行的」與他之前所說的「記念」不同。那時他從遠處思量神的恩惠,卻發現這種思量不足以平息或減輕他的悲傷。現在他可以說把握住了這些恩惠,將它們視為神永恆恩典的確鑿證據。為了表達更大的熱切,他重複了同一句話,並插入了一個肯定詞;因為這裡的「כי」(ki)僅用於確認或加強陳述。因此,他彷彿取得了勝利,在記念神所行的事上歡欣鼓舞,確信神會像他從起初所顯現的那樣,始終如一。在第二句中,他高度讚揚了神在保守祂僕人方面所顯現的能力: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他使用了單數形式,「你的秘密」或「你的奇妙作為」;但我毫不猶豫地通過改變數目來糾正其模糊之處。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他使用單數來表示許多奇蹟。簡而言之,他的意思是,神為保守和拯救祂的僕人而始終施展的奇妙能力,只要我們仔細思考,就足以使我們克服一切悲傷。我們從中學到,儘管有時記念神所行的事可能帶給我們的安慰不如我們所願,也不如我們的情況所要求,但我們仍然必須努力,不讓悲傷所帶來的疲憊擊垮我們的勇氣。這值得我們最仔細的關注。在悲傷的時候,我們總是渴望找到一些補救措施來減輕它的苦澀;但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將我們的憂慮卸給神。然而,常常發生的是,他越接近我們,在表面上,他越加重我們的悲傷。因此,許多人當他們從這條路徑中得不到任何益處時,就認為他們最好忘記他。於是他們厭惡他的話語,因為聽他的話語反而使他們的悲傷加劇而不是減輕,更糟糕的是,他們希望這位加重和煽動他們悲傷的神會遠離。另一些人為了埋葬對他的記憶,完全投入到世俗事務中。先知的情況則大不相同。儘管他沒有立即體驗到他所渴望的益處,但他仍然繼續將神擺在他面前,明智地通過反思來支持他的信心,即既然神不改變他的愛和他的本性,他最終必然會向他的僕人顯現憐憫。我們也應當學會睜開眼睛,觀看神所行的事;由於我們眼睛的昏暗和對它們的不充分感知,它們的卓越之處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但如果仔細審視,它們將使我們充滿驚嘆。詩篇作者在第12節重複說,他將不斷默想這些作為,直到適時地從這種默想中獲得充分的益處。為什麼這麼多神的恩典的例子對我們毫無益處,也未能建立我們的信心,原因在於,一旦我們開始將它們作為我們思考的對象,我們的不定性就會將我們引向別處,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很快就會忘記它們。


13. 上帝啊,你的道路在聖所中。有些人翻譯為在聖潔中,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對他們來說,說上帝的道路在祂的聖所中,似乎是一種冷淡而貧乏的表達方式。但是,由於語法規則不容易允許這樣做,我們必須探究是否可以從「聖所」這個詞中得出一個有益的真理,這是原始詞 בקדש, bakkodesh 的正確含義。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突然的感嘆,好像是說,上帝啊,你在聖所中!你的道路啊!但我不贊同這種說法;因為他們對先知的話語施加了暴力。這句話應該作為一個連貫的句子來讀,而「聖所」這個詞要麼指天堂,要麼指聖殿。我更傾向於將其歸於天堂,認為其含義是,上帝的道路高於世界,因此,如果我們真正渴望認識它們,我們就必須超越所有天堂。儘管上帝的作為部分地向我們顯現,但我們對它們的所有認識都遠遠達不到其不可估量的高度。此外,必須指出的是,除了那些憑信心升到天堂的人之外,沒有人能品嚐到祂作為的絲毫滋味。然而,我們所能達到的最高點是,懷著敬佩和敬畏之心沉思上帝隱藏的智慧和能力,這些智慧和能力雖然在祂的作為中閃耀,但卻遠遠超越了我們有限的理解力。如果有人反對說,將上帝的道路限制在天堂是錯誤的,因為它們遍及整個世界,那麼答案很簡單;因為儘管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上帝不展示祂能力和作為的證據,但祂作為的奇妙特徵卻逃過了人類的眼睛。如果有人寧願將「聖所」理解為聖殿,那麼可以注意到,我們在詩篇 73:16, 17 中遇到了一個幾乎相似的句子:


「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我以為甚難,直等到我進入上帝的聖所。」


聖殿,的確,上帝在其中顯現自己,它就像是地上的天堂。300 現在很明顯,受啟示的作者的意思是,正如他一開始發出痛苦的抱怨一樣,現在,他已經達到了一種平靜而穩定的心境,他敬佩並崇拜上帝的崇高道路,並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安靜而謙虛地將自己限制在為他規定的範圍內,不允許自己根據肉體理解的指示來判斷或裁決上帝的秘密判斷。因此,他緊接著感嘆道,有誰能像我們的上帝這樣偉大呢?通過這種比較,他並不是說有許多神,而是間接地斥責了世人根深蒂固的愚昧,他們不滿足於唯一真實的上帝,祂的榮耀如此顯著,卻為自己創造了許多神。如果人們能以純潔的眼睛看待上帝的作為,他們就會毫不費力地滿足於祂。


14. 你是行奇事的上帝。詩篇作者證實了前一句話,從上帝作為的奇妙特徵證明了祂的偉大。他不是在談論充滿天地、隱藏而神秘的上帝本質,而是談論祂能力、智慧、良善和公義的顯現,這些顯現清晰可見,儘管它們對於我們有限的理解力來說過於浩瀚而無法理解。從字面上看,這些詞是,你是行奇事(a Wonder)的上帝;但這裡的單數顯然代表複數,我們以前也見過這種情況。從中我們得知,上帝的榮耀離我們如此之近,祂如此公開而清晰地顯現自己,以至於我們無法為自己的無知找到任何藉口。的確,祂的作為如此奇妙,甚至異教徒也無法為他們的盲目開脫。因此,又補充說,


你已在萬民中彰顯你的力量。這直接指教會的救贖;但同時,它也表明上帝的榮耀,他已在列國中清晰而有力地展示,若被輕視,必會招致嚴重的褻瀆之罪。


詩篇 77:15-20


15. 你曾用你的膀臂救贖了你的百姓,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細拉。16. 神啊,諸水看見你,諸水看見你,就都懼怕,深淵也受了攪動。17. 密雲倒出水來,天空也發出響聲;你的箭也射出去了。18. 你的雷聲在空中,閃電照亮世界;大地戰抖搖撼。19. 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無人知道。20. 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


15. 你曾用你的膀臂救贖了你的百姓。詩人在此頌揚神一切奇妙作為中,最為卓越的,就是救贖選民。聖靈在聖經各處都邀請真信徒留意此事,以鼓勵他們懷抱得救的盼望。眾所周知,神的權能在那時向外邦人顯現。歷史的真相,確實因撒旦的詭計,被許多寓言所敗壞和歪曲;但這應歸咎於那些親眼目睹這些奇妙作為的人的邪惡,他們雖然看見了,卻寧願蒙蔽自己的眼睛,掩飾其存在的真相,也不願保存對它們的真實認識。 我們如何解釋他們將摩西描繪成某種魔術師或巫師,並編造了許多奇異而怪誕的故事,約瑟夫在他的《駁斥亞皮翁》一書中收集了這些故事,但這正是基於他們蓄意將神的權能埋葬在遺忘之中的原則?然而,先知的主要目的並非譴責外邦人的忘恩負義之罪,而是為自己和神的兒女提供關於他們自身處境的盼望;因為在所提及的時期,神公開地為所有後世展示了他對他選民的愛。這裡的「膀臂」是隱喻,指非凡的、值得紀念的權能。神並非秘密地、以尋常的方式拯救他的古老百姓,而是公開地,可以說,是伸出他的膀臂。先知稱選民為雅各和約瑟的子孫,說明了神為何將他們視為他的百姓。原因在於他與他們敬虔的祖先所立的約。約瑟的兩個兒子所生的兩個支派,其起源與其他支派一樣來自雅各;但約瑟的名字被提及是為了尊榮他,因為藉著他的幫助,亞伯拉罕的整個後裔得以安全保存。


16. 神啊,諸水看見你!這裡簡要提及了神顯現其膀臂權能的一些神蹟。當說諸水看見神時,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暗示它們彷彿受到一種秘密的本能和衝動所驅使,順從神的命令,為選民開闢了一條通道。如果大海和約旦河沒有感受到神的權能,它們就不會改變其本性,也不會自發地讓路給他們。 這並不是說它們因著任何判斷和理解而後退,而是說在它們後退時,神顯示了即使是無生命的元素也樂意順從他。這裡存在一種間接的對比,旨在斥責人類的愚蠢,如果他們在以色列人從埃及得救贖的事件中,沒有認識到連諸水都看見的神的同在和作為。關於深淵的補充說明,暗示了不僅水面在看見神時受到攪動,而且他的權能甚至滲透到最深的深淵。


17. 密雲倒出水來。由於名詞 מים, mayim,"""不能以構建狀態來理解,這個動詞,我毫不懷疑,是被及物地使用;但無論我們採取這種觀點,還是讀作彷彿 מים, mayim, 處於構建狀態且動詞是被動的,這對意義影響不大;也就是說,無論我們讀作「雲層傾瀉下水」,還是「雲層的水被傾瀉而出」。其意義顯然是,不僅大海和約旦河,而且懸浮在雲層中的水,都將應得的榮耀歸於上帝,空氣因雷聲的震動而傾瀉下豐沛的陣雨。目的是表明,無論人們將目光轉向何方,上帝的榮耀都顯赫地彰顯,在創造的每個部分都是如此,無論是上方還是下方,從天堂的高度到海洋的深處。這裡所指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不確定性。 也許是指《出埃及記》9:23 中記載的事件;在那裡我們得知,夾雜著雷電的冰雹是降在埃及人身上的可怕災禍之一。那些射出的箭,無疑是閃電的隱喻。我們應將此節與下一節聯繫起來,其中說到,雷聲在空中迴響,閃電照亮了世界,以致大地顫抖。總之,在百姓離開埃及時,上帝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見證,無論是通過人們的眼睛還是耳朵;雷聲在天空的各個角落迴響,整個天空閃爍著電光,同時大地也為之顫抖。


19. 你的道路在海中。這裡再次以不同的措辭描述了分開紅海所行的神蹟。嚴格來說,與以色列人相關的內容被應用到上帝身上,在上帝的保護和引導下,他們乾腳走過了紅海。經文宣告,一條道路以一種非常奇特和不尋常的方式為他們開闢;因為大海不是憑藉人的技能排乾的,約旦河也沒有從其常規河道改道,而是百姓走過了法老和他的整個軍隊不久後被淹沒的水中。因此,經文說,上帝的腳蹤無人知曉,因為上帝讓百姓過去後,立刻讓水回歸其慣常的流動。


這樣做的目的在第20節中補充說明——教會的拯救:你引導你的百姓如同羊群。306 所有敬虔的人都應將這次拯救視為給予他們最好的鼓勵,以懷抱安全和救贖的希望。將百姓比作羊群,默示著他們自身完全缺乏智慧、能力和勇氣,而上帝以其偉大的良善,屈尊扮演牧羊人的角色,引導他貧困的羊群,這些羊群一無所有,穿過大海、曠野和所有其他障礙,以便讓他們繼承所應許的產業。當我們被告知摩西和亞倫是引導百姓的人時,這一說法得到了證實。他們的服務無疑是輝煌且值得銘記的;但上帝在對抗兩個默默無聞、受人鄙視的個體與一位曾坐上寶座的最驕傲的君王之一的憤怒以及其強大軍隊時,也極大地彰顯了他的大能。一個被放逐者和逃犯的杖,以及一個貧窮奴隸的聲音,憑藉自身能對抗一個可怕的暴君和一個好戰的國家做些什麼呢?因此,當上帝在這樣的瓦器中工作時,他的能力就更加顯明了。同時,我並不否認這裡旨在讚揚上帝的這些僕人,他曾將如此光榮的信任託付給他。

詩篇 77 詩篇 77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9月 28,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