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73

 詩篇 73

73:1 (亞薩的詩。) 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73:2 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

73:3 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

73:4 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

73:5 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

73:6 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項上;強暴像衣裳遮住他們的身體。

73:7 他們的眼睛因體胖而凸出;他們所得的,過於心裡所想的。

73:8 他們譏笑人,憑惡意說欺壓人的話;他們說話自高。

73:9 他們的口褻瀆上天;他們的舌毀謗全地。

73:10 所以 神的民歸到這裡,喝盡了滿杯的苦水。

73:11 他們說: 神怎能曉得?至高者豈有知識呢?

73:12 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

73:13 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

73:14 因為,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

73:15 我若說,我要這樣講,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

73:16 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

73:17 等我進了 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

73:18 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73:19 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

73:20 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

73:21 因而,我心裡發酸,肺腑被刺。

73:22 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

73:23 然而,我常與你同在;你攙著我的右手。

73:24 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裡。

73:25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73: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 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73:27 遠離你的,必要死亡;凡離棄你行邪淫的,你都滅絕了。

73:28 但我親近 神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大衛,或任何可能是這篇詩篇的作者,彷彿與肉體感官和理性的判斷相抗衡,首先頌揚了上帝的公義和良善。他接著承認,當他看到惡人財富豐裕,沉溺於各種享樂,甚至輕蔑地嘲笑上帝,殘酷地騷擾義人時;而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一個人越是努力實踐正直,就越是被困擾和災難所壓倒,而且總體而言,所有上帝的兒女都在消瘦,被憂慮和悲傷所壓迫,而上帝卻彷彿閒坐天上,漠不關心,不干預來糾正這種混亂的局面;這給了他如此嚴重的打擊,幾乎使他想拋棄所有對宗教的關心和對上帝的敬畏。第三,他斥責自己魯莽草率地僅憑對事物現狀的看法就妄下判斷的愚蠢,並指出耐心是必要的,這樣我們的信仰才不會在這些困擾和不安中動搖。最後他總結說,只要我們讓上帝的旨意按照祂在祂隱秘的旨意中所決定的方式自行發展,最終,事情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人們將會看到,一方面,義人不會被剝奪他們的獎賞,另一方面,惡人也逃不過審判者的手。

亞薩的詩。


詩篇 73:1-3


1. 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2. 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 3. 我曾嫉妒惡人,見惡人享平安。


至於這篇詩的作者,我不想過於爭辯,儘管我認為將亞薩的名字冠於其上是可能的,因為唱這首詩的任務是交給他的,而其作者大衛的名字則被省略了,就像我們通常在事情眾所周知時,就不費事去說明一樣。我們從默想這篇詩所包含的教義中能獲得多少益處,從先知的例子中很容易發現,他雖然在真正的虔誠方面經歷了非凡的鍛鍊,但在他發現自己身處的滑溜之地搖擺不定時,卻很難站穩腳跟。不,他承認,在他恢復到能夠對引起他考驗的事情做出公正判斷的健全心智之前,他已經陷入了幾乎是野獸般的愚蠢狀態。至於我們自己,經驗表明我們對神的旨意是多麼輕微的印象。我們無疑都同意承認世界是由神的手掌管的;但如果這個真理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我們的信仰在克服逆境中遇到的誘惑時,將會表現出更大的堅定和毅力。但是,當我們遇到的最小的誘惑將這個教義從我們心中驅逐出去時,顯然我們還沒有真正認真地確信它的真理。


此外,撒旦有無數的詭計,使我們的眼睛眩暈,使我們的思想混亂;然後,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混亂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迷霧,以至於我們很難看穿它,並得出結論說神掌管並關心世間萬物。惡人大多得意洋洋;儘管他們故意激怒神並挑釁他的報復,但由於他的寬容,他們似乎沒有做錯什麼來嘲笑他,而且他們永遠不會為此受到追究。 另一方面,義人被貧困所困擾,被許多麻煩所壓迫,被多重錯誤所困擾,並蒙受羞辱和責備,他們呻吟嘆息:他們越是努力地為所有人做好事,惡人就越是厚顏無恥地濫用他們的耐心。當事情處於這種狀態時,我們在哪裡能找到一個人不時被不聖潔的暗示所誘惑和糾纏,認為世界事務是隨機運轉的,正如我們所說,是由偶然性支配的? 這種不聖潔的想像無疑已經完全佔據了不信者的思想,他們沒有被神的靈光照,因此無法將他們的思想提升到對永生的沉思。因此,我們看到所羅門為什麼宣稱,既然「萬事臨到眾人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有同一遭遇」,世人的心充滿了不敬虔和對神的蔑視(傳道書 9:2, 3);——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那些看似如此混亂的事情是在神的指導和掌管之下。


一些異教哲學家討論並維護了神聖天意的教義;但經驗表明,他們儘管如此,卻沒有真正徹底地確信其真理;因為當事情出乎他們的意料時,他們公開否認了他們先前所宣稱的。 我們在布魯圖斯身上有一個難忘的例子。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在勇氣上超越他,"""所有與他親近的人都證明他卓越的智慧。他屬於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曾說過許多關於上帝權能和天意的精闢言論;然而,當他最終被安東尼擊敗時,他卻喊道,他所相信的一切美德都沒有真實的基礎,而只是人類的發明,所有為誠實和有德行而付出的努力都只是徒勞,因為命運主宰著人類的一切事務。因此,這位以英勇和非凡決心著稱的人物,在放棄美德並以美德之名詛咒上帝時,可恥地墮落了。由此可見,不敬虔者的思想如何隨著事件的波動而波動。當上帝的子民也需要他恩典的特別幫助,以防止同樣的誘惑在他們心中作祟,甚至有時被它動搖而瀕臨跌倒時,我們又怎能期望那些未經上帝聖靈重生的異教徒能夠抵擋如此強大而猛烈的攻擊呢?正如大衛在此承認,他的腳幾乎滑跌了。但現在讓我們繼續思考詩篇中的話語。


1. 然而,上帝善待以色列。副詞 אך,  ach,在這裡並不意味著簡單的肯定,如它在其他地方常有的意思,而是作為轉折詞,表示「然而」、「儘管」或類似的詞。大衛突然開始這篇詩篇;從中我們學到了一件值得特別注意的事,那就是在他說出這些話之前,他的心曾被許多疑慮和矛盾的建議所困擾。作為一個勇敢而英勇的戰士,他曾經歷過非常痛苦的掙扎和誘惑;但是,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努力,他最終成功地擺脫了所有錯誤的想像,並得出結論:上帝仍然恩待他的僕人,是他們福祉的忠實守護者。因此,這些話語包含了一種無言的對比,介於撒旦向他暗示的不聖潔的想像,以及他現在用來堅固自己的真正信仰的見證之間,彷彿譴責肉體的判斷,因為它對上帝的旨意產生了疑慮。我們因此看到詩人這聲驚呼是多麼的強調。他沒有像哲學家那樣坐下來爭辯,也沒有用精心修飾的辭藻來發表他的演講;而是,彷彿他從地獄中逃脫出來,他以洪亮的聲音和激動的情感宣告他已經取得了勝利。為了用他自己的例子教導我們衝突的困難和艱鉅,他可以說敞開了他的心扉,並希望我們理解比他所用的詞語所表達的更多的東西。他的話語的總結是,儘管在感官和理性的眼中,上帝可能似乎忽略了他的僕人,但他總是以他的恩惠擁抱他們。他頌揚上帝的旨意,特別是它如何延伸到真正的聖徒;向他們表明,他們不僅與其他受造物一樣受上帝的治理,而且他以特別的關懷看顧他們的福祉,就像一家之主仔細地為自己的家人提供和照顧一樣。上帝確實治理著整個世界;但他卻樂意對他的教會進行更密切和特殊的監督,他已承諾維護和保衛他的教會。


這就是先知明確提到以色列的原因;以及為何他隨後將這個名稱限制在那些心靈正直的人身上;這是一種對第一句話的修正;因為許多人驕傲地聲稱自己是以色列人,彷彿他們構成了教會的主要成員,而他們卻只是以實瑪利人和以東人。因此,大衛,""""""為了從敬虔者的名錄中抹去亞伯拉罕所有墮落的子孫,承認只有那些純粹正直地敬拜上帝的人才屬於以色列;彷彿他曾說:「當我宣告上帝對他的以色列人是美善的,我指的不是所有那些僅僅滿足於外在信仰、徒有以色列人名號卻無正當權利的人;我說的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他們以真誠的心意將自己獻給上帝。」有些人將第一句「上帝對以色列是美善的」解釋為指他的選民;而第二句「對那些心裡正直的人」則指外邦人,只要他們行事正直,上帝也會恩待他們。但這是一種冷淡而牽強的解釋。最好還是堅持我所說的。大衛在稱讚上帝對選民和教會的恩慈時,不得不將許多背棄上帝、因此不配享受他父愛恩寵的偽君子從他們當中剔除。基督對拿但業所說的話(約翰福音 1:47)與此相符:「看哪,這是一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沒有詭詐!」由於當時猶太人對上帝的敬畏幾乎蕩然無存,他們當中幾乎只剩下「人手所行的割禮」,也就是外在的割禮,基督為了區分亞伯拉罕真正的子孫和偽君子,將「沒有詭詐」作為前者的顯著特徵。確實,在事奉上帝的事上,沒有什麼比心靈的正直更不可或缺了。


2.至於我,等等。字面意思是「而我」:這應當強調地讀;因為大衛的意思是,那些侮辱上帝榮耀、壓倒信心的試探,不僅襲擊普通人,或那些只具備一點點敬畏上帝之心的人,連他自己,這個本應在上帝的學校中比所有人都更有長進的人,也經歷了這些試探。他這樣以自己為榜樣,是為了更有效地激勵和促使我們極其小心謹慎。誠然,他並沒有在試探下實際屈服;但是,當他宣告他的腳幾乎滑跌,他的腳步幾乎失穩時,他警告我們,除非得到上帝大能之手的扶持,否則所有人都處於跌倒的危險之中。


3.因為我嫉妒愚昧人  在這裡他宣告了他所受試探的性質。這試探在於,當他看到惡人目前的昌盛,並因此判斷他們是幸福的時,他嫉妒他們的境況。當我們不僅在心裡抱怨上帝沒有將事情安排妥當,而且當我們放任自己,大膽地作惡,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可以作惡卻不受懲罰時,我們確實處於一種嚴重而危險的試探之下。西西里暴君小狄奧尼修斯在搶劫了敘拉古神廟後,帶著贓物順利航行,他那嘲諷的玩笑眾所周知。 他對身邊的人說:「你們沒看到嗎,神明多麼偏愛褻瀆神明的人?」同樣地,惡人的昌盛被視為犯罪的鼓勵;因為我們很容易想像,既然上帝賜予他們這麼多今生的好處,他們就是上帝所認可和喜愛的對象。我們看到他們的昌盛如何傷透了大衛的心,使他幾乎認為,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比加入他們的行列,追隨他們的生活方式更好的了。 他稱不敬虔的人為愚昧人,並非僅僅指他們所犯的罪是出於無知或疏忽,"""但他將他們的愚蠢與敬畏上帝對立起來,而敬畏上帝是真正智慧的主要組成部分。 毫無疑問,不敬虔的人是狡猾的;但是,由於他們缺乏所有正確判斷的基本原則,即我們必須根據上帝的旨意來規範和塑造我們的生活,所以他們是愚蠢的;這就是他們自身盲目的結果。


詩篇 73:4-9


4. 因為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痛苦,他們的力氣是強壯的。 5. 他們沒有像世人一樣的苦難;他們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受鞭打[或擊打]。6. 所以驕傲像鏈子一樣環繞著他們;強暴的衣服遮蓋著他們。7. 他們的眼睛因肥胖而突出;他們超越了[或超過了]他們心中的思想。8. 他們變得傲慢,惡意地談論勒索: 他們從高處說話。9. 他們的口向著天,他們的舌頭在地上遊走。


 


4 因為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痛苦。詩人描述了不敬虔之人的安逸和優勢,這些都像是許多誘惑,動搖了上帝子民的信心。他從他們所享有的健康開始,告訴我們,他們強壯有力,不必像真正的信徒那樣,經常因疾病而呼吸困難。 有些人將「死的時候沒有痛苦」解釋為沒有延遲,認為這些話暗示惡人突然死亡,一瞬間就死了,不必與死亡的痛苦搏鬥。在約伯記中,這被認為是不敬虔之人在世上的幸福之一,即他們在盡情享受奢華的快樂之後,「一瞬間下到陰間」(約伯記 21:13)。據說,尤利烏斯·凱撒在被處死的前一天曾說,突然意外地死去,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幸福的死亡。因此,根據這些解經家的觀點,大衛抱怨惡人走的是一條平坦輕鬆的死亡之路,沒有太多的麻煩和焦慮。但我更傾向於同意那些將這兩句話聯合起來閱讀的人的觀點:他們的力氣是強壯的,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死的時候沒有痛苦;因為他們不像囚犯一樣被拖去死亡。 由於疾病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它們就像是死亡的許多使者,提醒我們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因此,它們被恰當地比作鏈子,上帝用它將我們束縛在他的軛下,以免我們的力量和活力促使我們放蕩和叛逆。


5. 他們沒有像世人一樣的苦難。這裡宣稱惡人享有愉快的安寧,並且似乎因特權而免於人類普遍遭受的苦難。他們也無疑像好人一樣捲入苦難之中,上帝也經常對他們執行審判;但是,為了考驗我們的信心,他總是將他們中的一些人置於一個高高的舞台上,他們似乎有特權生活在免於災難的狀態中,正如這裡所描述的。現在,當我們考慮到人類的生活充滿勞動和苦難,而且這是為所有人設定的生活法則和條件時,看到那些藐視上帝的人沉溺於奢華的享樂並享受極大的安逸,就好像他們被提升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之上,進入一個享樂的區域,在那裡他們為自己築了一個巢,這是一種嚴峻的誘惑。


6. 所以驕傲像鏈子一樣環繞著他們。這個抱怨比前面的更進一步;因為這裡告訴我們,儘管上帝看到不敬虔的人可恥地、邪惡地濫用他的仁慈和寬容,他仍然忍受他們的忘恩負義和叛逆。詩人採用了從身體的服裝和裝飾中提取的比喻,以表明這樣的人以他們的惡行為榮。動詞 ענק,anak,我們翻譯為「像鏈子一樣環繞著他們」,來自一個表示鏈子的名詞。因此,這句話暗示不敬虔的人以他們的魯莽和瘋狂為榮,就好像他們被金鏈子華麗地裝飾著一樣: 而且暴力對他們來說就像衣服一樣,他們認為這使他們非常莊重和尊貴。"""有些譯者將希伯來詞彙שִׁית (shith),我們譯為「衣服」,解釋為「臀部」;但這種解釋與上下文的語境完全不符。我毫不懷疑,大衛在從頸部或頭部開始描述之後——因為他使用的希伯來動詞ענק (anak) 有時也指「加冕」——現在是想用一個詞來概括全身的服飾。所陳述的內容是,惡人因其昌盛而如此盲目,以至於變得越來越驕傲和傲慢。詩人非常恰當地將驕傲置於首位,然後將暴力作為其伴侶;因為不敬虔之人之所以四處掠奪他們所能得到的一切,並施加如此多的殘酷,其原因不正是因為他們將所有其他人視為微不足道,與自己無法相比;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說服自己,人類只是為他們而生嗎?因此,所有暴力的根源,可以說,是驕傲。


7. 他們的眼睛因肥胖而凸出。 他現在補充說,看到不敬虔之人如此暴力和殘酷地爆發,並不奇怪,因為由於肥胖和溺愛,他們的眼睛幾乎要從頭部凸出來。有些人將「凸出」解釋為,他們的眼睛被脂肪覆蓋和隱藏,可以說,是「迷失」了,無法在眼眶中被察覺。但由於脂肪會導致眼睛從頭部突出,我更傾向於保留這些詞語的本義。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大衛並非指身體的外貌,而是隱喻性地表達了不敬虔之人因其擁有的豐盛而膨脹的驕傲。他們因自己的昌盛而如此飽食和陶醉,以至於後來他們幾乎要因驕傲而爆裂。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句也有兩種解釋。有些人認為,我們譯為「超越」的動詞עבר (abar) 表示的是肆無忌憚的傲慢; 因為不敬虔之人不滿足於保持在普通範圍內,而是在他們狂野和奢侈的計劃中超越雲霄。事實上,我們知道他們經常自忖如何才能佔領整個世界;是的,他們甚至希望上帝為他們創造新的世界。簡而言之,他們完全貪得無厭,在他們狂野而無限的慾望中超越了天地。將這個動詞解釋為他們的愚蠢思想無法受到任何法律的約束,也無法保持在任何範圍內,當然並非不恰當。但還有另一種解釋也非常合適,那就是,他們所遇到的昌盛和成功超越了他們在想像中描繪的所有美好前景。我們確實看到其中一些人獲得了比他們曾經渴望的更多的東西,就好像他們在睡覺時,命運為他們撒網捕魚一樣,這是古代國王德米特里烏斯被巧妙地描繪的形象,他攻占了如此多的城市,儘管他既不熟練也不警惕,也沒有遠見。如果我們傾向於採用這種解釋,那麼這句話將作為解釋性補充,教導我們之前所說的「肥胖」是什麼意思——它意味著上帝將豐富的所有美好事物堆積在惡人身上,並使他們充滿,超出了他們曾經渴望或想像的一切。


8. 他們變得傲慢,並惡意地談論勒索。有些人將動詞ימיקו (yamicu) 視為主動及物動詞,並解釋為惡人使他人軟弱,也就是說,使他人膽怯,或恐嚇和威脅他們。 但由於該語言的慣用語也允許將其理解為不及物動詞,我採用了最符合上下文語境的解釋,即惡人忘記自己是人,並以其無限的膽大妄為踐踏所有羞恥和誠實,"""不掩飾他們的邪惡,反而大聲誇耀他們的勒索。的確,我們看到惡人,在一段時間內事事如意之後,便拋棄一切偽裝,在作惡時毫不費力地隱藏自己,反而大聲宣揚自己的墮落。「什麼!」他們會說,「我難道不能剝奪你所擁有的一切,甚至割斷你的喉嚨嗎?」強盜確實也能做同樣的事情;但他們會因為害怕而躲藏起來。大衛所說的這些巨人,或者說非人怪物,卻恰恰相反,他們不僅認為自己不受任何法律約束,而且忘記了自己的弱點,狂暴地咆哮,彷彿善惡、對錯之間沒有區別。然而,如果偏好另一種解釋,即惡人通過誇耀他們可以對單純和平的人施加的巨大壓迫和暴行來恐嚇他們,我也不反對。當窮人和受苦的人發現自己任由這些惡人擺佈時,他們不禁顫抖,可以說,當看到他們擁有如此大的權力時,他們會融化和消散。關於「他們從高處說話」這個表達,暗示他們將傲慢和辱罵的言辭傾瀉在所有其他人頭上。正如驕傲的人,不屑於直接看任何人,在拉丁語中被稱為despicere,在希臘語中被稱為Katablepein,即向下看;172所以大衛將他們描繪成從高處說話,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與其他人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反而認為自己是獨特的生物,可以說,是小神。


9. 他們的口向著諸天。這裡宣告他們不僅對人,也對上帝說出侮辱性的話語;因為他們想像沒有什麼是他們不能嘗試的,並且自以為天地都受他們支配。如果有人試圖通過向他們展示上帝的力量來驚嚇他們,他們會大膽地衝破這個障礙;至於人,他們對來自這方面的任何困難都沒有概念。因此,沒有什麼能抑制他們驕傲自大的言辭,他們的舌頭走遍了全地。這種表達方式似乎是誇張的;但當我們考慮到他們的狂妄是多麼巨大和無限時,我們就會承認詩篇作者所教導的不過是經驗所證實的事實。


詩篇 73:10-14


10. 因此,他的百姓要歸回這裡,滿杯的水要被他們榨乾。11. 他們說,神怎能知道?至高者豈有知識呢?12. 看哪!這些惡人,他們卻永遠安逸:他們積聚財富。13. 我實在是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淨了我的手。 14. 我終日受鞭打,我每日早晨受懲罰。


10. 因此,他的百姓要歸回這裡。解經家對這句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首先,由於「他的」這個關係代詞被使用,卻沒有指明是誰的百姓,有些人將其簡單地理解為惡人,彷彿是說,惡人總是回歸到這種想法:他們將「百姓」這個詞視為指一大群人或一夥人;因為一旦惡人豎起他的旗幟,他總能成功地吸引一大群同夥跟隨他。因此,他們認為其意義是,每個昌盛的惡人都有人像蜂擁而至般地圍繞著他;當他們在他的宮殿或華麗的宅邸中時,他們滿足於喝水;這種邪惡的想像力如此迷惑他們。但還有另一種更為正確的解釋,也得到大多數解經家的認可;那就是,神的百姓  歸回這裡。有些人將我們翻譯為「這裡」的詞 הלם, halom, 理解為「受苦的」; 但這是一種牽強的解釋。


然而,其意義尚未足夠明顯,因此我們必須更仔細地探究。 有些人將整節經文連貫地讀作:神的百姓歸回這裡,以便他們可以飲盡苦難之水的滿杯。但是,在我看來,這節經文依賴於前面的陳述,其意義是,許多曾被視為屬於神百姓的人被這種誘惑所迷惑,甚至因此而沉船和被吞噬。先知在這裡似乎不是指神的選民,而只是指教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偽君子和假冒的以色列人。他宣稱這樣的人將被毀滅所淹沒,因為他們愚蠢地被引導去嫉妒惡人,並渴望追隨他們, 他們就與神和所有宗教告別。然而,這仍然可以毫無不妥地指選民,其中許多人被這種誘惑如此猛烈地困擾,以至於他們偏離了正道:不是說他們專心作惡,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堅定地持守正道。那麼,其意義將是,不僅是世俗的群眾,甚至那些決心事奉神的真正信徒,也會被這種不法和邪惡的嫉妒和競爭所誘惑。179 接下來的「滿杯的水被他們榨乾」180 似乎是前面陳述的原因,暗示當從培養真宗教中看不到任何益處時,他們會因煩惱和悲傷而受折磨。被水飽和是隱喻地指飲盡最苦的苦難,並充滿無限的悲傷。


11. 他們說,神怎能知道?有些解經家認為先知在這裡又回到了惡人身上,並敘述了他們用來刺激和煽動自己犯罪的嘲笑和褻瀆;但我不能認同這一點。大衛寧可解釋他在前一節經文中所說的,即當惡人短暫的繁榮使信徒眼花繚亂時,他們會陷入邪惡的思想和惡毒的想像。他告訴我們,他們那時開始質疑,神是否真有知識。在世俗之人中,這種瘋狂太常見了。奧維德在他的詩中這樣說:


「Sollicitor nullos esse putare deos;」「我被誘惑去想,沒有神。」

那確實是一位異教詩人說的這番話;但我們知道詩人表達的是人們普遍的想法,以及他們心中普遍佔主導地位的語言,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坦率地承認,一旦發生任何逆境,人們就會忘記所有關於上帝的知識時,他可以說是以廣大民眾的身份說話。他們不僅懷疑是否有上帝,甚至還與他爭辯並責罵他。我們在古羅馬詩人那裡遇到的抱怨——


「Nec Saturnius haec oculis pater adspicit aequis:」「土星之子,偉大的神,不以公正的眼光看待這些事」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不就是他所說的那個女人,因為她沒有得到她所期望的待遇,而指責她的神朱庇特不義嗎?因此,在不信上帝的人群中,否認上帝關心和治理世界,並堅持認為一切都是偶然的結果,這種情況太普遍了。 但大衛在這裡告訴我們,即使是真正的信徒也會在這方面跌倒:這不是說他們會爆發出這種褻瀆,而是因為當上帝似乎停止執行他的職責時,他們無法一下子控制住自己的思想。耶利米的質問眾所周知:


「耶和華啊,我與你爭辯的時候,你是公義的;但我要與你理論你的判斷: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行詭詐的為何都安逸呢?」(耶利米書 12:1)


從那段經文看來,即使是敬虔的人也會被誘惑去懷疑上帝的旨意,但同時,對這個問題的懷疑並不會深入他們的內心;因為耶利米一開始就聲明了相反的立場;這樣做,可以說是他給自己套上了韁繩。然而,他們並不總是那麼快地預料到撒旦的陷阱,以至於在懷疑精神的影響下,他們會問,如果上帝真的關心世界,他為什麼不糾正其中普遍存在的巨大混亂呢?那些褻瀆上帝,否認他的旨意的人有兩種。有些人公開地發洩他們的褻瀆,聲稱上帝沉溺於安逸和享樂,什麼都不關心,把萬物的治理都交給了偶然。另一些人,雖然他們把這個問題的想法藏在心裡,在人前保持沉默,但卻不停地暗自抱怨上帝,指責他不公或懶惰,縱容邪惡,忽視敬虔的人,讓萬物陷入混亂,走向毀滅。但上帝的子民,在這些悖逆和可憎的思想深入他們內心之前,會向上帝傾訴, 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順從他那隱藏著原因的奧秘判斷。因此,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不僅是惡人,當他們看到世事如此混亂時,只會想到一種盲目的治理,他們將其歸因於命運或偶然;甚至連真正的信徒自己也會動搖,以至於懷疑上帝的旨意;而且除非他們被他的手奇妙地保守,否則他們將完全被這個深淵吞噬。


12. 看哪!這些就是不敬虔的人。詩人在此以生動的畫面描繪,展示了那幾乎使他跌倒的嫉妒的特徵。看哪!他說,這些是邪惡的人!然而他們卻安逸享樂,不受干擾,並被提升到權力和影響力;而且這不僅僅是幾天,他們的繁榮是長久的,而且可以說,是無止境的。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合理呢?那些即使在世人眼中也被認為是臭名昭著和可憎的惡人,竟然受到上帝如此慷慨和寬容的對待?"""這裡有些人將希伯來語單詞 עולם (olam) 解釋為「世界」,但這是不恰當的。它在此段落中更確切地表示一個時代; 大衛抱怨的是,惡人的昌盛是穩定且長久的,看到它持續如此之久,耗盡了義人的耐心。看到惡人如此受上帝的眷顧,他轉而思考自己的情況;由於他的良心為他作證,他行事真誠正直,他便自問,他如此專心致志地實踐公義,究竟得到了什麼好處,因為他遭受了異常程度的苦難和困擾。他告訴我們,他每天都受鞭打,每當太陽升起,就有這樣或那樣的苦難為他準備著,以至於他的災難沒有盡頭。簡而言之,他的論點是:「我確實白費力氣去獲得和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和乾淨的雙手,因為持續的苦難等待著我,可以說,它們在破曉時分就守候著我。這種情況無疑表明,在上帝面前,無辜是沒有獎賞的,否則他肯定會對那些事奉他的人更仁慈一些。」由於敬虔之人所特有的真正聖潔包含兩個部分,首先是內心的純潔,其次是外在行為的公義,大衛將這兩者都歸於自己。讓我們從他的榜樣中學習,將它們結合起來:首先,讓我們從內心的純潔開始,然後通過我們行為的正直和誠實,在世人面前證明這一點。


詩篇 73:15-17


15. 我若說,我要這樣說,看哪!你兒女的世代:我已犯了罪。 16. 雖然我用心去明白這事,在我看來卻是困擾[或,痛苦的事];17. 直到我進入神的聖所,才明白他們的結局。


15. 我若說,我要這樣說。大衛察覺到他所受試探的思想是罪惡的,便勒住自己,並責備自己容許心裡對這樣一個問題產生懷疑的不堅定。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意思;但這些話語有些困難或模糊之處。這節經文最後一個希伯來動詞,בגד,bagad,意為犯罪,也意為欺騙。因此,有些人翻譯為「我欺騙了你兒女的世代」,好像大衛說,如果我這樣說,我就會剝奪你兒女的希望。另一些人則讀作「我得罪了你兒女的世代」;也就是說,如果我這樣說,我就會對他們造成傷害。但由於先知的話語是這樣排列的:「看哪!你兒女的世代:我已犯了罪」;而且從中可以引申出一個很好的意思,我會簡單地這樣解釋:如果我贊同這些邪惡的思想和懷疑,我就會犯罪;因為,看哪!義人仍然留在地上,你世世代代都為自己保留了一些人。這樣就不需要補充任何內容來完成句子的意思,動詞בגדתי,bagadti,我已犯了罪,將獨立存在,不與句子的任何其他部分連用。我們在其他地方曾有機會觀察到,希伯來名詞דור,dor,我們翻譯為「世代」,實際上是指時間。大衛想要表達的意思現在非常明顯。當世俗之人放縱他們不聖潔的思辨,直到最終他們變得剛硬,並拋棄了對上帝的一切敬畏,同時也拋棄了得救的希望時,他卻約束自己,以免陷入同樣的毀滅。這裡的「說」或「宣告」意為說出已經思考過的事情。因此,他的意思是,如果他對這個問題像對一件確定的事情一樣作出判斷,他就會犯下非常嚴重的罪過。他發現自己以前陷入了懷疑,但現在他承認自己犯了嚴重的罪;他將這個原因放在他表達這兩種心境的詞語之間:那就是,因為上帝總是確保他的一些子民留在世上。他似乎重複了指示性助詞「看哪!」以形成對比。他之前曾說:「看哪!這些是不敬虔的人」;這裡他說:「看哪!你兒女的世代」。教會受到撒旦和無數敵人的猛烈攻擊,卻能安然無恙,這確實不亞於神蹟。


16. 雖然我用心去明白這事。他使用的第一個動詞חשב,chashab,原意是計算或數算,有時也指考慮或權衡。但句子中隨後的詞語要求我所給出的意思,即他用心去明白所指的上帝旨意的一部分。他已經譴責自己犯了罪;但他仍然承認,直到他進入上帝的聖所,他才完全擺脫困擾他心靈的疑慮。簡而言之,他暗示他已經從各方面思考了這個問題,然而,他所有的推理都無法理解上帝在如此巨大的混亂和困惑中如何繼續治理世界。此外,他這樣談論自己,是教導我們,當人們僅僅憑藉自己的理解行事時,不可避免的結果是,他們因困境而沉淪,無法透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和推理得出任何確定或固定的結論;因為毫無疑問,他將上帝的聖所與肉體的理性對立起來。因此,人類所有自有的知識和智慧都是虛妄和空洞的;因為人類所有真正的智慧——所有值得被稱為智慧的——都包含在這一點上, 他們順從,並完全服從上帝話語的教導。詩人並非指那些故意盲目的不信者,他們陷入錯誤,並且很高興找到一些藉口或託詞來冒犯,以便他們可以遠離上帝。他所說的是他自己;儘管他不僅熱切地,而且謙卑地將心思投入到對神聖事物的探究中;儘管同時,他根據自己的微薄能力,不僅專注地,而且敬畏地思考上帝崇高的判斷,但他承認自己失敗了;因為這裡的「困境」 一詞意味著無益或徒勞的勞動。因此,任何人在審視上帝的判斷時,如果期望透過自己的自然理解來認識它們,將會感到失望,並會發現自己從事的是一項既痛苦又無益的任務;因此,絕對有必要提升自己,並從天上尋求啟示。


對於上帝的聖所,有些人,甚至在希伯來人中,理解為義人和天使居住的天上居所;彷彿大衛說,這在我看來是一件痛苦的事,直到我認真地承認,人並非被創造來在這個世界上短暫地繁榮,並在其中享受奢華,而是他們在這裡的狀況是朝聖者,他們在塵世朝聖期間的願望應該是朝向天堂。我欣然承認,沒有人能正確判斷上帝的旨意;但那些將心靈提升到塵世之上的人;但更簡單自然的是將「聖所」一詞理解為指天上的教義。正如律法書被存放在聖所中,從那裡可以獲得天上的神諭,也就是說,上帝旨意的宣告, 並且這是獲得有益教導的真正途徑,大衛非常恰當地將「進入聖所」 視為進入上帝的學校,彷彿他的意思是,除非上帝成為我的老師,除非我透過他的話語學習,否則當我考慮世界的治理時,我的心靈無法理解,我會突然停下來,對這個主題一無所知。因此,當我們在這裡被告知,除非人們從自身以外的地方獲得智慧,否則他們不適合思考神聖旨意的安排時,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智慧呢?除非我們順從地接受上帝透過他的話語和他的聖靈教導我們的一切?大衛透過「聖所」一詞暗示了上帝在他古老子民中設立的外部教導方式;但除了話語之外,他還包含了聖靈的秘密啟示。


惡人的結局並非指他們離開世界,或離開今生,這是所有人都看到的——因為要理解這一點,何必進入上帝的聖所呢?——但「結局」一詞應被視為指上帝的審判,透過這些審判,他表明,即使當他通常被認為在沉睡時,他也只是將對惡人應得的懲罰的執行推遲到一個方便的時間。這必須更詳細地解釋。如果我們想從上帝那裡了解不敬虔之人的狀況,他教導我們,他們在短暫繁榮之後,會突然衰敗;""""""即使他們可能碰巧在死前享受持續的繁榮,但這一切都微不足道,因為他們的生命本身就微不足道。因此,既然上帝宣告所有惡人將悲慘地滅亡,如果我們看到他在今生對他們執行明顯的報復,讓我們記住這是上帝的審判。反之,如果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受到任何懲罰,讓我們警惕不要認為他們已經逃脫,或者他們是神聖恩寵和認可的對象; 相反,讓我們暫緩判斷,因為結局或末日尚未到來。簡而言之,如果我們想正確地受益,當我們著手思考上帝的作為時,我們必須首先懇求他打開我們的眼睛(因為那些自以為是、判斷力敏銳的人是十足的傻瓜);其次,我們也必須充分尊重他的話語,賦予它應有的權威。


詩篇 73:18-20


18. 祢實在把他們安置在滑地,使他們掉入毀滅之中。19. 他們何竟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20. 人睡醒了,就輕看夢;主啊!祢睡醒了,也必輕看他們的影像。


18. 祢實在把他們安置在滑地。大衛現在經歷了他的掙扎,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他開始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他以平靜安穩的心說話,彷彿站在瞭望台上,從那裡他清楚地看到了以前對他隱藏的事物。先知哈巴谷決心採取這樣的立場,並以他的榜樣,向我們指出這是身處困境中的一種補救方法——「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哈巴谷書 2:1)。因此,大衛表明親近上帝能帶來多大的益處。他說,我現在看到祢如何施行祢的旨意;因為,儘管惡人短暫地站立,但他們卻彷彿棲息在滑地, 以便不久之後墜入毀滅。這節經文的兩個動詞都是過去式;但第一個動詞,「把他們安置在滑地」,應理解為現在時,彷彿說:上帝短暫地將他們高舉,以便他們跌落時跌得更重。誠然,這似乎是義人與惡人共同的命運;因為世上的一切都是滑溜、不確定和多變的。但由於真信徒仰賴天堂,或者說,由於上帝的能力是他們所依賴的基礎,所以儘管他們在世上的狀況充滿脆弱和不確定性,卻沒有說他們被安置在滑地。即使他們跌倒或甚至墜落,主的手也在他們下面扶持和堅固他們,並在他們跌倒時將他們扶起來。惡人狀況的不確定性,或者如這裡所說,他們滑溜的狀況,源於他們樂於沉思自己的權力和偉大,並因此而自以為是,就像一個在冰上悠閒行走的人; 因此,他們因其愚昧的自負,為自己準備了頭朝下墜落的結局。我們不應在想像中描繪一個命運之輪,它在旋轉時將一切事物攪得混亂;但我們必須承認先知在此提及的真理,他告訴我們,這真理在聖所中向所有敬虔的人顯明,即上帝有一種秘密的旨意,管理著世上的一切事務。關於這個主題,我的讀者如果願意,可以閱讀克勞迪安在他的第一本書《反對魯菲努斯》中優美的詩句。


19. 他們何竟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詩人突然發出的驚嘆語氣,極大地證實了前一節經文的觀點。正如對惡人昌盛的思考會使我們的心靈麻木,甚至使它們變得愚鈍;同樣,他們的毀滅,由於是突然而意想不到的,更能有效地喚醒我們,每個人都被迫去探究這樣一件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因此,先知以疑問的方式談論它,彷彿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他同時也教導我們,上帝每天都在以這樣的方式工作,只要我們睜開眼睛,就會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們感到驚訝。不,更確切地說,如果我們憑著信心從遠處觀看上帝日益臨近的審判,就不會有任何事情會讓我們覺得奇怪或難以置信;""""""因為我們所感受到的驚訝,源於我們在獲取神聖真理知識時的遲緩與粗心。 當說到「他們被恐懼所吞噬」時,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它可能意味著上帝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向他們發出雷霆,以至於其奇異性使他們感到沮喪;或者,儘管上帝可能沒有親自動手對付他的敵人,但他卻僅憑他氣息的威嚇,就使他們陷入恐慌並化為烏有,而此時他們正魯莽地蔑視一切危險,彷彿他們完全安全,並已與死亡立約。197 因此,我們之前曾看到大衛將他們描繪成以這種自誇的語言來鼓勵自己的魯莽:「誰是我們的主宰?」(詩篇 12:4)。我更傾向於採納第一種解釋;而引導我這樣做的原因是,當上帝察覺到我們在思考他的審判時如此遲緩,他就會對不敬虔的人施加非常嚴厲的審判,並以不尋常的憤怒跡象追擊他們,彷彿他要使大地顫抖,以此來糾正我們理解上的遲鈍。


20. 就像人醒來後的夢一樣。這種比喻在聖經中屢見不鮮。因此,以賽亞(以賽亞書 29:7)在談到教會的敵人時說:「他們必像夜間異象的夢。」引用其他類似的經文將是冗餘和不必要的勞動。在我們面前的這段經文中,這個比喻非常恰當。為什麼惡人的繁榮會被如此驚訝地看待呢?難道不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被催眠進入深度睡眠了嗎?簡而言之,我們在想像中描繪的惡人的幸福和他們境況的吸引力,就像我們在睡夢中構建的虛幻王國一樣。那些被上帝的話語所啟迪而清醒的人,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會被惡人所擁有的光彩所打動;但他們不會因此而目眩神迷,以至於他們的驚訝被極大地激發;因為一種與之相反的光芒,其光輝和吸引力遠遠超越它,阻止了他們產生這種感覺。因此,先知命令我們清醒過來,以便我們能意識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凝視的一切都不過是純粹的虛空;正如他自己,現在恢復了清醒的頭腦,承認他之前只是在做夢和胡言亂語。原因補充說,因為上帝會使他們的形象受到鄙視,或使其變得微不足道。對於「形象」這個詞,有些人理解為人的靈魂,因為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但在我看來,這種解釋不合適;因為先知只是嘲笑那種迷惑人眼的表面浮華或外表 ,而它卻在瞬間消失。我們在詩篇 39:6 中遇到過類似的表達方式:「世人行動實係幻影」,其含義是,世人像沒有實質的水一樣流逝,或者更確切地說,像鏡子中沒有實體的倒影。因此,這裡的「形象」一詞意味著我們通常所說的「外觀」或「外表」;因此,先知間接地斥責了我們所犯的錯誤,當我們將那些僅僅是我們想像中憑空創造的幻影視為真實和實質時。בעיר (bair) 這個詞,字面意思是「在城市裡」。 但由於這是一種生硬的表達方式,許多人明智地認為這個詞少了一個字母,它與 בהעיר (bahair) 相同;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在 ב (beth) 下方放置 kamets 點的支持。根據這種觀點,它應該翻譯為「在覺醒中」,也就是說,在這些欺騙我們的夢境過去之後。""""""這不僅發生在上帝將先前混亂的事物恢復到某種秩序時,也發生在祂驅散黑暗,以友善的光芒照亮我們的心靈時。誠然,我們從未見過世事如我們所願般井然有序;因為上帝為了讓我們始終懷抱希望,將我們狀態的完美延遲到最終審判日。但每當祂伸出援手對付惡人時,祂就讓我們看到黎明的光芒,以免黑暗過於濃重,使我們沉睡不醒,並影響我們的理解力。 有些人將「醒來」這個詞應用於最終審判, 彷彿大衛意圖說,在這個世界上,惡人財富和權力充裕,這種混亂,就像一個黑暗的夜晚,將持續到上帝使死人復活。我當然承認這是一個有益的教義;但這裡並沒有教導我們這一點,這段經文的範圍與這種解釋完全不符。如果有人更喜歡讀「在城裡」——在城裡你將使他們的形象受人鄙視——那麼意思將是,當上帝樂意使惡人短暫的美麗和虛榮的表象受到蔑視時,這將不是秘密或隱藏的報復,而是完全顯明並為所有人所知,就像在城市的公共市場上所做的一樣。但「醒來」這個詞更合適,因為它與「做夢」相對。


詩篇 73:21-24


21. 我的心發酵了,我的腎臟被刺穿了。22. 我愚蠢無知:我在你面前像個畜生。23. 儘管如此,我仍與你同在;你握著我的右手。24. 你必以你的訓言引導我;最終你必帶我進入榮耀。


21. 我的心發酵了。詩人再次回到他之前所做的告白,承認當他感到自己的心被邪惡的嫉妒和競爭所刺穿時,他曾以一種暴躁或煩躁的方式抱怨上帝。他將自己的憤怒比作酵母。有些人翻譯為:我的心浸泡在醋中。但更合適的解釋是,我的心變酸或膨脹,就像麵團被酵母發酵一樣。因此,普勞圖斯在談到一個被憤怒點燃的女人時說,她全身都在發酵。 有些人讀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句是:我的腎臟被刺穿了;他們認為單詞開頭的א,aleph,在אשתונן,eshtonan,這個表示刺穿的動詞中,是代替了ה,he; 但這對意義影響不大。我們知道希伯來人稱腎臟的詞כליות,kelayoth,來自動詞כלא,kalah,意思是渴望,熱切地渴望,這個詞被用來指腎臟,因為據說人的慾望位於身體的那個部位。因此,大衛宣稱這些令人困惑和煩惱的思想,就像刺穿他的荊棘一樣。 我們已經說明了他如何受到這種尖銳而灼熱的精神煩惱的影響。我們會發現許多世俗的人,儘管他們否認世界是由上帝的旨意所統治的,但他們並沒有過度地煩惱自己,而只是嘲笑命運的怪誕。另一方面,真正的信徒,他們越是堅信上帝是世界的審判者,當他的行為不符合他們的願望時,他們就越是痛苦。


22. 我愚蠢無知。大衛在這裡嚴厲地責備自己,這是他應該做的,首先他宣稱自己是愚蠢的;其次,他指責自己無知;第三,他斷言自己像野獸。如果他只承認自己的無知,可能會有人問,這種無知從何而來?因此,他將其歸因於自己的愚蠢;為了更強調地表達自己的愚蠢,他將自己比作低等動物。總之,他所說的邪惡的嫉妒源於無知和錯誤,而這種錯誤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他自己,因為他失去了健全的判斷力和理解力,而且不是以普通的方式,而是甚至淪為野獸般的愚蠢狀態。我們之前所說的無疑是真實的,即人類從未對上帝的作為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當他們專心思考這些事時,他們所有的能力都失敗了,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然而大衛公正地將失敗歸咎於自己,因為他失去了人的判斷力,他彷彿墮落到野獸的行列。每當我們對上帝在治理世界的方式不滿意時,讓我們記住這要歸因於我們理解力的扭曲。希伯來詞עמך,immach,我們翻譯為「與你同在」,在這裡應作比較之用,意為「在你面前」;彷彿大衛說:—主啊,儘管我在這個世界上似乎擁有卓越的判斷力和理性,但在你的天國智慧面前,我只不過是低等動物之一。他插入這個詞是極其恰當的。人類之所以被自己的愚蠢所欺騙,正如我們所發現的那樣,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互相觀望時,內心都在自欺欺人,那又是什麼原因呢?在盲人之中,各人以為自己有一隻眼睛,換句話說,他比別人優越;或者,至少他自以為他的同伴在智慧上並不比他優越。但是當人們來到上帝面前,並將自己與他比較時,這種普遍的錯誤,所有人都沉睡其中,就無處可尋了。


23 然而我常與你同在。 在這裡,詩人以不同的意義宣稱他與上帝同在。他感謝上帝在他面臨被毀滅的巨大危險時,保守他沒有完全跌倒。他所提及的恩惠之大,從他之前所作的告白中更顯突出,他承認自己失去了判斷力,如同野獸一般;因為當他膽敢向上帝發怨言時,他理應被上帝拋棄。人與上帝同在有兩種方式:第一,就理解和思想而言,當他們確信自己活在他的面前,受他的手引導,並由他的能力扶持時;第二,當上帝在他們不知不覺中給他們套上一個韁繩,當他們走迷時,他暗中約束他們,阻止他們完全背離他。因此,當一個人想像上帝不關心他時,就他自己的感覺或理解而言,他並非與上帝同在;但如果這個人沒有被遺棄,他仍然與上帝同在,因為上帝的秘密或隱藏的恩典仍然與他同在。簡而言之,上帝總是靠近他所揀選的人;因為儘管他們有時背棄他,他卻總是將他慈父般的目光轉向他們。當詩人說上帝用右手扶持他時,他指的是他藉著上帝奇妙的能力,從那被定罪者投入的深淵中被拉回來。他將自己能夠抑制公開褻瀆和在錯誤中硬著心,以及被引導譴責自己的愚蠢,完全歸因於上帝的恩典;——他將這一切完全歸因於上帝的恩典,上帝伸出他的手扶持他,阻止他跌入毀滅的深淵。從中我們看到我們的救恩在上帝眼中是何等寶貴;因為當我們遠離他時,他仍然以警惕的目光看顧我們,並伸出他的手將我們帶回他自己身邊。我們確實必須警惕不要曲解這個教義,將其作為懶惰的藉口;但經驗仍然告訴我們,當我們沉溺於昏睡和麻木時,上帝仍然關心我們,即使我們是逃亡者和遠離他的人,他仍然靠近我們。語言中包含的隱喻力量,將上帝描繪成用右手扶持我們,尤其值得注意;因為沒有任何誘惑,無論多麼微小,如果我們沒有被上帝的能力扶持和支持,都不會輕易擊倒我們。因此,即使在最嚴峻的衝突中我們也沒有屈服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我們得到了聖靈的幫助。他確實不總是明顯而引人注目地在我們裡面發揮他的能力(因為他常常在我們的軟弱中成全他的能力);但只要他幫助我們,即使我們可能不知道或不自覺,只要他在我們跌倒時扶持我們,甚至在我們跌倒後將我們扶起來,這就足夠了。


24. 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由於動詞是將來時態,在我看來,其自然意義是,詩人確信主既然已經藉著他的引導將他帶回正路,今後將繼續引導他,直到最終將他接到他在天上的榮耀同在中。我們知道,大衛在感謝上帝時,通常會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因此,"""在承認了自己的弱點之後,他頌揚了上帝的恩典,他曾親身經歷過上帝的幫助和慰藉;現在他懷著希望,相信上帝的幫助將來會繼續施予他。謀略的引導被放在首位。儘管愚蠢和輕率的人有時在他們的事業中非常成功(因為上帝彌補我們的過失和錯誤,並將我們錯誤開始的事情轉化為繁榮和幸福的結果);然而,上帝通常和更豐盛地祝福他自己子民的方式是賜予他們智慧:我們應該特別祈求他以謀略和判斷的靈來引導我們。任何敢於憑藉對自己智慧的自信而從事任何事業的人,都將不可避免地因其自負而陷入混亂和羞恥,因為他將唯獨屬於上帝的特權歸於自己。如果大衛需要上帝作為他的引導,我們又多麼需要處於上帝的引導之下呢?在謀略之外,還有榮耀,我認為這不應像某些人傾向的那樣,僅限於永生。它涵蓋了我們幸福的整個過程,從在地上所見的開始,直到我們期望在天堂實現的圓滿。大衛因此確信自己將獲得永恆的榮耀,這藉著上帝白白和不配得的恩惠,但他並不排除上帝在此世賜予他子民的祝福,目的是讓他們即使在今生也能預嘗那幸福。


詩篇 73:25-28


25.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 在地上,我除了祢以外,沒有別的渴望。207 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了。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27. 看哪,那些遠離祢的人必滅亡。凡離棄祢去行淫的,祢都滅絕了。208 28. 至於我,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我已將我的信靠放在主耶和華身上,好叫我能述說祢一切的作為。


25. 除了祢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詩人更清楚地表明他在神的聖所中獲益良多;因為他單單以神為滿足,拒絕了除了神以外,所有呈現在他面前的其他事物。他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將疑問句和肯定句結合在一起,在希伯來語中很常見,儘管在其他語言中顯得生硬。至於其意義,則沒有歧義。大衛宣告,無論在天上還是在地上,他除了神以外,別無所求,而且沒有神,所有通常會吸引人心向往的其他事物對他來說都毫無吸引力。毫無疑問,當我們不先被一個事物吸引,然後又被另一個事物吸引,而是單單持守祂,單單以祂為滿足時,神就從我們這裡得到了祂應得的榮耀。如果我們將哪怕一小部分情感給予受造物,我們就在某種程度上剝奪了神應得的榮耀。然而,這種褻瀆在所有時代都屢見不鮮,而且在今天也過於盛行。有多少人能將情感單單固定在神身上呢?我們看到迷信如何將許多其他事物與祂並列,成為我們情感的競爭者。雖然天主教徒口頭上承認萬物都依賴於神,但他們卻不斷地尋求從這個或那個獨立於祂的來源獲得幫助。另一些人則因驕傲而自大,膽敢將自己或他人與神並列。因此,我們更應當仔細留意這項教義:除了神以外,我們不應當渴望任何其他事物。詩人藉著「天」和「地」這兩個詞來指代所有可想像的事物;但同時,他似乎特意指出這兩者。他說在天上除了神以外別無所求,這就拒絕並摒棄了因人類普遍的錯誤和愚蠢而充滿天上的所有假神。當他肯定在地上除了神以外別無所求時,我想他指的是幾乎整個世界都被迷惑的欺騙和幻象;因為那些沒有被撒旦的詭計所迷惑,以至於為自己製造假神的人,要麼因驕傲而自欺,當他們自信於自己的技能、力量或智慧時,他們就篡奪了唯獨屬於神的特權;要麼就是被欺騙性的誘惑所迷惑,當他們依賴人的恩惠,或自信於自己的財富和所擁有的其他幫助時。因此,如果我們要正確地尋求神,我們就必須提防誤入歧途,並且要擺脫一切迷信和驕傲,直接而專一地歸向祂。這是尋求祂的唯一途徑。「我除了祢以外,沒有別的渴望」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知道祢本身,除了所有其他事物之外,對我來說已經足夠,甚至綽綽有餘,因此我不會讓自己被各種慾望所牽引,而是安息在祢裡面,並完全滿足於祢。簡而言之,為了讓我們單單以神為滿足,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祂為我們提供的豐盛祝福。


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了。有些人將這節經文的前半部分理解為大衛因其熾熱的渴望而心力交瘁;"""他們認為他藉此表明他全心全意地歸向上帝。我們在其他地方也遇到過類似的表達方式;但緊隨其後的子句「上帝是我心中的力量」似乎要求對其進行不同的解釋。我寧願認為這裡是大衛在他自己感受到的失敗與上帝所賜予他的力量之間的對比;彷彿他說,離開上帝我一無所有,我所做的一切都歸於虛無;但當我來到他面前時,我找到了豐富的力量供應。我們非常有必要思考沒有上帝我們是什麼;因為沒有人會完全依靠上帝,除非他感到自己處於衰弱狀態,並且對自己的能力感到絕望。我們不會向上帝尋求任何我們自己不覺得缺乏的東西。確實,所有人都承認這一點,而且大多數人認為所有必要的是上帝應該幫助我們的軟弱,或者在我們沒有足夠能力自救時給予我們幫助。但大衛的告白遠比這更為充分,他可以說是在上帝面前擺明了自己的虛無。因此,他非常恰當地補充說,上帝是他的份。個人的份是一種比喻性表達,在聖經中用來表示每個人所滿足的狀況或命運。因此,上帝被描繪為一份的原因是,因為他獨自一人就足以滿足我們,並且因為我們的幸福完美在於他。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將心思從他身上轉開,並將其固定在任何其他事物上,我們就是忘恩負義的,正如詩篇 16:4 所述,大衛在那裡更清楚地解釋了這個比喻的含義。有些人愚蠢地斷言上帝被稱為我們的份,因為我們的靈魂是從他那裡來的。我不知道這種愚蠢的觀念是如何進入他們腦海的;因為它與大衛的意思相去甚遠,就像天與地一樣,而且它包含了摩尼教徒的狂野觀念,塞爾維特就曾被這種觀念所迷惑。但通常情況是,那些不熟悉聖經,也沒有受到健全神學薰陶的人,儘管精通希伯來語,卻仍然犯錯,甚至在基本原則上也會犯錯。在「心」這個詞下,詩人包含了整個靈魂。然而,當他談到心衰竭時,他並不是指靈魂的本質或實質衰竭,而是指上帝在他良善中賜予它的所有能力,以及它只有在他願意時才能保持使用的能力,都衰敗了。


27. 看哪!那些離開你的人必滅亡。他在此藉由反面論證證明,對他而言,沒有什麼比單純地依靠上帝更好;因為任何人一旦離開上帝,就必然會陷入最可怕的毀滅。所有將希望分散在各種事物中的人,都離開了他。淫亂這個詞  也有類似的含義;因為將我們的心分散,使其不能專一地固定在上帝身上,是最糟糕的姦淫。透過定義我們心靈的屬靈貞潔,這將更容易理解,它包括信心、呼求上帝、心靈的正直以及對聖言的順服。因此,凡不順服上帝聖言的人,不覺得他是萬善的唯一創造者,不依靠他,不讓自己受他管轄,不隨時投靠他,不將所有情感獻給他的人,就像一個離開自己丈夫,將自己賣給陌生人的淫婦。大衛的話語等同於他宣告所有背叛上帝的叛教者都是姦夫。


28. 至於我,親近上帝對我來說是好的。字面上的讀法是,而我,等等。"""大衛明確地談到自己,他堅稱,儘管他看到全人類都與上帝疏遠,追逐世上不斷變化的錯誤和迷信,他仍會努力始終保持與上帝親近的狀態。他說,讓其他人滅亡吧,如果他們頑固的激情無法抑制,他們自己也無法阻止追逐世上的欺騙;但至於我,我將堅定不移地保持與上帝神聖的交通。在隨後的條款中,他告訴我們,當我們的信心堅定地固定在他身上時,我們才能以正確的方式親近上帝。上帝不會用他的右手扶持我們,除非我們完全確信,除了他的恩典之外,我們不可能以任何其他方式保持堅定和安全。這段經文值得注意,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邪惡的榜樣帶走,與惡人為伍,並像他們一樣行事,即使全世界都陷入不信;而是要學習將我們的情感從其他事物中收回,並將它們專注於上帝。最後,詩篇作者暗示,在他將自己獻給上帝之後,他將永遠不缺乏讚美他的理由,因為上帝從不辜負他子民對他的希望。由此可知,除了那些故意閉上眼睛,讓自己陷入黑暗的人之外,沒有人會咒罵上帝或抱怨他,以免他們知道並觀察到他的旨意,就會被引導將自己交託給他的信實和保護。

詩篇 73 詩篇 73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9月 20,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