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65

 詩篇 65

65:1 (大衛的詩歌,交與伶長。) 神啊,錫安的人都等候讚美你;所許的願也要向你償還。

65:2 聽禱告的主啊,凡有血氣的都要來就你。

65:3 罪孽勝了我;至於我們的過犯,你都要赦免。

65:4 你所揀選、使他親近你、住在你院中的,這人便為有福!我們必因你居所、你聖殿的美福知足了。

65:5 拯救我們的 神啊,你必以威嚴秉公義應允我們;你本是一切地極和海上遠處的人所倚靠的。

65:6 他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諸山,

65:7 使諸海的響聲和其中波浪的響聲,並萬民的喧嘩,都平靜了。

65:8 住在地極的人因你的神蹟懼怕;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歡呼。

65:9 你眷顧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 神的河滿了水;你這樣澆灌了地,好為人預備五穀。

65:10 你澆透地的犁溝,潤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軟和;其中發長的,蒙你賜福。

65:11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65:12 滴在曠野的草場上。小山以歡樂束腰;

65:13 草場以羊群為衣;谷中也長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



這篇詩篇由祈求和感恩組成. 它包含對外邦人被召喚歸入共同信仰的預言,但主要內容是讚美上帝對祂教會的父愛關懷以及由此而來的益處. 詩人特別祈求上帝繼續祂對猶太人過去的仁慈. 提到了神恩的兩個例子——對他們土地的有力保護,以及用如此多的祝福使其富饒.


交給聖詠團長. 大衛的詩. 


詩篇 65:1-3


1. 神啊,錫安的人都等候讚美你;所許的願也要向你償還。 2. 聽禱告的主啊,凡有血氣的都要來就你。 3. 罪孽勝了我;至於我們的過犯,你都要赦免。 


1 神啊,錫安的人都等候讚美你。原文直譯是「讚美向你靜默」,但動詞「דמיה, dumiyah」被引申為首先是「安息」,然後是「等候」。這句話的意思是,神對祂子民的恩慈,不斷提供新的讚美理由。祂的恩慈遍及全世界,但特別顯明給教會。此外,其他不屬於神教會的人,無論他們得到多麼豐盛的恩惠,卻不知道這些恩惠從何而來,他們享受所領受的福氣,卻不加任何感謝。但詩人主要想表達的是,因著主向祂的教會和子民所顯的恩慈,我們應當向祂獻上感謝。這節經文的第二句也是同樣的意思,他說「所許的願也要向你償還」;因為當他代表百姓承諾獻上應有的感謝時,他的話語暗示著將會有持續不斷和新的讚美理由。


我們剛才思考的這節經文,與接下來的經文緊密相連,後者斷言神垂聽祂子民的禱告。這構成了一個理由,說明為什麼要向祂還願,因為神從不讓敬拜祂的人失望,而是以有利的答覆來回應他們的禱告。因此,最後陳述的,在自然考量順序上卻是第一位的。這裡賦予神的稱號,蘊含著一個極其重要的真理,即我們禱告的蒙應允是有保障的,因為如果祂拒絕我們的禱告,在某種意義上祂就是否定了自己的本性。詩人並沒有說神在某個或某些情況下垂聽了禱告,而是稱祂為「聽禱告的主」,這構成了祂榮耀的永恆部分,所以祂寧可否定自己,也不會對我們的懇求充耳不聞。如果我們能將這一點銘記在心,即垂聽禱告是神獨有的、與祂不可分割的特質,這將激勵我們永不衰竭的信心。祂幫助我們的能力永不匱乏,因此沒有什麼能阻礙我們懇求的成功結果。這節經文接下來的內容也值得我們注意,即「凡有血氣的都要來就神」。如果沒有確信祂樂於垂聽懇求,沒有人敢來到祂面前;但當祂預先消除我們的恐懼,並宣告向祂獻上的禱告絕不會徒然時,通往祂的大門就為所有的人敞開了。偽君子和不敬虔的人,在當前需要迫使下禱告,他們不會蒙垂聽;因為他們不能說自己是來到神面前,因為他們沒有建立在神話語上的信心,而只是一種模糊的、碰運氣的期望。在我們能以蒙悅納的方式向神禱告之前,必須先讓祂的應許為我們所知,沒有這些應許,我們就無法親近祂,正如使徒保羅的話語所清楚表明的(以弗所書 3:12),他告訴我們,所有想來到神面前的人,都必須首先被賦予對基督的信心,這種信心能激勵他們充滿信心。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天主教中,當他們在懸而未決和懷疑的狀態下向神禱告時,並沒有遵守正確的禱告法則。我們藉著福音所享有的特權,即自由地親近神,是無價的。當詩人使用「凡有血氣的」這個詞時,他用這幾個字暗示,當時猶太人獨有的特權,將會擴展到所有國家。這是對基督未來國度的預言。


3 罪孽勝了我  他並沒有抱怨百姓受到誹謗的攻擊,而是要理解為承認他們的罪惡是導致神恩典與猶太人之間交通中斷的原因。這段經文與以下內容相似,


「耶和華的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而是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他隔絕。」— 以賽亞書 59:1


大衛將此歸咎於他自己和百姓的罪惡,因為神過去常常慷慨地施予幫助,並以如此恩慈和仁愛的方式邀請他們依賴他,卻暫時收回了他的神聖眷顧。首先,他承認自己的個人罪過;然後,像但以理書 9:5 一樣,他將整個國家與自己聯繫起來。詩人引入這個真理並非旨在打擊禱告的信心,而是為了消除阻礙禱告的障礙,因為除非確信神會垂聽不配之人的禱告,否則無人能親近神。很可能當時主的百姓正遭受神不悅的某種跡象,因為大衛似乎在這裡與這種誘惑搏鬥。他顯然覺得手邊有確切的補救辦法,因為他一提到罪惡,就立刻認識到神有赦免和贖罪的特權。我們面前的這節經文必須與前一節聯繫起來看,意思是,儘管他們的罪孽理應被逐出神的視線,但他們仍會繼續禱告,因為神樂意與他們和好而受到鼓勵。我們從這段經文中得知,除非我們謙卑地懇求赦免我們的罪,否則神不會應允我們的祈求。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堅信透過無償的赦免可以與神和好。如果他任何時候收回他的恩惠,並對我們皺眉,我們必須效法大衛的榜樣,升起對我們罪惡得贖的希望。他在認罪時使用單數的原因可能是,作為君王,他代表全體百姓,或者他像但以理一樣,旨在勸誡他們每個人都個別地、具體地審查和承認自己的罪過。我們知道偽君子多麼善於在形式上承認他們在普遍過犯中的份額下隱藏自己的個人罪惡。但大衛並非出於矯飾的謙卑,而是出於內心深處的確信,從自己開始,然後將其他人也包括在同一指控中。


詩篇 65:4-8


4. 你所揀選、使他親近你的人,是有福的!我們必因你殿的美福,就是你聖殿的美福知足。5. 拯救我們的神啊,你必以公義的奇事應允我們;你是全地和海上遠處之人的指望。 6. 他以能力堅固大山,以大能束腰。 7. 他平息海的喧囂,波浪的喧囂,和萬民的騷亂。8. 住在地極的人,因你的神蹟懼怕;你使早晨和晚上歡呼。


4. 你所揀選的人是有福的。他已經承認百姓因自己的罪與神隔絕,喪失了一切被垂聽的權利,現在他轉而投靠神白白的恩典,這恩典在其他福分中確保了罪的赦免。他藉此進一步闡明了他關於罪孽被潔淨的說法,指出神是貧窮罪人的幫助者,這只能在祂的父愛中找到,這愛引導祂歡迎他們來到祂面前,儘管他們不配。我們每天所領受的赦免源於我們的被收納,我們所有的禱告也以此為基礎。罪人若不確信神是父親,怎敢來到神面前,與祂和好呢?在我們面前的這些話中,大衛並沒有談到神的恩典臨到外邦人(他在詩篇的前一部分已經提過),而是以僅適用於他寫作時代的詞語來表達。神的教會僅限於猶太人,只有他們被允許進入聖所;然而現在,當這種區別已被廢除,其他國家也被召來享有同樣的特權時,我們都可以自由地親近祂。基督是我們的平安(以弗所書 2:14),祂使遠離的人和親近的人合而為一。


剛才所說的可以立即顯示詩篇作者的意圖。神的教會和選民擁有罪得赦免的應許,他稱那些被神納入其中並享有如此卓越特權的人為有福的。他的話暗示,那時的揀選並未終止於所有人;因為他堅持認為,猶太人被神揀選,優先於其他國家,是他們的特殊特權。如果假設人能做任何事來預先得到神的恩典,那麼揀選就不再屬於神自己了,儘管揀選的權利和能力明確歸於祂。 但猶太人除了享有神特殊的恩惠這一點外,並沒有比其他人更優越的地方。現在,中間的隔斷牆已經拆毀,以便外邦人可以被召進來。然而,顯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樣被召;觀察證明那些聲稱神的恩典普遍施予所有人,而祂沒有任何揀選的人是無知的。除了祂主權的揀選將一些人與另一些人區分開來之外,還能想像出什麼理由讓神不平等地召喚所有人呢?信心和禱告可能是使我們在神的恩典中有份的途徑;但恩典的源頭不在我們裡面,而是在我們外面。 信靠神並擁抱祂的應許是一種福氣——當我們藉著對中保基督的信心,將祂視為我們的父親,並以此身份向祂禱告時,我們便經歷這種福氣;——但在這種信心和禱告存在之前,必須假設我們這些本性與神疏遠的人,已經藉著祂恩惠的作為被帶近了。我們親近祂,不是因為我們預先得到了祂的恩典,也不是因為我們自己來到祂面前,而是因為祂的屈尊俯就,他已將手伸到地獄本身來觸及我們。更確切地說,他首先揀選我們,然後藉著呼召我們來證明他的愛。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上帝將亞伯拉罕的後裔分別出來,成為一個特殊的民族,作為受割禮者有資格在他的聖殿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毫無疑問,大衛甚至在那些猶太人中也認識到一種區別,並非所有人都曾是上帝有效呼召的對象,也並非真正有資格在他的聖殿中佔有一席之地。詩篇作者確實提到了外在的聖所,當他談到猶太人被揀選來親近上帝時;但我們必須記住(詩篇15:1和詩篇24:3提醒我們),並非所有踏入聖殿院子的人都是教會的真正成員,而是必要的偉大資格是純潔的心和潔淨的手。因此,我們必須將那些被帶到上帝面前的人理解為那些以真誠的信心呈現在他面前的人,而不是那些僅僅在外表上佔據他聖殿中一席之地的人。但是,再次,被揀選和被呼召親近上帝,這兩件事在這裡一起被提及,是為了糾正任何這種虛妄的想法,即上帝羊群中的羊可以隨意遊蕩任意長的時間,而不被帶入羊圈。 這是我們無償收養得到證實的一種方式,即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進入聖所。


詩篇作者堅持他所說的蒙福特權所產生的果實,他補充說,信徒將因他聖殿的豐盛而滿足。偽君子可能會去那裡,但他們在享受任何屬靈祝福方面卻空手而歸,不滿足。值得注意的是,這節經文的這一部分人稱發生了變化,大衛將自己與其他信徒聯繫起來,寧願從個人經驗來談論這個主題。我們不應理解為信徒在任何一個時刻都完全充滿了上帝的恩惠;恩惠是逐漸傳遞給他們的;但當聖靈的影響以連續的方式傳遞時,他們每個人都因現有的充足而豐富,直到所有人都及時達到完美。我可以在這裡評論,雖然如詩篇103:5所說,「上帝用美物使我們的口滿足」是真實的,但同時也必須記住其他地方所說的,「張開你的口,我就充滿它。」我們收縮的慾望是我們沒有從上帝那裡得到更豐富祝福供應的原因;他看到我們在自己裡面受限制,並將他的恩惠的傳達適應我們的期望程度。通過特別指出聖所的恩惠,詩篇作者對上帝為引導我們享受天國祝福而設立的外在幫助給予了含蓄的讚揚。在這些早期時代,上帝本可以直接從天上伸出他的手來滿足他的敬拜者的需要,但他認為通過律法的教義、獻祭以及其他儀式和對虔誠的外在幫助來滿足他們的靈魂是合適的。他至今在教會中使用的手段也是類似的;儘管我們不應依賴這些,但我們也不應忽視它們。


5 你必以可畏的事在公義中回答我們。他繼續闡述,儘管形式略有不同,但重點相同,即那些被允許進入上帝聖殿並在他的家中得到滋養的人的福氣。他宣稱上帝將以神蹟或可怕的徵兆來回答他的人民,顯示他的能力;彷彿他說,在像他為他們的祖先出埃及時所行的那些奇妙的拯救中。上帝保存他的教會並非以尋常或普通的方式,而是以可怕的威嚴。這應該被知道,"""上帝的子民被教導在最明顯絕望的困境中維持他們的希望。詩篇作者談到上帝的拯救是猶太民族特別享有的,但又補充說,他是地極的希望,甚至遠及世界的盡頭。因此,這意味著上帝的恩典將會延伸到外邦人。


6. 他以大能堅立諸山 為了說明,他舉例說明了上帝在世界整體結構中展現的力量。在那個時代,說外邦人將與猶太人享有同樣的希望,聽起來像是一個新奇而陌生的真理。為了證明這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不可思議,詩篇作者非常恰當地提到了上帝在世界各處顯現的神聖力量。他舉例說明了山脈而不是平原,因為巨大的土塊和它們呈現的巍峨岩石,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上帝觀念。解經家們對於接下來的經文的確切含義意見不一。有些人認為,句子的第一個詞之前必須補上一個比喻的標記,意思是說,上帝平息了人類在傲慢企圖中狂暴的騷亂,就像他平息了大海的騷動一樣。另一些人則認為,經文的前半部分是對結尾明確陳述的隱喻性宣告。我會簡單地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這些詞,並認為在經文的第一部分,大衛提到了我們在海中看到的上帝力量的例證,而在第二部分則提到了我們在上帝在人類中的作為中看到的例證。他的力量體現在平息海洋的波浪和狂暴的洶湧。它也體現在平息人民可能引起的騷亂。


8 住在地極的人,等等。我們必須清楚地理解,這裡提到的徵兆是指那些帶有上帝榮耀之手印記的顯著而難忘的作為。的確,無論是天上還是地上,最微小和最卑微的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帝的榮耀;但這裡特別提到的名稱適用於神蹟,因為它們能更好地展示上帝的威嚴。上帝對他教會的恩惠將是如此顯著,以至於,正如詩篇作者在這裡向我們暗示的,它們將迫使最遙遠和最野蠻的國家獻上敬意和驚嘆。在經文的後半部分,如果我們採納一些人提出的解釋,其意思不過是,當太陽在早晨升起時,人們因其光芒而感到精神煥發;同樣,當月亮和星星在夜晚出現時,他們從原本會陷入的黑暗中得到解脫。如果採用這種解釋,就必須理解一個介詞;就好像說,你使人們因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升起而歡喜。但是,這些詞語本身所傳達的意義已經足夠恰當,無需任何補充。經文說,由於上帝所行的奇事,恐懼將會蔓延到地極;現在又斷言,他們所散播的喜樂也是如此:從日出到日落,人們將會因上帝而歡喜,也會敬畏他。"""


詩篇 65:9-13


9. 你眷顧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沃。神的河滿了水;你這樣預備了穀物,因為你為此作了安排。10. 你澆灌地的犁溝,使雨水落入其中;你用陣雨潤濕大地;你賜福於地的萌芽。11. 你以你的恩惠為年歲加冕,你的路徑滴下脂油。12. 脂油滴在曠野的居所,群山也以歡樂為腰帶;455 13. 草場以羊群為衣,山谷以穀物為蓋;它們歡呼雀躍,也歌唱


9. 你眷顧地,降下透雨。這句話和隨後的動詞表示持續進行的動作,因此可以用現在時態來翻譯。句中第二個動詞的確切含義一直存在爭議。有些人將其追溯到動詞שוק (shuk),意為「渴望」;並賦予其此含義,即上帝在地球因長期乾旱而變得乾燥和口渴之後眷顧它。 其他人則將其追溯到動詞שקה (shakah),意為「給予飲水」。這似乎是最自然的解釋——你藉著澆灌來眷顧大地。這更符合上下文,因為接下來是「你使地大得肥沃」,這顯然是為了強調而添加的表達。詩人是只談論猶大,還是談論整個世界,這一點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儘管他所說的適用於整個地球,但他更特別地指的是猶大,因為詩篇的前半部分一直在特別講述上帝對他自己的教會和子民的恩慈。這一觀點得到了補充內容的證實:「神的溪流或河流滿了水」。有些人認為「神的河」是指一條大河或雄偉的河流, 但這種翻譯生硬且牽強,而且在這種假設下,應該使用複數形式的「河流」。我認為他特意挑選了西羅亞的小溪流, 並將其與滋養其他國家的天然河流相對照,意圖暗示摩西的話(申命記 11:10),即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將賜給他子民的土地不會像埃及那樣被尼羅河的氾濫所滋養,而是一塊飲用天雨之水的土地。或者我們可以假設他將雨水本身比喻為「神的河」。 無論如何,這些詞語必須僅限於猶大,因為「曠野的草場或居所」我們也要理解為聖經中稱為「山區」的更乾燥和未開墾的地區。但是,雖然這裡更特別地頌揚了上帝對他自己子民的恩慈,因為這更為人所知,但無論我們生活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們都有義務承認在地球的肥沃和增長中看到的上帝恩惠的豐富。它並非自行產生如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果實,而只是在上帝為生產人類食物而預備的情況下才能如此。因此,詩人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具有恰當性和力量,當他補充說,穀物是為人類預備的,因為地球已經被上帝如此預備; 這意味著,地球上豐富的原因是上帝出於對人類大家庭的父愛,特意塑造了它,以滿足他兒女的需求。


10. 你澆灌地的犁溝。有些人將動詞視為祈願語氣,並將這些詞語解釋為祈禱。但毫無疑問,大衛仍然繼續感恩的基調,讚美上帝用雨水潤濕和浸透大地,使其適合生產果實。藉此,他要向我們表明,自然界萬物的秩序都顯示了上帝的父愛。在屈尊關心我們的日常生計時。他在談到部分神聖的良善時,多次表達,而許多人卻邪惡而不敬地貶低了這部分良善。似乎人們在觀察自然界的第二因時,越是敏銳,就越會堅定地停留在這些原因上,而不是通過它們上升到上帝。哲學應該引導我們向上帝,它越是深入他的作品之謎,就越應該如此;但這被我們內心的腐敗和忘恩負義所阻礙;正如那些自詡敏銳的人,將目光從上帝身上移開,在空氣和元素中尋找雨的起源一樣,喚醒我們擺脫這種精神就顯得更加必要。


11 你以你的恩惠為年歲加冕  有些人讀作——你以你的恩惠為年歲加冕;彷彿詩人意指豐饒的年份有其獨特的榮耀,並被上帝加冕。因此,如果收成或葡萄收穫比往常更豐盛,這將是年歲的冠冕。而且必須承認,上帝並非每年都同樣賜福。然而,沒有哪一年不被某種程度的卓越所加冕;因此,似乎最好保留詞語的更簡單的翻譯,並將其視為意味著神聖的良善在季節的年度循環中顯而易見。詩人進一步解釋了他的意圖,當他補充說,上帝的道路滴下肥油——將此用作雲的隱喻術語,上帝騎在雲上,如同坐在戰車上,正如我們在詩篇 104:3 中讀到的  大地從汁液或濕氣中獲得其肥沃;這來自雨水,雨水來自雲。以一種獨特的優雅表達方式,這些因此被描繪成滴下肥油,這是因為它們是上帝的道路或載體;彷彿他說,無論神性走到哪裡,從他的腳下都會流出無窮無盡的各種豐富的果實。他通過補充說,他的肥油甚至滴落在更荒涼和未開墾的地區,來擴大上帝的這種良善。這裡的曠野不應被理解為絕對的荒蕪之地,那裡什麼都不生長,而是指那些沒有那麼好耕種的地方,那裡居民稀少,儘管如此,神聖的良善在那裡比其他地方更為彰顯,因為它在山頂上滴下肥油。 接下來注意到山谷和平地,以表明地球上沒有任何部分被上帝忽視,並且他慷慨的財富遍及全世界。當補充說,山谷和低地被羊群  以及穀物覆蓋時,其表現的多樣性受到稱讚。他將無生命的事物描繪成歡樂,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就像我們說田野微笑時,它們以其美麗使我們的眼睛感到清新。他首先告訴我們,它們歡呼雀躍,然後又加上較弱的表達,它們歌唱;並且還插入了強調詞 אף, aph,它們歡呼雀躍,是的,它們也歌唱,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然而,這個動詞可以被理解為將來時,它們將歌唱,這表示歡樂的持續,它們不僅會歡樂一年,而且會通過季節的無盡更迭而歡樂。我還可以補充,眾所周知,在希伯來語中,表達的順序經常以這種方式顛倒。

詩篇 65 詩篇 65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9月 18,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