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以弗所 4:20-24

 4:20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4: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

4:22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4:23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4:24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


20. 但你們不是這樣。他現在將基督徒的生活作一對比,以表明一個敬虔的人若不顧一切地沾染外邦人的可憎之物,與其品格是何等格格不入。因為外邦人行在黑暗中,所以他們不辨是非;但那些蒙神真理光照的人,應當以不同的方式生活。那些以感官的虛妄為生活準則的人,屈服於卑劣的私慾,這不足為奇;但基督的教義教導我們放棄我們的本性。一個人的生活若與不信者無異,他就沒有學到基督的任何東西;因為認識基督與治死肉體是不可分的。


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為了更激發他們的注意力和熱忱,他不僅告訴他們聽過基督,還用了更強烈的表達方式,你們在他裡面受了教導,彷彿他說,這教義不是輕描淡寫地指出,而是忠實地傳達和解釋了。


正如真理在耶穌裡。這包含對福音膚淺知識的責備,許多人因此而自高自大,卻完全不熟悉新生命的樣式。他們認為自己非常聰明,但使徒卻宣稱這是一種錯誤和誤解的觀點。對基督的認識有兩種——一種是真實純正的,另一種是虛假冒充的。並非嚴格來說有兩種;而是大多數人錯誤地以為自己認識基督,其實他們所認識的不過是屬肉體的。在另一封書信中他說,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


(哥林多後書 5:17。)


所以這裡他斷言,任何對基督的認識,若沒有伴隨著治死肉體,就不是真實和真誠的。


22. 脫去。他要求基督徒悔改,或過新生活,他認為這包括捨己和聖靈的重生。從第一點開始,他吩咐我們脫去,或脫下舊人,使用了衣服的比喻,我們已經有機會解釋過。舊人——正如我們在解釋羅馬書第六章和其他出現此詞的經文時多次說明的——是指我們從母腹中帶來的本性。他用亞當和基督兩個人物,向我們描述了可以稱為兩種本性的東西。由於我們首先是從亞當而生,我們從他那裡繼承的墮落本性被稱為舊人;而由於我們在基督裡重生,這種罪惡本性的改變被稱為新人。總之,凡想脫去舊人的人,必須放棄他的本性。認為「舊」和「新」這兩個詞暗示舊約和新約,這是極其不合邏輯的。


關於從前的行為。為了更清楚地表明這對以弗所人的勸勉並非不必要,他提醒他們從前的生活。「在基督向你們的心顯現之前,舊人在你們裡面掌權;因此,如果你們想脫去他,你們就必須放棄你們從前的生活。」是敗壞的。他從果子,即從引誘人走向毀滅的邪惡慾望來描述舊人;因為「敗壞」這個詞暗示著衰老,而衰老與敗壞密切相關。我們必須警惕,不要像天主教徒那樣,認為「欺哄人的私慾」僅僅指那些普遍被認為是卑劣的、粗俗可見的私慾。這個詞也包括那些非但沒有受到譴責,有時反而受到讚揚的性情——例如野心、狡猾,以及一切源於自愛或缺乏對上帝信心的事情。


23. 又要更新。敬虔聖潔生活準則的第二部分是,不是活在我們自己的靈裡,而是活在基督的靈裡。但「你們心思的靈」是什麼意思呢?我簡單地理解為,— 不僅要在明顯有罪的低級慾望方面得到更新,而且要在靈魂中最崇高和最卓越的部分得到更新。在這裡,他再次提出了哲學家們幾乎崇拜的那個女王。我們的思想精神與神聖和屬天的聖靈之間存在著一種隱含的對比,後者在我們裡面產生了另一種新的思想。我們裡面有多少是健全或未受腐蝕的,可以很容易地從這段經文中看出,它命令我們主要糾正理性或思想,我們傾向於想像其中只有美德和值得稱讚的東西。


24. 穿上新人。這一切的意思是,“在精神上得到更新,或者,在內部或完全得到更新,— 從思想開始,這似乎是受罪污染最少的部分。”關於創造的補充,可能指人的第一次創造,或通過基督的恩典實現的第二次創造。兩種解釋都將是真實的。亞當最初是按照神的形象創造的,並像鏡子一樣反映了神的公義;但那個形象,因罪而被玷污,現在必須在基督裡恢復。敬虔者的重生確實—正如我們之前解釋的Fb44—無非是在他們裡面重新形成神的形象。毫無疑問,在這次第二次創造中,神的恩典比第一次創造有更豐富和更有力的彰顯;但我們的最高完美在聖經中始終被描述為與神的符合和相似。亞當失去了他最初得到的形象,因此有必要通過基督將其恢復給我們。重生的目的是將我們從迷失中召回,回到我們被創造的目的。


在公義中。如果公義被視為正直的總稱,那麼聖潔將是更高的東西,或者說是獻身於事奉神的純潔。我更傾向於將聖潔視為指律法的第一塊法版,而公義指第二塊法版,就像撒迦利亞的歌中說的,


“使我們終身在聖潔和公義中事奉他。” (<420174>路加福音 1:74,75.)


柏拉圖正確地劃分了區別,聖潔 (oJsio>thv) 在於敬拜神,而另一部分,公義 (dikaiosu>nh),則與人有關。所有格“真理的” (th~v alhqei>av) 用作形容詞,指代兩個詞;因此,雖然字面上是“在真理的公義和聖潔中”,但意思是“在真正的公義和聖潔中”。他警告我們兩者都應該是真誠的;因為我們與神打交道,而神是不可能被欺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