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
以弗所,在歷史上以各種名稱廣為人知,Fb1 曾是小亞細亞一個非常著名的城市。路加在《使徒行傳》中記載了與上帝在「為自己造一個民族」(以賽亞書 43:21)的工作相關的顯著事件,這些事件是透過保羅的勞動,以及該教會的建立和發展而發生的。目前,我只會簡要提及與本信論證直接相關的內容。以弗所人曾受保羅教導純粹的福音教義。後來,當他被囚禁在羅馬時,他察覺到他們需要堅固,因此為此寫了這封信給他們。
前三章主要在讚美上帝的恩典。在第一章開頭的問候之後,他立即論述了上帝的自由揀選。這讓他有機會說明,他們現在被召入上帝的國度,是因為他們在出生之前就被預定得生命。這裡展現了上帝奇妙憐憫的驚人表現,當人類的救贖追溯到其真實和本源,即自由的收養行為時。但由於人類的心靈難以領受如此崇高的奧秘,他轉而祈禱,願上帝使以弗所人完全認識基督。
在第二章中,他透過兩個比較,強烈地突顯了神聖恩典的豐盛。1. 他提醒他們在被召喚到基督之前是多麼悲慘。我們從未充分意識到我們對基督的義務,也未正確評估他對我們的恩慈,直到我們從另一方面看到我們以前「沒有基督」的悲慘境況。(以弗所書 2:12。)2. 外邦人是與永生應許「隔絕」的,而上帝樂意將這些應許賜給猶太人。
在第三章中,他宣稱自己被特別任命為外邦人的使徒,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是「陌生人和外人」(以弗所書 2:19),但現在被納入上帝的子民之中。由於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事件,並且其新穎性本身在許多人心中引起不安,他稱之為
「在別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的奧秘」
(以弗所書 3:4,5),
但其「管家職分」(以弗所書 3:2)已託付給他自己。
在本章末尾,他再次祈禱上帝能賜予以弗所人對基督如此深入的認識,以至於他們不再渴望認識其他任何事物。他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引導他們為如此多的恩惠感謝上帝,並透過完全奉獻於他的事奉來表達這種感謝,更重要的是消除對他自己呼召的所有疑慮。保羅可能擔心假使徒會透過暗示他們只受了半吊子教導來動搖他們的信心。他們曾是外邦人,當他們接受純粹的基督教時,沒有被告知任何關於儀式或割禮的事情。但所有要求基督徒遵守律法的人都大聲宣稱,那些沒有透過割禮進入上帝教會的人必須被視為不潔之人。這是他們慣常的說法,即任何未受割禮的人都無權被算作上帝的子民,並且摩西所規定的一切儀式都應遵守。因此,他們指控保羅,說他將基督展示為外邦人和猶太人同樣的救主。他們聲稱他的使徒職分褻瀆了天上的教義,因為它不加區別地向惡人開放了恩典之約的份。
為了讓以弗所人在這些誹謗的攻擊下不致屈服,他決定與他們對抗。他如此懇切地論證他們蒙召歸向福音,是因為他們在創世之前就被揀選了,另一方面,他又告誡他們,不要以為福音是偶然地、憑藉人的意志帶給他們的,或者說福音是偶然地飛到他們那裡的;因為在他們中間傳講基督,無非是宣告那永恆的旨意。當他向他們陳述他們過去生活的不幸狀況時,他同時提醒他們,上帝奇異而驚人的憐憫顯現在將他們從如此深的深淵中拯救出來。當他將自己作為外邦人使徒的使命擺在他們眼前時,他堅固了他們曾經領受的信心,因為他們已被神聖地接納進入教會的交通。然而,我們現在所提及的每一句話都必須被視為一種勸勉,旨在激發以弗所人的感恩之心。
在第四章中,他描述了主治理和保護祂教會的方式,即藉著人所傳講的福音。由此可見,除了這種方式,教會的完整性無法得以保存,而且教會所追求的目標是真正的完全。使徒的目的是向以弗所人推薦上帝在我們中間掌權的事工。他隨後詳細闡述了這種傳講的果實——聖潔的生活和所有敬虔的職責。他不僅僅滿足於籠統地描述基督徒應該如何生活,而是提出了針對社會各種關係的具體勸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