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7:12-14; 路加福音 6:31
馬太福音 7:12-14
12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3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14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路加福音 6:31
31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馬太福音 7:12. 凡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 「所以」(οὖν) 這個詞是多餘的,因為我們經常在獨立的句子中發現這樣的助詞,而沒有增加任何意義。467 我已經說過,馬太在這裡沒有給出單一的講道,而是從許多講道中收集的教義摘要。因此,我們必須單獨閱讀這句話。這是勸勉他的門徒要公正,並包含對公正意義的簡短而簡單的定義。我們在這裡得知,世界上之所以存在這麼多爭吵,以及人們彼此造成這麼多傷害的唯一原因,是他們明知故犯地踐踏正義,而每個人都嚴格要求正義必須對自己維持。
當涉及到我們自己的利益時,我們沒有一個人不能詳細而巧妙地解釋應該做什麼。既然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表現出是一位熟練的正義教師,那麼當涉及他人的利益或損失時,為什麼同樣的知識卻不容易出現在他腦海中呢?這不是因為我們只希望為自己聰明,而沒有人關心他的鄰居嗎?更重要的是,我們惡意地、故意地對我們心中閃耀的正義法則視而不見。因此,基督表明,如果一個人對他人做他要求別人對他做的事情,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對鄰居採取適當和公正行動的準則。他因此駁斥了人們為隱藏或掩飾他們的不公正而編造的所有虛假藉口。如果我們在學習積極的愛心(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方面像我們在教導被動的愛心方面一樣忠實,那麼完美的正義無疑會在我們中間盛行。468
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 我們的主並不是說這是律法和先知中唯一的教義點,而是說他們所包含的所有關於愛心的誡命,以及其中所有關於維持正義的律法和勸勉,都與這個目標有關。其意義是,當每個人對待他人的方式與他希望他人對待他的方式相同時,律法的第二塊石版就實現了。他告訴我們,如果這種簡單性得以保持,如果人們不因過度的自愛而抹去刻在他們心中的正直,就不需要冗長而複雜的辯論。
13. 你們要進窄門 因為沒有什麼比基督的教義更與肉體對立的了,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約束自己的感官和情感,使它們保持在我們天上的老師為遏制我們的放縱所規定的界限之內,那麼他永遠不會在這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由於人們樂於自欺欺人,生活在歡樂和放蕩之中,基督在這裡提醒他的門徒,他們必須準備好,可以說,走在一條狹窄而崎嶇的道路上。但是,由於很難抑制我們的慾望,使其不陷入邪惡的放蕩和混亂,他通過一個快樂的報酬來撫慰這種痛苦,當他告訴我們,窄門和窄路通向生命。為了不讓我們被放蕩和放蕩生活的誘惑所吸引,並隨肉體的慾望而遊蕩,469 他宣稱那些選擇走寬闊的道路和寬闊的門的人,是衝向死亡的。而不是堅守通往生命的窄門和狹窄道路
他明確表示,許多人沿著寬闊的道路奔跑:因為人們因邪惡的榜樣而互相毀滅。470 因為,他們每個人明知故犯地衝動,是從何而來呢?難道不是因為,當他們在龐大的人群中毀滅時,他們不相信自己正在毀滅嗎?另一方面,信徒人數稀少,使得許多人變得粗心大意。我們很難放棄世俗,並按照少數人的方式來規範自己和我們的生活。我們覺得被強行與絕大多數人分開很奇怪,好像我們不是人類的一部分。但是,儘管基督的教義限制和束縛我們,將我們的生活縮減到一條狹窄的道路,將我們與人群分開,並將我們與少數同伴聯合起來,但這種嚴酷不應阻止我們努力獲得生命。
從路加福音中可以充分證明,我們現在正在考慮的教導,是基督在不同於他傳講我們以前研究過的關於幸福生活的悖論(馬太福音 5:3-12)並為他們制定禱告規則的時間所說的。這就是我一再暗示的,其他福音書作者在不同時間,按照歷史順序記載的教導,馬太在這裡將它們收集成一個總結,以便更充分地向我們展示基督教導門徒的方式。因此,我認為最好在這裡介紹路加福音中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整個段落。雖然我一直小心地告知我的讀者路加所遵循的時間順序,但我希望他們會原諒我,因為我在教義的安排上沒有比馬太更精確。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