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83

 詩篇 83

83:1 (亞薩的詩歌。) 神啊,求你不要靜默! 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也不要不作聲!

83:2 因為你的仇敵喧嚷,恨你的抬起頭來。

83:3 他們同謀奸詐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議要害你所隱藏的人。

83:4 他們說:來吧,我們將他們剪滅,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記念!

83:5 他們同心商議,彼此結盟,要抵擋你,

83:6 就是住帳棚的以東人和以實瑪利人,摩押和夏甲人,

83:7 迦巴勒、亞捫,和亞瑪力、非利士並泰爾的居民。

83:8 亞述也與他們連合;他們作羅得子孫的幫手。(細拉)

83:9 求你待他們,如待米甸,如在基順河待西西拉和耶賓一樣。

83:10 他們在隱‧多珥滅亡,成了地上的糞土。

83:11 求你叫他們的首領像俄立和西伊伯,叫他們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

83:12 他們說:我們要得 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

83:13 我的 神啊,求你叫他們像旋風的塵土,像風前的碎秸。

83:14 火怎樣焚燒樹林,火焰怎樣燒著山嶺,

83:15 求你也照樣用狂風追趕他們,用暴雨恐嚇他們。

83:16 願你使他們滿面羞恥,好叫他們尋求你─耶和華的名!

83:17 願他們永遠羞愧驚惶!願他們慚愧滅亡!

83:18 使他們知道:惟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先知懇求神幫助抵禦教會的敵人,為了更容易獲得幫助,他列舉了許多國家,這些國家曾密謀消滅以色列人,從而徹底抹去神教會的名號。為了激勵自己和他人更認真、更有信心地禱告,他舉了許多例子,說明神曾如何大力幫助他的僕人。


亞薩的詩歌或詩篇。




詩篇 83:1-4


1. 神啊!不要靜默;神啊!不要閉口,也不要不動! 2. 因為,看哪!你的仇敵喧嚷:恨你的人抬起頭來。 3. 他們設詭計害你的百姓,商議攻擊你所隱藏的人。 4. 他們說,來吧,我們將他們剪除,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記念。


1 神啊!不要閉口。評論家們普遍認為,這篇詩篇是在約沙法王統治時期寫成的;我欣然同意這個觀點。眾所周知,這位敬虔的國王不得不與眾多仇敵進行可怕的戰爭。雖然亞捫人和摩押人是主要戰爭的發起者,但他們不僅從敘利亞,也從遙遠的國家召集軍隊,這些聚集起來的軍隊幾乎以其眾多的人數淹沒了猶大。從這裡列舉的長串仇敵名單來看,他們密謀要毀滅神的百姓,因此將這篇詩篇的寫作歸因於那個場合的推測是有充分根據的;430 聖經歷史告訴我們,一位利未人在預言之靈的影響下,向國王保證會得勝, 並且利未人在耶和華面前歌唱。在如此巨大的危險中,全國人民以及聖潔的國王都必然陷入最深的困境;因此,我們這裡有一篇充滿熱切和憂慮的禱告。這些情感促使詩篇開頭的詞語重複出現:「不要閉口,不要靜默,不要不動。」藉此,信徒們暗示,如果神打算幫助他們,他就必須趕快,否則這樣做的機會就會失去。毫無疑問,當神延遲幫助時,我們有責任耐心等候;但是,為了遷就我們的軟弱,他允許我們懇求他趕快。我所翻譯的「不要靜默」字面意思是「不要對自己靜默」,有些人將其解釋為「不要為自己的事業閉口」——這種解釋過於精妙,不值得特別注意。這種表達方式等同於說「不要抑制自己」。也許這裡的助詞是多餘的,就像在許多其他地方一樣。


2 因為,看哪!你的仇敵喧嚷。作為加強前一節禱告的論據,這裡聲明信徒們受到仇敵的猛烈暴力和狡猾策略的壓迫,這在所有人類看來,使他們逃脫死亡的希望完全破滅。當說他們喧嚷並抬起頭來時,意思是他們依賴自己的力量,行為傲慢自大。仇敵的這種行為使神的百姓心靈極度沮喪,他們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是向那位不斷抑制驕傲者的神傾訴。因此,當聖徒們懇求他的幫助時,他們通常會將仇敵的邪惡擺在他面前。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騷擾教會的人被稱為神的仇敵。


這給了我們不小的信心,因為那些我們的仇敵也是神的仇敵。這是他自由恩典之約的成果之一,他在約中應許要成為我們所有仇敵的仇敵——這個應許有充分的理由,因為當考慮到他所保護的百姓的福祉,如果受到攻擊,同時也會損害他自己的威嚴。同時,讓我們盡力與所有人和平相處,並努力在我們的整個行為中實踐正直,這樣我們就能自信地向上帝呼籲。"""當我們遭受人的苦難時,我們是無辜受苦的。我們敵人的驕傲和暴力襲擊可能與狡猾結合。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將屬於上帝的榮耀歸給祂,因為我們確信祂能幫助我們;因為擊碎那些狂妄自大、怒氣沖沖的人,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祂歷來慣常做的事。為了不讓我們認為自己被遺棄在敵人的羅網和陷阱中,先知在此適時地向我們提出一個能給予最大安慰和希望的考量,就是他稱我們為上帝「隱藏的人」。有些人將此解釋為上帝對我們的幫助和保護,在感官和理性看來並不顯而易見;正如聖經其他地方所說,上帝子民的生命是隱藏的(歌羅西書 3:3)。但這種解釋過於牽強,與經文的宗旨和詞語的自然結構完全不符。這些話的用意只是簡單地教導我們,我們隱藏在上帝翅膀的蔭下;因為儘管從外表看來我們是敞開的,暴露在惡人和驕傲者的意願之下,但我們卻被上帝隱藏的力量所保守。432 因此,在另一篇詩篇中(27:5)說,


「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帳幕的隱密處,他必將我隱藏。」(詩篇 27:5)


然而,同時也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放棄依賴自己力量,戰戰兢兢地投靠上帝的人,才能隱藏在上帝的保守和保護之下。那些自以為有足夠力量抵抗,在自滿的信念影響下,大膽投入衝突,彷彿毫無畏懼,恣意妄為的人,最終將承受資源不足所帶來的後果。433 因此,我們最好是投靠全能者的蔭下,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將我們的救恩交託給祂,可以說,將它投入祂的懷抱,這樣才能最好地保障我們自己的安全。


4 他們說:「來吧,讓我們將他們從列國中剪除。」這些敵對勢力的邪惡因其徹底滅絕教會的堅定意圖而加劇。這可能僅限於亞捫人和摩押人,他們就像風箱一樣煽動其餘人的火焰。但哈迦利人、敘利亞人和其他民族,在他們的煽動下,對上帝的子民懷有同樣的仇恨和憤怒,並為毀滅他們而拿起武器,我們可以公正地認為這種誇耀的言辭是由整個聯合軍隊發出的;因為他們彼此立約,以競爭的熱情衝向前,互相鼓勵摧毀猶大王國。激發這種殘酷仇恨的主要推手無疑是撒旦,他從一開始就一直努力熄滅上帝的教會,為此,他從未停止煽動自己的兒女進行暴行。「將他們從列國中剪除」這句話,意味著將他們連根拔起,從而終結他們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存在。這一點從經文的第二句「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記念」中更清楚地證明了。上帝的憐憫將在很大程度上被這樣一個事實所激發:這場戰爭並非像通常的戰爭那樣,旨在征服他們後將他們置於敵人的權力之下;而是敵人的殘酷所旨在的目標是他們的徹底毀滅。這無異於試圖推翻上帝的旨意,而教會的永恆存續正依賴於此。"""


詩篇 83:5-8


5. 因為他們同心商議,結盟攻擊你。6. 以東的帳棚和以實瑪利人,摩押和夏甲人,7. 迦巴勒、亞捫和亞瑪力,非利士人以及推羅的居民。8. 亞述也與他們聯合,他們作了羅得子孫的幫手。細拉。


5 因為他們同心商議。這裡列舉了聯合起來反對上帝教會並企圖推翻她的眾多軍隊。由於這麼多國家結成一個強大的聯盟,一心要毀滅一個實力並不顯赫的王國,上帝的神奇幫助對於拯救一個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完全無法自衛的民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看似同樣絕望的情況下,好王亞撒說出了那句真正偉大的話:


「耶和華啊,你幫助人,或人多或人少,都沒有分別。求你幫助我們,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因為我們倚靠你,奉你的名去攻擊這大軍。」


(歷代志下 14:11)


那位以如此堅不可摧的勇氣感動了那位虔誠君王的聖靈,也啟示了這篇詩篇,以造福整個教會,鼓勵她以毫不猶豫的信心投靠上帝尋求幫助。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將這些話擺在我們面前,以便任何危險或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呼求上帝。當全世界都可能聯合起來反對我們時,我們彷彿有一道銅牆鐵壁來保衛基督的國度,正如這些話所說:「外邦為什麼爭鬧?」等等(詩篇 2:1)。


反思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將會大有裨益,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例子,如同鏡子般反映了上帝教會從一開始所經歷的命運。如果我們正確地反思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今天面對全世界與我們為敵時,不至於過度沮喪。我們看到教皇如何以魔鬼般的狂怒煽動全世界來反對我們。因此,無論我們將目光轉向何方,都會遇到許多敵對的軍隊來毀滅我們。但是,一旦我們堅定地相信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那麼對古時教會狀況的沉思將會堅固我們,使我們能夠繼續忍耐,直到上帝突然顯現他的大能,他完全有能力,無需任何受造物的幫助,就能挫敗世上所有的企圖。


為了消除敬虔之人心中對天國是否會施予幫助的所有疑慮,先知明確指出,那些騷擾教會的人,實際上是在與上帝作戰,因為上帝已將教會置於他的保護之下。上帝宣告他將成為我們幫助者的原則包含在這些話中:


「凡觸摸你們的,就是觸摸他眼中的瞳人。」(撒迦利亞書 2:8)


而在另一篇詩篇中關於列祖所說的話,同樣適用於所有真正的信徒:


「不可觸摸我的受膏者,也不可傷害我的先知。」(詩篇 105:15)


他要我們所受的膏抹,如同盾牌一般,使我們完全安全。這裡所列舉的國家並沒有公開地與他作戰;但是,當他看到他的僕人受到不公正的攻擊時,他會介入他們與敵人之間,承受針對他們的打擊,因此,這裡將他們公正地描述為與上帝結盟。這種情況與當今的天主教徒類似。如果有人問他們,當他們為了明確目的要毀滅我們而舉行協商時,他們是否比上帝更強大?他們會立即回答說,他們絕無意效仿古代巨人攻擊天堂。"""但上帝已宣告,凡加諸於我們的傷害都是對祂的侵犯,因此,我們可從瞭望塔上,藉著信心的眼睛,遙望那敵基督信徒終將悲慘經歷的毀滅之臨近。


「與心商議」這個表達,有些人解釋為以最大的努力和熱忱來思考。因此,我們常說,用心做的事就是以熱忱和熱情去做。但這個表達更傾向於指代前面抱怨的隱藏的狡猾計謀。


一些譯者將以東的帳篷解釋為戰爭裝備,並將這些詞理解為這些敵人裝備精良,並備有帳篷以延長戰爭;但這種暗示似乎更傾向於這些民族居住在帳篷中的習俗。然而,這是一種誇張的表達方式;就好像說,他們參與這場戰爭的熱情如此之高,以至於可以說他們甚至將帳篷從紮營的地方拔起。


我無意深入探討這裡提到的各個民族,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因在聖經中頻繁提及而廣為人知。當說亞述和其餘的人是羅得子孫的臂膀時,這顯然是羅得子孫邪惡的額外加劇。他們幫助外國人對抗自己的親屬,這將是一種不自然的殘酷行為。但是,當他們自己首先吹響號角,並在自己的建議下邀請亞述人和其他民族的幫助來摧毀自己的兄弟時,這種野蠻的不人道行為難道不應該引起最深的憎惡嗎?約瑟夫斯本人記載,以色列人曾穿過他們的邊界,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傷害,按照上帝的明確命令,饒恕了他們的骨肉。那麼,當摩押人和亞捫人知道他們的兄弟猶太人饒恕他們,記住他們是同血緣,源於共同的祖先時,他們難道不應該也回報如此多的善意,不對他們採取任何敵對行動嗎?但這似乎是教會的命運,不僅要受到外部敵人的攻擊,還要遭受假弟兄更大的麻煩。現今,沒有人比假基督徒更瘋狂地反對我們。


詩篇 83:9-12


9. 求你待他們如待米甸人,442 如待西西拉,如待耶賓,在基順河邊一樣。 10. 他們在隱多珥滅亡,成了地上的糞土。 11. 求你使他們的首領像俄立和西伊伯, 使他們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 12. 他們曾說,我們要得神為自己產業的住處。


9. 求你待他們如待米甸人。信徒們在抱怨他們所遭受的極其嚴重的壓迫之後,為了更輕易地促使神幫助他們,現在提醒神,祂曾多次在祂的子民陷入最絕望的境地時施予援手。由此可以明顯推斷,神在祂的僕人受壓迫時,明智地延遲祂的幫助,以便當他們似乎已陷入絕境時,祂能以奇妙的方式顯現來幫助他們。先知在這節經文中將兩個歷史事件混雜在一起。嚴格來說,他應該用一個連貫的句子說:「求你待他們如待基順河邊的米甸人。」但他卻在這句話的中間插入了耶賓和西西拉的屠殺。然而,特別區分這兩個歷史事件並不是很重要。他認為,只要能提醒自己和其他虔誠的猶太人,神在古時為拯救祂的子民所行的許多神蹟,就足以達到他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表明,神曾多次擊敗祂的敵人,將祂可憐的顫抖的羊從狼口中救出,現在也同樣有能力施行拯救。祂藉著基甸的手奇妙地幫助祂的子民,這件事眾所周知:士師記 6 和 7 章;基甸以區區三百名戰士,而且這些戰士一生都處於被奴役的狀態,僅僅是他們主人的眼神就可能使他們驚慌失措,卻敢於與一支強大的軍隊作戰,這似乎完全是荒謬的。然而,結果是米甸人自相殘殺而滅亡。神在屠殺西西拉和耶賓王時也顯現了同樣的良善,士師記 4:13。巴拉在婦人底波拉的引導下,以一小撮士兵無畏地與他們強大的軍隊作戰,擊敗了他們。而軍隊的將軍西西拉並沒有在戰場上英勇犧牲,而是在他退到某個藏身之處後被一個婦人所殺。為了不讓信徒們被恐懼壓倒而陷入絕望,他們及時地用這些拯救的例子來堅固自己,神藉此表明,唯有祂自己擁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護祂的子民,無論何時,當他們缺乏人類幫助的資源時,他們都應該投靠祂。從那令人驚訝和不尋常的拯救方式中,他們得出結論,祂是保守祂教會的奇妙工作者;為了鼓勵自己抱持最充分的信心,相信僅憑祂的氣息,他們就有足夠的力量推翻所有的敵人。而且,不僅僅是在這段經文中,米甸人的屠殺被提及是為了這個目的。以賽亞也(以賽亞書 9:4)引用它來證實教會復興的真理:「因為你已經折斷了他們重擔的軛,和他們肩上的杖,以及壓迫者的棍子,如同在米甸的日子一樣。」當說他們成了地上的糞土時,這個表達可以解釋為:第一,他們的屍體腐爛在地裡;或者,第二,他們像糞土一樣被踐踏。後一種解釋最為恰當;但我並不排斥前一種。之所以說「他們在隱多珥滅亡」,這有點難以確定. Endor這個名字可以在約書亞記17:11中找到. 雅賓王的軍隊很可能在那裡被摧毀. 446 有些人認為Endor在這裡被用作一個普通名詞, 傳達了他們的潰敗是公開可見的觀點, 我不能認同.


12. 他們說, 讓我們為自己佔有神的居所. 這些異教徒的敵人再次被指控背叛天上的王, 像無法無天的強盜一樣奪取他的產業. 我們可以肯定, 他們不會用這麼多話語承認他們有意犯下這樣的罪行. 但由於他們藐視神, 他們很清楚神是以色列人所敬拜的, 所以他們在這裡被公正地指控企圖剝奪神自己的產業的罪行. 毫無疑問, 他們褻瀆地辱罵真神, 對神的聖潔威嚴抱有最大的蔑視, 他們的心被自己的發明所迷惑. 但即使他們避免了粗俗的褻瀆, 然而, 任何針對敬虔之人的騷擾行為都會歸咎於神的羞辱, 因為神已將他們置於他的保護之下. 猶大被稱為神的居所或宅邸, 這是一種表達方式, 包含著不小的安慰. 神已將自己與我們聯合, 目的是在我們中間有一個永恆的居所, 或者說, 他可能像一個家主對他最有價值並為他帶來豐厚收入的財產一樣, 高度重視他的教會, 並視其為寶貴.


詩篇 83:13-18


13. 我的神啊!求你使他們像旋風中的塵土, 又像風前的碎秸。14. 火怎樣焚燒樹林, 火焰怎樣燒著山嶺, 15. 求你照樣用狂風追趕他們, 用暴雨恐嚇他們。16. 求你使他們滿面羞愧,好叫他們尋求你的名,耶和華啊!17. 願他們永遠蒙羞受驚,願他們慚愧滅亡。18. 願他們知道,惟獨你,你的名是耶和華,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13. 我的神啊!求你使他們像旋風中的塵土。當不敬虔的人為毀滅教會而武裝和準備自己時,他們通常會被無法忍受的驕傲所充斥,受默示的詩人懇求神使他們蒙羞,因為除非他們被擊倒、困惑和可恥地失望,否則他們的驕傲是不可能減輕的。當他宣告(第16節)說,因此他們將尋求神的名時,不應將其理解為他們被帶到真正的悔改,或他們的真正歸信。我確實承認,真正悔改的第一步是當人們被苦難壓低時,自願謙卑自己。但這裡所指的不過是一種被迫和奴性的順服,就像埃及法老王那樣。惡人在逆境中被制服時,短暫地將榮耀歸給神,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但他們很快又被瘋狂的狂熱所帶走,這清楚地揭示了他們的虛偽,並暴露了他們心中潛藏的驕傲和叛逆。先知所渴望的是,惡人無論願意與否,都必須被鞭打迫使他們承認神,以便他們因逍遙法外而爆發的狂怒至少能受到約束。這在第17節中更清楚地顯現出來,他在那裡明確祈求他們永遠被毀滅;如果將其視為為他們悔改而祈禱,這與他之前的陳述完全不符。他也不是無緣無故地堆砌這麼多詞語。他這樣做,部分是因為被棄絕的人,儘管經常受到懲罰,卻仍然如此不可救藥,以至於他們不斷地積聚新的力量和勇氣;部分是因為沒有什麼比相信那些在巨大的外在繁榮中安逸度日的人會很快滅亡更難以說服的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我們沒有充分理解等待教會壓迫者的神的可怕報應。


18. 願他們知道,惟獨你,你的名是耶和華。這裡所說的不是對神的救贖性認識,而是他不可抗拒的力量從惡人那裡強行奪取的對他的承認。這裡不是簡單地說他們會知道有一位神;而是提出了一種特殊的知識,暗示那些以前輕視真正宗教的異教徒,最終會認識到在律法中顯明自己並在猶大受敬拜的神是唯一真正的神。然而,仍然必須記住,這裡所說的知識只是一種轉瞬即逝的性質,既沒有根也沒有活的汁液來滋養它;因為惡人不會自願和衷心地順服神,而是被迫產生一種虛假的順從,或者,被他約束,不敢爆發公開的暴行。因此,這是一種對神的經驗性認識,它沒有滲透到內心,而是被武力和必要性從他們那裡強行奪取的。代詞 אתה,atah,你,是強調的,暗示了以色列的神與所有由人類發明產生的假神之間的一種默契對比。這個祈禱的意思是:主啊,讓他們知道他們為自己製造的偶像不是神,事實上什麼也不是。"""那些藐視上帝的人確實可能迴避光明,有時他們會被烏雲籠罩,而另一些時候他們可能會陷入深沉而濃密的黑暗陰影中;但祂追逐他們,並將他們帶到對祂自己的認識中,而他們卻極力想將其埋藏在無知之中。正如世人將祂神聖的名字不加區分地、可恥地應用於他們自己的瑣碎發明一樣,當加上「祢的名是耶和華」時,這種褻瀆就被糾正了。這意味著「存在」或「真正存在」在嚴格意義上僅適用於上帝;因為儘管不信者可能試圖將祂的榮耀撕成碎片,祂卻依然完美且不變。我所說的對比,讀者必須牢記在心。從未有過一個民族如此野蠻以至於不崇拜某種神祇;但每個國家都為自己鑄造了特定的神。儘管摩押人、以東人以及其他這些民族承認以色列的上帝擁有某些權力和權威,但他們認為這種權力和權威並未超出猶大的邊界。因此,敘利亞王稱祂為「山神」(列王紀上 20:23)。這種人們對上帝榮耀所做的荒謬而可笑的劃分,被一句話駁斥了,當時世界上盛行的一切迷信都被推翻了,當先知將神性的本質和名字都歸於以色列的上帝時;因為除非異教徒的所有偶像都被徹底廢除,否則祂將無法獨自且無人分享地獲得耶和華的名。因此,又加上:「唯有祢是全地至高者」;這句話值得我們最仔細的關注。迷信者通常認為只要給上帝留下祂的名字,也就是說,兩三個音節就足夠了;同時他們卻將祂的能力消磨殆盡,彷彿祂的威嚴只包含在一個空洞的稱謂中。那麼,讓我們記住,如果上帝不被允許擁有祂固有的主權,並且如果祂的榮耀因著與祂對立的其他事物而被遮蔽,祂就不會在世人中得到祂應得的榮耀。

詩篇 83 詩篇 83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10月 07,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