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54

 詩篇 54

54:1 (西弗人來對掃羅說:大衛豈不是在我們那裡藏身嗎?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 神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

54:2  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口中的言語。

54:3 因為,外人起來攻擊我,強暴人尋索我的命;他們眼中沒有 神。(細拉)

54:4  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

54:5 他要報應我仇敵所行的惡;求你憑你的誠實滅絕他們。

54:6 我要把甘心祭獻給你。耶和華啊,我要稱讚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

54:7 他從一切的急難中把我救出來;我的眼睛也看見了我仇敵遭報。

大衛在這篇詩篇中記錄了他聽到自己被西弗人出賣,並陷入極度危險境地時向神獻上的禱告。當他面臨死亡的即將來臨,卻仍呼求神的名時,這不能不讓我們對他那不屈不撓的信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大衛的訓誨詩。那時,西弗人來對掃羅說:大衛豈不是在我們那裡藏著嗎?


我們從聖經歷史中得知,大衛經常藏身於靠近西弗人的曠野地區。看來(撒母耳記上 23:19;26:1),他曾兩次被他們出賣;他特別提到寫這篇詩篇的具體情況,是為了教導我們,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我們也絕不應對神的幫助感到絕望。他被敵軍包圍,四面受困於看似不可避免的毀滅之中,我們不能不欽佩他藉著禱告將自己交託給全能者所展現的罕見而英勇的無畏。神能使死人從墳墓中出來,這與他能在這種情況下保全大衛的性命,兩者看起來同樣可信;因為他似乎不可能從他藏身的洞穴中活著逃脫。



詩篇 54:1-3

1. 神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2. 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側耳聽我口中的言語。3. 因為外人起來攻擊我,強暴人尋索我的命,他們沒有將神擺在他們面前。細拉。


1. 神啊,求你救我!大衛此時已超出人類幫助所能及的範圍,因此他祈求藉著神的名和能力得救,這是一種強調的說法,或者說,是藉著這些而非通常的拯救方式。雖然所有的幫助最終都來自神,但祂通常會透過一般的方法來施予幫助。當這些方法失效,所有世俗的依靠都消失時,祂就必須親自介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衛投奔了聖徒最後的避難所,尋求藉著神聖力量的奇蹟得救。在詩句的第二部分,他向神呼求,將神視為他的審判者,以此表明他的正直。我們都必須明白,在尋求神聖保護時,我們必須確信我們事業的正義性,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因為任何人若期望神庇護不義,那將是極大的褻瀆。大衛因其事業的正義性和他對正直的意識而受到鼓勵,祈求拯救;他毫不懷疑,當他向神陳明這一點時,神會扮演他的捍衛者,並懲罰他敵人的殘酷和背叛。


2. 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這語言表達了他的懇切。他之所以如此熱切地懇求,是因為他目前的處境極端,這在下一節中有所暗示,他抱怨自己被兇猛、野蠻、不受宗教約束的人包圍。他沒有必要將一個神已經知道的事實告訴神;但他藉著發洩他恐懼和不安的原因來紓解自己的心。他稱他的敵人為外人,他似乎是指他們的野蠻,無論他是將這個稱呼僅用於西弗人,還是泛指掃羅的整個軍隊。其他人則認為,他用這個詞是指他們作為亞伯拉罕子孫的墮落;的確,當猶太人因其放蕩或不敬虔而將自己逐出神的教會時,先知們曾多次用這種表達方式來貶斥他們。但在這段經文中,它似乎是用於不同的意義。正如即使是敵人,在某種程度上也習慣於尊重親屬關係和血緣關係,大衛想藉著他們像陌生人一樣攻擊他,像從未認識他的人,或者像他出生在世界某個遙遠的地方一樣,向我們指出圍繞著他的這些人的極度不人道。他還稱他們為強暴人,而不是像有些人翻譯的那樣,是強大或有權勢的人;因為這未能達到大衛所要表達的意義,即他們已喪失了所有的人性,準備像野獸一樣撲向他。因此,他帶著恐懼尋求神的保護。他補充說,他們尋索他的命,這表明除了他的生命,沒有什麼能滿足他們貪得無厭的殘酷。為了更好地表達他們狂怒的肆無忌憚,他告訴我們他們沒有將神擺在他們面前。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對他們的心靈起到約束作用的,就是考慮到天上有一個審判者,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他們對此毫無感覺,又能指望他們有什麼節制呢?


詩篇 54:4-7


4. 看哪!神是我的幫助者;主是扶持我靈魂的。 5. 他必使惡報臨到我的仇敵:願你憑你的真理剪除他們。 6. 我要甘心獻祭給你:我要稱讚你的名,哦,神啊!因為它是美好的。 7. 因為他救我脫離一切患難;我的眼睛也看見了我的仇敵。 


4. 看哪!神是我的幫助者 這樣的話語可以向我們表明,大衛並非漫無目的地向空中禱告,而是在活潑的信心操練中獻上禱告。這個指示性副詞具有很大的力量。他彷彿用手指著那位站在他身邊保護他的神;這難道不是一個驚人的例證,說明信心如何能克服一切障礙,瞬間從絕望的深淵躍升到神的寶座前嗎?他是一個在地上洞穴中流亡的人,甚至在那裡生命也處於危險之中——那麼,他怎麼能說神與他親近呢?他被壓到墳墓的邊緣;他怎麼能認出神恩慈的同在呢?他戰戰兢兢地預期隨時會被毀滅;他怎麼可能在確信神會立即伸出援手的希望中得勝呢?在將神列為他的保護者時,我們絕不能認為他只是將神置於支持他事業的人們中的一個普通地位,那樣會極大地貶低神的榮耀。他的意思是,神與那些關心他福祉的人,如約拿單等人,一同參與。這些人可能人數不多,力量微弱,並充滿恐懼;但他相信,在全能者的引導和保護下,他們將勝過他的仇敵:或者,我們或許可以將他的話語理解為指他完全缺乏所有人類的保護者,並斷言神的幫助將會豐盛地彌補一切。 


5. 他必使惡報臨到我的仇敵 因為動詞 ישיב, yashib, 可以翻譯為他必使之返回,這似乎不僅指向懲罰,而且指向將施加給他仇敵的懲罰類型,即他們邪惡的陰謀反噬到他們自己頭上。有些人給這個動詞賦予祈願的意義,將這些話理解為表達一個願望或禱告;但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將它嚴格地理解為將來時,並想像大衛暗示他確信他已經祈求的這項恩惠將會得到應允。詩篇作者的禱告中穿插著這類句子,以激發他的信心,這絕非罕見,就像這裡,他宣告了一般性的真理,即神是公義的審判者,他將報應惡人。為了堅定他的希望,他特別提到了神的真理;因為在誘惑的時刻,當神的拯救可能遲遲不來時,除了堅信神是真實的,他不會用他的神聖應許欺騙我們之外,沒有什麼能支持我們。他確信他的請求會得到應允,其根據是神不能否認他的話,就像不能否認他自己一樣。


6. 我要甘心獻祭給你。按照他一貫的習慣,他承諾,如果得到拯救,他會心存感激;毫無疑問,他在此也承諾,當他有機會時,會以正式的方式感謝神。雖然神主要看重內心的情感,但這並不能成為忽略律法所規定的儀式的藉口。他會以所有神的子民共同的方式,透過獻祭來表達他對所領受恩惠的感受,並藉此以他的榜樣激勵他人履行職責。他會甘心獻祭:他並非暗示這種情況,"""那感恩的祭是敬拜者自願獻上的,但他會以熱切和愉悅的心情償還他的誓言,當他擺脫了目前的危險時。大多數人在遭受苦難的壓力下,向神許下宏大的承諾,但一旦解脫,他們很快就會故態復萌,回到他們天生的粗心大意,忘記主的恩惠。但大衛承諾自由地獻祭,其方式與偽君子不同,偽君子的宗教是奴役和強迫的產物。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在來到神面前時,除非我們以樂意的心事奉他,否則我們無法期望蒙悅納。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句和接下來的經文,顯然是指詩人獲得他所尋求的拯救的時候。誠然,整篇詩篇一定是在他得救之後寫的;但在這一點上,它應被視為記錄他在仍面臨危險時所使用的禱告形式。我們現在要假設他已擺脫焦慮,並附上他新的感恩表達:他很可能指的是他在歷史上其他時期所經歷的恩典,這些恩典被前幾節經文更直接地帶到我們面前的恩典所喚起;因此,他應被理解為以更普遍的意義宣告,神的名是美好的,他已從一切患難中被拯救出來。我已在之前的詩篇(詩篇 52:6)中提到,義人看到他們敵人毀滅的意義。這是一種伴隨著喜悅和安慰的事件景象;如果有人問,神的兒女是否可以從目睹神對惡人的審判中感到快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一切都取決於他們所受的動機。如果他們的滿足感在某種程度上源於墮落情感的滿足,那它就必須受到譴責;但我們在看到神公義的這些例證時,確實可以感受到一種純潔無可指責的喜悅。"""








詩篇 54  詩篇 54 Reviewed by 神的應許與盼望 on 9月 17, 2025 Ratin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