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4:12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4: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4: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他回來解釋恩賜的分配,並更詳細地闡明了他曾略微暗示的觀點,即教會中的合一源於這種多樣性,就像音樂中不同的音調產生甜美的旋律一樣。其意義可以概括如下:「話語的外在事工也因其所帶來的益處而受到稱讚。某些被任命擔任該職位的人,受僱傳講福音。這是主樂意治理祂的教會、維持其存在並最終確保其最高完善的安排。」
當聖靈的恩賜成為討論的主題時,保羅列舉的是職位而不是恩賜,這可能會引起驚訝。我回答說,當人被上帝呼召時,恩賜必然與職位相關聯。上帝不會只賜予人使徒或牧師的空名,而是也賦予他們恩賜,沒有這些恩賜,他們就無法妥善履行職責。上帝所任命的使徒,並非徒有虛名;因為神的命令與執行命令的能力是並行的。現在讓我們詳細審視這些詞語。
11. 他賜給。教會藉著傳講聖道而治理,首先被宣告為不是人的設計,而是基督最神聖的命令。使徒不是自己任命的,而是基督揀選的;現今,真正的牧者也不是憑自己的判斷輕率地自薦,而是由主興起的。簡而言之,教會藉著聖道的事工而治理,不是人的設計,而是神的兒子所設立的。作為他自己不可更改的律法,它要求我們同意。那些拒絕或藐視這事工的人,就是侮辱和反叛基督這位創始者。是他自己賜給了他們;因為,如果他沒有興起他們,就不會有他們。另一個推論是,任何沒有被基督親手塑造和培養的人,都不適合或沒有資格擔任如此顯赫的職位。我們之所以有福音的傳道人,他們具備必要的資格,並執行託付給他們的職責,這一切都歸功於基督。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恩賜。
有些人,使徒。賦予不同人的不同名稱和職位,源於構成整個身體完整性的成員多樣性——因此消除了所有競爭、嫉妒和野心的理由。如果每個人都表現出自私的性格,努力超越鄰居,並且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對所有事情都漠不關心——或者,如果更傑出的人成為地位較低者的嫉妒對象——在這些情況中的每一種,恩賜都沒有被用於其應有的用途。因此,他提醒他們,賜予個人的恩賜,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的和獨立的利益而持有,而是為了整個群體的利益而使用。關於這裡列舉的職位,我們已經說了很多,Fb38 現在除了經文解釋所要求的之外,我們將不再多說。提到了五類職務人員,儘管在這一點上,我知道存在意見分歧;因為有些人認為最後兩者只構成一個職位。撇開他人的意見不談,我將繼續闡述我自己的觀點。
我將「使徒」一詞理解為其特有的含義,而非其詞源所允許的廣泛意義,指那些蒙受基督極大恩寵並被提升至最高榮譽的人。十二使徒即屬此類,保羅後來也加入其中。他們的職責是將福音的教義傳遍全世界,建立教會,並建立基督的國度。他們沒有自己的教會託付給他們;但給予他們所有人的命令是,無論他們走到哪裡,都要傳講福音。
其次是傳福音的,"""他們在職務性質上密切相關,但地位較低。提摩太和其他人就屬於這一類;因為保羅在書信的問候中將他們與自己並列提及,但他並沒有將他們稱為使徒職務上的同伴,而是聲稱這個稱號是他獨有的。主所委派他們的事奉是輔助使徒的,他們在地位上僅次於使徒。
使徒在這兩類人之外又加上了先知。有些人認為這個稱號指的是那些擁有預言未來事件恩賜的人,其中就有亞迦布。(使徒行傳 11:28;21:10。)但我個人認為,由於當前的主題是教義,我寧願像以前一樣,將「先知」這個詞定義為傑出的預言解釋者,他們藉著非凡的啟示恩賜,將預言應用於他們需要處理的主題;然而,這並不排除預言的恩賜,因為他們的教義教導通常伴隨著這種恩賜。
有些人認為牧師和教師指的是同一種職務,因為使徒不像本節其他部分那樣說:「有些人是牧師;有些人是教師;」而是說:「τοὺς δὲ, ποιμένας καὶ διδασκάλους」,即「有些人是牧師和教師」。金口約翰和奧古斯丁持此觀點;更不用提安布羅斯的評論了,他對此主題的觀察實在是幼稚且不配他自己。我部分同意他們的看法,即保羅不加區別地將牧師和教師歸為同一類,並且「教師」這個稱號在某種程度上適用於所有牧師。但這在我看來,並不足以成為混淆兩種職務的理由,因為我發現它們彼此不同。教導無疑是所有牧師的職責;但要維護純正的教義,需要解釋聖經的才能,而且一個人即使不具備講道的資格,也可以成為教師。
在我看來,牧師是那些負責特定羊群的人;儘管我不反對他們接受教師的稱號,但前提是必須明白,有一類獨立的教師,他們既負責牧師的教育,也負責整個教會的教導。有時同一個人既是牧師又是教師,但他們所要履行的職責是完全不同的。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列舉的五種職務中,只有最後兩種是打算永久存在的。使徒、傳福音者和先知只在有限的時間內賜予教會,——除非在宗教衰落的情況下,傳福音者以非凡的方式興起,以恢復失落的純正教義。但沒有牧師和教師,教會就無法治理。
天主教徒抱怨他們的首席地位(他們對此誇耀不已)在此處受到公然侮辱,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討論的主題是教會的合一。保羅探討了確保其持續存在的方法以及促進其發展的外在表現,最終談到了教會的治理。如果他知道有一個固定居所的首席地位,那麼為了整個教會的利益,他難道沒有責任展示一個置於所有成員之上的事奉首領,在祂的治理下我們被聚集為一體嗎?我們要么指責保羅在遺漏最恰當和最有力的論點方面犯了不可原諒的疏忽和愚蠢,要么我們必須承認這個首席地位與基督的任命相悖。事實上,當他將至高無上的地位歸於基督,並將使徒和所有牧師描繪成確實低於祂,但在彼此之間處於平等地位時,他明確地拒絕了這種沒有根據的首席地位。沒有任何經文比這段經文更能徹底推翻那個由一個地上首領管轄的暴虐等級制度了。"""保羅之後是塞浦路斯,他對教會中唯一合法的君主制給出了簡潔明了的定義。他說,只有一個主教職位,它將各個部分統一為一個整體。他聲稱這個主教職位只屬於基督,將其管理權交給個人,但以聯合的方式,不允許任何人抬高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
12. 為要成全聖徒。在這個版本中,我遵循伊拉斯謨的觀點,不是因為我偏愛他的觀點,而是為了讓讀者有機會將他的版本與武加大譯本和我的版本進行比較,然後自行選擇。舊譯本是(ad consummationem),意為完全。保羅使用的希臘詞是 καταρτισμός,,字面意思是具有對稱和比例的事物的適應;就像在人體中,肢體以適當和規律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因此這個詞就意味著完美。但由於保羅在這裡旨在表達一種公正和有序的安排,我更喜歡(constitutio)這個詞,即建立或憲法,取其在一個共和國、王國或省份被稱為建立的意義,當混亂讓位於法律的正常管理時。
為要成全聖徒。上帝如果願意,他自己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但他已將其委託給人的事工。這是為了預防一個異議。「沒有人的幫助,教會就不能建立和妥善安排嗎?」保羅斷言需要事工,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
為要建立基督的身體。這與他之前所說的聖徒的建立或成全是一回事。我們真正的完全和完美在於我們在基督的一個身體中合一。沒有任何語言能比將這種效果歸因於聖言的事工更能高度讚揚它了。還有什麼比產生教會真正和完全的完美更卓越的呢?然而,使徒在這裡宣稱這項如此奇妙和神聖的工作是通過聖言的外在事工來完成的。那些忽視這個工具卻希望在基督裡變得完全的人是徹底的瘋狂。然而,一方面有那些自稱得到聖靈秘密啟示的狂熱分子,另一方面有那些自以為私下閱讀聖經就足夠了,不需要教會的普通事工的驕傲之人。
如果教會的建立單單來自基督,他當然有權規定它將如何建立。但保羅明確指出,根據基督的命令,沒有真正的合一或完美是通過外在的傳道來實現的。我們必須讓自己被人類統治和教導。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則,同樣適用於最高層和最低層。教會是所有敬虔之人的共同母親,她為上帝生育、滋養和撫養孩子,無論是君王還是農民;這都是通過事工來完成的。那些忽視或藐視這個秩序的人選擇比基督更聰明。這樣的人的驕傲有禍了!毫無疑問,單憑神聖的影響力,沒有人的幫助,就能使我們完美,這本身是可能的。但現在的問題不是上帝的能力能成就什麼,而是上帝的旨意和基督的任命是什麼。在利用人類工具來實現他們的救贖時,上帝給予了人類非凡的恩惠。也沒有任何練習能比圍繞共同教義——我們將軍的標準——聚集起來更能促進合一了。
13. 直等到我們眾人。保羅已經說過,通過人的事工,教會得到規範和管理,以達到最高的完美。但他對事工的讚揚現在更進一步。他所懇求的必要性不限於一天,而是持續到最後。或者,更清楚地說,他提醒讀者,事奉的用途不是暫時的,不像兒童學校 (παιδαγωγία <480324>加拉太書 3:24),而是持續的,只要我們還活在世上。狂熱者夢想,一旦我們被引導到基督面前,事奉的用途就停止了。驕傲的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超越了應有的界限,輕蔑地看待兒童的基礎教育。但保羅堅持,我們必須堅持這條道路,直到我們所有的不足都得到彌補;我們必須在基督的教導下,進步直到死亡;我們不應該羞於成為教會的學生,因為基督已將我們的教育託付給教會。
在信仰的合一中。但信仰的合一不應該從一開始就在我們中間掌權嗎?我承認,它在神的兒女中確實掌權,但還沒有完美到讓他們合而為一。我們本性的軟弱就是如此,如果每天都能讓一些人更接近他人,讓所有人都更接近基督,那就足夠了。合而為一的表達,指的是我們仍然渴望的那種最緊密的結合,而我們永遠無法達到這種結合,直到這肉體的衣裳,總是伴隨著一些無知和軟弱的殘餘,被脫去。
以及對神兒子的認識。這句話似乎是為了解釋而添加的。使徒的意圖是解釋真信仰的本質是什麼,以及它包含什麼;也就是說,當神的兒子被認識時。信仰只應仰望神的兒子;它依賴他;它在他裡面安息和終止。如果它走得更遠,它就會消失,不再是信仰,而是一種錯覺。讓我們記住,真信仰將其視線完全集中在基督身上,以至於它既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任何其他事物。
成為一個完全人。這必須與前面緊密相連;好像他說:「基督徒的最高完美是什麼?這種完美是如何達到的?」完全的人性在基督裡找到;因為愚蠢的人沒有以適當的方式在基督裡尋求他們的完美。我們應該將此視為一個固定原則,即所有在基督之外的事物都是有害和毀滅性的。凡在基督裡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完全人。
豐盛的年齡意味著——豐盛或成熟的年齡。沒有提到老年,因為在基督徒的進程中沒有它的位置。任何變老的事物都有衰敗的趨勢;但這種屬靈生命的活力卻不斷增長。
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他談到我們在整個人生過程中不斷邁向的完美成人階段,提醒我們在這樣的進程中,不應像小孩子。因此,在童年和成年之間指出了一個過渡期。那些「小孩子」是指在主的道路上尚未邁出一步,仍在猶豫不決的人——他們尚未決定應該選擇哪條路,有時朝一個方向,有時朝另一個方向,總是懷疑,總是搖擺不定。而那些在基督的教義上徹底紮根的人,雖然尚未完美,卻有足夠的智慧和活力,能夠正確選擇並穩步前行。因此,我們發現信徒的生活,以不斷渴望和進步來達到他們最終將實現的目標為標誌,類似於青年時期。在生命的任何階段,我們都不是完全的成人。但不要將這種說法推向另一個極端,好像童年之後就沒有進步了。在基督裡重生之後,我們應該成長,以便「在悟性上不要作小孩子」(哥林多前書 14:20)。由此可見,當牧師們竭盡全力使人們保持絕對的幼稚時,羅馬教廷的基督教是何等模樣。
被風吹動,飄來飄去。那些不絕對信賴主話語的人所經歷的令人痛苦的猶豫,用兩個生動的比喻來闡明。第一個比喻取自小船,在公海上暴露於巨浪的狂暴之下,沒有固定的航向,既不受技巧也不受設計的引導,而是被暴風的猛烈衝擊所驅動。第二個比喻取自稻草或其他輕質物體,它們隨風飄動,常常朝相反的方向。所有不依賴上帝永恆真理基礎的人,其性格必然是多變和不穩定的。這是他們不仰望上帝,卻仰望世人的應得懲罰。保羅則宣稱,信靠上帝話語的信心,在撒旦的一切攻擊面前堅定不移。
被各樣的異教之風吹動。用一個美麗的比喻,所有使我們偏離福音簡樸的人類教義都被稱為風。上帝賜給我們他的話語,藉此我們可以使自己免於被動搖;但是,屈服於人的計謀,我們被四處飄動。
被人的詭計。總會有騙子,對我們的信仰進行陰險的攻擊;但是,如果我們被上帝的真理所堅固,他們的努力將是徒勞的。這句話的兩部分都值得我們仔細注意。當新的教派或邪惡的教義興起時,許多人會感到驚慌。但是撒旦用謊言來玷污基督純正教義的企圖從未間斷;上帝的旨意是這些鬥爭應該成為我們信心的考驗。另一方面,當我們被告知,抵禦各種錯誤的最佳和最快防禦是提出我們從基督和他的使徒那裡學到的教義時,這無疑是一種非凡的安慰。
那麼,羅馬教徒是何等可怕的邪惡,他們從上帝的話語中奪走了所有確定性,並聲稱除了依賴人的權威之外,沒有任何信仰的穩定性!如果一個人有任何疑問,命令他查閱上帝的話語是徒勞的:他必須遵守他們的法令。但是我們已經接受了律法、先知和福音。因此,讓我們自信地期待我們將獲得這裡所應許的益處——所有人的欺騙都將對我們無害。他們確實會攻擊我們,但他們不會得勝。我承認,我們有權期望教會傳播純正的教義,因為上帝已將其託付給她;但當天主教徒利用教會的偽裝來埋葬教義時,他們就充分證明了他們擁有一個邪惡的會堂.
我翻譯為「狡猾」的希臘詞 κυβεία,取自擲骰子的玩家,他們習慣於使用許多欺騙的技巧. 詞語ἐν πανουργίᾳ, by craftiness,意為「以狡猾」,暗示撒旦的僕役在欺騙方面深諳此道;並且補充說,他們時刻警惕,以便設下陷阱, (πρὸς τὴν μεθοδείαν τὢς πλάνης.) 所有這些都應該激勵和磨礪我們的心智,以便從上帝的話語中獲益. 如果我們忽視這樣做,我們可能會落入敵人的陷阱,並承受我們懶惰的嚴厲懲罰.